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木蘭花鎮

木蘭花鎮

發布時間: 2022-07-11 13:47:01

⑴ 鋼木蘭花的劇情簡介

這是一個美國再普通不過的小鎮。鎮上居民露薇(多莉-帕頓Dolly Parton飾)開了一間美容沙龍,和五個顧客女子特別要好,美容沙龍就成為她們嬉笑怒罵家長里短的場所。雖然性格各異,但六個好友聚在一起,時光總是有趣而又溫馨。謝比爾(朱莉婭·羅伯茨Julia Roberts飾)就是其中一個死黨。她患有糖尿病,因此母親再三勸說她不能生孩子。謝比爾卻毅然決定要懷孕生育。她憑著堅強的信念,讓孩子順利誕生,自己卻衰竭倒下。母親承受著白頭人送黑頭人之痛,謝比爾生前的好友成為了此時此刻的強心針。她們共同度過悲傷的歲月,一起祈求雨過天晴的來臨,謝比爾的生命在她們心中一直延續著。
純朴小鎮上的六個女人,一段悲喜交集的感人故事。故事環繞在一家美容沙龍,主人是露薇,平常進出此店的人,包括麥琳、奧瑟、安妮、雪碧以及克萊兒,她們真摯友誼,幫助彼此走過生命中的悲歡離合……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欽奎平鎮,伊坦頓家為即將出嫁的女兒謝爾比的婚禮忙碌時卻遇到了各種問題。謝爾比的母親再三勸慰患有糖尿病的女兒,因為她為自己將來婚後生孩子會有生命危險而顧慮重重。其他人紛紛安慰她,並為她的健康而祈禱。由於知道自己沒有收養孩子的權利,謝爾比遂不顧醫生的勸告決心自己生一個孩子,並在婚禮上宣布了她懷孕的消息。謝爾比的兒子安全地到了這世上,但她的腎臟卻因此受損,必須立即做腎臟移植手術。手術十分成功,但在謝爾比想將兒子抱起來時卻倒在地上死去。在好心的鄰居和朋友的勸導下,母親從悲痛中解脫出來。這時,謝爾比的好朋友安妮爾也懷孕了,她宣布即將出世的孩子會取名叫謝爾比,這使得謝爾比的母親無比欣慰。
故事情節
其實沒什麼故事情節,散散的片子,最激烈的情感也被掩藏在最平凡的瑣事之中,未迨爆發就已趨於平和。然而這是一種積累,讓人看著看著,就融化進去了。這樣的電影其實是不能看劇情簡介的,那被壓縮的乾巴巴的兩三百字不能打動你,即使把裡面戲劇沖突最大的部分挑出來說,也怎麼看怎麼不像原貌。情節只不過是線索,串起來的是生活小節:嘮嘮叨叨的對話還有瑣碎的雜物,很有喜感。既讓人笑又不知不覺落下好多淚來,流著淚的笑,即使那是在少婦的葬禮,有著悲痛的母親---Life goes on......
很喜歡這電影的安排方式,延續了好多年的故事,出現在熒幕上,只是一個一個節日。
Shelby的婚禮---聖誕節---第二年的萬聖節---Shelby的葬禮(好吧,這不是節日,但是這是大家明白STEEL MAGNOLIAS「鋼木蘭花」意義的那一天)----春年,又一年的復活節,另一個Shelby的出生。
於是我們在粉紅粉紅的玫瑰花和蛋糕的包圍中,在掛滿了綵帶的聖誕樹下,在南瓜燈和Trick or treat的叫喊里,在充滿小兔子和彩蛋的野餐的春天,經歷了愛情友情、生離死別、歡笑淚水,那些不管怎麼樣也還一直在繼續著的生活。

⑵ 輻射4 芳齡鎮歌手木蘭花 唱的是什麼歌

回到過去 
播放
歌手:周傑倫
語言:國語
所屬專輯:八度空間
發行時間:2002-07-18

⑶ 花木蘭故里是什麼地方

花木蘭故里之爭:「中國木蘭之鄉」花落河南虞城
2007年05月25日 中新網鄭州5月25日電(記者 趙敏)記者今日從河南有關部門獲悉,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剛剛作出決定,正式命名虞城縣為「中國木蘭之鄉」,並同意虞城縣掛牌成立「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

