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瓷荷花
1. 《荷塘月色》畫作
趙新建《荷塘月色》
趙新建《荷塘月色》[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自周敦頤的名句誕生以來,荷花便有「花中君子」之雅稱。歷代文人墨客以荷花為題材的詩詞畫作數不勝數,其中不乏佳作名篇。現代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廣為傳頌。
趙新建(當代畫家,工於繪畫,刻瓷亦絕,曾為國家領導人及各界名流刻制肖像,深受好評,多年來潛心中國畫、刻瓷的創作。)的工筆畫作品《荷塘月色》展現的是盛夏的月下荷塘。整幅畫面以藍色為基調,畫面安詳沉靜,兩只白鷺棲息於荷塘深處,它們彷彿被莫名的聲響驚動,向遠處張望著。畫中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繁茂的荷葉叢中點綴著些許蘆葦,在荷葉的掩映下,顧盼生姿,令人觸景生情。與朱自清先生懷著孤獨苦悶的心情寫下的文章不同的是,趙新建先生畫筆下的荷塘一片繁茂盛景,顯現出新時代環境下文人畫家的盛世情懷。
整幅畫作遠觀布局合理,氣韻生動,近看則見刻畫的細致入微,兩只白鷺姿態各異形象生動,成為畫作的點睛之筆。畫家採用滿景式的構圖,凸顯了當代大花鳥畫的風范。畫面不足之處是稍顯沉悶,但是瑕不掩瑜,《荷塘月色》不失為一幅以荷塘為題材的典範佳作。
2. 荷塘的簡介
在一方幽靜荷塘里, 白鷺悠閑地在在淺水之中佇立著,其中一隻仔細梳理著自己的羽毛,在一片片肥大的荷葉之間粉紅的荷花盛開著是那麼的美麗動人,荷塘里的配角蘆葦也搖曳著自己的身姿,展示著自己的風采……這便是藝術家趙新建所描繪荷塘景色。趙新建先生多年來潛心於中國畫與刻瓷藝術,創作出許多優秀的藝術作品,荷塘便是其佳作之一。如果說藝術家所描繪的物象是其心靈世界外在擴展與宣洩,哪嗎這幅作品不正是藝術家對荷塘的美好印象的真實寫照嗎?
3. 清代制瓷名家排名
第一代:
程門 王少維 金品卿 王鳳池
汪藩 周子善 俞子明 吳少萍
江永源羅允夔 任煥章 余煥文
萬子銘蔣玉卿
第二代:
朱少泉王岐山 陳子常 汪章
許品衡方家珍 周筱松 汪照藜
方少溪張雲 徐善琴 高心田
汪友棠黃銘光 許達生。
第三代:
王子卿松石 戴裕成 梅春
高恆生安少山 胡獻瑞 仙槎。
第四代為進入民國時期的畫淺絳瓷的作者,如:
段生茂胡仲貞 吳飛麟 王琦
潘陶宇徐仲南。
(六)畫師們一些個人資料亦具史料價值。
光緒15年(1889年)以後,未出現過程門的作品,是否在光緒中期程門便去世了(有待證實)。
汪藩的下限作品是光緒16年(1890年);
王少維的下限作品是光緒21年(1895年);
王鳳池的下限作品是光緒22年(1896年);
金品卿的下限作品是光緒27年(1901年);
程次笠的下限作品是光緒34年(1908年
三 畫
廣國華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民國時期,以花鳥瓷畫見長。
萬 泰 光緒年間
萬 興 光緒年間
萬雲岩 約1910—1950年又名石山,長人物
萬子銘 光緒年間
萬輔廷 光緒年間
子 雲 光緒年間
子 珍 光緒年間
子 環 生卒年不詳,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清光緒晚期,以畫花鳥瓷畫見長。
子 良 民國年間
義 茂 光緒年間
義 隆 光緒年間
義 興 光緒年間
義太和 光緒年間
馬慶雲 生卒時間不詳,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一起咸豐-同治年間。擅長人物瓷畫,設色淺淡,人物衣飾具有水墨寫意畫的風采。畫娃娃,大頭,細小身軀,烏黑的頭發反襯出人物暈染的臉頰的潤澤。
馬復興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光緒晚期至民國前期,以花鳥瓷畫見長。
於家爵 民國年間
大吉生做
四 畫
少 山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光緒晚期到民國前期,以花鳥畫見長。少山的花鳥瓷畫,花朵碩大,枝條細如線條。
王少維(1862——1908年),名廷佐,字少維,安徽涇縣人。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同治-光緒年間。多以淺絳彩技法描寫人物、山水,又以畫猴見稱。清末供職御廠,淺絳派
王恩懷 王步第三子
王聲懷 王聲懷(1930-1992)王步長子,長青花。
王希懷 王希懷(1932-1982)王步次子,長青花。
王雪如 民國末
王歧山 光緒年間
王 琦 江西新建人,號碧珍,又號陶迷道人,齋名「 萄萄齋」。生於1884年,卒於1937年。1922年當選為浮梁縣瓷業美術研究社副社長。珠山八友成員。擅草書,寫意人物,號稱「西法頭子」,齋名:陶陶齋,用印:西昌王琦.(1884--1937)民國新粉彩派
王大凡,名堃,號希平居士,又號黟山樵子,長工筆人物,創落地粉彩,齋名希平草廬.(1888--1961)以人物仕女畫見長,師從改七薌、沙山春、費曉樓,後集諸家之大成,畫風工細逸麗。創「落地設色彩」工藝,即彩畫人物時,不用玻璃白打底,而直接將色料平塗於瓷胎,再罩雪白、水綠。人物形象生動,畫面賞心悅目。1915年創作的「富貴壽考」人物畫瓷瓶,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獲金獎。民國新粉彩派
王 震 字一亭,號白龍山人。1867年生,1938年卒。
王 步 字元仁,號竹溪道人,晚年號陶青老人。1869年生,1968年卒。豐城縣長湖竹溪人。畫路較寬,藝術創作涉獵釉上、釉下瓷畫和堆雕、刻花、作品較多,尤精於青花分水技法。長花鳥.「青花大王」,用寫實點染技法,直追康乾.(1898--1968)
王炳榮 同治光緒,長花鳥。生卒年不詳,以瓷雕藝術著稱,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清光緒年間,與晚清著名瓷雕家陳國治齊名。許之衡《飲流齋說瓷》對此有所記載:「雕瓷之巧者有陳國治、王炳榮諸人,所作作品,精細中饒有畫意,其仿木、仿竹、仿象牙之制,尤極神似。」
王錫良 1922年生,王大凡之侄,號桃源山人.原籍安徽黟縣,出生於景德鎮。室名:陶源山人、五尺園。十二歲隨叔父王大凡學繪瓷畫,擅長人物瓷畫,1970年獲「中國工藝術美術大師」稱號。
王鳳池 光緒年間,字丹臣,常與金品卿合作。
王子卿 光緒年間
王榮順 民國時期
王 品 民國時期
王羨陽 民國時期,擅長人物瓷畫。
王一枝 民國時期,善畫猴。
王筱蘭:王大凡之女.
王順發 生卒時間不詳,主要活躍於光緒晚期至民國前期,以花鳥瓷畫見長。王順發筆下的鳥雀,多作歡嗚躍動狀。
王大屏 民國時期
王一亭 1916-1993年,擅長粉彩仕女瓷畫。
王雲泉 1913年生,1939年畢業於浮梁縣立初級陶瓷職業學校,以粉彩山水瓷畫見長。1961年獲「景德鎮陶瓷美術家」稱號。
王 璞 民國時期
王倚之 民國時期
王東石 清末曾與任伯年合作制「瓢壺」。
王炳榮:同治--光緒間瓷雕藝師,長山水,花鳥,人物,用方形刻款「王炳榮作」(篆書陽文)
元泰主人 生卒年不詳。期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清光緒年間,擅長人物瓷畫。
王曉帆 王大凡之子。
王鳳池:字丹臣,常與金品卿合作.淺絳派
文 晃 民國時期
文紹武 民國時期
方雲峰 號「佩霞」,別號「惜花軒主」。1897生,1957年卒。江西浮梁縣人。早年在浙江龍泉瓷業工場任繪瓷技師。先後任教於江西省立陶業學校和浮梁陶瓷職業學校。擅長粉彩仕女,用筆纖麗。中年喜繪貓和牡丹。曾與珠山八友配瓷版畫。
方家珍 光緒年間
方少溪 光緒-民國年間
方廷輝 生卒年不詳,創作主要活躍於光緒年間,以魚藻瓷畫見長。
方伯卿 民國時期,安徽祁門人,擅長圖案裝飾。
毛龍極 建國初
毛子榮 民國前期
孔 圭 民國前期
長庚氏 光緒年間
鄧碧珊 1874年生,1930年卒。字辟寰(辟宇),號鐵肩子,江西余干縣人。珠山八友成員。擅長粉彩魚藻瓷畫,構圖虛實相生,黑白相映,用濕筆染墨,充實魚的體積感和質感,善於表現魚的翻波掉尾的動態,畫風洗練雅緻,行書題銘兼有草情隸意,蒼郁遒勁。齋名:晴窗讀書樓.(1874--1930)
鄧錫齡 鄧碧山之子,長人物。
鄧碧孫 民國時期,鄧碧珊的兒子,以粉彩魚藻瓷畫見長,但成就不及其父
鄧必詔 民國時期,善畫人物,王琦之徒,長花鳥人物.
