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寧海荷花庄

寧海荷花庄

發布時間: 2022-06-26 13:20:32

⑴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歷史事實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 .
目前有關梁祝的主要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

(1)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馬鄉鎮,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馬庄、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草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

(2)在古鄒邑西鄰微山湖北岸的馬坡村,有一立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墓碑,墓碑歷經淤積長期深埋,直到1995年才被發掘出來。這是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惟一的一塊墓碑,全文843個字,與神話傳說戲曲截然不同,不僅載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還點明了地方官員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據碑文記載得知,作為獨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裝外出到鄒城嶧山求學讀書,自九曲村過吳橋東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嶧山授業,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一日英台思鄉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門拜訪,別後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東(據鄒縣志載此橋在明隆慶年間被淹沒),英台眼見馬家迎親將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捨身取義,悲傷而死,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

根據碑文記載和實地考察,傳說中的梁祝故事原地為濟寧市。其理由是:在時間上馬坡石碑是記錄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說該碑根據外紀所記,即便是立於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於晚清時期的《寧波府志》、《宜興志》;從地理方位來看符合實際,梁祝合葬墓位於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約三公里,而距東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約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嶧山求學過吳橋與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3)江蘇宜興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長路曉農則認為,從歷史記載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記載最早在宜興。江蘇學術界、史志界、旅遊界的多位專家認為:從宋咸淳《毗陵志》至明代馮夢龍的傳奇小說中,都有大量文字及其他證據顯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興人氏。

(4)梁祝文化研究專家、寧波市鄞州區文聯主席麻承照說,根據他對《鄞州縣志》的研究,梁山伯應是鄞州人,祝英台應是上虞人。

(5)其實,「梁祝」的故事在寧波與汝南有著不同的版本。汝南傳說:在晉代,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3年,卻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被許配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臨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轎經過的路邊,讓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後,身穿孝服出嫁,轎子經過梁山伯墳時,下轎拜祭撞死在柳樹前。寧波傳說:梁山伯是晉代鄞州縣令,是個清廉的好官,由於得罪了權貴,被殘害致死,老百姓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來自上虞的俠女,劫富濟貧,後來被權貴殺害。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就把兩個人合葬在一起,結「陰婚」。兩個傳說分別在兩地找到了考古證據。在汝南縣,至今留有梁山伯與祝英台墓,分列於馬庄鄉古官道兩側,出土的墓牆證明兩座均為晉代墓。梁山伯與祝英台並沒有訂婚,二人不可能合葬,這種分葬墓符合當時的風俗習慣。而在寧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6)梁祝傳說產生於晉朝。現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載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張讀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學性渲染,可見其大致輪廓:「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游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7)現存較早、也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寧波)知府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文中說梁山伯生於公元352年農歷三月初一,死於373年農歷八月十六,終年21歲,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廟(又名「義忠王廟」)修建於397年。如記載可靠,「梁祝傳說」當產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這20多年內,完全形成則在宋代到清末。此後比較重要的文獻記載,還有明代馮夢龍的《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傳》,後者出現了化蝶的結局。

(8)1997年7月,寧波的梁山伯廟出土一座晉代墓葬,墓的位置、規格和隨葬器物與志書記載的梁山伯鄞縣縣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認為是可信的實物資料。

(9)20世紀50年代,著名作家張恨水在創作長篇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時,曾根據民間傳說,考證出10處起源地:浙江寧波、江蘇宜興、山東曲阜、甘肅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間、山東嘉祥、江蘇江都、山西蒲州、江蘇蘇州。

(10)有關梁祝的古跡,目前已發現17處包括讀書處6個,墳墓10處,廟1座。專家普遍認為,梁祝讀書處是受梁祝傳說的影響後形成的,不能反證其源頭。
不同的版本】

雖然「梁祝」傳說人們耳熟能詳,但很少有人知道,「梁祝」故里究竟在哪兒,全國究竟有多少種「梁祝」版本。據中國民俗協會有關人員介紹,全國大約有10多個地方自稱「梁祝」故里,在聯合申報「世遺」的幾處,關於「梁祝」,也是各說各的故事。

(1)鄞州版本:金代縣令與明朝俠女結「陰親」

在浙江寧波,相傳梁山伯是金代鄞州縣令,是個清官,由於得罪權貴,被人殘害致死,百姓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則是明代上虞的俠女,劫富濟貧,後來被權貴殺害。為了紀念他們,當地將兩人合葬,算結了陰婚。鄞州現存梁祝合葬墓、梁祝故居。那裡流傳著一句老話,「若要夫婦同到老,梁山伯廟到一到」。

(2)上虞版本:祝家村是祝英台故鄉

傳說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遷到此定居,原在上虞縣城教書為業,子孫移居上虞各地。我國第一部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唱詞就寫上了「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一個祝英台,才貌雙全……」據載,祝家村中原有一座規模較大的宅院,後因戰爭被毀,住宅面積約有500平方米,還有花園遺址。村邊有一個湖叫「千金湖」,有兩人合抱的金桂、銀桂,還有雲柏、石榴等古樹。還有祠堂及石碑,記錄著祝氏歷史。

(3) 杭州版本:梁祝在萬松書院同窗共讀

越劇《梁祝》中,有一段「草橋結拜」唱詞,說的是梁山伯與女扮男裝的祝英台在赴省城杭州讀書途中相遇,互認知己,便在「草橋」結拜「兄弟」,指的便是杭州東城望江門旁的草橋亭。而相傳梁祝同窗共讀之地,則是西湖上的萬松書院,故而,百姓又將此地稱為梁祝書院。它的前身為報恩寺,明弘治十一年改建為萬松書院,崇禎年間書院被毀。清康熙後,改辟為敷文書院。

(4)宜興版本:化蝶傳說根深蒂固

宜興最早記述梁祝故事的是《善權寺記》,始記於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稱祝英台舊宅在宜興善權寺位置,梁祝自小一起讀書,後又到齊魯、東吳等地游學訪友,逐漸產生感情。梁祝傳說在宜興均有記載,「化蝶」情節亦在宜興形成,為國內學術界認可。宜興現有「祝家莊」、「梁家莊」等地名、遺址,還有觀音堂、荷花池、雙井、九里亭等「十八相送」遺址。宜興俗定農歷三月廿八為「觀蝶節」,用「梁山伯」「祝英台」為蝴蝶命名。

(5) 濟寧版本:士大夫們為梁祝修合葬墓

濟寧市微山縣馬坡鄉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為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時所立。碑文記載祝英台家居濟寧九曲村,其父祝員外因沒有兒子,十分苦惱。祝英台是為解父憂才女扮男裝求學。梁祝二人同窗3年,梁山伯病逝家中,祝英台悲傷而死。士大夫們被祝英台事父至孝及對梁氏矢一而終感動,為二人修合葬墓。現曲阜孔廟還保有「梁祝讀書處」,在嶧山上還有「梁祝讀書洞」、「梁祝祠」等遺址。

(6)汝南版本:梁祝同窗共讀卻未合葬

傳說在晉代,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兒身。梁山伯臨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轎經過的路邊,讓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悉,身穿孝服出嫁,經過梁山伯墳時,提出下轎拜祭,趁人不備撞死在柳樹前。梁祝墓分開而建,各有墳頭。現汝南有梁祝讀書的「檯子寺」,也叫「紅羅山」,傳說這里曾有「紅羅書院」。紅羅山上傳說中梁祝擔水的井還在,井旁還有一塊碑,上寫「梁祝井」。

【情撼域外】

長篇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2007年由日本僑報社出版發行,原作者為中國著名女作家趙清閣,譯者為日本梁祝文化研究所所長渡邊明次。
被已故周恩來總理稱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梁祝故事,多少年來其感人的情節在中國廣為傳頌,在日本卻鮮為人知。2002年退休以後自費前往北京外國語大學留學的渡邊明次,在語文教材里知道了梁祝,對其產生了極大興趣。他利用留學中國的4年時間,尋訪梁祝故事遺存地,進行調查研究。在中國導師的指導下,完成了中文論文《梁祝故事真實性初探》。其後,渡邊成立日本梁祝文化研究所,決定出版3部有關梁祝的書。他翻譯了趙清閣的長篇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把它作為「梁祝三部曲」的第二部。中國梁祝文化研究會會長周靜書特為該書撰寫序言,高度評價渡邊明次是全面尋訪梁祝文化遺存地的日本第一人,也是國外研究梁祝文化的第一人。

⑵ 寧波民風民俗

寧波風土習俗

廟祀
民國《鄞縣通志?輿地誌?廟社》載:「今之廟,即古之社也。古者,人民聚落所在必奉一神以為社,凡期會要約,必於社申信誓焉。故村社之多寡,即可覘其時民戶之疏密,此講地方史者所當注意也。茲編所載,雖不盡如上所謂,然神廟多處,其民居亦盛,村落凋亡地,其神廟亦多廢圮,於此亦可考見地方今昔興衰之故。蓋神社雖亦屬迷信之一,而其起源則與僧寺、道院絕殊,不可不表而出之也。」約在1933年,鄞縣城鄉共有517處廟祀,其中當時城區(一區至五區)有159處,這是崇神、信鬼、好祀的民間習俗的表現。《鄞縣通志》所載「廟社一覽表」的欄目,有名稱、地址、所祀之神、廟社組織、建修年月、廟下(廟腳)戶口、廟會報賽、地圖縱橫線交點、備注。在城區社廟中,廟下(廟腳)戶口在千戶以上的摘錄於下:

