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海棠樹
㈠ 八棱海棠樹哪裡有賣得
這是懷來唯一品牌,基地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小南辛堡鎮定州營村,北京八達嶺高速(京藏高速)東花園出口西行五公里處,距北京市區僅為82公里。因八棱海棠花開季節整個鄉村彌漫著怡人的香氣,所以被譽為「棠香村」,也是八棱海棠的原產地。
㈡ 韓信的地盤是哪裡
韓王信和淮陰侯韓信不是一個人,但是重名。韓信比較強,韓王信比較弱。
這個是韓王信(非漢初三傑):韓信(?-前196),西漢初年異姓諸侯王,戰國時期韓襄王姬倉庶孫,為避免與同名的大軍事家、淮陰侯韓信相混,史書多稱其為韓王信。韓國被滅後一直在韓國故地生活,後隨張良入關任將軍之職,不久又任韓國太尉,領兵攻取韓國故地。韓國平定之後受封韓王。並隨劉邦擊敗項羽平定天下。
這個是韓信(是漢初三傑):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一說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是有關於他的典故。
秦末,參加反秦斗爭,投奔項梁、項羽,未得到任用。轉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經蕭何保為大將,為劉邦制定了漢中對策。劉邦兵敗於彭城後,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平定魏國。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劉邦收其精兵後背水一戰擊敗趙國,派人降服燕國。支援劉邦以及清除項羽派往趙國的楚奇兵,平定剩下的趙國城邑。劉邦成皋兵敗奪其精兵後,奉命攻打齊國,並於濰水全殲龍且二十萬楚軍。韓信攻打楚國,項羽與劉邦簽訂鴻溝協議。劉邦聽從張良、陳平計策撕毀鴻溝協議,追擊項羽失敗。漢五年,帶兵會師垓下,圍殲楚軍。項羽死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因人誣告貶為淮陰侯。呂後與蕭何合謀,誘殺於長樂宮鍾室,夷滅三族。
「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作為統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聯合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㈢ 馮玉祥在辛亥革命中有什麼貢獻
親歷「北方辛亥革命」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談起辛亥革命,我們自然會想到武昌起義,以為「辛亥革命只發生在南方」,而遺漏了在清朝統治的心臟地帶北方的辛亥革命活動。其實早在武昌起義之前,革命黨人就已經准備在北方灤州發動起義,進攻津京,以動搖清王朝的統治。假如武昌當時沒有起義,推翻清政府的第一槍,很有可能在冀東灤州打響。實際上也是因為武昌起義的原因,而最終造成了與南方遙相呼應的灤州起義失敗。而灤州起義直接震撼清廷中樞,成為導致1912年2月12日清廷退位的直接因素之一。
中華民國22年11月,馮玉祥在 《泰安辛亥灤州起義烈士祠記》所記:「清政不綱,輿情鼎沸,革命之說入,彌漫於百粵長江流域間,勃興而不可遏。華北處京畿嚴視下,莫由首倡,而區區灤州一隅,獨振臂而起。」這一祠記不僅說明了辛亥革命的原因,也闡述了河北的灤州起義,雖然其也以失敗告終,但灤州起義與武昌起義一北一南展開了反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駐河北灤州(今灤縣)新軍第二十鎮協同第六鎮計劃舉兵響應。當時,馮玉祥在灤州任第二十鎮第四十協第八十標第三營營長。