河南虞城縣是木蘭的故鄉,至今該縣仍保留著木蘭祠等大量有關木蘭的古跡,以及一些有關木蘭的傳說。二00六年五月,虞城縣正式向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申報虞城縣為中國木蘭之鄉,並成立「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今年三月下旬,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成專家考察驗收組對虞城驗收。依照中國文聯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中國民間文藝之鄉」的有關規定,經驗收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認為虞城縣「所報材料屬實,手續齊備,申報規范」,經研究,同意命名虞城縣為「中國木蘭之鄉」,並掛牌成立「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

木蘭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巾幗英雄。木蘭原姓魏,因其是女兒身,故稱其為花木蘭。她代父從軍的英勇壯舉,使她成為在那個男尊女卑時代里的女英雄。但木蘭故里在哪裡?歷史上曾對此爭論不斷。

據史料記載,無論是譙郡、宋州或商丘,指的都是虞城縣營廓鎮周庄村小魏庄這個地方。唐代在此建有木蘭廟,現為木蘭祠,存有記載木蘭身世的元、清記事碑,並有木蘭當年辭世的陵墓。每年農歷四月初八,當地老百姓都認為這天是花木蘭的生日,並舉辦廟會,共同祭奉花木蘭。目前,木蘭祠為商丘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政府首批掛牌的旅遊景點之一。去年,虞城「木蘭傳說」被省政府確定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⑷ 花木蘭從軍的故事

花木蘭

隋代人,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庄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金代泰和年間(公元1201-1208年),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郭鎮酒都監烏林答撒忽剌又重修大殿、獻殿各三間,並創塑了花木蘭像。至元代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募捐二千五百貫,重修擴建。清嘉慶十一年(公元1807年),由該祠僧人堅讓、堅科和其徒田何、田楨、田松等,又募資修祠立碑。由於歷代重修,祠宇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祠地四百餘畝,住僧人十餘人。

可惜,這座古雅祠宇,1943年毀於戰火。現倖存祠碑兩通。一是元代《孝烈將軍像辨正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內東側。碑為青石,通高3.6米,寬1米,碑首前後皆為深浮雕的二龍雲里戲珠,布局對稱,造形大方。篆字題名《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四邊刻有圖案,上邊用誇張浪溫的手法,刻有二龍戲珠,龍頭大而逼真,龍身簡而細小,穿入流雲,生動美妙。兩邊陰刻牡丹花紋,線條活潑流暢,古樸而不俗。碑文正書31行,滿68字,其刻書精美,蒼勁有力。龜座高0.7米,龜形伸頭直尾,四肢半曲,似起似卧,栩栩如生。碑文下款:元朝元統二年,祖居歸德湯德立石,侯有造撰文,曹州李克均、李英刻石。此碑經專家鑒定,確屬元代石刻真品。1982年,由省文局撥款,又重修碑樓,頂為轎形,尖頂四脊,合瓦挑角,17層封檐,前後園門,古樸典雅,碑樓四周砌有圍牆。另一通是清朝《孝烈將軍辨誤正名記》碑,立於該祠大門外西側。通高2.14米,寬0.78米,方座,碑額刻有深浮雕盤龍,篆字題名,碑文正書,歸德府商丘縣庠生孟毓謙撰文,歸德府商丘縣邑大學生孟毓鶴書丹,芒山石工張握玉刻石。1993年,虞城縣舉辦了中國第一屆木蘭文化節。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蘭辭》內容和尚存的元碑記載。一致認為,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已確鑿無疑。

