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煙霉病
『壹』 家裡新買的蝴蝶蘭不知怎麼的花苞萎縮了,然後自己掉了,有哪位知道是怎麼回事,謝謝
1、可能是由於蝴蝶蘭的生長環境突變引起的,比如說空氣中突然因為天氣變化了,變冷、冷凝水等情況,因為是突然的變化,所以蝴蝶蘭可能沒有那麼快的去適應這樣突變的環境。
2、如果澆水、施肥等過少或過少,會讓蝴蝶蘭的根不能很好的吸收土壤中的營養,或者不能好好的吸氧,這樣就會影響蝴蝶蘭根系的生長,甚至造成爛根,這個時候的蝴蝶蘭就會掉花苞。
3、蝴蝶蘭掉花苞可能是溫度和光照的問題,如果溫度在29℃以上的時候因為溫度太高了,或者是出現了溫差太大,光照不是很足的時候都會讓蝴蝶蘭出現掉花苞的情況。
(1)蘭花煙霉病擴展閱讀:
蝴蝶蘭出生於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5~20℃,冬季10℃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5℃容易死亡。原產馬來西亞熱帶地區的蝴蝶蘭屬蘭科蝴蝶蘭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溫高濕河川海岸邊的森林樹木是蝴蝶蘭附著生長的地方。
『貳』 怎樣根除介殼蟲
根除介殼蟲方法如下:
1.用食醋50毫升,將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濕後,用濕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莖、葉上輕輕地揩擦,即可將介殼蟲揩掉殺滅。此法方便、安全,既能達到除蟲的目的,又可使被害的葉片重新返綠光亮。
(2)蘭花煙霉病擴展閱讀
蟲情防治
1.葉片枝梢上的介殼蟲調查 一般選擇樣本樹10~20株進行調查。在樹形低矮及蟲口密度不大時,可進行全株調查。樹高不便於直接統計時,可把樹冠分上、中、下部及不同方位,各取10~20cm長的樣枝或50~100片葉統計蟲口數量。
2.果實上的介殼蟲調查 調查果實上的介殼蟲時,可選擇幾種主栽品種和不同受害程度的果園,用5點式取樣法,各點選3~5株樹,每株樹按樹冠上、中、下部位和不同方位,調查50~100個果實,或採摘後在果堆上隨機檢查3~5大筐,從中檢查1000~2000個果,檢查果面上的蟲數,計算百果蟲數或被害率。
3.地下危害的介殼蟲調查 通常選擇有代表性的田塊若干,每6667m2挖查5個樣方,樣方面積1m2,深度則依據調查介殼蟲的棲息深度而定。
防治技術
(一)植物檢疫
介殼蟲常固著寄生,蟲體微小,主要靠寄主枝條、接穗、果品甚至樹干攜帶而遠距離傳播。因此,對苗木、接穗和果品的采購、調運過程和保護區都應實施檢疫,以防傳播蔓延。
(二)農業防治
加強果園管理,及時中耕鬆土、施肥和灌水,滿足果樹對水肥的需要,可增強樹勢,提高果樹抗蟲能力。結合整形修剪,把帶蟲的枝條集中燒毀,可大大減少蟲口數量。在自然情況下,介殼蟲活動性小,其自身傳播擴散能力有限,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隨著生產的發展,花卉交換、調運頻繁,人為和遠距離傳播病蟲害的機會日益增多。檢疫工作規定花卉不帶危險性病蟲(含各種繁殖材料)方可運輸。如發現病蟲,應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加以消滅,防止進一步傳播擴散。
(三)生物防治
介殼蟲的自然天敵包括病原微生物和天敵昆蟲,其中以後者最為重要。各地都有一些保護利用自然天敵,控制介殼蟲危害的成功經驗,應注意總結推廣,如瓢蟲是介殼蟲的主要捕食性天敵,通過提供庇護場所或人工助遷、釋放澳洲瓢蟲、大紅瓢蟲和黑緣紅瓢蟲等,可有效防治吹綿蚧、草履蚧的危害。
介殼蟲的寄生蜂、寄生菌種類也十分豐富,如日光蜂是防治梨圓蚧的有效天敵,已成為國際上引種利用的對象,應進一步加強研究。此外,在採用其它防治措施,特別是進行化學防治時,盡可能避免殺傷天敵。
(四)物理和機械防治
