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我秋海棠
㈠ 《西遊記》第四十八回的標題是什麼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僧思拜佛履層冰
話說陳家莊眾信人等,將豬羊牲醴與行者、八戒,喧喧嚷嚷,直抬至靈感廟里
排下。將童男女設在上首。行者回頭,看見那供桌上香花蠟燭,正面一個金字牌位,
上寫「靈感大王之神」,更無別的神像。眾信擺列停當,一齊朝上叩頭道:「大王爺
爺,今年、今月、今日、今時,陳家莊祭主陳澄等眾信,年甲不齊,謹遵年例,供
獻童男一名陳關保,童女一名陳一秤金,豬羊牲醴如數,奉上大王享用。保風調
雨順,五穀豐登。」祝罷,燒了紙馬,各回本宅不題。
那八戒見人散了,對行者道:「我們家去罷。」行者道:「你家在那裡?」八戒
道:「往老陳家睡覺去。」行者道:「獃子又亂談了。既允了他,須與他了這願心才
是哩。」八戒道:「你倒不是獃子,反說我是獃子!只哄他耍耍便罷,怎麼就與他祭
賽,當起真來!」行者道:「莫胡說。為人為徹。一定等那大王來吃了,才是個全始
全終;不然,又教他降災貽害,反為不美。」
正說間,只聽得呼呼風響。八戒道:「不好了!風響是那話兒來了!」行者只叫:
「莫言語,等我答應。」頃刻間,廟門外來了一個妖邪。你看他怎生模樣:
金甲金盔燦爛新,腰纏寶帶繞紅雲。眼如晚出明星皎,牙似重排鋸齒分。足下
煙霞飄盪盪,身邊霧靄暖熏熏。行時陣陣陰風冷,立處層層煞氣溫。卻似卷簾扶駕
將,猶如鎮寺大門神。
那怪物攔住廟門問道:「今年祭祀的是那家?」行者笑吟吟的答道:「承下問,庄頭
是陳澄、陳清家。」那怪聞答,心中疑似道:「這童男膽大,言談伶俐。常來供養受
用的,問一聲不言語,再問聲,唬了魂;用手去捉,已是死人。怎麼今日這童男善
能應對?」
怪物不敢來拿,又問:「童男女叫甚名字?」行者笑道:「童男陳關保,童女一
秤金。」怪物道:「這祭賽乃上年舊規,如今供獻我,當吃你。」行者道:「不敢抗拒,
請自在受用。」怪物聽說,又不敢動手,攔住門喝道:「你莫頂嘴!我常年先吃童男,
今年倒要先吃童女!」八戒慌了道:「大王還照舊罷,不要吃壞例子。」
那怪不容分說,放開手,就捉八戒。獃子撲的跳下來,現了本相,掣釘鈀,劈
手一築,那怪物縮了手,往前就走,只聽得當的一聲響。八戒道:「築破甲了!」行
者也現本相看處,原來是冰盤大小兩個魚鱗。喝聲「趕上!」二人跳到空中。那怪
物因來赴會,不曾帶得兵器,空手在雲端里問道:「你是那方和尚,到此欺人,破
了我的香火,壞了我的名聲!」行者道:「這潑物原來不知。我等乃東土大唐聖僧三
藏奉欽差西天取經之徒弟。昨因夜寓陳家,聞有邪魔,假號靈感,年年要童男女祭
賽,是我等慈悲,拯救生靈,捉你這潑物!趁早實實供來,一年吃兩個童男女,你
在這里稱了幾年大王,吃了多少男女?一個個算還我,饒你死罪!」那怪聞言就走,
被八戒又一釘鈀,未曾打著。他化一陣狂風,鑽入通天河內。
