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八仙荷花傳

八仙荷花傳

發布時間: 2022-06-30 00:23:06

『壹』 八仙全傳有哪些

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眾說不一。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游記》始定為:鐵拐李、漢鍾離(鍾離權)、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
【八仙】

鐵拐李

先說鐵拐李,鐵拐李在民間傳說中為八仙之首,有的書中稱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峽人,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則說他姓李,名玄;趙翼的《陔余叢考》中又說他姓劉。有說他是唐玄宗開元、代宗大歷之間人,學道於終南山,一次元神出殼,沒曾想屍體為虎所食,只得投身於一個跛乞丐。《歷代神仙通鑒》稱,其原本一俊偉丈夫,善道術,會使導出元神法術,修練於碭山岩穴中,有次應師父老子之約,行「元神出殼」法術,赴千里之外華山,數日後回歸,發現其屍體被其徒誤焚,突見附近一餓殍,靈機一動說「即此可矣。」即從餓殍腦門而入,神魂歸殼後則成一蓬頭卷須、黑臉巨眼,並且還跛了一隻右腳的醜陋漢子。看來他是一位民間口耳相傳,諸事附會而成的道家仙人。

鍾離權

八仙中名氣僅次於鐵拐李的是鍾離權。他在八仙中地位較高,特別是由於道教徒的吹捧,名聲更大。元時,金真道奉為「正陽祖師」。有關其人物原型,約出現在五代、宋初之際。《宣和年譜》、《夷堅志》、《宋史》等書都有他事跡的記載,只是後來訛為漢鍾離,才附會為漢代人。《歷代神仙通鑒》、《續文獻通考》等書稱,鍾離權,復姓鍾離,字寂道,號雲房子,又號正陽子。東漢咸陽人,其父鍾離章為東漢大將,其兄鍾離簡為中郎將,後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確實有位叫鍾離權的人,《全唐詩》錄有他的三首絕句,並附有小傳雲:「咸陽人,遇老人授仙訣,又遇華陽真人,上仙王玄甫,傳道入崆峒山,自號雲房先生,後仙去。」他留世的詩題為《題長安酒肆避三絕句》,其中有「坐卧常攜酒一壺,不教雙眼識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幾時歸去願相從」等句,還頗有一些「仙味」,當是一位好道之人。

張果老

張果老是八仙中年邁的仙翁,名「張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們尊稱其為「張果老」,歷史上實有張果其人,新、舊《唐書》有傳,武則天時,隱居中條山,時人皆稱其有長生秘術,他自稱年齡有數百歲,武則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見,張果老佯死不赴。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恆州刺史韋濟將其奇聞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張果又再次裝死,氣絕很久才蘇醒,使者不敢進逼。玄宗聞知,再次派徐嶠去邀請。張果只得進京。據說唐玄宗對其傳聞有疑,曾叫善算夭壽善惡的邢和璞給張算命,邢卻懵然不知張的甲子,又有道師「夜光」善視鬼,玄宗令他看張果,他卻問:「張果在哪?」居然對面而看不見。從史傳所記來看,張果不過是一位有些心虛的老朽江湖術士,要不何以數次裝死以避徵召呢?充其量不過會些幻術而已。所以有關他的仙話,全都是道教憑借民間傳聞,誇大其詞,為了宣傳需要而編造的。《太平廣記》還記張果老自稱是堯帝時人,唐玄宗問術士「葉法善」張的來歷,葉法善說:「臣不敢說,一說立死。」後言道:「張果是混沌初分時一白蝙蝠精。」言畢跌地而亡,後經玄宗求情,張果才救活他。

呂洞賓

八仙中流傳故事最多的當數呂洞賓,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為「純陽祖師」,又稱「呂祖」。歷來大多數研究者均認為,呂洞賓姓呂名岩,唐末人。《金唐詩》、《詞綜》中都收有他的詩作。宋代羅大經的《鶴林玉露》、洪邁的《夷堅志》及《集仙傳》等書對其均有記載。有說他是京兆人(今陝西、西安一帶),唐咸通中及第,曾當過兩任縣令。有說他是九江人,原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後之禍,易姓為呂。他始名紹光,二十餘年科場不第,遂罷舉而縱游天下,後被鍾離權點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濃的一個,瀟灑、風趣,為民除暴安良,斬妖除怪,還好酒好色,世間流傳有《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傳說,他的傳說既多且雜,但從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後被人們神化成仙。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的女性,有關其身世說法不一。一說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廣記》引《廣異記》稱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織鞋為業的農婦,後因嫌家居太悶,游於羅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經常採集山果供眾寺僧充齋。一次,遠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來羅浮山寺,稱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採摘楊梅果子,經查實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從何處采來這眾多山果,便認為二娘即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從此二娘遠近聞名,她也藉此不再寄居山寺了。《續通考》說何仙姑為唐武則天時廣東增城縣人,出身時頭頂出現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歲時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隻仙桃,從此不飢不渴,身輕如飛,並可預見人生禍福。後來她應召進京,途中離去。一說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筆記多稱她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稱她幼遇異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稱她放牧於郊野,遇異人送仙棗,食後而成仙,宋人筆記中還記載了何仙姑一些為人占卜休咎,預測禍福的事跡,一時士大夫及好奇者爭先前往彼處占卜,可見她不過是一位精於占卜的民間女巫。

藍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藍采和。南唐沈汾《續仙傳》、宋初《太平廣記》、陸游《南唐書》等書均載有他的事跡。是唐末至五代時人。其行為怪僻,貪杯喜唱,平時穿一身破藍衫,一隻腳穿只靴子,另一隻則光著腳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卻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熱氣(《續仙傳》)。平時他手持三尺有餘的大拍板,一邊打著竹板,一邊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觸景而生,不僅令世人覺得高深莫測,而且頗具仙意。其一雲:「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波,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他行為癲狂,有人施錢給他,他大都送給貧苦人,藍采和居無定處,四海為家。這個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漢,僅由於他的行為癲狂,又好周濟窮人,因此深得人們喜愛而被神化成仙。

韓湘子

普遍的說法,韓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侄子(有說侄孫),《唐書·宰相世系表》、《酉陽雜俎》、《太平廣記》、《仙傳拾遺》等書都有關於他的介紹。一稱是韓愈侄孫,歷史上韓愈確有一個叫韓湘的侄孫曾官大理丞。韓愈曾有《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他成仙的傳說,最早見於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書中稱韓愈有一年少遠房子侄,為人輕狂不羈,不喜讀書,韓愈曾責怪他,他卻能在七日之內使牡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變顏色,並且每朵上邊還有「雲橫秦嶺家何在……」的詩句,韓愈驚奇萬分。還有說韓湘子是韓愈外甥,其事跡和《酉陽雜俎》所言大同小異,韓湘子其人物原型為韓愈的族侄,五代時即被仙化。

曹國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國舅,出現的時間最晚,流傳的仙話也較少。其身世,說法大同小異,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後有關。《宋史》有傳,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孫,曹皇後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曉音律,喜愛作詩,封濟陽郡王,身歷數朝而一帆風順,年七十二而壽終。《神仙通鑒》雲:曹國舅天性純善,不喜富貴,卻慕戀於仙道,其弟則驕縱不法,恃勢妄為,曹國舅對其惡行深以為恥,遂入山修煉,遇鍾離權、呂洞賓而收他為徒,很快曹國舅修成仙道。《東游記》中所述曹國舅與上略同。

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樣寶物或法器,一般稱為「暗八仙」或八寶,常出現於刺綉、民間藝術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隨場景不同而變換。其中較為通俗的暗八仙為:

芭蕉扇(鍾離權)

葫蘆(鐵拐李)

花籃(藍采和)

荷花(何仙姑)

劍(呂洞賓)

笛子(韓湘子)

魚鼓(張果老)

玉板(曹國舅)

備註:電視上的是不正確的,請不要亂猜!