抓住介殼蟲生命活動中的2個薄弱環節,採用物理、機械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首先,介殼蟲營固著生活,很少活動,在新傳入區常常只在局部植株或枝條上發生,及時採取拔株、剪枝、刮樹皮或刷除等措施,便可收到顯著的效果,如梨圓蚧傳入新疆霍城、伊寧數年後,僅在局部棗園發生,由於當地棗樹苗低矮,栽培間距大,蚧蟲只集中在少數植株上發生,採取拔除燒毀措施,收到了徹底的防治效果。
其次,介殼蟲短距離擴散蔓延主要靠初孵若蟲爬行,此時採用枝幹塗粘蟲膠或其它阻隔方法,可阻止擴散,消滅絕大部分若蟲。粘膠用10份松香、8份蓖麻油和0.5份石蠟配製而成,將它們按比例混在一起,加熱溶化後即可使用,粘性一般可維持15天左右。對於草履蚧亦可採用樹根附近挖坑的方法,把其消滅在樹下。
(五)化學防治
1、休眠期防治
在果樹休眠期,噴灑3~5.5°Bé石硫合劑,3%~5%柴油ES或5%~6%煤焦油ES,對介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並可兼治蚜蟲和葉蟎。
2、生長期防治
應抓住2個關鍵防治時期,初齡若蟲爬動期或雌成蟲產卵前是第1個防治適期, 卵孵化盛期是第2個防治適期,選用低毒的選擇性殺蟲劑進行防治。如「邯科140」1000倍液、毒死蜱600倍液、催殺800倍液等。
3、葯劑防治
根據介殼蟲的各種發生情況,在若蟲盛期噴葯。因此時大多數若蟲多孵化不久,體表尚未分泌蠟質,介殼更未形成,用葯仍易殺死。
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亞胺硫磷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噴霧。保護和利用天敵:如捕食吹綿蚧的澳洲瓢蟲、大紅瓢蟲、寄生盾蚧的金黃蚜小蜂、軟蚧蚜小蜂、紅點唇瓢蟲等都是有效天敵,可以用來控制介殼蟲的危害,應加以合理的保護和利用。
當介殼蟲發生量大、為害嚴重時,葯劑防治仍然是必要的手段。
冬季可噴施1次10一巧倍的松脂合劑或40~50倍的機油乳劑消滅越冬代雌蟲,或冬、春季發芽前,噴波美度3「一5o石硫合劑或3%一5%柴油乳劑消滅越冬代若蟲;在若蟲孵化盛期,用40%氧化樂果乳油、40%速撲殺乳油或40.7%樂斯本乳油與80%敵敵畏乳油按1:l比例混合成的殺蟲劑1000-1500倍液,連續噴葯3次,交替使用,均有良好效果。
『叄』 蝴蝶蘭栽培技術
播種繁殖法 一、基質容器 蝴蝶蘭是附生性蘭花,以氣生根附著於岩石或樹干生長,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和養份。因此,植料以疏鬆透氣的材料為佳。所以盆栽材料最好不選單純表土或園土,而選用如水苔、樹皮、樹蕨根、碎磚瓦、椰子殼。纖維、陶粒等基質為宜。或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木炭上,讓其自行攀附生長,PH值為6.5左右。 種植蝴蝶蘭應選用竹編器皿、多孔陶瓷盆或特製蘭花盆,最好不要用一般的塑料盆。種好的幼苗不要擱置在地上,應掛起或擺放在架子上,以利於氣根伸長和生長,便於盆中基質乾燥後吸收空氣養分,注意避見因底孔堵塞積水導致爛根甚至死亡,或地下害蟲鑽人盆內危害植株。 二、種苗繁殖 蝴蝶蘭屬單軸型蘭花,一生只產生一條主莖和一個生長點,種苗繁殖主要採用組織培養、無菌播種繁殖和花梗催芽繁殖法等方法。 組織培養和無菌播種用於大規模生產繁殖;分株繁殖通常用於少量繁殖或家庭繁殖。分株法操作簡單,但相對成苗率較低,其具體做法如下:當花凋落後,留14個節間,多餘的花梗用剪刀剪去,然後將花梗上部13節的節間包片用利刃切除,用蘸有吲哆丁酸或生根粉的葯棉均勻塗抹在裸露的節間,將處理過的蘭株置於半陰處,溫度保持在25~28℃。2~3周後即可見芽體出葉,3個月左右可產生3~4葉帶根的小植株,即可切下上盆栽植。 三、栽培管理 生產上引進的組培瓶苗,放在花架上1周左右,使瓶苗在自然環境中適應幾天,再從瓶中移出。應先在1000倍的多菌靈葯液中浸泡處理2~3分鍾,撈出後用水沖洗干凈,然後用短毛筆輕輕地把附著在根上的培養基清洗干凈,再用清水沖洗,否則易發生霉爛。