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好漢

荷花好漢

發布時間: 2022-06-25 09:18:03

『壹』 水滸傳中哪位好漢在蓮花山

我認為,《水滸傳》中,命運最慘的還是水滸世界第一高手——盧俊義盧大員外。

盧俊義身為北京大名府第一富豪,儀表堂堂,又有一身好武藝,有「河北三絕」之稱,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人物,老婆賈氏卻紅杏出牆,和管家李固一起給他戴了一頂綠油油的帽子。作為丈夫,作為一家之主,可謂失敗之極!這是他第一樁悲慘之事。

盧俊義識人知人方面也很差勁。先被梁山軍師吳用一通並不高明的說辭忽悠傻了,把自己送到了梁山門上。好不容易從梁山脫身下來,遇到燕青,又不聽燕青的苦勸,非要回家,結果又把自己送進了牢獄,吃盡了苦頭!看到這部分,真為盧俊義的智商欠費而感到悲哀。盧俊義也太缺乏知人之明了。

在牢獄里吃盡苦頭後,終於被梁山好漢救了出來。上樑山後活捉了史文恭,宋江又三番五次要讓位於他,讓他惶恐不已,平添了許多煩惱。好不容易裝蟲搞定這件事,坐上了梁山第二把交椅,還是得事事小心,活得很憋屈。天下的二把手都不好當啊!

好不容易受了招安,然後又為朝廷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在這期間倒殺敵甚多,建功無數。這段時間也許是盧俊義活得比較暢快的時期,但征方臘期間也是步步驚心,也為梁山兄弟慘重的死傷而傷感。

好不容易征方臘結束,又不聽燕青的忠言相勸,非要回到朝廷受什麼封賞。結果看似還不錯,他被加授武功大夫、廬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這一來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可謂光宗耀祖`威風凜凜。可惜他還沒威風多久,就引起省院諸奸臣的嫉恨。建議皇帝招他來京師問話,然後一杯水銀美酒下肚,回去船上就像詩仙李白一樣墜水而亡。他的榮華富貴之夢,就此化為鏡花水月,不亦悲夫!

『貳』 一個好漢三個幫是主要矛盾

A不合題意,材料主旨不在於強調要抓主要矛盾;
B符合題意,「一個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荷花好看也要綠葉扶持」強調要抓主要矛盾的同時,要注意解決好次要矛盾,因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C不合題意,材料主旨也不在於強調看問題首先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D說法錯誤,在復雜事物發展過程中,主要矛盾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次要矛盾則處於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因此不能說兩者「同樣重要」.
故本題選B.

『叄』 描寫「荷花」的句子有哪些

  • 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毛澤東》

  • 荷花傷 ,風吹面龐荷花香, 酒客悵惘思斷腸。 不知何處琵琶聲, 一曲點破靜荷塘。

  • 世人皆贊荷花的清潔,我倒更喜歡荷花的佛性,溫和如慈母。

  • 微風翻卷這荷葉,又把清香吹得四處飄散。幾只尚未綻開的荷花立在月色下,像幾只碩大的毛筆,黑黑地豎著。——《草房子》

  •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

  • 傳說三月揚州,有人千金散盡,為樓上佳人一笑。 傳說七月風雨,有人在荷花池邊出口成章,艷了那菱蕖千朵。 傳說十月寒松蕭索,有人月下吹簫,一夜霜落。——《青花痣》

  • 【蝶戀花-秋怨】

  • 風起霜落紅葉遍。金菊開時,相約重陽見。 葦枯草黃荷花殘。湖塘朧霧水含煙。 荒野無人塵夢斷。雁再來時,情已清消半。 春花秋月人影轉。誰吹笙簫悵秋怨。

  • 粉荷花紅荷花粉紅荷花畫粉紅,花和尚假和尚花甲和尚塗花甲。

  • 但因懶得爭辯,我便去偷了一句宋人周美成的詞來用,「一一風荷舉」,其實說得順一點是「風荷一一舉」,翻成白話就是「在風中,荷花一朵一朵挺立,且擎舉其華美」。我因自己名字中有個「風」字,對風中的荷花葉格外覺其十里清馨。世間萬物,或如荷花,或如橘柚之花,皆各有其芳香郁烈,而我是那多事的風,把眾香氣來作四下播揚。

