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傅海棠短線

傅海棠短線

發布時間: 2022-06-29 22:02:51

1. 誰是中國最厲害的期貨高手

不同的期貨品種波動規律是不一樣的,掌握規律,做好幾個品種就夠了!想做好期貨:要學會等待機會,不能頻繁操作,手勤的人肯定虧錢! 大繁至簡,順勢而為;只需看分時線,利用區間突破,再結合一分鍾K線里的布林帶進行短線操作,等待機會再出手,一天穩定抓住10個點就夠了,這樣就可以收益4%了;止損點一定一定要在系統里設好:他可以克服人性的弱點,你捨不得止損,讓系統來幫你!我們是個團隊,同時也代客操盤,利潤分成! 做久了才知道,期貨大起大落,我們不求大賺,只求每天穩定賺錢

2. 私募大佬排名

一、 葛衛東 江湖人稱「葛老大」的葛衛東,2000年開始投資股市,數次破倉,一度有自殺傾向。2004年,他閱讀了大量巴菲特的書籍,使他明白了投資的真諦,交易能力迅速提高。在過去的六年裡,他的年均回報率為120%,被華爾街稱為「東條英機」。現在擁有150億資產,在胡潤財富排行榜上排名第216位。
二、 王亞偉 曾經的「公募之弟」王亞偉,帶領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生了748.90%的總回報,成為了業界的神話。他以低調和犀利的操作被譽為「中國最好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大膽的操作風格,他的基金在2016年的表現令人尷尬,王亞偉從神壇上摔了下來。但現在他重生了,帶著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70%以上,重回巔峰。
三、傅海棠 農民傅海棠養豬六年,種棉花大蒜。2000年投資期貨,2009年至2010年,18個月投資從5萬增加到1.2億,成為期貨「第一散戶」,原「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擁有「農民哲學家」稱號。
四、蔣菲 歷史上「最佳散戶投資者」蔣菲,25歲時通過炒股賺了4億元,一夜成名。她的背景很神秘,又是個低調的人,所以她的財富來源是有爭議的。但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方法,我們可以看出她是典型的「浙派」短線游資,出手果斷,資產管理嚴格,交易體系獨特。
五、趙丹陽 趙丹陽於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並於1996年回到國內市場。2007年和2014年兩次攻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能夠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做出准確的判斷。李大霄曾將自己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和索羅斯相提並論。
六、林廣袤 2010年以600萬元持有3萬多手棉花賺了220倍到13億,2011年以1億元持有1萬手空棉花賺了7億,被稱為棉花人。2012年,他重新入市,虧損7億。之後,他暫時退出期貨,在華山行醫。
七、張磊 一級市場「投資狂人」章雷是高淳資本的創始人,管理的資產達300億美元。他的投資項目包括騰訊、JD.COM、mobike和滴滴,他倡導的投資理念是「存正用奇」、「撈一把」。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表現最好的股票管理基金。
八、裘國根 邱國根,凈資產70億,學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辦重陽投資掌舵。我們可以在股票,期貨和債券市場看到他。他最擅長投資組合,他的基金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大陸投資者視他為「港股之神」。1969年,他開始了自己的投資生涯,用5000港元買下了股票。40年後,他擁有資產42億人民幣,創造了「40年增值4萬倍」的神話。他倡導「炒股不投機市場」的理念,對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不幸的是,他在2014年患有淋巴瘤,並於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前「私募哥」徐翔,被譽為「寧波每日極限敢死隊」首席舵手。17歲時,他拿著3萬元入市投機到40億元,一度管理數百億資產「鶴立雞群」。不幸的是,2015年,一代投資神話在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和內幕交易而被捕後宣告終結

3. 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有哪些人

每個人都知道炒股賺錢,所以股市上出現了各種行業的人。 不僅有散戶和機構,還有民間募捐等。 與散戶相比,私有才是股票投資的名人,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中國私募牛人的十大排名。

六、樹林廣闊

2010年600萬元的多棉持倉以3萬元賺220倍到13億元,2011年1億元的空棉以1萬元賺7億元,被稱為棉花奇人。 2012年再次進入市場,損失7億美元後,暫時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