1912年1月3日,同盟會會員王金銘、施從雲、白雅雨率灤州新軍宣布起義,通電中國,宣布獨立,成立北方革命軍政府,推舉王金銘為都督,施從雲為總司令,馮玉祥為參謀總長,白雅雨為參謀長。4日,起義新軍發表檄文,聲討清廷,准備攻打京津。後因第三營管帶張建功叛變及清政府軍隊的鎮壓,起義失敗,大批官兵被捕。王金銘、施從雲、白雅雨等14人從容就義,馮玉祥將軍死裡逃生,被遞解回籍。
為紀念反抗清政府統治的辛亥革命灤州起義殉難烈士,1937年4月,馮玉祥將軍在北京西郊溫泉村南顯龍山之陽建成辛亥灤州革命先烈紀念園。馮玉祥將軍親筆題寫「精神不死」的辛亥革命灤州起義紀念塔。座北朝南的紀念塔,最前面的石質紀念坊的門額框柱上正面額為「辛亥灤州革命先烈紀念園」,上聯「此日園林簇錦綉」,下聯「當年勇烈動山川」,背面額為「努力革命」,上聯「尺山尺水永留血跡」,下聯「一花一木想見英風」。前後落款均為「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馮玉祥」。塔下石台前後刻有馮玉祥書「精神不死」、「浩氣長存」題字。
驅逐溥儀出皇宮
馮玉祥,字煥章。原籍安徽省巢縣,1882年出生在河北省保定附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里。因家境貧寒,十一歲時,他即在清朝軍隊掛上了名,隨後不久,中途輟學,投身兵營。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篡奪了革命領導權,繼而陰謀恢復帝制。馮玉祥積極地參加了倒袁的革命運動,與護國軍聯為一體,挫敗了袁世凱稱帝的陰謀。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總統。馮玉祥被免去旅長職務,貶為保定府第六巡防營統領,以削其兵權。1917年6、7月間,張勛率兵進紫禁城,演出了一場復辟的丑劇。馮玉祥聞訊,即率領舊部,與其他部隊一起,奮起討伐,攻破北京,驅走了張勛。
1922年,馮玉祥被擢升為陸軍檢閱使。其時,曹錕賄選總統,禍國殃民。馮即起兵討伐曹錕和吳佩孚,並任國民軍總司令。之後不久,馮玉祥力排眾議,派兵將清廢帝溥儀驅逐出皇宮,稱快人心。接著,馮又提出了迎接孫中山先生北上的主張。在這之前,孫中山先生曾數次致書於馮,並贈所著三民主義、建國大綱等書,使馮玉祥深受教益,逐漸成為孫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遺憾的是,孫中山先生北上時,馮玉祥已出任西北邊防督辦,而未能與孫先生見上一面。
馮駐兵西北時,赴蘇聯考察,並於赴蘇途中加入中國國民黨。在十月革命勝利後的蘇聯,馮玉祥受到了深刻的教益。在此期間,國內爆發北伐戰爭,馮玉祥急馳歸國,響應北伐,並被推為國民軍聯軍總司令。
首次來張家口
1925年1月,馮玉祥將軍遵照孫中山先生的密示,把西北邊防督辦公署由北京西山遷到塞外張家口。當時,馮玉祥是以率西北軍以西北邊防督辦的身份駐防張家口。期間,黨的領導人之一李大釗曾來張,做過馮玉祥的思想工作,爭取他革命。
1925年6月,馮玉祥在張家口醞釀了以「南征北戰,鄭州會師」為中心的「北伐戰爭」的作戰方案。使西北國民軍由初到張垣時的不足10萬人,到南征時猛增至20多萬。1926年6月,與廣州國民軍在河南鄭州會師,西北國民軍兵力迅增至50萬大軍,成為北伐戰爭時期最強大的軍事集團。
二到張家口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繼續向長城進犯,形成「平津告急」、「華北危急」的嚴重局面。當時張家口也岌岌可危,沽源縣受到偽滿洲國騷擾。1932年10月馮玉祥再次返張。
