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海棠谷
1. 甘肅康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康縣具有開發價值的自然景觀達100多處,人文景觀50多處。著名的景區景點有:白雲山森林公園、康縣陽壩自然風景區、紅豆谷、托河龍宮景區、清河原生態風景區等,具體包括:清河、南溝、海棠谷等5大原始森林區,以陽壩鎮為代表的萬畝茶園風光,有古銀杏走廊、瀑布走廊,有多條河谷和深山峽谷,有迷人的地下宮殿、托河龍宮。
截至2010年,正在開發的主要景區景點有:梅園溝自然風景區、托河龍宮景區、紅豆谷景區、清河原始森林景區和白雲山公園景區等。
康縣陽壩自然風景區
康縣陽壩自然風景區位於甘肅省康縣東南部,景區總面積504.93平方公里,境內氣候溫潤、景色秀麗,有紅豆杉、香樟、白皮鬆等國列珍稀樹種近40種;有金絲猴、金貓、大鯢等國列珍稀動物36種,又自然景觀200餘處,森林覆蓋率高達70%以上,居全省之首。景區內大部分為原生態森林。
康縣茶馬古道
康縣毗鄰陝西、四川,自古是連接西南、西北的重要通道。康縣境內的茶馬古道是目前國內發現唯一有碑文佐證的茶馬古道
2. 百里峽景區有多少台階
百里峽天梯共2800階,全長1200米,相對高度270米。
天梯是連接海棠峪峽谷與十懸崖峽谷之間的一條路段。台階上記載著公元前後的歷史重大事件與文獻類對中國有影響的元年記錄,天梯兩側是原始次生林遍布黃檀與灌木類植物,已經有上百年的樹齡。
(2)隴南海棠谷擴展閱讀
景區組成:
百里峽由三條峽谷組成,即海棠谷、十懸峽、蠍子溝,總長105華里。
(一)、海棠峪峽谷
因溝內遍布海棠花而的 名,全長35華里,此處翠壁兀立,叢巒萬仞,直插雲天。沿溝游攬,奇險的「老虎嘴」,狹窄的「一線天」,維妙維肖的「回首觀音」,規模宏大的「下天橋」和「上天橋」等奇絕景觀。
(二)、十懸峽
因溝內分布著數十處弧形的懸崖而得名,全長45華里。主要景點「抻牛湖」瀑布、靈芝山「水簾洞」、弧形懸崖形成的「不見天」、「怪峰」、「雄獅出世」等。
(三)、蠍子溝
全長25華里,因溝中遍生蠍子草而得名,該草形如幼桑,如肌膚觸動其葉,頓覺疼痛難忍,但少時即愈。蠍子溝內有「龍潭映月」、「摩耳崖」、「鐵鎖崖」等景點。
3. 平度海棠谷親子樂園門票多少錢
摘要 親,您好,很高興為您服務,以下是為您整理的答案,正在打字喲~
4. 河北優待證免費景點有哪些,哪些比較值得去
有吳橋雜技大世界、滄州鐵獅子、衡水湖景區、直隸總督署、淶水縣百里峽等景點,這些景點都值得一去。
1、吳橋雜技大世界,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吳橋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是我國雜技發祥地之一,被國內外雜技界公認為中國雜技之鄉。1993年,吳橋縣政府與香港國旅合資興建了「吳橋雜技大世界」,把雜技藝術作為一項獨有的旅遊資源加以開發利用。
4、百里峽由三條峽谷組成。即:海棠谷、十懸峽、蠍子溝、總長105華里。它有雄險奇秀幽的天然資源,容近朴歸真的古老文明及原始生態的無窮魅力,是聞名遐爾的旅遊勝地。2004年1月,百里峽被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5月,百里峽被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定為「世界語旅遊基地」,2006年9月,百里峽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
5. 距離北京很近的河北景區,現在宣布破產是因為什麼原因
6. 請教甘肅省隴南市康縣的歷史沿革
康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陝、甘、川三省交界地帶。系先秦古雍梁之地,巴蜀古道之一。西漢設道,北魏始置「平樂縣」,1929年(民國18年)置「永康」縣,後載「永」字為康縣。康縣區域位置優越,東鄰陝西省略陽縣火車站,南接陝西寧強縣至陽平關火車站,西與武都區毗連,經文縣可直達九寨溝,北以西漢水為界,可經成縣、天水直至蘭州。幅員面積近3000平方公里,林草覆蓋率高達70%,總人口20.32萬人,平均海拔高度1184米,年平均氣溫11℃,年降水量757mm。境內無山不青,無水不秀,氣候濕潤,山川秀美,風光崎旎。自然、人文資源非常豐富。特別具有代表性的,佔有康南三分之二面積的古老原始森林,陽壩茶園風光,神奇美麗的梅園溝等景點景區,堪稱甘肅的「西雙版納」,世界名茶之鄉。原全國政協委員楊植霖1989年來康縣調研時,眷戀陽壩山水,稱道:「奇花異草點山丘,隔葉黃鸝叫小猴,百里林蔭添綿綉,留戀願在畫中游」。