殺菌後的種苗用較細的水苔種植,水苔應先浸泡3~4小時後洗凈擠干,並進行殺菌處理。種時先把種苗的根部包上水苔,種植於適宜的軟盆中,水苔要松緊適宜,置半萌處,保持相對濕度70%~80%,種後2~3天內不澆水。後期應注意通風,定時灌水。 花梗催芽繁殖法 通過以花梗腋芽為外植體的無性繁殖方法,建立了4個無性繁殖系。蝴蝶蘭無菌播種的采果適宜時期是授粉後110-130天。播種後150-180天便可培養出瓶小苗,出瓶小苗經1年以上栽培便可開花成為商品花。利用電子掃描顯微鏡和體視顯微鏡在國內首次對蝴蝶蘭無菌播種過程中的胚胎發育過程進行了系統觀察和探討。 蝴蝶蘭的栽培技術研究:保水性能好且透氣的栽培基質如珍珠岩+椰糠、蕨根+椰糠等,蝴蝶蘭葉片生長迅速、花芽分化率高、花梗發育快、開花早。含N、P、K豐富的施肥處理較有利於蝴蝶蘭的葉片生長。如尿素KH2PO4處理。微量元素對蝴蝶蘭葉片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在花芽分化期間,施以含P、K肥比例豐富的肥料處理,蝴蝶蘭的花芽率較高,如復合肥KH2PO4微量元素。 蝴蝶蘭的花期調控技術研究:上山處理可以明顯地促進蝴蝶蘭的花芽形成,提早開花。常規條件下,葯物處理也可以適當提早花芽分化。低溫處理下不同光照強度對蝴蝶蘭的花芽分化有明顯的影響。蝴蝶蘭花芽分化所需的最低溫度為15℃左右,此溫度處理下半月至1個月便可出現花芽分化。隨著植株年齡的增加,蝴蝶蘭的花芽分化率顯著增加。根據植株的年齡大小、葉片面積確定蝴蝶蘭上山催芽的時間,植株年齡大、葉片面積大的蝴蝶蘭可適當推遲上山,否則開花太早;植株年齡小、葉面積小的蝴蝶蘭應提早上山,以達到提早開花的目的。[ 組培快繁 一、類原球莖誘導培養 取盆栽小苗葉片用10%次氯酸鈉溶液進行常規滅菌,或利用無菌苗切取葉片,在無菌條件下用解剖刀切成約1 cm x1cm的小塊作為外植體。 培養基配方為[MS+0.4 mg/L NAA+ 6-BA] 所有培養基瓊脂含量均為8 g/L、蔗糖30 g/L,pH值5.4~5.6.將外植體接種至5種培養基中,每瓶5個外植體,每處理20瓶,3次重復。接種後移入培養室培養,溫度為(25±2)℃。誘導培養的前10天先採用黑暗預處理,以後光照16 h/d,光強2 000 Lx。60 d後調查原球莖誘導情況 二、類原球莖增殖培養 將從葉片誘導出來的類原球莖用解剖刀沿桑果狀溝裂分切,每一切塊粒徑約2 mm,倒置入增殖培養基 [MS+4 mg/L 6-BA+0.2 mg/L NAA+40 mg/L 椰汁+60 mg/L 香蕉+2 mg/L 活性炭] 溫度(25±2)℃,光照16 h/d,光強2 000 Lx。 三、植株再生 將出芽的類原球莖繼代培養於[1/2 MS+60 mg/L香蕉+2 g/L活性炭] 溫度(25±2)℃,光照16 h/d,光強2 000 Lx。 四、水培移栽 當蝴蝶蘭組培苗長到3~4葉、6 cm高、2~3條根時,煉苗7~10d後從容器中取出進行水培移栽。培養條件為白天26℃,晚上20℃,濕度75%,光強11 000 Lx。 養護管理 光度 剛購買瓶苗的光照緩慢上升到5000 Lx,出瓶後由3000~5000 Lx,進入正常管 理的5000~7000 Lx,Φ8.4cm的中苗要求光強10000~3000 Lx,Φ10.6cm的大苗要求15000~18000 Lx,促花時光強要求7000~8000 Lx,花芽萌發至花梗10~15cm時,光照由10000 Lx緩慢上升至14000 Lx,各暑期管理緩慢過渡。根據不同苗期光的需求,結合天氣狀況,通過內外遮光網的收縮來控制光強。 溫度 蝴蝶蘭大、中、小白天溫度要求基本相同,以不超過30℃為宜,夜間中小苗要求23℃,大苗要求20℃。促花時白天要求20~24℃,夜間17~20℃,第一朵花後白天25~28℃,夜溫20~22℃。溫度低時用加溫機加熱,溫度高時可用風機-水簾降溫。 濕度 營養生長階段濕度要求90%以上最佳,促花處理階段濕度要求70~80%,開花後濕度要求50%即可。用水簾通風及地面空間噴濕等措施可調控濕度。 