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顏料
⑴ 寫意國畫蘭花顏色怎麼調
先用淡墨勾花瓣,用狼毫或兼毫的中鋒經營位置。花頭勾完後,再用淡草綠復勾,內用白顏色罩染。待干後點蕊,花容蕊顏色為胭脂加墨,干後用淡黃罩染花蕊。
枝幹與花苞
枝幹畫法先著赭石顏色,用狼毫筆或兼毫筆劃,行筆時用中鋒、側鋒、逆鋒自然畫出,趁濕用干筆重墨散鋒以墨破色,使枝幹出現墨色交融的肌理效果,枝頭的花苞用赭石加墨畫,有虛有實。
⑵ 畫蘭花用什麼顏色
工筆蘭花屬於工細類花鳥畫,上色一般是 1、分染:分染可以先用淡墨,分版染沖明暗對權比和層次感,分染要根據畫面明度對比渲染淡墨,顏色明度底的墨色重一些,顏色明度高的墨色要淡,如圖(淡墨的渲染要用兩只毛筆交替使用,一直色筆,一直水筆,通常是2支大白雲,上一筆色,洗一筆積墨,防止出現墨色沉積的現象) 2、統染: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此時可以用國畫顏料的石青、切記上色不能火候太過,要保持色彩傾向)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利用石綠和藤黃局部)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這個過程是局部細節的處理過程,例如葉片的脈絡,花瓣的邊沿變色等細節性的特徵)
⑶ 植物顏料都運用在哪些地方
中國畫的顏料分為植物質顏料和礦物質顏料,中國的顏料在唐代以前以礦物質的顏料為主,唐代以後因為染織技術的發展,植物質顏料逐漸發展並廣泛用於繪畫。
植物質顏料
植物質顏料多為透明顏色,但是時間太久就會發生褪色,古代植物性顏色有很多但大多已經失傳。主要原料是從植物的根莖葉中提取的汁液,主要以水為媒介劑。
1、花青:用蘭靛製成,花青顏色光亮而且很穩,不容易變色,能夠抵抗日光的照射。塊狀的花青品相好的有蘇州姜思序堂產的紙盒裝花青膏。使用時把花青膏放在盤子里,用涼水化開就可以使用。
2、藤黃:是海藤樹的樹脂,呈現檸檬黃色,產於越南等地,品相好的藤黃為筒狀,色澤深黃,顏色越深品質越好。「胭脂不上手,藤黃不入口」藤黃與石青石綠同樣都有毒,不可入口,藤黃從唐代就進入我國,被稱作「真臘書黃」。藤黃因其性質為樹脂,不能厚塗,以免傷害紙張,也不能日曬。藤黃在使用時不能用熱水泡,否則會起渣滓變質。
3、胭脂:古成為燕支、燕脂,在古代為婦女化妝時使用。用紅蘭花、茜草、紫草茸三種植物熬制汁後,放在缽中對膠再放到鍋內蒸製成。
4、紅蘭花:果實用溫水泡開搗碎取汁對膠使用,古代民間用它作紅色染料。
5、紫草茸:紫紅色的顏料,研磨細碎後調膠使用,是一種天然的樹脂,不溶於水。
6、泄葉:泄葉是一種葯物,形同茶葉,加入溫水泡呈現微黃色,適合打底色,用於做舊。
7、茜草:為紫紅色,熬制擠成汁,呈現紅色,色澤比紅蘭花還要紅。
8、百草霜:又稱作灶突墨,鍋底煙垢堆積成墨,刮下煙霜調膠使用,呈現黃色,是古代人畫翎毛和頭發用色。
9、通灰草:又稱作燈草灰,古代畫蝶、蛾使用的一種黑色。
⑷ 我想在我家砂鍋上畫蘭花,不知道要用什麼顏料才適合
可以試試硅質顏料,它附著能力強,且防水耐曬,無味無毒,現在在做活動10元5個包郵
⑸ 蘭花水墨畫用什麼顏料
你要在那畫?紙上用國畫顏料室外用丙烯顏料
⑹ 什顏色加什麼顏色等於蘭花紫
一般藍色加紅色是紫色的,不過蘭花的紫色應該是紅色比藍色多一些的,這才是紅紫色的
⑺ 國畫顏料是怎樣製成的
國畫顏料是國畫重要工具,包括植物類顏料和礦物類顏料兩種。植物顏料主要是從樹木花卉中提煉出來的,通常有花青、藤黃、胭脂、洋紅等。