  •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 仰望明月為何故

    荷花池中明月影

    思念明月白荷花

    明月荷花知我心

  • 薄荷花在古地球時代被認為是重逢的先兆,花語是『願與你再次相見』

  • 荷花宮樣美人妝,荷葉臨風翠作裳。

    昨夜夜涼涼似水,羨渠宛在水中央。

  • 蘭花荷花次第開,花開花落花又來。愛花賞花花間坐,寫花畫花笑庸才。

  • 鶯鳴楊柳外,曲苑風來荷花展 。月凝聽泉台, 斷橋雪隱梅香探。——《依山觀瀾》

『肆』 關於蓮花的愛情典故

關於三生石的典故

三生石在與飛來峰相連接的蓮花峰東麓,是「西湖十六遺跡」之一。該石高約10米,寬2米多,峭拔玲瓏。石上刻有「三生石」三個碗口大小的篆書及《唐 圓澤和尚 三生石跡》的碑文,記述「三生石」之由來。石上多唐、宋時的題詞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認,只有元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太史楊瑀、翰林張翥等人的題詞仍清晰可見。

宋朝的大詩人、大文學家蘇東坡曾經寫過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僧圓澤傳》,這個故事發生於唐朝 ,距離蘇東坡的年代並不遠,而且人事時地物都記載得很詳盡,相信是個真實的故事。

原文是文言文,采故事體,文章也淺白,所以並不難懂,我把原文附在下面,加上我自己的分段標點:

僧 圓 澤 傳

洛師惠林寺,故光祿卿李登居第。祿山陷東都,登以居守死之。

子源,少時以貴遊子,豪侈善歌聞於時,及登死,悲憤自誓,不仕、不娶、不食肉,居寺中五十餘年。

寺有僧圓澤,富而知音,源與之游,甚密,促膝交語竟日,人莫能測。

一日相約游青城峨嵋山,源欲自荊州沂峽,澤欲取長安斜谷路,源不可,曰:「行止固不由人。」遂自荊州路。

舟次南浦,見婦人錦襠負瓮而汲者,澤望而泣:「吾不欲由此者,為是也。」

源驚問之,澤曰:「婦人姓王氏,吾當為之子,孕三歲矣!吾不來,故不得乳。今既見,無可逃者,公當以符咒助我速生。三日浴兒時,願公臨我,以笑為信。後十三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當與公相見。」

源悲悔,而為具沐浴易服,至暮,澤亡而婦乳。三日往視之,兒見源果笑,具以告王氏,出家財,葬澤山下。

遂不果行,反寺中,問其徒,則既有治命矣!

後十三年,自洛適吳,赴其約。至約所,聞葛洪川畔,有牧童,扣牛角而歌之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莫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

呼問:「澤公健否?」

答曰:「李公真信士。然俗緣未盡,慎勿相近,惟勤修不墮,乃復相見。」又歌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山川尋己遍,卻回煙棹上瞿塘。」

遂去不知所之。

後三年,李德裕奏源忠臣子,篤孝。拜諫議大夫,不就。竟死寺中,年八十。

一 個 浪 漫 的 傳 說

這真是一個動人的故事。它寫朋友的真情、寫人的本性、寫生命的精魂,歷經兩朝而不改變,讀來令人動容。

它的大意是說,富家子弟李源,因為父親在變亂中死去而體悟人生無常,發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獻出來改建惠林寺,並住在寺里修行。

寺里的住持圓澤禪師,很會經營寺產,而且很懂音樂,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著談心,一談就是一整天,沒有人知道他們在談什麼。

有一天,他們相約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嵋山,李源想走水路從湖北沿江而上,圓澤卻主張由陸路取道長安斜谷入川。李源不同意。圓澤只好依他,感嘆地說:「一個人的命運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於是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邊,看到一個穿花緞衣褲的婦人正到河邊取水,圓澤看著就流下了淚來,對李源說:「我不願意走水路就是怕見到她呀!」李源吃驚地問他原因,他說:「她姓王,我註定要做她的兒子,因為我不肯來,所以她懷孕了三年還生不下來,現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現在請你用符咒幫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後洗澡的時候,請你來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為證明。十三年後的中秋夜,你來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來和你見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後悔,一方面為他洗澡更衣,到黃昏的時候,圓澤就死了,河邊看見的婦人也隨之生產了。

