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寧荷花
Ⅰ 肇慶有什麼好吃的餐廳嗎
肇慶吃野五錯噶地方。肇慶早餐類: [br/]1,「華記」(舊天僑位),「腸粉世家」(黃塘路與康樂路交界)——呢二家的拉腸和柴魚花生粥算是肇慶數一數二。 [br/]2,「大家好」(躍龍路)——拉腸很薄,魚片粥很鮮。 [br/]3,「二幼飯堂」(端州路財聯旁)——白粥和豆槳,還有花生包。 [br/]4,「茂源館」(在德星巷口,宋城酒店正對面)——牛腩粉(小的3元,大的5元,記得加秘制醬料) [br/]5,quot;桃源雲吞店"(城東區市公安局對面,另一分店在市兒童公園隔壁胡同)——除了招牌雲吞外,入面肥老闆既干炒牛河好令人懷念啊! [br/]6,前進南間《銘光小食店》D早餐幾好食,豬雜湯米豬雜炒粉,仲有白汋大腸 [br/]7,前進南路的崔記腸粉,粉質爽滑,無添加劑,好吃,可惜調味醬汁的品種太少,又不好,一般人都是打包腸粉回家自己調汁的。 [br/]8,"興美"(國際路口)&"梅園"(工農路)——肉包 5毛/一隻 [br/]快餐類: [br/]1,"南海燒鵝店"(木橋頭市場)"諸家軒"(和平路與躍龍路交界)——燒味類快餐,還開了家"南海燒鵝面"在"加州紅"附近,即"荷花餐館"後面;外帶比現吃還要便宜。 [br/]2,"紫沙鍋"——城東,端州中學隔壁路口 [br/]3,"褒仔飯"——宋城路,"紅玫瑰婚紗影樓"隔壁巷口 [br/]4,"牛牛快餐"——城東公園西門,手撕雞飯,肉餅飯都常吃。 [br/]5,八寶燉品——前進南端州中學隔壁路口,那裡的飯還OK [br/]6,農家飯——城中路舊肇慶電影院對面,煲仔飯 [br/]食飯類: [br/]1,和平大酒樓里的白果豬肚、梅菜豬踭、芋頭扣肉、炒山珍(竹笙、茶樹菇、冬菇)、紅燒乳鴿不錯 [br/]2,過境公路那邊的,以前的電力渡假村那邊的叫大蘋的村有好多好味的菜:牛胎盆浸雞還有水庫山莊的二十斤重的魚頭,還有頂湖水坑鳳凰鎮那邊有好多九坑河的魚.山上的野豬 [br/]3,躍龍中路正宗蘭州鬍子牛肉拉麵的手抓羊肉很好吃,大大塊,肥美可口,透著羊脂特有的乳香味。 [br/]4,和平市場後面的鵝煲。 [br/]5,寶月荷香的天鵝餃子館的燉粉條、羊肉串、拌牛展、炒山菜。 [br/]6,南岸肥泗煲仔菜。南岸輝記香煎鹹水魚、靚菜心。 [br/]7,八津堂的桶仔菜、香芋螺頭粥、新鮮的各種蛋撻。 [br/]8,十二中、瑤池附近間天一樓,吾知道有沒換廚師啦,以前個手牛肉丸相當吾錯,仲有蠍子湯、木瓜煮蟹都可以個。 [br/]9,體育中心南門口的「我家」,口感清爽,上個月來幾乎天天都在那裡吃,每天嘗不同的菜式,好象每天都有不同驚喜。尤其是他們的蔬菜,做得又好看又好吃。有一道菜叫剁椒金針菇,居然能吃出魚的香味。建議大家試試這家菜館。 [br/]10,能夠吃麻辣的人應該試一下旁邊這家叫」獨一處「的店裡的魚,忘記叫做什麼名字了,反正就是好大的一鍋,裡面很多辣椒。鍋里的魚肉又滑又嫩,又香又辣,想想還留口水。這個菜份量很足,如果只是一兩個人去的話,應該趁熱吃,只用再加一個青菜就可以了,否則容易混淆味覺。記住,千萬不要點酸辣魚,那個味道差得太遠。 [br/]11,肇慶大道岩前路口德信飯店的凈炒土魷、凈炒豬肚,可以飲一斤燒酒 [br/]12,前進路污水處理廠、端州交管站隔離《強記雞煲》——草雞煲! [br/]13,"雙龍川菜館"(芙蓉公園附近)——辣子魚、粟米炒鴨腸、酸菜魚(都幾有重慶風味啦) [br/]14"荷花酒家"(寶月台塘)——醬骨架、松子魚、白菜水餃、拍黃瓜 [br/]15,「黑天鵝」餃子館(和平路)——醬骨架,餃子。還有「東升」」金麥「都可以,價錢也合理。 [br/]16,"順德魚生"("快活林"附近)——當然就系食魚生啦,好新鮮,每年8月必去 [br/]17,「快活林」(西江路)——海鮮類,懷念果度D榴槤酥.正吖『『 [br/]18,「東山羊庄」(康樂北),秋冬天營業,春夏停業——全羊宴 [br/]19,"茶油雞"——店名就是招牌名,在華英市場附近有一家 [br/]20,片皮鴨,"珍寶"(天寧路)的招牌菜,師傅會現場將肥美的鴨片一刀一刀切下,會另外炆鴨肉,一鴨兩食,正! [br/]21,乳鴿,"石歧佬"(岩前路),生意火爆,就算無乳鴿,其他都好好食!!口水ing [br/]22,「稻草鴨」柑園南市場對入 好香咖. [br/]西餐類: [br/]1,月伴灣西餐館的鱈魚扒(配的麵包法國棍,正!