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果怎麼種
Ⅰ 海棠果種植越來越多,海棠果種植生長環境是怎樣的
海棠的種植環境是基礎。首先要知道,海棠不喜歡積水的環境,耐旱。因此,種植海棠的地塊應選擇光照充足、土壤肥力大、易於灌溉和排水的土壤。種植海棠前,應做好整地工作,首先對土壤進行消毒,防止殘留農葯和病蟲害影響海棠的生長。接下來根據海棠果實的種植密度挖種植穴,然後施足底肥。基肥可以是腐熟的農家肥,並添加適量的復合肥。開花後應適當添加鉀肥,主要是防止海棠枝條老化。海棠果實可以連續收獲,每次收獲都需要追肥,為新果實提供養分。
根據預定的種植間距,挖種植孔,將表土和底土分開,將表土和農家肥回填至坑底和坑中,將坑上部的原底土填平並拌入農家肥,將樹苗拉直即可。通過適當的灌溉、施肥和修剪,海棠可以茁壯成長。種植時,海棠可以享受其精緻優雅的花朵外觀,收獲美味的海棠果實。
Ⅱ 海棠育苗方法
狹義的海棠花是薔薇科蘋果屬中一些觀花、觀果樹木的通稱,為落葉小喬木。該屬除了蘋果是果樹外,多數種類都可賞花或觀果。最出名的種類是西府海棠和垂絲海棠。廣義的海棠花還有著名的貼梗海棠,它是薔薇科木瓜屬植物。海棠花是著名的觀賞花木,花色艷麗、花姿瀟灑、果實玲瓏。可植於人行道兩側、亭台周圍、叢林邊緣、水濱池畔等。有的可盆栽。
(1)嫁接繁殖。用播種的海棠花實生苗作砧木,其中湖北海棠和山荊子的實生苗最為常用。春季發芽前枝接的,在砧木地上5~7厘米處平行剪去頂部,在一側縱切2厘米深。在已接果的植株上選發育充實的枝條作接穗,用中間一段,剪成長4~5厘米,有3~4個芽,下端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切口,綁扎,用土蓋住接穗。
夏季芽接。嫁接後7天左右用手指輕碰接芽上保留的葉柄,葉柄立即脫落則表明接芽已經成活,不脫落則表明接芽未成活,應及時補接。
(2)播種育苗。秋季採摘成熟的果實,及時除去果肉,洗出干凈的種子。西府海棠種子千粒重較輕,50克左右,山荊子較重,150克左右,其他的多在二者之間。干藏不能出苗,要用3份濕細沙與1份種子進行層積貯藏。春季播種,播種前用低溫層積催芽,其中西府海棠需處理70天左右、湖北海棠40天左右、山荊子30天左右、裂葉海棠80天左右,有1/3種子裂口時播種。覆土1厘米左右。用塑料薄膜覆蓋,出苗後馬上撤去。播種苗7~8年開花。
(3)分株繁殖。春季萌芽前或秋冬落葉後進行分株繁殖。將大樹四周萌生的小樹切下,要盡量多帶根,另行栽植,根系少的應適當遮蔭,太小的在苗圃培育。
(4)壓條繁殖。春季壓條。樹木較小的用地壓。樹木較大的用高枝壓條法繁殖。
還可用埋根的方法繁殖。
Ⅲ 海棠果可以種植嗎
海棠果可抄以種植,襲而且海棠果原產自中國,現主要分布在華北,河北懷來是知名的產地之一。東北南部,內蒙古及西北也有,雲南西北部的大理,麗江等地區亦有種植,東北地區也有種植。在中國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遼寧、內蒙古等省區野生或栽培。
產海南、台灣,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安達曼群島、菲律賓群島、波利尼西亞以及馬達加斯加和澳大利亞等地也有分布。
Ⅳ 海棠果種子怎麼弄出來,需要怎麼做,用水怎麼把種子漂出來
堆成堆,約3——5天待軟化後,放在細眼篩子上,在比篩子大的水面上用手搓即可,細碎的沉到水裡,較大的皮肉漂浮在水面,篩子底部全是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