行者道:「不消趕他了。這怪想是河中之物。且待明日設法拿他,送我師父過
河。」八戒依言,徑回廟里,把那豬羊祭醴,連桌面一齊搬到陳家。此時唐長老、
沙和尚,共陳家兄弟,正在廳中候信,忽見他二人將豬羊等物都丟在天井裡。三藏
迎來問道:「悟空,祭賽之事何如?」行者將那稱名趕怪鑽入河中之事,說了一遍。
二老十分歡喜,即命打掃廂房,安排床鋪,請他師徒就寢不題。
卻說那怪得命,回歸水內,坐在宮中,默默無言。水中大小眷族問道:「大王
每年享祭,回來歡喜,怎麼今日煩惱?」那怪道:「常年享畢,還帶些余物與汝等
受用,今日連我也不曾吃得。造化低,撞著一個對頭,幾乎傷了性命。」眾水族問:
「大王,是那個?」那怪道:「是一個東土大唐聖僧的徒弟,往西天拜佛求經者,
假變男女,坐在廟里。我被他現出本相,險些兒傷了性命。一向聞得人講:唐三藏
乃十世修行好人,但得吃他一塊肉延壽長生。不期他手下有這般徒弟。我被他壞了
名聲,破了香火,有心要捉唐僧,只怕不得能夠。」
那水族中,閃上一個斑衣鱖婆,對怪物跬跬拜拜,笑道:「大王,要捉唐僧,
有何難處!但不知捉住他,可賞我些酒肉?」那怪道:「你若有謀,合同用力,捉了
唐僧,與你拜為兄妹,共席享之。」鱖婆拜謝了道:「久知大王有呼風喚雨之神通,
攪海翻江之勢力,不知可會降雪?」那怪道:「會降。」又道:「既會降雪,不知可
會作冷結冰?」那怪道:「更會!」鱖婆鼓掌笑道:「如此極易,極易!」那怪道:「你
且將極易之功,講來我聽。」鱖婆道:「今夜有三更天氣,大王不必遲疑,趁早作法,
起一陣寒風,下一陣大雪,把通天河盡皆凍結。著我等善變化者,變作幾個人形,
在於路口,背包持傘,擔擔推車,不住的在冰上行走。那唐僧取經之心甚急,看見
如此人行,斷然踏冰而渡。大王穩坐河心,待他腳蹤響處,迸裂寒冰,連他那徒弟
們一齊墜落水中,一鼓可得也!」那怪聞言,滿心歡喜道:「甚妙,甚妙!」即出水
府,踏長空興風作雪,結冷凝凍成冰不題。
卻說唐長老師徒四人,歇在陳家。將近天曉,師徒們衾寒枕冷。八戒咳歌打戰
睡不得,叫道:「師兄,冷啊!」行者道:「你這獃子,忒不長俊!出家人寒暑不侵,
怎麼怕冷?」三藏道:「徒弟,果然冷。你看,就是那:
重衾無暖氣,袖手似揣冰。此時敗葉垂霜蕊,蒼松掛凍鈴。地裂因寒甚,池平
為水凝。漁舟不見叟,山寺怎逢僧。樵子愁柴少,王孫喜炭增。徵人須似鐵,詩客
筆如菱。皮襖猶嫌
薄,貂裘尚恨輕。蒲團僵老衲,紙帳旅魂驚。綉被重褥,渾身戰抖鈴。」
師徒們都睡不得,爬起來穿了衣服。開門看處,呀!外面白茫茫的,原來下雪哩!行
者道:「怪道你們害冷哩。卻是這般大雪!」四人眼同觀看,好雪!但見那:
彤雲密布,慘霧重浸:彤雲密布,朔風凜凜號空;慘霧重浸,大雪紛紛蓋地。
真個是:六齣花,片片飛瓊!千林樹,株株帶玉。須臾積粉,頃刻成鹽。白鸚歌失
素,皓鶴羽毛同。平添吳楚千江水,壓倒東南幾樹梅。卻便似戰退玉龍三百萬,果
然如敗鱗殘甲滿天飛。那裡得東郭履,袁安卧,孫康映讀;更不見子猷舟,王恭氅,