礦物顏料一般有硃砂、朱膘、銀朱、石黃、雄黃、石青、石綠、赭石、蛤粉、鉛粉、泥金、泥銀、太白等,其顯著特點是不易褪色、色彩鮮艷,大面積的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顏料能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清代女畫家羅芳淑的《梅花圖》,用淡墨白描畫梅,濃墨點蕊。以胭脂作沒骨法,加以白須黃蕊,冷艷奇麗,別具匠心。
清代畫家馬逸的絹本沒色畫《國色天香圖》,是一幅富麗堂皇的工筆重彩花卉圖。圖中的牡丹花開嬌艷,明麗動人,色彩豐富飽滿,姿態優雅,設色極其講究,勾線細致圓潤。而花下奇石則用積墨與淡墨暈染相結合繪出,以石綠、石青略染。蘭花以重粉罩染,胭脂點蕊,素雅動人。地面以淡彩渲染,營造出空間的伸縮感。
⑻ 怎樣畫蘭花
因為不知道樓主想要用什麼方法畫,所以就先准備了國畫法。
國畫:用點的方法來畫花瓣,先讓毛筆喝飽水,在筆尖沾些顏料,直接點在宣紙上。精確步驟如下:
第一種
一、畫鳳眼
二、破鳳眼
三、葉子、長短、濃淡、粗細的變化。
但是根一定要匯集在一塊,成鯽頭形。
第二種
一、白描。勾花和莖要用淡墨,線條細而柔。重墨勾葉,蘭葉較長,勾線時要流暢,有弧度和轉折的地方也應保持中鋒用筆(見圖一)。
二、上底色。用調稀的折色罩染花和莖,須染得薄而勻。用較重墨暈染正葉,淡墨染反葉。
三、細部刻畫。芽綠色染花頭,由花瓣尖向根部暈染。花苞和莖都用芽綠色罩染。綠色罩染葉子正面,淡綠染反葉(見圖二)。
四、調整。用白色提染花瓣根部,染得薄一些。白色和黃色分別染花蕊
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
畫法如下:
花的畫法:
蘭有梅瓣、荷瓣和尖瓣之分。梅瓣,是說它的花片形圓近似於梅,點法上起筆也同於點梅瓣,行筆至末端向里出鋒收筆;荷瓣,其形短肥而頭尖近似荷花瓣,點法是用露鋒筆尖朝上,先朝左點再向右折筆,後拖然後出鋒;尖瓣,其形瘦長而尖,點法是露鋒點入然後下按,再輕輕提筆至末端收筆出鋒。
蘭的結構是花五瓣,當中的兩瓣較短朝內側抱芯,另外三大瓣伸向外側。花芯是由鼻和舌所構成,莖是由幾片●葉包裹而成連接花蒂,蘭的花芯實際是一個瓣。蘭花也有蘭開或全開的狀態,舌上有的有紅斑,有的沒有紅斑,沒有紅斑的稱「素心」。
點花,一種是純墨色的濃淡點法,另一種是草綠蘸淡花青或草綠蘸淡胭脂的色瓣點法。先點內瓣兩筆,再點外側瓣三筆,行筆起伏較大,要點得飄逸瀟灑。要用行書的筆法,三筆間互有引帶。蘭花的美全在外側這三瓣筆法的變化。莖部的●以濃草綠蘸胭脂左、右兩筆下行,形成包裹的樣子。用勾、寫結合的方法畫亦可,筆法要簡潔。點斑用濃胭脂色,大的斑點一般兩點比較明顯,細碎的斑點有的露得不明顯,可酌情適當地點入。
蕙一莖多花,五至十朵之間,花從下而上開。尖瓣居多,在一串花之中藏、露、含、放、俯、仰、●、側頗具姿致。花六瓣,分內、外層,外層三大瓣是主瓣,內層三瓣,兩瓣對稱,當中一瓣向外翻卷。傳統畫法一般把這三瓣概括成兩瓣,共五瓣,內層緊束,外層開張,先點內層瓣,再點外層瓣。花苞左右兩筆相包。行筆要筆筆銜接貫氣,筆斷意連。具體筆法和用色與蘭花相同,而在外側三七瓣的點法上更需注意一串花之間造型上的變化,筆意上更需靈活多變。花芯用濃墨點在花瓣的相合處,花苞點在瓣的合縫間,半干時點入。花的三點呈草書的「●」字型或兩點呈「●」字型,苞的兩點上下連接呈「●」型。
葉的畫法:
畫葉稱撇葉,意味其用筆同於楷書的「撇」法。撇葉一般用濃墨,與淡色花相互映襯,但有時考慮到層次也用淡墨。每株蘭葉在五筆至七八筆之間,先從簡單入手練習右撇式和左撇式。第一筆長,自下而上隨行筆的提按間粗間細;第二筆仍朝右撇,較短;第三筆朝左撇,與第一筆相交呈「鳳眼」狀。另一種形式是第一筆長,粗細變化自如,要粗若螳螂肚,細若鼠尾;第二筆朝相反方向撇,與第一筆相交,亦成所謂的「交鳳眼」;第三筆短,穿過第一、第二筆形成「破鳳眼」。從一株進而兩株、三株反復練習。