灌溉 蝴蝶蘭的氣根具有很強的吸收能力,能吸收氧氣、養分、水分等,水分過多會造成窒息死根,因此蝴蝶蘭澆水應在見干時用細水灌淋,操作時盡量不讓水滯留在葉片凹處或生長點上,以防引起霉變或感染,灌到軟盆底孔有水溢出即可。[1] 蝴蝶蘭對水質的要求很重要,特別是水的總硬度和含鐵量兩個指標,總硬度低於50mg/L,鐵含量低於0.1mg/L。可將自來水放置1~2天後使用。澆水時注意干濕交替,植株幹了再澆,切忌保持濕潤狀態。水溫與苗生長環境溫度保持一致,夏天上午越早澆水越好,冬天上午10點後澆水最宜。澆水前後及澆水時要檢查蘭株干濕。正常澆水後,仍有部分蘭株乾枯缺水,葉片軟垂現象時,必須設法提高空氣濕度,切不可天天猛灌水。[6] 可用的灌溉方法有: 1、使用滴灌管路, 2、利用固定噴嘴,由上而下灌溉, 3、以人力進行, 4、上述方法加以組合。 蝴蝶蘭葉片在葉片施肥時很容易自葉面吸收尿素等肥份。多孔性的介質對根部十分重要,盡管有負面的毛細效應但是其優點更多。在成長初期,使用淋灌或灌溉手臂進行灌溉對作物十分有用。在開花階段,為了避免澆水引起花瓣上的灰霉病,使用滴灌管路較好。在花梗已有許多花朵時,自上方澆水易造成花梗折斷。 灌溉水不得含有化學成分與可見的微生物。水中所含的鈉、氯離子不得超過100 mg/l ,重碳酸鹽不得過量。如果沒有良好水源,則必須使用逆滲透處理的水。澆水水量與氣候、介質與株齡有關。在西歐的環境,灌溉水量大約如下:冬天7~10天1次,夏天5~7天1次。在生長時期,水溫需要為18~20℃以避免根部損失。 在生長期與移至大盆的第一個月,水分必須由上方施用,除了可以確實維持介質足夠濕潤之外,也可避免介質頂層產生鹽化現象。在根部發育健全後可改用滴灌系統。一年至少要有一次自上方給水以淋洗介質。 施肥 在生長旺季,適當增加水肥,肥水宜淡不宜濃,少量多次,氣溫高於32℃或低於15℃時則不施肥。根肥和根外追肥交互施放,7月前為了促進生長,每月施1次氮、磷、鉀,比例為1:1:1的通用復合肥,對成2000倍液灌根;8月份每15天施1次液肥;9月以後用0.1%磷酸二氫鉀液施根外肥;10月份以後通過控肥節水促進形成花蕾,這段時間主要以根外迫施磷、鉀肥為主,適當追施硼、鋅、鐵等微肥,也可用0.1%的花寶3號。 蝴蝶蘭的施肥可使用復合肥料或是直接施用氮肥。肥料的施用依品種而異。如果使用基肥,基肥必須含有Dolokal(L3-4kg/)與PG混合物,pH的范圍為5.2~6.2,EC范圍為0.8~1.2mS/cm。氮肥如果太高會導致葉片過度生長。EC值如果太高,根部則會死亡。如果太低,植株缺乏微量元素。量測EC最好的方式是灌溉後收集底部排出的水分。超過1.5mS/cm代表此盆內介質已鹽化。通常根部會形成桶紅色斑點,這時需要以清水或低EC的水質加以淋洗。 蝴蝶蘭營養生長階段均用2:1:2肥料,中小苗要求肥料濃度3000~7000倍,大苗要求肥料濃度是3000~5000倍,開花期一個月開始施用1:5:2的開花肥,濃度為3000~7000倍,第一朵花後停止施肥。 常見的施肥方法有兩種, ①勤施薄肥,氣候不良不施,根圈太濕不施。 ②施肥水時,保持空氣對流,以免根圈浸水太久,導致窒息現象,下午4:00左右葉片仍有水滴存在時應強制通風。 ③蘭根、葉都能吸收肥料,施肥時最好能把蘭株淋濕。 ④水溶性肥料可添加少量粘著劑以增加肥料的附著力。 催花 植株具有5片成熟葉片時可進行催花。在植株足夠成熟而且歷經一個轉換時期即自然抽出花梗。在秋天的自然催花於第二年2月或3月即可出售。利用溫度與光量調節可控制花期。花梗上所有花苞除最後一朵外而其他花苞已全部開放時即可切下銷售。切下花梗時通常已具有三個花芽。第二株花梗即自其餘花芽抽出,而且自頂芽開始。然而催出這種新花梗所需求的時間更久,因此是否採用此項先自然開花再抽出第二花梗的方式則由所需花梗品質與銷售計劃以決定。除了第一花梗,只要植株健康,第二次可有雙花梗生成,可以當做切花出售。因此平均每年可售出2.5支花梗。花梗抽出後以吊繩維持挺直以避免變曲。 南方常用的催花方法。 ①利用高山冷涼氣候催栽培,高山海拔要求在800m~1000m以上。 ②有用空調製冷降溫催花栽培。