新水仙廟 在惠政鎮偃月街,祀水仙淵靈侯。廟社組織分周、韓、林、江、施五堡。宋時建,郡守趙以夫撰有碑記。清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全祖望撰有碑記。咸豐十一年毀於兵,同治二年重葺。廟下戶口一千四百餘戶、六千餘人。舊例元宵燈祭,八月十五日為神誕期,演戲致祭,今皆停止。是廟,傳為阿育王龍神之行館。

湯君廟 在清潔鎮驚駕橋下,祀敕封明濟侯湯華。廟社組織分仁、義、禮、智、信五柱。唐元和間建,清雍正十一年重建,乾隆四十七年重修。嘉慶四年重建,道光十八年、咸豐九年、光緒二十七年三次重修。廟下戶口約二千數百戶。夏歷六月五日為神誕期,演戲、奉牲祭神。廟內舊有壁畫。

櫟木廟 在櫟木鎮櫟木巷,祀鄞令張峋。廟社組織分潛龍漕、仇畢、舟孟橋、荷花庄等十八堡,每兩堡推委員一人,共九人主持廟事。明時建,清代屢有修葺,董沛有記。廟下戶口約數千戶。夏歷二月十二日為神誕期,致祭演戲,八月十六日神像出巡每堡,今已停止。相傳神有功翦馬,今各營於中秋日設祭,謂張峋有功德於民,民故報以廟食。

白馬廟 在櫟木鎮李家橋(舊名李家廟橋)畔,祀神失考,惟據盧友炬撰序,謂與西街白馬廟神同(祀宋竇公)。廟社組織與櫟木廟同。建於清光緒間,堡下王鶴亭重修。民國年間被風所毀,里人毛佑清、陸熊飛、林康年等募捐修葺。廟下戶口與櫟木廟同(約數千戶)。夏歷十月二十四日里人奉牲祭祀,今仍相沿不改。廟僅一楹,其半為行人憩息所。

顯德廟 在泗州鄉南偏,祀敕封靈徵侯王姚器。廟社組織分東南西北四堡四柱。元大德間都漕運萬戶盧滎捐址建,明成化元年盧禹、盧常大加修葺,清乾隆五十七年重修,同治五年又修,民國三年四堡又捐資重建。廟下戶口一千三百八十六戶、五千八百四十餘人。堡下歲時致祭。

賽會

舊時城鄉均有迎神賽公,名目各異,規模不一,祈神保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賽會行列,一般備有會旗一面作前導。頭牌4隻,系長方形玻璃框燈,上書某某社,下有執柄。神轎一般8人扛抬,嵌鑲精緻,八面玲瓏。轎前對鑼兩副,前後左右護衛「兵勇」8人,開鑼喝道。神前儀仗,鑾駕全副或半副,置神轎前列隊行進,肅靜、迴避等執事牌,俗稱硬腳牌8面。萬民傘,黃緞綉制,列神轎後。婦女神出殿加掌扇二面,由女童執掌。假扮男女「犯人」者隨後,多系在身患重病時於神前「許願」者,身著罪衣,架枷上銬,或雙手背綁,插有斬旗,甚至有在手腕肉里鉤掛銅香爐點「肉心燈」者,俯首「伏罪」行進。至鬧區時,挑炮擔者快步直沖,所用「翹扁擔」乘勢上下,忽高忽低,引人矚目。放銃隊,銃手4人或6人,執銃鳴放。隊伍出發前,最先為報馬,馬頭綴絨球,馳至各處先行各知。
每逢會期,會社參賽,一般有號馬一對,號手2人,在馬上吹奏長胡筒(長喇叭)。彩馬,馬鞍上扎五綵綢篷,上坐青年女子,自拉自唱。抬閣,高約2丈,16人扛抬,每台有4個男女孩童扮演,有「麻姑獻壽」、「昭君出番」等戲劇人物。大旗,桿高3丈,綢制,約2丈見方,由強壯年青人擎持,以能獨手懸空持旗疾行者為優。鼓船,前後4人扛抬,船內置鼓手一人司打,船外右側掛大鑼小鑼多面,亦由一人敲打。兩旁有管弦樂手班,不絕吹打前進。後有高蹺、造趺,獅子舞、龍舞、大頭和尚等各種民間藝術形式,還有各式燈彩,內有九連燈,在長木架上裝置方形玻璃燈9盞,各盞燈內燃燭,由一人肩負。出賽時斗奇競巧,沿途觀者如潮。

城區賽會

二月賽會 又稱「後燈頭」,廟里掛燈結綵,說書、演戲。江東櫟木廟菩薩出殿,也叫迎神賽會。昔有「櫟木廟菩薩催種田,太保廟菩薩催送年」之說。

四月半會 四月十一日至十三日,祀五都神,故稱都神會,俗叫「四月半會」。以街坊和各行業同行為廟社,分東南西北四柱,內有湖西老文華社、南路協興社、西路風雲社會 和江廈文英社、三星社、彤雲社及翰香社、得勝社等,其中彤雲社為糖行街所出,燈彩法器,五光十色,尤為華麗。會器有大令旗、頭牌、硬腳牌、旗鑼、十番鑼鼓、抬閣、鼓亭、紗船、珠龍、玉象、彩馬、九連燈等。1869年(清同治八年)四月十三日,行會時觀者塞途,過新江橋時英人依舊要收每人4銅板的過橋費,致人擠橋斷,溺死四百餘人,故有俗俚:「好看彤雲社,翻落江橋下。」行會途經府、縣、提(提督)、道(道台)衙門,皆設香案迎神,並賞以銀牌、果包。屆時,街坊、同行和富豪人家競相獻爵,鬧市搭綵牌樓,入晚放焰火。1892年(光緒十八年)因大校場兵民賽會發生械鬥,始廢止不行。

九月半會 九月半,城區各街坊奉祠廟神像出巡街市,謂之「杜夥」,亦稱「社火」,又叫九月半會。儀仗彩亭前導,金鼓雜劇,各相競巧。行會隊伍中有自我作囚者,蓬頭垢面,腳鐐手銬,繩捆索綁,亦有點「肉身燈」者。

十月朝會 十月初一,府城隍廟設醮育經,朝迎神像抬至北門外厲壇,恤醮孤魂,祭畢回殿。稱「十月醮」,亦叫十月朝會。

鄉村賽會

禮拜會 二月至五月間舉行。鄞縣南鄉姜山鎮禮拜會,每逢閏年舉行,每次賽會三四天,分東西南北4路,日間巡村,夜間巡鎮,往往因迎神爭先後釀成械鬥。鎮海柴橋鎮禮拜會,由蘆江廟柱主辦,神轎內供奉蘆江廟神像,半月內依次巡行各村,夜入街市,稱為「排街」。

青苗會 四五月插秧後、稻苗轉青時舉行,祈求風調雨順、大熟年成。鎮海柴橋鎮青苗會,以大溟村為會集地,會期3天,白天巡村,夜間巡柴橋街。

稻花會 於早稻朗花季節(六月間)舉行,祈求豐收,無固定神祗和會期。一般先祀當地廟神,旋以儀仗、頭牌、彩亭為前導,高抬木牌神位,放銃放炮仗,敲鑼擊鼓,廟下子民列成長龍殿後,巡行於田頭村道。舊時鄞縣西鄉鄞江橋、東鄉鄒溪、南鄉茅山和鎮海大契、昆亭等地均有此習俗。

台閣會 三北(鎮北、慈北、姚北)地區迎神賽會以台閣特高著名,謂之「台閣會」,說是在台閣上神藝給神靈觀賞。一些豪富大族,斗奇競巧。慈溪縣沈師橋台閣尤為著稱,俗稱「三北高台閣」,1932年賽會時,台閣高至5丈,有10座左右,台閣之上有少中小孩串扮戲劇人物造型,每座台閣有扛抬及照護人員百餘人。

高橋會 相傳為紀念南宋抗金高橋之捷而立。《四明談助》卷四記:張循王廟,宋寶佑五年吳制相潛既成高橋於其西,作新廟肖像(指祀張俊)祠焉(《開慶續志》)。全祖望《鮚奇亭集》撰有《改高橋張俊廟議》,認為不應祀張俊,應祀其另外所列七八,謂:「有功矣而不祀,乃祀張俊,非所謂蒼黃舛繆者歟?」至民國《鄞縣通志?輿地誌?廟社》中,在高橋鎮已無張循王廟。故高橋會抬何神祗出殿,尚不清楚。
高橋會會腳遍及高橋、白岳、望春、集士港、橫街頭,由鄞西12個鄉鎮聯合舉行。廟社社頭由五柱頭組成,五柱亦即五社,即為高橋的長生社、集士港的震生社、賣面橋的永豐社(即太平社)、西陸的風雲社、新廟跟的靈儀社。1946年重開賽會時,會社增加8個,共有13個,會期三四天,賽會時聚眾新萬,隊伍長達數里。迎賽隊伍從高橋出發,先至望春橋石將軍廟(祀守信),行至城區望京橋折回,至鳳嶴過橫街頭返回。賽會會規,有「凈街吃素」,街道清潔,屋棚拆除,烘缸出凈並加蓋,不準外晾衣褲,庭室干凈;各家吃素,各柱每十戶指派一人監督檢查,若發現食葷者,勸說無效則罰款。迎賽三四天內,尤其是放銃炮、抬菩薩者,夫妻不可行房事,以示對神的虔誠,高神會會器眾多,賽會時3000餘會眾幾無空手者,以類計有二三十種,有大令旗10餘面,鼓亭、沙船20多杠,抬閣40多杠,其餘如九連燈、踏高蹺、女跑馬,甩彩瓶、三百六十行(360人裝扮)等。橫河村吳家創建的祖傳「野人會」,扮演6個野人、6隻白猴,邊走邊表演野人、猴子動作姿態。也有扮成獅子、白象、老虎、豹、猴子、猩猩等動物,尚有9條九節小龍、5條二十四節老龍,舞龍者轉盤變化,在神像兩旁護衛。賽會過程中,沿途「爵獻」多達百餘處。且有搶抬神轎的習俗,謂神轎至本地界,定要本地人去抬,否則「風水」要被別村佔去,故常因搶抬神轎而發生毆斗,俚稱「勿打勿算會」。1946年後,高橋會未再舉行。