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壯的詩。《木蘭辭》被列入中小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所誦頌;多年來,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蘭從軍》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斗中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人們為了紀念她,在虞城縣內還建有木蘭中學、木蘭火車站、木蘭賓館、花木蘭度假村、花木蘭產業集團、花木蘭民兵連。商丘市還組建有花木蘭武術協會、花木蘭盤鼓隊、花木蘭舞龍隊。每年的四月初八,木蘭的生日,人們前來祭祀,人山人海,廟會盛大。現在,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名子不但在我國家喻戶曉,而且由於美國迪斯尼公司耗巨資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的巨大影響,她的美名已傳遍了全球。美國新聞媒體賦詩稱贊"古有神州花木蘭,替父從軍英名響;今有卡通"洋木蘭",融中貫西四海揚。"

《木蘭辭》詩是這樣寫的: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都在北方。黃河姑且不說,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花木蘭參加的戰事,當發生在北魏與柔然之間。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西晉未年曾被封為代王,後為苻堅所滅。苻堅在淝水之戰中失敗,拓跋氏復國,改國號為「魏」,經過五、六十年的征戰,結束「五胡亂華」的十國時代,統一黃河流域。傳到北魏孝文帝時已八十六年,經過了五位皇帝,孝文帝崇尚中原漢族文化,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政策,今天的「元」姓即多為北魏皇室後代。當時承平日久,在孝文帝均田令政策下,社會經濟發展,花木蘭就生活在這樣一種社會中。

這時立國已一百五十八年的北方游牧大國蠕蠕,也就是柔然不斷南侵,北魏政權便多次「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甫北三千里。」與柔然大戰。

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

在《木蘭詩》中開頭就說明了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而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的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幗英雄本色的表現。

花木蘭就要出征了,她「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疇,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是多麼的急促緊張,是多麼的昂揚士氣,她早晨告別爺娘,晚上就宿在了黃河岸邊,行軍多急,軍情多緊張,軍令如山倒,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暮色蒼茫中,一個女戰士枕戈待旦,這是何等荒涼而又悲壯的境界。「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見戰事是十分的頻繁,歲月是十分的漫長,那麼多的將軍蝶血疆場,花木蘭能活著回來是十分的不容易。那可是:

北風振漠,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

野樹旌旗;川回組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

利杴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博,山川震眩;

聲析山河,勢崩雷電。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

積雪沒脛,堅冰在須。當此苦寒,天假強胡,

憑陵殺氣,以相剪屠。徑截輜重,橫攻士卒;

都尉新降,將軍覆沒;屍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

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漸浙,魂魄結兮天沉沉,

鬼神聚兮雲冪冪,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花木蘭回來了,這很不容易。她重視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家庭的溫暖。她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願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願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

她回來了,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看到這一切,花木蘭由衷地高興,十二年的沙場出生入死,多難。十二年的喬裝而不露痕跡,多難,然而這一切都過去,花木蘭內心的精神力量,該是何等地偉大。

日子安定下來,過去的夥伴又來看她,她每次都總是以女兒裝見他們,對驚怕的過去的夥伴,花木蘭在內心說:知道了么?過去與你一道血戰沙場,立下大功;回朝後不願為尚書郎的我是個女孩子。

⑸ 木蘭花是什麼意思

標題 木蘭花 作者 顧夐 年代 唐 內容 月照玉樓春漏促,颯颯風搖庭砌竹。夢內驚鴛被覺來時,何處容管弦聲斷續。惆悵少年遊冶去,枕上兩蛾攢細綠。曉鶯簾外語花枝,背帳猶殘紅蠟燭。柳映玉樓春日晚,雨細風輕煙草軟。畫堂鸚鵡語雕籠,金粉小屏猶半掩。香滅綉幃人寂寂,倚檻無言愁思遠。恨郎何處縱疏狂,長使含啼眉不展。月皎露華窗影細,風送菊香黏綉袂。博山爐冷水沉微,惆悵金閨終日閉。懶展羅衾垂玉箸,羞對菱花篸寶髻。良宵好事枉教休,無計那他狂耍婿。拂水雙飛來去燕,曲檻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結眉心,綠綺懶調紅錦薦。話別情多聲欲戰,玉箸痕留紅粉面。鎮長獨立到黃昏,卻怕良宵頻夢見。 注釋 【注釋】:

⑹ 歷史上花木蘭的介紹越詳細越好!謝謝!