前一種子選手催花方法是運輸、包裝及高山管理費用較高,苗的損傷較嚴重,但出花整齊,花朵生長較好,花色艷麗,後者成本低,損傷少,但出花不整齊。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南方採用高山催花商品性狀好。 病蟲防治 蝴蝶蘭常見病蟲害主要有:軟腐病、褐斑病、炭疽病、煙煤病、病毒病、介殼蟲、紅蜘蛛等。主要採取預防為主的原則,加強栽培管理措施,改良通風條件,合理控制放置密度,保持環境消潔。定期噴灑殺蟲殺菌劑。如果發現有病株,應及時清除傳染源,摘除病葉及殘體,對於發病較重的植株應隔離或銷毀,防治病蟲害的擴展蔓延。另外可選抒適宜的葯劑進行防治,發病期間可用60%的多菌靈或80%的甲基托布津等;介殼蟲和紅蜘蛛則可用40%的氧化樂果或80%敵敵畏1000~1500倍液防治。
『肆』 蘭花葉子上有小白蟲子怎麼辦
1,用食醋50 毫升,將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濕後,用濕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莖回、葉上輕輕的揩擦答,即可將介殼蟲揩掉殺滅。
(4)蘭花煙霉病擴展閱讀:
蘭花: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
蘭花結構的奇特是為了適應昆蟲傳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團和唇瓣等,加之,蘭花為兩側對稱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數目減少、子房下位、花形狀、大小和顏色多樣、多為草本植物、附生或腐生。
『伍』 養花的土裡有了像虱子一樣的白色蟲子,並很多它們是不是害蟲。
是害蟲,叫蚧殼蟲。
解決方法:
1、酒精:毛筆或者棉簽蘸酒精,擦拭患蟲部位,如果葉片比較密不好擦拭的話,可以用酒精淋到受害嚴重的地方,一般來說能淋到的蟲子都會死,多用幾次就能夠清除干凈了。
2、水沖:用噴壺或者用可調節的噴嘴,將介殼蟲噴走,當然這種方法雖然不能根治,但可以有效的控制蟲害。
3、噴葯:如果蟲害比較嚴重,就需要用葯了,可以用蚧必治、殺撲磷、阿維菌素、毒死蜱等葯物試試,用的時候注意控制濃度。
(5)蘭花煙霉病擴展閱讀:
蚧殼蟲的危害
介殼蟲主要危害植物,雌成蟲產卵後經數日便可孵化出無蠟質介殼的可移動的小蟲。幼蟲在觀賞植物上爬行,找到適宜的處所後,便把口器刺入花木植物體內,吸取汁液,開始固定生活,使寄主植物喪失營養並大量失水。
幼芽、嫩枝受害後,生長不良常導致發黃枯萎。在危害觀賞植物的同時有的還大量排出蜜露,因而導致煙煤病發生,使葉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受害嚴重的植株,樹勢衰退,最後全株枯死。
參考資料:蚧殼蟲-網路
『陸』 蝴蝶蘭葉子發黃什麼原因
蝴蝶蘭葉子發黃,主要原因是水澆的太多引起 燒葉,或者說不通氣的。它的是氣根。
蝴蝶蘭很漂亮,是普遍的觀花植物,深得眾多愛花之人的鍾愛,假如你是初學者,說養好蝴蝶蘭得話,就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蝴蝶蘭的養殖方式
1、栽培基質
蝴蝶蘭的腐植酸肥料必須優良保水溶性及其排水管道性,通常是無需土壤層種植的,只是自來水苔、樹根絲、陶粒砂、木碳等開展配置。腐葉土栽培基質大部分1~2天上下便會爛掉,因此必須按時的拆換腐植酸肥料。
2、水份
春夏季量季是蝴蝶蘭的生長熱季,能夠 每日都澆一次水,給葉片噴霧器2~3次,維持主莖的環境濕度;秋冬季時節,伴隨著溫度減少,水流量還要相對的降低,均值為2~五天澆一次水,也不必給葉片開展噴霧器了,維持栽培基質略微潮濕就可以。
3、光照
蝴蝶蘭喜愛半陰的自然環境,合適透射的太陽。因此在夏天的情況下,一定要開展適度的遮光,以防葉片被強光照燒灼。平常最好是讓蝴蝶蘭接納早中晚柔和的太陽,放到房間內的情況下,將其放到太陽透射充裕的地區就可以。
4、溫度
