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滁州荷花塘

滁州荷花塘

發布時間: 2022-05-29 02:38:53

1. 吳敬梓紀念館的說明風景的文章

吳敬梓紀念館始建於1959年夏,為紀念清代偉大的文學家吳敬梓而興建的紀念性建築。原址在縣城荷花塘畔平頂山上。有紀念廳七間,兩廡十餘間,圍以花牆青瓦。1964年閉館,1966年改作它用。1984年10月8日易址重建,1985年底竣工,1986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佔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為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文人紀念館。

沿襄河出紅欄橋迤邐向西,右手綠水漣漪的是舟門澗、古代全椒的護城河。現澗已疏寬,改名「新襄河」。過河上敬梓橋,一帶高丘上,青堂瓦舍,粉牆掩映,殿閣參差,便是吳敬梓紀念館。隔河遙對,是吳敬梓的故居「探花第」故址。高丘的西北方是一個古校場,吳敬梓叔祖吳勖倡建的北極閣遺址。南面隔襄河即是吳敬梓少年時讀書登臨的尊經閣———觸眼是作者青少年時代生活學習場所,和融鑄在《儒林外史》許多章節里的風土景物。在這里建館,確能發思古之幽情,更深刻理解作家和他的作品。

吳敬梓紀念館是三廳四廡兩迴廊的仿明清風格的古典式建築。層台高疊之上,幾十根米紅廓柱拔地撐起雄偉的大殿,拼花護欄環繞出曲折的迴廊,飛檐斗拱,景窗深幽。整個紀念館建築結構氣勢庄嚴、古樸、典雅,既有南方園林之秀,又有北方古建之雄。設門廳、過廳、正廳、展廳四部分,依山巒體勢分三個層次,高低落差7米。門廳上方鑲嵌石額館名一方,為原全椒縣委書記、安徽省省長王郁昭所書。門廳兩側,置巨大鼓形旗桿石四方,旗桿石為「探花第」遺物。

入門廳,只見矗立在第二層平台的過廳中間,是一塊直立的碑,正面刻的是魯迅手書:「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諧,婉而多諷;於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這是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儒林外史》的評價,充分肯定了它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碑陰鐫刻吳敬梓生平。吳敬梓,字敏軒,號粒民,晚年又號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康熙四十年(1701),生於清初最為知名的科舉世家。十三歲喪母,二十三歲喪父,二十九歲喪妻,三十三歲移家南京。三十六歲謝卻安徽巡撫趙國麟博學鴻詞薦,絕意功名。約用十年之功,以絕大才情創作出舉世名作《儒林外史》。乾隆十九年(1754)冬與朋友飲酒縱談,夜歸揚州後土祠寓所,痰涌猝逝,平生輒愛誦「禪智風光好墳田」,竟一語成讖。時年五十又四。身後蕭條,兩淮鹽運使盧見曾資以棺殮,葬在南京清涼山麓,一說葬於南京鳳台門外花田。

正廳前草坪中央,塑吳敬梓著長衫立銅像一尊,高約十多米,長須,挺立,微睨,中年模樣。與正廳坐像,俱為浙江美院葉慶文教授塑。參依吳敬梓裔孫吳熾棨形象為創作所本。若無所思而有所思。我們想像的吳敬梓,大約總免不了從《儒林外史》中幾個人物來揣測,但這里的他,不是王冕沖淡恬遠,也不是杜少卿的瀟灑倜儻。他年近「天命」,歷經冷暖浮沉而塊壘難平;他「暖足」歸來,正稍事喘息而又將遠程跋涉;他看世態太深,所以嚴肅的表情中不無沉重和悲哀。

立像後面,懸康南海女弟子蕭嫻先生「儒冠不保千金產,稗說長傳一部書」聯的大廳,便是紀念館的正廳。迎面為吳敬梓全身端坐雕像。手執書卷。上方懸梁匾額為王蘧常「名重儒林」、沙孟海「驚才曠逸」與鄉人所書「天獨予文」三方。「天獨予文」為吳敬梓《移家賦》中的句子,是作者「天生我才」之李太白式的狂放與自信,不失為吳敬梓個性與價值的極佳注腳。

正廳兩側懸掛一批文化名人字畫,何香凝的歲寒三友,臧克家的即題賦詩,老舍的手書魯迅句,范曾、程十發的吳敬梓造像,李苦禪父子的范進中舉圖等。還有劉海粟、林散之、費新我、蕭嫻、王遐舉、賴少其、李百忍等人的書法作品,郭紹虞、周谷城、商承祚、黃苗子等人的題詞。范、程的吳敬梓造像都不約而同地畫吳敬梓著明代便服,戴平民的斗笠,畫家的見解值得玩味。正廳還陳列著各種版本的《儒林外史》。有卧閑草堂本、群玉齋本、齊省堂本,一直到最新出版的各家出版社本等數十上百種版本。還有英、俄、越、日、法、德、韓等外文版本,足見是當之無愧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品。這里展出的吳敬梓手書「奉題雅雨大公祖出塞圖」詩,是迄今發現的吳敬梓傳世的唯一手跡。兩淮鹽運使盧見曾(雅雨為其別號),於乾隆五年(1740)被誣,遣戍邊塞軍台效力。是年四月,揚州八怪之一高鳳翰為其作《出塞圖》,圖中盧見曾騎馬,前後隨行兩人為弟子夏襄宸、棋友汪履之。畫心縱159.6厘米,橫83.8厘米。題字綾圈縱207.1厘米,橫104.5厘米。在出塞圖上題詩的皆一時名士,如鄭板橋、程夢星、江昱、李葂、錢陳群等。題有二十餘首。吳敬梓題詩位於綾圈右下端。詩曰:

