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荷花不遇
① 古詩:《子夜吳歌》《尋陸鴻漸不遇》《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子夜吳歌:六朝樂府吳聲歌曲
《唐書·樂志》:「《子夜吳歌》者,晉曲也。晉有女子名子夜,造此聲,聲過哀苦。」
《樂府解題》:「後人更為四時行樂之詞,謂之《子夜四時歌》。」
選錄
【春歌二十首】
春風動春心,流目矚山林。山林多奇采,陽鳥吐清音。
綠荑帶長路,丹椒重紫莖。流吹出郊外,共歡弄春英。
光風流月初,新林錦花舒。情人戲春月,窈窕曳羅裾。
妖冶顏盪駘,景色復多媚。溫風入南牖,織婦懷春意。
碧樓冥初月,羅綺垂新風。含春未及歌,桂酒發清容。
杜鵑竹里鳴,梅花落滿道。燕女游春月,羅裳曳芳草。
朱光照綠苑,丹華粲羅星。那能閨中綉,獨無懷春情。
鮮雲媚朱景,芳風散林花。佳人步春苑,綉帶飛紛葩。
羅裳迮紅袖,玉釵明月璫。冶遊步春露,艷覓同心郎。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
新燕弄初調,杜鵑競晨鳴。畫眉忘注口,游步散春情。
梅花落已盡,柳花隨風散。嘆我當春年,無人相要喚。
昔別雁集渚,今還燕巢梁。敢辭歲月久,但使逢春陽。
春園花就黃,陽池水方淥。酌酒初滿杯,調弦始終曲。
娉婷揚袖舞,阿那曲身輕。照灼蘭光在,容冶春風生。
阿那曜姿舞,透迤唱新歌。翠衣發華洛,回情一見過。
明月照桂林,初花錦綉色。誰能不相思,獨在機中織。
崎嶇與時競,不復自顧慮。春風振榮林,常恐華落去。
思見春花月,含笑當道路。逢儂多欲擿,可憐持自誤。
自從別歡後,嘆音不絕響。黃檗向春生,苦心隨日長。
【夏歌二十首】
高堂不作壁,招取四面風。吹歡羅裳開,動儂含笑容。
反覆華簟上,屏帳了不施。郎君未可前,等我整容儀。
開春初無歡,秋冬更增凄。共戲炎暑月,還覺兩情諧。
春別猶春戀,夏還情更久。羅帳為誰褰,雙枕何時有?
疊扇放床上,企想遠風來。輕袖拂華妝,窈窕登高台。
含桃已中食,郎贈合歡扇。深感同心意,蘭室期相見。
田蠶事已畢,思婦猶苦身。當暑理絺服,持寄與行人。
朝登涼台上,夕宿蘭池裡。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
暑盛靜無風,夏雲薄暮起。攜手密葉下,浮瓜沉朱李。
鬱蒸仲暑月,長嘯出湖邊。芙蓉始結葉,花艷未成蓮。
適見戴青幡,三春已復傾。林鵲改初調,林中夏蟬鳴。
春桃初發紅,惜色恐儂擿。朱夏花落去,誰復相尋覓。
昔別春風起,今還夏雲浮。路遙日月促,非是我淹留。
青荷蓋淥水,芙蓉葩紅鮮。郎見欲采我,我心欲懷蓮。
四周芙蓉池,朱堂敝無壁。珍簟鏤玉床,繾綣任懷適。
赫赫盛陽月,無儂不握扇。窈窕瑤台女,冶遊戲涼殿。
春傾桑葉盡,夏開蠶務畢。晝夜理機縛,知欲早成匹。
情知三夏熬,今日偏獨甚。香巾拂玉席,共郎登樓寢。
輕衣不重彩,飆風故不涼。三伏何時過,許儂紅粉妝。
盛暑非游節,百慮相纏綿。泛舟芙蓉湖,散思蓮子間。
【秋歌十八首】
風清覺時涼,明月天色高。佳人理寒服,萬結砧杵勞。
清露凝如玉,涼風中夜發。情人不還卧,冶遊步明月。
鴻雁搴南去,乳燕指北飛。徵人難為思,願逐秋風歸。
開窗秋月光,滅燭解羅裳。合笑帷幌里,舉體蘭蕙香。
適憶三陽初,今已九秋暮。追逐泰始樂,不覺華年度。
飄飄初秋夕,明月耀秋輝。握腕同游戲,庭含媚素歸。
秋夜涼風起,天高星月明。蘭房競妝飾,綺帳待雙情。
涼秋開窗寢,斜月垂光照。中宵無人語,羅幌有雙笑。
金風扇素節,玉露凝成霜。登高去來雁,惆悵客心傷。
草木不常榮,憔悴為秋霜。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陽。
自從別歡來,何日不相思。常恐秋葉零,無復蓮條時。
掘作九州池,盡是大宅里。處處種芙蓉,婉轉得蓮子。
初寒八九月,獨纏自絡絲。寒衣尚未了,郎喚儂底為?