千萬別配意粉)、芝士局青口。其他的都是垃圾。 [br/]2,尚匠的秘制二層肉及扒類。它的扒是我在肇慶試過最好的了。 [br/]3,珍寶酒店除了片皮鴨之外,最好吃的就是掌中寶。位於人民路的波爾多也有,但不及珍寶的好吃。 [br/]4,皇朝新君悅的碗仔蘿卜糕。 [br/]5,星湖大酒店中餐的煎墨魚餅、魷魚須、鮮蝦餃、火鴨粥。 [br/]6,河堤《清庭咖啡》——清庭特色三文治(極力推薦)!蒜蓉炒西蘭花、法式鵝肝醬局牛柳、紅酒汁燴牛仔肉! [br/]7,星荷路星荷豪苑,月伴灣咖啡附近,《知草堂》——燉蛋、燉奶、芒椰黑糯米、椰法布丁! [br/]8,皇朝酒店《水車屋》——加洲卷壽司,三文魚腩&銀雪魚,皇朝酒店《西餅屋》——原只水果忌廉CAKE! [br/]9,端州x路,粵高書店對面《卡拉奇》——羊仔比(極力推薦距地既特製醬汁)!黑糯米松餅,菠菜湯! [br/]10,綠野仙蹤的德國咸豬手。 [br/]宵夜類: [br/]1,醒醒田螺,位於人民南路,市第三幼兒園南側。 [br/]新近才開張的醒醒田螺店,據老闆娘介紹,醒醒田螺是由她夫婦於十年前創出來的牌子,在梧州已是家喻戶曉的風味小吃。外地去到梧州的人都會前往品嘗的。有朋友告訴他們肇慶的環境不錯,於是就太太掛帥奔赴肇慶試業而來。 [br/]今天一試果然名不虛傳,除了稍微咸一點外,鮮、香、辣、嫩據全,而且每種螺的味道細品之下又不盡相同,老闆娘說表面看似一樣,放的香料是有區別的。味道比肇慶烹飪的濃香不少。我覺得海螺(長尾螺)最好吃,肉質爽嫩,既使涼吃也一點兒不腥。 [br/]2,黃塘路轉入芙蓉西街路口處的天下無二的火鍋、炒飯、粥都不錯,牌坊躍龍電器城旁的小粥仙的粥也不錯。 [br/]3,2中附近個間阿靚D玉米羹先系極品啊!~~ [br/]4,阿吉粥城的鯽魚粥、蒜茸蒸青口(花甲、蜆)。 [br/]5,兒童公園背後,教堂門口外《xx燒烤檔》——炭燒青口!(¥1.00/只,2夫婦一齊經營,只系晚上先開 [br/]6,建設三郵局對面的東方燉品:五龍根燉竹絲雞。 [br/]7,「四川妹子」(瑤池西街的小吃街)——烤生壕,正!小的3元/只 大的5元/只(佢D鴨利都幾正) [br/]8,"榮昌"(城東)——粉腸粥,在端城酒店對面,三到10元不等 [br/]9,"通記"——豬雜粥(在肇慶最多分店既粥店) (仲有生諸粉腸呢 念起都留口水) [br/]10,"魚香米坊"——除了招牌魚蓉粥,其他粥都5錯,而且價格均勻(在建設路已開了分店) [br/]11,和平路有間好隱蔽望起身好臘塌嘅店,入面嘅粉腸粥,三絲炒米粉好正. [br/]小食類: [br/]1,"梅園"一路走有個私人拉車的——水上糕(私家秘方,一個字,絕,每天都會賣完的) [br/]2,「紅荔糖水鋪」(端州五路財聯大廈旁)——紅豆糖水 1.2元/碗 花生糊+芝麻糊+湯圓都幾得 [br/]3,"承德」(建設路,科技大樓門口,一中學校斜對面)——玫瑰湯圓 5元/碗,另外快餐&褒仔飯都5錯 [br/]4,"Enjoy"(華英市場其中一個小路)——芒果汁&超值套餐 [br/]5,"水果撈"(新開店在四小斜對面)——基本都好正 [br/]6,"德州牛仔"(華大樓下&體育中心西門各有分店)——炸薯餅(5似M記,得早餐先有) [br/]7,(西江體育場)噶邊,仲有炸薯片都好掂! [br/]8,黃崗市場行過一條街,有個阿姨推車囝賣噶.1蚊/碗 雜錦 (一定要加距D青椒醬.) [br/]9,"強中首"——湯(據說不錯,燉鵪鶉補而唔燥) [br/]10,"裕滿園"(工農路&天寧路隔有一間)——熱雙皮奶,凍紅豆雙皮奶 長春甘露 鮮雜果刨冰、冰木瓜奶 [br/]11,兒童公園背後,教堂門口外《xx燒烤檔》——炭燒青口!(¥1.00/只,2夫婦一齊經營,只系晚上先開) [br/]12,"天華"(假日對面的小巷)——牛腩粉&煎餃. [br/]其它: [br/]1,城東x區,即好多水果賣個區,xx局斜對面《津津美食》——特色米線、酸辣粉,燉盅飯,燉品! [br/]2,建設三郵局對面的東方燉品:五龍根燉竹絲雞。 [br/]3,吃包首選系梅園酒店的肉包! [br/]吃燒烤首選明珠路口--相信已經街知巷聞了! [br/]吃餃子首選紅玫瑰對面條路的肥肥食家! [br/]吃皮蛋瘦肉粥首選漁鄉米坊! [br/]吃魚旦首選工影門口一檔專賣魚旦的檔口! [br/]吃浸雞首選沙街的華記! [br/]吃水餃首選芙蓉公園附近的廣寧水餃店!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Ⅱ 紹興的橋