『貳』 八仙過海中八仙的簡介

仙,就是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八名得道仙真。共七男一女,即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及何仙姑。八仙的傳說甚早,唐代已有《八仙圖》與《八仙傳》,但其中的人姓名尚未固定。至明代吳元泰小說《東游記》,才確定為以上八人。

傳說八仙分別代表中國人的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等八個方面。八仙所用的法器,合稱「暗八仙」,都有一定的含義。張果老所持寶物魚鼓能占卜人生;呂洞賓的寶劍可鎮邪驅魔;韓湘子的笛子使萬物滋生;何仙姑的荷花能修身養性;李鐵拐的葫蘆可救濟眾生;鍾離權的扇子能起死回生;曹國舅的玉板可靜化環境;藍采和的花籃能廣通神明。

八仙均為神仙中的散仙。也是懲惡揚善,濟世扶貧的神仙。民間傳說中有許多關於他們的故事,「八仙巧懲惡老財」是其中的一個。但以「八仙慶壽」與「八仙過海」的故事流傳最廣。據道書記載及民間傳說,八仙「事跡」如下:

鐵拐李,亦稱李鐵拐。李鐵拐,相傳名叫李凝陽,或名洪水,小字拐兒,自號李孔目。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遊時因其肉身誤為徒弟火化,遊魂無所依歸,乃附一餓死者的屍身而起。蓬守垢面,坦腹跛足,並用水噴倚身的竹杖,變成鐵杖,故稱「鐵拐李」。元岳伯川雜劇劇本《呂洞賓度鐵拐李岳》曾記其事,後又被采入《東游記》,但情節有所不同。

漢鍾離,原復姓鍾離,名權,後改名為覺,燕台人,字寂道,號和穀子,又號正陽子。相傳誕生時,異光數丈,狀若烈火。因受鐵拐李的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後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後與其兄簡同日升天,度呂洞賓而去。見《東游記》。有關其神仙傳說,起於五代、北宋。《宣和書譜》卷十九:「神仙鍾離先生名權,不知何時人。而間出接物,自謂生於漢。呂洞賓於先生執弟子禮。」後遂稱「漢鍾離」而不名。鍾離權逭雙髽髻以傳道,手搖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風 。

張果老,亦名張果。原為唐代道士,相傳隱居於恆州條山,唐武則天時自稱已數百歲。武後召之出山,他裝死不赴。常倒騎白驢,日行萬里。唐玄宗時,派使者請他入朝,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職銜,賜號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見於《明皇雜錄》。新、舊《唐書》均有《張果傳》,列方技類。

何仙姑,名瓊,永州零陵人。十三歲時,入山採茶,遇呂洞賓。後又夢見神人教餌雲母粉,遂誓不嫁,往來山谷,輕身飛行。每日朝出,暮持山果歸來服侍母親。後屍解仙去。

藍采和,唐代的隱逸。所傳故事最早見於南唐沈汾《續仙傳》。常衣破藍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則披絮,冬則卧雪,氣出如蒸。藍采和常行歌於城市乞討,手持大拍板長三尺余,似醉非醉,踏歌雲「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均為神仙脫世之意。後得鍾離權之度化,乘雲而去。

呂洞賓,即呂岩,字洞賓,號純陽子。相傳呂洞賓進士落第後遇鍾離權,鍾離於爐上煮黃粱飯,授枕予洞賓睡,夢見自己中進士、當 官、升侍郎、成親、為宰相、被誣害、獲罪、家破人亡、窮困潦倒……倏忽醒來,黃粱猶未熟,方知貴不足喜,賤不足憂,人世間不過一場夢而已。遂棄家,拜鍾離權為師,入終南山修道。傳說他曾在江淮斬蛟、岳陽弄鶴、客店醉酒等。有關他的神話傳說,大概最早起於北宋岳州一帶。小說、戲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韓湘子,名湘,字清夫,傳為韓愈之侄孫。相傳韓湘自幼學道,追隨呂純陽,後登桃樹墮死而屍解登仙。韓愈官拜刑部侍郎時,賓客盈門,朋僚宴賀。韓湘子勸韓愈棄官學道,韓愈則勉韓湘子棄道從學。韓湘子以徑寸葫蘆,酌酒遍飲賓客,數斗不竭。又以盆覆土,開花兩朵,上有金字之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後來,韓愈以諫迎佛骨事,貶謫潮州,別家赴任,途經藍關,值大雪,馬憊於道。韓湘子冒雪而來。韓愈問其地,即藍關,嗟嘆韓湘子預言之靈驗。後韓湘子護愈抵任,復隨愈移袁州,最後度其叔韓愈入道。

曹國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後之弟,故稱國舅。因其弟景植不法殺人而伏罪,曹景休恥見於人而隱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經鍾離權與呂洞賓之度化,曹國舅得還真秘旨而修道成真,並由鍾離權和呂洞賓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跡最少,出處最晚。

八 仙 祝 壽

八仙是懲惡揚善,仰富濟貧的神仙。他們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會祝壽,故廣被民間取用為祝壽的素材。

八仙所用的法器,合稱"暗八仙",都有一定的含義。

魚鼓,張果老所持寶物,"魚鼓頻敲有梵音",能占卜人生;

寶劍,呂洞賓所持寶物,"劍現靈光魑魅驚",可鎮邪驅魔;

笛子,韓湘子所持寶物,"紫簫吹度千波靜",使萬物滋生;

荷花,何仙姑所持寶物,"手執荷花不染塵",能修身養性;

葫蘆,李鐵拐所持寶物,"葫蘆豈只存五福",可救濟眾生;

扇子,鍾離權所持寶物,"輕搖小扇樂陶然",能起死回生;

玉板,曹國舅所持寶物,"玉板和聲萬籟清",可靜化環境;

花籃,藍采和所持寶物,"花籃內蓄無凡品",能廣通神明。

『叄』 八仙過海荷花仙子排行第幾

八仙過海荷花仙子就是何仙姑排行第五
《東游記》里「上洞八仙」排定的八仙順次:一、鐵拐李,二、鍾離權,三、藍采和,四、張果老,五、何仙姑,六、呂洞賓,七、韓湘子,八、曹國舅。

『肆』 八仙來歷及他們各叫什麼

鐵拐李

先說鐵拐李,鐵拐李在民間傳說中為八仙之首,有的書中稱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峽人,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則說他姓李,名玄;趙翼的《陔余叢考》中又說他姓劉。有說他是唐玄宗開元、代宗大歷之間人,學道於終南山,一次元神出殼,沒曾想屍體為虎所食,只得投身於一個跛乞丐。《歷代神仙通鑒》稱,其原本一俊偉丈夫,善道術,會使導出元神法術,修練於碭山岩穴中,有次應師父老子之約,行「元神出殼」法術,赴千里之外華山,數日後回歸,發現其屍體被其徒誤焚,突見附近一餓殍,靈機一動說「即此可矣。」即從餓殍腦門而入,神魂歸殼後則成一蓬頭卷須、黑臉巨眼,並且還跛了一隻右腳的醜陋漢子。看來他是一位民間口耳相傳,諸事附會而成的道家仙人。