玉門關外狼煙直,毳帳穹廬特角立。

鳴鏑聲中欲斷魂,健兒何處吹羌笛。

使君銜命出雲中,萬里龍堆廣漠風。

夕陽塞映明駝紫,霜花曉襯罽袍紅。

顧陸丹青工藻繪,不畫凌煙畫邊塞。

他日攜從塞外歸,圖中宜帶風沙態。

披圖指點到窮發,轉使精神同發越。

李陵台畔撫殘碑,明妃冢上看明月。

天恩三載許君還,江南三度繁花殷,

繁花殷,芳草歇,蔽芾甘棠勿剪伐。

書法豐神,參合王趙,極及高逸秀拔,彌足珍貴。題詩為全椒籍文史大家丘良任先生在故宮博物院查閱資料時偶然發現,曾轟動當時。

西廡引人注目的還有一批反映吳敬梓家世情況的碑刻。其中西墅草堂碑刻兩塊,正反兩面蠅頭小楷,內容是吳敬梓高祖吳沛撰書的《題神六秘說》、《作法六秘說》,詩《觀獲》四首。吳沛一生專攻儒業,卻以秀才終老。他把自己畢生揣摩八股文的經驗歸結為十二個字,每個字下面都有一段解說,就是「題神六秘」、「作法六秘」。例如在「翻」字下解說是:

翻者,洗眾案之說也。聖賢立言之意,有可在此不妨亦在彼者。依樣說去,便覺嘈噦。我卻就中另闢出一意,極新色,極異味,任前說後說,不能雷同此一說,如堂宇重開,莫不希訝。閱者雖出庸中,亦能一見稱異。

概言之,都是說八股文的審題、布局、謀篇、立意、體勢的。吳沛以此十二字教子,五個兒子中除老二遵父命任家政外,四子皆成進士,時人稱「國初以來重科第,鼎盛最數全椒吳」。

吳敬梓曾祖吳國對是清順治年間探花,與名士王漁洋、納蘭性德交好。贈漁洋有「如此青天如此月,兩人須問大江秋」的警句。工書,兼右軍、松雪之長。在襄河邊建探花第、賜書樓。名其園為「遺園」,取遺世而獨立。這里展出的「薖園」石刻,是吳國對的草書詩碑。《拜侯》一首殘句有「紅頰綻時銀燭爛,翠眉低處玉山頹」,手書詩有「一秋好雨多高菊,野老開門自賣花」,並無頭巾氣。兩代人留下兩種內容不同的碑刻十分有趣。吳沛「七戰皆北」,卻把八股文作法勒諸於石,吳國對八股文的探花,刻在石上的卻是「紅頰」、「翠眉」。真叫人想起「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又想出來」。「功名富貴無憑據」,真正看破的,還是吳敬梓。

東廡展出的是研究吳敬梓和《儒林外史》的專著、論文。從天目山樵到當代何滿子、何澤翰、李漢秋、陳美林、孟醒仁等人的著作,還有散見於報刊上的論文的復印件。此外,吳敬梓紀念館還仿古代全椒建「先賢祠」之習俗,另闢出一室,名之為「先賢堂」,將全椒先賢(含個別旅居全椒,有重大影響的)予以繪像圖解方式展示於室內,漢有劉平、宋有張洎,明有憨山、戚賢,清有吳山尊、金兆燕、薛時雨等等,使人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漢即已置縣的這塊土地,是淮南著名的山水古邑,文化名邦。吳敬梓生於斯,也印證了古語「人傑地靈」。

站在正廳外的台坪上,隨銅像吳敬梓的目光方向望去,彷彿古老的探花第邊,拖板橋旁,就是雍正十一年(1733)的襄河碼頭。二月的一天,吳敬梓帶著續弦的妻子和十五歲的兒子吳烺登上小船,懷著「逝將去汝」的心情離開全椒。而今全椒人卻耗資百萬,建成吳敬梓紀念館,「慎勿學吳敬梓」的時代已一去不返了,「偉大也要有人懂」,作家終於得到了人民的理解和崇敬。「鶴歸雲外,應不戀橋邊紅葉、巷口烏衣」,魂兮歸來!

2. 滁州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滁州的旅遊景點有很多如:琅琊山風景名勝區,白鷺島風景區,鳳陽狼巷迷谷景區、小崗村鄉村旅遊區、吳敬梓故居,吳敬梓紀念館等

3. 合肥本地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合肥好玩的地方有:
自然景觀

天柱山:天柱山在長江北岸、安徽省潛山境內,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稱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蒼松、翠竹、怪石、奇洞、飛瀑、深潭。

豐樂生態園:華東地區最大的農業生態觀光園——豐樂生態園,集科技示範、科普教育、生態觀光、餐飲、休閑為一體,被評為「安徽旅遊十大投資項目」、「安徽旅遊十大休閑基地」。豐樂生態園分為五大功能區:精品花卉大觀園、親水休閑區、果蔬採摘園、體育運動區、兒童娛樂區。

巢湖之紫薇洞:紫薇洞位於巢城北郊,又稱雙井洞,因洞有大小兩個天然井狀出口而得名。總長3000米,主洞長達1500多米,是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洞穴呈廓道狀,以雄、奇、險、幽見長,融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為「江北第一大洞」。

普仁灘:國家3A級景區,皖南知名漂流景區。

岱山湖:岱山湖位於肥東縣境內,湖面7500畝,相當於杭州西湖的面積。

紫蓬山:紫蓬山區以它起伏的山巒,茂密的森林,宜人的氣候,無污染的水質,嶙峋的怪石,以及眾多的名勝古跡,於1992年7月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巢湖:巢湖位於安徽省腹心部位,東西長54.5公里,南北寬21公里,水域面積約750平方公里,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浮槎山:浮槎山,俗稱安徽「北九華」,位於肥東縣境內,為大別山余脈,山勢層巒疊翠,逶迤相連20餘里,主峰海拔418.1米,是合肥境內的最高山峰。

四頂山:四頂山位於肥東縣境內,主峰海拔174米,因四峰並列,故名。此山又因彷彿是只巨大的香爐,四足朝天倒立,亦稱四鼎山。

大蜀山:大蜀山距市中心約10公里,面積8500畝,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潛山余脈,山勢東南高,西北低,呈橢圓形,由火山噴發而成。