1985年10月,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在康縣視察期間,特意為康縣白雲山公園提寫了「白雲山公園」園名,這是總書記第一次為全國縣級公園題詞。 康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陝甘川交界地帶。境內氣候屬典型亞熱帶向曖溫帶過渡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全境處西秦嶺南側隴南山中,地質構造為昆侖秦嶺地槽褶鄒地帶, 地勢西高東低,中部高,南北低。最高海拔2483m,最低海拔560m,年平均氣溫11.2度,無霜期207天,日照時數1433.7小時,年降水量742mm。縣轄8鎮13鄉,350個行政村,164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8.05萬人。總面積2958.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9.29萬畝,林業用地235.57萬畝,水域11.99萬畝。 康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西漢水南岸。總面積2958平方千米。總人口20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編:746500。代碼:621224。區號:0939。拼音:Kang Xian。 1928年由武都縣析置永康縣,1929年改名康縣。取「安寧、康福」之意,以北周時之康州而康縣地圖得名。 2000年,康縣轄8個鎮、20個鄉:嘴台鎮、平洛鎮、大堡鎮、岸門口鎮、兩河鎮、長壩鎮、陽壩鎮、雲台鎮、望關鄉、鞏集鄉、寺台鄉、大南峪鄉、迷壩鄉、三官鄉、王壩鄉、碾壩鄉、豆壩鄉、店子鄉、豆坪鄉、賈安鄉、白楊鄉、秧田鄉、太石鄉、銅錢鄉、托河鄉、李山鄉、三河壩鄉、太平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9483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城關鎮 18700 平洛鎮 10776 大堡鎮 6848 岸門口鎮 7168 兩河鎮 5387 長壩鎮 13736 雲台鎮 12155 陽壩鎮 7196 望關鄉 6810 鞏集鄉 3794 寺台鄉 5666 大南峪鄉 10869 迷壩鄉 6119 三官鄉 7036 王壩鄉 6622 碾壩鄉 10968 豆壩鄉 6491 店子鄉 4836 豆坪鄉 9946 賈安鄉 3536 白楊鄉 6038 秧田鄉 3087 太石鄉 3720 銅錢鄉 4570 托河鄉 3375 李山鄉 3964 三河壩鄉 3161 太平鄉 2265 國民經濟:2005年完成生產總值43510萬元,比上年增長12.9%。第一產業增加值17894萬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8060萬元,增長17.1%;工業增加值完成6640萬元,增長20.1%,其中: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680萬元,增長15.0%;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420萬元,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17556萬元,增長了13.7%,繼續保持了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非公有制經濟穩步發展,實現增加值20067萬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6.12%,鄉鎮企業實現增加值8107萬元,增長23.46%。 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農村經濟持續發展。一是大力實施科技增糧措施,在實施農業結構調整和退耕還林的基礎上確保糧食穩定生產,雖然遭受了多種自然災害,但糧食生產量仍然增長3.2%,達到62809噸,實現了農民在種植業的穩步增收。二是狠抓特色產業基地擴張,通過「特色立縣」戰略的實施和推進,全面推動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力爭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根本目標。