1933年5月26日,馮玉祥組建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馮玉祥任總司令,起用著名抗日將領共產黨員吉鴻昌等人。這一天,張家口舉行了數萬人參加的察哈爾民眾御辱救亡大會,正式成立了抗日同盟軍,公推馮玉祥為總司令,並通電全國,宣布武裝抗日,決心收復失地。通電在全國迅速產生影響,賀電如雪片般飛向張垣大地。一些愛國人士紛紛湧向張垣,形成一股強大的抗日洪流。6月15日,抗日同盟軍在張家口召開第一次軍民代表大會,歷時5天,到會代表61人。會議選舉軍事委員會委員35人,推馮玉祥、方振武、孫良誠、吉鴻昌等11人組成常務委員會,馮玉祥為主席兼同盟軍總司令,徐惟烈任秘書長。
抗日同盟軍成立後向北挺進,經過浴血奮戰,捷報頻傳,先後收復了康保、寶昌、沽源和多倫4縣。多倫是抗日同盟軍從日寇手中奪過來的,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有力地駁斥了蔣介石、汪精衛 「抗日必敗」的謬論。
察哈爾失地光復後,馮玉祥於7月27日在張家口成立 「收復東北四省計劃委員會」,馮玉祥兼委員長。他表示要繼續 「自率十萬飢疲之士,進而為收復四省之謀,一息尚存,此志不懈」。
然而驚恐萬分的蔣介石忙調集軍隊包圍張家口,加上日蔣勾結,斷了同盟軍彈葯、糧食補給等原因,馮玉祥被迫離職下野,同盟軍最終失敗。抗日同盟軍雖敗猶榮,它向日軍不可戰勝打響了第一槍,振奮了全國抗日精神,給張家口地區播下了抗日火種。
8月12日,馮玉祥主持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察東失地陣亡將士紀念塔和烈士祠、烈士墓落成典禮,馮親自為塔書名。14日,在宋哲元、秦德純等陪同下,馮玉祥登上火車,離開張家口,前往泰山。
馮玉祥與「愛吾廬」
位於橋東區土爾溝的市救助管理站院內,有座磚石結構的房屋。這座被稱之為「愛吾廬」的故居,見證了馮玉祥將軍抗日救國的宏圖大志,如今門前的「愛吾廬」字牌已失去蹤影,只有房前那塊寫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馮玉祥圖書館』」的牌子矗立著。
1925年1月,馮玉祥將軍來到塞外張家口後即把張家口橋東德勝西街45號西式平房院購下,該院乃國民黨元老李烈鈞公館。
「愛吾廬」主建築為一棟高基、青磚,帶地下室的兩接頂平房,右部屋頂半歇山式,左邊為緩坡屋頂。臨牆設窗,窗頂圓洞形。右部正面成稜柱形向外凸出,棱面四窗,左側面四窗。石條門階九級,門右窗前有平台,室內右邊前為前廳,後為三室,左邊前後兩間大屋。院中左右廂房兩排。柏樹三株,老海棠樹一株。馮玉祥將軍把這里安排成讀書和學習的地方,他親自題寫匾額「馮記圖書館」懸掛屋前。現在匾額已不存在。
馮玉祥和夫人李德全住在圖書館的後院。住在後院的還有馮玉祥和前妻劉氏的5個孩子。前院的平房中,住著馮玉祥的貼身傳令員、話務員、廚師、司機、手槍連長(馮的衛隊住在周圍的貨棧和租賃的民房中)以及雜役人員。前院另有幾間潔凈的客房,是馮玉祥留宿那些關系非同尋常的來客用的,享此「殊榮」者並不多。
1926年1月,馮玉祥下野後,「馮記圖書館」及院落就都轉賣他人。
1932年10月9日,馮玉祥再次返張後,隨即派人去又買回「馮記圖書館」的宅院。10月14日馮玉祥回到了闊別6年之久的「馮記圖書館」,並重新起名為「愛吾廬」。「愛吾廬」名稱的由來,出自《三國演義》37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中,諸葛亮所歌:「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表達了馮玉祥將軍為救國於水火之中,渴求同志的心情。馮玉祥曾題寫過一塊匾額,上書 「愛吾廬」三字懸掛於屋前。
1933年1月 ,馮玉祥給張學良的前方抗日軍隊定做了一萬件皮坎肩 ,因南方的募捐款尚未抵達,馮玉祥「念及前方官兵無皮衣在冰天雪地中,心中焦急萬分」,於是將「愛吾廬」的房產以48000元抵押出去。
「愛吾廬」是馮玉祥讀書學習、研究政治文化的圖書室。「愛吾廬」是馮玉祥創辦的高級將領軍政研究部。「愛吾廬」也是馮玉祥接待國內外貴賓高官的迎賓處。「愛吾廬」是馮玉祥在張家口居住最久、感情最深的地方,是名副其實的馮玉祥在張家口的故居。