三河鎮:千年古鎮三河位於肥西境內。三河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貫其間而得名。由於位於肥西、舒城、廬江三縣交界處,也是合肥、巢湖、六安三市的結合部,故有「一步跨三縣,雞鳴三縣聞」之說。

雙鳳湖旅遊度假區:雙鳳湖旅遊度假區,位於長豐縣雙墩鎮境內。合肥元一高爾夫球會是香港元一集團的全資機構,佔地面積2000多畝,由澳大利亞著名高爾夫設計師les watts精心設計。[12]


人文景觀

陳獨秀墓:陳獨秀墓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北郊十里鄉葉家沖月形山麓,是中國共產黨重要創始人之一陳獨秀的墓葬。

安徽省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位於安徽省會合肥,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陳列面積8000平方米,館內收藏豐富,珍藏各類文物、標本、古籍21萬余件,是全國有名的博物館。

包公墓園:位於合肥市包河南畔。是北宋名臣、傑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及其夫人、子孫遺骨遷安重建的墓園。佔地三公頃,是國內目前較為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園。

六角樓:六角樓,名「太宇亭」,本是甘棠崔家鎮守月彎河風水的村口亭,配有鎖橋、鑰橋各1座,並有鐵鏈和石樁栓鎖。

合肥三國遺址公園:合肥三國遺址公園於2006年9月28日對外開放,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吳敬梓紀念館:吳敬梓紀念館位於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城西北隅走馬崗。始建於1959年夏,原址在全椒縣城荷花塘畔。1964年閉館後改作它用。1984年10月重建,佔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2006年通過旅遊局AAA級旅遊景區小組的檢查,成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明教寺(教弩台):明教寺建於教弩台故址。教弩台俗稱曹操點將台,位於合肥老城區內、逍遙古津南面,與公園隔路遙望。

逍遙津:逍遙津公園位於今日合肥老城的東北角,園址古為淝水上的一處津渡。園名緣於古書《莊子》中的名篇《逍遙游》。

李鴻章故居(李府):李鴻章故居位於今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中段。故居面南背北,兩扇高大厚實的朱漆大門和門前一對威武的石獅。

清風閣:清風閣是1999年為紀念包拯誕辰1000周年,弘揚包公精神,宣傳安徽悠久歷史文化而建造的。

4. 安徽合肥包公鎮在哪裡

安徽合肥包公鎮位於安徽省肥東縣東部,距縣城20公里。東與巢湖市、滁州市毗鄰,縣內與石塘、古城、張集、馬湖、梁園等鄉鎮接壤。312國、輔道、店高路穿鎮而過,寧西鐵路橫貫東西。

包公鎮

地址:合肥市肥東縣解集大街

附近一公里處沒有公交


包公鎮是北宋著名清官龍圖閣大學士包拯的出生地。2006年,在鄉鎮建制調整過程中,由原解集鄉、高亮鄉合並而成,鎮址在小包居委會解集大街。全鎮總面積近135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44個村委會,人口約6萬人。位於安徽省肥東縣東部,是合肥東向出入口。

包公鎮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總的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光照充足」。雨量雖適中,但分配不均,一般春多陰雨,夏雨集中,秋少冬干,年均降水量960毫升,年平均氣溫在15℃,平均無霜期235天。

5. 滁州的幾個著名旅遊景點,不去不行

滁州的旅遊景點有很多如:琅琊山風景名勝區,白鷺島風景區,鳳陽狼巷迷谷景區、小崗村鄉村旅遊區、吳敬梓故居,吳敬梓紀念館等

1、琅琊山風景名勝區

韭山洞因山暖多滋生野韭而得名,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位於鳳陽縣城南韭山國家森林公園內,距離縣城30公里,總面積約4.5平方公里。

6. 我的家鄉滁州的風景區有哪些

醉翁亭--------滁州市南譙區琅琊山半山腰琅琊古道旁
人民廣場 -------滁州市琅琊區鳳凰東路
琅琊山旅遊區-------- 滁州市琅琊區琅琊古道30號
歐陽修紀念館------- 滁州市南譙區
野芳園 ------- 滁州市琅琊區琅琊古道
讓泉 --------- 滁州市南譙區琅琊山

琅琊寺
看完深秀湖的山光水色,繼續沿琅琊古道前行至山腰,只見蔥蘢玉秀的古樹之中,一片樓台殿宇,「廊腰曼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鬥角。」這便是古琅琊寺。月洞......

明中都皇城遺址
全國及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皖東鳳陽縣城的西北隅,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其發祥地鳳陽所營建的一座卻於中途夭折的都城。1369年,朱元璋為顯示其新王朝的......

深秀湖
位於琅琊山景區。因其三面環山,景色清麗,取《醉翁亭記》中「蔚然深秀」而得名。湖中有亭,遊人可在此憑水而樂,垂釣嬉戲,是你避暑消夏的好去處。湖水上源琅琊......

花山彩雲洞
花山彩雲洞位於滁州十二景之一的「花山簇景」花山山峰之北,距琅琊山風景區約13公里,屬石灰岩溶洞。全洞長600米,洞中鍾乳石晶瑩透明,石筍、石幔布滿洞中,有......

會峰閣
琅琊山風景區內最高的建築物,於1988年建築在南天門的明代建築會峰亭的殘基上。從四面觀看會峰閣,高低形狀各不相同。從東面觀看,它有三層;從南面觀看,它有四......

小崗村
位於鳳陽縣東部,距縣城40公里,隸屬小溪河鎮,由小崗、大嚴兩個自然庄組成,距京滬鐵路5公里,省道307線13.5公里,明光、臨淮兩個淮河航運碼頭20餘公里,現有1......

龍興寺
龍興寺,在鳳陽城北鳳凰山日精峰下,建於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廟建築。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禮佛的於皇寺,因該寺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發祥......