鍾離權

八仙中名氣僅次於鐵拐李的是鍾離權。他在八仙中地位較高,特別是由於道教徒的吹捧,名聲更大。元時,金真道奉為「正陽祖師」。有關其人物原型,約出現在五代、宋初之際。《宣和年譜》、《夷堅志》、《宋史》等書都有他事跡的記載,只是後來訛為漢鍾離,才附會為漢代人。《歷代神仙通鑒》、《續文獻通考》等書稱,鍾離權,復姓鍾離,字寂道,號雲房子,又號正陽子。東漢咸陽人,其父鍾離章為東漢大將,其兄鍾離簡為中郎將,後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確實有位叫鍾離權的人,《全唐詩》錄有他的三首絕句,並附有小傳雲:「咸陽人,遇老人授仙訣,又遇華陽真人,上仙王玄甫,傳道入崆峒山,自號雲房先生,後仙去。」他留世的詩題為《題長安酒肆避三絕句》,其中有「坐卧常攜酒一壺,不教雙眼識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幾時歸去願相從」等句,還頗有一些「仙味」,當是一位好道之人。

張果老

張果老是八仙中年邁的仙翁,名「張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們尊稱其為「張果老」,歷史上實有張果其人,新、舊《唐書》有傳,武則天時,隱居中條山,時人皆稱其有長生秘術,他自稱年齡有數百歲,武則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見,張果老佯死不赴。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恆州刺史韋濟將其奇聞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張果又再次裝死,氣絕很久才蘇醒,使者不敢進逼。玄宗聞知,再次派徐嶠去邀請。張果只得進京。據說唐玄宗對其傳聞有疑,曾叫善算夭壽善惡的邢和璞給張算命,邢卻懵然不知張的甲子,又有道師「夜光」善視鬼,玄宗令他看張果,他卻問:「張果在哪?」居然對面而看不見。從史傳所記來看,張果不過是一位有些心虛的老朽江湖術士,要不何以數次裝死以避徵召呢?充其量不過會些幻術而已。所以有關他的仙話,全都是道教憑借民間傳聞,誇大其詞,為了宣傳需要而編造的。《太平廣記》還記張果老自稱是堯帝時人,唐玄宗問術士「葉法善」張的來歷,葉法善說:「臣不敢說,一說立死。」後言道:「張果是混沌初分時一白蝙蝠精。」言畢跌地而亡,後經玄宗求情,張果才救活他。

呂洞賓

八仙中流傳故事最多的當數呂洞賓,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為「純陽祖師」,又稱「呂祖」。歷來大多數研究者均認為,呂洞賓姓呂名岩,唐末人。《金唐詩》、《詞綜》中都收有他的詩作。宋代羅大經的《鶴林玉露》、洪邁的《夷堅志》及《集仙傳》等書對其均有記載。有說他是京兆人(今陝西、西安一帶),唐咸通中及第,曾當過兩任縣令。有說他是九江人,原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後之禍,易姓為呂。他始名紹光,二十餘年科場不第,遂罷舉而縱游天下,後被鍾離權點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濃的一個,瀟灑、風趣,為民除暴安良,斬妖除怪,還好酒好色,世間流傳有《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傳說,他的傳說既多且雜,但從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後被人們神化成仙。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的女性,有關其身世說法不一。一說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廣記》引《廣異記》稱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織鞋為業的農婦,後因嫌家居太悶,游於羅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經常採集山果供眾寺僧充齋。一次,遠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來羅浮山寺,稱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採摘楊梅果子,經查實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從何處采來這眾多山果,便認為二娘即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從此二娘遠近聞名,她也藉此不再寄居山寺了。《續通考》說何仙姑為唐武則天時廣東增城縣人,出身時頭頂出現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歲時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隻仙桃,從此不飢不渴,身輕如飛,並可預見人生禍福。後來她應召進京,途中離去。一說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筆記多稱她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稱她幼遇異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稱她放牧於郊野,遇異人送仙棗,食後而成仙,宋人筆記中還記載了何仙姑一些為人占卜休咎,預測禍福的事跡,一時士大夫及好奇者爭先前往彼處占卜,可見她不過是一位精於占卜的民間女巫。

藍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藍采和。南唐沈汾《續仙傳》、宋初《太平廣記》、陸游《南唐書》等書均載有他的事跡。是唐末至五代時人。其行為怪僻,貪杯喜唱,平時穿一身破藍衫,一隻腳穿只靴子,另一隻則光著腳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卻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熱氣(《續仙傳》)。平時他手持三尺有餘的大拍板,一邊打著竹板,一邊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觸景而生,不僅令世人覺得高深莫測,而且頗具仙意。其一雲:「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鸞鳳到碧波,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他行為癲狂,有人施錢給他,他大都送給貧苦人,藍采和居無定處,四海為家。這個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漢,僅由於他的行為癲狂,又好周濟窮人,因此深得人們喜愛而被神化成仙。

韓湘子

普遍的說法,韓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侄子(有說侄孫),《唐書·宰相世系表》、《酉陽雜俎》、《太平廣記》、《仙傳拾遺》等書都有關於他的介紹。一稱是韓愈侄孫,歷史上韓愈確有一個叫韓湘的侄孫曾官大理丞。韓愈曾有《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他成仙的傳說,最早見於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書中稱韓愈有一年少遠房子侄,為人輕狂不羈,不喜讀書,韓愈曾責怪他,他卻能在七日之內使牡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變顏色,並且每朵上邊還有「雲橫秦嶺家何在……」的詩句,韓愈驚奇萬分。還有說韓湘子是韓愈外甥,其事跡和《酉陽雜俎》所言大同小異,韓湘子其人物原型為韓愈的族侄,五代時即被仙化。

曹國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國舅,出現的時間最晚,流傳的仙話也較少。其身世,說法大同小異,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後有關。《宋史》有傳,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孫,曹皇後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曉音律,喜愛作詩,封濟陽郡王,身歷數朝而一帆風順,年七十二而壽終。《神仙通鑒》雲:曹國舅天性純善,不喜富貴,卻慕戀於仙道,其弟則驕縱不法,恃勢妄為,曹國舅對其惡行深以為恥,遂入山修煉,遇鍾離權、呂洞賓而收他為徒,很快曹國舅修成仙道。《東游記》中所述曹國舅與上略同。

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樣寶物或法器,一般稱為「暗八仙」或八寶,常出現於刺綉、民間藝術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隨場景不同而變換。其中較為通俗的暗八仙為:

芭蕉扇(鍾離權)

葫蘆(鐵拐李)

花籃(藍采和)

荷花(何仙姑)

劍(呂洞賓)

笛子(韓湘子)

魚鼓(張果老)

玉板(曹國舅)

【神話傳說】

八仙過海

八仙過海是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或呂洞賓)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

此時李鐵拐拋下自己另一項法器鐵拐(或說葫蘆),漢鍾離扔了芭蕉扇,張國老放下坐騎「紙驢」,其他神仙也各擲法器下水,橫渡東海。由於八仙的舉動驚動龍宮,東海龍王率領蝦兵蟹將前往理論,不料發生沖突,藍采和被帶回龍宮(亦說法器被搶)。之後八仙大開殺戒,怒斬龍子,而東海龍王則與北海、南海及西海龍王合作,一時之間驚濤駭浪。此時曹國舅拿出玉板開路,將巨浪逼往兩旁,順利渡海。最後由南海觀音菩薩(或說如來佛)出面調停,要求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之後,雙方才停戰。