三天以後李源去看嬰兒,嬰兒見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訴王氏,王家便拿錢把圓澤埋葬在山下。

李源再也沒有心思去游山,就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徒弟才說出圓澤早就寫好了遺書。

十三年後,李源從洛陽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圓澤的約會,到寺外忽然聽到葛洪川畔傳來牧童拍著牛角的歌聲:

我是過了三世的昔人的魂魄,
賞月吟風的往事早已過去了;
慚愧讓你跑這么遠來探訪我,
我的身體雖變了心性卻長在。

李源聽了,知道是舊人,忍不住問道:

「澤公,你還好嗎?」

牧童說:「李公真守信約,可惜我的俗緣未了,不能和你再親近,我們只有努力修行不墮落,將來還有會面的日子。」隨即又唱了一首歌:

身前身後的事情非常渺茫,
想說出因緣又怕心情憂傷;
吳越的山川我已經走遍了,
再把船頭掉轉到瞿塘去吧!

牧童掉頭而去,從此不知道他往哪裡去了。

再過三年,大臣李德裕啟奏皇上,推薦李源是忠臣的兒子又很孝順,請給予官職。於是皇帝封李源為諫議大夫,但這時的李源早已徹悟,看破了世情,不肯就職,後來在寺里死去,活到八十歲。

真 有 三 生 石 嗎?

圓澤禪師和李源的故事流傳得很廣,到了今天,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還留下來一塊大石頭,據說就是當年他們隔世相會的地方,稱為「三生石」。

「三生石」一直是中國極有名的石頭,可以和女媧補天所剩下的那一塊玩石相媲美,後來發展成中國人對生前與後世的信念,不但許多朋友以三生石作為肝膽相照的依據,更多的情侶則在三生石上寫下他們的誓言,「緣訂三生」的俗話就是這樣來的。

前面說過,這個故事很可能是真實的,但不管它是不是真實,至少是反映了中國人對於生命永恆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透過了這種「輪回」與「轉世」的觀念,中國人建立了深刻的倫理、生命、哲學,乃至於整個宇宙的理念,而這正是佛教的一種入世觀照和慧解。

我們常說「七世夫妻」,常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常說「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常說「緣訂三生,永浴愛河」……甚至於在生氣的時候咬牙說:「我死了也不會放過你!」在歉意的時候紅著臉說:「我下輩子做牛做馬來報答你!」在失敗灰心喪志的時候會說:「前輩子造了什麼孽呀!」看到別人夫妻失和時會說:「真是前世的冤家!」

這種觀念在中國是無孔不入的,民間婦女殺雞殺鴨時會念著:「做雞做鴨無了時,希望你下輩子去做有錢人的兒子。」乃至連死刑犯臨刑時也會大吼一聲:「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所以,「三生石」應該是有的。

其實,輪回與轉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觀念,佛教里認為有生就有死,有情慾就有輪回,有因緣就有果報,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永生永世做愛侶也是可能的,當然,一再的做仇敵也是可能的……但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就永處纏縛,不得解脫,唯有放下一切才能超出輪回的束縛。

在《出曜經》里有一首謁,很能點出生死輪回的本質:

伐樹不盡根,雖伐猶復生;
伐愛不盡本,數數復生苦。
猶如自造箭,還自傷其身;
內箭亦如是,愛箭傷眾生。

在這里,愛作欲解,沒有善惡之分,被仇恨的箭所射固然受傷,被愛情的箭射中也是痛苦的,一再的箭就帶來不斷的傷,生生世世地轉下去。

另外,在《圓覺經》里有兩段講輪回,講得更透徹: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回。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可見,輪回的不只是人,整個世界都在輪回。我們看不見雲了,不表示雲消失了,是因為雲離開我們的視線;我們看不見月亮,不表示沒有月亮,而是它運行到背面去了;同樣的,我們的船一開動,兩岸的風景就隨著移動,世界的一切也就這樣了。人的一生就像行船,出發、靠岸,船(本性)是不變的,但岸(身體)在變,風景(經歷)就隨之不同了。