讓泉
《醉翁亭記》寫道:「山行六七里,漸漸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讓泉在醉翁亭前,泉眼旁用石塊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後匯入山溪。水池三尺見方......

琅琊山風景區
琅琊山位於安徽省滁州市西南郊,城山相連,是皖東最大的旅遊勝地,也是滁州旅遊的必去地。山由晉元帝司馬睿以其王號封而得名。琅琊山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

白鷺島生態旅遊區
位於來安縣城西北13公里處,距古都南京50公里,景區總面積4.2萬畝,森林覆蓋率90%,是省級森林公園,集休閑娛樂、旅遊度假、花果茶鳥購銷為一體。是人們旅遊觀......

半塔烈士陵園
半塔烈士陵園由半塔保衛戰舊址、皖東革命紀念館、劉少奇紀念館和新四軍二師紀念館及烈士陵園組成,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半塔保衛戰舊址位於來安縣半塔鎮西北光山......

碧雲湖
原名黃粟樹水庫。建於一九五九年,是我省十大水庫之一。也是我具傑出的自然風光優美的旅遊度假區。正面庫堤長270米、高32.2米、集水面積262平方公里,總庫容量3......

二郎湖
位於滁州市南9公里處南譙區腰鋪鎮,京滬高速鐵路在其境內設有滁州停靠站,交通方便,各項基礎設施齊全,通訊快捷。境內的二郎廟,緊鄰滁州市琅琊山風景保護區。......

釜山卧龍公園
位於天長市以西約25公里的釜山鎮釜山腳下,以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觀享譽周邊地區。遠望釜山,深青如黛,恰似一口倒置的鐵鍋,聳立在飄渺的雲霧之中。山上花草繁茂,......

護國寺
護國寺位於天長市區南端,佔地五十餘畝。古寺始建於清同治年間,八七年省政府批准重建,為省級重點開放寺廟,全國千座經典寺廟之一。是一座園林式廟宇,有「袖珍......

皇甫山
國家森林公園、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滁州市西郊35公里處,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原名曲亭山,因南唐大將軍皇甫暉屯兵於此,稱皇甫駐軍山,簡稱皇甫山。主峰北將軍......

皇覺寺遺址
位於明皇陵北牆外。寺始創年代失考,金廢,元重建,元至正四年朱元璋即出家於此,十二年復毀。朱元璋稱帝後,欲建此寺,因「舊寺之基,去皇陵甚近,焚修不便」,......

九天峰生態旅遊度假區
九天峰度假區距滁州市區16公里,是國家批準的國家級綠色生態旅遊基地,以農家形式為主要旅遊項目的休閑度假景區,擁有2000平方公里原始生態林,千畝竹海,百畝果......

韭山洞
位於鳳陽縣城南三十公里處,因山暖多滋生野韭而得名,距今已有五億年的地質歷史,為喀斯特溶洞。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已有記載,並留下多......

孔雀寺遺址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來安縣城西北約10公里練子山西南山腳。始建於唐開元年間,歷代廢興不已。乾隆曾賜銀十萬兩擴建孔雀寺,當年寺院規模南至關門湖,北至......

狼巷迷谷
.位於鳳陽縣南部,韭山國家森林公園和省級鳳陽山風景區的東端,距離縣城35公里,總面積約9平方公里。風景區包括禪窟寺、禪窟洞和狼巷迷谷三個景區,裡面有苗寨、......

龍崗抗大八分校舊址
千年古鎮龍崗地處蘇皖交界,東臨高郵湖,距天長市區約30公里。該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鎮內民居十分考究,多為青磚小瓦,排山隔扇,浮梁浮柱式建築。古街、古廟......

明皇陵
明皇陵,位於鳳陽西南十五里,為朱元璋父母的葬地。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復建,薦號英陵,旋改皇陵。皇陵雖非帝王之陵,即......

南天門
位於琅琊山景區。琅琊古寺南山峰,海拔310米,是琅琊山最高峰,擁有會峰閣、古碧霞宮等建築群。有「二九徑」或「天門登道」登上南天門,站在會峰閣上遠眺長江如......

女山
安徽省級地質公園。古稱女兒山,素以保存較為完整的古火山口而著名。位於明光市邵崗鄉境內,距明光市27公里,海拔高度101米,佔地約80平方公里,東接山東村,西......

三塔寺
安徽省級重點保護寺廟,江淮名剎。在全椒縣城西北18公里處六鎮東北側。創建於隋大業(605—618)年間。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在寺前建塔三座,因名「三塔寺......

神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全椒縣以西20公里處,總面積2200平方公里。屬北亞熱帶低山丘陵,最高峰海拔395米左右。山名由來無考,但唐建中年間,滁州刺史韋應物有《寄全椒山中道士》詩......

天長博物館
是皖東地區唯一一家綜合性博物館。地處天長市石樑西路,佔地12畝,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明三暗四仿古式建築。博物館現有工作人員51名。天長博物館的藏......

沃公祠
天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皖東著名旅遊景點。位於天長市建設東路,天揚公路南側。為紀念明代抗倭英雄沃田,時任天長知縣黃泰然奉命在此建祠。沃田,山東登州衛人......

吳敬梓紀念館
位於全椒縣城西北隅。始建於1959年夏,原址在全椒縣城荷花塘畔。1964年閉館後改作它用。現館為1984年10月重建,佔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建有東西展......

洗心亭
洗心,即悔過自新之意。古時候的琅琊寺,雖也風景優美,但並非專供游覽,而主要是和尚聚集念經、人們燒香拜佛的地方。洗心亭建在即將入山寺的山肢下,求神拜佛的......

楊將軍墓
楊捷將軍墓葬及其石刻文物位於天長市諭興鄉草廟山東麓。是天長市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且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的清代早期古墓葬。墓主人姓楊名捷,字元凱,江蘇寶應縣......

