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君子也

荷花君子也

發布時間: 2022-05-30 00:54:09

1. 古人說的荷花是君子嗎

不是。
「四君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題材,以梅、蘭、竹、菊謂四君子,他們分別是指:梅內花、蘭容花、翠竹、菊花。被人稱為「四君子」,其品質分別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為中國人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其文化寓意為:梅,探波傲雪,高潔志士;蘭,深谷幽香,世上賢達;竹,清雅澹泊,謙謙君子;菊,凌霜飄逸
,世外隱士。他們都沒有媚世之態、遺世而獨立。

2. 蓮花為什麼象徵君子

蓮(荷花)被視為君子之花,源於宋代周敦頤的名篇《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釋義: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長枝。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凈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這里對蓮花品性的獨到評述及稱其為「花之君子者」,千百年來得到人們廣泛認可並產生深遠影響。一下子把荷花的一般意義上的世俗之美提升到精神畛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釋義: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荷花被賦予君子的品格,高潔自守,獨立不俗,從此騰博眾口,深入人心。

(2)荷花君子也擴展閱讀:

早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已出現描寫蓮的詩句。如《詩經·陳風·澤陂》詠道:「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釋義:那個池塘堤岸旁,既長蒲草又長荷。有個健美的青年,使我思念沒奈何)」蒲即蒲草,荷即蓮花,詩中以蒲喻男,以荷喻女。

《詩經·鄭風·山有扶蘇》詠道:「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釋義:山上有茂盛的扶蘇,池裡有美艷的荷花。沒見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見你這個小狂徒)」扶蘇,指枝葉茂盛的大樹,荷華即荷花。子都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狂且指瘋狂愚蠢之人。

詩中以扶蘇喻男,以蓮花喻女,起興和比喻手法與前詩一樣。而屈原則開啟了以荷言志的先河。《離騷》中的「制菱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釋義:我要把菱葉裁剪成上衣,我並用荷花把下裳織就。沒有人了解我也就罷了,只要內心真正馥郁芳柔)」,已將荷花比作君子。

3. 為什麼說荷花是「真正的君子」

因為荷花是聖潔的代表,同時也是佛教的象徵,人們常常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德來歌頌和激勵自己,同時也是古代王朝臣子們的座右銘。

4. 「蓮,花之君子者也」是什麼意思

「蓮,花之君子者也」的意思是: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5. 為什麼荷花又稱君子之花他們有什麼共性

蓮以其卓越風姿,也參與到了文人學子的生活之中,成為他們人生體驗的表述者、旁觀者、寄託者。

王維在臨湖亭上把酒言歡,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面對四面綻放的荷花,而舉酒開懷,美景如此,何等愜意。

姜夔寫范成大晚年退隱石湖的生活,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次石湖書扇韻》),在人跡罕至的石湖退隱,門口有荷花點綴風景,既寫出了心態之平靜,又暗喻了內心的清凈。

楊萬里送別友人,見西湖六月美景,便寫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浄慈送林子方》),頗有氣勢,而此處荷花之美較於他處更顯視覺沖擊。

蓮,有很多別名,比如荷花、芙蕖、芙蓉、水芝、澤芝、水芸、菡萏等等。如何來區分呢?《爾雅》中這樣解釋:荷,芙渠。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

可見,在古人的眼中,蓮花就是荷花,也就是芙蕖,這是對整株植物的稱呼。若細分,菡萏為花、蓮為果實、藕為根。再細分,花未開時為菡萏,花已開則為芙蓉。

事實上,在文學作品中,蓮、荷、芙蕖、菡萏等是通用的,所指向的都是我們熟知的荷花,它們之間的細小差異往往被忽略,而統一為中國文學中一個君子意象:蓮。

先秦屈原以荷為衣: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離騷》),以荷為蓋: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湘夫人》),都是藉助蓮之清潔不染、芳香純潔,來表達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在濁世中不同流合污,心向清潔。

魏晉曹植寫蓮: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結修根於重壤,泛清流以擢莖。將蓮的優雅形態和清潔品質描繪得淋漓盡致。

唐代郭恭寫秋天的蓮,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隨風(《秋池一枝蓮》),獨立堅強,而意志堅定。

宋代蘇轍的鄰居送他蓮根幾許,蘇轍栽之於盆,花開後,只見白蓮生淤泥,清濁不相干(《盆池白蓮》),高潔之態躍然紙上。

而在眾多的詠蓮作品中,最能概括蓮的品性、最能體現文人的人生追求的,恐怕是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了。蓮的君子意象,貫穿於中國幾千年的文學作品中,若隱若現。而周敦頤此作,可以說是奠定了蓮的君子意象。

他在這篇小文中,這樣寫道: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蓮之比德如何比?周敦頤將菊比作花之隱逸者,把牡丹比作花之富貴者,而把蓮比作花之君子者。花之君子者,象徵著對高尚情操、高逸品格的追求,直指內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一句話,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蓮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裡洗滌過但不顯得妖媚的形態,並且高度概括了蓮的形象和品格,有形有神。在這里,蓮清潔、高潔、端正、端莊,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我德之清其清也,我德之芳其芳也。周敦頤為官三十餘載,但他不慕錢財,淡泊名利。黃庭堅稱他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其為人也如此,其所愛之蓮亦是如此。宋代柴中行說一誦愛蓮說,塵埃百不幹(《敬題濂溪先生書堂》其二),彷彿讀此文就可以產生激濁揚清、盪滌塵垢的力量。

幾千年來,經過文人畫家不斷地書寫、描繪,蓮的內涵不斷豐富,在歷史長河中慢慢沉澱,從而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見的蓮。在當代,蓮更是諧音廉,在其君子內涵之中,又格外突出清廉之意。如此,在蓮的身上,融合了高雅、清潔、淡泊、清廉等等意蘊,在文學中、在生活中展現出格外的風姿。

6. 蓮,花之君子者也什麼意思

因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和君子高潔的品格相同,所以有花之君子之稱.