紙會 又稱提燈會。鄞縣黃古林、布政市、清道鄉一帶,正月元宵節興行紙會。黃公林廟,祀漢夏黃公,廟社分10堡,廟下戶口四千餘鄉。舊例正月燈祭,夜間提燈賽會,火球旋甩,燈彩紛呈,鳴炮放銃,兼有飾作無常、判官、小鬼者穿插表演。不少觀者乘船而來,河面船賽。距此廟3里的俞家宅跟,有聖女黃姑祠,俗稱娘娘廟,祀昭惠廟神黃伯玉之女,廟下戶口五六百戶。夏歷八月二十三日,村人迎廟神至俞氏老祠堂,當晚回殿,是晚演戲,亦行紙會。

廟會市集

舊時,城鄉大型市集多與祀神賽會相連。鄞縣鄞江橋它山廟會,每年有三月三日、六月六日、十月十日三次。三月三日廟會插秧在即,上市商品多為犁耙、鋤頭、糞桶、蓑衣、戴笠等。六月六日廟會,在早稻收獲前,上市商品多為竹籮、蔑簟、掃帚、畚斗、鐮刀等。十月十日廟會,晚稻收割,天氣轉冷,農民山民多采辦冬令商品衣著之類,交易興旺。期間,鄞江之上「烏山船」擠江,章溪上竹排、「小灘船」滿溪,它山廟演戲,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當地店鋪老闆數月前即至寧波辦貨,城區商家、行販涌至,貰房屋,租攤基,搭蓬賬,臨時設店擺攤。三教九流均趕集湊熱鬧,有算命測字、遊方郎中、「祝由科」(巫醫)、拔火罐、賣膏葯、變戲法、拔牙齒、吹糖孩、唱小熱錯賣梨膏糖、「打銅寶」(賭博)、強討飯等等。遇糾紛事發,由廟會社頭出面調解、裁決。
建國後,迎神賽會已廢止不行,廟會市集仍有舉辦。

躲債廟躲債

舊時過年又稱年關,俗俚「欠債勿過年」,人欠、欠人須在年底結清。除夕,商號、財主派人討債,「自昏達旦,絡繹於道」(《鄞縣通志》)。窮人、負債者無法還債,被迫躲避至城區義庄廟、鎮海城內二聖廟。此兩廟均為躲債之處,債主不敢入內逼討,相沿成習,俗稱「躲債廟」。躲過此夜,正月初一不討債,以暫緩急難。

義庄廟,《鄞縣通志?輿地誌?廟社》記:「義庄廟,花園鎮三支街底,祀樓氏司庄之神,明時建。」注曰:「樓氏義庄在晝錦坊,今坊後傍日湖有廟,蓋即其司庄之神,俗稱躲債廟。」相傳清時有一陳姓女子居住義庄廟旁,因欠一元錢房租,被房東威逼入廟自盡,以後此廟成為窮人躲債訴苦地方。是夜,窮人聚集,債主怕犯眾怒不敢入廟,有行善者夜備粥飯菜餚供應躲債者。今尚存廟堂5間,移作他用。

二聖廟,在鎮海縣城北城腳下,原祀關、岳兩神,香火冷落。相傳某年除夕,有一欠債者躲入廟內避過年關,此事傳揚後,躲債者議定除夕有進廟逼債者群起攻之,債主不敢入廟。後相沿成習。

此外,相傳慈溪周巷烏俞廟也是除夕躲債之處,亦被稱為「躲債廟」。
建國後,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躲債廟」已成為歷史陳跡。

請龍求雨

民國《鄞縣通志?文獻志?禮俗?迷信》載:「請龍。農民遇久旱,則請龍,約鄰村農民舁境廟之神往龍潭禱求,偶見水中有蛇、鰻或蛙、魚等動物浮出即以為龍,置諸缸內,請之而歸。要求邑之長官,跪拜供奉如神,或醵貲演戲以敬之。俟雨下乃送回。」
舊時,寧波各縣請龍求雨,大體類同,亦有稍異者。鄞縣瞻歧地方請龍王,先遣人夜入龍王廟,用麻袋套住神像,抬到當地廟內供奉,稱「偷龍王」。數日後仍不雨,則把神像置於烈日下,讓「龍王」嘗一嘗久旱不雨、烈日曝曬之苦,但又恐曬壞神像,乃戴以笠帽、披以蓑衣,稱「曬龍王」。再不雨,則相約往「龍潭」請龍求雨。事先遣人鳴鑼通告「禁塗」(禁止下海塗捕撈),不準魚蝦上市,各家「凈灶吃素」,食葷者處罰。瞻歧附近稱龍潭者有四處,但當農民卻信遠在鎮海三山岩頭龍潭「老龍」。午夜出發,抵達後供祭潭邊,雙手合十跪地,念伴誦「龍王經」,請「龍」顯身。時已派好數名青年,手持撈具環潭侍立,一見水上有浮游動物,眼明手快,立即將「龍王」網住,放入「聖瓶」。隨後族長許願,如不日賜雨,即演戲「謝龍」。迎歸後供祭在廟內神座前的神案上,晝夜有人輪流「值聖」,族內大戶輪供「聖頭飯」,每日上香祭供三次,謂之「侍雨」。久旱則雨,適降甘霖,則視為「靈驗」,開演「謝龍」戲、行紙會,最後送回龍潭。稍有不同者,有些地方「請龍」時由族長或念伴跪在潭邊,用銅鑼從潭中兜起浮游動物。有的地方凡加入請龍隊伍的人,皆手執小旗,烈日曬頭,不得戴草帽,腳穿草鞋或蒲鞋,表示虔誠,以感動「龍王」。

