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蘭花好養嗎
『壹』 關於鈴蘭花的種植
鈴蘭花種植要平整土地、深翻30厘米,土壤瘠薄可每平方米施農家肥4~5公斤,畦栽可使面內,畦寬1.5米,長因地塊決定容。密度為30厘米×20厘米適宜,壟栽壟寬30厘米,株距15厘米為宜。
栽培實生苗時,由於小苗根嫩,栽培時要細心,株距可以密些;深度以苗尖露出地面2厘米。成齡苗栽培,可在早春地衣化凍20厘米左右隨起苗隨栽培成活率高;
當年可以有部分植株開花結實,栽培時根系要舒展,覆土深度在2~3厘米,踏實,乾旱時要交透水、封垵,移栽時要清理根系,對過多的根莖剪下做繁殖種根用。
(1)鈴蘭花好養嗎擴展閱讀:
鈴蘭不喜歡強光的,養殖環境要有適量的散光照射,或者是直接放在半陰地方,這樣也不用來回搬動。在室內養的花友要注意,需每天搬到室外見見太陽,雖說它不能被強光照射,但也不長期在陰暗處養。
在種植的時候應該施足基肥,春季的時候需要適當追肥,等植株萌芽後最好是7-10天施一次肥。可以用腐熟後的餅肥,但是要稀釋後才能用。另外,有花梗以及花謝後,還要各施一次肥。
鈴蘭在微濕但不積水的環境下,長勢是最好的,它不喜歡乾旱的狀態。所以在其生長期要經常澆水,維持土壤微濕的狀態的,最好不要有積水。養殖環境比較乾的時候,也需要不定期噴水。
『貳』 鈴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鈴蘭是一種優質的盆栽植物觀賞植物,為百合科鈴蘭屬多年生長 木本植物,主莖偏矮,清雅清雅,芬芳怡人,一般用以花圃花境,也可以作地被植物,其葉常被運用做藝術插花原材料,有乳白色、粉色和斑葉等種類,轉秋時紅果嬌艷欲滴,十分誘惑,下邊大家就一起來看一看鈴蘭的養殖方法和常見問題吧!
鈴蘭養殖常見問題
1、鈴蘭在初春和秋後各施一次充足發醇的施肥,經10~15天後慢慢向光處,室內溫度升到20℃,底溫22℃,並提升澆水和施肥,經3周便可盛開。
2、鈴蘭在管理方法上應施足底肥,春天萌芽期後每過7~10天澆稀釋液的漚肥花生麩一次,當發生花柄、花敗及秋天後各施液肥一次。
3、鈴蘭喜潮濕的土地質量,不抗於早,要常常給自然環境灑水,以維持較高的空氣相對濕度,常用之水最好軟化水。栽後澆透水性,旱天時留意澆水。
4、鈴蘭在種植區,沒有發覺病害,一般無需葯物預防。若有褐斑病,用75%代森錳鋅可濕顆粒劑700倍液噴灑。
5、鈴蘭溫室大棚栽種易滋長害蟲損害,常常見的是莖腐、炭疽、葉斑等細菌病蟲害。平常要按時用銅素農葯殺菌劑預防,並禁止從病株上采種繁育,一旦發覺病株,要馬上消毀消除,防止散播擴散。
『叄』 喜歡鈴蘭,不知道好不好養
既然喜歡可以嘗試的,
反正也沒有那麼簡單,
但是付出總會有回報。
想想是一種成就感。
『肆』 我想種鈴蘭花,可是它好養嗎
勸你家裡還是種別的花。
鈴蘭毒性
毒性:6級
地域:北美,西歐,但作為觀賞版植物全世界權都有
性質:白色的鈴鐺狀花朵,非常美麗,偶爾有橘紅色的果實,各個部位有毒,特別是葉子,甚至是保存鮮花的水也會有毒
症狀:面部潮紅,緊張易怒,頭疼,幻覺,紅斑,瞳孔放大,嘔吐,胃疼,惡心,心跳減慢,心力衰竭,昏迷,死亡
發作時間:立刻
解毒:洗胃,服用心臟鎮靜劑
『伍』 鈴蘭如何養殖
百合科鈴蘭屬
鈴蘭(Convallaria majalis)又稱君影草、草玉鈴。分布於歐、亞大陸及北美洲。
鈴蘭植株矮小,高20厘米左右。具有多分枝的根莖。葉2—3枚,基生,卵圓形,具光澤。花鍾狀,下垂,總狀花序,著花6—10朵,乳白色。漿果暗紅色,有毒。