7. 荷花為花中君子的典故出自何處

周敦頤《愛蓮說》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8.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子君子者也的翻譯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出自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作的散文《愛蓮說》。

《愛蓮說》這篇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作者嫻熟地運用擬人化手法,賦予了花兒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菊花,是隱逸者的形象;牡丹,是富貴者的形象;而蓮花則是美的理想的化身。

(8)荷花君子也擴展閱讀

《愛蓮說》賞析:

《愛蓮說》中,作者對三種花象徵的不同性格進行了比較和品評,本來,花是不具備人格的,但在作者眼裡,蓮花近於菊,卻不像菊那樣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現實的隱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樣妍麗妖冶,以富貴媚人。

蓮花出於污濁現實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顯妖冶,實為百花叢中的賢君子。另外,蓮花又是佛教中的聖物,如來、觀音均以蓮花為座。作者通過對蓮花的愛慕與禮贊,表明自己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對高尚情操的崇奉,對庸劣世態的憎惡。

9. 為什麼荷花是花中君子

荷花是聖潔復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制聖凈潔的象徵。荷花出塵離染,清潔無瑕,故而中國人民和廣大佛教信稈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已潔身自好的座右銘。

荷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自古中國人民就視蓮子為珍貴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級滋補營養品,眾多地方專營蓮子生產。

蓮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餞果品。蓮葉、蓮花、蓮蕊等也都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葯膳食品。可見荷花食文化的豐富多彩。

(9)荷花君子也擴展閱讀:

作多層次配置中的前景、中景、主景:中國園林在配置植物時十分注意層次的變化,以形成遠近,高低不同的豐富景觀。柳荷並栽就是典型的手法。

湖南湘潭的雨湖公園春季柳絮紛飛,小荷露尖;夏秋花葉亭亭,柳絲翠綠;冬季柳絲批雪,殘荷有聲,不失為佳景勝地。

作工業三廢水污染水域的「過濾器」:由於蓮藕地下莖能吸收水中的好氧微生物分解污染物後的產物,所以荷花可幫助污染水域恢復食物鏈結構,促使水域生態系統逐步實現良性循環。

10. 為什麼說荷花是真正的君子

荷花,又名蓮花。在古人詩文中,荷花也叫芙蕖、水芝、水華、玉環、芙蓉、澤芝。從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愛、描寫的對象。荷花集素淡與穠艷於一體,融清雅與富麗在一身,被譽為「花之君子」。古人喜愛荷花,常把它當作美的化身,屈原就曾有「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的詩句,宋代的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句,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膾炙人口。
最早見到成片的荷花還是在老家。上世紀70年代,我們家附近有一個水灣,大約有1000多平米。由於這個水灣靠近蠶場的一個古廟,村裡人都稱其為「廟灣」。在大集體時期,這個灣屬於我們第三生產隊的,在灣里種了荷花。每年夏天,滿灣翠綠的荷葉,粉紅的荷花,好看極了,成為我們這個小村莊一道亮麗的風景。荷花凋謝長出蓮蓬後,為了防止頑童下灣採摘,生產隊都安排專人守護。待蓮蓬成熟後,便採摘下來,每家分幾個。當然那時種荷花不是為了賞花,主要是為了長藕。每年秋後生產隊就安排人員將泥中的藕挖出來賣掉。挖藕時特意將一些小的留在灣里,明年春天就又長出新藕了。後來隨著雨量的減少,這個灣也逐漸乾涸了,再後來被填平蓋上了房子,這灣荷花也就徹底消失了。
第一次見到大面積的荷花是在2004年8月,到成都參加中國關工委宣傳工作會議。會後,應好友之邀,順便到彭州市游覽,盡管當時已過了盛花期,但也領略了蜀水荷鄉千畝荷園的獨特風光。
近日到石家莊參加戰友聚會,到「華北明珠」白洋淀游覽,正值舉辦「荷花節」,粉色和白色的荷花競相綻放在翠綠的荷葉之中,處處荷香四溢,令人心曠神怡。見此美景,不由使我想起了宋朝詩人楊萬里的詩:「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恰似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
有人說,自從開了博,人人都成了攝影家。我也不例外,盡管攝影技術很業余,但看到美景總喜歡「咔嚓」幾下。也把我在白洋淀拍的部分荷花曬一曬,敬請各位方家指教。

熱點內容
老陶瓷插花瓶 發布:2025-09-16 03:49:15 瀏覽:585
蘭花東風蘭 發布:2025-09-16 03:47:18 瀏覽:632
七夕烙饃 發布:2025-09-16 03:42:14 瀏覽:428
牡丹和迷彩 發布:2025-09-16 03:41:30 瀏覽:422
東洋錦盆栽 發布:2025-09-16 03:18:33 瀏覽:263
能過冬的盆景 發布:2025-09-16 03:10:05 瀏覽:635
有關荷花的作文600字 發布:2025-09-16 03:08:38 瀏覽:385
牡丹屬於草本還是木本 發布:2025-09-16 03:04:53 瀏覽:650
2月14情人節的詩句 發布:2025-09-16 03:03:35 瀏覽:627
荷花魚煎法 發布:2025-09-16 03:00:00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