⑶ 寧波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 、寧波市區內旅遊 天一閣 天一閣毗鄰風光秀美的月湖,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的藏書樓,是亞洲現存最古老的圖書館,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 交通 景點位置:寧波市區月湖之西天一街 10 號 。 乘車路線:位於寧波火車南站旁邊,交通方便。公交 10 路 ,9 路 ,371 路可到達 。 門市價 30 元月湖 月湖,鬧市中的一泓清泉。始鑿於唐貞觀十年(公園 636 年),南宋年間,在月湖建造樓閣亭樹,有月湖十洲勝景,另有七橋三堤,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交通 景點位置:位於寧波市柳汀街 乘車路線: 公交車 1 路, 518 路, 9 路, 601 路, 815 路, 15 路, 517 路可直達 。 不設門票慶安會館 慶安會館,是祭祀天後媽祖的殿堂,同時也又是行業聚會的場所,系我國八大天後宮和七大會館之一,又是江南現存唯一融天後宮與會館於一體的古建築群,為全國首家海事民俗博物館。 位置:寧波江東北路 156 號 交通:公交車 2 路、 821 路、 215 路(慶安會館門口), 518 路、 506 路、 503 路、 8 路、 10 路、 604 路(新江廈門口,距此處 100 米左右)開放時間 :8 : 00 — 17 : 30 (夏令), 8 : 00 — 17 : 00 (冬令) 票價:成人 10 元,學生 5 元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由主教公置、本堂區、及若干偏屋組成其哥德建築風貌。它從側面反映了外國人在寧波這個港口城市進行傳教活動的歷史佑證。 高聳挺秀的教堂,奪我省天主教堂之魁。 位置:寧波市江北區中馬路 40 號 交通:公交 12 路, 3 路到開明街、靈橋西下車即可。 不設門票特別推薦 自助駕車(自行車)一日游: 寧波大學——三江口——南高教園區耗時約 2.5 小時(單程) 寧波大學——日湖——寧波大劇院——月湖預計耗時 2 小時(單程) 寧波大學——天一廣場——天主教堂——城隍廟預計耗時 1.5 小時(單程) 寧波大學——中山公園——鼓樓——城隍廟——月湖預計耗時 2 小時(單程)2 、寧波旅遊周邊景點 溪口雪竇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溪口雪竇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水饒山環,景色秀麗,據傳,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便是今天的溪口。近代又因這里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故里而格外引世人注目。 溪口,特產豐富,芋艿頭、水蜜桃聞名遐邇,定讓你流連於此。 位置:寧波市奉化溪口鎮中山路 18 號 交通:寧波汽車南站中巴車 5 分鍾一班。 票價: 130 元東錢湖 東錢湖位於寧波市東南近郊,它座落於連綿不絕的青山群抱之中,為浙江第一大淡水湖, 被 郭沫若 先生譽為「西子風韻、太湖氣魄」。 位置:浙江省寧波東錢湖鎮錢湖北路 16 號 交通:寧波南站乘錢湖旅遊專線雙層車可直達,也可到寧波汽車東站乘車。或公交車 901 路。 票價: 景區內景點另收費五龍潭 五龍潭風景區屬山地型旅遊區,群山環繞,峰巒起伏,溪谷幽深,懸崖聳立,地形變化多端,以山奇水秀谷幽為特色。景區具有濃烈的華夏「龍崇拜」民俗文化特色,欲在國內樹立「龍的傳人」游龍潭、觀龍俗、祭龍祖的品牌形象。 位置:寧波市鄞州區龍觀鄉 開放時間 : 夏季: 7 : 30 —— 16 : 30 冬季: 8 : 00 —— 16 : 00 交通:寧波柳汀立交橋下(婦兒醫院西 100 米)公交 638 路可直達景區。 票價:龍潭飛瀑 40 元 / 人 青雲梯 30 元 / 人 聯票 60 元 / 人梁祝文化公園 公園以梁山伯廟為主體,梁祝故事為主線,由觀音堂、夫妻橋、恩愛亭、荷花池、九龍潭、等眾多景點組成。 位置:寧波市鄞州區 開放時間 :7 ∶ 30 — 16 ∶ 30 汽車:公交 238 路。 票價: 20 元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鎮 , 在風景秀麗的四明山麓,姚江北岸。文化堆積厚度 4 米左右 , 疊壓著 4 個文化層 , 年代約為公元前 5000-3000 年。遺址合計面積 2800 平方米 , 出土文物 6700 余件 , 為研究農業、畜牧、建築、紡織、藝術等學科和中國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被命名為河姆渡文化。 位置: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鎮 開放時間 :4-9 月, 8:00-17:30 ; 10-3 月, 8:00-17:00 交通:寧波南站乘車,至河姆渡村下車向北再擺渡即到。 寧波 333 路(起點:雙東路,萊茵堡大酒店門前),自 6:00-17:00 ,每隔 20 分鍾一班。 票價:成人 25 元,學生 13 元 (如有變動,請以景區報價為准)松蘭山海濱旅遊度假區 寧波松蘭山海濱旅遊度假區位於象山縣城東南 9 公里的海濱,區內海濱風光優美,岸線綿長, 12 公里長的觀光公路串聯景點,大小不一的天然沙灘浴場 , 建有薈集海洋生物標本、珍稀動物的百鳥樂園,擁有荒島探險、岩峰垂釣、野外露營等功能的海島狩獵度假村,讓你置身孤島,體驗野趣,放鬆身心,回歸自然。另有省級文保單位明代抗倭古城遊仙寨、烽火台、始建於宋代的彌陀寺、東漢千里尋夫趙五娘廟散布其間。 位置:寧波市象山縣丹城鎮 開放時間 :8 : 00 交通:寧波汽車南站乘寧波——象山快客 , 象山爵溪車站——松蘭山度假區。 另外寧波南站到象山幾乎每 30 分鍾一趟車,象山縣城到松蘭山有許多小巴,( 15 元)至景區。 票價: 10 元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 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林深茂密、青山碧水,各種鳥獸出沒其間,加之周邊沒有污染源,生態環境十分優越,被譽為天然的「氧吧」。公園內共有高等植物種類 200 多種,各種動物、昆蟲 900 多種,素有「浙東天然動植物博物館」之稱。其中林區放養山雞、高山蔬菜、野生筍類為原料製成的美味佳餚遠近聞名。四明山是夏季極其理想的避暑勝地,平均氣溫比城區低 5~6 ℃。而到冬季,每年都會再現三、四次大雪漫天、冰封疊嶂的銀色世界。 位置:寧波市餘姚四明山鎮 開放時間 :8:30 — 17 : 00 票價: 35 元(如有變動,請以景區報價為准)中國漁村 中國漁村座落在中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的石浦港畔,是以海洋文化為主題,集全國漁區文化、生活風情於一體的旅遊項目,主要由中國漁村主題公園、宋皇城沙灘、漁文化民俗街、旅居結合的歐美風情小鎮構成。 位置:寧波市象山石浦 交通:寧波—象山,象山客運總站—石浦,石浦—中國漁村。寧波雅戈爾動物園 坐落在具有「西子風韻、太湖氣魄」的東錢湖旅遊度假區內,這里山脈連綿,水系縱橫,綠茵芬芳,景色綺麗,是一片清新的綠洲 . 綺麗的水鄉風光,國內首創的水上觀賞動物游線,讓您飽覽來自全球的珍禽異獸,觀看精彩刺激的動物和民族風情表演。 位置:東錢湖旅遊度假區內 交通:公交 902 路、 106 路、 388 路終點站下,乘 365 路至動物園北門站下即可。 票價: 80 元,兒童半票

⑷ 南潯小蓮庄

蓮莊主人---劉鏞

小蓮庄為南潯景緻之最,原是「四象之首」清光祿大夫劉鏞的家廟和花園。傳說因為主人欽慕元代書畫家趙孟兆頁建於湖州的蓮花庄得名。

有人估算,劉鏞的家產,在19世紀90年代時達到了2千萬兩白銀,這是什麼概念?當時清政府的年收入是7千萬兩白銀。
1885年,通奉公劉鏞59歲,開始修建私家莊園「小蓮庄」,他准備在庄園里修整一個十畝的荷花池,再在池邊建幾座亭台樓榭,以便在風和日麗的時候,賞荷、垂釣,安享晚年。

這時候的劉鏞,已居南潯「四象」①之首。也許,他希望靜對荷花池時,能回憶起自己的一生。或許,他會想,人這一輩子,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只要你的心足夠大。

此時的劉鏞已不再是當年那個綿綢布莊的小學徒。那一年他15歲,由於家境貧寒,劉鏞在布莊幫工,他起早貪黑,從廚房到澡堂,什麼事都干,但辛苦一天卻只能得到十文點心錢,即使像他師傅,身為店中執事,歲俸也不過百緡(一千文為一緡)。

對於處處留心想要自己起家創業的劉鏞而言,每日十文的酬勞是遠遠不夠的,他開始考慮著,要往絲業上發展。

南潯,倚天目諸山之勝,攬太湖苕溪之秀,所有的靈氣凝結為一縷縷蠶絲,綿軟柔韌,質地晶瑩,名聞遐邇。當時正值「歐洲諸國開商埠於上海,大購湖絲,歲出口八九萬包,業絲者贏獲過多」。這一切皆被劉鏞看在眼裡,不禁為之心動。若想開創自己的事業,從絲上著手,當是一條捷徑。

於是,1842年,16歲的劉鏞「跳槽」到談德昌絲行當伙計。絲行的待遇比綿綢布莊大有提高,不僅「年貼膳洋銀十圓」,年底,談老闆因劉鏞勤快能幹還「酬洋銀六圓」。

(歲月幾經變遷,人世幾度滄桑,十畝荷花池,經歷了百年的動盪,今天,當我們徜徉在岸邊,贊嘆它的美麗、驚羨主人的財富時,有幾人能夠想到,當年的劉鏞,在成為一方大亨之前,只是那麼一個不起眼的窮小子,足見人的心有多大,就能走得多遠。)

劉鏞進入談德昌絲行當小伙計時,早已存了心機,將來要另立爐灶,開創自己的事業。由於他聰敏好學,短短四年時間,便「靡洪靡纖,不待提諭,劈見症結」,盡通絲業經營的奧秘,掌握了經商的規律。

1846年,正月新春,家家戶戶都忙著辭舊迎新。劉鏞的心中,也涌動著開始新生活的想法,他覺得時機成熟了,可以開始著手做一番自己的事業了。於是,他辭別了談德昌絲行,拿出所有積蓄,開了家叫做「劉恆順」的小絲行。

南潯最富有的一「象」,就從這里,開始了最初的萌芽。

沿著曲曲折折的水路,往北,搖上三天三夜的櫓,穿過那一座又一座的石橋,便到達了上海十六鋪。

這是劉鏞第一次去上海打聽絲價,此前,他的小絲行每日收購蠶絲,打烊後立刻轉手賣給廣東商人開設的大廣庄,賺點小小的差價。

日子本來倒也安逸,只是這一年的春天,春絲抽得特別多特別好,廣庄聯合幾家大的絲行有意壓低輯里湖絲的價格,眼看生意就要賠本了。

是不是可以自個搖船把絲直接賣到上海去?劉鏞突然冒出這么個念頭,隨即又把這念頭打壓下去——沒資金、沒大船,這樣莽莽撞撞地去了,能行嗎?

倒是劉鏞的夫人沈氏,另有一番見解:「咱們沒有本錢沒關系,從小做起,慢慢積累,沒有大絲船,哪怕去租農船或者航船,總得試試。」

是啊,總得試試,與其坐而待斃,何不放手一搏?當年從小學徒小伙計,不也這么過來了嗎?那時候行,現在為何反而不行?

