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蝦國畫
❶ 國畫蘭花和蝦能搭配嗎
蘭花和蝦為什麼不可以搭配在一起呢?
山石之中蘭花傲然而立,蘭葉微垂,底下清溪之中幾尾蝦悠然自得,不是很好?
國畫創意!
(文化、藝術分類下的*筆墨情趣*~團隊為你解答)
❷ 用國畫畫蝦時有什麼技巧嗎
畫蝦技巧是在練習中積累的,沒有捷徑可尋,下面是畫蝦的步驟。多練則精。
畫蝦步驟:首先要准備三支筆,一支大號長鋒帶有彈性的兼毫筆,另外一支中號狼毫筆作為題款時用,還有一支中號長鋒鉤線筆作為畫蝦須時用,再備一方硯台,現磨現用,買來現成的墨汁含有膠汁,只能配合使用,還要准備一個筆洗,隨時洗筆。畫前將三支筆提前泡於筆洗中,以便待用。兩只小碟,以備調墨用。
一)先在硯台上磨好新鮮的墨汁,取大號長鋒毛筆,用手擠去一部分水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比較適中,將筆前端蘸上墨汁,中鋒行筆,橫向由左向右,由輕到重畫出一筆有似錐體的筆畫。
二) 在椎體下面,沿著前端緊貼著並稍向外斜畫出第二筆稍長些的一筆,使兩筆相連在後端產生一段間隙,構成蝦的頭胸部,畫時筆尖墨色略深,筆根含有適當的水分,這樣形成前深後淡可表現出蝦胸質感的透明度。
三、在椎體的前端,由前向後畫出蝦槍的平衡器甲片。
四、蝦的軀體一共為六節,第一節下筆要沿著椎體後端的間隙處,以中鋒側筆自上而下,注意:第一筆平,第二筆略低,第三筆稍高一點,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蝦腰的曲線,第四五筆沿著蝦腰曲線的高處,順延畫出兩小筆,緊接著再畫出一尖筆形成蝦的尾骨,再在尾骨處,頓出一筆蝦尾,前尾大,後尾稍小,形成視覺上的前後關系。另外從頭部和軀干要把握好比例,頭部為二,軀干為三,這樣較為合理。
五、沿著胸部向前畫出三根孤線為前腿,但三根線條要有長短變化,再順軀干每節處畫出五個小爪,但不要緊貼著軀干,略有些間隙,向頭部方向由重到輕帶點孤線形成釘子頭。
六、畫蝦子曲伸的手臂和蝦鉗,如:蝦急游時兩臂伸直,蝦緩游和靜態時兩臂則是彎曲,蝦打鬥時則是千變萬化,張牙舞爪,先從頭部的二分之一處畫出第一節,緊接著畫出第二節。注意:一二節要一樣長,第三節卻短而粗,再從短粗的筆劃兩邊向內畫出兩筆蝦鉗。
七、趁頭部水分未乾時,用中號狼豪筆蘸濃墨,順蝦槍的後端,頓擊一筆似釘頭狀的筆劃,後尾要對准蝦的腰部,這是蝦的腸胃,也是提神的一筆,緊接著在蝦槍和前胸的接合處畫出蝦的一對眼睛,平行由外向內,先頓筆再輕托至腸胃的濃墨處,兩邊對稱形成一條直線。
八、用中號長鋒鉤線筆,擠出適當水分,筆尖蘸墨,分三組畫,前兩根順蝦槍平衡器向前開放式或者交叉式都可以,再從平衡甲片處畫兩根開放八字形的線條,最後兩根向後弧線畫出,總之六根須要一氣呵成。它是反應整隻蝦動感的關鍵所在,也是最難掌握的,這是需要長期磨練逐步提高的。
九、 畫俯沖向下的蝦,因視覺上只能看到蝦的脊背形成一個1字形,與前面畫法一致,只是身軀要畫得短肥些。
十、畫側向蝦,與前面畫法一樣,只是在蝦槍上畫一片平衡器甲片,尾部也只畫一片單尾,讓人在視覺上只能看到蝦子的側面。另外腸胃一筆濃墨不需畫了,只在側面點一眼睛。
❸ 國畫蝦的畫法步驟