當年新發展核桃5.68萬畝,全縣核桃總面積已達到26.5萬畝,年產量達到3140噸;新植茶園0.6萬畝,茶園面積已達到3.58萬畝,茶葉年產量實現238噸;新植桑園0.5萬畝,桑園面積達到4.27萬畝,實現蠶繭產量220噸,「南茶北桑,整縣核桃」的產業開發已邁上了新台階。同時,花椒、中葯材、蔬菜、食用菌等其它區域性產業開發也齊頭並進,實現了全面發展的大好形勢,全年特色產業產值達到1880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4%。三是積極推動特色產業標准化和產業化進程,強化了基地規模和龍頭企業建設。當年建成核桃、茶葉、蠶桑、花椒示範點39個2.44萬畝,茶葉加工引進微波制茶先進技術,加工名優茶35萬斤,創利稅30萬元;以生產核桃系列產品為主的富成核桃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當年完成投資380萬元。四是大抓勞務經濟,全縣共輸出勞動力3.71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07億元,農民人均593元。五是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採取參與式和捆綁式扶貧相結合的辦法,實施了10個整村推進項目,全年基本解決溫飽2503人,穩定解決溫飽6960人。 國企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非公經濟的迅速發展促進了全縣工業的快速增長。堅持因企施策,主抓資產變現和職工安置等主要環節,19戶國有企業全面完成了改制,共變現資產7520萬元,落實各類安置資金3087.5萬元,安置人員1223人。通過改革,加快了企業的體制和機制創新步伐,增強了工業骨幹企業的活力,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達到14101萬元,實現增加值4680萬元,比上年增長15%。 項目建設取得新的成效,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步伐加快。全年共爭取各類建設項目53項,其中工業5項,農業1項,基礎設施27項,社會事業20項,計劃總投資32617萬元,已到位資金30978萬元;新招商引資簽約項目4個,引進資金8025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252萬元,比上年增長了21.7%,其中城鎮投資23821萬元,增長20.6%。通過發展抓項目,著力改善交通、能源和城鄉基礎設施條件,新修和改建公路10條149.2公里,整修縣鄉、鄉村公路111條665公里,完成了兩條主要出境路線「文康」和「白望」公路改建鋪油掃尾工程;爭取項目資金4218萬元,完成二期農網改造工程和建設輸變電線路707千米;完成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38個;通過採取土地變現、招商引資、爭取項目等辦法籌措城建資金1500多萬元,改善了城區道路及各種配套設施,城區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變。加快了城鄉綠化美化工作,完成「綠色通道」建設69公里,新增城區綠化面積1500平方米。 資源優勢:一是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現有高等植物172科1000餘種,活立木蓄積量800多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高達56%以上;有國家和省列珍貴樹種如香樟、銀杏、紅豆杉等28種,各種菌類96種;有天麻、杜仲等野生葯材576種,國家野生保護動物數百種。二是旅遊資源以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為主,這是山川秀美,風光旖旎,千峰疊翠,萬峽溢綠,懸泉飛瀑,百鳥爭鳴,是西北天然生物園和野生動物園,也是西北地區最有名的生態旅遊勝地。主要有白雲山森林公園、梅園溝、幽夢谷、海棠谷、龍神溝、紅豆谷、清河、響水泉、白馬關古城遺址、托河溶洞等近百處自然和人文景觀,茶園、竹海、靈山、秀水、幽谷、茂林、飛瀑、流泉,構成了康縣獨特的生態風光,其風物之美,山川之秀、河谷之幽、田園之雅,令境內外遊人流連忘返,在縣政府全力打造「山水畫廊、花園康縣」的旅遊品牌帶動下,當年旅遊項目爭取資金230萬元,全力打造和推介生態旅遊品牌,新修景區旅遊公路3條15公里,開通了縣城到陽壩梅園溝旅遊專線,全年共接待遊客8.