蘇武餐氈。但只是幾家村舍如銀砌,萬里江山似玉團。好雪!柳絮漫橋,梨花蓋舍。
柳絮漫橋,橋邊漁叟掛蓑衣;梨花蓋舍,舍下野翁煨骨。客子難沽酒,蒼頭苦覓
梅。灑灑瀟瀟裁蝶翅,飄飄盪盪剪鵝衣。團團滾滾隨風勢,疊疊層層道路迷。陣陣
寒威穿小幕,颼颼冷氣透幽幃。豐年祥瑞從天降,堪賀人間好事宜。
那場雪,紛紛灑灑,果如剪玉飛綿。師徒們嘆玩多時,只見陳家老者,著兩個
僮僕,掃開道路,又兩個送出熱湯洗面。須臾,又送滾茶乳餅,又抬出炭火;俱到
廂房,師徒們敘坐。
長老問道:「老施主,貴處時令,不知可分春夏秋冬?」陳老笑道:「此間雖是
僻地,但只風俗人物,與上國不同,至於諸凡谷牲畜,都是同天共日,豈有不分
四時之理?」三藏道:「既分四時,怎麼如今就有這般大雪,這般寒冷?」陳老道:
「此時雖是七月,昨日已交白露,就是八月節了。我這里常年八月間就有霜雪。」
三藏道:「甚比我東土不同。我那裡交冬節方有之。」
正話間,又見僮僕來安桌子,請吃粥。粥罷之後,雪比早間又大,須臾,平地
有二尺來深。三藏心焦垂淚。陳老道:「老爺放心,莫見雪深憂慮。我舍下頗有幾
石糧食,供養得老爺們半生。」三藏道:「老施主不知貧僧之苦。我當年蒙聖恩賜了
旨意,擺大駕親送出關,唐王御手擎杯奉餞,問道:『幾時可回?』貧僧不知有山
川之險,順口回奏:『只消三年,可取經回國。』自別後,今已七八個年頭,還未見
佛面,恐違了欽限;又怕的是妖魔兇狠,所以焦慮。今日有緣得寓潭府,昨夜愚徒
們略施小惠報答,實指望求一船隻渡河;不期天降大雪,道路迷漫,不知幾時才得
功成回故土也!」陳老道:「老爺放心,正是多的日子過了,那裡在這幾日。且待天
晴,化了冰,老拙傾家費產,必處置送老爺過河。」
只見一僮又請進早齋。到廳上吃畢。敘不多時,又午齋相繼而進。三藏見品物
豐盛,再四不安道:「既蒙見留,只可以家常相待。」陳老道:「老爺感蒙替祭救命
之恩,雖逐日設筵奉款,也難酬難謝。」
此後大雪方住,就有人行走。陳老見三藏不快,又打掃花園,大盆架火,請去
雪洞里閑耍散悶。八戒笑道:「那老兒忒沒算計!春二三月好賞花園;這等大雪,又
冷,賞玩何物!」行者道:「獃子不知事!雪景自然幽靜。一則游賞,二來與師父寬
懷。」陳老道:「正是,正是。」遂此邀請到園。但見:
景值三秋,風光如臘。蒼松結玉蕊,衰柳掛銀花。階下玉苔堆粉屑,窗前翠竹
吐瓊芽。巧石山頭,養魚池內:巧石山頭,削削尖峰排玉筍;養魚池內,清清活水
作冰盤。臨岸芙蓉嬌色淺,傍崖木槿嫩枝垂。秋海棠,全然壓倒;臘梅樹,聊發新
枝。牡丹亭、海榴亭、丹桂亭,亭亭盡鵝毛堆積;放懷處、款客處、遣興處,處處
皆蝶翅鋪漫。兩籬黃菊玉綃金,幾樹丹楓紅間白。無數閑庭冷難到,且觀雪洞冷如
冰。那裡邊、放一個獸面象足銅火盆,熱烘烘炭火才生;那上下、有幾張虎皮搭苫
漆
交椅,軟溫溫紙窗鋪設。四壁上,掛幾軸名公古畫,卻是那:七賢過關,寒江獨釣,
疊嶂層巒團雪景;蘇武餐氈,折梅逢使,瓊林玉樹寫寒文。說不盡那:家近水亭魚
易買,雪迷山徑酒難沽。真個可堪容膝處,算來何用訪蓬壺?