這種對輪回的譬喻,真是優美極了。

嘴 里 芹 菜 的 香 味

談過輪回,我再說一個故事,這是和蘇東坡齊名的大詩人黃山谷的親身經歷。黃山谷是江西省修水縣人,這故事就出自修水縣志。

黃山谷中了進士以後,被朝廷任命為黃州的知府,就任時才二十六歲。

有一天他午睡的時候做夢,夢見自己走出府衙到一個鄉村裡去,他看到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太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香案上供著一碗芹菜面,口中還叫著一個人的名字。黃山谷走向前去,看到那碗面熱氣騰騰好象很好吃,不自覺端起來吃,吃完了回到衙門,一覺睡醒,嘴裡還留著芹菜的香味,夢境十分清晰,但黃山谷認為是做夢,並不以為意。

到了第二天午睡,又夢到一樣的情景,醒來嘴裡又有芹菜的香味,因此感到非常奇怪,於是起身走出衙門,循著夢中的道路走去,一直走到老太婆的家門外,敲門進去,正是夢里見到的老婦,就問她有沒有擺面在門外,喊人吃面的事。

老太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辰,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吃面,我每年都是這樣喊她。」

「女兒死去多久了?」

「已經二十六年了。」

黃山谷心想自己正好二十六歲,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於是再問她女兒生前的情形,家裡還有什麼人。

老太婆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她以前喜歡讀書,念佛吃素,非常孝順,但是不肯嫁人,到二十六歲時生病死了,死的時候對我說她還要回來看我。」

「她的閨房在哪裡,我可以看看嗎?」黃山谷問道。

老太婆指著一間房間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去看,我給你倒茶去。」

山谷走進房中,只見房裡除了桌椅,靠牆有一個鎖著的大櫃。

山谷問:「裡面是些什麼?」

「全是我女兒的書。」

「可以開嗎?」

「鑰匙不知道她放在哪裡,所以一直打不開。」

山谷想了一下,記起放鑰匙的地方,便告訴老太婆找出來打開書櫃,發現許多文稿。他細看之下,發現他每次試卷寫的文章竟然全在裡面,而且一字不差。

黃山谷這時才完全明白他已回到前生的老家,老太婆便是他前生的母親,老家只剩下她孤獨一人。於是黃山谷跪拜在地上,說明自己是她女兒轉世,認她為母,然後回到府衙帶人來迎接老母,奉養終身。

後來,黃山谷在府衙後園植竹一叢,建亭一間,命名為「滴翠軒」,亭中有黃山谷的石碑刻像,他自題像贊曰:

似僧有發,似俗脫塵;
作夢中夢,悟身外身。

為他自己的轉世寫下了感想,後來明朝的詩人袁枚讀到這個故事曾寫下"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名句,意思是說像黃山谷這樣的大文學家,詩書畫三絕的人,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前世已經讀了很多書了。

站 在 自 己 的 三 生 石 上

黃山谷體會了轉世的道理,晚年參禪吃素,曾寫過一首戒殺詩:

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
元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
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
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

蘇軾和黃山谷的故事說完了,很玄是嗎?

也不是那麼玄的,有時候我們走在一條巷子里,突然看見有一家特別的熟悉;有時候我們遇見一個陌生人,卻有說不出的親切;有時候做了一個遙遠的夢,夢境清晰如見;有時候一首詩、一個古人,感覺上竟像相識很久的知己;甚至有時候偏愛一種顏色、一種花香、一種聲音,卻完全說不出理由……

人生,不就是這樣偶然的嗎?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三生石上,只是忘了自己的舊精魂罷了。

撰文:台灣 林清玄 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五日

緣訂三生

圓澤禪師和李源的故事流傳得很廣,這塊在杭州西湖天竺寺外的大石頭,據說就是當年他們隔世相會的地方,稱為「三生石」。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愛情——寶黛的愛情就是從三生石畔的前生開始的——「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仙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

「三生石」一直是中國極有名的石頭,可以和女媧補天所剩下的那一塊玩石相媲美,後來發展成中國人對生前與後世的信念,不但許多朋友以三生石作為肝膽相照的依據,更多的情侶則在三生石上寫下他們的誓言,「緣訂三生」的俗話就是這樣來的。

『伍』 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 是什麼意思,急需答案

團結起來才有力量,沒有誰能獨打天下,生活中需要相互幫助,團隊的力量大於單打獨斗。

『陸』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 以上名言共同體現了什麼道理?