紹興橋文化
橋文化是越文化的一部分。 紹興是中外聞名的橋鄉、橋都。「萬古名橋出越州」《山湖處處.續越州吟》,這是確實無誤的事實。橋是最基本的交通設施,有了橋,紹興水鄉因河流阻隔而分割的地區形成了一個整體,使深壑巨谷因溪流奔瀉而相見不相通的山村互通往來。它促進了生產發展,社會進步,為人民生活帶來了方便和歡樂,因此建橋修橋是民眾的呼聲,是繁榮經濟、發展生產力的必要條件;反過來說,一座座橋又如一座座歷史豐碑,展示著紹興各個時期經濟、文化和科技的實力,它不僅作為一種建築物,生產與生活必需品出現於社會,而且在它的身上又體現了橋梁科技、橋梁美學、詠橋頌橋的各種文藝樣式以及各地的民俗風尚倫理道德等,這種以橋的物質外殼與豐富的文化內涵的結合,便構成了紹興的橋文化。
紹興橋文化的特色是非常鮮明的。它是大眾的文化,橋由大眾建造,大眾保養,大眾使用,橋文化也由大眾創造,大眾欣賞,大眾發展;離開大眾,無所謂橋,也無所謂橋文化。它是實用文化。橋是實實在在的客觀構建,因此以它為載體的文化也是可視可聞可感可使用的文化,不僅當代人受其恩澤,而且後人也得其實惠。造福於子孫。橋文化是不斷創造的發展中的文化。橋是靜止的,但使用它、歌詠它、觀賞它的人是不斷的、五湖四海的,有人用詩畫描寫;有人用影視表現它,有人用橋飾美化它,有人用故事傳播它,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橋文化的積淀越來越豐厚,這是橋文化無限生命力之所在。橋文化是一種多功能的綜合文化。它是實體物質與抽象意念結合的產物。在橋這個實體上產生了某種文化意念又由這個文化意念豐富和提高了橋這一實體價值。而且紹興的橋與酒、茶、蘭相比又有實體存在時間長、歷史印記明顯的特點,由此產生的價值趨向就不僅只是橋的本身而是產生了某種社會效益因此不少橋成了歷史研究的標本,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和實際材料,這是為當初造橋所意料不及的。紹興橋文化具有多種功能、多種形式的特點,不是內容單一停留在某一層面上的文化,它的豐富性和綜合性為人們所驚嘆。
橋文化的意念是什分深奧的。我們的先人為我們記錄了許多橋的材料,文人詩家們寫寫出了許多詠嘆紹興橋的詩文碑畫,在紹興不管在山區還是在平原,現在還保留著大量造型別致、千姿百態的橋,這是橋文化所在的基石是最優越的條件所在。紹興的橋展現在世人面前的並不是交通工具這一簡單含義,它的內涵深廣無限。
纖道橋:
橋在紹興縣柯橋鎮阮杜間,與蕭紹運河平行,俗稱百孔官塘,又稱鐵鏈橋。建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長達386.20米,共有115跨,每跨凈垮2米左右,橋面用三條石拼成,寬1.50米,橋墩用條石干砌,墩厚1.5米,橋底一般都接近水面,只有東端第四十五垮較高,以通小舟。該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橋頭兩端各設茶亭一座。這種橋全國其他地區未曾發現過,紹興該橋頗多,有長達1--2公里的,目前還有樊江的貫虹橋和二處殘跡,一處在錢清附近,一處近紹興城。
1983年紹興市文管會己把該橋整修一新。
八字橋:
位於紹興城區八字橋直街東端,處廣寧橋、東雙橋之間。
據《嘉泰會稽志》記載,始建於南宋嘉泰年間(1201-1204),南宋寶佑四年(1256)重建,「兩橋相對而斜,狀如八字,故得名」。 橋以石材構建,結構造型奇妙,八字橋陸連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鑒湖之水,北達杭州古運河,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
這里位處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點,橋呈東西向,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橋,三向四面落坡,共中二落坡下再設二橋洞,解決了復雜的交通問題。橋面條石並列,長4.85米,橋高5米,凈跨4.5米;橋面寬3.2米,橋東西長27米;橋東的南北向落坡各為12.4米、17.4米,橋西的南向落坡為l4米,西南落坡17米。橋上置欄,望柱頭雕覆蓮。橋合石壁式,高4米,東西兩面各立石柱9根,主孔下西面第五根墩柱上刻有「時寶——丙辰仲冬吉日建」。西端南面的踏跺下建一小孔,跨越小河。橋下石壁轉角處被纖繩磨出的痕跡,至今歷歷在目,可見當年舟楫之盛。