鄧重明 民國時期
鄧 奎 瞿子冶之友,常與紫砂藝人合作,自己設計、監制、自撰銘文。活躍於道光-同治年間。
鄧肖禹 鄧碧珊之孫,名雲耕,長花鳥。
鄧必潔 長雪景山水,民國
五 畫
馮桂林 1907-1945年,宜興宜城人。江蘇省立陶器工廠「陶工傳習所」第一批藝徒,其師為程壽珍、范大生。後受雇於「汪裕泰茶莊「制壺,以「卷翁」作印章款。又曾受聘於「吳德盛陶器公司「,所制紫砂,器底有「金鼎 」商標。
馮啟順 光緒年間
馮大陀 江西都昌人,室名「陶然軒」。民國晚期瓷畫家,擅長人物瓷畫。馮大駝筆下的人物,比例合度,神態較為生動,面部以淡赭暈染。
田鶴仙 原名田世青,後改為田青,字鶴仙,號「荒園老梅」,齋名:「古石」。1894年出生,1952年卒。浙江紹興人。長梅花山水,曾為江西省瓷業公司夜校教員。珠山八友成員。田鶴仙初畫山水,筆意在董源,巨然之間,後專攻粉彩梅花瓷畫,深得元人王冕筆意,寫繁花,千緒萬簇,風神綽約,強健有力。
田 宣 民國時期,醴陵燒制釉下五彩名家
葉巽齋 光緒年間
葉懷清 光緒年間
葉振(震)嘉 民國時期,善畫人物。創設骨彩。
仙 槎 生卒年不詳,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
於光緒後期至民國時期,是一位多產瓷畫家。所繪作品,底款多署「映蓮軒造「。畫路較寬,山水、人物、花鳥瓷畫都有作品傳世。早期畫青花,後期轉向粉彩。
卉 園 民國時期
半園主人 光緒-民國年間
玉 庭 同治年間
石奇峰 民國時期
石宇初 劉雨岑的徒弟,擅長花鳥瓷畫,活躍於民國時期,建國後曾任景德鎮陶瓷學院實習教師。
六 畫
劉芳谷 光緒年間
劉仲卿 1889年生,1969年卒。字錫祖,江西蓮塘縣人。二十紀四十年代到景德鎮繪瓷,9歲學畫,青年時臨摹了故宮大量名畫 ,中年後專攻粉彩花鳥,蟲草,自創一套獨特的點線技法,使畫面流暢自然,細膩生動,花卉、蝴蝶最為突出,頗具雍正時期粉彩風格。
劉 平 劉雨岑之子
劉雨岑 原名玉成,後改雨成(雨城),別號澹糊漁(澹湖魚),又號巧翁,長花鳥,創水點桃花,齋名:飲冰齋,覺庵.(1904--1969)生於1904年,卒於1969年。安徽太平人。珠山八友成員。擅長粉彩翎毛花卉,布局簡潔,用筆纖秀,設色清雅,柔美見長。.所創作的粉彩雄雞,為世所重。後創作彩水點桃花技法,點花頭時,先打一玻璃白底子,再用紅彩去點,粉在下,紅在上,以水洗開,發色鮮艷。
劉希任 1906年生,1967年卒。江西南昌縣人,室名:再思軒。永華堂。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南昌開「中南瓷庄」。擅長粉彩人物、花鳥與雪景。
劉少軒 宣統年間
劉順太
劉森泰 生卒年不詳,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光緒年間。劉森泰的博古瓷畫,以瓶花為主體。
劉吾展 民國年間,善畫瓷畫動物,以畫猴見長。
劉勝記 民國時期,石灣陶塑藝人
劉佐韓 劉勝記之子,民國晚期石灣陶塑藝人。
江棲梧 光緒年間
江福昌 民國時期
江永源 光緒年間
江潮宗 光緒年間
江 春 光緒年間
江祥發 光緒年間
江和豐 民國時期
江金白 民國時期
江重鎮 民國時期
江源茂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光緒晚期到民國前期,以花鳥瓷畫見長。
許達生 光緒年間
許發(友)生 王步之師
許進勇 字友義,號雲麟,生於光緒十三年(1897年),卒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其祖父許良西、父親許起容,均系德化佛像雕塑名家。許進勇畢生從事瓷雕藝術,並經營「裕源」商號。其得意之作的背面蓋有「許裕源制」和「許雲麟制」四字方形陰文篆體印記。當年曾為香港「玉成軒」、「源源」等古玩商特製成不少仿明清瓷塑製品。
許世華 許進勇之長子,生於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解放前出境,後與其弟許世南留居香港,從事瓷雕藝術。許世華、許世南兄弟都繼承父業,民國期間在家鄉從事瓷雕製作,「聯誼軒」是當時兄弟合作的堂號。
許尚禮 民國時期,安徽石埭人,擅長花卉、翎毛瓷畫。
許子成 光緒年間
許品衡 光緒-民國年間
湯有光 字成卿,1877年生,1970年卒。原籍安徽太平。1903年就讀兩江師范學堂美術音樂專業,曾任江西省立乙種窯業學校監學和浮梁縣立初級陶瓷職業學校校長。
閔丹臣 生卒時間不詳,主要活躍於民國時期。以山水畫見長。閔丹臣畫山水,以留白的釉面來象徵江河,旨在造成水天一色的藝術效果。
朱少泉 光緒年間
朱榮記 朱榮記是店號還是人名,以及朱榮記在世的具體時間,相關史料均無記載。晚清和民國前期的瓷塑精品,都往往鈐陶藝家的印記。
朱磊青 民國時期
朱 明 民國時期
朱秋霞 民國時期,劉雨岑之妻,善畫鹿。
全 廷 光緒年間
任煥章 光緒-民國年間,長人物、山水。淺絳派
任逢瑞 民國時期
達 山 光緒年間
安少山 光緒-民國年間
孫福昌 民國時期
孫玉卿 光緒年間
孫月軒 民國時期,擅長花鳥瓷畫。
孫明泉 光緒年間
孫茂盛 光緒年間
行吾素 民國時期
同和氏 光緒年間
堯臣氏 光緒年間
畢伯濤 1885生,1960年卒。名達,別號「黃山樵子」,安徽歙縣人。與珠山八友齊名,長花鳥擅長粉彩花卉翎毛瓷畫。其子畢淵明也系著名瓷畫家,善畫虎。
畢淵明:1907年生,安徽人,擅老虎,動物。
伍義順 民國時期
呂尚文 光緒年間
吉 人 光緒年間
七 畫
宋謙成 民國時期
汪小初 同治年間
汪東榮 民國時期,安徽休寧人,擅長古彩工筆人物和花鳥瓷畫見長。
汪友棠 各汪棣,字柳村,長山水、花鳥人物俱佳。汪友棠,生卒年不詳,安徽黟縣人,室名「修竹軒」。從其傳世作品來看,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光緒—民國前期,屬高產瓷畫家,畫路較寬,既畫人物、山水、也畫花鳥。淺絳派
汪曉棠,又名汪棣王琦之師,長人物,齋名:彤雲山房.名棣,號:「龍山樵子」。1885生,1924年卒。江西婺源人。擅長粉彩人物,畫風秀麗輕盈。民國前期,曾當選為浮梁縣陶瓷美術研究社副社長。
汪 章 光緒—民國初期
汪照藜 光緒年間
汪永泰 光緒—宣統年間
汪野亭名平,號元鑒,又號傳芳居士,創青綠山水,齋名平山草堂,(1884--1942)汪野亭創作的山水瓷畫,採用粉彩青綠山水技法,用純鈷繪山水,以大綠、水綠、或雪白罩填,落筆奔放,煙雲滿幅,有類潑墨,風格深厚蒼勁。民國新粉彩派
汪小亭 汪野亭的次子,1970年卒。擅長粉彩山水瓷畫。號平山草堂主人。
汪少平 汪野亭的長子,擅長粉彩山水瓷畫。號傳芳居士
汪桂英:汪野亭之女,長山水.
汪家珍 民國時期,擅長人物瓷畫。
汪 潘 同治—光緒年間,字介眉,長山水花鳥。汪藩:字介眉,長山水花鳥,字佳. 淺絳派
汪祥發 民國時期
汪昆榮 民國時期
汪雲章 民國時期
汪以俊 長山水花鳥,民末。
汪廷至 光緒年間
汪綽章 光緒年間
汪淦泉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民國時期。以人物瓷畫見長。汪淦泉畫仕女,重在五官,且面頰渾圓。
汪義順 生卒年不詳,其藝術創作主要活躍於光緒—民國時期,以花鳥瓷畫見長。汪義順的花卉瓷畫,趨於圖案畫。
汪 洋 民國時期
汪太滄 號「一粟」,別號「桃源老農」。1901年生,1953年卒。安徽黟縣人。早年畢業於浮梁乙種工業窯業學校,並於該校任教。擅長粉彩山水,用筆簡練沉著,妙到毫巔。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享有盛名。
汪雲山 民國時期
汪釋興 民國時期
汪新平 民國時期
汪乃斌 民國時期
汪寶根 宜興蜀山人,與旭齋。民國時期在「吳德盛陶器公司」和上海「鐵畫軒公司」當技師。
李新生(祈生):長紅梅.
