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生庭前

蘭花生庭前

發布時間: 2022-05-29 06:14:41

蘭花的介紹

蘭花為多年生草本,單子葉植物。根長筒狀。葉自莖部簇生,線狀披針形,稍具回革質,2至3片成一答束。是中國傳統名花,是一種以香著稱的花卉。蘭花以它特有的葉、花、香獨具四清(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具高潔、清雅的特點。

②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的理解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出自陶淵明的《幽蘭》,意思是:蘭花幽幽生長在正屋前的庭院中,內蘊著芳香之氣等待清風的吹拂。

③ 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什麼意思

「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意思:像芝蘭玉樹那樣,做高品質、高品位、有氣節的人,立於殿堂之前,為國家服務。

一、出處

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言語》。

二、原文

謝太傅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三、釋義

有一天,謝太傅問子侄們:「你們又何嘗需要過問政事,為什麼總想培養他們成為優秀子弟?」大家都不說話,只有車騎將軍謝玄(即謝太傅的侄子)回答說:「這就好比芝蘭玉樹,總想使它們生長在自家的庭院中啊!」。

謝太傅心裡為之一動。所以,謝太傅開始對謝玄另眼相看,覺得他從小就與眾不同。

(3)蘭花生庭前擴展閱讀

一、時代背景

東晉朝臣多是王、謝兩大家族成員擔任, 唐代劉禹錫有詩可證「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兩家不但是貴族,而且是非常有名望的貴族。謝家的謝安是當時晉朝執掌朝政的宰相,很注意培養後代。

後來,前秦苻堅侵犯東晉,謝安任命謝玄先鋒在肥水一仗打敗了苻堅,從此謝玄揚名朝野。此戰即是有名的「淝水之戰」。「芝蘭玉樹」本來是謝玄小時候的話就成了成語。現在指德才兼備的人才。

二、出處簡介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④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體現了蘭花什麼品質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體現了蘭花高潔傲岸的品質。
【《飲酒·幽蘭生前庭》原文】: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譯文】:
幽僻之地的蘭花在院子里生長,包含濃郁的芳香等待清風的的到來。輕風輕輕吹來,蘭花散發陣陣芳香,立刻就可以從蕭艾等雜草中分辨出來。不停的向前行走會失去舊路,順應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許才能走通。醒悟到應該回去了,非鳥沒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將功臣無用了,可以將他們處置了。

⑤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

出自《飲酒·幽蘭生前庭》,是陶淵明的作品。此詩作於陶淵明看破東晉黑暗,辭官隱退之時。

原文如下: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譯文如下:

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清風輕快習習至,雜草香蘭自分明。

前行迷失我舊途,順應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應歸去,當心鳥盡棄良弓。

注釋如下:

薰:香氣。

脫然:輕快的樣子。蕭艾:指雜草。

(5)蘭花生庭前擴展閱讀:

這首詩以幽蘭自喻,以蕭艾喻世俗,表現自己清高芳潔的品性。詩末以「鳥盡廢良弓」的典故,說明自己的歸隱之由,寓有深刻的政治含義。

陶淵明28歲以前,由於父親早死,他從少年時代就處於生活貧困之中。學仕時期,從公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公元405年(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

歸田時期,從公元406年(義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歸田後20多年,是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開創了田園詩一體。

⑥ 幽蘭生前庭寒心帶清風是什麼花

蘭花。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出自陶淵明的《幽蘭》,意思是:蘭花幽幽生長在正屋前的庭院中,內蘊著芳香之氣等待清風的吹拂。
蘭花象徵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以及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蘭花生於前庭,含薰帶清風,正是體現了蘭花清雅,內斂,淡泊朴實的品質。

⑦ 《幽蘭》這首詩首聯語帶雙關,能做出解釋嗎

1、原文

幽蘭

魏晉:陶淵明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2、翻譯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清風輕快習習至,雜草香蘭自分明。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前行迷失我舊途,順應自然或可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既然醒悟應歸去,當心鳥盡棄良弓。