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580萬元。礦產資源:目前已探明礦種有金、銅、鐵、煤、硫、磷、水晶石等20餘種,已探明銅儲量400多萬噸,僅開採的陽壩銅礦儲量達260多萬噸,品位達到0.367/立方米;黃金儲量豐富,屬陝南、隴南、川北「金三角」地帶,沙金、礦金開采前景看好,已建成投產7家黃金開采有限責任公司。 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投入1170萬元,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新投入使用的康縣一中教學樓和網路教學已成為全市教育工作的新亮點,完成了36中所小學危房改造和18所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公共衛生管理工作得到加強,縣醫院傳染病區和CT室已建成投用;群眾文體活動廣泛開展,廣播電視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面完成了市縣光纜建設和區域網光纖化改造工程;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群眾環保意識明顯增強,全年完成造林面積6.2萬畝,退耕還林4.7萬畝;社會治安穩定,投資環境和諧,其它事業健康發展。 人民生活: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297元,比上年增長7.9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0元,比去年增長10.5%;城鄉居民生活消費水平人均1444元,比上年提高了2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稅額達到13736萬元,增長了14.5%,消費品市場趨勢穩定,群眾的衣食住行條件不斷改善;社會保障不斷完善,城鄉弱勢群體基本生活得到安排,下撥各類救災款162.2萬元,低保資金179.4萬元,新增城鎮就業人員3020人,城鎮失業登記率控制在4.5% 。
7. 誰看到過百里峽海棠谷的海棠花
沒見過百里峽海棠谷的海棠花,不過聽說很美,要比一般的海棠花漂亮,有時間可以去看下。
海棠花:喬木,高可達8米;小枝粗壯,圓柱形,幼時具短柔毛,逐漸脫落,老時紅褐色或紫褐色,無毛。葉片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8厘米,寬2-3厘米,邊緣有緊貼細鋸齒,有時部分近於全緣,幼嫩時上下兩面具稀疏短柔毛,以後脫落,老葉無毛。花序近傘形,有花4-6朵,花直徑4-5厘米;萼筒外面無毛或有白色絨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急尖,全緣;花瓣卵形,長2-2.5厘米,寬1.5-2厘米,基部有短爪,白色,在芽中呈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厘米,黃色。果期8-9月。
春季為花期,可施「伯示麥」磷鉀肥;秋季對肥料需求增加,可每周施復合肥一次;夏季冬季肥料需求量低,減少或停止施肥。施肥時要注意不要將肥料灑在葉片和花瓣,以免灼傷。
肥料的選擇
如果想讓花卉長勢更好,選對肥料是很關鍵的,海棠花的花肥,最好選擇復合型花肥,這樣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機質,能夠使海棠花的葉色更濃重,花期更長,觀賞性更強!在海棠花期最好選擇磷肥,這樣能使花朵開的更為嬌艷!
施肥方法
海棠花的肥料不宜過濃,施薄肥為好。一個月施三到四次就可以。施肥時配合澆水,這樣既能使肥料得到稀釋,另一方面能加速肥料的分解,便於海棠花更好的吸收。
春季,尤其在四到五月份期間,海棠花正值花期,此時,多施加磷肥,有助於花卉更好的綻放,補充養分。
夏季和冬季時逐漸減少施肥量,或者乾脆停止施肥。冬季氣溫低,海棠花的生理活動基本停止,此時如果再施加肥料,對植株本身會造成傷害,因此,需要停止施肥。
秋季時,海棠花對肥料的需求量增加,此時需要施足肥料,一方面增強花木對低溫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補給失去的養分,使花木更為健康。
注意事項
海棠花的葉片對肥料相對敏感,施肥時應小心,勿將肥液滴到花葉上,灼傷花葉。
8. 平度海棠谷親子樂園大人需要門票嗎
摘要 您好,大人是需要門票的。
9. 求蕭憶情唱的懸崖海棠的歌詞~是古風專輯十六世書里的~~
找到一首描寫海棠的,供參考:
海棠谷
文/李者也
西府海棠開隴南,如霞似火青山前。