李銓昌 咸豐年間
李友梅 光緒—民國年間
李盛春 建國初民國時期
李蘊輝 光緒年間
李荏輝 民國時期
李維翰 光緒年間
李子祥 汪野亭之徒
李裕元 擅長素胎雕瓷,活躍於光緒年間。同治--光緒間瓷雕藝師,長雕反瓷
李裕成 同治-光緒雕瓷家,長花鳥,款篆書陰文:用方形刻款「李裕成作」(篆書陽文)
李山東 民國雕瓷師
李明亮 民國年間,擅長粉彩草蟲瓷畫。
李友松 光緒年間
李松如 光緒年間
李子齊 民國時期
李之衡 民國初期
李夢丹 光緒年間
李端山 光緒年間
李永興 建國初
吟香主人 光緒年間,羅仲林的藝名。
吳龍發 民國時期
吳zheng 字待秋,別號「鷺鷥灣人」、「春暉外史」,室名南樵書屋。1878生,1949卒。
吳芝生 民國時期,鄧肖禹之師。
吳寄甄 民國時期,擅長人物瓷畫。
吳 康 民國後期,長畫像。
吳靄生 1886生,1926年卒。1909年到景德鎮從事色釉研究,創辦合興瓷庄,曾任浮梁縣瓷業美術研究社社長。
吳少峰
吳少萍 同治年間
吳印恆 民國時期
吳海峰 民國時期
吳飛麟 民國時期
吳 俊 民國時期
吳成仁 民國時期,安徽祁門人,擅長圖案裝飾。
吳德祖 民國
吳德盛 「吳德盛陶器公司」成立於1916年,由吳漢文創辦。其商標為「金鼎」。
吳壽棋 民國時期,醴陵燒制釉下五彩名家
何許人 字德達(字德建),又名何處,乳名花子,後改為華滋,號許人。1882年生,1941年卒。安徽南陵人。民國時期,先後在景德鎮和九江開辦彩瓷作坊。長雪景山水,用印擅長粉彩雪景,布局疏密有致,構圖簡練明快,景物傳神,畫風雍雅細麗。
何明谷 光緒年間
何傑一 民國時期,以粉彩魚藻瓷畫見長。
何子林 光緒年間
余 釗 光緒-民國年間
余翰青 1902年生,1987年卒。號拙翁,室名:清平畫室。江西樂平人。早年拜陳德明為師,民國中期成名,為民國時期著名瓷畫家之一,擅長粉彩花鳥。建國後,任教於景德鎮陶瓷美術學院。
余文襄 1910-1993年,又名恂松,別號華舜,齋名:明泉古屋。原籍江西都昌,世居景德鎮。1913年就讀於江西省立乙種工業學校,後從何許人學藝。擅長粉彩雪景。中年畫風精細傳神,筆墨秀潤。晚年風格雄峻,豪放粗曠,「稱雪景大王」。
余竹青:民國繪瓷名家,擅山水。活躍於三、四十年代。
余玉田 活躍於光緒年間,善畫淺洚人物花鳥
余磊青 民國時期
余華生 民國前期
余榮華 民國時期
余立成 民國時期
余立卿 光緒-民國年間
余慈仁 民國時期
余鑫盛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光緒-民國前期。以花鳥瓷畫見長。余鑫盛善於用色,所創作的瓷畫,畫面艷而不俗,和諧、亮麗。窯釉色。曾在景德鎮創作瓷雕人像,其衣褶又具德化風格。
鄒文候 南昌人,館名:潯陽畫館。二十世紀三二年代受聘於南昌麗澤軒瓷店。擅長花卉、翎毛、走獸、草蟲瓷畫。1951年去世。
鄒金龍 民國時期,汪野亭的妻子,汪野亭的瓷畫曾托其名。
鄒國鈞 字金監,號鴻軒,江西樂平人,汪野亭的學生,擅長粉彩山水。1913年生,1997年卒。鄒國鈞:汪野亭之徒,長山水
鄒嶺:民國繪瓷名家,擅山水
鄒潔:民國繪瓷名家,擅山水。
鄒振欽 民國
鄒文候:長花鳥.(?--1951
邵美之 同治-光緒年間
陳子良 民國時期
陳國治 道光至同治,長山水人物。陳國治的「彩畫雕鏤」,是用瓷泥在坯體上填堆出紋樣,然後上釉入窯燒成,整個畫面凸現於器面之上,具有淺浮雕藝術效果。道光--同治間瓷雕藝師,長山水人物,用刻款「陳國治作」(楷書陰文)
陳山東 清末-民國初,瓷雕家。
陳光明 字匡廬,名潤寶,清末-民國初時的紫砂藝人。
陳子常 光緒年間
陳映珍 民國時期
陳華珍 民國時期
陳德明 又名香生,慚時期,擅長花鳥瓷畫。陳德明:又名陳香生,余翰青之師
陳書人 清末-民國初年,廣彩瓷畫家。
陳雪娟 民國時期
陳雪岩 民國時期
陳渭岩 又名惠南,主要活躍於清光緒-民國前期,1928年去民。陳渭岩創作的陶塑,多仿古代名窯釉色。曾在景德鎮創作瓷雕人像,其衣褶又具德化風格。
陳寶齋 民國時期
陳耕生 田鶴仙之徒
陳耀星 建國初、長山水。
陳善模 民國時期
陳善樵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民國時期,擅長花鳥瓷畫。陳善樵畫荷花,突出花朵盛放之美。
陳義寶 民國時期
陳盤根 民國時期
啟 明 光緒年間
佐 卿 民國時期
時幻影 1908-1968年,安徽黟縣人,以粉彩魚畫著稱。
楊棗卿 同治年間
楊海生 1915-1969年,豐城人。擅長捏雕、鏤雕。 雕瓷派
楊鳴皋 民國時期
楊慕掏 民國時期
楊紫卿 民國時期
楊錦華 民國時期
楊學義 民國時期
楊青山 民國時期
揚厚興:長肖像
陸山雲(陸雲山)1901-1974年,江西省豐城人,1932 年在九江畫瓷,1937年留居景德鎮從事瓷畫藝術。
張筱耕 一作小耕,又名逢年,江西萍鄉人,民國時期的江西省陶業學校圖畫教師。擅長花鳥瓷畫。
張 熊 字子祥,1803年生,1886年卒。嘉興人,海派畫家,擅長花鳥瓷畫。
張志揚(湯) 1893年生,1971年卒。江西婺源人,齋名「亦陶」,創筆峰點染山水。1901年入景德鎮余立卿紅店學粉彩,1935年任教於浮梁縣陶瓷職業學校,1945年後任教於江西省立陶業專科學校,建國後為景德鎮陶瓷學院教師。前期多繪彩山水瓷畫,工細嚴謹,氣勢磅勃,後期則參郎世寧技法,專工駿馬瓷畫,運筆設色,形神生動。
張沛軒 約1900年生,1950年卒。江西余幹人,以鄧碧珊為師,以粉彩魚藻瓷畫見長。張沛軒畫魚藻往往參照師法,以靜態的瓷器白釉,來反襯水藻的飄拂和游魚的動感。
張榮順 民國前期
張榮明 民國時期
張洛山 生卒年不詳,主要活躍於民國時期。善繪魚藻,畫風與鄧碧珊接近。但是,鄧氏畫魚藻,多以留白來象徵水面;張氏畫魚藻,不僅畫水面漣漪,而且還畫水中的日影。
張 雲 子子英,活躍於光緒年間,長山水。張子英
張舍雲 光緒年間
張德生 民國時期,江西波陽人,劉雨岑之徒,擅長粉彩瓷畫填色,子張松茂為當代著名瓷畫家。
張曉根 王琦、程意亭之師
張 浩 字犀候,汪野亭之師
張品三 光緒善人物
張松濤 張德生之子,長花鳥,號「芝山龍竹」 號「芝山友竹
4. 荷塘月色全文是什麼
荷塘月色 朱自清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 朱自清
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 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沿著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長著許多樹,蓊蓊(wěng)鬱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ó)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個世界裡。我愛熱鬧,也愛寧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ē)鈴(英語violin小提琴的譯音)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瞌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盪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yuàn)女,盪舟心許;鷁(yì)首徐回,兼傳羽杯;棹(zhào)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jū)。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於是又記起,《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華園。
趙新建《荷塘月色》
趙新建《荷塘月色》
[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自周敦頤的名句誕生以來,荷花便有「花中君子」之雅稱。歷代文人墨客以荷花為題材的詩詞畫作數不勝數,其中不乏佳作名篇。現代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廣為傳頌。 趙新建(當代畫家,工於繪畫,刻瓷亦絕,曾為國家領導人及各界名流刻制肖像,深受好評,多年來潛心中國畫、刻瓷的創作。)的工筆畫作品《荷塘月色》展現的是盛夏的月下荷塘。整幅畫面以藍色為基調,畫面安詳沉靜,兩只白鷺棲息於荷塘深處,它們彷彿被莫名的聲響驚動,向遠處張望著。畫中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繁茂的荷葉叢中點綴著些許蘆葦,在荷葉的掩映下,顧盼生姿,令人觸景生情。與朱自清先生懷著孤獨苦悶的心情寫下的文章不同的是,趙新建先生畫筆下的荷塘一片繁茂盛景,顯現出新時代環境下文人畫家的盛世情懷。 整幅畫作遠觀布局合理,氣韻生動,近看則見刻畫的細致入微,兩只白鷺姿態各異形象生動,成為畫作的點睛之筆。畫家採用滿景式的構圖,凸顯了當代大花鳥畫的風范。畫面不足之處是稍顯沉悶,但是瑕不掩瑜,《荷塘月色》不失為一幅以荷塘為題材的典範佳作。
荷塘月色》自推出以來勢頭強勁,連連取得驕人佳績,不僅在諸多音樂網站的試聽量創下了最短時間內突破千萬的奇跡,連續打入網路TOP500、新歌TOP100、中文金曲榜三大榜,成為7月以來唯一一首三榜連貫金曲,堪稱近期華語樂壇最受關注的新作之一。 鳳凰傳奇籌備新專輯 《荷塘月色》走抒情路線. 內地人氣組合鳳凰傳奇將於下半年發行首張新歌+精選大碟,最近兩位組合成員楊魏玲花、曾毅悄然現身於北京某錄音棚,為新專輯展開錄制工作,而他們的首波主打新歌《荷塘月色》也將於近日正式推出,值得注意的是,這首新歌會一改鳳凰傳奇過去的豪邁風情,改走溫柔抒情