野芳園
遊客進入琅琊山的第一個景點。此園的建築風格按蘇州園林風格綜合規劃,建有賞心齋、擁霞軒、晨曦堂、盆景廊等。園內小橋、池水、假山,植有楓樹、桂花、紫荊綉球......

中都鼓樓.
鼓樓又稱中都譙樓,位於縣城中央,建於明洪武八年(1375),是中都城的重要附屬建築,和西邊的鍾樓相距六里,遙遙對峙於中都城中軸線的兩側。鼓樓由台基和樓宇兩......

醉翁亭
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與北京陶然亭、長沙愛晚亭、杭州湖心亭並稱「中國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跡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傳世之作《醉翁......

7. 描寫景物動態變化的好詞佳句。

1. 有幾顆星星是最耀眼的,那就是北斗星,看上去好像一個大大的勺子,似乎是被調皮的雲朵把弟弟的勺子拿走了,再掛到天上去的。那七顆閃爍的星星還給迷路的人指路,讓他們找到方向。 2. 銀河中的幾顆星星看上去好像一隻展翅的白天鵝,正在梳理著自己的羽毛,想讓自己變得更美麗、更漂亮,好像要成為整個銀河中最美的星星。 3. 一顆一顆的小星星,像灑在藍布上面的碎銀,晶瑩透亮。撲閃撲閃的,活像調皮娃娃的眼睛,蘊藏著不可告人的小秘密。一顆一顆的小星星在天空有序的排列,像是五線譜上的音符,閃耀著,跳躍著,化作無形的旋律在空中飄盪。 4. 小時候,仰望天幕,望著深藍的天空,總是覺得星星其貌不揚,小小的,就只有單調的黃色,像芝麻一樣散在天不像月亮,平時是彎彎的,柔和的月光鋪灑下來。 描寫荷花的比喻句5. 露珠亮晶晶的,在那翠綠的荷葉上微微滾動著,閃爍著晶瑩的光輝,像翡翠盤里托著珍珠一樣。粉紅色的蓮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爭先恐後地開放著,遠遠看去像一盞盞紅燈,陪襯著那肥綠的大荷葉和那像酒盅一樣的蓮蓬。 6. 你瞧,那荷葉上蹲著一隻青蛙,它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正在為荷花塘演奏動聽的交響樂;小鳥正在枝頭為那荷花塘歌詠著動聽的音樂,而大自然就是這指揮官,把多樣的聲音合成一首動聽的大自然交響曲!7. 翠綠的荷葉叢中,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個個披著輕紗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佇立,嬌羞欲語;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陣陣,沁人心脾。8. 荷葉碧綠的,很好看。荷葉的形狀千奇百怪:有圓圓的、尖尖的、小小的、矮矮的……看到尖尖的荷葉,我突然想起了楊萬里寫的一句詩:小荷才露尖尖角。荷葉的姿態也不同:有的像張牙舞爪的龍,在不停地動著;有的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把腰挺得直直的;有的像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緩緩地走著……形態各異,真是有趣極了!

描寫湖水的比喻句9. 清澈的湖水好像一面大鏡子,倒映著藍天、白雲和岸邊的柳樹。一陣風拂過,湖面就漾起層層微波,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好看得很。 10. 已經不是那麼令人感到清醒了,午後的陽光把金色撒在湖上,波光粼粼,那湖仍是如此美麗。那一葉葉小舟,一艘艘漁船,在湖面悠悠地浮著。11.「啪啪」隨著魚兒落水所發出的清脆響聲,水面上泛著一圈圈漣漪,慢慢地盪漾開來,不一會兒水面又恢復了平靜。20:34:15描寫草原的比喻句
12. 我的家鄉在美麗富饒的烏拉特草原上,彎彎的小河從我家門前靜靜地流過,巍峨挺拔的一列山脈像一道天然的屏障護衛著我們美麗的家園。
13. 茫茫的草原像一張無邊無際的地毯。
 14. 這時,草原上籠罩著金色的寂靜,遠處山巒披上晚霞的綵衣,那天邊牛乳般潔白的雲朵,也變得火焰一般鮮紅,草浪平息了,牧歸的牛羊群從遠方草原走來;只有那些夜間也不回返的駱駝群,還在柳林附近的湖邊上游盪著,整個大草原一副安寧的樣子。
15. 地勢平坦而遼闊,在遠方有微微起伏,整個大地都被綠油油的草覆蓋著,像鋪了一層厚厚的地毯,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新。
16. 悠揚的馬頭琴聲,噴香的奶茶,質朴高亢的蒙古民歌,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駿馬在賓士,牧民在歌唱,那草原上的小花、牛羊、駿馬、牧人,構成了一幅極美的圖畫。

8. 從宣城涇縣到滁州怎樣坐車更方便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
駕車前往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
的路線
建議路線
3
小時
28
分鍾205國道
206
公里
1.
沿儒林路向西北
700

2.
從環島的1出口上吳敬梓路
3.2
公里
3.

206省道
稍向右轉
450

4.
上匝道,前往合寧高速
部分收費路段
290

5.
在交岔路口繼續沿指向合寧高速的方向向右,走合寧高速
收費路段
13.8
公里
6.
繼續前行,上寧合高速
部分收費路段
16.1
公里
7.

寧連高速/淮安/三橋
出口,前往三橋高速
550

8.
在交岔路口繼續沿指向三橋高速的方向向右,走三橋高速
部分收費路段
13.6
公里
9.

繞城公路/雨花台區
出口,前往油天公路
1.6
公里
10.
在交岔路口繼續向右,前往油天公路
290

11.
在油天公路向左轉
110

12.
在1路口向右轉,朝寧蕪公路行進
800

13.
在繞城公路向右轉
130

14.
在交岔路口繼續向左
34

15.
左轉走寧馬高速
部分收費路段
25.6
公里
16.
下出口走過境公路
部分收費路段
12.3
公里
17.
上匝道走馬蕪高速
部分收費路段
18.1
公里
18.
繼續前行,上蕪馬高速
收費路段
34.3
公里
19.

