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吊燈美

荷花吊燈美

發布時間: 2022-06-10 12:26:20

『壹』 吊燈風格常見的有哪些

現代簡約吊燈、簡約、另類、追求時尚是現代燈的最大特點。其材質一般採用具有金屬質感的材料或者另類氣息的玻璃等,在外觀和造型上以另類的表現手法為主,色調上以白色、金屬色居多,更適合與簡約現代的裝飾風格搭配。
古典歐式吊燈、強調以華麗的裝飾、濃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達到雍容華貴的裝飾效果,歐式燈注重曲線造型和色澤上的富麗堂皇。有的燈還會以鐵銹、黑漆等故意造出斑駁的效果,追求仿舊的感覺。從材質上看,歐式燈多以樹脂和鐵藝為主。其中樹脂燈造型很多,可有多種花紋,貼上金箔銀箔顯得顏色亮麗、色澤鮮艷;鐵藝等造型相對簡單,但更有質感。
美式吊燈、與古典歐式燈相比,美式燈似乎沒有太大區別,其用材一致,美式燈依然注重古典情懷,只是風格和造型上相對簡約,外觀簡潔大方,更注重休閑和舒適感。其用材與歐式燈一樣,多以樹脂和鐵藝為主
田園風吊燈、田園風的燈飾一般以淺色為主,材質上多以鐵藝、布藝為主,搭配玻璃、樹脂等。注重舒適溫馨的氛圍營造。較適合居室面積中偏小的空間。
北歐/宜家吊燈、設計上簡潔、直接、功能化且貼近自然,一份寧靜的北歐風情,絕非是蠱惑人心的虛華。常用的材料主要有布藝、玻璃和鐵藝等,以保留這些材質的原始質感為前提。多用明快的中性色。對產品設計比較講究簡潔大方,不需要過多的細節裝飾。

『貳』 描寫蓮蓬的好句

1.
蓮蓬頭碧綠碧綠的,像女孩子穿的蓮蓬裙,遠看蓮蓬像一個鈴鐺,還像浴室里用的花灑,更像房間里用的吊燈。近看蓮蓬的臉,好像有一隻隻眼睛。
2.
蓮蓬有一種淡淡的清香,裡面的蓮子更是一顆顆寶貝。
3.
我最愛吃蓮蓬了,一個蓮蓬里有好多蓮子呢!
4.
蓮蓬有一個綠色的外衣,脫去外衣,裡面有一顆顆小小的蓮子。
5.
我家有一個荷花池,荷花落了,長出許多可愛的蓮蓬。
6.
蓮蓬里有很多蓮子,我最愛吃蓮蓬了!
7.
將蓮蓬剝了開來。裡面有很多「棉花」呢!裡面還有許多淡綠色的蓮子寶寶,它們多像子彈呀,有的胖,有的瘦,形態不一。
8.
蓮蓬聞起來很香,那應該是荷花媽媽留下來的清香吧!
9.
蓮蓬摸起來軟綿綿的,好像裡面有許多棉花人呢!它臉上凹凸不平,疙疙瘩瘩的,皮膚很不好,好像長滿了青春痘呢!
10.
蓮蓬像一塊綠色的麵包,軟綿綿的,裡面還有蓮子心呢。

『叄』 水晶吊燈十分精美,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用了

水晶吊燈十分精美,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用了?相信每個正在裝修的業主都會對裝修有一個美好的期待,燈是扮演著全屋空間的 "美化劑",一盞好的燈所扮演的角色,既能為家添光增彩,又能體現主人的品味和行事風格。一盞好的水晶燈,價格會很貴,往往幾萬、幾十萬價格的家用水晶燈隨處可見,這就大大限制了水晶燈的受眾面,作為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很不容易一套房子的首付,裝修的時候精打細算,很少花幾萬的價格買一盞水晶燈,畢竟同樣的錢,可能是整個房子的瓷磚或地板,甚至是客廳的全套傢具。

水晶燈的重量太重,牆壁的承重能力有限。如果水晶燈突然墜落,很容易傷人。特別是對於一些地震風險頻發的地區,水晶吊燈有很多隱患。水晶燈的光線比較強烈,特別是燈管通過水晶扮演的角色不斷折射後,會產生很多耀眼的光束,對人的眼睛容易產生不適,嚴重的還會帶來眩暈感。水晶吊燈設計復雜,清洗難度較高,而且大多是玻璃製品,不能拆卸,時間久了會影響吊燈的美觀。

近一半的燈飾商場都是商家在賣水晶燈,其餘一半或多或少都會展示一些水晶燈,水晶燈的銷量一度佔到60%以上。而現在進入燈飾市場,水晶燈依然熱銷,但不再是當年的風光,水晶燈在所有燈飾品類中的銷售比例排名,也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今年上半年的銷售訂單在所有燈飾中僅佔10%左右。

『肆』 人民大會堂共有多少席位

10000多個~這里單指主會場~

人民大會堂(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人民大會堂建於1958年10月至1959年8月,完全由中國人自行設計興建,僅用10個月竣工,為我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創舉。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的地方,也是國家領導人和人民群眾舉行政治、外交活動的場所。