路線,相信屆時將為歌迷帶來耳目一新之感。當天出現在錄音棚內的玲花、曾毅表現得十分放鬆,素顏的女主唱玲花更是毫不介意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在前來探班的媒體面前,不施粉黛的樣子十分清新可愛,身著紅色無袖T恤的男生曾毅則照舊戴著他標志性的鴨舌帽。談到新專輯的錄制工作,兩人顯然倍感期待。玲花表示:「這次的新專輯跟以往不一樣,是一張新歌+精選類的唱片,其中既有我們要帶給大家的全新作品,也會是過去三張專輯的階段性總結,我們希望大家從這張唱片里完整感受到不斷成長著的鳳凰傳奇。」曾毅則笑言:「平常各種演出、活動太多了,常常眼睛一睜一閉就出現在不同的城市,所以現在安安心心地進棚錄歌對我們來說簡直就跟放假一樣。」雖然嘴上說錄歌等於休息,鳳凰傳奇兩人對於當天的錄制工作卻是極其認真,一遍遍地反復錄唱以保證達到歌曲的最佳演繹效果,那份較勁和「擰巴」令工作人員都感嘆不已。 《月亮之上》、《自由飛翔》、《等愛的玫瑰》、《全是愛》、《天藍藍》、《郎的誘惑》……隨便一數,鳳凰傳奇走紅的歌曲就能羅列出一大串,2009年的全新專輯《最炫民族風》更將他們的人氣推向一個高潮。過往的太過成功,會不會反而對下一張專輯產生壓力?對此鳳凰傳奇的兩位成員均信心滿滿。曾毅說:「鳳凰傳奇出道至今的每一張專輯都是穩扎穩打,我們的改變和進步大家都能感受得到,這次的專輯不僅僅是總結出我們以前唱片里的精華作品,新歌部分我們更是不會馬虎,絕對有更多的突破!」個性直爽的女主唱玲花則選擇了用作品說話,她興奮地對記者表示,鳳凰傳奇的首波新歌《荷塘月色》很快就要跟廣大歌迷見面了。「過去大家聽到鳳凰傳奇大氣、豪邁的作品比較多,但這首《荷塘月色》光從名字上大家應該就能感覺到新鮮了,這首歌會非常抒情,有一種江南水鄉的古典美,我自己非常喜歡,相信大家聽到之後也會發現:原來玲花不是只能唱特別有力量的歌,這種很內斂的,充滿含蓄韻味的抒情作品一樣能駕馭得了。」據悉,鳳凰傳奇的首張新歌+精選大碟初步定於今年8月推出,屆時鳳凰傳奇還將舉辦大型演唱會,相信內地樂壇由鳳凰傳奇開創的這股「最炫民族風」還會持續給大家帶來驚喜。 荷塘月色 詞曲:張超 演唱:鳳凰傳奇 歌詞如下: 女
:剪一段時光緩緩流淌 流進了月色中微微盪漾 彈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麗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螢火蟲點亮夜的星光 誰為我添一件夢的衣裳 推開那扇心窗遠遠地望 誰採下那一朵昨日的憂傷 我像只魚兒在你的荷塘 只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過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螢火蟲點亮夜的星光 誰為我添一件夢的衣裳 推開那扇心窗遠遠地望 誰採下那一朵昨日的憂傷 合:我像只魚兒在你的荷塘 只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過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男白:那時年輕的你 和你水中的模樣 依然不變的仰望 滿天迷人的星光 誰能走進你的心房 採下一朵蓮 是那夜的芬芳 還是你的發香 男:荷塘呀荷塘 你慢慢慢慢唱喲 月光呀月光 你慢慢慢慢聽喲 魚兒呀魚兒 你慢慢慢慢游喲 淡淡的 淡淡的 淡淡的月光 合:我像只魚兒在你的荷塘 只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過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我像只魚兒在你的荷塘 只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過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等你宛在水中央
5. 用煙壺是從哪個時期開始盛行的呢
乾隆時期堪稱鼻煙壺製作的黃金時代。皇帝弘歷自己就是個頗有造詣的書畫家,他的愛好很多,涉獵面廣,欣賞陶瓷藝術興趣濃厚。皇家的厚愛,使這個時期的瓷製煙壺各類品種大增,式樣無奇不有,顏色無美不備。乾隆時期的青花瓷鼻煙壺嬌小玲瓏,品種多樣,有腹部繪一叢牡丹、雙蝶飛翔其上的青花花卉瓷鼻煙壺;有腹部繪雙獅戲球的青花瓷鼻煙壺,等等。彩繪瓷鼻煙壺品種很多,主要有鬥彩、五彩、粉彩、素三彩、琺琅彩等五種鼻煙壺。其中粉彩鼻煙壺為鼻煙壺中色彩最豐富的品種。瓷胎畫琺琅鼻煙壺與料胎畫琺琅鼻煙壺俗稱古月軒鼻煙壺。畫琺琅玻璃鼻煙壺於康熙中、晚期已由御窯玻璃廠畫藝術結合在一起,達到了畫琺琅製作前所未有的水平。有名的畫琺琅鼻煙壺的瓷胎瑩素如銀,其胎、釉的特點是:釉質極細,釉色極白,釉表光亮,釉內氣泡極小甚密,細膩猶如塗脂。這種高質量的白瓷素胎,由御用畫師,或聘請西方畫師,用油畫技法作畫、填料,然後再入爐烘燒而成。
當時著名的畫師有戴恆、湯振基、鄒文玉、賀金昆等,此外,還有西洋教士郎世寧、王致誠等人,當時製造的畫琺琅鼻煙壺無不精美異常,多彩錦地開光鋪排,題村有花鳥、竹石,人物等,而以各式花卉為多。花卉中又以單枝或折技的布置為多見,花多作牡丹、芍葯、月季、蕃蓮、菊花及荷花等,以及模仿織錦紋樣的規矩花。還有的在煙壺的腹部開光內的金地上彩繪桃、花及蝙蝠,取「福」之意。還有的兩面開光內均彩繪盤枝雙花,花心寫藍篆書「壽」、「同」及「天」、「地」,故隱之為「壽同天地」鼻煙壺。還有通體金色地彩繪松、竹、梅的「歲寒三支」鼻煙壺。琺琅彩鼻煙壺為宮廷所壟斷,其始終秘藏宮苑,從不賞賜寵臣。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才有外流,民國時期出現乾隆款琺琅鼻煙壺仿品。
6. 荷塘黑畫藏特馬指什麼
指詩也是畫,歷代名家揮筆傑作《荷塘》不勝枚舉,尤以近代張大千為最,他近百幅的荷花圖中有不少是畫荷塘,意趣盎然。齊白石、林風眠、劉旦宅、吳冠中等等,也均有佳作。
荷塘里的配角蘆葦也搖曳著自己的身姿,展示著自己的風采。這便是藝術家趙新建所描繪荷塘景色。趙新建先生多年來潛心於中國畫與刻瓷藝術,創作出許多優秀的藝術作品。
(6)刻瓷荷花擴展閱讀:
蓮花在中國有深邃的文化淵藪。唐代將佛教立為國教後,蓮花備受人們敬愛。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等都是坐在蓮花之上,或手執蓮花,表示佛是出自塵世而潔凈不染的境界。慈心是希望並幫助他人得到快樂;悲心是希望並幫助他人解除痛苦。
據《蓮花王的故事》說,蓮花王為了拯救百姓的飢荒,他跳進恆河之中,變成一條大赤魚,告訴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後又生起來,這樣堅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養全國百姓,度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災荒。慈悲為懷,普度眾生,以荷花來比作人的高潔品格,是再恰當不過的。
7. 瓷煙壺的乾隆時期
乾隆時期堪稱鼻煙壺製作的黃金時代。皇帝弘歷自己就是個頗有造詣的書畫家,他的愛好很多,涉獵面廣,欣賞陶瓷藝術興趣濃厚。皇家的厚愛,使這個時期的瓷製煙壺各類品種大增,式樣無奇不有,顏色無美不備。乾隆時期的青花瓷鼻煙壺嬌小玲瓏,品種多樣,有腹部繪一叢牡丹、雙蝶飛翔其上的青花花卉瓷鼻煙壺;有腹部繪雙獅戲球的青花瓷鼻煙壺,等等。彩繪瓷鼻煙壺品種很多,主要有鬥彩、五彩、粉彩、素三彩、琺琅彩等五種鼻煙壺。其中粉彩鼻煙壺為鼻煙壺中色彩最豐富的品種。瓷胎畫琺琅鼻煙壺與料胎畫琺琅鼻煙壺俗稱古月軒鼻煙壺。畫琺琅玻璃鼻煙壺於康熙中、晚期已由御窯玻璃廠畫藝術結合在一起,達到了畫琺琅製作前所未有的水平。有名的畫琺琅鼻煙壺的瓷胎瑩素如銀,其胎、釉的特點是:釉質極細,釉色極白,釉表光亮,釉內氣泡極小甚密,細膩猶如塗脂。這種高質量的白瓷素胎,由御用畫師,或聘請西方畫師,用油畫技法作畫、填料,然後再入爐烘燒而成。當時著名的畫師有戴恆、湯振基、鄒文玉、賀金昆等,此外,還有西洋教士郎世寧、王致誠等人,當時製造的畫琺琅鼻煙壺無不精美異常,多彩錦地開光鋪排,題村有花鳥、竹石,人物等,而以各式花卉為多。花卉中又以單枝或折技的布置為多見,花多作牡丹、芍葯、月季、蕃蓮、菊花及荷花等,以及模仿織錦紋樣的規矩花。還有的在煙壺的腹部開光內的金地上彩繪桃、花及蝙蝠,取「福」之意。還有的兩面開光內均彩繪盤枝雙花,花心寫藍篆書「壽」、「同」及「天」、「地」,故隱之為「壽同天地」鼻煙壺。還有通體金色地彩繪松、竹、梅的「歲寒三支」鼻煙壺。琺琅彩鼻煙壺為宮廷所壟斷,其始終秘藏宮苑,從不賞賜寵臣。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才有外流,民國時期出現乾隆款琺琅鼻煙壺仿品。
這一時期最出色的是琺琅彩鼻煙壺。琺琅器皿始於清康熙年間,清聖祖康熙非常喜愛琺琅器皿,曾命琺琅作燒造。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特邀法國畫琺琅匠、傳教士陳忠信在養心殿造辦處琺琅作傳授法國里摩日畫琺琅技藝。