除上述以外,民間中關於八仙也有一些口碑傳說,其中有則悲慘的「八仙過海」故事。

北宋建隆年間,沙門島(今廟島)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從建隆三年開始,凡軍人犯了法,都發配沙門島。這樣年復一年,島上犯人越來越多。但朝廷每年只撥給全島三百人的口糧,所以糧食越來越不夠吃。後來,沙門島看守頭目李慶便想了個狠毒辦法:當犯人超過三百時,便將其中一些捆住手腳,扔進海里淹死,使島上犯人總是保持在三百人內,如此被殺的,兩年內就達七百餘人,為了活命,犯人們經常跳海鳧水逃命,但絕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沒,一次,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將被殺的消息,便趁著天晴月朗,避開看守,抱著葫蘆、木頭跳入海中,往蓬萊山方向游去。從沙門島到蓬萊約三十里之遙,途中多數犯人體力不支淹死水中,只剩下八名身懷武功、體格健壯的善游者,借著水流游到了岸邊,在蓬萊城北丹崖山下的獅子洞內躲了起來。第二天,漁民發現了他們,當聞知八人從沙門島游水越海而來,無不驚奇萬分,把他們稱作「神人」,此事便在民間傳開了,並且越傳越神,他們被傳稱為「八仙」,演變成今天的「八仙過海」的故事。

八仙因為鬧過海,沿海人們大都有「七男一女不同船」的禁忌。理發業奉呂洞賓為祖師爺,相傳陰歷四月十四的所謂呂祖生日,各地理發業一般要熱鬧一番。民間祝壽要扮演八仙敬酒,渲染歡樂氣氛。

蘇東坡訪八仙

雖說蘇東坡是北宋人,八仙形成於元明時期,而蓬萊地兒偏偏編出個蘇東坡訪八仙的傳說出來。

傳說蘇東坡在登州做官時,想拜訪八仙,但不知道到哪兒找。打聽來打聽去,才有個須發皆白的老頭告訴他,每年三月初三,八仙都要到蓬萊閣上聚會,至於能不能見著他們,就要看緣分了。
三月初三一大早,蘇東坡就上了蓬萊閣,東游西逛也沒見著八仙的影兒。百無聊賴地到了顯靈門,見倆老翁下棋,一紅臉,一黑臉,都年過八十,須發盡白。紅臉老翁見蘇東坡來就招手請他做裁判。蘇東坡才高八斗,可近前一看棋局,目瞪口呆,懵懵然看不懂棋路。為免得丟臉,借口有事推辭。紅臉老者見狀對蘇東坡說:「你要找的人今天一準來,我們在這兒也是等他們的。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你就不必客氣了。」蘇東坡一聽詫異不已:他怎麼知道我是來找人的?老翁不是尋常人,聽他的話沒錯。於是安下心來靜觀棋路,慢慢看出點兒門道,也不多想什麼了。

不知過了多久,走過來一個老叫化,老遠就招呼下棋的老翁:「老伙計,今天輪到我請客,走吧,走吧!」紅臉老翁一指蘇東坡:「這兒還有一位呢。」老叫化瞥了蘇東坡一眼,說:「那就一塊兒來吧。」蘇東坡看那老叫化,要多埋汰有多埋汰,破衣爛衫,臟得看不出顏色來,臉上的油垢厚得能揭下一層。本來不想跟著去,可一想到方才對下棋老翁的疑心,也就跟隨著去了。

上了蓬萊閣,見閣上已經先到了七位,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其中還有個女的。高腿四方桌上擺著兩個小鍋、一方年糕。老叫化對眾人說:「今天也沒有什麼好招待的,就弄了三樣小菜,諸位湊付著吃吧!」蘇東坡探頭一看,一條半生不熟的死狗,一個眼歪嘴斜的死孩子,一方長滿霉醭的年糕。這伙人誰也沒客氣,抓起就吃,吃得津津有味,還連贊「好吃」。蘇東坡只覺得惡心,特別是那死孩子,讓這伙兒人你扯胳膊我拽腿,血乎淋拉的,看得讓人心驚肉跳。他本想嘗嘗那方年糕,可一看沾上了血腥氣,又打消了念頭。那兩位白發老翁倒是直讓蘇東坡,可蘇東坡哪敢吃?眼看著人家狼吞虎咽地吃完了,紛紛離去,只剩下下棋的兩位老翁。

老翁把蘇東坡招到跟前,問道:「你猜我倆是誰?」蘇東坡搖搖頭。紅臉老翁說:「我是南極仙翁,他是北極星君。剛才在座的那八位,就是你要尋訪的八仙。桌上的那三樣菜我也告訴你吧:那死狗是萬年壽狗;那死孩子是千年人參;那發霉的年糕是壽糕。吃一口多活一百歲,吃兩口多活兩百歲……鐵拐李為弄這三樣東西費了不少事哩!」說完,兩個白發老翁倏地不見了。

蘇東坡後悔至極,為什麼剛才就不硬著頭皮嘗一點呢?!

九頂會仙山

蓬萊城西南三十多里處有座蔚陽山。山上有九座山峰,形態各異,有大有小。民間傳說這九座山峰也與八仙有關。

相傳,某年三月初三八仙去蓬萊閣聚會,路過蔚陽山時被秀麗的景色所吸引,紛紛按落雲頭,飽覽山光水色。呂洞賓興致勃勃地脫下道袍蒙在一方大青石頭上,施展法術變出酒席,眾仙席地而坐,一邊欣賞山景,一邊交杯換盞暢飲起來,不一會兒都有了醉意。鐵拐李倚著寶葫蘆,醉眼迷離地說:「此番過海訪友,諸位只須躺在我這寶葫蘆上,忽忽悠悠,一會兒就過去了……」張果老瞪著醉眼,不服氣地說:「誰希罕你那破葫蘆,俺倒騎著毛驢,一拍驢腚,噢的一聲就過去了。」其他幾位也紛紛誇耀自己的能耐。看看吵不出個結果來,漢鍾離腆著個大肚子說:「今日過海,大家還是各施法力,請太上老君前來評判。誰的能耐大,到時自有分曉。」於是,呂洞賓摘下道冠,恭恭敬敬盤膝而坐,雙目微合,默運神功,一縷青煙自他的頭上冉冉升起,化作一道金光,直上雲霄。