人民大會堂建於1959年,建築面積達171,800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築面積還要大。大會堂壯觀巍峨,黃綠相間的琉璃瓦屋檐,高大魁偉的廊柱,以及四周層次分明的建築,構成了一幅天安門廣場整體的庄嚴絢麗的圖畫。

人民大會堂正門面對天安門廣場,正門頂上鑲嵌著國徽,迎面有十二根二十五米高的淺灰色大理石門柱,進門便是典雅樸素的中央大廳。廳後是寬達76米,深60米的萬人大會場,大會場北翼是有五千個席位的大宴會廳;南翼是人大常務委員會辦公樓。大會堂內還有以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名稱命名、富有地方特色的廳堂。

人民大會堂門額高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金光閃爍,十分引人矚目。整座大廈屋檐均用黃綠色琉璃製品鑲嵌,盡顯庄嚴宏偉、樸素典雅的民族風格和現代化建築的非凡氣派。

人民大會堂路線展

首先.參觀一樓中央大廳。南北長76米,東西寬48米,高16米,面積3600平方米,地面全部是天然大理石鋪成,周圍20根柱子由漢白玉大理石鑲砌,上掛5盞水晶玻璃吊燈,整個大廳建築裝修簡潔大方。
湖南廳面積495平方米。1 992年2月重新裝飾,頂部高9米,懸掛3盞直徑為3米的荷花吊燈,取毛澤東「芙蓉國里盡朝暉」詩意。 湖南廳8根大柱子採用湖南桃源縣出產的木紋自理石鑲砌。廳內陳設以湘綉、瓷器為主。北面正中牆面上是一幅寬8.2,高3.5巨幅絨綉畫《毛主席與各族人民在一起》。南面陳設著素瓷雕塑工藝品《毛澤東故居韶山》。東側有雙面綉屏《荷塘野鴨》,西面有湘綉《屏開花艷舞東風》。南牆上懸掛著4個直徑為1米的大瓷盤,上面花卉分別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
遼寧廳面積為495平方米,1 998年2月重新裝修,大廳內8根金麻石柱子,簡潔的米黃色石牆面.挺拔的門區表現了莊重、雄偉之美。大門岫玉扶手與木雕花相配合,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情。東牆壁畫《昌盛圖》,畫的下部為海浪,中部半圓造型內集中概括了今日遼寧的繁榮景象。上部飛舞的金鳳.象徵遼寧這片老工業基地將通過深化改革重現輝煌。西側屏風漆板嵌畫《盛京頌》,展現了具有悠久歷史的沈陽故宮大大政殿的風貌。
萬人大禮堂。縱深60米,寬76米,高32米。每個席位上都設有可同時傳送1 6種語言的譯意風設備和集報到、即席發言、表決三種功能為一體的會議代表服務單元。禮堂頂棚燈光以五星燈為中心,周圍縱橫分布著500盞滿天星燈,體現了「水天一色,渾然一體」的設計思想。
迎賓廳位於人民大會堂北部二樓.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迎接貴賓的地方。這幅《江山如此多嬌》為題的巨幅國畫是我國著名畫家傅抱石和關山月台繪。畫高6米,寬9米。地毯是天津地毯廠特製的,3噸多重,是人民大會堂最大的一塊。廳內兩側大型花瓶是福建省脫胎漆器。
北京廳總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會議廳天花中間設計4米直徑圓型水晶吸頂燈,北京廳由直徑為4公分水晶球組成。東側主牆面鑲嵌大型毛綉掛毯《長城秋色》,描繪了金秋時節,萬里長城巍峨壯觀。西面大門兩側裝飾巨型玉石掛屏,一幅以天安門為主體歷代建築,一幅以人民大會堂為主體現代建築。南北兩側的屏風,上面附有紅色雕漆畫面,內容是北京市花(菊花和月季)和市樹(國槐)。
四川廳面積495平方米,東西入口處各有一座屏風,東門入口處是一副九寨溝瀑布的絨畫,西邊入口處是一幅雙面蜀綉《芙蓉鯉魚圖》,漢白玉浮雕《古蜀神韻》,表現了著名的「樂山大佛」和四川古老的青銅文化。
廣東廳面積495平方米,1999年2月重新裝修。總體設計簡潔、大方、明快,體現廣東人民對時代的敏感性和對世界文化的兼容性。廣東廳四周牆面和8根圓柱由微晶玻璃鑲砌。頂部是懸浮式吊頂,3盞水晶大吊燈上部有瀝粉貼金彩繪。南牆鍛銅浮雕壁畫《龍舟競渡》,用龍舟的形象突出了廣東的地域文化傳統與現代生活的關系,是廣東人民團搏、力爭上游精神的象徵。
宴會廳位於人民大會堂北側二樓,東西長102米,南北寬76米,高15米.面積7000多平方米,可容納5000人座席的宴會或10000人的酒會。周圍28根瀝粉貼金廊柱,柱高11米,直徑為1米。主席台供宴會進行中賓主講話,祝酒和表演文藝節目的地方。頂棚中心是水晶玻璃燈和玻璃鋼,壓花而成的葵花圖案,燈口和風道口的周圍是石膏花飾和瀝粉貼金組成的棋盤式藻井。
上海廳總面積600平方米,裝飾布置遵循莊重、大方、明快、典雅的總體要求,上海廳裝飾符號主要突出上海市市花白玉蘭造型。頂面安裝35盞玉蘭燈具,地面鋪設330平方米玉型圖案地毯。大廳的主題壁畫《浦江兩岸盡朝暉》,長8米、高3.05米,採用純毛絨線手工綉制,整幅畫展現了上海改革開放20年來日新月異的變化。