畫琺琅器胎分為金胎、銅胎、玻璃胎和陶瓷胎。琺琅彩俗稱「古月軒」。傳說清代瓷鼻煙壺製作最精的要數古月軒。但關於古月軒。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說因其鼻煙壺畫師姓胡,所以定名為古月軒;有的說是清宮中一處軒名,說它設在圓明園中,所制瓷器的題句後大多有畫家金城的款識等等。但迄令為止,中外學者查遍《清檔》及宮廷內苑均無此軒,乾隆時期的作品也無一有此軒名。古月軒對於鼻煙壺研究者至今仍是一個謎。
古月軒既已流傳成俗,其實就是畫琺琅彩,用在瓷製品上,又名「瓷胎畫琺琅」。它的特點是用琺琅彩在素白的胎上繪畫各種圖案,似西方油畫工藝,由如意館與景德鎮燒造。畫工精細,色彩艷麗,題詞高雅。畫面微微突起,富有立體感。繪畫題材有西洋風景、仕女、花卉等。琺琅彩的繪制大多出自名家之手,非尋常畫匠可比。乾隆時期的琺琅彩鼻煙壺是世界聞名的珍品,堪稱鼻煙壺之最。
乾隆時期新增加的鼻煙壺造型多種多樣。如葫蘆式、橢圓、扁方、鋪首耳燈籠式、包袱式;瓜果、蔬菜、花朵式、雙聯式、動物式以及八仙、和合、劉海、抱瓶童子等人物式造型。釉色又有粉彩、紅彩、墨彩、胭脂釉、窯變、金釉、仿珊瑚釉、斑花石、松石等。紋飾題材有五穀豐登、平安吉祥、萬福流雲、連慶升級、五子奪魁、百壽圖、嬰戲圖、西洋仕女等。
乾隆時期的瓷煙壺與該時代的其它瓷器類似,彩瓷帶開光的較多,開光內畫山水、人物、花卉、嬰戲圖等。也有帶開光的一面是繪畫,一面為篆書或隸書的乾隆御制詩。
乾隆以後,內府製品漸次式微。煙壺製品的藝術水平根本無法與清初康、雍、乾三朝盛世相比。嘉慶時的煙壺製作只有模仿前朝的作品,紋飾圖案多是歌頌清平盛世的。道光時宮、民窯數量增多,品種卻比乾隆時相對減少。除東青釉青花、哥釉彩瓷、黃釉三彩、鱔魚黃釉等新品種外,數量最多的是粉彩。有綠里開光的,圖案以蟈蟈最為著名。道光時期的紋飾取材最為廣泛,煙壺製品與其它同時期瓷質物相同。歷史掌故、吉祥圖案、翎毛花卉無所不有。青花煙壺紋飾內容多用踏雪尋梅、王羲之愛鵝、林和靖愛梅、陶淵明愛菊、攜琴訪友、魚樵耕讀、鍾魁嫁妹、寒江獨釣、長亭送別、雲龍變幻、二龍戲珠、十八羅漢、五老圖、清人射獵等。粉彩製品的紋飾多用喜鵲登梅(喜上眉梢)、五霸爭雄、太平有象、馬上封侯、富貴耄耋、蘆雁、秋蟲蟈蟈、白菜等。各類圖案,豐富多彩,充分顯示了這一時期的人文意向。
道光時期的款識,四、六字橫排款較多,款識多見於粉彩製品,用紅色篆書。同。期還出現了私人款,如「道光戊申春行有恆堂制」、「睿邸退思堂制」、「琅琊仙館」、「松亭」、「竹軒」等,款識都很工整。
咸豐、同治、光緒三朝的作品又增加了黃釉墨彩、水墨五彩、白釉刻瓷。造型又有橄欖、秋葉等新品種。圖案除沿襲前朝外,粉彩煙壺又有耄耋圖、七十三、八十四、歪毛淘氣、三羊開泰、歲塞三友(松、竹、梅)、官上加官(公雞與雞冠花)、太師少師(大、小獅子)、印譜、百鹿圈、博古圖、海狩圖、狀元及第等,表達了當時人們祈望福、祿、壽的心態。
民國時期的煙壺多以仿古為主。青花器仿康,畫面山水、人物、動物皆有。粉彩製品嬰戲圖、開光軋道花卉、人物等製作雖不如前朝,但也很精細。
8. 春節假期自駕游推薦
春節即將來到,家家戶戶都在忙碌准備年貨。有車一族也選好了過年出去旅遊。看看各地的風土人情。各地的春節都是怎麼看過的。
當春節旅遊從時尚變成一種生活態度,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春節行走在路上。趕快跟隨我們的腳步,去體驗賞冬景、玩冰雪、求吉祥、品年味的春節國內游「四部曲」。
第一曲,賞冬景。踏入銀裝素裹最美的世界,在漫天飛雪中感受偶像劇中的冬日浪漫。不同地方的冬日景色各有別致,會帶給人一種極致的感官享受。
第二曲,玩冰雪。冬日裡總是要釋放活力的。滑雪與溫泉總是有極端的對比,玩雪、看雪同時還曬太陽,行走在冷與熱的邊緣,才會感覺到最透人心扉的溫暖。
第三曲,求吉祥。「敲鍾祈福迎新年」、「掛許願燈籠」、「寫吉祥福條」、「點荷花燈」都是春節里最傳統的祈福方式,祝福新年節節高,祈願來年幸福安康。
還有一曲,品年味。當大街小巷的花燈、年畫、中國結將城市裝扮一新時,才會感覺到熱鬧的年的味道。只有徘徊在當地,只有沉醉於美食中,沉醉在傳統習俗中時,才會發現蘊藏其間的不同的「年味兒」。
走遍中國東西南北中,你會發現,過年的滋味各不同。
深入市井 過一個有年味的春節
都說年味越來越淡了,盡管超市的「春節」專櫃很鬧騰,但「年味」卻熱鬧不進自己心裡。年俗的物件越多,越惹得人們想把紅紅火火的「年景」搬回家。
其實不如走出去尋找「年味」,北京廟會、天津楊柳青、成都錦里的「變臉」,還有那些新民俗,孤山賞梅、冰城觀燈,以及吃大年餃子。這一個新年,讓我們,去尋找一個有年味的春節。
逛北京廟會 咂摸民間藝術
推薦線路:
新春北京廟會、品皇城美食、賞國粹雜技
推薦理由:
看看天南海北的絕活兒,嘗嘗京城老字型大小的手藝,買點有特色又精緻的小玩意兒,廟會不僅是老北京過年的一個傳統,也是你不能不去的好地方。在這里,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大人小孩玩成一片,忘了時間,也忘了年齡。拿著轉動的風車與心愛的人一起感受京城最濃郁的年味。吃一串冰糖葫蘆,聽一曲京韻大鼓,看看廟會里的各色小吃,不在家過年,也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北京廟會將戲曲民歌、天橋絕活、祭祀禮儀、茶藝書畫、美食名吃、雜藝百貨集於廟會,徜徉其間,遊人可玩、可賞、可品,盡享歡樂、喜慶和吉祥。
祭地鑼鼓、京腔叫賣、小吃薈萃,每年的正月是北京舉辦廟會最集中的日子,從大年三十到二月初一,廠甸、東岳廟、白雲觀、五顯財神廟、雍和宮、地壇公園等都會舉辦規模盛大的廟會,屆時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北京廟會會讓你一飽口福,老北京的小吃名聲遠播,艾窩窩、驢打滾、開口笑、蜜麻花、豆汁焦圈、豌豆黃、塔糕、糖耳朵、茶湯、棗糕、灌腸、春卷、蔥爆羊肉、白水羊頭、鹵煮火燒和大冰糖葫蘆等近百種小吃任遊客品嘗。「好玩藝兒」空竹、風車、面人、風箏、剪紙藝術、內畫壺藝術、彩蛋藝術、刻瓷藝術、北京絹人、臉譜藝術等著你。
TIPS
美食:全聚德的烤鴨、瑞賓樓的褡褳火燒、酸辣湯都很出名。
手信:北京果脯、烤鴨;廟會上的年畫、空竹、兔爺等,都不妨收集一下作為禮物。
小貼士
手信:民間手工藝人創作的樺樹皮工藝品、根雕、木製工藝品、珠編、拋物線毛線紡織、柳藝、剪紙等手工藝品。 著裝:東北平均氣溫零下三十多攝氏度,冬季去旅行,保暖當是第一位的。頭部和腳部保暖尤為重要,帽子遮住額頭,以免受寒;鞋子可以大一些,留出空間來墊棉墊或穿厚襪子,其餘如手套、羽絨衣也是必備之物,裡面可穿南極棉等保暖內衣,很具保暖效果。
看哈爾濱冰燈 圓一次童話夢
小貼士
手信:民間手工藝人創作的樺樹皮工藝品、根雕、木製工藝品、珠編、拋物線毛線紡織、柳藝、剪紙等手工藝品。 著裝:東北平均氣溫零下三十多攝氏度,冬季去旅行,保暖當是第一位的。頭部和腳部保暖尤為重要,帽子遮住額頭,以免受寒;鞋子可以大一些,留出空間來墊棉墊或穿厚襪子,其餘如手套、羽絨衣也是必備之物,裡面可穿南極棉等保暖內衣,很具保暖效果。
推薦線路:
哈爾濱冰燈游園會、吉華滑雪、吉林霧凇、沈陽大連
推薦理由:
春節去冰燈游園會,觀賞各種冰雕藝術,已經成為哈爾濱市民的春節新民俗。不僅在冰雪節期間看到璀璨的冰燈,而且還可以參加松花江冰上世界的體育活動,坐冰帆、打冰猴、溜冰、觀看冬泳比賽和冰上婚禮,參加冰雪節文藝晚會等活動。那確實是一個銀色的純美春節。
去哈爾濱過年,冰燈、雪雕、滑雪,感受濃郁的東北三省城市與冰雪風光,吃東北餃子宴、特色農家餐,還可以感受東北農家生活氣息。
哈爾濱是很洋氣的,「中國歐式風格第一街」中央大街,確有「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的風韻;去感受一下遠東地區最大的「拜占庭氏東正教堂」索菲亞教堂廣場。這些都是序幕,高潮是在夜幕降臨時的冰燈。著名的哈爾濱兆麟冰燈,璀璨異常,華美絕倫,是南方人心熱嚮往的所在。
TIPS
飲食:哈爾濱紅腸遠近馳名,在沿用來自立陶宛配方的同時,加進了東北咸鮮的特點,經木炭熏制而成,佐酒極佳。哈爾濱大麵包,又叫大列巴,被稱為哈爾濱一絕。另外,哈爾濱的餃子、燒烤、殺豬菜也都是富有東北特色的當地美食。
約會孤山暗香 開啟賞梅之旅
小貼士
小貼士:可以選擇徒步、坐公交遊線,也可以選擇騎自行車繞湖遊玩。如果走北線,沿途可以參觀游覽斷橋,孤山,西泠印社,浙江博物館,平湖秋月,秋瑾墓等景點,一直可以到蘇堤,岳墳,靈隱寺。
推薦線路:
華東五市、孤山賞梅、水鄉同里
推薦理由:
杭州自古有賞梅的風俗,從唐宋開始就有種梅、賞梅的記載。說到賞梅,也許很多人即刻就會想到靈峰探梅。確實,靈峰探梅景區無論佔地面積,還是梅花品種數量在杭州都是首屈一指。但若要論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孤山亦是賞梅佳選。不同於其他賞梅景區,孤山梅花重在文化重在歷史。春節正值賞梅正當時,遠赴這清雅的約會,不失為一次浪漫的春節之旅。
靈峰探梅
漫步西湖,沿著白堤走向孤山,倏忽間,一陣清幽香氣氤氳而至,讓人不禁慢下腳步,探尋這香氣的源頭。走著走著,忽見身旁一抹嫩黃,點點艷紅。駐足觀望,這暗香浮動的緣由竟是這片梅樹。這是一遊客的出遊感悟,看來實在有點浪漫了。
看罷梅花,再去看斷橋,對於國人來說,冬日裡的西湖最值得去品味的一景就是「斷橋殘雪」,無數的文藝作品中都出現過,來形容凄美的一刻。作為對中國文學意境的崇拜者,在冬日裡一定要去看一看。
TIPS
美食:杭州菜屬中國八大菜系之浙菜,「清爽別致」是其最大特色。天香樓的東坡肉、樓外樓的西湖醋魚不可不吃,另外吳山酥油餅、知味觀的幸福雙點心、湖州丁蓮芳千張包子等風味小吃也一定要嘗嘗。
東坡肉