千枝萬朵匯為海,東風起處彩浪漩。
萬物爭春無人讓,早蝶欲采蜂相攔。
年年花開年年賞,年年憐之不忍還。
【注】海棠谷,位於甘肅省康縣。因谷內有眾多野生海棠樹而得名。西府海棠,是海棠花的一個主要品種。海棠花盛開時,千樹萬樹美如畫。曲徑通幽、溪流縱橫,海棠花、瀑布、茶園、青苔構成美妙的旋律。
10. 野三坡百里峽的景區環境
景區全長105華里由三條峽谷組成。 最外邊一條被稱作 「蠍子溝」:全長25華里,在景區入口處有一「仙官引路」景點將遊人引進蠍子溝,因溝中遍生蠍子草而得名。該草形如幼桑,如肌膚觸動其葉,頓覺疼痛難忍,但少時即愈。蠍子溝內有「龍潭映月」、「摩耳崖」、「鐵鎖崖」等壯景,令人嘆為觀止。
中間地一條峽谷為「海棠峪」:因溝內遍布海棠花而的 名,全長35華里,此處翠壁兀立,叢巒萬仞,直插雲天,令人望而生畏。沿溝游 攬,奇險的「老虎嘴」,狹窄的「一線天」,維妙維肖的「回首觀音」,規模宏大的「下天橋」和「上天橋」等奇絕景觀,使遊人目不暇接。每逢仲夏時節,野生海棠花開滿溝谷,清香四溢,步步是景。
第三條峽谷被稱作「十懸峽」,因溝內分布著數十處弧形的懸崖而得名,全長45華里。進入峽谷,「抻牛湖」瀑布、靈芝山「水簾洞」、弧形懸崖形成的「不見天」、令人費解的「怪峰」、峭崖剔透的「雄獅出世」等景點映入遊人眼簾。可謂步步有景、如入童話世界。三條峽谷全長105華里,故此得名「百里峽」。峽谷內奇岩聳立、絕壁萬仞、草木橫生,千奇百怪的岩溶壯景集雄、險、奇、幽為一體,構成一幅濃墨重彩的大自然「百里畫廊」。
百里峽由於峽谷幽深,日照時間短,所以在外面高達40℃氣溫的情況下,峽谷內依舊保持著20℃左右的氣溫,是典型的「天然空調」,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另外,在峽谷內還生長著一種植物叫耳羽岩蕨,屬蕨類,當地百姓叫它「蜈蚣草」或「羊齒蘭」,它不但可以消毒殺菌,還可以釋放大量負氧離子,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進一次百里峽,您就相當於洗了一次肺。百里峽入口是漢城堡,這是一座仿漢建築,它採用了抬梁式和穿斗式的建築風格,是為了拍攝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空城計」一出戲所建的外景,現以成為我們出入景區的顯著標志。
百里峽天梯共2800階,全長1200米,相對高度270米。天梯是連接海棠峪峽谷與十懸崖峽谷之間的一條路段。台階上記載著公元前後的歷史重大事件與文獻類對中國有影響的元年記錄,攀登天梯挑戰自身體能,欣賞俊美風光,感受中華悠悠文明歷史記錄。天梯兩側是原始次生林遍布黃檀與灌木類植物別看有的植物才碗口粗。。。可它已經有上百年的樹齡。那生長於岩石中的生命散發著淡淡的清香,讓人感受天然氧吧的舒爽。健康來源於運動天梯考驗你的體能。
自然氣候:這里植物茂盛,是天然的氧吧;這里冬暖夏涼,是自然的空調。夏季最高氣溫僅23攝氏度,這里空氣濕潤,負氧離子極其豐富,是您夢中神往的世外桃源。已故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胡繩視察百里峽後即興揮毫,把「天下第一峽」的墨寶贈與百里峽。地理位置:百里峽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景觀奇特。這里群峰競秀,峻嶺巍峨,峽谷幽深,生態環境純凈自然,野生植物遍布溝壑。進入百里峽,真可謂回歸原始,融入自然,再沒有城市的嘈雜,汽車的轟鳴,空氣的污濁。一路走來,千峰競秀、瀑布飛流、泉水叮咚、百鳥爭鳴、水流潺潺、池塘魚躍、奇花異草、植物繁茂、空氣清新、陡增精神,使您留下美的回憶。動植物資源: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許多還是珍稀物種。 有虎、熊、獐、鹿、麂羚羊、山羊、毛狗、飛虎、狗獾、刺蝟、猚子、猴、野豬、火雞、錦雞、野雞、笨笨雞、娃娃雞、竹雞、珍珠雞等,鳥類品種繁多,不勝枚舉。河裡有娃娃魚、陽魚等數十種。他們活躍山水之間,鳴叫振盪山谷,悅耳動聽,體態各異,美麗動人。百里峽還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植物園,有高等植物 3000 多種,其中中草葯就達 1348 味,珍稀植物達 30 多種,他們不僅為茫茫群山增光添彩,而且還為人們提供各種天然果菜,可供食用的就達 300 多種。 景區組成:百里峽由三條峽谷組成。即:海棠谷、十懸峽、蠍子溝、總長105華里。它有雄險奇秀幽的天然資源,容近朴歸真的古老文明及原始生態的無窮魅力,是聞名遐爾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