八字橋附近一帶,古民宅保存較為完整,政府巳作出保護規劃。八字橋作為我國最早的「立交橋」,越來越被海內外遊客所青睞和贊嘆。
廣寧橋:
該橋位於紹興市區廣寧橋直街東端,南北向,單孔拱形石橋、橫跨漕河,相傳此處本無橋。鄉人集資建橋,來往百姓,廣受其惠,故名廣寧橋。
廣寧橋始建於南宋高宗以前,至明萬曆二年(1574年)重修。站在橋上可見城南諸山。橋心正對大善寺塔與龍山,為極好的「水上」對景。自南宋以來,一直是納涼觀景之處。明修潔士朱亢宗曾作詩懷古惆悵:「河粱風月故時秋、不見先主曳杖游。萬疊遠青愁對起,一川漲綠淚爭流。」
橋為七邊形拱橋,全長60米、寬5米、高4.6米,凈跨6.10米、兩邊備有20級石階。24根橋柱都雕以荷花。雄健厚實。柱板花紋,幽雅大方。橋洞頂拱石上,刻著「鯉魚跳龍門」等六幅石刻,甚為精緻,橋拱石上刻有招賢修橋的姓名。《紹興具志余輯》記有:「橋,方向東西,一圓洞,高三、四丈、長十餘丈,橋面廣度為二丈,上有石欄甚堅,有碑亭、是越中大工程」。
夏履橋:
據《吳越春秋》記:禹「乃勞身焦思,以行七年。聞樂不聽,過門不入,冠桂不顧,履遺不躡。」此遺履之處,後人感念。謂之「夏履橋」。
光相橋:
該橋在城西北,環城公路旁,因橋畔原有光相寺而得名。橋始建於東晉、清乾隆與嘉慶年間均重修過,靠橋端一根蓮花瓣望柱上刻著「隆慶元年(1567年)吉日重修。」(註:某系拱石上所缺之字)
該橋南北向,橫跨老城河,兩頭銜接上大路和下大路。系單孔半圓形石拱橋,全長20米,橋寬6米,高4.20米。橋兩端置垂帶,上設工字形座欄,每邊座欄均以六隻覆蓮望柱相隔、未端置石鼓,石級橋面,兩邊各有21石級。每級均厚O.12米,寬0.50米。拱圈似縱向並列砌築(因縱向縫並不對直),似宋、元代橋梁。拱石有蓮花座圖案,上刻有「南無阿彌陀佛」,一塊拱石上還刻有「古有光相……至正某年五月吉日…·等等。橋拱四分之一處有獸頭橫系石兩根。在杜春生《越中金石記》中載有「光相橋題記」。
該橋為紹興保存得較好的石橋之一。對研究水鄉石橋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在紹興市區北海橋直街。
春波橋:
為清代重建的單孔石拱橋,拱圈為縱聯分節砌置,橋面縱坡很小,採用兩根石樑做橋欄。原為石拱橋,玲瓏雅緻。20世紀50年代改成水泥板橋。水泥粱板連接擱在兩岸石勘,細鐵桿作欄。長約5—6米,寬約3米。
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紹興人)曾有「惟有門前鑒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之句,故名春波橋,該橋座落在紹興市區都昌坊路魯迅紀念館不遠的禹跡寺前。
另說----又名傷心橋。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與前妻唐琬重逢於沈園,放翁感慨萬分,題下《釵頭鳳》一詞。40年後,年近古稀的陸游又到沈園,而唐琬早已憂郁去世,陸游觸景生情,賦詩兩首,其中有「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的詩句,凄涼悲傷,令人斷腸。傷心橋也因此得名。
太平橋:
該橋在柯橋鎮的阮杜與管墅交界處,跨蕭、紹運河是一座一孔凈跨10米的石拱橋與九孔凈跨3.04米高低石粱橋相結合的多跨橋梁。總長24.20米、高7米,橋面寬3.40米,拱橋在南,為通航主孔,石粱橋在北,橋建於明天啟二年,清乾隆六年,道光五年相繼重建,現存橋建於咸豐八年(1858年)。橋頭有《重修碑記》等四塊,附近建有石亭,石牌樓。(已拆毀)。拱橋頂部「太平橋」三字清晰可見。拱圈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築的半圓拱,纖道沿拱腳貫穿而過,拱橋南端落坡中設平台,經平台折向東西兩面下橋。靠著拱橋的三跨粱橋較高,跨度較大,然後以三孔一組逐次下降,至北端與船碼頭相接,以便水運與陸運較好地銜接,全橋布局既利於排洪和兼顧眾多的大小船隻通航,也便於陸上交通,工程上省工省料。望柱,欄板,抱鼓上圖案雕琢精緻美觀。