南陵/蕪湖南
出口,前往蕪馬高速出口
部分收費路段
1.2
公里
20.
繼續直行進入蕪馬高速出口
9

21.
在205國道向左轉
30.3
公里
22.
上匝道走205國道
31.2
公里
23.
在謝園路向右轉
1.0
公里
24.
繼續前行,上大橋南路
400

25.
在雲嶺路向左轉
250

26.
在1路口向右轉,朝荷花塘路行進
57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

9. 滁州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呢來這四個地方感受紅色文化,哪幾個地方呢

安徽這個省份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但是說到黃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黃山是安徽省的地級市,位於安徽省的南部,是一座旅遊城市,因黃山風景區而被大家所熟知,每年來黃山旅遊的遊客很多。在安徽,除了黃山這座旅遊城市,境內還有其他旅遊城市,景點也很多,比如說滁州。

龍崗抗大八分校紀念館,位於滁州市天長市,是皖東地區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勝地。這里環境優美,有高郵湖水上風光,再加上古建築襯托,每年來這里參觀游覽的遊客很多。抗八大分校在龍崗辦學歷時四年多,培訓了很多學員,如今這里還向人們展示戰機、坦克、火炮等武器裝備實物。

10. 全椒縣的社會事業

2014年,全縣實現財政收入17.06億元、增長13.5%,其中:中央財政收入增長1.7%,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4.7%;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1.0%,非稅收入同比增長12.7%。稅收收入中三大主稅種增值稅同比增長1.0%,所得稅同比增長11.4%,營業稅同比增長1.0%。財政支出25.22億元、增長4.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10.8%;醫療衛生支出增長8.1%;住房保障支出增長6.2%;科技支出4953萬元、增長12.0%,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2.0%,比上年末增加0.2個百分點;教育支出3.97億元,同比增長12.4%,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15.7%,比上年末增加1.0個百分點。
2015年,全縣財政收入19.3億元、增長13.3%,其中,中央財政收入完成4.3億元、增長11.4%;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4.4億元、增長15.1%。稅收收入完成13.9億元、增長6.4%;非稅收入完成4.9億元、增長45.9%。稅收收入中三大主稅種增值稅完成3.1億元、增長24.6%;所得稅完成2.7億元、下降1.0%;營業稅完成4.1億元、增長14.0%。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為74.5%,比上年下降5.7個百分點。全縣財政支出28.5億元、增長12.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完成1.4億元、下降6.6%,醫療衛生支出完成4.8億元,增長55.3%,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3億元、下降36.1%,科學技術支出完成5759萬元、增長16.3%,教育支出完成3.6億元、下降10.0%。 公路交通
全椒境內現有兩條高速公路;東西向滬蓉高速和滬陝高速的合寧段在全椒境內共用一條合寧高速;縣城以東兩公里還有一條南北向的滁馬高速公路;境內有全椒、大墅、吳庄、全椒東四個高速公路出入口,大墅、吳庄兩個服務區以及吳庄高速公路樞紐。312國道、331省道、206省道等國省干線及縣鄉道路也連接了全椒和主要鄉鎮以及周邊縣市,全縣90%以上的行政村均通上了村村通道路。
鐵路交通
全椒境內現有兩條鐵路;其中滬漢蓉高速鐵路(設計時速250公里)和寧西鐵路的合寧段在全椒境內共線,京滬高速鐵路(設計時速350公里)從全椒北面過境;境內有全椒站、滁州站兩座火車客運站以及黃庵站一座越行站。
空運交通
全椒縣城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和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僅1小時里程,即在一小時之內可以同時選擇兩個機場。
水運交通
全椒縣縣內6級航道2小時可直達長江,400噸位船舶可常年通航;距南京港60公里,龍潭港80公里,上海港400公里。 曲藝
全椒縣民間曲藝種類主要有安徽大鼓和評話。此外還有琴書、墜子、快板等。建國後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電影放映場次、片種少,因之曲藝在縣內比較流行,特別是在中老年市民和農民中有廣泛的市場。當時曲藝藝人主要的活動地點有縣城的菜市、茶館、酒樓和農村集鎮,尤其是滁河沿岸一帶。曲藝一度繁榮,但由於城鎮影片拷貝的增加和電視機的購進,曲藝的市場僅為鄉村社隊。