今天,「愛吾廬」的主體建築尚存,從1960年起,市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入住「愛吾廬」至今。
摘自《張家口晚報》
㈣ 我想知道河北張家口市關於佔地的賠償有沒有明確的數額
咨詢土地部門和林業局。
㈤ 海棠花的資料
海棠花(學名:Malus spectabilis)別名海棠,是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有植物。海棠花是一種落葉喬木。橢圓狀長橢圓形葉子,有緊貼的鋸齒;春季開花,未開放時為深紅色,開後為淡紅色;果實近似球形,直徑約2厘米。
海棠花分布於中國大陸的雲南、山東、河北、陝西、江蘇、浙江等地,生長於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平原和山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海棠性喜陽光,不耐陰,忌水濕。海棠花極為耐寒,對嚴寒及乾旱氣候有較強的適應性,所以可以承受寒冷的氣候,在零下15℃也能生長的很好。
海棠喜陽,適宜在陽光充足的的環境生長,如果長期置於陰涼的地方,就會生長不良,所以一定要保持它充足的陽光。
海棠花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5-9厘米,寬3-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刺芒狀細鋸齒,齒端具腺體,表面無毛,幼時沿葉脈被稀疏柔毛,背面幼時密被黃白色絨毛;
海棠花葉片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8厘米,寬2-3厘米,先端短漸尖或圓鈍,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緊貼細鋸齒,有時部分近於全緣,幼嫩時上下兩面具稀疏短柔毛,以後脫落,老葉無毛;葉柄長1.5-2厘米,具短柔毛;托葉膜質,窄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內面具長柔毛。
花瓣卵形,長2-2.5厘米,寬1.5-2厘米,基部有短爪,白色,在芽中呈粉紅色;雄蕊20-25,花絲長短不等,長約花瓣之半;花柱5,稀4,基部有白色絨色,比雄蕊稍長。果實近球形,直徑2厘米,黃色,萼片宿存,基部不下陷,梗窪隆起;果梗細長,先端肥厚,長3-4厘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
(5)張家口海棠樹擴展閱讀
栽培:
海棠適合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7月~9月間嫁接。春季萌芽前或秋冬落葉後分株繁殖。春季壓條和根插。春季播種前種子須經30天~100天低溫層積催芽處理。苗木栽植後要經常保持土壤疏鬆肥沃,每年秋季可在根際培以塘泥或肥土。
春季進行一次修剪,剪除枯弱枝條,保持樹形疏散,通風透光以播種繁殖為主,也可壓條或嫁接。播種,於10月采種,帶果皮風干,播種時剖開果實,取出種子;也可先取出種子,沙藏過冬,翌年春播。壓條多在春季進行,小苗可攀附著地,壓入土中,大苗可用高壓法。嫁接可用海棠或實生苗作砧木,並於春季切接。
文化:
海棠花常植人行道兩側、亭台周圍、叢林邊緣、水濱池畔等。海棠迎風峭立,花姿明媚動人,楚楚有致,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之稱,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海棠花常植人行道兩側、亭台周圍、叢林邊緣、水濱池畔等地。
歷史上以海棠為題材的名畫不勝枚舉,譬如宋代佚名《海棠蛺蝶圖》、現代大師張大千晚年畫的《海棠春睡圖》等等。
㈥ 海棠一年開了兩次花