劉鏞嘩嘩搖著櫓,日夜兼程,順著那曲曲折折的水路,到了上海十六鋪。

上海十六鋪停滿了各式各樣的大輪船,有的來自歐洲,有的來自美洲,劉鏞的小船似乎格外寒磣,他的心,沉甸甸的。

劉鏞搖著船,在大輪船的縫隙里幾經輾轉才靠了岸。一上岸,便迫不及待地打聽絲價。

「輯里絲每兩售價2兩白銀。」絲行伙計報價的聲音響亮。

「2兩?當真?」劉鏞驚呆了,要知道,輯里絲收進每兩才7分1,這絲行伙計報出的價格,是收購價的3倍啊。

劉鏞大喜過望,忙把帶來的亮晶晶的絲全部賣掉,換回了同樣亮晶晶的銀子。

這一年春天,劉鏞靠著自家的絲船,生意做得特別紅火。其他的絲行看到劉恆順絲行的生意這么好,紛紛前來打探。

劉鏞卻是一個大度非凡的人,將自己發財致富的門路,一一細告同行。大家紛紛效仿,很快,這通往上海的曲曲折折的水路上,搖滿了各家各戶的絲船。雪白的輯里湖絲運出去,雪白的上海銀洋運進來,南潯,或許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漸漸成為比上海還要富裕繁華的一方寶地。

(而今,站在那鐫刻了歲月痕跡的石橋上,望眼是悠悠長長的水、悠悠長長的路,耳畔彷彿依稀傳來那嘩嘩的搖櫓聲。

那嘩嘩的聲響,穿透了歷史的塵埃,浸透了百年的歲月,延續到了今天。今天,在湖商們把生意做到歐洲,做到美洲,做到全世界的時候,他們手中,應該仍是搖著那樣的一把「櫓」。)

沿著小蓮庄內十畝荷花池,穿過一道道迴廊,走過一座座亭榭,一轉身,一抬眼,兩座高大肅穆的牌坊赫然眼前。

那兩道灰白的牌坊,高10米,一眼望不到頂,其中一道牌坊上書「樂善好施」4個大字。

南潯小鎮上的老人都知道,這座牌坊建於1893年,是清帝為了表彰劉家「樂善好施」的傳統,特別欽准修建的。

那是1863年,劉鏞通過自己的艱辛勞作和聰明才智,已從一開始的絲業經營,進而開始鹽業經營,家底十分雄厚。

那年夏秋之交,正當「秋老虎」,天氣十分炎熱。劉鏞去嚴州經理鹽茶商務,一路上看到百姓飽受寇盜蹂躪,房屋田產多遭毀壞,滿目創痍。於是決定將此行的經商之資拿來「賑災民,施醫葯,舉掩埋,收養流亡,恤贖孤寡」。

他日行數十里,奔走賑濟,在酷暑之中不顧穢氣熏蒸,大病一場,病中仍不忘交代朋友繼續救災,自己卻險些喪命。

那是1889年,浙江大水,湖州尤甚,災民萬千。劉鏞見狀,拿出數萬銀兩,向安徽蕪湖購米萬石,以賑災民。

一場百年難遇的災難,在劉鏞的慷慨支助下,終於化解。

為了能長期推廣善行,救助鄉里,劉鏞還拿出數萬銀元,借貸生息,每年取利息購米濟災,名曰「愛米」。

劉鏞對他人慈善大方,自己的生活卻樸素淡然。他常說,富足之家就好比肌膚充盈的人身,肌膚充盈的人看起來很健康,但若是陽氣太盛,則反而會傷害到臟腑。他深知財富過多容易奴役人的性情,反受其害,所以他將賑災義舉,比作是為自己治病:

「吾歲散數千金以與人,非求福也,蓋以療吾之疾也。天地之道,蓄極必泄,吾不待其泄而先自泄也,庶以懲。夫膚革充盈者之自知其疾,而早葯之也。」

致富不忘本的劉鏞獲得了鄉鄰的愛戴,劉鏞去世之時,遠近百姓得知,紛紛弔唁,哭聲一片。

(那一道灰白的牌坊,記錄著劉鏞淡泊財富的一生。他這一生,賺進了花不完的錢財。那雪白的銀兩,已隨著歷史而消散,這座牌坊,卻在此間立了百年,而且,還要繼續巍峨樹立。能夠永恆的究竟是什麼?站在牌坊下,許多人都在思索。)

注釋①:晚清的同治、光緒年間,浙江湖州的水鄉古鎮南潯出現了一個因經營絲業而發家的、為世人矚目的富豪階層,時人以三種動物形體的大小來標明他們財產的多少,逐漸形成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黃狗」的諺語。他們的財富究竟各有多少,民間說法不一。劉鏞在當時位居「四象」之首,據說,劉家的財產在鼎盛時期達到2000萬兩。

⑸ 鼓樓學區房有哪些小區

鼓樓區

學校名稱
對應中學

對應學區房

南京市琅琊路小學
二十九中

錢塘路小區,頤和路小區,北京西路小區(19—69號、包括69號—1、34—70號、包括70號—1),北京西路民國別墅,玉泉路小區,北京西路70號小區,靈隱路小區,蘇寧華瑰園,天目路小區(20號—底、23號—底),西康路(7—33號、40—52號),牯嶺路(1—9號、9號-1、2—18號),天竺路,普陀路,莫幹路,頤和路,

力學小學
二十九中

仙霞公寓,劍閣路小區 ,漢口西路小區(74號—底),山陰路小區,石鍾路小區,虎丘路小區,匡廬新村,西康路3號,南京師范大學小區,北東瓜市小區,漢口西路200號,培德里,揚州路小區,匡廬路小區,仙霞路小區,西康路小區(1—5號、2—38號),河海大廈,匡廬花園,寧海路(123號—底、96號—底)

拉薩路小學
二十九中致遠中學

怡景花園,金鵬大廈 ,永慶村小區,牌樓巷小區, 百步坡小區、峨嵋嶺十九號小區,五台山莊,峨嵋嶺小區,拉薩路小區,漢中路(140—280號),北校尉營小區,廣州路215-2號,廣州路264號,廣州路252號-270號,廣州路小區(159—215號、192—298號),金鼎灣今朝天下

芳草園小學
寧海中學分校

芳草園,藍天園,碧樹園

銀城小學
金陵匯文或寧海中學

瑞園,銀城花園 ,蘇寧雅瑰園,辰龍廣場,聚福園,東寶花園,銀城聚錦園,辰龍綠苑,蘇寧馨瑰園,長陽花園,長江之家,銀城街小區(單號),百步濱江,永嘉年華,華茂大廈,金舟花園,東寶大廈,香榭里花園,正大濱江瑞景家園,銀城錦一方,育才公寓,天璽國際廣場,時代天地廣場,龍江國際社區,長江之家瀚宮,湘江路18號,錦江路68號,清涼門大街201號,東寶路以北

金陵匯文小學
匯文中學

清河新寓(一至二村),金陵世紀花園,臨江新寓,望江新寓,乾和福邸,錦江花苑,天水濱江花園,世紀之星,清江公寓,郵政世紀花園,東寶嘉景苑,典雅大廈,政院新寓,江東北路小區91-109號

龍江小學
寧海中學分校

寶地園,騰飛園,港龍花園,中青園,月光廣場,新城市花園,朗晴名居,裕順雅苑,金陵名人居,晶元雅居,華景閣,金陵御沁園,定淮門大街小區(11、15號),正泰大廈,正泰花苑,龍園西路(56號、59號、80號),龍津街,龍騰街

鼓樓一中心小學
南大附中

明華新村,豆菜橋小區,慈悲社小區,大鐧銀巷小區,干河沿前街小區,五台花園,蘭芝堂,沈舉人巷,明華清園,五台山小區,銀環公寓,麻家巷小區,平家巷小區,華僑路小區,上海路(1—75號、2—68號),廣州路小區(1—157號、146—190號),蘭之堂,華僑公寓,金輪國際廣場,蘇寧環球,君臨國際,漢中路(2—138號),沈舉人巷後街,雙石鼓,雙石新村,五台山村,興業里,管家橋小區,高家酒館,後北街,中山路(1—199號),豆菜巷,盔頭巷

南京市漢江路小學
二十九中致遠校區

金信花園,杏聚村,丁香園,蘇寧千秋情緣,蘇城南苑,蘇城北苑,匯賢居,龍鳳花園,江東北路小區(196—208號),龍鳳花園雋鳳園,辰龍紫苑

鳳凰花園城小學(力小分校)
二十九中致遠校區

鳳凰花園城,裕華名居城,怡和佳苑,天啟花園,鳳凰花園城福安園,鳳凰花園城金陵園,鳳凰花園城清溪園,鳳凰花園城靜幽園,銀城聚澤園,管子橋,中心南村

南京市白雲園小學
寧海中學分校

白雲園,花開四季,曲水文華,金海園,西城風尚,新城市廣場,新城市假日廣場,芳町園,陽光廣場(高教五幢高層),陽光錦綉閣,陽光金峰閣,樹客國際

漢口路小學
南大附中或二十九中

合群新村,陶谷新村,南東瓜市,南秀村,隨園小區,漢口路小區,北秀村小區,南北秀村,上海路小區(77號-底,80號-底),青島路小區,蘇州路小區,天目路小區(1-21號,2-18號),廣州路小區(2-144號),金銀街小區,上海路新村,南陰陽營,武夷路小區,鼓樓新村,北陰陽營小區,華新巷小區,中山路(201-底),小粉橋,東合群新村,平倉巷,南秀村,趙家菜園,漢口西路小區(1-65號,2-72號),西橋小區(6號-底),三省里,雲南路小區(25號-底,40號-底),北京西路小區(13-17號,14-32號),寧海路(1-121號,2-94號)