購物:杭州特產有茶葉、小核桃、藕粉、糖桂花等。
飛往北方 玩雪泡泉撒野一個不落
小貼士
裝備:羽絨服、帽子、圍巾、手套等保暖輕便衣物,是必不可少的,此外保暖的棉鞋非常重要,雪地鞋是很好的選擇,但一定要注意選擇鞋底紋路大的,這樣防滑。因為長白山的積雪厚度可達1.2米,為防止雪灌進鞋裡,可以准備一副雪套或選擇高筒的雪地鞋。
長白山:溫泉池裡笑看雪花飛舞
推薦理由:
在零下30℃的凜冽寒風中,躺在熱烘烘的溫泉池裡笑看雪花飛舞,片片的雪花跌落頭上,這種天壤之別、冷熱交加的刺激絕對非長白山莫屬。而1月哈爾濱冰國盛會已經開始,可以盡情欣賞北國冰雪世界的美麗和壯觀,感受北國風情。
長白山位於中朝兩國邊界,氣勢恢弘,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可登頂,且四坡風景皆不同,素有「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長白瀑布位於天池北側,掛在群峰競秀的半壁天塹上,景緻蔚為綺麗壯觀,是長白山眾多景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色,海拔2731米的高山湖泊——長白山天池是我國最大的高山湖泊。天池呈橢圓形,是火山噴發自然形成的火山口湖。
長白山的冬天是美麗動人的,這里是冰的世界,雪的王國,是觀賞冰雪、滑雪聖地之一。從11月中旬至來年4月下旬是這里的熱門旅遊季。觀雪、賞雪、玩雪、做雪雕、滑雪、踢雪地足球、做雪爬犁、駕雪橇,只有身臨其境,才可真正領略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林海雪原的壯美風光
來到長白山,滑雪一定是必備的娛樂項目之一。長白山周邊有十多個滑雪場,和平滑雪場、小天池滑雪場、長白山國際天然滑雪公園等都可以讓你盡情釋放。
和平滑雪場
溫泉元素是長白山休閑度假的一個重要標志符號。長白山不斷湧出的溫泉群有好幾十處,近的在山頂天池附近,遠的在幾百公里之外。位於天池附近的聚龍泉溫泉群,是山上水量最大、分布最廣、水溫最高的溫泉。盡管此時長白山的空氣溫度在零下30℃左右,聚龍泉溫泉卻保持著82℃的水溫。走進溫泉區,熱氣撲面而來,溫暖的泉水和凜冽的寒風交會,讓泡湯的人彷彿身在冰與火的纏綿之中。這里也是欣賞霧凇的最佳位置。
美食:可品嘗長白山地道的野菜宴,還有野雞燉蘑菇、酸菜燉粉條、煎餅夾菜等地道東北農家菜。
以上遊玩路線由走吧網為你推薦
9. 明天我就去天津了,誰能告訴我到了天津以後該怎麼玩,(高分!)
1. 特色街道
五大道首推馬場道,在這條不寬的馬路上,座落著小洋樓近300座,背後都有著一段歷史,著名的,或是鮮為人知的。可以沿著馬場道走走,走得累了,有很多不錯的餐館可以坐下來吃飯。
睦南道:全長1968米,沿馬場道自西向東走300米,向右拐便是。有許多名人故居,如東陵大盜孫殿英,張學良之弟張學銘,末代皇帝浦儀等等。
大理道:全長1745米,沿街也是風格各異的小洋樓。
常德道:全長1219米,有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關務署長張福玉故居(常德道2號),還有檔次不錯的餐廳。
重慶道:有座慶王府,是晚清總管太監小德張的私人住宅,還有很多餐飲娛樂場所,如演歌台,東海漁村,仲聯西餐廳等。
成都道:全長2206米,很多茶館,酒吧,如蘇易士西餐廳,小倫敦西餐廳,藍都西餐廳,1931夢娜酒吧,都樂酒吧,清茗雅軒,勞埃德酒吧等等。
解放北路,為舊時租界,現為天津金融一條街,各大銀行的天津分行都在那裡有一席之地,建築也是天津最有租界特色的,都很有些歷史了。
2.高校區:
天津的高校主要雲集在衛津路上,有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師范大學等。個人認為南開大學的 校園是最美的,尤其是夏天的時候,可以在大樹的陰影里躲避驕陽,也可以在馬蹄湖邊看荷花,發呆。
津河:南開大學的另外兩個門在復康路上,昔日門前的臭水河被改造成小橋流水的好去處,現稱為津河。從八里台立交橋通過南開大學直到第一中心醫院的長長一條復康路上,景色迷人。建議:單身來津男女不要在復康路上南開大學的津河周圍徘徊過久,那裡卿卿我我的二人世界可能會對你敏感的神經構成剌激。
高教書店和八里台文化市場:就在南大對面,CD/VCD/服飾,還有學習方面的書,盡可以到這里來買,八里台文化市場雖不及北京的萬通新世界和西單華威,但細細逛,還能有些收獲的。
天津電視塔:在衛津路的另一頭,靠近寧家房子。在上海東方明珠建成前據說是全國最高的電視塔,就是現在也極有特色,因為是建在湖上,周圍全是水。冬天也沒什麼太好看,可其它季節來,還有水幕電影,很壯觀。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會有很多人在平台上放風箏。
. 歷史古跡:
佛教:河北區天緯路的大悲禪院是一座供奉八方佛的寺院,始建於清順治年間,院內還曾供奉過唐僧玄奘法師的靈骨。大悲院的出眾之處有二,一是在位於院中央的大雄寶殿內曾珍藏魏晉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銅、木、石刻造像數百尊,是世間罕見的藝術精品;二是大悲院的素齋一直蜚聲遐邇,將豆製品化腐朽為神奇,做成一道道鮮美無比的佳餚。大悲禪院有弘一法師紀念堂,堂內多為大師出家後照片,還有書法作品。
伊斯蘭教:清真寺要數天津南大寺,有很多有年頭的牌匾,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保存最完好的華式建築的清真寺。
天主教:西開教堂是天主教堂,位於市中心濱江道,教堂西邊是世界風情街,可以買到具有異域風情的手工藝品、紀念品。可以順便在國際商場,伊勢丹、濱江道購物。
此外,還有河北岸獅子林橋旁的望海樓教堂(也叫聖母得勝堂)。
廣東會館:南開區南門里大街。
天後宮:位於現在的古文化街上。(正名「敕建天後宮」也叫娘娘宮),是北方少有的供奉」媽祖」的廟宇,它始建於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6年),並於明代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天後宮坐西朝東,面對海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至今香火不斷,保存完好,為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
天後宮:位於現在的古文化街上。(正名「敕建天後宮」也叫娘娘宮),是北方少有的供奉」媽祖」的廟宇,它始建於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6年),並於明代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天後宮坐西朝東,面對海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至今香火不斷,保存完好,為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
霍元甲故居:位於南河鎮小南河村。霍元甲的棺木於1898年4月29日遷葬於此。這里已經成為增進國內外精武友人來往的紐帶、弘揚民族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是世界各地數萬精武門人恭仰和朝拜的聖地。
4. 紀念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位於水上公園附近,游完公園可去瞻仰一番。內有周恩來乘坐過的伊爾18專機。
平津戰役紀念館,內有各種武器陳列。
自然科學博物館和天津科技館等,也可一看。
津門老飯店:
利順德大飯店位於海河西岸台兒庄路,與凱悅飯店毗鄰,始建於1863年。和平區台兒庄路33號23311688
皇宮飯店:解放北路177號,22300888
泰萊飯店(和平區解放北路與彰德道交口),現為天津飯店一分店。
交通飯店(和平路與濱江道交口)
國民飯店(和平路、赤峰道、哈爾濱道之間)
原大闊飯店(浙江路與曲阜道交口),現為天津市政府第三招待所。
原壽德飯店(和平路西側322號),現為東方飯店。
獨樂寺
獨樂寺位於天津薊縣城西門內。始建於唐代,寺內的觀音閣和山門重建於遼統和二年,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
山門是獨樂寺的大門,門額上懸掛的「獨樂寺」3字大匾,相傳為明代官吏嚴嵩所題。內有兩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衛兩旁,俗稱」哼」"哈」二將,是遼代彩塑珍品。獨樂寺的主體建築觀音閣高23米,集我國木結構建築之大成,是國內現存年代最早的古代木結構樓閣。
觀音閣內,一尊高達16米的觀音塑像矗立中央,因頭頂10個小佛頭,被稱為11面觀音觀音閣四壁,繪著五彩繽紛的壁畫,南牆大門兩側是四臂和三頭六臂的明王像,北牆後門兩側和東、西牆畫著16羅漢。
獨樂寺自創建以來,一直是宗教活動中心。1961年獨樂寺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獨樂寺已和白塔寺、魯班廟、鼓樓一起成為薊縣古城內的著名旅遊景點。
楊柳青石家大院
楊柳青石家大院,始建於1875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其建築結構獨特,磚木石雕精美。石家是當年天津八大家之一,一度財勢顯赫,聲名遐邇津南寶成奇石園