    答;人和綠葉扶持一個好漢三個幫體現了說明了個體同集體的關系,體現了我們自身的努力離不開集體,只有團結努力,擁有共同的目標才能展現良好集體風貌

  • 對於中學生來說,怎樣才能在群體里生存?

    答;1.共同的目標,前進的動力2.各盡其能,發揮所長,奉獻集體3.團結協作,互助前行

  • 望採納,可愛的好學生

『柒』 《儒林外史》中有哪些好漢他們又有哪些品質

王冕 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並且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他不願意接交朋友,更不願意求取功名利祿。
周進 他為了能夠出人頭地,榮耀鄉里,屢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60多歲了,卻連秀才也未考上。
范進
王惠
湯奉
張靜齋
嚴致和
匡超人,
王玉輝
季遐年
王太
荊元

『捌』 河北出過哪些英雄好漢

1、堯據傳說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堯出生在順平縣 ( 原完縣 ) 的伊祁山, 因此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後人稱其為唐堯,帝堯曾在今邢台大麓禪讓位於舜。 政治
2、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商代孤竹國,含今遷安市、灤縣、盧龍以北)人。
3、叔齊伯夷之弟,與其兄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4、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任丘市),春秋戰國時代名醫。
5、公孫龍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公孫龍,字子秉,趙國人。
6、燕王噲(?─前314年)戰國時期燕國政治家、第三十八任國君。公元前321年繼位。前316年把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
7、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戰國時期燕國政治家、軍事家。在東北設遼西、遼東等5個郡,奠定了秦代東北疆域。
8、趙武靈王(約前340年—前295年)名雍,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軍事改革家。
9、趙奢馬服君,漢族「馬」姓起源。趙國人,與趙王室宗,當屆貴族。戰國後期趙國名將。
10、藺相如戰國名相,河北曲陽縣人,英勇大義,智慧宏達,千古佳談。
11、廉頗戰國四大名將,慷慨重義,以勇氣聞於諸侯。生於公元前327年卒於公元前243年,趙國傑出的軍事將領
12、樂毅趙國人,戰國名將,領五國之兵連下齊國七十二城。
13、李牧趙國柏人(今河北隆堯)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其功績自不必說。
14、毛遂趙國賢士,毛遂自薦,出使不辱使命,為官造福於民。
15、趙姬秦始皇生母,今河北邯鄲人。
16、趙佗秦朝恆山郡真定縣人(今河北省正定縣以南)。南越國創建者。
17、毛亨西漢學者,河北河間人,「毛詩學」的開創者。
18、毛萇西漢詩學「毛詩學」的傳授者,河北邯鄲人,《詩經》,就是毛萇注釋的「毛詩」。
19、韓嬰西漢詩學「韓詩學」的開創者(註:詩經傳承有齊魯燕趙四家,後惟趙毛萇一家流傳至今)。
20、董仲舒漢初大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始作俑者,西漢廣川(今河北景縣)人。功罪千秋評說。
21、李延年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漢武帝時造詣很高的音樂家。 代表作《佳人曲》。
22、李夫人漢武帝妃子,李延年之妹,死後被追封為孝武皇後,有「傾國傾城」之貌,其兄曾贊其「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3、王政君漢元帝劉奭;的皇後,正定人,一生經歷七朝,享年84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
24、劉琨河北無極東北人。西晉詩人。少年時即有「俊朗」之美譽,以雄豪著名。聞雞起舞的另一主角。
25、高歡(496-547),渤海郡蓨縣(今河北景縣)人,鮮卑化的漢人,北齊王朝的奠基人。
26、祖沖之今河北淶水縣, 是中國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生於未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
27、酈道元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28、孫伏伽隋河北清河(今邢台清河)人,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29、李春河北邢台臨城人,隋代造橋匠師,中國古代著名建築學家,趙州橋的設計者。
30、竇建德河北故城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李家統一中國的最大挑戰者,當時是鹿死誰手未可知。
31、劉黑闥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東)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
32、賈島字閬仙,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詩人。
33、韓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
34、馮道(882~954)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歷仕後唐、後晉(契丹)、後漢、後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餘年,人稱官場「不倒翁。
35、郭威河北邢台人,後周太祖。出身平民,是一位歷史上公認的清廉勤政的好皇帝。
36、懷丙(生卒年月不詳),真定僧人,北宋高僧、著名科學家。精於建築工程技術。
37、李百葯,史學家,詩人,《二十五史》之《北齊書》作者,河北安平人。
38、慧能,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六祖法寶壇經》主人公,河北涿州人。
39、白樸元曲四大家之一,正定人。
40、蘇大年河北正定人。元代翰林編修,人稱蘇學士。最擅長畫竹石等,能詩文。
41、馬致遠滄州市東光縣馬祠堂村人,元代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42、梁夢龍(1527~1602年),真定(今正定)人,明朝政治家、軍事家。
43、楊繼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諫臣。字仲芳,號椒山,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
44、紀曉嵐河北滄州人,清名臣,《四庫全書》主編。
45、王錫袞 紅頂商人,保定腰山王氏庄園創始人。歷史上有「北有王錫袞,南有胡雪岩」一說。
46、曹雪芹祖籍河北豐潤,偉大的文學家。
47、劉春霖直隸肅寧人,清光緒30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
48、馮國璋北洋三傑之豹,河北河間人,著名笑星馮鞏的曾爺爺。
49、張作霖東北王,遼寧海城人,祖籍河北。
50、韓蔭亭永年田寨人,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員,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一代英豪,傳奇名將。
51、苗圩,河北昌黎人,現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黨組書記。
52、張中行河北香河人,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燕園三老之一。
53、馮至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教授。直隸涿州(今河北涿縣)人。
54、孫犁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被譽為「荷花澱派」的創始人。
55、郭小川現代詩人。河北豐寧縣人。
56、王蒙河北滄州人,前文化部長,著名作家、紅學家。
57、鐵凝著名作家,現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
58、王寶強河北邢台人,青年演員,以其草根形象深受觀眾喜愛。
59、尚小雲,邢台南宮人,京劇四大名旦之一。