赤壁路小學(山西路小學並入)
五十中/二十九中/寧海中學分校

西康新村,三步兩橋,琅琊新村,天津新村,童家山小區,寧夏路小區,馬鞍山路小區,水佐崗小區,水佑崗,星漢城市花園,寧夏路18號,西康路45號,三步兩橋18號,虎踞北路4號小區,江蘇路小區,竹林新村,東門新村,康藏路小區,山西南村,北四衛頭小區,老菜市,虎嘯花園,祁家橋小區,山西路小區,人和佳園,勤益里小區,人和街小區,樂業村小區,湖南路小區(48-底,187-底),傅佐路小區,大方巷小區,華安新村,大富里,西康路小區(35號—底,54—底),四衛頭小區,水佐崗32巷,江蘇議事園,水佐崗48巷小區,大方新村,虎踞北路小區(2-50號),北京西路72號,中山北路小區(34-148號、81-249號)

三牌樓小學
南京市五十中

模範新村,三牌樓小區(1—159號、2—168號),北一村,北二村,中山北路(202—212號),鐵路中街(1—50)號,西柏果園,狗耳巷小區,經典家園,寧和新寓、天和園、廣東路小區,模範馬路(87號—底,58號—底),開元新寓,和會街小區,新模範馬路(38號—底)

南京市天妃宮小學
南京十二中

建寧路(280-292),中山北路小區342-354號,408-574號,楊家花園,閱江廣場,建寧新村,光夏新村,鹽倉橋小區,鹽大街小區,盧龍山莊,鹽西街小區,北祖師庵,多倫路小區,鹽東街小區,晶典國際,商場北路,承德路,熱河路,鮮魚巷,惠民橋,永寧街,正豐街,商埠街,公共路,鐵路埂,大馬路,天保里(天光里、天祥里),江邊路,鐵路橋,龍江路,營盤街,中山北路530巷,劉家灣,黃土山,驢子巷,於家巷小區,桃園村,建寧路雙號188-204號,單號255-293號,長征醫院南京分院家屬區,花家橋,大橋南路小區,中山北路342-354號

南師附中樹人學校附屬小學(鄭和小學和天妃宮小學分校合並校)
南師附中樹人學校

新河二村,舸舫西園,新河一村,定淮門大街(18、20、28、30、32號),新和園,迎江園,民佳園小區,蘇寧璞邸,紫金上河苑,清江西苑,清江花苑,清江花苑碧波園,清江花苑明月園,清江花苑綠茵園,清江花苑圓夢園,清江花苑清風園,清江花苑嘉禾園,逸沁園,百合果園,恆盛金陵灣

察哈爾路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初級中學(八中校區)

察哈爾路小區,雙門樓小區,中山北路(214-254號,285-309號),鎮江路(14號-底,27號-底),虎踞北路(86號-底,75號-底),鎮江路小區,桃清苑小區,核工桂花園,華嚴崗,金源太古城

寶船小學
寧海中學分校

寧工新寓(一至二村),舸舫園,濱江廣場,天平新村,海德衛城,金灣花園,華保新寓,寶苑新寓,灕江雅苑,中保綠苑,江濱新寓,西苑公寓,鼓教新村,高教新村,聞濤公寓,寶船聽濤,江景園,寧西公寓,蘇武公寓,辰龍雅苑,銀城街小區,創新濱江廣場

莫愁新寓小學
二十九中致遠中學

華陽佳園華明苑,華陽佳園華清苑,華陽佳園華貴苑,華陽佳園華彩苑,華陽佳園華聚苑,莫愁花園,莫愁花園牡丹里,莫愁花園海棠里,莫愁新寓鬱金里,莫愁新寓荷花里,莫愁新寓勝棋里,莫愁新寓湧泉里,莫愁新寓迎春里,莫愁新寓,楓亞苑,名城世紀園,龍鳳玫瑰園,鳳凰新村(除1-9幢外),鳳凰二村,鳳凰三村,鳳凰西街小區(單161號—底、雙60號—底),漢北街8號,金地苑,教工新村,商校小區,鳳凰西街146號,勁順花園,鳳凰西街188號,漢中門大街58號

天正小學
南京八中

天正湖濱花園,鳳凰和鳴,建設新村,江西路小區,蘆席營小區(82號),許府巷(2-36、42-46、3-7、17-19、25-41),中央路(341-345、365-367、379、381)、南昌路(2、6-28、34-36)

南京市方興小學
濱江中學

方家營、南堡新寓、寶塔橋東街小區、大橋新村,甜水灣小區,橋景苑

古平崗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八中

古平崗小區,古平崗一號,古平崗十四所,定淮門6號小區,定淮門三號,定淮門新寓,虎踞北路53號,聖淘沙花城,佳盛花園,龍池庵小區,歸雲堂,久安里,四維新村,宏業村小區,南祖師庵,金城花園(鼓樓),利群村,戴家巷小區,麗晶國際,港口小區

青雲巷小學
南大附中

大鍾新村,高雲嶺小區,厚載巷小區(27-底、36號-底),青雲巷小區(鼓樓),湖北路小區,新泉里小區,文雲巷小區,厚載村,裴家橋小區,裴西村,獅子橋小區,中央路(1-165號),中山北路(2-32號),湖南路(1-185號,2-46號)

南京大學附屬丁家橋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五十中

醫平村,青石村小區,長江新村,工人新村(鼓樓),蘆席營70號小區,新金貿花園,蔡家巷小區,東柏果園,新模範馬路9號,丁家橋小區(87號-底),蘆席營(57號-底,除82號),新模範馬路(7-9號,2-36號),老模範馬路(1-85號,2-56號)

長平路小學
三十九中初中部

義民新村,濱江花園,四平路小區,江沿村,仙鹿雅居,五所村小區,三所村,頭所村小區,金川花苑,四平苑,明城華貴園,濱江西苑,康居新寓,新民村,濱江東苑,建寧路102號,建寧路122-152號(雙號),127-251號(單號)

北小分校紅太陽旭日景城小學
曉庄學院附中

旭日景城,雲谷山莊,盛世新寓,星河翠庭,幕府佳園,金域中央,雲燕園小區

南昌路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五十中

童家巷小區,馬家街小區,觀音里小區,和平新村,永新里,中央路(單號167—323號),蘆席營(1—55號,2—52號)、新模範馬路(1—5號)

姜家園小學
十二中初中部

姜家園小區,姜圩路小區,勞工新村,中山北路小區,鋒尚國際公寓,百花小區,大發凱鴻雋府,中山北路小區,天正桃源,桃花源居

回龍橋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初級中學(八中校區)

校門口,回龍橋小區,晚市,中山北路(251—283號),建鄴村,鎮江路 (2—12號、1—25號)、虎距北路 (52—84號),魯迅園

礪志實驗小學
六十六中學

東井一村小區,東井二村,安懷新村,安懷村,汽輪七村,紫霞公寓,線路新村,萬科紅郡,復地新都國際,東井亭小區

馬台街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初級中學(五十中校區)

西流灣小區,虹橋小區,龍倉巷小區,將軍廟,鐵路南街小區,宏景公寓,中山北路(150—200號),司背後,天福園,馬台街小區,平安里小區,新模範馬路(11號—底),新模範馬路小區工行新寓,中山北路200-2

淵聲巷小學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

頭條巷小區,三條巷小區(鼓樓),淵聲巷小區,二條巷(鼓樓),四條巷小區(鼓樓),五條巷,雲南路小區,西橋花苑,西橋小區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附屬小學(教院附小)
寧海中學分校/二十九中教育集團致遠中學

北京西路76號,石頭城小區、清涼門小區、清涼新村43號-底、場門口小區,石頭城公寓,石頭城新村、西瓜園、西蘆柴廠,虎踞路小區

建寧小學
六十六中學

汽輪一,二村,和燕園,聯合村,燕語華庭,東門街小區,中央門小區

五塘小學
六十六中學

五塘村、五佰新寓、美景雅苑、盛世花園、盛景園、石城花園、汽輪五村,幕府新村,幕府一村,二、三村、白雲新寓、黃方村、窯上村一、二、三、四隊、白雲雅居,石城家園,伍佰新寓,南汽三村

紫竹苑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初級中學(八中校區)

匯林綠洲、藍山公寓、紫苑、龍門居、金陵大公館、紫竹林、紫竹苑、新門口小區、鍾阜路小區、東瓜圃橋,黑龍江路小區,新亞苑,匯林綠洲怡林苑,黑龍江路26號,紫竹林28號,紫竹林2號,黑龍江路8巷小區,福建路小區(橋東),匯林綠洲廣林苑,藍山國際公寓,金阜雅苑,紫竹林1號,先鋒廣場

財經大學附屬小學
南京工業大學附屬初級中學(八中校區)