沼蝦(河蝦),屬節肢動物。全體分頭胸及腹兩部,頭胸部被一堅甲,頭部背面,在前端具長短的觸角二對,次之具有柄的復眼一對,聽器在第一對觸角的基部,口在頭端下面,具有大腮一對、小腮二對、腮腳三對。胸下有步腳五對,第一對其形較大,頂端有鉗而為鉗腳(雄大雌小),與蟹螯類似。腹部狹長,分數環節,各環節下面有游泳用的橈腳,在最末處,形特大而為尾。能步行,亦善游泳,食小動物,口旁的腮腳觸感,以鉗腳捕食,並送至口中。觸角的第一對向前(從中再分出二短觸角),第二對常向後,以體察體外的感覺,危急時則屈曲腹部,彈跳退後。雌體的橈腳,在產卵時,常有卵附之,初由卵孵化為幼蟲,形態不似蝦,多浮游,體甚微小,要用顯微鏡才能見到。待長成後,則蛻皮數次而呈變態,始長成為蝦。
其具體特徵歸納如下:
頭胸部:
腹、尾部:
用水墨畫蝦,最有藝術效果,但筆間水份要稍充足些,才能使畫出來的蝦有新鮮透明感,但水份過多又易滲化,不但體形臃腫無力,而且會變形失真。所以,水份的適量控制是相當重要的
調墨時,不要調得太勻和時間過多,筆尖到筆根不能滿是一色之墨。在筆根間至少留有部分清水,否則畫出來的蝦會成一團死墨,缺乏墨色的變化,沒有蝦體應有的透明感;用筆不能軟弱無力,下筆時要考慮成熟,不能描畫蝦的形態,否則會缺少活蝦軀體富有彈性和跳躍的力度。如下圖:
畫蝦的順序,是先畫頭胸,分上下二筆完成,然後添上頭頂端的尖刺和二硬片。再逐一畫出腹節,加出尾部,撇上橈足步腳,末了再加蝦腦、復眼和觸角。
蝦的腹部在中間第三節處,呈彎曲狀,而且其腹部形狀從大到小,基本上從中間彎曲處後三節較小,畫時要注意表達出這一特徵(圖例六)。
畫每隻蝦,從頭至尾,直到步腳、橈足,盡量一筆去完成,所以,畫筆宜大一點,含墨量多些,不宜在繪畫過程中分幾次蘸墨,否則蝦體色調不能保持連續性和整體統一的感覺(圖例七)。
在畫頭部的蝦腦、復眼、鉗腳和觸角時,使用墨色稍深,這是在畫完蝦體後,另蘸墨去添補完成的。一般畫的順序是先畫蝦腦,次補復眼,再加鉗腳,末撇觸角,這樣墨色從深到淡,頗為自然(圖例八)。
❹ 國畫蘭花怎麼畫
國畫裡面畫抄蘭花是非常注重筆墨的,就像書法一樣很講究筆法,
所以畫蘭花也叫寫蘭花
古人總結了畫蘭花一些技巧,比如:
一筆如新月,二筆交鳳眼,三筆破鳳眼
這三筆畫的好,可以產生無窮變化。
當然畫的好,還要非常清楚蘭花的結構。
總之,別看蘭花看上去那麼簡單,但畫好它,也是有很多講究的。
❺ 國畫螃蟹蘭花的含義
在國畫中螃蟹也是畫中的代表,畫中的螃蟹有著自己的英姿受到觀眾的喜愛,下面是小編整理了國畫螃蟹的畫法觀看國畫中的螃蟹的樣子。歷代中國國畫畫家們經常會描繪的題材,畫出來的螃蟹十分的傳神,有出神入化之妙。
❻ 蘭花大蝦的介紹
蘭花大蝦是湖南省傳統的漢族名菜,屬於湘菜系。主要材料有明蝦(中型)12隻,酒1湯匙,蔥1條,姜2片,雞湯2杯,生粉2茶匙,青梗菜12棵。 蝦主要分淡水蝦和海水蝦,常見的青蝦、草蝦、小龍蝦為淡水蝦。蝦肉肥嫩鮮美,不腥無刺是滋補壯陽之妙品。
❼ 如何畫國畫蘭花
一、畫鳳眼二、破鳳眼三、葉子、長短、濃淡、粗細的變化。但是根一定要匯集在一塊,成鯽頭形。第二種一、白描。勾花和莖要用淡墨,線條細而柔。重墨勾葉,蘭葉較長,勾線時要流暢,有弧度和轉折的地方也應保持中鋒用筆(見圖一)。二、上底色。用調稀的折色罩染花和莖,須染得薄而勻。用較重墨暈染正葉,淡墨染反葉。三、細部刻畫。芽綠色染花頭,由花瓣尖向根部暈染。花苞和莖都用芽綠色罩染。綠色罩染葉子正面,淡綠染反葉(見圖二)。四、調整。用白色提染花瓣根部,染得薄一些。白色和黃色分別染花蕊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畫法如下:花的畫法:蘭有梅瓣、荷瓣和尖瓣之分。