七、張磊

張磊,一級市場的“投資狂魔”是高甫資本的創始人,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300億美元。 他投資的項目包括騰訊、京東、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葫蘆”的投資哲學,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業績最佳股權管理基金。

八、裴國根

裴國根,70億身家,學院派出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立重陽投資,成為掌門人。 無論股票、期貨還是債市,我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長投資組合,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達到了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內地股民稱他為“香港股神”。 1969年開始投資生活,以5000港元購買股票,40年後擁有42億元資產,創造了“40年附加值4萬倍”的神話。 他主張“不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對行業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遺憾的是2014年得了淋巴結癌,於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是曾經的“私人計劃”,被稱為“寧波漲水停板敢死隊”的隊長,17歲時將3萬市炒至40億元,管理數百億元資產的“驕傲群雄”。 遺憾的是,2015年操縱證券市場,涉嫌內幕交易被捕,第一代投資神話落下帷幕。

以上是私募牛人的排名。 大家不是都羨慕他們豐富的打扮嗎? 股東如果想有他們那樣獨特的觀點,就必須對股票市場有明確的認識,對經濟和政策有敏銳的洞察力。

4. 怎樣在金融交易可以獲得收益

這個我知道的,可以選擇做ZFX山海代理,通過邀請人來獲取,或者可以在這家上做投資。

5. 中國十大民間股神

一、葛衛東
葛衛東,江湖人稱「葛老大」,2000年做期貨,數次爆倉,一度輕生。2004年閱讀大量巴菲特書籍,使其領悟投資真諦,操盤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華爾街稱之「東條英機」。如今坐擁150億資產,榮登胡潤財富榜第216名。
二、王亞偉
王亞偉,曾經的「公募一哥」,率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出748.90%的總回報,成為業界神話。他為人低調,操作極其犀利,被譽為「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操作風格過於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錶現令人唏噓,王亞偉掉下神壇,但如今他涅槃重生,攜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巔峰。
三、傅海棠
傅海棠,農民,養過六年豬,種過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貨投資,2009年到2010年,18個月從5萬炒到1.2億,是國內期貨界的「第一散戶」。獨創「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有「農民哲學家」的稱謂。
四、蔣菲
蔣菲,史上「最牛散戶」,25歲就通過炒股賺到4億,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為人低調,所以其財富來源頗具爭議,然而,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手法中,我們能看出她是一個典型的「浙江派」短線游資,出手及其果斷,資產管理非常嚴格,交易體系自成一派。
五、趙丹陽
趙丹陽,人稱「私募教父」,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1996年回歸國內市場。2007年、2014年兩度狙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能做出精準的判斷,李大霄曾將他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索羅斯相提並論。
六、林廣袤
「濃湯野人」林廣袤,2010年600萬元多棉持倉3萬手賺220倍到13億,2011年1億元空棉1萬手賺7億,被稱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場,虧損7億,此後,暫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
七、張磊
張磊,一級市場「投資狂魔」,是高瓴資本的創建人,管理的資產規模達300億美元。他投資過的項目包括騰訊、京東、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資哲學,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業績最優秀股權管理基金。
八、裘國根
裘國根,70億身家,學院派出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辦重陽投資,成為掌舵人。無論股票、期貨、債券市場,我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長投資組合,旗下基金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內地股民將他奉為"香港股神"。1969年開始投資生涯,用5000港元買股票,40年後擁有42億
元的資產,創造了「40年增值4萬倍」的神話。他主張「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對行業發展有深入研究,可惜的是2014年患上淋巴癌,於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曾經的「私募一哥」,人稱「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17歲帶3萬入市炒到40億,曾經管理數百億元資產「傲視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資神話就此落幕。
每一位股神都是一個獨立思考的人,用自己的系統思考,希望你能早日組建你自己的系統,如果你還有不懂的,建議你可以去盈虧同圓的官網重新開始!