1981年「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推行,農民生活富裕,空閑時間增多,閑時村民自動湊錢邀請藝人來村演唱,夜晚鼓聲、琴聲不絕。1984年,部分自然村有了電視,農民興趣開始轉移,曲藝也隨之轉入了低潮。建國前,全椒縣較有影響的鼓書藝人有馬義才(赤鎮人),所說書目主要有《月唐傳》、《響馬傳》;建國後有影響的鼓書藝人有郭有道(古河人,說唱地點縣城舊菜市),所說書目有《月唐傳》、《樊梨花》、《瓦崗寨》、《烈火金鋼》等,郭曾三次擔任縣曲藝協會負責人。此外,較有影響的評話藝人有曹金文、戴恕鑫,均善講《封神榜》和《水滸傳》。
舞蹈
全椒縣在春節期間歷來有玩燈賀新春的習俗,其主要歌舞形式有唱蘭花、旱地行舟(玩花船)、耍獅子、舞龍燈、踩高蹺,秧歌燈、跑驢、五馬破曹、歪歪(河蚌)燈、八朵雲(八盞燈)等。
建國前,玩花燈均由坊董、保甲長出面,向各家商號、店家和群眾籌錢,雇藝人表演,唱詞大多是恭賀新年的吉利話,皆即興表演,信口填詞。建國後,表演者均系各行業的文藝骨幹,唱詞除賀年詞外,增加了政治內容,如歌頌黨的領導,歌唱新的方針政策、新人新事和新風尚等,唱詞也隨之改為固定詞。秧歌燈和打腰鼓於五十年代最為活躍,六十年代以後表演較少。八十年代打腰鼓有所恢復,特別是中、小學學生遊行活動,彩旗隊後即是腰鼓隊。
其它歌舞歷年春節都有,尤以舞龍燈影響較大。表演較好的,七十年代以前是搬運站工人,鑼聲昂揚,巨龍翻騰。八十年代,縣基建部門的龍燈,1984年被選拔參加滁城元宵燈。這一時期,各種道具的飾物增加。龍燈安裝了直流燈泡,夜晚上下騰飛,光華四射,龍口噴出烈焰,頗具神似。
馬戲、雜技
馬戲、雜技過去俗稱「玩大把戲」,建國前全椒有名的馬戲班為鄧壽亭組織的「鄧家班」,常年活躍在蘇、魯、皖、鄂、贛、浙等省和縣內各地,主要節目有鏢打金錢、彈射彈子、氣功、雜耍、跑馬、踩鋼絲、蹬壇子、爬尖刀山等。建國後,鄧家後人先後組織過「和平雜技團」、「全椒馬戲團」,活躍於城鄉。此外,官渡鄉於1984年成立了「民間雜技團」。
民歌
建國前,縣內流行的民歌小調有:孟姜女、八段錦、跌斷橋、手扶欄桿、虞美人、跳槽、小寡婦上墳等。全椒本地流傳的民歌小調有秧歌、車水號子、耕田號子、龍船號子等,內容純朴,且曲調自然。六十年代以前,民歌小調唱者較多,尤其是農村,六十年代以後已基本無人演唱。1979年11月,縣文化局創作組與縣文化館聯合整理了《全椒民歌集》,共收集民歌55首。流行較廣,且思想內容健康、有一定藝術性的民歌,主要有「三勸我郎把兵當」、「四句猜」、「龍舟競渡」、「秧歌」、「蘭花燈」等。 獅子頭:古河鎮飲食業傳統精製名點之一。食之酥脆、味香,經濟實惠,為大眾化早點。
鹵兔子:全椒縣名菜之一,食之肉嫩味美,色鮮澤潤。
周崗雪棗:全椒縣傳統名點,尤以周崗出產者為佳。傳為冒辟疆妾董小宛所創。吳敬梓曾祖國對與冒相友善,一日至如皋冒家食此點心贊賞不已。後母盛老恭人過七十壽,冒攜董來全椒祝壽,董便在吳府傳下此技,以悅盛氏。周崗是吳家饗堂地,故此雪棗絕技隨之傳入周崗。
管壩牛肉:全椒傳統清真菜餚。名聞江淮。管壩是全椒縣西部的一山鄉,回民聚居地。這里的回民宰殺、加工牛肉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在管壩街道上從事專業牛肉經營主要為三位王姓回民。製作者一般均家藏秘制老鹵,王家龍家已經是十一代祖傳。為其專門選購六牙牛的個體牛販就有十多個。管壩牛肉已成為當地一項支柱產業,形成皖東第一大牛市,牛肉飄香到江蘇、浙江、上海等地,供不應求。 吳敬梓紀念館、故居
吳敬梓紀念館、故居位於全椒縣城西北隅,國家3A級景區。始建於1959年夏,原址在全椒縣城荷花塘畔。1964年閉館後改作它用。現館為1984年10月重建,佔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建有東西展廳及古樸迴廊,1986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大廳前立有吳敬梓一尊銅像,高4.5米,重500千克。館內收藏有《儒林外史》的各種版本以及吳敬梓的其他著作,東西展廳還陳列了中外專家學者對《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和其故居的部分文物、石刻以及國內著名書畫家的作品。
神山國家森林公園
神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全椒縣以西20公里處,國家3A級景區,總面積2200平方公里。屬北亞熱帶低山丘陵,最高峰海拔395米左右。山名由來無考,但唐建中年間,滁州刺史韋應物有《寄全椒山中道士》詩、山上所存神山寺,可證明1000多年前,佛道均在此爭建廟宇道場,頗有「神仙氣」。其森林覆蓋率達90%,植被多為天然闊葉林與人工長綠針葉混交林,各種樹木有400種之多。主要景點有白石泉、神山湖、覽勝塔、御溪橋。仙人洞、團山洞、龍洞、青牛洞等,還有充滿象形神山石的黑石芤和距今已存1200多年的神山寺。
碧雲湖
碧雲湖(黃栗樹書庫)建於1959年,是安徽省十大水庫之一。也是全椒傑出的自然風光優美的旅遊度假區。正面庫堤長270米、高32.2米、集水面積262平方公里,總庫容量3億立方米,常年水面16.8平方公里(約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0萬畝。這里風景秀麗,交通便利。距縣城僅二十公里。柏油路直通。常年氣溫比縣城低3~5度。
襄河水利風景區
襄河是長江一級支流滁河的左岸支流,源於滁州市皇甫山南麓。經全椒縣城,轉東南流至三汊河口注入滁河,長74公里,流域面積720平方公里。
2010年,全椒縣搶抓全國中小河流綜合治理試點的契機,對襄河全椒縣城段進行「脫胎換骨」式的改造。高標准規劃建設了10公里長襄河景觀帶,對100多萬平方米的襄河兩岸及迎水坡全部進行綠化,打造和恢復水利自然生態景觀,做到人、水、植物、生物水乳相融,和諧共生。特別是3公里長的觀景長廊、曲徑通幽的河濱公園、極富中國傳統園林風格的亭台樓閣,讓人有置身江南水鄉的風韻。