『玖』 與"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哲理相一致的句子是

答:選B
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解釋:比喻人才能出眾也須大家的支持。
A.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幾個普通人的才智綜合起來也可以得出正確的方案,這和有一個很聰明的人能得出正確的方案一樣。
B.一個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畢竟有限,必須有人幫助他才能取得成功。 僅憑個人單槍匹馬「闖天下」,並不能稱為好漢,只有善於獲取別人的幫助而能有所作為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漢。
C.三人行,必有我師:比喻到處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人,我們應該去多向別人學習,而不是用自己的長處去和別人的短處比。
D.有意栽花花不 開 ,無心插柳柳成蔭:比喻想做一件事情,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結果並沒能如願;而不經意的事情,反而很順利的得到好結果。用道家的話說就是指順其自然,凡事不可強求。

熱點內容
嫁接茶花圖片 發布:2025-09-12 15:42:49 瀏覽:819
杜鵑花卉盆景 發布:2025-09-12 15:28:14 瀏覽:905
大蒜綠植怎麼種 發布:2025-09-12 15:13:35 瀏覽:95
水培花卉市場 發布:2025-09-12 15:13:32 瀏覽:304
情人節地震預報 發布:2025-09-12 15:06:14 瀏覽:272
茶花武漢有嗎 發布:2025-09-12 14:41:26 瀏覽:385
春天樹枝插花 發布:2025-09-12 14:28:24 瀏覽:247
騰沖花藝 發布:2025-09-12 14:23:31 瀏覽:825
七夕送什麼便宜禮物給女朋友 發布:2025-09-12 14:19:17 瀏覽:270
長壽花的花語及含義 發布:2025-09-12 13:59:47 瀏覽: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