6. 選擇期貨品種的原因

整理了10位盤手,讓我們了解下他們是如何選擇期貨品種的,希望對投資者有所幫助。
傅海棠:基本面信息是最值錢的
我是通過基本面分析得出一個品種的方向,首先收集基本面信息,我認為信息是最值錢的,我每天會對各個品種都看一遍。如果我對各個品種忽視了,偶爾一段時間對某個品種就淡忘了。時時刻刻關注這些品種,一旦某一個品種來了機會,提前察覺,不然可能這個品種的行情走過去才發現自己忘了。然後通過調查再結合心理分析,如果一個價格長期停留在一個價位上以後,它對農民的種植肯定有影響,要分析某一個價格對播種面積產生多大的影響,再結合多點實地調查,得出一個綜合的結論,憑這個結論以點帶面。
我所有的品種都研究,但不一定做。盤面上所有活躍的品種我都看,同時還要研究,因為要捕捉機會。有的品種3-5年一個周期,或者是10年,甚至20年,說不定哪天就冒出一個歷史大機遇。具體操作主要做一個品種,或者在一個主要品種以外,2、3個品種輕倉少量參與。
劉福厚:只做自己熟悉的品種
要做你自己熟悉的品種,如果一開始沒有熟悉的品種,那你做一個品種2、3年,它自然就成了你熟悉的品種,也可以說在這個品種上你成了專家。只要堅持做,難賺錢和容易賺錢是對立的,為什麼你難賺錢了,而那個人就好賺呢?說明那個人的本事比你大,你想辦法超過他,你就好賺錢了,你現在做銅、大豆這些如果有十幾年了,我說的交割規則也許沒去看,很多東西有了瑕疵,不合理了,你還不知道、不懂這些,那你就吃虧了,你如果先知道了,那就把別人套住了。哪個難賺錢,哪個容易賺錢是相對的,只不過是你能不能賺到這個商品的錢。當然有些老品種肯定是越來越不活躍,參與度低了。像玉米,它上漲100元的概率可能只有10%,下跌100元的概率可能有90%,其實做期貨除了我剛才講的那些,還要從概率上分析,這也是很重要的。
嚴忠:尋找相對清晰有趨勢的品種
尋找一些相對清晰的有趨勢的品種去交易,因為在國內的環境當中,我可能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政策和經濟背景相對來說理解得更透徹一點,對於跟國際市場相關度很高的品種,需要你的視野與研究跟得上,一般這樣的品種我會選擇它出現一個比較清晰的供求平衡被打破的階段去操作,可能操作頻率會低一點,但是我不排斥任何的品種,因為它們都有自身大的周期,也許某一年股指不太好的時候,商品會有一個非常好的周期,這是完全可能的,在我的投資框架當中,我希望品種和策略越豐富越好,就是說給我更多的原料,我來配菜,我不排斥一些並不是我特別擅長的品種的投資機會,這也是可以從一些基本面和技術面當中找到操作機會。其實你的精力一定是有側重的,但是你的視野需要開闊,當有些平時可能參與不太多的品種今年確實出現了清晰的基本面供求變化的時候,我覺得在合適的時候應該去參與,而不應該去排斥。
張明利:標准有兩條
1、熟悉的品種;
2、具有良好流動性、成交量大的品種
對於期貨市場的品種選擇,我們的選擇品種的標准一般會有以下兩條,一是熟悉的品種,第二需要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成交量大。像有些寡頭壟斷的品種,一般情況下我們都不會去交易,也不會投入很大的研究力量去研究,這對長線交易、資金量大的交易,我認為市場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每個人賺每個人的錢,我賺基本面的錢,只要是寡頭壟斷的我就不參與。
王向洋:喜歡做行情趨勢強烈的品種
我比較喜歡選行情趨勢比較強烈的品種,而這種品種通常我只是在趨勢的中間段介入,行情的初級階段由於沒有太多的技術圖表體現出來,通常我不會做太多的戰略性建倉,我只會順著行情形成的趨勢去跟隨趨勢。品種選好後,我會觀察這個品種的行情走勢是否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如果符合這個條件我會進場,通常我會在盈利拉開一段區間之後在下一個突破點加倉,加倉的倉位如果不能馬上盈利的話,我會把加倉的那一部分平掉以保持資金的平穩性,至於減倉,如果不是行情逆轉,通常不會做減倉動作。
丁洪波:六個准則優選品種
第一是形態上優美,就是很流暢的形態。有時候你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就是好,因為你感覺優美的東西就是好的,我比較看重這一點。期貨有時候就是這樣,一開始很流暢的一波下跌行情或者上漲行情,形態都比較優美。我們只能平時多看,才能對美感更有把握。
第二是趨勢明朗,不論是趨勢線、均線、波段都比較明朗。但有時候也會出現物極必反的情況,到時就要考慮物極必反。順勢而為是個很好的機會,物極必反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第三個就是市場化波動特徵明顯。它的波動特徵相對比較市場化一點,有些品種突然之間上竄下跳,這種情況也要稍微小心一點,盡量避免這樣的品種。有些相對比較市場化一點,活躍的時候,盡量選擇這樣的品種。