約莫一袋煙的功夫,西南天空飄來一朵祥雲,太上老君騎著青牛來了。八仙收拾起趔趄的醉態,肅立恭迎。太上老君降下雲頭,問道:「洞賓急急發金光請我,所為何事?」呂洞賓上前躬身稟道:「師祖,小徒等有一事難決,煩勞聖駕。」接著便把比試法力的事說了。太上老君聽後,略作沉吟,說道:「渡水之術乃區區小技,何足道哉!爾等修行之人,怎可輕起爭雄好勝之心?」眾仙聽後,個個面有愧色。老君又道:「隨緣行善,廣布福澤,乃修道正途。此地風光秀麗,爾等何不施展各自法術,為凡間造福?」眾仙頓時大悟,一齊上前謝恩。隨後,呂洞賓披發杖劍,步天罡踩地煞,口中念念有詞,寶劍一指,喝一聲「起」,一座陡峭山峰赫然而現。張果老抖擻精神,倒騎著毛驢兜了一圈,一座怪石橫生的山峰呈現眼前。接著,鐵拐李、漢鍾離、曹國舅、韓湘子、何仙姑、藍采和也都相繼施展神通,各造了一座山峰。太上老君見了,心下歡喜,說道:「爾等且站在一邊,待老夫也造上一座,以不虛此行。」說罷,手中拂塵一揮,一座高峰高峰拔地而起,崢嶸崔嵬,莽莽蒼蒼,壯美遠在其他山峰之上,讓眾仙贊嘆不已。待八仙回過神來,太上老君已跨上青牛往兜率宮而去了。

這就是蔚陽山九峰的來歷。後來還形成了每年三月初三的「九頂山廟會」,山門前聳立的兩塊龍頭巨碑的碑文中,就有「九頂會仙山」的記載。

唐槐

蓬萊丹崖山天後宮院內有棵唐代的槐樹,但相傳很早以前並沒有這棵「唐槐」。八仙到了蓬萊後,鐵拐李和張果老(一說呂洞賓)在這個院內下棋,烈日當頭,無以遮蔽。鐵拐李遂從他的葫蘆里倒出一粒種子埋在地下,施展法術,念動咒語,轉眼間地面發出綠芽,很快長成一棵大槐樹,枝葉繁茂,樹冠如傘。二仙就在此樹下繼續下棋。

據稱,此樹自長成後就沒有任何變化。因是仙人施法生成,所以不再繼續長,也死不了,總是這副模樣。清道光年間天後宮失火,一夜之間燒毀廟觀三十餘間,而這棵唐槐倖免於難,不免讓人浮想聯翩:莫非這棵槐樹真是八仙所栽?

蓬萊境內關於八仙的傳說還有很多,不過大多跟風物地名來歷有關,如「銅井」、「南天門」、「太和廟」、「耍祖廟」、「仙人洞」、「扁擔石」、「四眼井」等等,篇幅所限,不能一一細述,倒不如深入蓬萊民間聽一聽,老百姓講述的民間故事或許遠比紙面上的生動。

【八仙宮】

八仙宮又名八仙庵,位於中國西北陝西省西安市郊區,是該地區現存唯一的道教宮觀,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它是供奉八仙的場所,其創建與八仙的故事有直接的聯系。

關於八仙的故事,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道教類神話之一。傳說有八位仙人,他們經常為人類做一些好事,受到人們的普遍崇拜。八仙宮所在地本來是唐朝的皇宮舊址,傳說在宋朝時有一位道士在這里看到了八仙,就開始修建道觀。12世紀時,道教的全真派盛行,在這里大規模修建道觀,奠定了現在的規模,明朝時它已經非常有名,到清朝康熙皇帝時,成為全真派的中心之一。在鼎盛時期,它佔地面積達到6000多平方米。現存建築主要有山門、靈官殿、八仙殿、鍾鼓樓等,布局嚴謹。裡面還供奉著葯王神孫思邈,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也是著名道士。

1985年後,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對道觀進行了修復,總面積達到1萬平方米 ,現在,它不但是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還是西安市著名的旅遊景點。

八仙
江西萬載北部一帶稱喪禮上抬棺材者為八仙。因其由八人組成。喪事上八仙聚為一桌,上山時,八仙抬先飲酒,並澆濕抬棺木的用具,然後抬起棺材,用腳踢倒支撐棺材的長凳上山。

『伍』 關於八仙的神話傳說是怎樣的

八仙是民間所喜愛的仙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個成語,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那麼八仙在歷史上是否實有其人,八仙的神話傳說又是怎樣演變的呢?

現在公認的鐵拐李、漢鍾離、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這八仙並不是一開始就確定下來的,據趙景深《八仙傳說》指出,在元代,甚至在明代前期,八仙究竟是哪幾位,尚無定論。直到明代吳元泰《東游》和湯顯祖《邯鄲夢》問世後,八仙才按現在流行的八位固定下來。八仙並不是人們憑空杜撰出來的,而有歷史人物為依據,但到底是哪幾位歷史人物,說法一直各異。鐵拐李,一說姓李,名洪水,隋朝峽人。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第十六篇《明之神魔小說》中說鐵拐姓李,名玄;趙翼《陔余叢考》中記載,鐵拐本姓劉;也有的書說他姓岳、姓姚等。張果老原名張果,有關他的記載,最早見於唐代鄭處海的《明皇雜錄》等書。張果其人,在《舊唐書》、《新唐書》中都有較詳細的記載,說他詭稱生於堯時,長生不老,因此不知他的籍貫和生年,武則天、唐玄宗似乎都信以為真,派使者去請他出山,曾出人宮廷等。何仙姑的事跡見於宋人著《集仙傳》,說她是唐代零陵人;《續通考》則說她是武則天時代的人,生於廣州增城,是何泰之女。韓湘子,是大名鼎鼎的文學家韓愈的侄孫,進士出身,官至大理丞;他成仙的傳說,最早見於唐代段成式的《西陽雜俎》。至於曹國舅,據《續文獻通考》及明代陳仁錫《潛確類書》所載,是宋丞相曹彬的兒子、曹太後的弟弟;然而《宋史》中記載曹彬之子、曹太後之弟曹佾,未嘗有成仙之事,因此,趙翼在《陔余叢考》中對此提出了質疑。

有人說,呂洞賓、漢鍾離、藍采和純屬民間傳說。其實這三位在歷史上也是有案可查的。在八仙的來歷中,故事最多分歧最大的是呂洞賓。歷來大多數研究者認為,呂洞賓姓呂名岩,唐末人,《全唐詩》、《詞綜》中都收有呂洞賓的詩。明代有關呂洞賓的文章更多,有的說他是唐禮部侍郎呂渭之後,唐末舉進士不第,也有的說他威逼進士及第,做過縣令。在八仙中,只有呂洞賓與張果老兩位是正史中有記載的。漢鍾離,《全唐詩》卷三十一傳中稱他是唐咸陽人,號和穀子,曾遇老人授仙訣,後傳道人崆峒山,也有人說他在唐末入終南山。他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後人誤稱他為漢鍾離,《歷代神仙史》把他列為漢代神仙,漢大將鍾高權。關於藍采和,陸游《南唐書》等書均有記載,是唐末逸士,據說他著夏服絮衫,冬天常卧於冰雪中,還常在長安市中擁藍而歌,並自稱藍采和。元代《藍采和》雜劇又說他原名許堅,藍采和只是樂名,《全唐詩》收有許堅的詩,註明是廬江人。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八仙的故事作過評價,認為這些故事最初是由流傳在人民口頭上的一些民間故事結集起來的,但在社會上影響很大。解放後,我國出版了《四游記》,其中的《東游記》,就是專門講八仙過海故事的。

『陸』 八仙全傳劇情介紹(1-40集大結局)的!