薩家灣、華富大廈、華富園、鍾阜大廈、紅廟、紅廟一巷、福建新村、三牌樓大街(161號-底、170號-底)、頌德里、金川雅苑、交通一村、金川門小區、東妙峰庵小區、西妙峰庵、陵村、中海凱旋門、西瓜圃橋,鐵路北街小區,洪廟巷小區,洪廟一巷,福建路小區(橋西),大橋南路(2-12號),佳樂福新寓,港寧園,虹橋中心

小市中心小學
六十六中學/曉庄學院附中

金基翠城、泰和園、小市街小區、東門街(100號以內)、張王廟、河路道、汽輪三村、汽輪四村、汽輪六村、小市新村、郭家山小區、鐵古廟小區、金碧花園、欣芝園、丁香花園,北城新天地,千禧苑小區,河路道小區

鳳凰街小學
二十九中教育集團致遠中學

鳳凰街小區、中海鳳凰熙岸、鳳凰西街小區、鳳凰庄小區、鳳凰新村(新1-9幢)、蘇寧樂瑰園、鑫宏花園、西城嵐灣、清涼新村(1-42號)、虎踞關小區、廣州路252號-270號、萍聚村,杏林新村,漫城名苑,蔚藍之都,清涼山莊

南京科睿小學(琅琊路小學分校)
金陵匯文學校(初中部)

蘇寧睿城、佳和園,電台責任區門牌號(常口號牌),江東村電台隊全號1-101(順序號),江東村積餘二隊全號25-49(單號),162-302(雙號),江東村積餘三隊,江東村江東四隊,江東門北街33號(發射台),河北一隊(全部),積餘一隊(全部),河北二隊,積善一隊、二隊(鼓樓區),下圩一隊、二隊(鼓樓區),北河口,清江村

鼓樓區第二實驗小學
六十六中學

東井村3號1-39幢,小市村1-29幢,小市村1-100號

復興小學(力學小學分校)
十二中初中部

世茂濱江新城、邊城世家、皇冠鑽石雙星,世茂外灘新城,熱河南路小區,二板橋,長江峰景,潤開華府,白雲小區,五段小區、惠紡園,熱河南路308號,百合華府、白雲亭小區、寧惠公寓、江海大院、張家圩小區,大興碼頭(部隊宿舍)

象山小學
曉庄學院附中

金川新寓、燕江園、燕歸園、象山雅苑、象山新寓、恆盛嘉園、恆茂家園、中浩森林灣、大廟鄉、依山郡、張蔡村、易盛家園,江雁依山郡,水關橋小區,水關橋油運小區,置信雅苑

民生實驗小學
三十九中初中部

工農新村、安樂村、綠城花園、亞東花園、建寧路小區,亞都錦園,玉橋國際公寓

⑹ 浙江土特產有哪些

1、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屬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周圍群山,並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歷史。清乾隆游覽杭州西湖時,盛贊西湖龍井茶,把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西湖龍井按外形和內質的優次分作1~8級。

特級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清明節前採制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美稱女兒紅,「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西湖龍井茶與西湖一樣,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結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

2、杭州絲綢

杭州絲綢,浙江省杭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杭州絲綢,質輕.柔軟,色彩美麗,在中國傳統絲織業中占據重要地位。

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絲織物就已揭示了杭州絲綢的歷史之久,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絲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詩句又道出了當時杭州絲綢的水準之高,舊時清河坊鱗次櫛比的綢庄更見證了絲綢經濟的繁榮。

3、西湖藕粉

西湖藕粉是浙江省杭州地區名產之一。其風味獨特,富含營養,舊時是為皇家提供「貢粉」。 藕是荷花在地下的莖,經特別加工製成的藕粉,呈薄片狀,質地細滑,色澤白中透紅。

服用時只需先用少量冷水調和,再用開水沖調成糊狀即可,沖泡後的藕粉晶瑩透明,口味清醇,有生津開胃,養血益氣的功效,是極適用於嬰孩、老人、病人的滋補品。

4、荷葉粉蒸肉

荷葉粉蒸肉是一款享有較高聲譽的名菜。在清末,相傳其名與「西湖十景」的「麴院風荷」有關。它是用當時杭州的鮮荷葉,將炒熟的米粉和經調味的豬肉裹包起來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鮮肥軟糯而不膩,夏天食用很適合胃口。

荷葉粉蒸肉特點;易碼盤整齊美觀、荷葉可涼血解毒、肉酥爛米粉軟糯、味清香肥而不膩。用大碗或盆一隻,底上放鮮荷葉一張,將拌好粉的肉排放在上面,復蓋一張荷葉,上籠用旺火蒸2小時至酥熟,再用小張鮮荷葉將塊肉分別包好,吃前再上籠用文火燜蒸30分鍾即成。

5、金華火腿

金華火腿,浙江省金華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金華火腿色澤鮮艷,紅白分明,瘦肉香咸帶甜,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製作經冬歷夏,經過發酵分解,營養成分更易被人體所吸收,具有養胃生津、益腎壯陽、固骨髓、健足力、愈創口等作用。其外形皮薄爪細,皮色黃亮、形似琵琶、肉色紅潤、香氣濃郁,以色、香、味、形「四絕」聞名於世。

⑺ 海安花鼓最早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

江邊海灘,風光無限,無限的風光里更有一番風光,那就是南通海安的海安花鼓。

「海安花鼓」在海安的流傳,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嘉靖年間。《明齋真識·廣陵韻事》有「花鼓傳來三十年,而變者屢矣,始以男、繼以女,始以日、繼以夜,始以鄉野、繼以鎮市,始以村俗民氓、繼以紈褲子弟」的記載;成書於清同治甲子三年的《海陵竹枝詞》有詞曰:「村部平安時作會,覡巫歌舞歷年年,敲鎮伐鼓都盧語,聒得居人夜不眠」。海安古稱寧海,屬海陵郡、揚州府,流傳於廣陵、海陵,並由鄉間進入鎮市的花鼓理當包含寧海,及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海安角斜地區花鼓活動仍然十分活躍。由此推算,花鼓在海安地區的流傳,已經有三、四百年的歷史。

「海安花鼓」和蘇北地區的「牽驢花鼓」、蘇南地區的「漁籃花鼓」、「洛子花鼓」一樣,在明代以前,都屬於歌舞相隨的戲曲表演節目。海安花鼓的原始表演形式分為兩個部分,一為「打場子」,亦稱「上秧鼓」,常為八男八女之歌舞;二為「雜戲」,亦稱「唱奉獻」,其劇目或為歌頌英傑,或為傳說故事,或為傾吐愛情。舊時花鼓戲的主要角色有三:一為紅娘子(旦角),二為相公(生角),三為騷韃子(丑角)。表演分三段,先是「打場子」,此為廣場演出,以花鼓燈、蓮湘、鏜鑼為道具,表演歌舞雜耍;接著是「唱奉獻」,此為演出主體,在室內進行,以「花鼓調」、「蓮湘調」、「穿心調」等曲牌演唱摺子戲;第三段為「收場子」,仍以歌舞雜耍為主。歌舞中的傳統動作是「十八把滾蓮湘」,無一定功底者難以為之。雜耍中的高難動作是翹荷花,表演者騎於他人肩上做下腰動作並在唱念中反復做多次。

今日之「海安花鼓」是歌舞表演部分的發展與創新。由於民間舞蹈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由「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引出了「十里花鼓舞不同」。海安花鼓在海安流傳的三、四百年間,受到了這一特定地域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影響,表現的是生活在溪水清悠、田禾蔥翠的魚米之鄉的村姑,面朝大海、背朝田莊的黃海漁村的漁婦的生活,展現的是她們既熱情奔放、又柔美溫情的個性,特別是表現村姑、漁婦穿梭織網於花前月下的「頷首、搖肩、展臂、舒腕」,「欲動先出胯,邁步微微顫」的舞蹈語言,活靈活現地再現了村姑漁婦悠然自得的勞作生活,蘊藏著村姑漁婦生活富足的歡樂情懷,這一「海安花鼓」創作形態的個性特色,不同於「牽驢花鼓」的灑脫,也不同於「漁籃花鼓」的輕盈,亦不同於「洛子花鼓」的縱情,而是凸現了這一地域村姑漁婦特有的既質朴、又純情,既凝重、又柔美的內心世界,屬於如清代姚鼐描述的那種「得於陰與柔之美者」,其情其勢展現出「如東升初日、如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滄、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廖廊」的陰柔之美。

「海安花鼓」是海安的文化品牌,在中南海懷仁堂參加過為中央領導同志獻藝的專場演出;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參加過國慶50周年聯歡晚會;在全國民族民間廣場歌舞大賽的角逐中,獲得過全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在文化部群眾文化最高政府獎「群星獎」評比中,獲得過「群星獎」金獎;還和來自五大洲及國內13個省市的60多支歌舞表演方隊一起,在北京市平安大街上參加過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國際旅遊文化節的盛裝行進表演。人們已經把「海安花鼓」和海安這個濱江臨海的新興城市的文化形象緊緊扣連在一起了。