第四個是止損點明確可控。有時候找不到止損點在哪裡,你可能覺得機會比較好,但往往是不好的行情。
第五點強弱明顯,在諸多的品種當中這個品種是比較強勢的,然後內盤、外盤都有的品種,內盤相對比外盤偏強的品種。
第六是符合建倉的原則。你總有自己的原則和方法,不符合自己的方法,就相當於是天馬行空。並不是適合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建倉,要把原則性的條件加起來,都符合了之後,又符合技術分析、盈虧比計算的方法,我就會認為這是最優勢的交易品種,就會重倉甚至滿倉做進去,看好它,把所有的雞蛋只放在這一個籃子裡面,有可能會敲碎幾個,但不會整個籃子全部敲碎,因為風險已經在可控的前提下了。
付愛民:「量」是首要考慮的
選主要操作的品種,首先第一個成交量和資金量的吞吐能力必須要有,再者就是持倉量大、資金進出方便,投資者的參與結構包括機構、散戶、各類資金比較均衡的時候,簡單說就是持倉量到了一定程度以後,成交達到活躍狀態以後,這個產品基本上就可以參與了,「量」是首要考慮的。第二個就是當這個新品種的國家產業政策有所導向以後,或者基本面對這個新品種有些特殊的利好,這樣的品種可能會面臨大的結構性變化的機會,我會重點去參與。就這兩個,一個是量,一個是產品本身,真的出現大機會的時候,一定會有資金去炒作它。
汪星敏:哪個品種做的效果好就做那個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自己兩三年的賬單拉出來統計,看哪個品種的效果最好,資金曲線是一目瞭然的。哪怕所有的品種都是虧的,總有一個是虧得最少的。虧最少的至少是最適合的。
平時會同時操作銅、橡膠,這兩個品種是必做的,另外還會挑一兩個積極的品種,即方向稍微明確一些的品種作為對沖。有些品種雖然虧錢,它本身就是作為對沖,如果這個虧10萬,那邊的盈利應該有12、13萬或者20萬,它起著保護作用。某一個階段重點只做一個品種的情況很少。前幾年做棉花的時候就專做棉花,做黃金就專做黃金。原先資金少,現在資金稍微多一點還是需要考慮一下風險。在不同的階段不會切換重點操作的品種,就只做這幾個品種。切換到別的品種就是送錢去的。以後更加不會切換了,有可能只做銅一個品種了。
從我個人而言,十幾年交易,從原先的十幾個品種慢慢變成兩三個,未來可能只做一個品種,從這個角度來看,還是做一個品種比較好。有些品種,不做的時候看得清清楚楚,等你一進去就洗盤,你的重心不在這,只是來打游擊,然後撤退就虧錢了。到最後會發現沒什麼好結果,還是專注一個品種比較好。但是像資金大戶做品種的組合,這又是另外一方面的事情,小資金還是做少數幾個品種比較好。
孫鵬:乾脆利索的品種,非常容易快產生利潤
工業品里,我們熟悉的橡膠、螺紋、鐵礦,也是我們非常喜歡的品種。跟期指性格非常相似。如果用人的性格來打比方的話,這四個品種是屬於做事乾脆利索的品種。要麼沒有波動,一旦趨勢形成,都是非常容易快速產生利潤,脫離成本的品種。
農產品,受到天氣因素、氣候影響、進出口因素、各國產業政策波動等要素影響較多,過度的高開低開頻率也不少。除了豆粕、菜粕、豆油、菜油這幾個品種和棉花,其他的農產品我們基本上不碰。
張明偉:只做PTA
在期貨市場我賺的錢,90%都是做日內賺的,PTA這個品種上賺的。PTA的波動特性是快,漲或跌都很凌厲。買進去之後就賺了50個點,一般回到賺30個點就止盈。我也會看其他的聯動品種,比如說橡膠、銅、塑料等,如果這些系列品種都保持在強勢,我有可能不輕易平倉,因為今天有可能會漲停,我就會以回吐30個點為代價,甚至我不賺錢出來也要等下一波加速地上漲。但是如果橡膠、塑料等品種很弱,我就准備隨時平倉,因為關聯的品種可能會把它帶下來。
王春祿:2000元賺到2000萬
三年做到兩千萬,這個是屬實的,當時兩千塊錢它不僅僅是兩千元,更是我的一個夢想,一種信念。我就是懷揣著我的這樣一種夢想和信念,在期貨市場里去打拚的。我是真正把它當做一份事業去做,當時腦子里沒有別的想法,除了吃飯睡覺,我走路的時候都在想著如何做好期貨,蒼天不負有心人,我就是靠著這兩千塊錢一手一手做玉米走到了現在。最開始做的是短線,賺兩三個點就走,每天能賺五六十塊錢就特別高興。後期隨著時間的積累,我的經驗也慢慢豐富,利潤也就慢慢增加了,一手玉米慢慢的做成了兩手三手,三手做成更多。然後通過不斷復制之前的方法,成功的用三年多的時間做到了兩千萬。現在回頭看看,自己無疑是幸運的,現在的成功也是存在一定幸運成分的。但更重要的我認為還是歸功於自己通過多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探索出的一套正確方法和思路。