花木蘭(412年-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巾幗英雄,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花木蘭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歷史背景:北魏時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

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迴家。

(6)木蘭花鎮擴展閱讀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朴。1998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木蘭詩》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人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花木蘭最早出現於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該詩約作於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錄於南朝陳的《古今樂錄》。僧人智匠在《古今樂錄》稱:「木蘭不知名。」長300餘字,後經隋唐文人潤色。

⑺ 木蘭花慢游三台抒發了怎樣的悲懷

上片首三句鋪敘三台的氣勢:「擁鈴各雙闕,龍虎氣,郁崢蠑。」一「擁」字生動地勾勒出三台矗峙的雄姿。郁崢蠑,化用左思《魏都賦》「三台列峙以烽蠑」之句。這三句是遙想當年三台初成時的氣象。接著三句,暗點所懷人物——曹操。想些年銅雀等三台築成,曹操曾與文武百官登台吟詩作賦、歌舞宴樂,正是「幕雨珠簾,秋香桂樹」的良辰美景,盡情遣興,頤指氣使,指點繁華的三台城垣,抒發統一中原的慷慨大志。以上懸想過去的繁華景象,是懷古。接著又疊用「台城」二字,既構成行文的重復連鎖,同時又是詞意的過渡和轉捩。這三台所在的鄴城歷經朝代更替,「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如今一片蕭瑟,詞人心緒不禁為之悲涼。「為誰西望?但哀弦凄斷似平生」。據宋人郭茂倩《樂府詩集》引《鄴都故事》:「魏武帝遺命諸子日:『吾死之後,葬於鄴之西崗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珠寶。……妾與伎人,皆住銅雀台。……每月十五,輒向帳前作伎。汝等時登台,望吾西陵墓田。』」這里,詞人求嘆干載之下,曹操之墓已無人西望憑吊,一代豪傑的平生功名,換來的是「銅駝荊棘千年後,金馬衣冠一夢中」的千秋遺恨,如今只有凄哀的弦樂聲傳來,如泣如訴。歇拍二句:「只道江山如畫,爭教天地情。」抒發了江山永恆、英雄丘墟的深沉感慨.

換頭敘曹操為建立霸業,南征北戰。「風雲奔走十年兵,慘淡入經營。」從建安十五年(210)三台築成算起,到曹操病卒的建安二十五年(220),恰好十年。這十年間,曹探曾風雲奔走,破荊州,下江陵,不可一世,但在赤壁大敗於孫權、劉備聯軍,其慘淡經營,不過使天下鼎足三分而已。「問對酒當歌,曹侯墓上,何用虛名?」「對酒當歌」句,出自曹操的樂府詩《短歌行》。當年曹操高歌此曲,抒發求賢若渴、建功立業的抱負。可是,如今面對曹操陵墓,「對酒當歌」,豈非虛名,又有何用,言外寄託著詞人對故國淪亡的深沉悲痛。「青青」,點出曹操墓荒蕪不堪,惟有叢生的草莽。「故都喬木,悵西陵遺恨幾時平。」鄴都當年的珠簾綉帳、高台廣囿,如今盪然無存,三台已成斷垣殘壁,蔓草荊棘,莓苔斑駁,只有喬木依舊。悵望西陵曹墓,作為金朝遺民的詞人,面對蒙古族的鐵蹄統治而無可奈何,心頭遺恨不能平息。結拍二句:「安得參軍健筆,為君重賦《蕪城》?」南朝宋詩人鮑照,曾為荊州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他曾用凌雲健筆,為兵燹後的揚州寫過一篇著名的《蕪城賦》。如今,元好問要象當年鮑照那樣為曹公重寫一篇飽含興亡之痛的《蕪城賦》。況周頤《蕙風詞話》雲「元遺山以絲竹中年,遭遇國變,卒以抗節不仕,憔悴南冠,二十餘稔。神州陸沉之痛,銅駝荊棘之傷,往往寄託於詞。」他表面上是說想為曹公寫《蕪城賦》,實際上是為了悲悼故國。這最後兩句,為其血淚之筆。