寶成奇石園位於津南區雙橋河鎮寶成新村, 投資4億多元,藏石4千多塊,佔地2百多畝,存石2百多種的集奇石、古樹、艷卉、亭榭、長廊、拱橋、碧水、錦魚、珍禽、名犬、佛塔、木化石、古建築於一體的「園林之大成」。由江南園、奇石園、花卉園、娛樂園、動物園、硅化木石林園等六大個園區組成。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靈壁石人造石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佛祖悟禪」,此石高l0.07米,重達73噸,號稱「亞洲第一石」。園中最為知名的奇石景觀還要數一片300多棵的木化石林,這些有1.5億年到1.8億年「高齡」的木化石,使寶成奇石園榮登《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此園收集的奇石本著來於自然、高於自然的宗旨,並依其天然造型進行整體布局,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特色節目有斗雞、斗狗、垂釣比賽。2000年12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載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1年5月被國家旅遊批准為AA***旅遊景區。
天津濱海度假區
素有「海濱溫泉」美稱的天津海濱旅遊度假區位於天津市塘沽區高沙嶺東面,又叫做海濱浴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人工海濱浴場之一,國家4***景區。這里建有全中國規模最大、15米高的具有三個直滑道和兩個旋轉滑道的沖水滑梯。
該景區規劃面積22.5平方公里,已開發2平方公里,前期投資已達到3.8億元人民幣,擁有面積為70萬平方米,可容納5萬人游泳的海水浴場和80萬平方米的水上游樂中心,經過十幾年建設開發,初步行成了以海為中心、以溫泉為特色,集旅遊、度假、娛樂、會議、水上游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旅遊度假區。
這里有溫泉游樂宮、兒童嬉水樂園;有青年人下的驚險刺激的空中跳傘、自架摩托艇、多功能復合水滑梯、海上花瓣等水上競技運動;有遊客參與性的娛樂活動,俄羅斯風情歌舞表演、海上網球、沙灘排球、足球,還為垂釣愛好者提供了海上垂釣園。看日出、浴溫泉、觀海聽濤、休閑度假,可盡享海濱溫泉獨特魅力。
天津濱海度假區
素有「海濱溫泉」美稱的天津海濱旅遊度假區位於天津市塘沽區高沙嶺東面,又叫做海濱浴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人工海濱浴場之一,國家4***景區。這里建有全中國規模最大、15米高的具有三個直滑道和兩個旋轉滑道的沖水滑梯。
該景區規劃面積22.5平方公里,已開發2平方公里,前期投資已達到3.8億元人民幣,擁有面積為70萬平方米,可容納5萬人游泳的海水浴場和80萬平方米的水上游樂中心,經過十幾年建設開發,初步行成了以海為中心、以溫泉為特色,集旅遊、度假、娛樂、會議、水上游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旅遊度假區。
這里有溫泉游樂宮、兒童嬉水樂園;有青年人下的驚險刺激的空中跳傘、自架摩托艇、多功能復合水滑梯、海上花瓣等水上競技運動;有遊客參與性的娛樂活動,俄羅斯風情歌舞表演、海上網球、沙灘排球、足球,還為垂釣愛好者提供了海上垂釣園。看日出、浴溫泉、觀海聽濤、休閑度假,可盡享海濱溫泉獨特魅力。
黃崖關長城
黃崖關長城在薊縣北30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始建於公元556年,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首批4***景區。黃崖關長城,東達河北省遵化縣的馬蘭關,西接北京平谷的將軍關,全長42公里,是中國古長城的一部分,有樓台66座,即敵樓52座,烽火台14座,是京東軍事險要之地。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自一九八四年九月至一九八七年九月軍民協力共計修復邊牆三千零二十五米,敵台二十座。為中國修復長城工程中最長的一處。1990年,黃崖關長城被選入「津門十景」。
這一段長城建築特點是,台牆有磚有石,敵樓有方有圓,砌壘磚有空心有實心。關城塞堡、敵台水關,應有盡有,接山跨河,布局巧妙,集雄險奇秀於一身。這里有第一座長城博物館和一座當代長城碑林。
黃崖關長城以年代久,變化多,布局巧,設施全成為長城建築史上的傑作,和長城博物館、「水關」、「八卦城」石刻碑林等景點在長城全線稱絕。
華蘊博物館
華蘊博物館是天津首家私人博物館,館長、文物收藏家、粵唯鮮的老闆張連志經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認定,以收藏古文物數量及品種最多而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他收藏的種類涉及雕塑、樂器、門樓、門窗、牌坊、傢具、馬具、車、銅鏡等數十個門類,藏品數千件。難得的是,張連志沒有把這些珍貴的藏品「藏」起來,而是把大部分擺放在了粵唯鮮的三家酒樓里,這三家酒樓同時也成為三家博物館,分別是河北路的華蘊博物館(總店,展品最豐)、體院北路的雋禎博物館(火鍋店,主要展示明清傢具)和馬場道的古雅博物館(火鍋店,主要展示近代的槍械)。
華蘊博物館所陳列的展品囊括了西周至清朝各個歷史時期最典型的青銅器、銅器、木雕、石器、老門窗、彩繪木人、煙具、屏風、座鍾、桌椅、木箱、提盒、老鐵、鍾等100多種的3000餘件文物最早的可追溯到公元二三千年前。華蘊博物館的特色之處還有世界上第一的石頭酒吧。粵唯鮮的石頭酒吧開創了石文化第一,這里擺放的石頭多是漢白玉的,囊括了北齊、北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300餘塊石頭。而且石頭酒吧所收藏的漢白玉石器無論是其數量還是質量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流的。酒吧的格調是中西合璧,古樸、不失現代風格。
華蘊博物館以收藏古文物數量及品種最多而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展品囊括西周至清朝最典型的青銅器、銅器、木雕、石器等。還有世界上唯一的石頭酒吧。
薊縣八仙山
天津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天津市薊縣境內,面積1049公頃,1984年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5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次生森林生態系統。
本區地處燕山山脈西側尾支,最高峰羊樓海拔1052米,屬於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本區原生植被早已破壞殆盡,經過多年的封山育林,自然恢復為以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的森林植被。區內生物種類豐富,種群結構完整,不僅具有華北地區的典型性,同時,
瓷房子
瓷房子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72號,地處繁華鬧市區,距張學良故居非常近。瓷房子本是一座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法式建築,年久失修,閑置十餘年。天津粵唯鮮集團董事長張連志在此基礎上,耗費了及古瓷器將其裝修成了瓷房子。
瓷房子主樓分上下5層,其身後有一棟4層的條形樓房,兩邊還各有一座200多平米的耳房,總計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為裝飾這座瓷房子,用掉四億多片古瓷片、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漢白玉石雕和二十多噸水晶石與瑪瑙,以及近百隻瓷貓枕,三百多個年代不等、大小不一的石獅子等。
瓷房子頂部用數十萬塊古瓷片鑲貼成一條長達768米的巨龍浮雕,最顯眼的是其中刻意拼出的「China」醒目圖案,旁邊還有用水晶粘貼的「愛我中華」、紅色五角星等圖形,其他由水晶和漢白玉石拼貼的裝飾物也隨處可見。屋內牆上掛著的,是工匠師傅們用古瓷片拼貼成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字畫,如唐代《五牛圖》、宋代《古木怪石圖》、元代《鷹松圖》等,每層樓都有四至五幅不等,從米芾到徐悲鴻,從《搗練圖》到《蒙娜麗莎》,不一而足。瓷房子的圍牆被稱之為「平安牆」,「平」取諧音「瓶」而來,因為這圍牆是由整整635個民國和晚清時期的古瓷瓶壘砌串聯而成的。
津南國家農科園
天津津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留學生創業園成立於1996年7月,總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0平方米天津津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998年建於天津市津南區八里台鎮,津港公路28-30公里處。距天津港25公里,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15公里,交通便利。