眾人觀玩良久,就於雪洞里坐下,對鄰叟道取經之事。又捧香茶飲畢。陳老問:「列
位老爺,可飲酒么?」三藏道:「貧僧不飲,小徒略飲幾杯素酒。」陳老大喜,即命:
「取素果品,燉暖酒,與列位湯寒。」那僮僕即抬桌圍爐,與兩個鄰叟,各飲了幾
杯,收了家火。
不覺天色將晚,又仍請到廳上晚齋。只聽得街上行人都說:「好冷天啊!把通天
河凍住了!」三藏聞言道:「悟空,凍住河,我們怎生是好?」陳老道:「乍寒乍冷,
想是近河邊淺水處凍結。」那行人道:「把八百里都凍的似鏡面一般,路口上有人走
哩!」三藏聽說有人走,就要去看。陳老道:「老爺莫忙。今日晚了,明日去看。」
遂此別卻鄰叟。又晚齋畢,依然歇在廂房。
及次日天曉,八戒起來道:「師兄,今夜更冷,想必河凍住也。」三藏迎著門,
朝天禮拜道:「眾位護教大神,弟子一向西來,虔心拜佛,苦歷山川,更無一聲報
怨。今至於此,感得皇天助,結凍河水,弟子空心權謝,待得經回,奏上唐皇,
竭誠酬答。」禮拜畢,遂教悟凈背馬,趁冰過河。陳老又道:「莫忙,待幾日雪融冰
解,老拙這里辦船相送。」沙僧道:「就行也不是話,再住也不是話。口說無憑,耳
聞不如眼見。我背了馬,且請師父親去看看。」陳老道:「言之有理。」教:「小的們,
快去背我們六匹馬來!且莫背唐僧老爺馬。」
就有六個小價跟隨。一行人徑往河邊來看,真個是:
雪積如山聳,雲收破曉晴。寒凝楚塞千峰瘦,冰結江湖一片平。朔風凜凜,滑
凍稜稜。池魚偎密藻,野鳥戀枯槎。塞外
征夫俱墜指,江頭梢子亂敲牙。裂蛇腹,斷鳥足,果然冰山千百尺。萬壑冷浮銀,
一川寒浸玉。東方自信出僵蠶,北地果然有鼠窟。王祥卧,光武渡,一夜溪橋連底
固。曲沼結棱層,深淵重疊。通天闊水更無波,皎潔冰漫如陸路。
三藏與一行人到了河邊,勒馬觀看。真個那路口上有人行走。三藏問道:「施主,
那些人上冰往那裡去?」陳老道:「河那邊乃西梁女國。這起人都是做買賣的。我
這邊百錢之物,到那邊可值萬錢;那邊百錢之物,到這邊亦可值萬錢。利重本輕,
所以人不顧生死而去。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數人一船,飄洋而過。見如今河
道凍住,故捨命而步行也。」三藏道:「世間事惟名利最重。似他為利的,捨死忘生;
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為名,與他能差幾何!」教:「悟空,快回施主家,收拾行
囊,叩背馬匹,趁此層冰,早奔西方去也。」行者笑吟吟答應。
沙僧道:「師父啊,常言道:『千日吃了千升米。』今已托賴陳府上,且再住幾
日,待天晴化凍,辦船而過。忙中恐有錯也。」三藏道:「悟凈,怎麼這等愚見!若
是正二月,一日暖似一日,可以待得凍解。此時乃八月,一日冷似一日,如何可便
望解凍!卻不又誤了半載行程?」
八戒跳下馬來:「你們且休講閑口,等老豬試看有多少厚薄。」行者道:「獃子,
前夜試水,能去拋石;如今冰凍重漫,怎生試得?」八戒道:「師兄不知。等我舉
釘鈀築他一下。假若築破,就是冰薄,且不敢行;若築不動,便是冰厚,如何不行?」
三藏道:「正是,說得有理。」那獃子撩衣拽步,走上河邊,雙手舉鈀,盡力一築,
只聽撲的一聲,築了九個白跡,手也振得生疼。獃子笑道:「去得!去得!連底都錮
住了。」
三藏聞言,十分歡喜,與眾同回陳家。只教收拾走路。那兩個老者苦留不住,
只得安排些干糧烘炒,做些燒餅饃饃相送。一家子磕頭禮拜,又捧出一盤子散碎金
銀,跪在面前道:「多蒙老爺活子之恩,聊表途中一飯之敬。」三藏擺手搖頭,只是
不受道:「貧僧出家人,財帛何用?就途中也不敢取出。只是以化齋度日為正事。收
了干糧足矣。」二老又再三央求,行者用指尖兒捻了一小塊,約有四五錢重,遞與