參觀後,請到人民大會堂全國精品展示中心參觀。它匯集了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的精品。

『伍』 荷花的果實怎麼描寫

荷花的果實是蓮蓬,蓮蓬的描寫如下:

1、蓮蓬頭碧綠碧綠的,像女孩子穿的蓮蓬裙,遠看蓮蓬像一個鈴鐺,還像浴室里用的花灑。

2、蓮蓬有一種淡淡的清香,裡面的蓮子更是一顆顆寶貝。

3、蓮蓬像浴室里用的花灑,更像房間里用的吊燈。

4、蓮蓬有一個綠色的外衣,脫去外衣,裡面有一顆顆小小的蓮子。

5、蓮蓬像一塊綠色的麵包,軟綿綿的,裡面還有蓮子心呢。

6、蓮蓬遠看蓮蓬像一個鈴鐺,近看蓮蓬的臉,好像有一隻隻眼睛。



蓮蓬的特點:

蓮蓬又叫蓮房,它是埋藏在荷花雌蕊的海綿質花托,形狀為倒圓錐形,花托的表面有多數散生的蜂窩狀孔洞,在受精之後會逐漸膨大。它的每個孔洞里都有一個小堅果,也就是蓮子,可食用,果熟期在9-10月。蓮蓬裡麵包含了多個蓮子,取其諧音有連子的意思,古人將它寓意為子孫滿堂。

『陸』 中式裝修選什麼式樣吊燈

裝修中,吊燈的選擇十分重要。中式吊燈以它濃郁的中國風贏得很多人的青睞。但是中式吊燈在家居裝修的過程中要怎樣才可以跟家居其他部分結合起來呢?中式裝修選什麼式樣吊燈呢?中國傳統的室內設計是以木構架為主要空間機構,四平八穩為空間特點,融合了優雅莊重的雙重品質。近年來中式風格不再像以前那樣古老死板,取而代之的是親近自然、朴實簡單卻內涵豐富。用沉穩傢具,古樸燈具為陪襯,以水墨畫為主題的背景牆,利用這些元素共同營造出一個溫馨又具有藝術氛圍的書香之家。

中式吊燈的規格、風格應與客廳風格相一致,另外,若想突出屏風或紅木家私等中式特色傢具,需額外添加射燈。中式吊燈的設計理念是古樸高雅卻不庸俗bj-dyhrzs。

家裝、工裝如果有什麼需求,可以登錄東易宏潤裝飾網或者關注東易宏潤微信號進行咨詢

『柒』 荷花和蓮蓬的比喻句

  1. 那盛開的荷花挺著碧綠的莖桿,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眺望著遠方。

  2. 荷花百態,有的已經盛開了,露出了金黃的花蕊和嫩黃的小蓮蓬;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看上去,好像一隻小船上坐著一位可愛的仙女;有的還是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兒。

  3. 在那綠葉的映襯下,荷花有的舒展怒放,彷彿在暢懷大笑;有的花苞初綻,像在啟口說話;有的含苞欲放,有如羞澀的姑娘低頭不語。

  4. 那白似玉的荷花,好像無暇的白雪,又像少女白嫩的皮膚。與其說它是出於淤泥,倒不如說它是在奶里浸泡過。

  5. 微風拂過,荷花擺起了舞姿,小水珠在荷葉上不安分的跳動著,好象要比水跳的高,淡淡的清香迎風吹來,沁人心脾,似乎香氣也是淡粉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世界。

  6. 在那一片荷葉的掩蓋下,露出了幾朵荷花。有的白如玉,有的粉似霞。白的好象少女白嫩的皮膚,又似無暇的白雪。再看粉紅的,真不知它是被天邊的晚霞映紅了臉,還是怕羞。它們可以說是「出污泥而不染,濁清漣而不妖」。

  7. 滿塘的荷花羞答答地露出那粉嘟嘟的臉兒,擺出各式各樣的姿態笑迎陽光。

拓展資料:

荷花屬山龍眼目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1985年5月荷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泰國和越南的國花。