周圍良田萬頃,水波漣漪,頗具水鄉特色。
都亭橋:
橋在今魯迅紀念館西南側,為紹興古橋之一,據《越絕書》記述,秦始皇東游(公元前210年)至會稽時,曾駕臨都亭,位於都亭附近的這座古橋,就取名為都亭橋。
題扇橋:
橋在今蕺山南面,長10米、寬3米、高7.8米的古石橋,相傳有一位窮苦的老婦曾在此賣六角扇,生意清淡。書聖王羲之見了,就在每把扇上都題了詞,並囑老婦提價出售,一時競相爭購,老婦也因此發了財。現在橋上還豎著「右軍題扇處」的石碑。
在宋嘉泰《會稽志》的「戒珠寺」條目中,載有「寺南百步有題扇橋,蓋賣扇老姥所居雲」,以此橋的由來說明該橋在晉時已存在。
迎仙橋:
迎仙橋位於新昌縣桃源鄉104國道邊,長29米,寬4.6米,凈跨15.6米,為近似於懸鏈線拱的古亂石拱橋。該橋在明萬曆《新昌縣志》有載。清代道光時,丁天松重修。
該橋的橋名源於當地的民間傳說。相傳東漢時吳縣青年劉晨和阮肇入天佬山采葯迷路。在劉門塢遇見了二位仙女,雙結伉儷。不幾日,劉、阮回鄉,世上已是其七世孫時代。此橋因劉、阮在此遇仙得名。真可謂:劉阮迎仙留橋名,懸鏈奇拱落夢境。茅公伏筆語驚人,有心圓夢天佬徑。
古橋專家茅以升在《中國古橋技術史》一書中預言:我國古代可能存在超時代的梁橋技術。迎仙橋填補了中國古橋技術史的空白,懸鏈線拱橋是二十世記六十年代世界先進橋梁科技。
玉成橋:
位於嵊州市谷來砩頭村,該橋與迎仙橋同屬近似懸鏈線型古石拱橋。該橋長12.15米、寬4.7米、高6.7米,拱高5.7米,建於清道光丙申(1836年),坑舉馬正炫建造。此橋系羅關洲繼迎仙橋後發現的第二座近似懸鏈型古石拱橋。據當地村民介紹,當時橋建成後,村民認為此橋拱曲線平坦,恐有坍橋之慮,提出妄作觀些,而拒付工錢,現存谷來馬氏家譜中,記有建橋史料。
咸寧橋:
位於題扇橋北,雙層石樑橋,橋名咸寧,可能此橋建於西晉咸寧年間。橋名寧字無丁,系宋朝以前的寫法。此橋在嘉泰《會稽志》有載。可定為宋朝以前的古橋。
杏賣橋:
橋在偏門外陸放翁的故里三山附近,橋名是附會放翁「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詩句而來。
虹橋:
橋在今西廓門外,曾有一名人少時曾在這里游泳,故又名浴龍橋。
雲門橋:
志書中記有淳化寺原名雲門寺,建於東晉義熙三年(408),寺門外有橋亭名麗句亭。嘉泰《會稽志》中的「雲門橋」條目中記有「雲門橋在縣東南三十五里,若耶溪南有仙翁鉤磯。宋考功之總詩雲:雁塔騫金地,虹橋轉翠屏。謂此自橋東百餘步又有小石橋,架亭其上,扁麗句亭。」這說明此寺前有二橋,橋可能與寺同建,到北宋淳化時二座橋肯定存在。同時指明了此橋為虹橋,即石拱橋。
跨湖橋:
馬太守廟在跨湖橋南,跨湖橋是通往該廟的必經之橋。馬太守廟建於唐開元年間,跨湖橋在唐開元時必然存在。此橋現已改建為現代橋。
謝公橋:
紹興謝公橋是單孔七折邊拱橋,全長28、5米。明代重修時保持原型,至今完好。嘉泰《會稽志》記有「謝公橋在新河坊,以太守謝公 囗 所置,故名。」嘉泰以前的紹興謝姓太守有:謝惠連(397——433)南朝宋代會稽太守。謝公橋當始建於南朝。因謝惠連在東晉末年只有21歲,不可能當太守,橋不可能建於東晉,謝惠連當太守應在南朝的宋代。所以謝公橋可定為始建於南朝宋代的古橋。謝公橋的橋拱上的捐款刻石文字的風格為晉代隸書風格。
蘭亭橋:
此橋在會稽通往諸暨的古道上,橋以蘭亭為名。現在原址建現代橋,橋頭的宋朝古道已被發掘,作為文物展示。
廟橋:該橋是通往錢武肅王廟的必經之橋,廟存在於五代,橋在五代時必然存在。此橋已拆建為現代橋。
龍興橋:
以龍興寺得名。該寺建於漢太始元年,唐代神龍二年稱龍興寺,橋與寺當同時建造龍興橋當建於其時。
楊橋:
曹操與楊修讀書處,橋因楊修得名。此橋應為三國時代的橋梁。
學堂橋:
朱買臣讀書處,當為漢橋。
司馬悔橋:
此橋現存,位於新昌縣桃源鄉。該橋名出自「唐司馬子微隱天台山被征至此而悔」的典故,橋在唐時已存在。
孟宅橋:此橋在上虞縣豐惠鎮。嘉泰《會稽志》載:「在縣東南一里三十步,漢孟嘗所居也。」此橋又稱還珠橋。北宋詩人華鎮有《還珠橋》詩:「溪上還珠太守家,小橋斜跨碧流沙。」橋可能建成於漢,在北宋時仍在。此橋橋面已改為現代式,橋礅仍為古橋原物。
拜王橋:
建於唐、乾寧三年(896)的紹興拜王橋系單孔五折邊拱橋。據《越中雜識》記:「唐末,錢(繆) 武肅王平董昌,郡人拜謁於上,梁太祖即位於後封吳越王,故橋以拜王名。」
Ⅲ 潮汕三市哪些旅遊景點較美
A:饒平(半天-1天)