家中養蝴蝶蘭最先要確保溫度。蝴蝶蘭喜愛高溫高低溫的自然環境,生長階段最少溫度應維持在15℃之上,蝴蝶蘭適合生長溫度為16℃至30℃。秋冬季和春冬之交及其冬天平均氣溫低時應留意提溫。
5、相對濕度
養殖蝴蝶蘭,相對濕度大些比較好,但家中種植,相對濕度沒辦法調整,可使花漸漸地融入,剛開始能夠 每日做葉片噴霧器,量不適合過大,淋濕葉片就可以了。之後慢慢降低噴霧器頻次,9-9月終止噴霧器,之後已不做噴霧器解決。
6、上肥
在蝴蝶蘭的生長熱季,能夠 每一個禮拜釋放一次氮磷鉀肥;生長緩季一個月釋放一次。開花期前必須降低基肥的釋放量,而增加磷鉀肥,以推動盛開的總數與品質。
7、害蟲防治
蝴蝶蘭普遍病害關鍵有軟腐病、褐斑病、炭疽病、煙煤病、病毒病、芽蟲、飛虱等,關鍵採用防患於未然的標准,提升種植管理方法對策,改進自然通風標准,有效操縱置放相對密度,維持自然環境消潔。按時噴撒除蟲農葯殺菌劑。假如發覺有病株,應立即消除病原體,切除病葉及殘體,針對病發偏重的主莖應防護或消毀,預防病害的拓展擴散。此外可選擇抒適合的葯物開展預防,病發期內能用60%的三唑酮或80%的甲基托布津等,芽蟲和飛虱則能用40%的氧化樂果或80%敵敵畏一千-一千五百倍液預防。
『柒』 蝴蝶蘭怎麼養才好
蝴蝶蘭是在1750年發現的,迄今已發現七十多個原生種,大多數產於潮濕的亞洲地區,自然分布於阿隆姆、緬甸、印度洋各島、馬來半島、南洋群島、菲律賓以至台灣等低緯度熱帶海島。台東的武森永一帶森林及綠島所產的蝴蝶蘭最著名。下面來看看蝴蝶蘭怎麼養才好吧。
蝴蝶蘭簡介
蝴蝶蘭的學名按希臘文的原意為「好似蝴蝶般的蘭花」。它能吸收空氣中的養分而生存,歸入氣生蘭范疇,可說是熱帶蘭花中的一個大族。它的植株非常奇特,既無匍匐莖,也無假球莖。每棵只長出數張活象湯匙般肥厚的闊葉,交互疊列在基部之上。白色粗大的氣根則露在葉片周圍,有的攀附在花盆的外壁,極富天然野趣。到了新春時節,一枝長達盈尺的花梗就從葉腋抽出,然後一朵接一朵地開放。每花均有5暮,中間嵌鑲唇瓣。花色鮮艷奪目,既有純白、鵝黃、絆紅,也有淡紫、橙赤和蔚藍。有不少品種兼備雙色或三色,有的好像綉上圖案的條紋,有的又有如噴了均勻的彩點,每枝開花七八朵,多的十二三朵,可連續觀賞六七十天。
蝴蝶蘭怎麼養
1、蝴蝶蘭大、中、小白天溫度要求基本相同,以不超過30℃為宜,夜間中小苗要求23℃,大苗要求20℃。促花時白天要求20~24℃,夜間17~20℃,第一朵花後白天25~28℃,夜溫20~22℃。溫度低時用加溫機加熱,溫度高時可用風機-水簾降溫。
2、營養生長階段濕度要求90%以上最佳,促花處理階段濕度要求70~80%,開花後濕度要求50%即可。用水簾通風及地面空間噴濕等措施可調控濕度。
3、土壤:可用水草、苔蘚為栽培介質,一般用透氣、耐腐爛、微酸、透水的土壤。
4、澆水:蝴蝶蘭花宜在通風、濕度高的環境中栽培養護,一般蝴蝶蘭花的適宜生長空氣濕度為60%~80%,濕度過高,會產生病害。澆水原則:見干見濕;澆水時澆到盆底有水流下來就好,不可過多,同時為保持溫度,可經常的在放置蘭花的地方進行灑水以保持蘭花周圍的濕度,切記不可積水。
5、施肥:蝴蝶蘭花對肥料的要求比較嚴格,全年施肥,除非低溫持續很久,否則不應停肥。冬天為蝴蝶蘭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導致無花或花少;春夏期間為蝴蝶蘭花生長期,可每隔7~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機肥,也可施用蝴蝶蘭專用營養液,但有花蕾時勿施,否則容易提早落蕾;花期過後,可以追施氮肥和鉀肥;秋冬花莖生長期則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約每隔2~3周施用一次。施肥時間多在下午澆水之後,施肥數次後,要用大量水沖洗蘭盆及蘭株,以免殘留的無機鹽類危害根部。
6、病蟲害防治:蝴蝶蘭常見病蟲害主要有:軟腐病、褐斑病、炭疽病、煙煤病、病毒病、介殼蟲、紅蜘蛛等。主要採取預防為主的原則,平時注意養護,改良通風條件,保持環境消潔。
蝴蝶蘭開花後要不要剪花箭