改造後的襄河,沿線景觀、綠化、亮化、道路等都得到了豐富和提升,已經是一個集防洪排澇、自然景觀、人文生態、旅遊觀光、歷史文化、休閑健身等多功能於一體,具有城市公益性、開放式的帶狀水利風景區。該景區自2012年獲得第一批安徽省水利風景區稱號和安徽省人居環境範例獎後,2014年,正式被列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太平文化街區
全椒太平文化街區位於全椒縣城內,以新襄河為界,分南北兩部分,中間由太平橋連接,總規劃面積14.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1萬平方米,該街區由江蘇省著名設計大師杜順寶教授領銜設計,建成後成為一個集餐飲、住宿、休閑、娛樂、購物和文化欣賞為一體的文化街區。
文化街區分南廣場和北廣場。南廣場總佔地面積8.7萬平方米,主要景點有太平橋、太平閣、太平老街、縣圖書館、縣文化館、襟襄樓、賀櫓樓。迎面看到的是牌坊和照壁。牌坊上的「太平坊」三字摘自東漢人所創《西峽頌》,由當代著名書畫家,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尉天池挑選臨撰。橫樑上書「大明正統七年敕諭永蹈厚表勵鄉俗」,意思是明英宗朱祁鎮表揚全椒人民忠厚誠實、民風淳樸、風俗和美,這也意味著全椒「走太平」民俗從明朝起就受到了朝廷的重視。
太平文化街區建設取唐、宋、清及現代建築風格之所長,匯聚亭、台、樓、閣、橋、廓、軒、榭、照壁、牌坊等十多種古建築於一體,堪稱古建築文化園。遊客及群眾在此可以欣賞古建之美,品味地方美食,感受歷史文化,豐富文娛生活,享受發展成果。
南屏山森林公園
南屏山森林公園位於全椒縣城中,為全椒古城的屏障和風水山。又名南山。海拔46.5米,為丘陵低山,石灰岩地貌。據清邑志載:「山勢自西北連亘數十里,至此益起,環拱縣治,官廨、學宮皆面焉。」新中國成立後,南屏山尚連綿五六里,今僅存0.477平方公里。
南屏山有古全椒八景之中的兩景筆峰毓秀與南嶽晴霄,現代紀念性建築王楓亭等。2003年,南屏山被安徽省林業廳確定為省級森林公園,並予以保護與規劃。現園中有筆鋒壇、筆鋒塔、王楓亭、賴少其藝術館等景點。
龍山寺
龍山寺(寶公庵)位於全椒縣西35公里,龍山西麓,管壩境內,國家2A級景區,沿合寧高速公路大墅道口兩公里直達寺院。迎駕橋,積善橋,放生池,寶公亭,一線天,石林、塔林,撐腰石、仙人洞,龍洞,龍井,夕陽照、母子檀、百子檀、龜馱姐妹樹、連理枝,五龍宮、美人山等三十六景。
三塔寺
三塔寺是省級重點保護寺廟,國家2A級景區,江淮名剎。在全椒縣城西北18公里處六鎮東北側。創建於隋大業(605~618)年間。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在寺前建塔三座,因名「三塔寺」。明洪武年間,因謁泗、鳳兩陵,取三塔之磚造毛坦橋,塔被毀。天啟年間重修。抗日戰爭期間,寺門被日本侵略軍毀壞,後又險被國民黨軍拆廟以建碉堡,經住持僧力保才得以倖免。解放前夕,該寺房產被利用興辦「全椒縣農業職業初級中學」。文革中,寺廟建築被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寺廟重修,佛像重塑,香火再振。現有殿宇五進,廊房回曲,規模宏大,是全椒規模最大、佛像最多的寺廟。寺內大悲樓下有千年黃楊一棵和絕世牡丹百餘株。每年花開之時,有文人雅士來做「牡丹詩會」。
岱山湖
岱山湖位於肥東縣與全椒縣交界處,距合肥市區57km,距南京市區只有96km。岱山湖地屬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5.7攝氏度,冬暖夏涼,四面青山環繞,山水交融,平均水深20米,最深處46米。水面有寬有窄,湖邊有灣有港,自成體系,具有開展各類水上項目的理想環境,湖邊山區森林覆蓋率90%以上,有400多種植物。岱山湖以其獨特的湖光山色聞名遐爾,「山不高而層巒疊嶂,水不大而氣象萬千」,勾畫處了岱山湖的景色特徵。
法王寺
法王寺,坐落在古河鎮南滁河故道月牙河北岸,據清王朝康熙十二年版的《全椒縣志》記載,原廟起初是建在全椒縣城東門外的襄河岸邊,因該地地勢低窪,常被汛期大水淹沒,為祈求船運平安,從事船運的鹽幫顏懷寶和麻幫馬傳鳳兩位幫主,聯袂發起船民贊助,於350年前在「城西七十里,諺名『果盒灘』的古河灘渡」重建廟寺,廟內塑以龍宮的大王老爺為主體的眾多佛像。大王廟周邊十里八鄉信奉佛教的居士們,又在廟旁建一大殿,供奉釋迦牟尼等佛像,因此又稱金龍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屈原的祭日。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全椒地屬楚國,為紀念一部名垂千古的詩史《離騷》的作者,楚國的三閭大夫屈原,每年農歷初五至初七,大王廟舉辦廟會,波光粼粼的滁河水,被龍舟競渡的水手們激盪得浪花飛濺,洶涌澎湃,鑼鼓鞭炮聲,助威吶喊聲,震耳欲聾,大河兩岸,人頭攢動,人山人海。

熱點內容
山茶花比美 發布:2025-09-16 07:33:41 瀏覽:752
綠豆櫻花樹 發布:2025-09-16 07:27:59 瀏覽:426
什麼盆栽喜陽 發布:2025-09-16 07:15:04 瀏覽:767
蘭花喜鈣 發布:2025-09-16 07:13:47 瀏覽:590
閩南七夕拜拜的東西 發布:2025-09-16 07:03:20 瀏覽:873
花卉啥意思 發布:2025-09-16 07:02:04 瀏覽:513
東莞花卉租擺 發布:2025-09-16 06:53:55 瀏覽:385
百合花瓶花 發布:2025-09-16 06:43:43 瀏覽:667
茶花花瓣開裂 發布:2025-09-16 06:31:50 瀏覽:866
開展母親節插花活動 發布:2025-09-16 06:20:24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