傅海棠是真的
1. 期貨傳奇人物傅海棠是哪裡人
好像 是山東人,以前一開始是做現貨電子盤大蒜的,後來才做期貨
2. 期貨培訓哪個老師比較厲害
做期貨交易的,有做長線的,有做中線的,也有做短線的,甚至還有很多做超短線的。至於這些裡面所蘊含的交易理念,比如利弗莫爾的「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這話都會說,但實際操作起來,如果虧的大了,大多數是直接扛單,甚至包括利弗莫爾自己也會犯這些錯誤。
做長線交易的,比如說傅海棠、吳洪濤等。傅先生做交易是用天道的理念,認為商品有其自身的漲跌供需規律。
吳洪濤先生則是和巴菲特一樣是做價值投資,一般在行情沒有起來之前,都是一層倉位。我似乎看到有人說沒有見過這種價值投資的,認為期貨做不了價值投資。實際上那隻是你沒有見過,不能說沒有。一個人見識,往往決定了這個人的眼界,沒有見過的東西,往往覺的不可思議。實際上見得多了,也就見怪不怪了。
做中線交易的,比如王春祿,哈哈。做一波趨勢,卡上漲和下跌的點位比較准確,知道哪個品種什麼時候該漲了,就在起漲的前一周或者前幾天埋伏進去,迅速拉升之後,基本上就考慮先撤了。交易理念主要是把握商品的季節性規律,關注商品季節性的漲跌,尤其是特殊時間會出現暴漲暴跌等。集合競價或者提前做進去,拿到利潤之後迅速撤離。但有時候為了要拿到這波行情,通常要等機會,或者開進去等行情啟動。時間大概是3-5天,或者一個月左右。
做短線交易的,比如陳向忠、呂清楓等。陳向忠先生是用分時圖交易,關注品種的成交量、趨勢和形態。我從他講的東西裡面也學到一些,運用到自己的交易體系裡面。他的用15萬的資金,每天做這種短線交易,大概5-6次,5個月時間做到468萬,可見手法有多強悍。雖然我不是主要做技術的,但我對其手法還是很佩服的。
呂清楓先生是做波段交易的,他主要是看強弱,也是用技術指標,其中包括基本的MACD、分時圖交易、分型結構等。盈利速度沒有陳向忠先生那麼快,但他家大業大,期貨市場動用的資金不多,每月保持10%的盈利,一直穩定了好幾年,且這個記錄一直保持了好幾年。他們保持最好的做法就是盈利之後就會出金,不會給回撤太多的機會。
做超短線交易的,比如吳偉森、短線天王何俊等。這兩人的手法都以迅速著稱,基本上可以說是抄單。做的品種多是波動比較大,速度比較快的品種。因此在交易上講究快進快出等。
還有做期貨量化交易的房世輝,現在量化交易非常火,房世輝是鄭州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學位大學教授,他的課主要是深度解析適合國內期貨全品種策略的有效配置。
更多資訊請關注公眾號升達財經交易
3. 傅海棠是真實故事嗎
傅海棠是真實故事。
生於1967年的傅海棠,原本是個下地幹活的地地道道的農民,他種過小麥、大蒜、棉花,還養過鵪鶉,養過豬。說他樸素,一點都不為過。
他也曾是個走街串戶的小商人,販賣羊皮、狗皮,賣塑料花,收金銀飾品等。說他精明,也有這方面的基因。
後來在賣給他豬飼料的小老闆的介紹下,他成為期貨投資者,按他自己的說法,是自願並且滿懷希望地進入這個市場,當時以為做期貨也就是和以前做小生意差不多,應該能手到擒來。當然,初入期貨市場,他只是凡人,從2000年一直虧到2008年都沒有翻身。
終於在2009年,傅海棠中了個大獎,5萬做到600萬,華麗麗地從虧損的投資者,變成了盈利的投資家了。成就他的是一把大蒜(現貨電子盤)的暴漲行情,就像他在2008年底躺在床上想的那樣——「明年要賺一個大的」。
2010年,傅海棠再次中獎,一把棉花的上漲,從600萬做到1.2億,一舉成為期貨市場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的「北丐」。江湖上還給了他一個雅號——「農民哲學家」。
2013年,由他口述、沈良主筆的自傳性書籍《一個農民的億萬傳奇》出版,據說該書被較多做期貨的人看作是「解讀基本面研究」最好的書,他也成了半個作家。這本書,很可能是中國期貨市場銷量僅次於青澤老師《十年一夢》和丁聖元老師《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的一本書。
2016年,傅海棠迎來了新的輝煌,操作豆粕、鐵礦、棉花、橡膠等品種,從1500萬做到10億左右。由此,他也就從投資家變成了投資大家了。
簡評:
可能是因為農民出身,他認為「勞動無貴賤」,農民、工人、服務員、公務員、商人、企業家、科學家、作家、藝術家,等等,都是只分工不同而已,只要是勞動者,都是光榮的。