唐僧道:「師父,也只當些襯錢,莫教空負二老之意。」
遂此相向而別。徑至河邊冰上,那馬蹄滑了一滑,險些兒把三藏跌下馬來。沙
僧道:「師父,難行!」八戒道:「且住!問陳老官討個稻草來我用。」行者道:「要稻
草何用?」八戒道:「你那裡得知?要稻草包著馬蹄方才不滑,免教跌下師父來也。」
陳老在岸上聽言,急命人家中取一束稻草,卻請唐僧上岸下馬。八戒將草包裹馬足,
然後踏冰而行。
別陳老,離河邊,行有三四里遠近,八戒把九環錫杖遞與唐僧道:「師父,你
橫此在馬上。」行者道:「這獃子奸詐!錫杖原是你挑的,如何又叫師父拿著?」八
戒道:「你不曾走過冰凌,不曉得;凡是冰凍之上,必有凌眼;倘或著凌眼,脫
將下去,若沒橫擔之物,骨都的落水,就如一個大鍋蓋蓋住,如何鑽得上來!須是
如此架住方可。」行者暗笑道:「這獃子倒是個積年走冰的!」果然都依了他。長老
橫擔著錫杖,行者橫擔著鐵棒,沙僧橫擔著降妖寶杖,八戒肩挑著行李,腰橫著釘
鈀,師徒們放心前進。這一直行到天晚,吃了些干糧,卻又不敢久停,對著星月光
華,映的冰凍上亮灼灼、白茫茫,只情奔走,果然是馬不停蹄。師徒們莫能合眼,
走了一夜。天明又吃些干糧,望西又進。
正行時,只聽得冰底下撲喇喇一聲響,險些兒唬倒了白馬。三藏大驚道:「徒
弟呀!怎麼這般響?」八戒道:「這河忒也凍得結實,地凌響了。或者這半中間連
底通錮住了也。」三藏聞言,又驚又喜,策馬前進,趲行不題。
卻說那妖邪自從回歸水府,引眾精在於冰下。等候多時,只聽得馬蹄響處,他
在底下弄個神通,滑喇的迸開冰凍,慌得孫大聖跳上空中。早把那白馬落於水內,
三人盡皆脫下。
那妖邪將三藏捉住,引群精徑回水府。厲聲高叫:「鱖妹何在?」老鱖婆迎門
施禮道:「大王,不敢!不敢!」妖邪道:「賢妹何出此言!『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原說聽從汝計,捉了唐僧,與你拜為兄妹。今日果成妙計,捉了唐僧,就好昧了前
言?」教:「小的們,抬過案桌,磨快刀來,把這和尚剖腹剜心,剝皮剮肉;一壁
廂響動樂器,與賢妹共而食之,延壽長生也。」鱖婆道:「大王,且休吃他,恐他徒
弟們尋來吵鬧,且寧耐兩日,讓那廝不來尋,然後剖開,請大王上坐,眾眷族環列,
吹彈歌舞,奉上大王,從容自在享用,卻不好也?」那怪依言,把唐僧藏於宮後,
使一個六尺長的石匣,蓋在中間不題。
卻說八戒、沙僧,在水裡撈著行囊,放在白馬身上馱了。分開水路,涌浪翻波,
負水而出。只見行者在半空中看見,問道:「師父何在?」八戒道:「師父姓『陳』,
名『到底』了。如今沒處找尋,且上岸再作區處。」原來八戒本是天蓬元帥臨凡,
他當年掌管天河八萬水兵大眾;沙和尚是流沙河內出身;白馬本是西海龍孫:故此
能知水性。大聖在空中指引。須臾,回轉東崖,曬刷了馬匹,掠了衣裳,大聖雲
頭按落,一同到於陳家莊上。
早有人報與二老道:「四個取經的老爺,如今只剩了三個來也。」兄弟即忙接出
門外,果見衣裳還濕,道:「老爺們,我等那般苦留,卻不肯住,只要這樣方休。
怎麼不見三藏老爺?」八戒道:「不叫做三藏了,改名叫做『陳到底』也。」二老垂
淚道:「可憐!可憐!我說等雪融備船相送,堅執不從,致令喪了性命!」行者道:「老
兒,莫替古人耽憂。我師父管他不死長命。老孫知道,決然是那靈感大王弄法算計
去了。你且放心,與我們漿漿衣服,曬曬關文,取草料喂著白馬,等我弟兄尋著那
廝,救出師父,索性剪草除根,替你一庄人除了後患,庶幾永永得安生也。」陳老
聞言,滿心歡喜,即命安排齋供。
兄弟三人,飽餐一頓。將馬匹、行囊,交與陳家看守。各整兵器,徑赴道邊尋
師擒怪。正是:
誤踏層冰傷本性,大丹脫漏怎周全?