一年開兩次花多屬於二度開花
主要因:(1)春季營養不良使得一些花芽無法開放而到夏季秋季才開;(2)氣候反常,比如秋季先驟然降溫而到深秋初冬卻溫度回升,這時有些花芽就能開放
海棠,性喜陽光,也能耐半陰,耐寒,對環境要求不嚴,適於疏鬆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貼梗海棠適應性較強,栽培管理比較粗放。八棱海棠樹體強健容易管理,具有根系發達、須根較多、抗寒、抗旱、抗澇、抗鹽鹼、抗病蟲、耐瘠暴、耐水濕、移栽苗木成活率高、生長迅速、均適宜各種土質等優點,適應性廣,無論平地、山坡、丘陵、砂荒都能栽植八棱海棠樹。正常管理內,壽命長達180年以上。
栽培技術
海棠的常見病害為梨檜銹痛,也叫梨錦痛。這種病要經兩個寄主侵染。第一寄主為柏類植物,如檜柏、龍柏、鹿角柏等;第二寄主為貼梗海棠、垂絲海棠、山褚等。
病菌侵入檜柏等後,第一年會在葉腋或小枝上產生淡黃色斑點,然後腫大起來。至第二年2、3月間,即會產生咖啡色米粒狀物,突破表皮,即為冬孢子角。冬孢子角單生或聚生,使植株枝條膨大起來。
貼梗海棠作為第二寄主染上冬孢子角後,葉片正面在4-5月上旬會出現黃綠色的小斑點,再擴大成圓形黃病斑。病斑上早期會出現數個小黃點,後期變為黑色,使葉背相應處逐漸增厚,產生一些灰白色毛狀物,8-9月變成黃褐色粉末狀物。嚴重時,病葉滿株,葉片畸形,表面凹凸不平,導致葉片早枯早落,甚至使植株死亡。貼梗海棠管理較簡單,因其開花以短枝為主,故春季萌發前需將長枝適當短截,整剪成半球形,以刺激多萌發新梢。夏季生長期間,對生長枝還要進行摘心。
栽培管理過程中要注意旱季澆水,伏天最好施一次腐熟有機肥,或適量翠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盆栽催花,可在9月至10月間掘取合適植株上盆,先放在陰涼通處養護一段時間,待入冬後移入15℃至20℃溫室,經常在枝上噴水,約25天後即可開花,可用作元旦、春節觀賞。
防治方法:貼梗海棠附近不種植柏類植物等第一寄主。發病期,用20%萎銹靈乳油400倍液噴灑。或用50%退茵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半月噴灑一次。天氣乾旱時不噴或少 噴。當3月中、下旬冬飽子角將要膨大時,用0.3%五氯酚鈉稀釋液加石硫合劑配成波美1度的混合液,半月噴灑2-3次進行防治。
㈦ 北京張家口市懷來適合種哪些觀賞樹
懷來縣海棠園林綠化苗圃基地始建於1999年,位於「中國海棠之鄉」懷來縣小南辛堡鎮,距離北京八達嶺長城西20公里處。我基地主要經營各種規格的八棱海棠樹,直徑從1-80公分均有,樹型優美。 基地專業種植經營 「八棱海棠樹」,既是經濟林,又是美化風景的上好首選觀賞樹,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是城市公園、道路綠化,園林置景,庭院觀賞,別墅美化典綴用樹極佳苗木。
㈧ 資陽那裡有賣海棠樹的
平沙路那段就有賣。
這是懷來唯一品牌,基地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小南辛堡鎮定州營村,北京八達嶺高速(京藏高速)東花園出口西行五公里處,距北京市區僅為82公里。因八棱海棠花開季節整個鄉村彌漫著怡人的香氣,所以被譽為「棠香村」,也是八棱海棠的原產地。
海棠是蘋果屬種植物和木瓜屬幾種植物的通稱與俗稱。代表植物海棠花。海棠類多為用於城市綠化、美化的觀賞花木(雖然其中不乏果實有很高食用價值的品種)。其中許多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如: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和木瓜海棠,習稱「海棠四品」,是重要的溫帶觀花樹木。分布於中國山東、陝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