旅遊項目主要有蝴蝶蘭培植園、植物園、鄉村俱樂部,其中鄉村俱樂部包括國際馬會、垂釣園、採摘園、動物園、中西餐廳、別墅區等。
園中的農業生態觀光園則是餐飲、娛樂、住宿,體驗田園生活多項服務的理想去處。豪華星級酒店的舒適讓您除去一天的疲勞,去迎接新的早晨!並且園中還設有遊客購物中心,內設遊客醫療救護站、遊客購物中心、商務中心等多項服務設施。
天津民俗博物館
天津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民俗博物館。位於天津天後宮內。1985年在修復天後宮的同時建立,是全國僅有幾處專以展示地方民俗、研究民俗的專業博物館之一。
該館利用天後宮正殿為主的古建築群體為館舍。這一建築群有山門、牌坊、鍾樓、鼓樓、前殿、大殿、藏經閣和後殿啟聖祠,大殿兩側有四座配殿。山門北側有張仙閣,懸於上空,為古文化街的過街樓,山門外約20米處,矗立兩棵各26米長的幡桿,上懸布幡,左幡為「三津藝卒百肆迎春」,右幡為「溟波洛日通運濟航」,山門外跨越幡桿80多米處與天後宮古戲樓遙遙相對。
新建的天津民俗博物館,除保留天後宮大殿及前殿的塑像作復原陳列外,徵集民俗文物約2000餘件,分別在四座配殿和藏經閣、張仙閣開辟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風為內容的基本陳列,介紹了天津漕運興起、漁鹽的發展和習俗;天津民間各路花會特別是「皇會」沿街表演;迎親嫁娶、夫妻拜堂、洞房花燭和津門獨有的「拴娃娃」習俗;天津店鋪懸掛於門前的各式招幌;民間生活用品、鄉土風情;衣食住行民俗;楊柳青年畫、風箏、磚刻、泥塑、絨花、剪紙、編織等民間手工藝品和民間戲曲藝術。此外,還經常舉辦不同專題的書畫、服飾、刻瓷、根雕、百業畫及民間工藝展覽和展銷活動。
天津民俗博物館每逢重大節日還要在古戲樓和廣場舉辦傳統的戲劇演出及民間花會表演,並展賣各種民間藝術品。
購物:
1. 南京路/濱江道/和平路是天津的商業中心,各大商場都集中在這里。檔次較高的有天津伊勢丹百貨,國際商場,津匯廣場,世紀商廈等等。濱江道商業街包括:勸業場、華聯商廈、稻香村食品店、亨得利鍾錶店、光明影院、登瀛樓飯庄等老字型大小,新建濱江商廈、吉利大廈。國際商場等。和平路商業街:不僅勸業場、百貨大樓等大型百貨商場,還有中華百貨售品所、天津鞋店、冠生園食品店、佳順齋糕點店、正興德茶莊、盛錫福帽店、中國和鼎章照相館、南京理發店等許多老字型大小。
2.南京路另一頭至小白樓商業區可謂是天津的CBD。幾乎集中了天津所有的高層寫字樓。小白樓商業區包括:和平商業大廈、凱旋門大廈、濱江購物中心、濱江國際大酒店等。
3.還想逛街的話,與濱江道平行的赤峰道,營口道,和與其交叉的河北路,新華路,都散落著不少個性小店,真是值得花點時間細細品味,說不定能淘到很多好東西,說來慚愧,我至今都沒做足功課,不過很多店裡的東西的確比商場和濱江道,和平路的大路貨出色,極其時尚。
4.古文化街:包括天後宮及宮南、宮北大街,全長580米。其實這里的建築多是仿清代民間建築。街內有近百家店鋪,主要經營文化用品、古舊書籍、民俗用品、傳統手工藝品等。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刻磚劉磚刻等都在這里設了專門店鋪。記得砍價一定要狠啊。
5. 圖書批發市場:原來在六里台的雙峰道,今年六月份遷到了長江道,在長虹公園附近。我是那兒的常客,每個月都會去一兩次,可以淘到市面上大部分的新書和雜志,還能打7-8折。去一趟回來買幾本書,算算能省下不少銀子。現在讓我發現了一個書店裡有賣藏羚羊和不少旅遊方面的書,是個好消息。
6. 估衣街:與北馬路平行,全長80O米,是一條有60O余年歷史的老商業街,曾是天津商業的搖籃。從前,謙祥益、瑞蚨祥、瑞生祥、元隆、老胡開文、老茂生等老字型大小都集中在這條街上。1986年,經市政府修復,130多家新老店鋪裝上宮燈,亮起金字匾額和根聯,掛起幌子和裝飾物品。估衣街再現了昔日的歷史風貌。
7.沈陽道古物市場:位於和平區沈陽道與山東路交口處,始建於1987年,原為街道組織的舊物交換市場,後來逐步發展成為古物交易場所,現已成為全國最大古文物集散地。從古瓷、傢俱、鍾表、字畫、文房四寶到金、銀、銅、鐵、木、玉各類工藝品,大小新舊貨各色齊全。場內可議價、可交換、既出售,又收購。
8.塘沽洋貨市場:位於塘沽區撫順道,臨近天津開發區,地處津塘公路河北路立交橋西南側,是華北地區首家建立的專門進行進口貨交易的市場。經營品種有汽車、摩托車、家電、照相器材、服裝、手錶、打火機、音響等,大都為進口原裝貨,物美價廉。已成為華北地區洋貨的集散地。
10. 字畫的名人字畫賞析
張海書法廣泛地汲取眾書體之長,使書家獲得多種造型手段,最後的目的是完成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作品,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張海創作「草隸」作品,就是要達到這樣的理想。從這幅作品看,我們得到怎樣的印象呢?是隸書,非也;是簡書,非也;是行書,非也;是草書,非也。都不是,但又都不像。字取橫勢的如「雨」「來」等,就是隸書之法;字的點畫呼應,牽絲流走的如「花」「天」等就是行書之法;此外如「晴」「終」等字無論筆勢、結構都是草書之法。如此多的藝術手法集於一紙,而不感到是技巧的拼湊、賣弄,相反,它們相處得十分協調。這是令人驚訝的,作者的高明和獨特風格也表現在這里。是什麼原因使作品得到如此和諧的效果呢?首先分析字形,字雖大小長短不一,但總的感覺以取橫勢為主,變化中流露著同一的傾向。再看運筆,雖隸、行、草糅合,但筆路以行書為主,各字都有類似傾向的流動感。還可從行氣上分析,字形有輕重、大小、虛實的多種變化,但能上下承應,氣勢貫通。這些作書手段的隨機而變,靈活運用,字幅就產生了多樣而又統一的奇妙景象。
劉大為《晚風》1991年紀念黨的誕辰70周年美展,劉大為推出力作《晚風》,博得一致好評。作品表現我們敬愛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安詳地坐在自家院中。作品成功地刻畫了老人的沉思所包涵的巨大的勇敢智慧與堅定的力量。一位偉人經歷世紀風雨,終於引導佔世界四分之一人民的古國,走向通往下世紀繁榮昌盛之路。《晚風》的成功,在於它的樸素風格,摒棄了傳統表現偉人領袖包括西方傳統在內常用的有意的誇飾、強化、烘托、美化等手法。觀眾在畫前油然而生一種平和、親切、仰慕的情感,也同樣會進入沉思。作品構思的成功決非偶然,作者顯然是做過多種選擇,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晚風》在表現技巧上,標志著中國人物畫的新的高度。 《晚風》創作完之後,劉大為認真地介紹說:「表現鄧小平同志的作品《晚風》是為建黨70周年全國美展創作的。為創作我曾經兩次找小平同志的女兒鄧林徵求意見。當時我曾設想過幾種方案,例如:畫戰爭年代太行山時期穿軍裝的鄧小平,當年的環境和服裝都很入畫,但又考慮到表現那個時期的小平同志不能完全刻畫出他不朽的功勛和改革開放總工程師的偉大形象。在與鄧林的交談中,我了解到小平同志在操勞一天後吃飯總是到院子里散步休息,我就問了院子里的環境,鄧林說:『有幾棵很漂亮的大樹,有幾把藤椅,累了後總坐下來看看報紙,喝點茶。』這一描述,使我馬上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構思。後來我又覺得用工筆來創作更深刻更精到,壞境的處理更寫實且又富於裝飾味,用大樹、藤椅等道具來襯托能更好地突出小平同志的形象。在創作上又吸收了古典油畫、素描的手法,克服了傳統中國畫較「平」的不足,使形象更加豐滿、深刻。這也是工筆人物畫技法的一種新的表現手法,因為工筆國畫創作領袖形象是一個很值得探索的課題。所以這幅畫在內容和技法也算是進行了新的嘗試。作品面世後,得到了專家和各界的好評,獲得了大獎而且得了第一個關山月創作獎,這也是藝術界給我的殊榮。」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自周敦頤的名句誕生以來,荷花便有「花中君子」之雅稱。歷代文人墨客以荷花為題材的詩詞畫作數不勝數,其中不乏佳作名篇。現代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廣為傳頌。 趙新建(當代畫家,工於繪畫,刻瓷亦絕,曾為國家領導人及各界名流刻制肖像,深受好評,多年來潛心中國畫、刻瓷的創作。)的工筆畫作品《荷塘月色》展現的是盛夏的月下荷塘。整幅畫面以藍色為基調,畫面安詳沉靜,兩只白鷺棲息於荷塘深處,它們彷彿被莫名的聲響驚動,向遠處張望著。畫中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繁茂的荷葉叢中點綴著些許蘆葦,在荷葉的掩映下,顧盼生姿,令人觸景生情。與朱自清先生懷著孤獨苦悶的心情寫下的文章不同的是,趙新建先生畫筆下的荷塘一片繁茂盛景,顯現出新時代環境下文人畫家的盛世情懷。 整幅畫作遠觀布局合理,氣韻生動,近看則見刻畫的細致入微,兩只白鷺姿態各異形象生動,成為畫作的點睛之筆。畫家採用滿景式的構圖,凸顯了當代大花鳥畫的風范。畫面不足之處是稍顯沉悶,但是瑕不掩瑜,《荷塘月色》不失為一幅以荷塘為題材的典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