蝴蝶蘭開完花後,花莖可以剪,但最好不要全剪(根據整株的狀態決定,如果根和葉都非常健康強壯,建議保留幾節花莖,一般2個多月後可發出新花芽),從第1朵花或者第1分支附近剪掉,剩餘的殘花柄仍有芽,養到一定時間能再發。對於蘭科植物,不要讓其結果,因為即使能結果,用種子繁殖難度大,而且結果過程中是消耗養分的。能否施肥,花後觀察植株生長情況再確定。
蝴蝶蘭開花後養護
蝴蝶啦花後可以稍微給點緩釋肥,要放在散光處,平時幹了再澆水,經常噴霧,注意不要濕了新芽,否則容易爛。夏天放通風陰涼的地方,冬天最好不要低於15度。
『捌』 葉子上白點是什麼
葉子上有很多白點可能是得了介殼蟲病。介殼蟲是半翅目,蚧總科昆蟲的總稱。根據蚧蟲網統計,現已被描述的介殼蟲種類超過7500種 。大多數種類蟲體上備有蠟質分泌物,形如介殼,介殼蟲也因此而得名。
介殼蟲是花卉和果樹上最常見的害蟲,常群集於枝、葉、果上,吸取植物汁液為生,嚴重時會造成枝條凋萎或全株死亡。
一、介殼蟲特徵:
介殼蟲是柑桔、柚子上的一類重要害蟲,常見的有紅圓蚧、褐圓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綿蚧等。介殼蟲為害葉片、枝條和果實。介殼蟲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飛,雌蟲和幼蟲一經羽化,終生寄居在枝葉或果實上,造成葉片發黃、枝梢枯萎、樹勢衰退,且易誘發煤煙病。
二、防治:
介殼蟲的蟲體被一層角質的甲殼包裹著,如用葯物對它直接噴灑不易奏效。它像吸人血的虱子一樣,吸取植物的汁液,因而對花木造成極大的危害,被害植株不但生長不良,還會出現葉片泛黃、提早落葉等現象,嚴重的會使植株枯萎而死亡。受為害的花卉有米蘭、茉莉、山茶、含笑等。預防措施可以加強管理和使用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巴內達碧卡」水溶肥。
防治的辦法有:
①用白酒兌水,比例為1:2 。治蟲時澆透盆土的表層。介殼蟲在春季室溫7 ℃ 時,便開始活動。可在4 月中澆一次,此後每隔半個月左右澆一次,連續4 次見效。
②用食醋(米醋)50 毫升,將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濕後,用濕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莖、葉上輕輕的揩擦,即可將介殼蟲揩掉殺滅。此法方便、安全,既能達到除蟲目的,又可使被害的葉片重新返綠發亮。
③用酒精輕輕地反復擦拭病株,就能把介殼蟲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凈、徹底。如用酒精擦拭蘭花病葉時,不但能把介殼蟲除掉,就是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蟲,也都徹底殺滅掉,第二年很少發現有介殼蟲的為害,此法簡便、安全,效果良好
④用柴油、洗衣粉、水按 10:0.6:6 的比例調成母液,此時母液含油60% ,呈牛奶狀,用水稀釋含油30% 葯液後,對米蘭、金桔、蘇鐵上介殼蟲仔細噴灑。一周後,介殼蟲大部分由原來新鮮橙色變成干癟狀態,說明此法對介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玖』 蝴蝶蘭花怎麼養,蝴蝶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蝴蝶蘭花的養殖方法
土壤:可用水草、苔蘚為栽培介質,一般用透氣、耐腐爛、微酸、透水的土壤。
溫度:蝴蝶蘭花喜溫暖,生長溫度為15-20℃,生長時期低溫度應保持在15℃以上,但溫度不可過高,如果溫度高於32℃,蝴蝶蘭花會進入半休眠狀態;冬季10℃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5℃容易死亡。
光照:蝴蝶蘭花雖然喜陰,但仍需要使蘭株能接受部分光照,特別是在花期前後,適當的光可促使蝴蝶蘭開花,使開出的花艷麗持久,一般應放在室內有散射光處,勿讓陽光直射。
澆水:蝴蝶蘭花宜在通風、濕度高的環境中栽培養護,一般蝴蝶蘭花的適宜生長空氣濕度為60%~80%,濕度過高,會產生病害。澆水原則:見干見濕;澆水時澆到盆底有水流下來就好,不可過多。