鈴蘭喜涼爽、濕潤及半陰的環境。耐嚴寒、忌炎熱乾燥。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夏季休眠。
可用分株或播種繁殖,分株春秋兩季均可,3—4年分株一次,如果芽體肥壯,第二年春即可開花。播種一般在秋季進行,第二年春發芽,3—5年開花。
鈴蘭株形小巧,花香怡人,紅果妖艷,清麗優雅,似低頭含羞的少女,因此深得少男少女的寵愛。鈴蘭是十分理想的盆栽及花壇、花境、草坪用花,也可用於切花栽培及地被植物。
鈴蘭
概述:
原產我國及日本,歐美各國園林多有栽培。性較健壯,耐 嚴寒,忌炎熱乾燥,喜半陰、濕潤、涼爽環境,宜植於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壤土及砂質壤土上。
鈴蘭是世界庭院中著名的較耐陰的觀賞花卉,植株矮小,花具芳香,作為花徑,草坪、坡地、林緣的地被花卉,在自然式山石旁,岩石園或栽植房屋北面及樹蔭下,或室內盆栽,觀賞其優美葉叢與芳香玲瓏花朵,別有一番雅趣。花朵與花梗可提取高級香精??鈴蘭香,根莖入葯,有強心利尿功效。
鈴蘭
鈴蘭原產歐洲。我團不少地區有野生分布,常生於陰坡林下,耐寒,喜散射光和陰涼、濕潤的環境,忌炎熱。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繁殖
常用根狀莖或幼芽分株繁殖。秋季地上部枯萎後掘起根狀莖,取莖端的幼芽分株栽植。大的幼芽分株後翌春可開花,小的需隔1年後開花。
栽培
栽植根莖春季萌發後,每旬追肥1次,花莖抽出後停止施肥,花凋謝後再追肥1-2次,使根莖生長充實。天旱時注意澆水。晚秋地上部枯萎後,以根莖及其林眠芽露地越冬,並覆蓋腐葉、馬糞,翌年春季發芽、開花必旺。盆栽促成栽培,將處理過的根莖,在室溫20℃左右栽植,注意澆水,保持濕潤,培養3-4星期後開花。
病蟲害
如有褐斑病,用75%百菌清可濕粉劑700倍液噴灑。
應用
鈴蘭植株矮小,幽雅清麗,芳香宜人,是一種優良的地被和盆栽植物。有乳白、粉紅和斑葉品種。入秋時紅果嬌艷,
鈴蘭
栽培品種:
為百合科鈴蘭屬多年生草本花卉,具長匍匐根狀莖,株高3O厘米,基生葉2~3枚直立,橢圓形或長圓狀卵圓形,上麵粉綠色,具長柄,鞘狀相抱,長13~15厘米,寬7~7.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狹窄下延,花莛由鱗片腋內抽出,長15~30厘米,頂端微彎,總狀花序偏向一側,花小,鍾狀,下垂,芳香,乳白色,著花6~10朵,花期4~5月,漿果球形,熟時紅色。變種有大花鈴蘭(var. fortunei Bailey)、粉紅鈴蘭(var. rosea Hort)、重瓣鈴蘭(var. prolificans Wittm)、花葉鈴蘭(var. variegata Hort)等。
栽培技術:
栽培要點:
常在春、秋兩季切分根狀莖或萌芽切成段另行栽培,即分株繁殖。種植地以深耕肥沃為好。3~4年後換地再栽,或與其他花卉輪作。栽植株行距25~30厘米,每叢2~3個芽,覆土深5~6厘米。生長期應經常保持土壤疏鬆濕潤,早春和秋末各施一次充分發酵的追肥。開花前有適當陽光,花後較耐蔭蔽,秋末落葉後,供促成栽培時,割取根冠,置2~3攝氏度室內,經2~3周低溫處理,取出上盆置背風向陰處,於所需花期前5周移入12~14攝氏度溫室中,適當澆水並置暗處,經10~15天後逐漸向光處,室溫升至20攝氏度,底溫22攝氏度,並增加澆水和追肥,經3周便可開花。促成栽培如不給低溫和黑暗,常不萌發或雖萌發而花葶與葉生長不整齊,有礙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