⑻ 100076是哪兒的郵政編碼,具體

北京市市區下列地區使用郵政編碼(郵編)100076
東高地斜街(豐台) 東長街(南苑鎮) 東頭道街(南苑鎮) 東南大道(南苑鎮)
東三巷(南苑鎮) 振亞庄(舊宮鄉) 東高地東營房 東四巷(南苑鎮)
東里胡同(南苑鎮) 東二巷(南苑鎮) 振興巷 東南單街(南苑鎮)
萬源北路(東高地) 東四道街(南苑鎮) 同心庄(雲海鄉) 正明路(南苑鎮)
天津庄1-89號� 同心園(西紅門鎮) 東邊街(南苑鎮) 東二道街(南苑鎮)
同華北街 東長安胡同(南苑鎮)… 東高地南平房 萬源東里(東高地)
正義胡同(南苑鎮) … 東高地(豐台) 志遠庄(舊宮鄉) 六營門(東高地)
龍河路(南苑鎮) 同善胡同(南苑鎮) 太和鄉(大興) 東仁壽胡同(南苑鎮)…
東三道街(南苑鎮) 團河路(金星鄉) 至善街(南苑鎮) 六合庄(豐台)
九龍山莊二區(西紅門)� 久敬庄路 聯營東巷 李家莊(南苑鎮)
科技路(舊宮鄉) 九龍山莊一區(西紅門)� 舊宮村 舊宮鄉南場
九龍口(西紅門鎮) 里仁胡同 舊宮鄉南場東隊 聯營西巷
舊宮鄉南場西隊 大興里(南苑鎮) 九龍山莊三區(西紅門)� 金星鄉
舊宮東路(舊宮鄉) 聯營巷 大鹿角胡同 大有庄(舊宮鄉)
敬賢胡同(南苑鎮) 大三槐堂 車店街(南苑鎮) 舊宮一隊(舊宮鄉)
禮讓胡同(南苑鎮) 大泡子(南苑鎮) 舊宮四隊(舊宮鄉) 大樹胡同(南苑鎮) …
八大排(南苑鎮) 大紅門南路 舊宮二隊(舊宮鄉) 春光北路
北同順村 警備西路(南苑鎮) 舊宮三隊(舊宮鄉) 北馬中路
達光南巷 北馬路(南苑鎮) 長安胡同(南苑鎮) 德茂庄(舊宮鄉)
和義(豐台) 大白樓 大興南宮 同華街
井泉胡同(南苑鎮) … 朝陽胡同(南苑鎮) 德興街(南苑鎮) 崇儉里(南苑鎮)
集賢(舊宮鄉) 誠苑小區 李莊子(南苑鄉) 大紅門火車站
春光南路 舊忠路(舊宮鄉) 達光北巷 大興街(南苑鎮)
大生庄(舊宮鄉) 集賢北隊(舊宮鄉) 同合庄 二合庄
集賢一隊(舊宮鄉) 槐房西里(南苑鄉) 杜慶堂(雲海鄉) 和義東里七區(豐台)…
宏明巷 和義小區(豐台) 和義四區(豐台) 黃亭子(南苑鎮)
城苑中里(南苑鎮) 同盛街 荷塘街(南苑鎮) 北天津庄(豐台)
積慶庄 和義六區(豐台) 富源庄村(亦庄鄉) 舊宮鄉分場(舊宮鄉)…
范莊子(南苑鎮) 歸仁胡同(南苑鎮) 福善胡同(南苑鎮) 宏源路
金榮園(金星鄉) 福德胡同(南苑鎮) 積善胡同(南苑鎮) 公益庄(南苑鎮)
荷花胡同(南苑鎮) 宏北路 皇家苑路 福欣路
宏福路 宏福西路 萬聚庄 進步街(南苑鎮)
積德堂 高莊子(豐台南苑鄉)… 福偉路 復興街(南苑鎮)
芙蓉胡同(南苑鎮) 久敬庄(豐台) 集賢二隊(舊宮) 宏都東路
花場子 宏旭路 集賢四隊(舊宮) 篤慶堂
宏政旭路 棟林胡同(南苑鎮) 警備東路(南苑鎮) 警備路(南苑鎮)
芙蓉街(南苑鎮) 嘉則庄 宏都路 福盛路
舊宮西路(舊宮鄉) 宏福東路 紅星(舊宮鄉) 槐房南里(南苑鄉)
姜場(舊宮鄉) 南苑路(大紅門) 和平街(南苑鎮) 老三餘庄(金星鄉)
金星(金星鄉) 東新華(南苑鎮) 槐房東里(南苑鄉) 和義五區(豐台)
槐房鄉(南苑鄉) 金西路 關帝廟(舊宮鄉) 槐房路(南苑鄉)
梅源小區(東高地) 三槐堂(雲海鄉) 公所胡同(南苑鎮) … 宏欣東路
九龍山莊(西紅門鎮)… 芙蓉巷(南苑鎮) 福瑞路 集賢南隊(舊宮鄉)
後桑園村(南苑鄉) 紅房子(南苑鎮) 四眼井胡同 東一巷(南苑鎮)
福利農場(大興) 宏華路 福利園(大興) 宏福園(南苑鎮)
宏欣路 宏欣西路 壽寶庄 轆轆把胡同(南苑鎮)…
宏都西路 宏盛路 福盛胡同(南苑鎮) 四分場(舊宮鄉)
三合庄 建新莊(舊宮鄉) 嘉禾庄(豐台) 梅源南路
仁壽巷(南苑鎮) 雞鳴胡同(南苑鎮) 福順胡同(南苑鎮) 和義一區(豐台)
南小街(舊宮鄉) 清逸園(舊宮鄉) 三槐村(雲海鄉) 和義東地(豐台)
和義三區(豐台) 南八拾村(南苑鄉) 潘家廟(豐台) 和義二區(豐台)
梅源東路 宏康路 雙橋門(亦庄鄉) 南義盛庄
商業街(舊宮鄉) 集賢三隊(舊宮) 京開公路(西紅門鎮)… 梅源南里
振光街 四維街(南苑鎮) 南天津庄 鹿圈鄉(大興)
仁壽胡同(南苑鎮) … 南苑西路(南苑鎮) 三海子(舊宮鄉) 梅源里
勝利街(南苑鎮) 雙泡子村 南苑鄉 樹橋村(東高地)
任家莊(南苑鎮) 南苑北里四區 南同順村 三角地(東高地)
清欣園(舊宮鄉) 棲霞胡同(南苑鎮) 欣和街 新村(瀛海鄉)
西二道街(南苑) 清河園(舊宮鄉) 寧海庄 如意街
榆樹圈 瀛海庄 西營(豐台) 益順庄
南苑北里二區 南苑鎮 西長安胡同 五愛屯西街
南大紅門(豐台) 馬中路(南苑鎮) 南苑北里三區 隆盛庄
玉善庄 四義庄 南小街一隊 南苑東路(南苑鎮)
魚池胡同 五愛屯東街(南苑鎮)… 松林庄(豐台) 新宮村
西南單街 欣旺南大街 廡殿村 西邊街
王莊子(南苑鄉) 同華南街 西窪地 瀛海東二(大興)
西合盛 西四巷 西紅門路 欣榮北大街
萬源西里(東高地) 西廣德庄(舊宮鄉) 西一巷 有餘庄
新林庄 游泳池北平房 新興街 五福堂
西三巷 新華路(南苑鎮) 欣旺北大街 萬源南路(東高地)
小三槐堂 西頭道街-西四道街… 新華北里(南苑鎮) 五愛屯街
怡樂庄 小白樓村 忠興庄 小鹿角胡同
新開路頭道街 育才路 西長街(南苑) 新三餘庄
新進庄 廡殿路 西紅門(大興) 西仁壽胡同
趙王莊(南苑鄉) 興隆胡同(南苑西長安街)� 西李家大院 新開路二道街
游泳池南平房 興隆巷 新興村 早春胡同
中心六巷(南苑鎮) … 友誼巷 西邊街二巷 窯窩村
瀛海鄉(大興) 萬源路(東高地) 新宮鄉(南苑鎮) 新發地(南苑鎮)
信義庄 西南大道 新開路(南苑鎮) 五愛屯(南苑鎮)
謝家莊 萬源南里(東高地) 星光巷 西邊街一巷
西二巷 新建庄 西毓順庄 中心五巷(南苑鎮) …
中心二巷(南苑鎮) … 中心巷(南苑鎮) 中興庄(舊宮鄉) 中心一巷(南苑鎮) …
中南大道(南苑鎮) … 中立堂 中心四巷(南苑鎮) … 中心三巷(南苑鎮) …

熱點內容
寧波櫻花品種 發布:2025-09-12 11:25:05 瀏覽:955
韓國玫瑰水光面膜 發布:2025-09-12 11:25:01 瀏覽:49
廊坊綠植店 發布:2025-09-12 11:24:53 瀏覽:403
綠植家居盆景哪裡買 發布:2025-09-12 11:23:29 瀏覽:96
西蘭花怎樣種 發布:2025-09-12 11:22:52 瀏覽:1000
天邊山茶花 發布:2025-09-12 11:22:41 瀏覽:696
歐洲花卉之國 發布:2025-09-12 11:16:11 瀏覽:798
長城花卉 發布:2025-09-12 11:14:48 瀏覽:191
羅伯特25瓣玫瑰折法 發布:2025-09-12 11:11:51 瀏覽:745
番禺蘭花展 發布:2025-09-12 10:59:53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