1、錢東:綠島山莊。
2、樟溪:冰臼公園。
3、黃崗:石壁山,雲峰山莊(蘭花)。(半天)
4、湯溪:水庫風光、漁村。
5、三饒:道韻樓。(半天)
6、拓林:大埕所城、西澳島白鷺天堂。(半天)
7、海山:古海蝕遺址。
8、新豐:弘法寺,
B:潮州(半天-1天)
1、市區: 許駙馬府,甲第巷,已略黃公祠,祭鱷台,鳳凰塔,韓文公祠、北閣佛燈、廣濟橋、廣濟橋城樓、開元鎮國禪寺、慧如公園。(半天)夜:廣場噴泉。
2、磷溪:崗山水庫,紅山森林公園,淡浮院,千果山。(半天)
3、古巷:象埔寨。
4、登塘:白水岩,田東葫蘆山水庫、綠太陽。(半天)
5、歸湖:幽谷逸林。(半天)
6、鳳凰:天池,鳳凰水庫,鳳溪水庫,筆架山宋窯,萬峰山林場、萬峰摔死猴瀑布,叫水坑原始森林,三疊泉,鳳翔峽,鳳南百丈潭瀑布、鐵扇關門瀑布。(1天-2天)
7、龍湖:龍湖古寨。(半天)
8、彩塘:從熙公祠。(半天)
9、庵埠:梅林湖。(半天)
10、沙溪:甘露寺,東山湖溫泉度假村。(半天)
11、大山鎮:新輋湖峽谷。
C:澄海區(半天)
1、萊蕪:海濱,大萊蕪炮台。
2、登峰路:科隆千樹園。
3、蓮上:塔山古寺。
4、隆都:前美陳慈黌故居,永寧寨。
5、東里:樟林古港。
6、蓮華:德華民俗文化主題公園,蓮花山,盛安古樓、大自然。
7、上華:冠山環翠。
8、江東島
9、新溪世界貝類陳列館
D:南澳島(1-2天)
1、後宅:長山尾炮台,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
2、雲澳:宋井,太子樓。
3、青澳:海濱浴場,風電場,。
4、深澳:關帝廟,雄鎮關,總兵府、金銀島。
E、汕頭北郊(半天)
1、龍泉岩、鐵林寺、蓬州所城。
2、北回歸線標志塔。
3、汕頭大學。(半天)
4、牛田洋大圍。(半天)
F:揭陽(半天)
1、炮台:風門古徑。
2、埔田:萬竹園。
3、榕城:黃岐山,揭陽樓,揭陽學宮,進賢門,東山雙峰寺,丁日昌府。(半天)夜:榕江噴泉。
G:汕頭南區(半天)
1、珠浦:巨峰寺、疊石山。
2、河渡宋寨,濠城古寨,葛洲青雲禪寺。
3、礐石:情人谷,九宮娘娘。
4、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
H:潮陽區(半天-1天)
1、和平:大峰風景區、東山。
2、銅盂:靈山禪寺,洋美村(洋尾寮)明安里。
3、西臚:古雪岩。
4、河溪水庫。
5、海門:蓮花峰。
6、關埠:上倉古寨。
7、沙隴:東里寨。
8、金灶:楊梅。
I:潮南、惠來(半天-1天)
1、雷嶺,紅場。
2、仙城:翠禪岩寺。
3、靖海:金海灣、風電場、客鳥尾海邊、燈塔。
4、神泉:海角甘泉。
J:普寧(半天-1天)
1、雲落:盤龍閣。
2、大南山鎮:望天頂。
3、洪陽:德安里中新寨。
K:揭西(1天)
1、河婆:龍潭巨瀑。
2、京溪園:京明,黃滿祭瀑布,蘇州園林式古民居粗坑村。
3、大洋:高山高爾夫球場渡假村。
4、五經富:龍頸水庫。
5、棉湖:郭氏大樓。
L:豐順(半天-2天)
1、湯坑:溫泉,龍歸寨瀑布,
2、八鄉山:揭嶺飛瀑。
2、北斗:韓山。
3、大龍華:龍鯨河漂流。
3、砂田:銅鼓嶂。
M:大埔(1-2天)
1、大東:聯豐村花萼樓,梯田風光,雙電庫區,高山飛瀑——水打鼓。
2、三河。
3、西岩山。
4、陰那山。
5、豐溪森林度假區
6、泰安方樓
N:梅州其他地區 (1-2天)
1、五華:七目嶂,湯湖熱礦泥山莊。
2、蕉嶺:長潭水庫。
3、平遠:南台山、大河背、五指石、鹿溪白水寨瀑布及大塘畲五穀神高寨瀑布。
4、梅州:葉劍英紀念館,千佛塔,雁鳴湖,雁南飛茶田度假村。
O:海陸豐、河源地區(2天)
1、碣石:玄武山。
2、陸河:象山。
3、海豐:蓮花山,公平大地水庫,鳳山媽祖,遮浪半島。
4、東源:蘇家圍。
5、河源:桂山,萬綠湖,鏡花緣景區。
6、和平:熱水漂流。P: 惠州、從化、增城、東莞(2-3天)
1、惠州:惠州西湖,湯泉,南崑山國家森林公園,羅浮山。
2、龍門:龍門溫泉。
3、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石門國家森林公園。
4、增城:白水寨,裕達隆花園,坑背古建築群。
5、東莞:鴉片戰爭博物館。
Q:廣州附近地區(2-3天)
1、番禺:余蔭山房、蓮花山古採石場、香江野生動物世界、長隆歡樂世界、百萬葵園。