八仙全傳分集劇情第1集
凌霄殿上,玉帝臨朝,感覺到怨氣沖天,但太白金星卻匯報東海之東冒起一座葯山,百葯崢嶸。玉帝雀躍,豈料太白金星告以萬物相生相剋,有葯即有病。此時,異象出現,無數冤魂破土而出,玉帝意識到凡間必有事故發生,果然不出所料,剛從凡間回來的鐵拐李和漢鍾離告以東海之濱發生疫情,玉帝下令兩仙前赴葯島采葯,以濟萬民。

鐵拐李和漢鍾離正欲渡東海之際,花龍太子率蝦兵蟹將前來阻止,指玉帝曾有三百年內天界眾仙不能渡過東海之約。兩仙曉以大義,但花龍與兩仙早有嫌隙,堅決不允,雙方遂一言不合,打了起來,結果,花龍被重創,東海龍王現身,亦將兩仙打傷。

東海龍王闖天庭,討公道,離去之時,揚言封鎖東海。太白金星獻計,只要集齊八仙,便能渡過東海采葯。兩仙奉命往凡間找尋其餘八仙。臨離天宮前,太白金星告予兩仙,只要找到當年惹起爭端,現已成為凡人的玉蕭,便能令八仙歸位。

凡間,韓湘子從惡夢中驚醒,夢里,如常的從高空掉下,粉身裂骨,但這次比較特別,竟然有兩個仙人將他重整過來。

韓湘子發現神秘女子竟借聘請樂師為名,將一眾樂師盡情侮辱,激於義憤,韓湘子往看究竟。大宅之內,韓湘子目睹艷彩的潑辣專橫,忍不住挺身教訓,但竟受辱,在場的兩仙欲教訓艷彩,豈料東海一戰後,法力所余無幾,竟給電鰻電昏過去。而韓湘子更被艷彩戲謔一番。兩仙折返大宅將被五花大綁捆在橫樑上的韓湘子救了下來,兩仙認定艷彩是妖怪,豈料韓湘子不信,還笑言艷彩之所以如此利害是因為懂得武功而已,韓湘子留下姓名後與兩仙分手。

八仙全傳分集劇情第2集
原來艷彩竟是東海龍穴的龍女,為了尋找昔日吹響手中短簫的少年而在凡間出現,因為母親臨終時曾說,能吹響短簫者便是日後的夫婿。一直心儀艷彩的花龍力勸艷彩作罷,艷彩笑言婉拒。

鐵拐李和漢鍾離終於悟出太白金星的玄機,認定韓湘子就是三百年前的玉蕭。兩仙抵達韓湘子家,卻不見其下落,原來韓湘子到了兒時常去玩耍的山洞譜曲,韓湘子演練新曲,竟吸引了無數的小動物匯聚細聽,可見其曲藝殊不簡單,只是韓湘子自己一直沒有察覺而已。

兩仙終於找到了韓湘子,並向韓湘子表明身份,希望韓湘子能再做神仙,好等八仙順利歸位。韓湘子因為童年經歷,一直排斥鬼神之說,聞言後直斥荒繆,揚長而去。

韓湘子發現艷彩仍以告示招聘樂師,遂加以破壞,結果卻被引回大宅,原來一切都是艷彩的計謀,韓湘子既然被公認為音律奇才,便有機會能吹響她手中短簫,艷彩知道韓湘子窮困,遂以厚利誘之,但韓湘子不會所動。

一直暗中跟蹤兩仙的花龍為了阻止八仙聚合,霍地出手將韓湘子擊殺,幸好艷彩及時出現,喝退花龍之餘,更以仙法將韓湘子救活過來,但韓湘子卻認定花龍是艷彩派來殺害自己的殺手,直氣得艷彩拂袖而去。

韓湘子往找青梅竹馬好友何曉雲診治傷勢,其間被何母誤會兩人幽會苟合,怒逐韓湘子出門。韓湘子返家,卻見兩仙已在等候,兩仙訴說當年往事以證明韓湘子就是當年玉蕭,韓湘子反要求兩仙施以仙法,以證明神仙身份,兩仙因法力不濟而無能為力,韓湘子認定兩仙是神棍,將之怒逐出家門。

八仙全傳分集劇情第3集
夜下,韓湘子與何曉雲泛舟湖上,韓湘子告知有關神仙之事,何曉雲聽罷羨慕不已,因為做了神仙便可濟世為懷,普渡眾生,韓湘子不知有氣還是好笑。何曉雲自詡為克夫星,勸韓湘子另覓對象,韓湘子誓言非卿不娶。

艷彩扮作仰慕者,在何曉雲面前向韓湘子投懷送抱,令韓湘子尷尬不已。事後,韓湘子質問艷彩為何如此,艷彩笑言要助韓湘子一把奪得美人歸,可是,韓湘子毫不領情,喝斥艷彩不要胡來。

韓湘子眼見馬公子熱烈追求何曉雲,並且意欲提親,不禁焦躁不已,因為自己實在沒有一千兩銀作聘禮,情急之下,提議與何曉雲私奔,何曉雲以不舍父親遺留下來的永康堂醫館而婉拒。

韓湘子為籌措銀兩,迫不得已成為艷彩的樂師。在艷彩的設計下,韓湘子終於好奇地拿起短簫吹奏,而且一下子成功地將短簫吹響了,在暗處窺伺的艷彩驚喜不已,因為眼前的韓湘子正是昔日被自己所救的少年郎,亦是自己未來的夫婿。艷彩主動向韓湘子提親,但被嚴拒。

病人在喝下永康堂的葯茶後,上吐下瀉,林知縣亦是受害者之一,遂乘機斂財,敕令巨額賠償,陸翠凝認定只有何曉雲答應下嫁馬公子,才可將事件平息。韓湘子向艷彩求助,艷彩心下高興不已,因為在葯中不毒的計謀得逞了。艷彩答允借出銀兩,但韓湘子得鍾情於她,向有原則的韓湘子嚴詞拒絕,令艷彩氣結不已。

八仙全傳分集劇情第4集
兩仙繼續糾纏韓湘子,千方百計誘導他成仙,更指何曉雲將要下嫁馬公子,韓湘子大可了解凡心,專心做神仙,但始終不得要領。兩仙氣結下揚言明天晚上被雷劈過後,便能向韓湘子顯示法力,證明兩人是神仙。

山崗上,兩仙正等待雷電劈擊,孰料酒醉的韓湘子亦出現,企圖讓雷電劈死,自尋短見,經過連番搞笑的擾攘,三人果然被雷電擊中昏死過去。一直關心韓湘子的艷彩出現,連忙將韓湘子救走。被救醒過來的韓湘子反責艷彩多事,自己為情殉愛,何苦要將他救活過來,艷彩終忍不住說出下毒之事,何曉雲下嫁馬公子是自己一手做成,韓湘子氣憤下怒摑艷彩,並將之逐走。

兩仙擔心韓湘子一旦尋死,八仙便不能歸位,左思右想下,決定作出補求,兩仙恐嚇林大人,迫使林大人不再勒索永康堂。另一方面,馬公子因為病重,唯恐真的會被何曉雲剋死,亦提出退婚,原來,一切都是艷彩暗中出手。

為了醫治得了怪病的病人,何曉雲和韓湘子往尋找野生靈芝,花龍乘機在旁施法,欲置兩人於死地,但為艷彩出手阻止。花龍氣憤,質問艷彩,艷彩婉言拒愛,揚言一直只視花龍如兄長,花龍不解艷彩會喜歡韓湘子,艷彩坦言自己也不明白。

心情極壞的花龍在酒館內與掌櫃發生沖突,一氣之下,將掌櫃和酒客的骨髓吸食作為療傷之用,情況就如早前變成癱瘓的病人一樣。掌櫃等人被送去永康堂,眾人更加認定是妖怪所為,唯獨韓湘子堅決否定。