畢竟不知怎麼救得唐僧,且聽下回分解。
㈡ 海棠花有幾種都怎麼養
海棠花的種類
我國海棠品種比較豐富,常見的有貼梗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這些是木本的海棠,屬薔薇科。草本有秋海棠科,統稱秋海棠,種類很多,如:四季秋海棠、竹節秋海棠、鐵十字秋海棠、蟆葉秋海棠等等。我們常說的海棠是指木本的海棠。
舊有「海棠四品」之說,明《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貼梗海棠,叢生,花如胭脂;垂絲海棠,樹生,柔枝長蒂,花色淺紅;又有枝梗略堅,花色稍紅者,名西府海棠;有生子如木瓜可食者,名木瓜海棠。」
海棠的栽培方法
海棠性喜陽光,不耐陰,對嚴寒及乾旱氣候有較強的適應性,忌水濕。養殖盆栽海棠花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但是如果夏天正午陽光較毒時,應給予一些遮擋,以免灼傷花葉。
2、海棠花需要比較疏鬆的土壤,並需要含一些鹼性,大概土壤的ph值不低於7即可,可選用花圃或樹根底的土壤,再加入三分之一河沙。
3、海棠花栽入盆內的深度不宜太深,以便根系能比較好的伸展,最好載入深度距離盆底12厘米為宜,但是具體還是要看植株大小而定。
4、具體澆水應視天氣而定,應保持盆土的濕潤,但不能積水,最好不要淋雨,以免水過多導致爛根,太寒冷時不要澆水。
5、在春芽萌動時要施點有機肥,以補充養分,並且配合澆一次透水。秋季落葉時施有機肥,也配合澆透水一次,花謝後要施磷鉀肥,日常可購買一些海棠專用的肥料,根據說明適當施肥。
6、可將海棠放置在院落中或陽台等通風的地方,海棠比較耐寒,所以冬天也是可以放在屋外的,但是如果特別特別嚴寒的話,還是要做一些防凍措施。
7、為保證植株能開花旺盛,應在海棠落葉後至早春萌芽期間進行枝葉修剪,可減去弱枝、病蟲枝葉、個別較長枝葉、過密枝葉,還可對枝條稀疏部位進行垂剪,以促使其多發側枝。
另外,如果海棠植株長大,需要及時換盆,以免影響海棠生長。
㈢ 秋海棠花語詳細點,謝謝
)《采蘭雜志》載:古代有一婦女懷念自己心上人,但總不能見面,經常在一牆下哭泣,眼淚滴入土中,在灑淚之處長出一植株,花姿嫵媚動人,花色像婦人的臉,葉子正面綠、背面紅的小草,秋天開花,名曰:「斷腸草」。《本草綱目拾遺》也記載:「相傳昔人有以思而噴血階下,遂生此草,故亦名『相思草』」。人們愛秋海棠,秋海棠類的姿色的確賞心悅目。秋海棠既可盆栽室內觀賞,也可在暖地栽開花壇或成片種植形成花繁葉茂的地被。有的觀葉,有的觀花,細賞之餘,神韻無窮。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一生苦戀唐琬。唐琬是個知書達理,文靜素雅的才女,但因家境貧寒,終不能為陸游母親所容,陸游又不能違反母親的意願,致一對有情人終不能成眷屬。 陸游終日鬱郁不樂,解酒消愁。陸母為使陸游永遠擺脫對唐琬的戀情,託人在遠方為其謀仕途,陸游只得聽命而去。臨別之際,唐琬贈送一盆秋海棠給陸游,並告訴他這是「斷腸花」。陸游一聽更傷心,說此花應稱為「相思花」。由於旅居外地,不便養護,希望唐琬自行栽培,每天見到此花猶如見到陸游一樣,兩人纏綿凄惻,揮淚而別。 唐琬痛感世態炎涼,萬念俱灰,被迫嫁給了極不滿意的趙士程。時光如水,十年後,陸游重返故里。一天,到紹興遊玩,到了沈園時看到一盆難以忘懷的秋海棠,而且花盆極象唐琬所贈的那一盆,故問園丁是何花?園丁答是「相思花」。陸游一聽甚為驚訝,於是園丁告訴這盆花是趙家少奶奶托他代為護理。陸游面對此花,百感交集,遲遲不忍離去。