秋愛兩兩雁,春感雙雙燕。蘭鷹接野雞,雉落誰當見?
仰頭看桐樹,桐花特可憐。願天無霜雪,梧子解千年。
白露朝夕生,秋風凄長夜。憶郎須寒服,乘月搗白素。
秋夜入窗里,羅帳起飄颺。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別在三陽初,望還九秋暮。惡見東流水,終年不西顧。
【冬歌十七首】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
塗澀無人行,冒寒往相覓。若不信儂時,但看雪上跡。
寒鳥依高樹,枯林鳴悲風。為歡憔悴盡,那得好顏容。
夜半冒霜來,見我輒怨唱。懷冰暗中倚,已寒不蒙亮。
躡履步荒林,蕭索悲人情。一唱泰始樂,沽草銜花生。
昔別春草綠,今還墀雪盈。誰知相思老,玄鬢白發生。
寒雲浮天凝,積雪冰川波。連山結玉岩,修庭振瓊柯。
炭爐卻夜寒,重抱坐疊褥。與郎對華榻,弦歌秉蘭燭。
天寒歲欲暮,朔風舞飛雪。懷人重衾寢,故有三夏熱。
冬林葉落盡,逢春已復曜。葵藿生谷底,傾心不蒙照。
朔風灑霰雨,綠池蓮水結。願歡攘皓腕,共弄初落雪。
嚴霜白草木,寒風晝夜起。感時為歡嘆,霜鬢不可視。
何處結同心,西陵柏樹下。晃盪無四壁,嚴霜凍殺我。
白雪停陰岡,丹華耀陽林。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未嘗經辛苦,無故強相矜。欲知千里寒,但看井水冰。
果欲結金蘭,但看松柏林。經霜不墮地,歲寒無異心。
適見三陽日,寒蟬已復鳴。感時為歡嘆,白發綠鬢生。
子夜吳歌四首
作者:李白
春歌
秦地羅敷女,採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飢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夏歌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冬歌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尋陸鴻漸不遇
作者: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作者: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天遠,白帝城邊古木疏。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② 『去年今日此門中,映日荷花別樣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是那首詩里的
【題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出處】:
中華詩詞-唐五代-崔護
【注釋】:
這是一首情意真摯的抒情詩。崔護考進士末中,清明節獨游長安城郊南庄,走到一處桃花盛開的農家門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來熱情出來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節再來時,院門緊閉,姑娘不知在何處,只有桃花依舊迎著春風盛開,情態增人惆悵。
這首詩有一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本事:「崔護……舉進士下第,清明日,獨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畝之宮,而花木叢萃,寂若無人。扣門久之,有女子自門隙窺之,問曰:『誰耶?』以姓字對,曰:『尋春獨行,酒渴求飲。』女子以杯水至,開門,設床命坐,獨倚小桃斜柯佇立,而意屬殊厚,妖姿媚態,綽有餘妍。崔以言挑之,不對,目注者久之。崔辭去,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崔亦睠盼而歸。嗣後絕不復至。及來歲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徑往尋之,門牆如故,而已鎖扃之,因題詩於左扉曰……」(唐孟棨《本事詩·情感》)。
是否真有此「本事」,頗可懷疑。也許竟是先有了詩,然後據以敷演成上述「本事」的。但有兩點似可肯定:一、這詩是有情節性的;二、上述「本事」對理解這首詩是有幫助的。
四句詩包含著一前一後兩個場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場面。第一個場面:尋春遇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如果我們真的相信有那麼一回事,就應該承認詩人確實抓住了「尋春遇艷」整個過程中最美麗動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紅」,不僅為艷若桃花的「人面」設置了美好的背景,襯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現出詩人目注神馳、情搖意奪的情狀,和雙方脈脈含情、未通言語的情景。通過這最動人的一幕,可以激發起讀者對前後情事的許多美麗想像。這一點,孟棨的《本事詩》可能正是這樣做的,後來的戲曲(如《人面桃花》)則作了更多的發揮。
第二個場面:重尋不遇。還是春光爛漫、百花吐艷的季節,還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門戶,然而,使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卻不知何處去,只剩下門前一樹桃花仍舊在春風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風中含笑的聯想,本從「人面桃花相映紅」得來。去年今日,佇立桃柯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脈脈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舊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動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還能有什麼呢?「依舊」二字,正含有無限悵惘。
整首詩其實就是用「人面」、「桃花」作為貫串線索,通過「去年」和「今日」同時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對比,把詩人因這兩次不同的遇合而產生的感慨,回環往復、曲折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對比映照,在這首詩中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因為是在回憶中寫已經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憶便特別珍貴、美好,充滿感情,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傳神描繪;正因為有那樣美好的記憶,才特別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悵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慨。