3、賞析

以上六句多寫所見,是隱士的生活環境;彈琴在古人詩文中向來是高雅之士、尤其是隱逸之士的愛好,這種例證太多,無煩列舉,只須看不會彈琴的陶淵明也要取一張無弦琴在手上擺弄擺弄,就可知它在隱士生活中的地位了。而在這樣一個幽靜空寂的所在獨坐拂弦,更可見其人情逸雲上,非尋常隱士可比。

⑧ 蘭花在古代詩詞中充當什麼樣的意象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蘭花意象有著多元的內涵。詩人常常以蘭喻君子,以蘭為愛國者的化身,蘭——清雅幽香、姿態優美——追求淡泊——君子隱士。

蘭,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許多花與葉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澤蘭、藿香等,是用來作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觀賞。

大約到唐代後期,人們發現生於山野溪谷之間,懸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類蘭草,其花優美,才開始栽種開發。

蘭花值得觀賞的一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蘭」「蘭草」「蘭蕙」這些稱謂,才逐漸用來專指我們今天所說的「蘭」,也就是國蘭。蘭花是中國的傳統花卉,有著很深的文化內涵和外在的審美特徵。

(8)蘭花生庭前擴展閱讀

一、蘭花簡介: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

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二、蘭花象徵: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

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⑨ 蘭花的詩詞

蘭花的詩詞
1、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2、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3、夏淺春深蕙作花,一莖幾蕊亂橫斜。
4、雖然不及幽蘭品,百畝齊栽願亦奢。描寫蘭花的優美古詩句。
5、蘭為王者香,芬馥清風里。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華美。
6、何來爾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獨。
7、蘭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難將湘管筆,寫出此花神。
8、蘭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氣。描寫蘭花的優美古詩句。難將湘管筆,寫出唇滋味。
9、許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過清明後,精華入夏清。
10、一片空山石,數莖幽穀草。寫寄風塵人,莫忘林泉好。
11、幽谷出幽蘭,秋來花畹畹。與我共幽期,空山欲歸遠。
12、沅澧多所思,遠道我心痗。紙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13、雲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涼風動夙夜,佳人惠然求。
14、荊棘以慰其根,風露以暢其神。素心不形喜怒,眾草亦沾余春。
15、淋漓如此寫芳菲,只少盆栽與石圍。記得春風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歸。
16、雨過深林筆硯涼,女蘭開處卻無郎。柔箋駢穗多纖態,不數金陵馬四娘。
17、冰根碧葉雜荒蕪,曉露近暉綴寶珠。笑靨半含還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18、迷離蕭艾露風寒,千古英雄淚不幹。擱筆沉吟談往事,橫琴未必調猗蘭。
19、青樓人去筆床空,往事西州說謝公。猶有秦淮芳草色,輕紈勻染夕陽紅。
20、問天莫笑總無知,也惜幽蘭鬢漸絲。當戶已愁鋤欲盡,入山又恐負芳時。

熱點內容
養盆景感悟 發布:2025-09-16 07:45:05 瀏覽:118
花語重歸於好 發布:2025-09-16 07:45:05 瀏覽:801
忠義盆景 發布:2025-09-16 07:45:03 瀏覽:604
沼澤種荷花 發布:2025-09-16 07:44:57 瀏覽:292
山茶花比美 發布:2025-09-16 07:33:41 瀏覽:752
綠豆櫻花樹 發布:2025-09-16 07:27:59 瀏覽:426
什麼盆栽喜陽 發布:2025-09-16 07:15:04 瀏覽:767
蘭花喜鈣 發布:2025-09-16 07:13:47 瀏覽:590
閩南七夕拜拜的東西 發布:2025-09-16 07:03:20 瀏覽:873
花卉啥意思 發布:2025-09-16 07:02:04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