兩仙深感事有蹺蹊,遂往酒館查探,覺得事有可異,決定斬妖除魔,為民除害之餘,更為自己積聚功德。

八仙全傳分集劇情第5集
艷彩和兩仙不約而同的感應到韓湘子有危險,大駭反應。與此同時,花龍幻化成漢鍾離在韓湘子和何曉雲面前出現,花龍變回真身,要吸取韓湘子骨髓,幸而兩仙及時趕到,花龍為隱藏身份,幻化成沒有五官的怪人,與兩仙大打出手,花龍突然舊患發作,不敵,幸艷彩及時出現,將花龍救走。韓湘子和何曉雲因花龍而受傷,療傷之時,兩仙看見何曉雲手臂上的奇怪印記,不禁眼前一亮。兩仙偷偷夜訪何曉雲,告以何曉雲,她也是八仙之一,何曉雲半信半疑,兩仙出示當年被玉簫擊破碎的小石作證明,此時,韓湘子出現,力斥兩仙無稽,兩仙指出,世上既有妖怪,當然也有神仙,韓湘子一時間啞口無言。

陸翠凝和何曉霖知道何曉雲是神仙之後,雀躍不己,追問這對何家有何好處,同時,想知道何曉雲何時能夠成仙,兩仙指出,成仙過程絕不簡單,要消除人性中的弱點,成為完美典範,方能成為真正的神仙。

韓湘子雖然相信世上有神仙,但要口硬,堅說沒有,同時,亦勸何曉雲不要成仙,因為自己深愛著她,然而,何曉雲卻有著濟世為懷之心,覺得做神仙比愛情更重要,韓湘子游說不成,拂袖而去。

韓湘子要證明兩仙是妖怪而不是神仙,反被兩仙教訓,幸而呂岩出現,救了韓湘子。呂岩和韓湘子及何曉雲在酒樓敘舊,目睹白牡丹,一時間驚為天人。呂岩夜訪鳳儀樓,欲一親香澤,但卻敗興而返,呂岩向韓湘子揚言,定要追得美人歸,但不想信世上有直死不渝的愛情,自己只是游戲人間,逢場作興,反勸韓湘子不要為了一株樹而放棄一個森林,韓湘子嗤之以鼻。

八仙全傳分集劇情第6集
呂岩發現有人跟蹤韓湘子,暗中觀察,赫然竟是艷彩,呂岩質問艷彩有何企圖,韓湘子看見,即連珠炮發,呂岩隨之明白兩人的關系,待艷彩離去後,笑謂韓湘子,其實艷彩與何曉雲相比,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韓湘子為之氣結。

艷彩知道何曉雲欲做神仙,卻又舉棋不定,於是往找何曉雲,告以自己母親已經成為神仙,並施法令何曉雲入夢,讓她感受當神仙的美好感覺,只要何曉雲決定了當神仙,那麼,她便會離開韓湘子,自己便能俘虜韓湘子。一切果如艷彩所料,何曉雲經過夢境之後,已決定放棄愛情,當其神仙,但當何曉霖告以這樣的決定,似乎對韓湘子不公平的時候,不禁有點遲疑起來。

韓湘子得知艷彩從中搞鬼,氣憤不已,往找艷彩質問,臭罵之餘,更揚言一生一世都不會喜歡艷彩,艷彩為之傷心不已。花龍出現,加以安慰,艷彩奇怪花龍為何不留在龍穴養傷,花龍乘機再表白愛意和關心,但不得要領,花龍決定加速對付未來八仙,讓艷彩不再對韓湘子有任何留戀之餘,亦要藉此一泄心頭之恨。

何曉雲被花龍騙至樹林,何曉雲不解自己與花龍無仇無怨,為何要連番加害,花龍冷言因為她是八仙之一,所以就得死在他手上。幸而呂岩和韓湘子及時趕到,出手阻止,但兩人不是花龍對手,但艷彩暗中出手,花龍只得悻然離去。

兩仙知道花龍情況,為免夜長夢多,決定以僅余的法力,向韓湘子證明兩人就是神仙。兩仙帶韓湘子、何曉雲和呂岩騰雲駕霧,遍歷奇山大川,嘗遍春夏秋冬,令三人不得不信。
八仙全傳分集劇情第7集
事實擺在眼前,若非神仙,試問何以有此能力呢?韓湘子雖然明白一切,但為了自己的執著,為了與何曉雲的愛情,仍是嘴硬,強說世間何來神仙。

呂岩將從雪山摘來的奇花送予白牡丹,討好之餘,更是借機親近,兩人正談得投契之際,白牡丹耳畔突傳來怪聲,白牡丹心中一凜,不動聲色的邀請呂岩外出喝酒,豈料,中途卻又借故離去,令到呂岩為之茫然。其實,白牡丹也是為免呂岩受到傷害,才有此舉動。

白牡丹悄然來到一山洞,只見洞內有一人面蜥蜴妖怪,原來白牡丹也是一隻千年花妖,投身鳳儀樓當花魁,無非是為了方便吸取生人的精氣為蜥蜴妖黃蜥療傷。黃蜥下令白牡丹吸取韓湘子的精氣,白牡丹不解,黃蜥只言神妖本對立,吸取韓湘子的精氣,自是對自己大有裨益,然而,背後卻是花龍在主使。

白牡丹借故接近呂岩,並且透過呂岩邀請韓湘子教授音律,韓湘子礙於呂岩的情面而答允。鳳儀樓內,白牡丹欲吸取韓湘子的精氣,但為艷彩阻止,韓湘子誤會,以為艷彩又來破壞,氣憤之下,在大庭廣眾臭罵及奚落艷彩。

韓湘子仍對何曉雲難舍難離,何曉雲決定將一切交由天意決定,若韓湘子能三次將銅錢擲出個正面來,自己便與韓湘子成親,豈料,擲了無數次均失敗,韓湘子為之頹然。韓湘子以為又是艷彩搞鬼,卻要殺之來泄憤,但最後關頭,仍是懸崖勒馬。

太白金星向何曉雲報夢,為助其成仙,告予何處能找到野生靈芝,同時,亦告知一古怪葯方,揚言此方能治癒被妖怪所傷的老百姓。

八仙全傳分集劇情第8集
何曉雲終在呂岩的提示下找到了野生靈芝,但仍然斟不透太白金星在夢中所授的葯方,只好暫時以靈芝和雪蓮入葯,然而病人服葯後,仍沒多大的成效,何曉雲不禁憂心不已。

為了勸阻何曉雲成仙,韓湘子多番來找,但何曉雲忙著究研葯方,根本無暇相見,韓湘子以為何曉雲存心逃避,一氣之下,硬闖永康堂,眼見何曉雲的忙亂,韓湘子不禁內疚起來,但仍不忘質問兩仙,為何神仙不能談情說愛,兩仙登時被問得啞口無言。

艷彩始終心系韓湘子,眼見韓湘子飽受相思之苦,不忍之餘,勸何曉雲給韓湘子一個清楚了結,臨離去時,更點破了葯方的玄機,何曉雲終於堪破了葯方之謎。病人服用葯方之後,果有成效,昏迷的病人相繼清醒過來,不過餘毒尚未消去。