遂寫一首《秋海棠》詩曰「橫陳錦彤欄桿外,盡收紅雲灑盞中。貪看不辭持夜燭,倚狂直欲擅春風」 事有湊巧,一日唐琬與丈夫同過小橋,,正與陸游相遇。日夜思念的人近在眼前,他們真想在一起互訴衷腸。無奈趙在旁,即使有萬種柔情,也只能默默目送。陸游頹然而坐,自言自語道:「秋海棠既是相思之花,更是斷腸之花!」稍過片刻,唐琬差小童送來一壺酒,並對陸游說這是唐琬送給相公的。陸游驚喜之餘,一飲而盡,當即提筆在沈園牆壁上題了一首《釵頭鳳》詞: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前人評論陸游《釵頭鳳》詞說「無一字不天成」。所謂「天成」是指自然流露毫不矯飾。陸游本人就說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正因為詞人親身經歷了這千古傷心之事,所以才有這千古絕唱之詞。這段辛酸的往事,成為陸游終生的隱痛,直到晚年他還屢次來到沈園泫然憑吊這位人間知已,寫下了《沈園》諸詩。) (二)東海邊有個古鎮,是個水路通商的活碼頭。海船往返,客商雲集同好不熱鬧。 這古鎮,每戶人家都喜歡種花,殷賞花。富的,有花園;清貧的,也在屋前,屋後種些花。有些人就以種花為業,一些客商也喜歡把古鎮的花卉帶到海外去做買賣。 這古鎮有個人叫貴棠,家有娘子、孩子和老母親,日子過得很貧困,他的娘子除了幫助種花,還能剪花樣賣,她見過什麼花,就能剪什麼花,而且一剪就象,左鄰右舍都誇她的手藝巧,這天,她在街頭賣花樣同個海外一來的客商對她說:「大嫂啊,你剪的花好是好,可惜是平的,如果能用色紙,彩絹做成花,我可以帶到海外去賣,給你好價錢吶」 貴棠娘子聽了客商的話,高興地說:「先生!我做做看。要是好,你就買。」 貴棠娘子回家去,就日日夜夜做起紙花,絹花來啦。做啊做,做了一籃各色各樣好看的紙花,絹花,五顏六色,巧奪天工,這天,貴棠娘子拎著花得籃,找到那個客商一見紙花,絹花,喜得拍手啊好,當場付了錢,把一籃紙花,絹花都買下了。 貴棠娘子掐掐指頭算算,做花比種花賺錢,從此她就做紙花、絹花賣。別的人也學著做,古鎮人除了種花出名,做紙花,絹花也出名了。 可是,貴棠夫妻雖然能種花,做花,但要養活一家四口,日子過得還是很艱難。這天貴棠對娘子說:「娘子啊,聽說你做的紙花、絹花,在我海外賣得起錢,我想自己拿到海外去賣,讓我們的日子過得好一些吧!」 娘子眼圈兒一紅,捨不得丈夫到海外去佬買賣;但為了以後的日子。只好點頭答應。 貴棠娘子做了一批紙花絹花。菊花開的時候,貴棠就搭便船出海去了。 正月梅花,二月杏花,都開過了,七月雞冠。八月桂花。也開花啦!貴棠去年菊花開的時候去,今年菊花開的時候還沒回來!是病回不來,還是不沒錢難回家?是死還是生,誰能知道呵! 盼啊盼,信息終於傳來,貴棠在海外貧病交加,早就死了,查上貴棠娘子還是半信半疑,想丈夫能活著回來。她每天獃痴痴地倚在北窗窗檻上,朝海里望。悲悲切切,恍恍惚惚。她望穿秋水郎不歸,灑盡眼淚哭斷腸。 花神憐憫貴棠娘子,把她灑落在北窗下土裡的淚水化出一棵草,草葉兒正面綠色,背面紅色。開著的小花,象點點淚花,又象貴棠娘子做的鮮艷、渾厚的絹花,既稀奇,又好看。這是花神讓貴棠娘子種出這種奇異的花兒來賣了好過日子,也是讓貴棠娘子每天看看這花兒,寄託對丈夫的哀思吶! 後來,這種花旺發了一大片。人們說貴棠死得可憐,他是秋天出海的,這花又是秋天開的,就叫它「秋海棠」,用以紀念他,還說花兒是貴棠娘子哭貴棠哭出來的,所以也反把它叫「斷腸花」。 代表花語秋海棠-苦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