不同的工種在勞動的過程中都在創造財富,不同的是,有人創造物質財富,有人創造精神財富,有人創造的財富多一點,有人創造的財富少一點。一個人創造財富的多少主要在於勞動效率的高低,其次是勞動時間的多少。所以他首先提倡「不斷提高效率」,其次提倡「社會不養懶人」。
傅海棠認為「勞動是創造財富的唯一路徑」,財富必須靠勞動者創造出來,靠吹牛和印錢是無法直接創造財富的。當然,如果「吹牛」能促進勞動,「印錢」能促進生產,那也是好的。
對一個社會來說,重要的是財富的數量,而不是鈔票的數量,鈔票數量多了,無非是價格高了而已,只有財富數量多了,才能讓人民分到更多、得到更多、享用更多。
4. 期貨入門學習哪些知識看哪些書籍
1、《期貨大作手風雲錄-初入期海》
期貨大作手風雲錄是瑞林嘉馳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北京逍遙投資工作室創始人劉強(筆名"逍遙劉強")的遺作。全書講述了主人公逍遙初入期貨市場的投資、學習經歷,以及他作為一個期市菜鳥在交易中成長、修煉的心路歷程。
2、《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投機之王-傑西·利弗莫爾這位所有時代最富傳奇色彩、令人炫目和最受尊敬的金融市場投機者之一的傳記,這部關於股票和期貨市場的經典著作過去、現在、將來都將令廣大投資人、交易者愛不釋手。
3、《海龜交易法則》
主要講述的是海龜所用的交易系統是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這是我們取得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我們的系統使我們更容易地進行一致性的、成功的交易,因為它沒有給交易員的判斷力留下重要的決策任務。
4、《日本蠟燭圖技術》
蠟燭圖技術是根據一系列蠟燭線組合而成的不同趨勢形態,針對這些形態分析得出相關結論的數據,以此數據來預測行情未來走勢。利用蠟燭圖技術來分析證券市場中所謂牛市還是熊市。還可看出市場是否發出最佳入場和出場的時期,准確的把握市場動脈。
5、《趨勢交易法》
趨勢交易法是鹿希武老師經過15年的研究,總結出的一套非常系統的專業交易方法。書中對趨勢的概念進行了科學的定義,通過大量實例,詳細分解,使讀者可以非常清晰地理解如何跟隨趨勢交易。
同時還對K線和波浪理論提出了新的觀點,對傳統的錯誤理念進行了分析和講解,對廣大投資人員來說具有較高的參考及借鑒意義。
6、《從零開始炒期貨》
作者將近10年來在實際操作中總結提煉的交易方法進行了歸納。《從零開始學炒期貨》首先講解期貨的基礎知識、期貨行情分析軟體、期市分析技術,然後講解期貨投資中的各種技術分析方法。
如k線、趨勢線、趨勢通道、均線及各種技術指標,接著講解上海期貨交易所各交易品種應用實戰、大連商品交易所各交易品種應用實戰、鄭州商品交易所各交易品種應用實戰、股指期貨應用實戰,最後講解期貨交易的理念和技巧、實戰炒期貨。
7、《趨勢交易大師》
這本《趨勢交易大師--工具策略方法(第2版)》(作者戴若·顧比)分為四大部分。這些都是經過實踐證明的成功方法,而且易於理解和應用。
戴若·顧比展示了如何將這些方法成功地應用到滬深股市當中。其中包括倒數線和顧比復合移動平均線的全新的應用,以及在設定保護資產和利潤止損條件上的一些極為實用的方法。
5. 傅海棠主觀交易和程序化交易,誰才是主旋律
主觀交易
如果真的喜歡做交易的人,希望不要一直沉浸在指標的疊加共振突破這裡面了。一定要先尋找規律,然後再去盤面找現象,做出做法。
一切不符合規律的交易策略,一定會伴隨暴漲暴跌,最後會被極大的虧損被市場淘汰,一般不用規律的指標,一定會在某一段時期和很掙錢,某一段時期虧的也是非常多,然後長期總體虧損(長期的意思,就是去做測算,拿品種上市那天開始計算,到最近交易日,因此測算數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是所有歷史數據,不可以是某一段的)。
6. 靠期貨發家的真實故事
可以講述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的傳奇故事:
1998年,在中國的江蘇省,有一個億萬富翁在期貨市場上,連受重挫,遭到3000萬的虧損,瀕臨滅頂之災。
然而,5個月後,這位富翁在一個高參的指點下,卻奇跡般地得以「復活」。不光把虧損的3000萬元扳了回來,還倒賺了5000萬元!
短短5個月,搏取8000萬,這神話是怎麼創造的?那位使億萬富翁復活的「高參」又是誰呢?