梅瓣,是說它的花片形圓近似於梅,點法上起筆也同於點梅瓣,行筆至末端向里出鋒收筆;荷瓣,其形短肥而頭尖近似荷花瓣,點法是用露鋒筆尖朝上,先朝左點再向右折筆,後拖然後出鋒;尖瓣,其形瘦長而尖,點法是露鋒點入然後下按,再輕輕提筆至末端收筆出鋒。蘭的結構是花五瓣,當中的兩瓣較短朝內側抱芯,另外三大瓣伸向外側。花芯是由鼻和舌所構成,莖是由幾片●葉包裹而成連接花蒂,蘭的花芯實際是一個瓣。蘭花也有蘭開或全開的狀態,舌上有的有紅斑,有的沒有紅斑,沒有紅斑的稱「素心」。點花,一種是純墨色的濃淡點法,另一種是草綠蘸淡花青或草綠蘸淡胭脂的色瓣點法。先點內瓣兩筆,再點外側瓣三筆,行筆起伏較大,要點得飄逸瀟灑。要用行書的筆法,三筆間互有引帶。蘭花的美全在外側這三瓣筆法的變化。莖部的●以濃草綠蘸胭脂左、右兩筆下行,形成包裹的樣子。用勾、寫結合的方法畫亦可,筆法要簡潔。點斑用濃胭脂色,大的斑點一般兩點比較明顯,細碎的斑點有的露得不明顯,可酌情適當地點入。蕙一莖多花,五至十朵之間,花從下而上開。尖瓣居多,在一串花之中藏、露、含、放、俯、仰、●、側頗具姿致。花六瓣,分內、外層,外層三大瓣是主瓣,內層三瓣,兩瓣對稱,當中一瓣向外翻卷。傳統畫法一般把這三瓣概括成兩瓣,共五瓣,內層緊束,外層開張,先點內層瓣,再點外層瓣。花苞左右兩筆相包。行筆要筆筆銜接貫氣,筆斷意連。具體筆法和用色與蘭花相同,而在外側三七瓣的點法上更需注意一串花之間造型上的變化,筆意上更需靈活多變。花芯用濃墨點在花瓣的相合處,花苞點在瓣的合縫間,半干時點入。花的三點呈草書的「●」字型或兩點呈「●」字型,苞的兩點上下連接呈「●」型。葉的畫法:畫葉稱撇葉,意味其用筆同於楷書的「撇」法。撇葉一般用濃墨,與淡色花相互映襯,但有時考慮到層次也用淡墨。每株蘭葉在五筆至七八筆之間,先從簡單入手練習右撇式和左撇式。第一筆長,自下而上隨行筆的提按間粗間細;第二筆仍朝右撇,較短;第三筆朝左撇,與第一筆相交呈「鳳眼」狀。另一種形式是第一筆長,粗細變化自如,要粗若螳螂肚,細若鼠尾;第二筆朝相反方向撇,與第一筆相交,亦成所謂的「交鳳眼」;第三筆短,穿過第一、第二筆形成「破鳳眼」。從一株進而兩株、三株反復練習。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
❽ 國畫蘭花和蝦能搭配嗎
只要構圖好就可以
岸邊蘭花從斜里伸出,使根與部分枝葉隱於畫外,水中雙蝦戲水,神態悠然,頗有情趣,在點綴一兩點暗石,畫面既豐富又不失典雅
❾ 國畫蘭花的畫法是什麼呢
1、畫花須有疏密、正側、向背、偃仰、含放、呼應之關系。2、用筆勿選過硬的狼毫筆,兼毫或白雲為上。水分勿多,多則容易出現墨溢、肥膩現象,也不可太少,少則乾枯,無蘭花清潤之味。墨色一般為淡墨,體現蘭花潤透、雅逸之特性。3、等墨快乾時點蕊,蕊的點法尤如草書之中“上”“下”字等。花托起到調節畫面的作用,畫蘭時根據疏密需要安排,可有可無。用筆之間注意虛虛實實,勿平均用力,防止死板無輕盈感。
畫蘭花難就在於此,線條穿插如草書中線條的穿插,極其講究。切忌多線交於一點形成“十字交叉”、“米字交叉”。也不可多線平行而出。蘭花要分前後,即藏露,有花擋葉或葉擋花,方顯出層次的微妙變化。藏露皆要含蓄,勿平均處理。意筆蘭花雖精概其意,但其生長規律出枝穿葉皆要交待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