太白金星突然在兩仙面前出現,兩仙大喜,要求太白金星想法恢復兩人的法力,太白金星表示還得在節氣之夜受到雷擊才成,兩仙聞言氣憤,大罵太白金星不是。太白金星指一切都是對八仙的考驗,此番前來,只是告以讓何曉雲成仙的方法。

何曉雲決定慧劍斬情絲,以酒壯膽之後,往找韓湘子,豈料,途中墮橋,卻為荷花仙子所救,仙子更告予她是蓮花托世,曾經許諾要成仙濟世。何曉雲驚醒之時,卻見自己身在房中,一時間疑幻疑真。為了斬妖除魔,何曉雲告訴韓湘子,自己已決定成仙。

成仙之夜,一切准備就緒,眼看靈石就要與何曉雲結合之際,韓湘子殺至,將靈石搶走,兩仙與之爭奪之際,韓湘子擲走靈石,而靈石竟被經過的小狗銜走,眾人大驚。

八仙全傳分集劇情第9集
靈石失去,漢鍾離忙不迭狂追小狗而去,韓湘子眼見終於破壞了何曉雲成仙,開心不已,離去途中,大蜥蜴突然出現,吸去韓湘子身上精氣,韓湘子登時暈死過去。何曉雲將之救回永康堂,但靈芝用罄,一時間竟救不了韓湘子。

何曉雲連忙往採摘靈芝,發現林大人竟然將靈芝霸佔,不容旁人採摘,何曉雲欲與之理論,但林大人避而不見。另一方面,艷彩雖然多番被韓湘子侮辱,但始終情系他身上,遂暗中施救,無奈束手無策,在花龍啟示下,決定返回龍穴向東海龍王相借龍穴之寶:七節龍骨。

花龍眼見韓湘子沒死,怒責黃蜥辦事不力,黃蜥自傲,不把花龍看在眼內,花龍以武力威嚇,黃蜥被迫就範。呂岩造訪白牡丹,林大人突然出現,以權勢迫令白牡丹相伴,呂岩無奈離去,卻發現林大人眷養的寵物竟就是銜走靈石的小狗。

林大人滿以為可以成為白牡丹的入幕之賓,豈料卻成為黃蜥操控的傀儡。白牡丹不解黃蜥為何要對付林大人,黃蜥冷言一切都是為了修練,喝令不要多問,白牡丹隱隱然覺得事不尋常。

鐵拐李企圖伺機偷走林大人的小狗,豈料事敗被拉上公堂,鐵拐李揭示自己乃神仙,但林大人不信,鐵拐李以僅余的法力證明一切,林大人登時視之為神明,其實,一切都是花龍暗中相助和擺布,因為他要一舉消滅八仙。眾人終找回靈石,卻受到喪屍圍攻,幸得艷彩出現解困。鐵拐李擔心被妖怪所傷的人都會變成喪屍,焦慮之際,林大人提出舉辦成仙大會,為使何曉雲順利成仙,遂一口答允。另一方面,艷彩終以七節龍骨將韓湘子救醒過來,但身上餘毒未除,亦隨時有命喪之虞。

八仙全傳分集劇情第10集
艷彩質問花龍,何以七節龍骨也治不好韓湘子身上的妖毒,花龍砌詞辯解,指凡人根本受不了七節龍骨,反勸艷彩將七節龍骨交回東海龍王,艷彩悻言七節龍骨是偷回來的,花龍不禁為艷彩而擔心。與此同時,黃蜥再命白牡丹殺韓湘子,白牡丹雖是妖精,但有善心,不禁遲疑,黃蜥怒責白牡丹是否鍾情了呂岩,白牡丹忙加以否認。

韓湘子知道成仙大會之事,忙去勸說何曉雲不要受騙當甚麼神仙,但何曉雲堅持普渡眾生,在所不惜。白牡丹借機來找呂岩,暗中下手殺害韓湘子,豈料反被韓湘子體內龍骨所傷,呂岩以為白牡丹不適,關心探問,白牡丹對於呂岩的情意不無感動。

韓湘子發現林大人與黃蜥密會,遂跟蹤窺探,但行藏敗露,逃走之際,以為變成大蜥蜴的黃蜥就是林大人,眼看被殺之際,艷彩暗中出手相救,並打傷了黃蜥。韓湘子告以眾人,林大人就是襲擊自己的大蜥蜴妖怪,指成仙大會是個陰謀,眾人認定韓湘子為了阻止何曉雲成仙而胡說八道,不肯相信。

花龍責備黃蜥,黃蜥因而得知自己是給七節龍骨所傷,不禁對之見獵心起,花龍洞悉黃蜥心態,冷言不要望隴得蜀。韓湘子要求兩仙試探林大人,並立下賭約,若林大人不是妖怪的話,答應成仙,一試之下,韓湘子輸了,但韓湘子卻突然昏迷不醒。

何曉雲為救韓湘子要盡快成仙,兩仙只得製做通天石與天界聯絡,豈料途中被喪屍追襲,幸艷彩出手相助,才安然脫險。艷彩拚著受傷,再次以七節龍骨救治韓湘子,韓湘子醒來後,發現艷彩為了自己而受傷,好言慰問,艷彩眼見韓湘子態度有變,感動不已。

還有很多,好像有字數限制.暫時就發這點咯,不好意思!

『柒』 八仙過海中荷花是誰的隨身寶物

荷花是何仙姑的隨身寶物。

『捌』 「八仙過海」中的八仙到底是哪八位神仙他們的各自絕技和裝扮是什麼

八仙,就是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八名得道仙真。共七男一女,即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及何仙姑。八仙的傳說甚早,唐代已有《八仙圖》與《八仙傳》,但其中的人姓名尚未固定。至明代吳元泰小說《東游記》,才確定為以上八人。
傳說八仙分別代表中國人的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等八個方面。八仙所用的法器,合稱「暗八仙」,都有一定的含義。張果老所持寶物魚鼓能占卜人生;呂洞賓的寶劍可鎮邪驅魔;韓湘子的笛子使萬物滋生;何仙姑的荷花能修身養性;李鐵拐的葫蘆可救濟眾生;鍾離權的扇子能起死回生;曹國舅的玉板可靜化環境;藍采和的花籃能廣通神明。

『玖』 八仙全傳

是 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

『拾』 八仙全傳之八仙過海中八仙所代表的顏色和武器

芭蕉扇(漢鍾離) 橙色
葫蘆(鐵拐李) 紅色
花籃(藍采和) 深藍
荷花(何仙姑) 黃色
陰陽劍(呂岩) 翠綠
笛子(韓湘子) 淺藍
魚鼓(花龍) 紫色
玉板(曹景休) 草綠

熱點內容
花藝亞洲杯 發布:2025-09-12 01:28:29 瀏覽:845
雞油盆景 發布:2025-09-12 01:26:10 瀏覽:710
丁香暖暖 發布:2025-09-12 00:58:36 瀏覽:123
珍珠吊蘭盆栽 發布:2025-09-12 00:46:35 瀏覽:199
水庫蘭花 發布:2025-09-12 00:46:31 瀏覽:304
冬菟葵花語 發布:2025-09-12 00:29:45 瀏覽:641
防真綠植廠 發布:2025-09-12 00:28:02 瀏覽:140
喝酒賞蘭花 發布:2025-09-12 00:27:18 瀏覽:495
李寧櫻花風暴 發布:2025-09-12 00:27:09 瀏覽:281
七夕應該綉 發布:2025-09-12 00:20:02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