盡管這首詩有某種情節性,有富於傳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帶有戲劇性,但它並不是一首小敘事詩,而是一首抒情詩。「本事」可能有助於它的廣泛流傳,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義卻在於抒寫了某種人生體驗,而不在於敘述了一個人們感興趣的故事。讀者不見得有過類似《本事詩》中所載的遇合故事,但卻可能有過這種人生體驗:在偶然、不經意的情況下遇到某種美好事物,而當自己去有意追求時,卻再也不可復得。這也許正是這首詩保持經久不衰的藝術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
「尋春遇艷」和「重尋不遇」是可以寫成敘事詩的。作者沒有這樣寫,正說明唐人更習慣於以抒情詩人的眼光、感情來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③ 關於荷花的詩句10首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釋義:小荷葉才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隻小蜻蜓立在上頭。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釋義: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3、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朱庭玉《天凈沙·秋》
釋義:庭院前落盡了梧桐的葉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當日的風姿。
4、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釋義:小池塘里,風中的水草獵獵有聲,雨後的荷花更散發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滿院都是荷花的香味。
5、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蘇軾《江神子·江景》
釋義:一朵荷花,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清凈。
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釋義:盡了酒宴興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進入藕花深處。
7、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
釋義: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彷彿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
8、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李商隱《贈荷花》
釋義: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9、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釋義: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出清脆的響聲。
10、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李商隱《贈荷花》
釋義: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④ 帶花的詩句飛花令500首
1、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2、杏花
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含楊柳風。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3、梨花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4、梅花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5、菊花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6、荷花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7、桂花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8、菜花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9、稻花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0、荻花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11、楊花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12、牡丹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⑤ 《涼州詞》、《烏呵澗》、《江畔獨步尋蓮花》、《憶江南》、《尋隱者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⑥ 失一荷花又遇蓮,早知有蓮不尋花。今生有緣知蓮情,不負一世枉為人。什麼意思
失去了欣賞荷花的機會,偏偏又遇到了蓮花綻放,早知道有蓮花就不再去尋找荷花,今天有緣明白蓮花的情深意重,沒有辜負了在這人世間做人。借花喻人,形容終於找到了自己心儀的戀人。
⑦ 請寫出看到荷花,杏花,夕陽,梅花後想起的詩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一支紅杏出牆來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⑧ 呂洞賓鐵拐里他們下界尋荷花的電視劇是什麼
很早的一部電視劇《東游記》,馬景濤演的呂洞賓
⑨ 五首荷花的詩句及賞析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回荷花別樣紅。答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荷花 [清]曹寅
一片秋雲一點霞,十分荷葉五分花。
湖邊不用關門睡,夜夜涼風香滿家。
五律 荷 清·納蘭性德
魚戲葉田田,鳧飛唱采蓮。
白裁肪玉瓣,紅翦彩霞箋。
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
美人憐並蒂,常綉枕函邊。
秋荷 清·鄭燮
秋荷獨後時,搖落見風姿。
無力爭先發,非因後出奇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