為尋根探秘,記者多次慕名來到江蘇中期期貨有限公司,對被人們稱為「神鷹」的期貨奇才、機構投資部經理吉明先生進行了專訪。
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
1997年,為了向國際化基金管理、專業理財方面靠攏,公司讓吉明到南京總部負責基金試點。
當時,期貨交易的品種比較多,有不少品種如天津紅小豆、海南咖啡等行情波動巨大,機構操縱現象多。盡管機會很多,但他還是把這類品種排除在視野之外。因為這些品種可分析性差,超出了個人的判斷之外,掙錢是偶然的,而賠錢卻是必然的。
按照安全第一的首要原則,他選擇了大連大豆、上海銅和海南橡膠作為主要觀察對象,這些活躍的大品種本身就提供了足夠的投資機會。這正是吉明在進行基金投資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而許多投資者之所以失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平時只看到掙錢的機會,而不對市場進行選擇,往往對風險失去控制,分析立足的根基不穩。
吉明在選擇好了品種後,接著就對所關心的品種做戰略性的評估。即當前的走勢處於發展的什麼階段:是積蓄能量?還是處於趨勢能量釋放的尾聲?還是在構築頂底等等什麼的。他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工作。因為它決定著下一步的操作計劃和策略。只有做到前瞻性預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評估行情的中心任務是:超前地捕捉一波具有戰略投資意義的行情,而不是局部意義的短線行情。
至於對於鎖定的交易品種,交易機會的捕捉,吉明傾向於等到商品的基本面趨向與價格所表現的技術面達到統一時。這樣做,才符合每戰必勝的操作宗旨。他認為貫穿《孫子兵法》全文的精髓在於全勝的思想,期貨交易也是如此。
吉明說,基本面的內在要求,決定著做交易的方向。而進出場策略、時機,則更多地應用技術面的表現。根據他總結的總體方針:「宏觀順勢,微觀逆勢」,戰略方向一旦確定,就在看似最危險的地方進場交易,而實際上這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因為安全與危險是相對的和可轉化的。
7. 貨拉拉司機卸貨後對平台有什麼回復嗎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期貨好做嗎?很多人都問,你要問傅海棠老師,在他眼裡不難,很好做,你要是問一個虧了的人難做嗎?他會說很難。中國的老話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做期貨的有兩種人第一種是職業操盤手,他們真的很累,每天對基本面的研究,邏輯思維的整理,職業操盤手很枯燥,基本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每天早起晚睡的研究這個市場,研究基本面。你身邊如果有職業操盤手你會發現他們永遠都是睡眼朦朧,對什麼話題都不感興趣,很少參加集體活動,總是把自己的空間封閉起來,只要是說到期貨你會發現才到了他的世界。職業操盤手凌晨兩點之前很少有睡下的,早上七點之前很少有人不起來的。因為他們要時刻關注氣說市場的消息,因為這個市場瞬息萬變,有可能一不留神就是萬丈深淵。所以請尊重你身邊任何一個職業操盤手,他們真的很辛苦。他們沒有其他的收入,一切的生活都在這個市場裡面,所以他們很用心,因為不用心存活不下去。優秀的操盤手很少,因為很多人堅持不下去。
第二種是大部分的散戶,這樣的散戶是把投資當做第二職業,有固定的收入,把自己的空餘的資金拿出來投資。拿到這個市場來玩運氣一樣,所以你問道這樣的人一定說不要做賺不到錢。而且自己還不想學習,總是聽別人說那個品種好可以做,盲目的跟風,這樣的人不虧還有誰會虧損呢?
期貨能做好還是不能做好都是取決於自己的如果你用心對待這個市場,這個市場就會對得起你,如果你來碰運氣,又肯能你碰到了幾次,但是你還是會死在裡面。一定要自己有一定的技術以後在進入這個市場,自己對期貨產品的基本面,和你做的品種,以及你自己的分析能力都可以的時候在進入這個市場,不要盲目,國家天天說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不是說說的。真的應該再做投資之前去學習一下,就像做股指期貨一樣,不是你想開戶做就做的,你要先學習,對你做投資時間長短都是有要求的,對你的投資閱歷也是有要求的。
再次感謝大家,我也是一名操盤手!
8. 《女心理師》傅棠為何會出現「雙向情感障礙」這種心理疾病
楊童舒在《女心理師》中扮演傅海棠。 傅棠棠是一位患有雙向情感障礙的精神病患者,有一個深深的潔癖,家境優越,年輕時曾與自己的精神科醫生姬銘聰發生過感情,有了一個兒子。 之後,兒子7歲時因病情嚴重被送進精神病院,姬銘聰認識後被送進療養院,傅棠棠在療養院住了幾十年。《女心理師》傅棠棠最終跳進海里自殺未遂。
傅棠棠以前沒病,葉繼成偷偷研發精神葯物給她試吃。 傅棠棠曾被葉繼成列為實驗品,長期以來葯品產生不良反應,傅棠棠精神疾病轉化為精神病,患上雙向情感障礙。 所以傅棠棠說人生充滿苦難,好在最後她和葉家輝重逢認識了。 葉家輝也知道傅棠棠所經歷的一切。 傅棠患有雙向情緒障礙,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傅棠年輕的時候,有嚴重的潔癖,他身邊所有的人都認為她有心臟病,就給她請了個人精神病醫生。 其實,這個時候,她只是任性,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年輕的時候她沒有生病。 雖然葉繼成暗中開發了精神類葯物給她吃,但我不認為這種葯物有很大的副作用。 因此,傅棠棠原本較輕的精神病就成了更大的精神病,越來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最終患上了雙向情緒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