『捌』 吊燈的優缺點是什麼

吊燈的優勢
作為家裝藝術美感的傳遞者,吊式燈飾的明顯優勢在於其強大的裝飾性。造型多變,風格多樣(現代簡約、歐式復古、新中國風、北歐風等),材質豐富,充滿個性。可以說,吊燈更側重於扮演一種「裝飾照明」的角色,可以迅速提升家居的精美度、華麗感,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偏重於裝飾性的水晶吊燈
吊燈的弊端
說到弊端,以傳統吊燈為例,其照明其實比較「簡單粗暴」,基本沒經過什麼專業的配光設計,而是基本上「怎麼好看怎麼來」。
以常見的歐式蠟燭吊燈為例,外觀華麗,但想靠它做主照,似乎並不「靠譜」。從光源來說,蠟燭吊燈上一圈的「蠟燭」式樣的燈,通常是鹵素燈,光照是向四周發散的。
這就造成一個問題:照度不足。倘若一個空間就只裝上這樣一盞吊燈來照明,那麼地面就會出現多處陰影暗區。在這樣的光環境下閱讀、看手機、看電視,對視力都是一種傷害。
再者,從使用壽命的層面來說,傳統的熱輻射型光源的吊燈(鹵素、白熾、金鹵、熒光燈等)壞得往往比較快,一盞吊燈在一個家庭可能用上1年左右就要換了,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出現明顯的光衰及頻閃,常見的情況是,一盞吊燈中往往有一兩個燈泡不會亮的情況。
解決方案
那麼,如果既想用主燈,又想要舒適、健康、合理的照明,到底應該如何設計燈光呢?
這就涉及到「精細化照明」了,增設LED筒燈這樣的配光均勻的燈具,就能既保留吊燈的美感,又獲得充沛的照度,兩全其美。

『玖』 四川省有哪些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節目

川劇的變臉
四川連廂及肉蓮花表演大師牟慶雲、四川相書表演大師魯國華及飛刀花鼓惟一傳人劉陶

川劇 【川劇】又稱川戲。四川的代表性戲曲劇種。流布於四川和貴州、雲南、湖北、台灣等省。分上壩、資陽河、川北河、下川東四條"河道"(地域流派)。成都是上壩派的中心。川劇歷史悠久,清代雍正、乾降年間"花部"戲曲勃興,繼有柳子腔、皮黃腔入川,逐漸與四川語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間小調和秧歌相融合,衍化為川劇的崑腔、高腔、胡琴、彈戲及燈戲,形成了風格統一的四川地方劇種。民國初,三慶會劇社匯集五腔劇目於一班,正式形成五腔共和的演出形式。川劇擁有上千劇目,尤以喜劇著稱。傳統表演程式自成體系,常為其他戲曲劇種借鑒吸收。還有變臉、藏刀、踢慧眼等多種特技表演。1949年後,川劇藝術進一步發展,多次組團到全國各地及歐、亞數國演出,受到觀眾贊賞,被譽為"天府之花"。著名演員競華、楊淑英、笑非、曉艇、藍光臨、劉芸、陳巧茹等,著名鼓師王官福等,均在觀眾中享有盛譽。�

木偶戲

【木偶戲】成都木偶形成於唐代,此後遍及城鄉。當時的木偶叫精木偶,長約0.3米,短小精幹,操作方便。上演的劇目如《引鳳樓》、《金山寺》、《群仙會》等皆為川劇傳統劇目。班社有祥瑞班、瑞樂班、字均班、榮華班等,多在各種神會、廟會及茶館、院壩等地演出。30年代木偶戲逐漸衰落。1949年後木偶戲得到重視,組建了專業的木偶皮影劇院。目前成都木偶有大中小杖頭木偶、布袋木偶和手掌木偶。木偶製作精細,造型美觀,已採用化工原料和紙型塑造。木偶的手簽子在衣服之外,稱為"外支棒"的杖頭木偶,其代表劇目有傳統戲《人間好》、《小放牛》、《沉香救母》、《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現代戲有《老公公種紅苕》、《調皮的小白兔》、《劉文學》、《雷鋒參軍》等。成都木偶曾先後應邀到德國、荷蘭、瑞典、泰國、日本等國訪問演出,受到好評和歡迎。�

諧劇

【諧劇】曲藝表演藝術家王永梭首創的一種"詼諧戲劇"。一人獨演,不講究服飾場面,道具極其簡單,演員是劇中唯一主角,即劇中的第一種人--看得見的人;通過舞台道具的依託和語言、表情、動作表演,以不同側面向觀眾顯示劇中的第二種人--看不見而似乎看得見的人。這是諧劇特有的表演手法。創始人王永梭早在1939年抗日時期就創作出了《扒手》、《趕汽車》、《黃巡官》等20多個諧劇節目,1949年後又改編了《在火車上》、《結婚》、《十二點整》、《蘇二哥》、《打百分》等有影響的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了《王永梭諧劇選》。1989年四川省舉辦了諧劇比賽,各省區方言諧劇紛紛登台獻藝。�

四川評書

【四川評書】又稱評話,清初盛行四川,以說為主,輔以動作,以四川方言講述見稱。說書人藉助一張桌子,一塊醒木,一把扇子,一條手巾,一人表演,不拘時間,不擇地盤,書文可長可短,書資憑聽書人隨意給付。四川評書分"清棚"與"擂棚"兩大類。"清棚"重在文說,以清談為主,偏在文采,妙語連篇,以文取勝,以情動人。"擂棚"重在武講,以吼喊為主,摹擬形容,說書人用醒木在桌上用力拍講,手比足劃,眉飛色舞,力求形態逼真。當中又分"條書"與"墨書"。"條書"無底本,憑說書人編造故事;"墨書"有底本,說書人根據底本加工潤色,一部書能說上三五月甚至一年不等。"條書"傳統段子如《雙貴圖》、《十美圖》等,"墨書"傳統段子如《三國演義》、《水滸》等,總以野史、俠義、公案、神話、奇觀為主。現代書目有《紅岩》、《林海雪原》、《平原槍聲》、《鐵道游擊隊》等。�

四川竹琴

【四川竹琴】又名道琴或道情。清初流行在成都的一種曲藝演唱形式。最早始於道教勸善說道,曲調為"玄門調"與"南間調"。光緒年間,曲藝藝人利用其改唱《東周列國》、《三國演義》等歷史故事。使用樂器是長約1米、直徑6.6厘米的竹筒一支,在其一端蒙上豬護心油皮(現用小腸皮),再以兩塊竹片子,長1.7米,加上碰鈴伴奏或自唱自奏。民國初年始稱竹琴。演唱形式有"群唱"與"單唱"。"群唱"是由5人組合坐唱。1953年首屆西南戲曲調演,由著名竹琴藝人楊慶文將坐唱的"群唱"改為站唱的一人獨演。竹琴唱腔"省調"又稱"壩調"、"上河調",流行於成都地區。著名竹琴老藝人賈樹三又將川劇、揚琴與竹琴融為一體,創出"賈派"竹琴。"賈派"竹琴擅說各地不同方言,描摹不同人物,字正腔圓,細膩入微。擊琴能奏出千軍萬馬之聲,似有波瀾壯闊之勢,曲目以《三戰呂布》、《華容道》等為代表。�

金錢板

【金錢板】曾名"金劍板"、"三才板"、"金簽板",是流行於成都以及四川各地的一種民間曲藝演唱形式。形成於清初,早期多以跑鄉場、扯地圈為主,後進入茶社書場演唱。由一人表演,唱詞多為節字句或十字句,方言土語演唱,唱詞通俗易懂。其唱腔以部分川劇曲牌與四川民歌為基礎形成。金錢板板質以楠竹或斑竹製成,共3塊,每塊長30厘米、寬3.3厘米、厚約0.5厘米,其中兩塊中嵌有小銅錢或金屬片,故名"金錢板"。它可擊出風雲雷雨九種不同節奏、音響。其流派分"花派"、"雜派"、"清派"。"花派"板式打得花,打得熱鬧,且打且耍,眉眼身法靈活自如;"雜派"唱詞長短運用自如,不受節奏拘束,唱一段說一段,說中帶唱;"清派"重視咬詞吐字,字正腔圓,細膩准確,行腔中不能有"啦"、"哈"、"呀"等虛字尾音出現,表演動作不大。演出的曲目有《武松趕會》、《瞎子算命》、《貨郎子》、《繞口令》、《十八扯》、《老實話》、《小菜打仗》等,著名金錢板藝人鄒忠新在1949年後吸取各藝術流派之長,不斷改革創作,演出了《倆相幫》、《圈套》、《激浪丹心》、《洪湖凱歌》、《雙槍老太婆》、《偷雞》等。�

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唱月琴"。成都在30年代成立"清音職業工會",後更名為"清音曲改會",即得現名"清音"。四川清音於清乾隆年間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屬於歌唱體牌子曲類的曲藝說唱藝術形式,曲調豐富,唱腔優美。流傳至今有8個大調、100餘支小調,唱段200多支。大調多以故事傳說為主,小調多採用四川流行的山歌、民歌等曲調演唱。伴奏樂器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樂器。表演時由女演員一人獨唱,右手擊竹鼓,左手擊檀板,自擊自唱。近年來又開唱長篇曲目如《白蓮女傑》,在唱演中嵌入表白,韻文、散文交錯演唱。四川清音分為上河派、下河派。成都的"省調"為上河派,其唱腔輕盈,細膩圓潤,在運腔中有一種風格獨具、跳躍式的連續頓音唱法--"哈哈腔"。著名清音演唱藝術家李月秋的"哈哈腔"造詣較深,她音色甜美,行腔輕柔婉轉,早在40年代即有"成都周璇"譽稱。四川清音代表曲目有《放風箏》、《斷橋》、《秋江》、《綉荷色》、《黃繼光》、《趕花會》等。�

成都揚琴

【成都揚琴】源於成都,早在清乾隆年間即在成都等地流傳,主要以揚琴伴唱而得其名,並有"坐地傳情"之稱。它吸取了川劇、清音、竹琴諸家之長,通過唱腔道白,融敘事、抒情為一體,有層次地表現戲劇情節,多為生、旦、凈、末、丑5人演唱,分別操揚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邊唱邊奏,其唱腔優美,韻味濃郁。唱腔分大調、小調(越調),大調屬"板式變化結構",應用較廣;小調屬"曲牌聯套體結構",抒情較強。傳統曲本多採取敘事與代言相結合的體裁,曲本分大本與單折兩類。其流派分"南會"、"北會"兩派。"南會"因盲人多,對於唱腔非常講究;"北會"並非盲人,對詞本則特別考究。1925年,揚琴科社"慈惠堂"招收盲人學唱,培養出了洪鳳慈、張大章、卓琴痴等風格獨特的"堂派"藝人。三四十年代,揚琴在省內日益盛行。1949後,四川揚琴發展很快,其代表人物及唱腔流派是著名揚琴演唱藝術家李德才及其自成一格的"德派"揚琴。"德派"揚琴以聲、腔、情、韻結合揚琴伴奏的急、徐、強、弱的諧美,來表達其感情、刻畫人物。代表傳統節目有《活捉三郎》、《碧蓮放子》、《祭江》、《祭塔》、《香蓮闖宮》等,現代節目有《白毛女》、《李二嫂改嫁》等。�

成都燈會

【成都燈會】成都一年一度的燈會在青羊宮舉辦。這一中國古老的民間習俗在成都得到很好的展現。燈會盛況空前,各種燈競相展示,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吊燈、掛燈、走馬燈、鯉魚燈、荷花燈、壁燈、鰲山燈、大花籃等等,有濃厚的民族地方特色。大多採用大眾所熟悉的川劇劇目、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市政建設、工業成就等,反映了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當代的主要建設成就。製作精美,是成都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展示了成都民間彩扎技藝和書法繪畫等高超的傳統藝術。�

成都花會

【成都花會】成都是古代有名的"花城",它的歷史可追溯到唐宋。根據傳統習慣,人們一般把"百花生日"(農歷二月十五日)--花朝節的前後定為成都"花市"。直到今天,仍然沿用這個延續千年的傳統習俗,年年在青羊宮舉辦"花市",從而發展成為民間喜愛的春遊盛會。屆時花農群集,城鄉居民紛紛前來趕會,賣花、賽花、賞花、交換良種和互相學習培種技術,各種小吃和地方土產沿街擺滿。成都海棠梅花、玉蘭、山茶、迎春等享有盛名。宋陸游詩:"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從詩中可想見當年成都花市的盛況。遊人不斷,熱鬧非凡,當地稱之為趕花會。�

成都盆景

【成都盆景】成都盆景屬於川派,是中國盆景藝術的主要流派之一。盆景是我國傳統園林藝術,它運用"縮龍成寸"、"咫尺千里"的藝術手法,創作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我國盆景藝術,有江南、嶺南、劍南三大流派,劍南派以成、渝兩地為代表,著重表現四川名勝山水的獨特風貌。奇花異草、險峰怪石、青山綠水,無不進入成都的盆景之中,使人們從盆景中得以享受到成都的大好風光,深受人民的喜愛。�

木芙蓉

【木芙蓉】成都又名蓉城,源於五代時後蜀主孟昶愛植芙蓉花。現在成都人對蓉花仍懷有深厚的感情,公園、商店、街道的名稱多冠以"芙蓉"的稱謂。木芙蓉系落葉灌木,枝葉密被星狀短柔毛,樹冠開展,花大色艷。品種有醉芙蓉、白芙蓉、紅芙蓉、五色芙蓉等,開花時間在10~11月,正是百花凋落時節。�

成都茶館

【成都茶館】四川人飲茶的歷史,有文獻可查的已有2000多年。成都茶館大都分布在成都市區、效區的大街小巷、公園名勝,是人們休息娛樂的場所。成都人喝茶講究舒適、有味。茶館的座位是靠背竹椅,平穩、貼身,或靠或坐不覺累,閉目養神不怕摔。茶具用的是"三件頭",即瓷碗、瓷蓋和金屬托盤(又稱茶船子),以江西景德鎮的瓷器為上品。沖開水用的長嘴壺,沖茶亦講技術,高明者從頭至尾點滴不漏,賞心悅目。茶館供應糕點糖果,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如下棋、說唱、相聲等。就其特色來說,可分老茶館、新茶廳、文化茶園、棋園茶座。茶品種極多,花茶、龍井、毛尖、沱茶,應各人不同喜好。�

蜀錦

【蜀錦】是成都歷史悠久的傳統絲織品,與南京雲錦、蘇州宋錦、廣西壯錦齊名。全系真絲織品,質地柔軟,色澤艷麗,品種多樣,牢固耐用,富有鮮明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產品分被面、衣料、裝飾錦,以被面為主。其主要錦樣有方方錦、月華錦、雨絲錦、浣花錦、鋪地錦。蜀錦歷史悠久,秦漢末年已有大量生產,蜀丞相諸葛亮把蠶桑生產放在重要位置,蜀錦在當時不僅是對外貿易的商品,而且也是軍費開支的來源。唐代蜀錦技術有很大發展,並遠銷到日本、波斯。北宋建立成都錦院,元明以來品種更多,應用更廣。�

蜀綉

【蜀綉】同江蘇的蘇綉、湖南的湘綉、廣東的粵綉並列為中國四大名綉。它以嚴謹細膩的針法,淡雅清秀的色彩,優美流暢的線條,中國水墨畫的格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受到國內外的贊譽。蜀綉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晉代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中,把蜀綉稱為"蜀中之寶"。蜀綉的品種豐富多彩,根據它的用途,大體可分為日用品和欣賞品兩類,前者實用價值高,後者藝術效果強,其構圖取材於名家的山水人物畫。另外雙面綉亦很有名。�

漆器

【漆器】成都漆器在西漢時期就有很高的水平,中國出土的大批漆器中刻有成都製造的字樣,而且至今完整如初,令人驚嘆不已。主要原料為漆和丹朱,以"雕花填彩"見長,用煉制後的生漆塗飾在各種不同的底胎上,經反復研磨、雕花、填色彩,再拋光、清光而成。用刀如筆,剛柔兼備,線條流暢,平整光亮。紋樣常用梅、蘭、竹、菊等進行裝飾,用傳統工藝,造出了大量古色古香的仿古漆器;同時發展暗花、隱花、描繪等新工藝,使漆器更加豐富多彩。主要產品有瓶、盒、盤、缸以及漆塑人物、掛屏等。由於成都漆器把實用性同裝飾性有機結合,是富有使用價值的藝術品,深受國內外客人歡迎。�

銀絲工藝

【銀絲工藝】以白銀為材料,運用花絲和點鏨技法,按照設計要求,交互用填絲、累絲、炭絲、穿絲、搓絲和在銀片上鏨出點、線、面浮雕圖案組合而成。結構嚴謹、造型別致、虛實相間、富麗堂皇,具有濃厚的東方色彩。傳統產品有婦女用的首飾釵、環和兒童服飾品羅漢、八仙、獅子滾綉球以及生活用品銀耳碗、銀鑲筷子等。近年來的"底紋襯托"新技藝,又增添了不少新品種。�

竹絲瓷胎

【竹絲瓷胎】又稱"竹絲扣瓷",是從優秀的民間工藝中發展形成的,屬於竹類編制中的一種工精藝高的特種編制工藝。它是用很細的竹絲、很軟的竹篾依胎編織而成,有生活用品和工藝品的雙重價值。19世紀末葉,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銀質獎章,被譽為"東方藝術之花"。竹絲瓷胎選料嚴格,編制難度大。傳統色彩以古銅色為主,輔以竹絲本色和黑色竹絲。圖案各異,品種繁多,花色翻新,主要產品有花瓶、咖啡具、茶具、飯碗、首飾盒、煙具、竹壓盤等。�

絹扇

【絹扇】絹扇是宮扇的一種,原是貴族婦女的賞玩之物。成都絹扇繼承了古絹扇的造型,以鐵絲作框,楠竹片作柄,彩色線帶蝴蝶結為墜,價廉物美,大方實用。絹扇以扇畫面的格調高雅為主要特色。成都絹扇工筆重彩,與清麗淡雅的蘇杭絹扇不同,採用木版水印、印線填彩和手畫為表現手法。�

薛濤箋

【薛濤箋】即浣花箋,是唐代女詩人薛濤依照松花箋紙設計製造的一種小彩箋。因薛濤用以寫詩與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等詩人唱和,故名。以胭脂染成,花紋精巧,顏色鮮麗。唐李商隱《送崔珏往西川》詩雲:"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五代詞人韋庄《乞彩箋歌》雲:"留得溪頭瑟瑟波,潑成紙上猩猩色。手把金刀擘彩雲,有時剪破秋天碧。"薛濤箋在我國制箋發展史上,佔有較重要的地位。�

蜀箋

【蜀箋】古代成都的一種木刻彩印、圖文兼具的詩箋。在唐與蜀紙(即麻紙)齊名。成都浣花溪是歷代造紙制箋的中心。主要有松花箋、薛濤箋、十色箋等,其中尤以薛濤箋著名。文人學士寫詩多愛用蜀箋,蜀箋的發明,推動了後代詩書畫的發展。�

十色箋

【十色箋】又名謝公箋,俗稱鸞箋或蠻箋。謝景初(1019~1084)字師厚,北宋富陽(今浙江富陽)人,博學能文,尤長於詩。他創造的箋因有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黃、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淺雲等十色,故稱十色箋。韓浦《寄弟蜀箋》詩雲:"十樣蠻箋出益州,寄來新自浣花頭。"即指此箋。�

詩婢家

【詩婢家】位於成都市春熙路北段。是一家字畫裝裱作坊,與北京的"榮寶齋"、上海的"朵雲軒"、杭州的"西泠印社"齊名。建於1920年,在字型檔街,後遷羊市街。因主人姓鄭,便借用中國漢代經文學家鄭玄家的奴婢皆懂詩文,並能以詩句互相對答的故事取名。經營名人字畫,文房四寶,水印詩箋,木刻水印等,所制水印箋質朴雅緻。�

川菜

【川菜】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以歷史悠久著稱。成都為川菜正宗。川菜可以用選料嚴、刀工精、調料鮮、烹制巧、造型美來概括。成都川菜又以高級筵席、聚餐宴會、大眾便餐、家常風味、民間小吃形成自己的風格體系,講究色、香、味、形,注重味多、味廣、味道變化多樣,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贊譽,有麻辣味、紅油味、椒麻味、魚香味、豆瓣味、醬辣味、怪味等。烹調方法多樣,而且每樣都有自己獨特的工藝要求。現川菜品種已達4000多種,其中名菜達300多種。成都著名川菜餐館榮樂園位於人民中路137號。最早建於1911年湖廣館街,由威樂齋、藍光鑒兄弟開辦,善於以美味湯菜調劑席面而形成獨具的特色,精心製作的奶湯使人回味不絕,傳統名湯"開水白菜"也博得中外遊客的稱贊。其他如"雙烤雞"、"干燒魚翅"、"酸辣海參"等都是榮樂園的名菜。努力餐也是成都著名的川菜館。位於成都市祠堂街55~57號,1929年由中共四川省軍委書記車耀先創立。所製作的生燒什錦、宮保雞丁、清湯三鮮、蒸碗飯、大眾面點等,以正宗川味、價廉物美而著稱,有歌謠贊道:燒什錦,名滿川,味道好,努力餐。被群眾稱為經濟實惠的平民飯。�

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川味名菜之一。清末丁寶楨在任四川總督期間,好用青椒烹飪雞丁,又因為他曾在京仕官宮保,故而取名宮保雞丁。後來發展為用干辣椒過油成棕紅色,將肥仔公雞腌肉切成丁爆炒,再放佐料和花生米合炒,色香味極佳。�

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四川人喜愛吃的一種經濟小菜,是將鮮菜放入鹽水壇中泡製而成。開胃解膩,是筵席中調味佳品。成都餐館中專制泡菜的廚師利用各季的鮮蔬菜,泡製出光澤鮮艷、脆香可口、具有多種復合味型的泡菜。有些菜可泡多年不變味。�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川味名菜之一。清朝同治年間,陳麻婆在成都萬福橋頭開了一家餐館,因她煮豆腐色鮮味美,過往挑夫都於此歇腳就餐,生意興旺,又因她是麻臉,故名。其主要成分是豆腐和牛肉,豆腐和牛肉的製作亦有特色,豆子系精心選用,牛肉的品位要求很高,再配上原湯、紅油燒燴,加進適量的調味品製成。由於製作精細,價廉物美,頗負盛名。�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經過精製並加用調料的"涼拌牛肉"。據傳說創始人郭朝華和他的妻子,推車叫賣,因調製得法,香味濃郁,被稱作"車行半邊路,肉香一條街",兩人夫唱婦隨,生意十分興旺,因起初賣的原是些牛肉、牛心、牛肚等雜薈,而稱作"薈牛",因"薈"、"肺"發音相近,故得名。特點是肉料精選、香料精配、厚薄勻稱、攪拌入味。�

龍抄手

【龍抄手】風味食品。位於成都市春熙路南段,1941年開設於成都悅來場,後遷商業場。傳說是幾位茶社伙計企圖用"濃花菜社"的地盤開店,諧"濃"字音,取"龍鳳呈祥"、"生意興隆"的意思,得名"龍抄手"。其特點是皮薄、餡嫩、湯鮮,主要有原湯、燉雞、海味、酸辣、紅油等抄手,用料講究,做工精細。

『拾』 荷花小燈籠怎麼做沒有燈架可以發光

你可以放一個復蠟燭進去。
中國制燈籠又統稱為燈彩,是一種古老的中國 傳統 工藝品。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 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
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
中國的燈籠綜合了:繪畫藝術、 剪紙、 紙扎、刺縫等工藝,在中國古代製作的燈彩中,以 宮燈和 紗燈最為著名。 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里,處處都有燈籠。仔細推算,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 紙燈籠又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

熱點內容
蘭花真菌性 發布:2025-09-14 16:32:34 瀏覽:388
pvc盆栽 發布:2025-09-14 16:32:29 瀏覽:969
七夕情人節英文介紹 發布:2025-09-14 16:16:56 瀏覽:617
長沙海棠灣 發布:2025-09-14 16:13:23 瀏覽:403
哪裡賣百合 發布:2025-09-14 16:12:39 瀏覽:17
玉蘭花花被 發布:2025-09-14 16:11:49 瀏覽:439
牡丹1角硬幣 發布:2025-09-14 16:11:40 瀏覽:792
玫瑰汽車旅館3彷徨雲 發布:2025-09-14 16:11:35 瀏覽:457
丁香散圖片 發布:2025-09-14 16:11:22 瀏覽:445
公孫離七夕 發布:2025-09-14 16:01:32 瀏覽: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