2、廣州:華南植物園、白雲山、帽峰山森林公園、越秀公園、中山紀念堂、黃埔軍校、西關古老大屋、陳家祠、光孝寺、六榕寺和花塔。
3、三水:荷花世界。
4、順德:清暉園、陳村花卉世界。
5、南海:西樵山、南海影視城。
6、佛山:祖廟。
7、開平:碉樓、赤坎南樓。
8、中山: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R: 韶關地區(3-5天)
1、乳源:廣東第一峰石坑崆,乳源大峽谷,南嶺國家森林公園,通天籮原始森林,必背瑤寨。
2、仁化:丹霞山,雙峰寨。
3、曲江:南華寺。
4、樂昌:金雞嶺,九瀧十八灘。
5、南雄:梅關古道,珠璣巷。
6、始興:車八嶺自然保護區。
S:清遠地區(2-3天)
1、清新:熏衣草世界。
2、英德:沙口鎮石坑菜花峪、峰林暗河漂流。
3、連州:湟川三峽、地下河。
T:肇慶雲浮(2-4天)
1、封開:大斑石。
2、肇慶:端州古城牆、鼎湖山、星湖、閱江樓。
3、懷集:世外桃源村、燕岩。
4、德慶:盤龍峽、學宮。
5、廣寧:萬竹園。
U:贛南(3-5天)
1、贛州:宋代城牆,贛州浮橋,八境台,通天岩郁孤台。
2、龍南:小武當,客家圍屋,九連山。
3、安遠:三百山。
4、大余:梅關古驛道。
V:漳州(1-2天)
1、漳浦:濱海火山地質公園,花博園,趙家堡。
2、平和:三平寺。
3、南靖:樹海瀑布、土樓群。
4、長泰:飄流。
5、詔安:靈通山,紅星梅園,烏山,九侯山。
6、漳州:南山寺。
7、東山島:烏礁灣,馬鑾灣。
W:廈門、泉州、莆田(2-3天)
1、廈門:園林植物園,胡里山炮台,鼓浪嶼環島路,海底世界。
2、集美:廈門大學,南普陀寺。
3、泉州:清源山老君像,開元寺,牛姆林,洛陽橋,崇武古城。
4、莆田:少林寺,湄洲島
X:龍岩、永安(3-4天)
1、龍岩:天宮山、龍崆洞,梅花山,培田民居,海底世界。
2、永定:客家土樓。
3、連城:冠豸山。
4、上杭:古田會議紀念館。
5、永安:桃源洞,鱗隱石林。
Y:三明、武夷(3-5天)
1、泰寧:大金湖。
2、將樂:玉華洞。
3、武夷:九曲溪。
Z:福州、寧德(3-5天)
1、福州:鼓山。
2、閩侯:十八重溪。
3、寧德:鯉魚溪,鴛鴦溪,九龍祭瀑布群,屏南白水洋地質公園。
4、福鼎:太姥山。
[查看圖片]
:饒平(半天-1天)
1、錢東:綠島山莊。
2、樟溪:冰臼公園。
3、黃崗:石壁山,雲峰山莊(蘭花)。(半天)
4、湯溪:水庫風光、漁村。
5、三饒:道韻樓。(半天)
6、拓林:大埕所城、西澳島白鷺天堂。(半天)
7、海山:古海蝕遺址。
8、新豐:弘法寺。
B:潮州(半天-1天)
1、市區: 許駙馬府,甲第巷,已略黃公祠,祭鱷台,鳳凰塔,韓文公祠、北閣佛燈、廣濟橋、廣濟橋城樓、開元鎮國禪寺、慧如公園。(半天)夜:廣場噴泉。
2、磷溪:崗山水庫,紅山森林公園,淡浮院,千果山。(半天)
3、古巷:象埔寨。
4、登塘:白水岩,田東葫蘆山水庫、綠太陽。(半天)
5、歸湖:幽谷逸林。(半天)
6、鳳凰:天池,鳳凰水庫,鳳溪水庫,筆架山宋窯,萬峰山林場、萬峰摔死猴瀑布,叫水坑原始森林,三疊泉,鳳翔峽,鳳南百丈潭瀑布、鐵扇關門瀑布。(1天-2天)
7、龍湖:龍湖古寨。(半天)
8、彩塘:從熙公祠。(半天)
9、庵埠:梅林湖。(半天)
10、沙溪:甘露寺,東山湖溫泉度假村。(半天)
11、大山鎮:新輋湖峽谷。
你們有去過的有多少個的
Ⅳ 新泰市新建的那條直達蓮花山的路在哪裡
新泰市龍廷至蓮花山公路起點位於京滬高速公路新泰出口,終點位於新泰市廣寧橋西200米處,是新泰市局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新泰城區與蓮花山景區最便捷的快速通道。本次實施的路段起點位於磁萊鐵路與東周路交匯處,向西與國道205交叉,在金果村南轉向西北,經後上庄東、上(下)馬廠西,穿大堯溝與中松溝之間埡口,經上河村東轉向西北,在鄧家莊北與邁萊河路交叉,廣寧橋北跨越邁萊河,到達本項目終點,路線全長11.445公里。
咋樣夠詳細了吧,本來想給你貼上地圖的,太費勁了,鼓勵一下吧
Ⅳ 廣寧家鄉風景的作文
陽春三月,庭院在明媚的陽光下呈現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葡萄樹展開了淡綠色的枝葉,爬上東牆邊的木架,成了一座漂亮的小綠棚.風兒一吹那一片片手掌似的綠葉搖擺著,好像在向我招手.那花兒艷麗的柳葉桃,花枝招展,散發出陣陣清香.含苞欲放的月季精神抖擻,活潑可愛.