全年施肥,除非低溫持續很久,否則不應停肥。冬天為蝴蝶蘭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導致無花或花少;春夏期間為蝴蝶蘭花生長期,可每隔7~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機肥,也可施用蝴蝶蘭專用營養液,但有花蕾時勿施,否則容易提早落蕾;
花期過後,可以追施氮肥和鉀肥;秋冬花莖生長期則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約每隔2~3周施用一次。施肥時間多在下午澆水之後,施肥數次後,要用大量水沖洗蘭盆及蘭株,以免殘留的無機鹽類危害根部。
病蟲害防治:蝴蝶蘭常見病蟲害主要有:軟腐病、褐斑病、炭疽病、煙煤病、病毒病、介殼蟲、紅蜘蛛等。主要採取預防為主的原則,平時注意養護,改良通風條件,保持環境消潔。如果發現有病株,應及時清除傳染源,摘除病葉及殘體,對於發病較重的植株應隔離或銷毀。
蝴蝶蘭花的注意事項:
蝴蝶蘭花冬季澆水時不可將水灑到葉片上,容易產生凍害;夏季要注意防高溫高濕,否則容易產生病害;夏冬季節不可把蝴蝶蘭花植株放在空調或暖氣附近;施肥要堅持少施肥、施淡肥的原則。
『拾』 蝴蝶蘭在家怎麼養
蝴蝶蘭家庭養法
1、土壤
在家中栽培蝴蝶蘭,可以選擇透氣、含腐殖質、呈弱酸性的土壤。
2、溫度
蝴蝶蘭的生長適宜溫度為18-28℃,在夏季時,要將植株置於陰涼通風處,幫助其度過盛夏。冬季室內溫度有時低於10℃,不利於生長,移至溫暖的地方生長。
3、水分
在春夏季時,每天澆水1次,適當用噴壺噴灑水分2-3次,秋冬季時,減少澆水量,澆水可以控制在2-5天澆水一次。澆水時不要將水濺到葉片上,否則會導致爛葉等現象。噴水時,可將噴頭對准花盆外部,增加周圍空氣濕度。
4、光照
蝴蝶蘭是一種喜歡陰涼的植物,夏季是它的生長旺盛期,陽光過強時一定要進行遮光處理,一放葉片被灼傷。直到10月後便可拆除遮陽的材料。秋季可以適當進行光照,早晚溫差可以促進開花。
5、施肥
可以選擇磷酸二氫鉀或者蝴蝶蘭專用肥,施肥濃度大概在0.1%-0.2%。冬季花期時要停止施肥。
注意事項:
1、蝴蝶蘭在自然環境下形成半色調習慣,在家庭栽培期間遮蔭網或竹簾可通過覆蓋時間調節,日照溫度高,遮蔭時間長,遮蔭70%左右。冬季陽光弱、溫度低時,中午適宜遮蔭。遮陽時間是根據春季和秋季天氣變化而控制的。
2、澆水必須根據季節、溫度條件、栽培基質和生長發育等決定。一般來說,當溫度稍高時,6月9日至9,蝴蝶蘭正蓬勃生長,可以倒一些水,選擇陽光早晨澆,栽培基質濕潤。在冬季花芽生長期內,只要溫度不低於18℃,應及時澆水,以底基質含水量為度,絕不讓盆內濕。
3、一般吸水量為相對較大的水分間隔、較長的樹皮、塊蛭石等。良好的排水間隔應短。在生長季節尤其夏季秋季溫度乾燥季節,它可以噴水,但注意不要在冷水中積累水分,尤其是冬季夜間絕對不可以對葉片進行噴水。
(10)蘭花煙霉病擴展閱讀:
種植蝴蝶蘭應選用竹編器皿、多孔陶瓷盆或特製蘭花盆,最好不要用一般的塑料盆。種好的幼苗不要擱置在地上,應掛起或擺放在架子上,以利於氣根伸長和生長,便於盆中基質乾燥後吸收空氣養分,注意避見因底孔堵塞積水導致爛根甚至死亡,或地下害蟲鑽入盆內危害植株。
病蟲防治
蝴蝶蘭常見病蟲害主要有:軟腐病、褐斑病、炭疽病、煙煤病、病毒病、介殼蟲、紅蜘蛛等。主要採取預防為主的原則,加強栽培管理措施,改良通風條件,合理控制放置密度,保持環境消潔。定期噴灑殺蟲殺菌劑。
如果發現有病株,應及時清除傳染源,摘除病葉及殘體,對於發病較重的植株應隔離或銷毀,防治病蟲害的擴展蔓延。另外可選抒適宜的葯劑進行防治,發病期間可用60%的多菌靈或80%的甲基托布津等;介殼蟲和紅蜘蛛則可用40%的氧化樂果或80%敵敵畏1000~1500倍液防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蝴蝶蘭-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