⑻ 花木蘭死在那

死因:
花木蘭是北魏或者更早的時代的人,她的死史書上沒有記載,關於花木蘭的死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花木蘭是個悲情人物,代父出征,第一仗就被對方的公主俘虜了,公主看她是女的就留在身邊當侍女。幾年後公主看她表現好就放其回去探親,花木蘭回到家時父母以為她戰死,傷心過度都已去世了。家裡再無其他親人,其君主知道花木蘭回來,為了表彰她代父出征的孝心,將其封為妃子,准備納入後宮,可惜花木蘭在入宮前在父母的墳前自殺了!
第二種說法是:花木蘭征戰疆場十二年,屢立戰功,戌邊歸來,隋文帝欲封她為尚書,她堅持不授。歸家後,脫去戎裝,又現女兒真面目,木蘭女扮男裝的事情聞達皇上,皇上看其很漂亮又能英勇作戰,非常愛慕,欲選進宮中,木蘭抗旨自殺(一說在後宮中鬱郁而死),唐初追封為「孝烈將軍」,後人為了祭祀她,就在其故里商丘虞城縣營廓鎮建造了木蘭祠。

簡介: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她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花木蘭(412年-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巾幗英雄,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關於花木蘭的姓名史書並沒有詳細的記載,據說花木蘭死後,鄉人把她埋了,第二年從她的墳里長出了一種樹木。開了一種又大又紅的花,人們為了紀念她,就叫木蘭花,一般此花表示高風亮節。
出處:木蘭,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時發兵御戎,木蘭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還。朝廷知其為女子,欲納入宮、木蘭不敢從,遂自盡。唐封為「孝烈將軍」,鄉人為之立廟。——《河南通志》
木蘭宋州人,姓魏氏。隋時發兵御戎,代父出征,有功而還,朝廷知為女子,欲納入宮,木蘭因自盡。唐封孝烈將軍。追贈將軍,謚「孝烈」。今商丘營廓鎮有廟存,蓋其故家雲。——《歸德府志》