7. 一萬元做期貨,正常一天能賺多少錢一天虧的上限為多少就應收手

傅海棠:第一回;我從2000年做期貨到2009年,一直在虧損。中間也有賺錢的時候,但是最後還是保不住,就回去了。連續的九年當中,就沒有實現真正的盈利。因為不斷的進行虧損,時間還比較漫長。所以當時壓力也是很大的 。
可我還是底氣十足,因為我有一個信念。如果我這套方法在期貨市場上不能出現盈利的話,可能也沒有更好的盈利方法。我堅信我這一套期貨分析方法和操作方法,最後一定能實現盈利,一直沒有喪失信心。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第二回;我2009年賺了1.2個億,2011年打個平手,2012年盈利,2013年小虧,來回打個平手。2014年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回撤,尤其2015年出現了嚴重的回撤,在外人看來回撤幅度實在是很大。在我看來無所謂,小事 。
當時各種大宗商品的價格實在是跌無可跌,幾乎就是白送。朋友圈也在傳一個說法:「再跌就歸零了,不要錢了。」雖然資金回撤幅度比較大,但是我買的貨不少,籌碼不少。因為期貨是杠桿交易,所以一旦行情反轉,就很快會出現報復性的增長,爆炸性的盈利,資金很快就會回來,那都只是浮虧。不過因為我方向是做多,所以不怕它跌。總不能歸零吧,回來那一天很快就會回來。做空就不行了。

8. 優秀交易員是怎樣煉成的

一個優秀交易員的成功,其背後肯定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優秀交易員是什麼樣子的?長期持續穩定盈利。

很是羨慕,但成長為一個優秀交易員,其煉獄般的過程又有多少人可以忍受和接受呢?那撕心裂肺的痛、痛徹心扉的難過、日夜煎熬的苦、提心吊膽的擔憂??你又經歷了多少?

可以肯定,成功的、優秀的交易員並不是一帆風順地完成交易人生的,而是在痛苦和煎熬中歷練升華的。沒有被折磨、被摧殘的交易員,一定不是優秀的交易員。不信?可以去問問傅海棠、葉慶均、林廣茂等等大咖,他們承受了怎樣的痛楚?