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
⑼ 哪種植物可以做顏料
1、地黃
地黃是農村山野常見的一種野草,它的葉片寬大,綠油油的貼著地面生長。它的根比較粗大,是一味傳統的中葯,鮮品止血涼血,熟制之後,滋補養身效果很好。
地黃的根,在古代也是作為染色用的,用地黃根染出的顏色為金黃色,很漂亮的一種顏色。
2、 茜草
茜草在農村又被叫做「小孩拳」「止血草」,它的果實很小,紅色如豆粒,成熟時有點兒甜。茜草的根和根莖,也是一味止血效果很好的中葯。除此之外,茜草的根,在古代也是染色用的。
3、落葵
落葵是農村常見的一種蔬菜,它的葉片心形,嫩葉和嫩稍可以食用。人們喜歡用來做湯或是做涼拌菜,口感順滑。落葵的果實,漿果,成熟時紫紅色,一粒粒很是可愛。
落葵的果實也被叫做「胭脂豆」,也是可以染色的。古風美食博主李子柒在近期推出一個製作羊絨披風的視頻,仔細看完後,發現那上面的紫色,便是用這落葵的果實染就的。
(9)蘭花顏料擴展閱讀
植物質顏料多為透明顏色,但是時間太久就會發生褪色,古代植物性顏色有很多但大多已經失傳。主要原料是從植物的根莖葉中提取的汁液,主要以水為媒介劑。
花青:用蘭靛製成,花青顏色光亮而且很穩,不容易變色,能夠抵抗日光的照射。塊狀的花青品相好的有蘇州姜思序堂產的紙盒裝花青膏。使用時把花青膏放在盤子里,用涼水化開就可以使用。
藤黃:是海藤樹的樹脂,呈現檸檬黃色,產於越南等地,品相好的藤黃為筒狀,色澤深黃,顏色越深品質越好。藤黃因其性質為樹脂,不能厚塗,以免傷害紙張,也不能日曬。藤黃在使用時不能用熱水泡,否則會起渣滓變質。
胭脂:古成為燕支、燕脂,在古代為婦女化妝時使用。用紅蘭花、茜草、紫草茸三種植物熬制汁後,放在缽中對膠再放到鍋內蒸製成。
紅蘭花:果實用溫水泡開搗碎取汁對膠使用,古代民間用它作紅色染料。
紫草茸:紫紅色的顏料,研磨細碎後調膠使用,是一種天然的樹脂,不溶於水。
泄葉:泄葉是一種葯物,形同茶葉,加入溫水泡呈現微黃色,適合打底色,用於做舊。
茜草:為紫紅色,熬制擠成汁,呈現紅色,色澤比紅蘭花還要紅。
百草霜:又稱作灶突墨,鍋底煙垢堆積成墨,刮下煙霜調膠使用,呈現黃色,是古代人畫翎毛和頭發用色。
通灰草:又稱作燈草灰,古代畫蝶、蛾使用的一種黑色。
⑽ 工筆蘭花的上色技法顏色都需要哪些怎麼調色上色步驟怎麼個順序
工筆蘭花屬於工細類花鳥畫,上色一般是
1、分染:分染可以先用淡墨,分百專染沖明暗對比屬和層次感,分染要根據畫面明度對比渲染淡墨,顏色明度底的墨色重一些,顏色明度高的墨色要淡,如圖(淡墨的渲染要用兩只毛筆交替使用,一度直色筆,一直水筆,通常是2支大白雲,上一筆色,洗一筆積墨,防止出現墨色沉積的現象)
2、統染:根知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此時可以用國畫顏料的石青、切記上色不道能火候太過,要保持色彩傾向)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內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利用石綠和藤黃局部)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這個過程是局部細節的處理過程,例容如葉片的脈絡,花瓣的邊沿變色等細節性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