有一個公園,雖無名聲,但風景迷人。其中有一處地方,更是迷人。
一圈籬笆,上面爬滿了許許多多的牽牛花。它們爭先恐後地爬到頂上,高傲地立在籬笆頂,左顧右盼。牽牛花花瓣外面是紫色的,宛如傳說中紫衣仙女手中地彩練。內部為白,就好似一塊潔白無暇地「和氏壁」。裡面是幾株高大挺拔地榕樹。棕色而筆者的樹干托住樹冠。翠綠的樹冠在樹乾的托住下,成為了一把綠色大傘,給了遊人一個再合適不過的乘涼之地。
最迷人的就是中央那一片池塘了。微波粼粼的池塘中,「站立」著幾朵荷花。荷花花瓣外部就好似一塊無暇的粉紅色的玉。花瓣內部就好像是用潔白的雪花做成的。整朵荷花就宛如童話中的荷花仙子。若讓這朵荷花轉動起來,美麗和迷人可想而知。幾張碧綠的荷葉探出頭來,成為了一把自然的「綠傘」。荷花、荷葉在一起,那就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
這一處景物真可以成為一幅美麗的「初夏風景畫」。
Ⅵ 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條件有哪些
一、自身條件
1、有生命力且完整的胚。
2、有足夠的營養儲備。
3、不處於休眠狀態。
二、外界環境條件
一顆健康的種子萌發需要有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適量的氧氣,三者缺一不可,有些種子還需要光照。
1、充足的水分
能夠影響種子周圍水分的因素除了滴灌還有土壤,不同的土壤情況如下:
(1)沙土
沙土漏水現象嚴重,播完種後容易出現兩種現象。
第一種現象就是滴足了出苗水,種子順利萌發,但由於沙土保水不行,一段時間土壤含水量降低,種子容易被「弔死」,這種情況需要及時補充水分,不需要太多,如果帶上少量的高磷肥料會更好。
第二種情況就是出苗水沒滴透,種子吸水不足,種子萌發困難。種子必須吸收足夠的水分才能啟動一系列酶的活動,才能正常萌發。
(2)粘土
土質偏粘的地一般都是滲水不好,容易積水,這樣的地滴水不能太多,適可而止。類似這樣的地在整地時要執行早耕晚播原則,這樣的地整地時不能整得太細太碎,太細太碎之後滴水容易形成很光滑的一層殼,這層殼會很輕松的組織你家的種子破土。
2、適宜的溫度
每個作物的種子萌發都有一個溫度三基點,即萌發最適溫度、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超過最高溫度和低於最低溫度種子都要死,只有在最適宜的溫度種子萌發才最健康。低溫下萌發易爛,高溫下萌發會因為過度代謝而形成弱苗。
3、空氣(氧氣)
種子吸夠了水分和在適宜的溫度下就開始萌動,這個時間最關鍵的就是氧氣,氧氣不足就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有害物質,種子自己被毒死。
氧氣的多少與播種深度和土質有關。
沙土地一般不會出現缺氧現象,只有粘土地會出現。所以建議粘土地要早耕晚播,延長散墒時間,同時整地時不要整的太細碎,否則滴水後會出現光滑的地面,加上有水,地膜就容易緊緊貼在上面。
(6)廣寧荷花擴展閱讀
種子發芽,人們都知道在溫度水分適宜的條件下種子就能發芽,因此大家都會生豆芽、種花、種菜。有些不發芽種子是因為沒有生活力,種子空癟(無胚)或胚損壞。
實際上,有生活力的種子,也存在發芽條件適宜而不發芽的現象,叫種子「休眠」,如豆科的硬實種子,老百姓叫「生豆」或「啞巴豆」。
這就是種子休眠的一種類型——物理休眠,主要是由於種皮阻止水分吸收引起的。另外還包括形態休眠(胚未發育完全)、生理休眠(種子內存在發芽抑制物質等原因)、形態生理休眠(胚發育不完全且具有生理休眠)和復合休眠(種皮不透水且胚具有生理休眠)。
形態休眠、生理休眠和形態生理休眠的種子都可以「喝水」,卻不發芽。
其實,休眠不是種子「鬧脾氣」。有的休眠種子是聰明的植物媽媽的刻意安排,有的是聰明的種子寶寶感知到外界的環境不利於生長。休眠的種子等待適宜的時機再發芽,免得遭遇不利條件而造成種群滅絕。
Ⅶ 將你眼中的荷花寫下來
荷花素有水中芙蓉之美譽,在廣寧縣城南坤城,有一池嫵媚多姿的荷花.星期天,媽媽帶我到南坤城散步,一進城門,一股淡淡的芳香撲臉而來,讓人感覺心曠神怡;遠遠望去,滿池荷花,一朵朵就像仙女下凡,輕盈地盤坐在綠船——荷葉上,優美極了。
我飛快地跑到池邊,只見荷花在似碧玉又像圓盤的荷葉之中,擠出少許空間讓自個兒生長;它們有的輕啟深紅深紅的花蕾,猶如一個個含羞答答的姑娘,半開半閉、遮遮掩掩,不願被別人瞧見自己的花容月貌;有的則如大家閨秀一般,安祥地端坐在蓮桿上,大大方方地展開自己的花瓣,露出帶著幾絲紅暈的笑臉;有的含苞欲放,像是迫不急待地想要向人們展示自己的美麗……
我真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愛荷花的風姿綽約,更愛她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她真不愧是潔身自愛、品格高尚的象徵!
Ⅷ 民國時期廣寧縣縣長是誰
陸永庄,民國時期【1949年】最後一個縣委書記,排沙鎮蚌溪村人。與同村陸學海為黃埔軍校學員。
陸學海,白大元帥手下團長,抗日名將。據聞,兩人均在解放初期【50年代】批鬥運動中被槍決。兩人後人還在。本資料由該村一老人口述。
故居:
陸永庄:蚌溪村瑞雲樓。晚清青磚建築,佔地5000平方,豪宅,高三層,內可以住400人左右。有花園。前有10000平方的祠堂。前有6000平方的荷花池。
陸學海:蚌溪村豪園樓。歐式民國紅磚建築。佔地2000平方。三層。另有3000平方荷花池.
據聞,兩建築與該青磚建築古村輝映相襯,已經成為廣寧縣遠近聞名的一景。兩名樓更是該村的第一印象!
Ⅸ 葉子象荷花又象滴水觀音,桿子可食用的植物叫什麼
芋艿,廣東廣寧的白芋梗更是赫赫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