⑼ 陸游創作木蘭花-立春日作是在什麼背景

這首詞是陸游四七歲任夔州通判時所寫的。他到
夔州到寫這首詞時不過一年多,卻連上歲尾年頭,開
口便虛稱「三年」,且雲「流落」,從一入筆就已有波
瀾之情。次句以形象描寫「流落」二字。「青衫」言
官位之低,「破盡」可見窮之到了極點「塵滿帽」描
寫出作者在道途中風塵僕僕,行戌未定的棲遑之態簡
簡單單的七個字就活畫出一個淪落天涯的詩人形象,
與「細雨騎驢入劍門」異曲同工。三、四句仍承一、
二句生發。身似浮雲,飄流不定;愁如春草,劃去還
生。以「西瀼渡頭」、「瞿塘關上」為言者,不過取眼
前地理景色,與「巴山道」三字相對應而已這上片四
句,把抑鬱潦倒的情懷寫得如此深沉痛切,不了解陸
游近年遭遇,是很難掂量出這些句子中所涵蘊的感情
分量來的。
陸游自三十九歲被貶出臨安,到鎮江作通判,旋
移隆興(府治在今天江西省南昌市);四十二歲又因
為「力說張浚用兵」,被削官歸山陰故里;到四十五
歲才又得到起用夔州通判的新命。他的朋友韓元吉在
《送陸務觀序》中把陸游心中要說的話說了個痛快:
「朝與一官,夕畀一職,曾未足傷朝廷之大;旦而引
之東隅,暮而置之西陲,亦無害幅員之廣也。..務
觀之於丹陽(鎮江),則既為貳矣,邇而遷之遠,輔
郡而易之藩方,其官稱小大無改於舊,則又使之冒六
月之暑,抗風濤之險(由於途中舟壞,陸游幾乎破溺
死)病妻弱子,左饘右葯..」(《南澗甲乙稿》卷十
四)。這段話是送陸游從鎮江移官到隆興時寫的,說
得激昂憤慨。從近處愈調愈遠,既不是明明白白的貶
職,也不是由於升遷,為什麼要這樣折騰他呢?韓元
吉故作不解,其實他是最了解這其中的緣由的。孝宗
趙即位後,表面上志存恢復,實則首鼠兩端。陸游堅
持勸說孝宗抗金,孝宗對之貌似獎掖而實則畏惡。陸
游在內政上主張加強中央集權,以增強國力,由此也
得罪了握有實權的官僚集團。先前由京官而出判鎮
江,對他是一個挫折;進而罷黜歸里,更是一個挫折;
此刻雖起用而遠判巴蜀,這又是一個挫折。這一次又
一次的打擊,顯然並非加之於一人,而是意在摧折整
個主戰派的心志,澆滅抗金復國的火種,那麼不幸的
人豈只是陸游一個人嗎?由此可見,三年流落之哀,
不僅是一己之哀,實在是國家民族的大哀。創痛巨
深,安得不言之如此深沉痛切?
上片正面寫心底抑鬱潦倒之情,抒發報國無門之
憤這是陸游詩詞的主旋律,在寫法上沒有什麼特別的
地方。下片忽然換意,緊扣「立春」二字,以醉狂之
態寫沉痛之懷,設色陡變,奇峰突起。立春這一天士
大夫戴旛勝於頭上,這是宋時的一種習俗,戴上旛勝
表吉慶之意。但戴銀旛而曰「試」,節日痛飲而曰「判」
(「 判」即「拚」之意),就顯然有「濁酒一杯家萬
里」的不平常意味了。這只是詞人借酒消愁,逢場作
戲罷了,而內心是很傷感的。結尾處更是颺開一筆,
表面上是說不是我一人偏老,而實際上是詞人深深感
到時光的虛度。這就在上片抑鬱潦倒的情懷上,又添
一段新愁。詞人強自寬解,故作曠達,正是推開一層、
透過一層的寫法。哭泣本人間痛事,歡笑乃人間快事。
但今日有人焉,不得不抹乾老淚,強顏隨俗,把哭臉
裝成笑臉,讓酒紅遮住淚痕,這種笑,豈不比哭還要
凄慘嗎?東坡《赤壁賦》物我變與不變之論,辛棄疾
《丑奴兒》「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之句,都是強為解脫而寫的違心
之言,寫出更深一層的悲哀,那手法近乎反襯,那境
界是一般人所難以達到的。
縱觀全詞,上下片都是寫心底抑鬱之情,但乍看
竟好象是兩幅圖畫,兩種情懷。沈謙論詞作雲:「立
意貴新,設色貴雅,構局貴變,言情貴含蓄。」(《填
詞雜說》)但作詞之道,條貫、錯綜,兩不可失,此
意劉永濟《詞論·結構篇》曾深言之。讀陸游此詞,
抑鬱之情貫穿始終,上下片表現手法截然相異,構局
又極錯綜復雜。讀上片,看到的是一個憂國傷時、窮
愁潦倒的悲劇人物形象;讀下片,看到的是一個頭戴
銀旛,醉態可掬的喜劇人物形象。粗看似迥然不同,
但仔細看看他臉上的笑全都是裝出來的苦笑,終於領
悟到這喜劇其實不過是更深沉的悲劇罷了。

⑽ 什麼花象徵光明希望

向日葵嘛,太陽之花~

熱點內容
鄭州東花卉市場 發布:2025-08-28 18:13:22 瀏覽:849
盆景根大了 發布:2025-08-28 18:12:02 瀏覽:182
油茶花黃得 發布:2025-08-28 18:03:24 瀏覽:212
蘭花香結局 發布:2025-08-28 18:01:13 瀏覽:486
浪漫七夕情人節手抄報 發布:2025-08-28 17:54:17 瀏覽:898
紅苕盆栽 發布:2025-08-28 17:49:30 瀏覽:76
江寧海棠花 發布:2025-08-28 17:31:29 瀏覽:272
百合花開課文 發布:2025-08-28 17:29:43 瀏覽:948
盆栽白桿 發布:2025-08-28 17:17:59 瀏覽:587
荷花帶橋 發布:2025-08-28 17:14:41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