不可否認,一定有交易天才,但我知道這樣的天才一定是不可以復制的,大多數成功交易員一定是靠後天的自學和反復摸索而成就的,而且成功率極低。這與期貨的投機本質息息相關,本質上說期貨投機是失敗者的游戲,之前的99%的人被消滅了,之後的又飛蛾撲火,又是99%的被消滅,如此反復循環。

可見,期貨投機的成功是難於上青天啊!

因為,期貨交易是反復試錯的實踐過程,試錯就意味金錢的消耗,請問我們有多少錢可以消耗呢?又有多少時間、精力可以消耗?

其二,投機市場一個最明顯的特點是具有非常強的隨機性,既然是一個隨機性的市場,我們就很難找到規律,即使大概率是這樣的,但實際的結果往往是那樣的,經常出乎我們的預料,經常止損變成了常態,1次、2次、3次??不斷的止損,金錢被消耗了,心態變壞了,失敗容易了,成功變難了。

其三,期貨投機往往要求與人性背道而馳,實際中,大多數人的人性一定是急功近利,對小利益非常在意,沒有長遠的眼光和境界、沒有寬闊的胸懷、沒有淡定的心態等等,在這樣的格局下,要形成獨立成熟的交易思路和風格就會異常艱難。

難,一定是難,我們該怎麼辦?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如果可以,我的建議是退出期貨投機市場。如果不願意退出,或許以下的內容會給你一些啟發。

如果你不是天才交易員,要成為優秀交易員,唯一的途徑是:進行科學系統的訓練和學習,讓我們的交易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而後牢牢固定下來。

比如,你善於短線交易,就不要去考慮做長線;你善於趨勢交易,就不要去考慮波段交易等,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善於的方法、風格做專、做精,一輩子就把善於的這件事情做到極致。再比如,你善於某個品種,這個品種讓你收獲多多,你就不要去考慮交易其他的品種,就把這個品種做到極致。

因為,成功的方法一個足矣!

因為,交易是一門手藝,既然是手藝,就有規矩,那我們就得按照規矩來,規矩讓我們怎麼做就怎麼做,規矩讓我們不做就一定是不做,一定不要逾矩。試想:在不逾矩的規矩下,一個動作我們反復練習了幾萬次,甚至是十幾萬次,結果會是什麼呢?這就是一招鮮吃遍天的邏輯與本質。

所以,一個屬於你、適合你的交易體系一定不要輕易去改變,你只可以完善。千萬不要今天短線,明天中線;今天趨勢,明天波段,後天復合。我們一定要知道,期貨投機市場比我們聰明的人成千上萬,不要去攀比,笨笨的做好自己就可以了,笨不一定是笨,是大智若愚。

之後,技能訓練隨著實踐次數的增加、交易時間的積累,技能就會升華到精神的層面,有了精神的存在,你的交易就活起來了,有了生命,又何愁不能再市場中生存下去呢?

9. 炒期貨必看那幾本書

1、基礎修煉:約來翰默菲源,《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日本蠟燭圖》
2、進階修煉:《以交易為主》,《股票作手回憶錄》,《專業投機原理》
3、高級修煉:此階段適合在市場已摸爬滾打一年以上者,有成功有失敗。《十年一夢》,《股票作手回憶錄》,注意此處再次閱讀股票作手這本書,有不同的感觸
4、靈魂修煉:《心經》《道德經》
說的比較抽象,可能不太適合你說的做金屬的初衷,但這是一個有5年交易經歷人士的忠告,感謝採納!

熱點內容
花藝亞洲杯 發布:2025-09-12 01:28:29 瀏覽:845
雞油盆景 發布:2025-09-12 01:26:10 瀏覽:710
丁香暖暖 發布:2025-09-12 00:58:36 瀏覽:123
珍珠吊蘭盆栽 發布:2025-09-12 00:46:35 瀏覽:199
水庫蘭花 發布:2025-09-12 00:46:31 瀏覽:304
冬菟葵花語 發布:2025-09-12 00:29:45 瀏覽:641
防真綠植廠 發布:2025-09-12 00:28:02 瀏覽:140
喝酒賞蘭花 發布:2025-09-12 00:27:18 瀏覽:495
李寧櫻花風暴 發布:2025-09-12 00:27:09 瀏覽:281
七夕應該綉 發布:2025-09-12 00:20:02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