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荷花童子
1. 童謠大全
錦江三聖風景好,
荷塘月色荷葉擺,
搖船快把蓮藕找,
荷花對著太陽笑,
荷塘月色真美好,真美好!
. 新年到 新年到,新年到,提花燈,看花炮。小娃娃,長一歲,走路不用媽媽抱
3. 小剪刀小剪刀,張嘴巴,不吃魚,不吃蝦,愛吃娃娃的長指甲
4. 騎大馬小娃娃,騎大馬,呱噠呱噠呱噠呱。騎到外婆家,外婆對她笑哈哈。小弟弟買巧克力
5. 小弟弟,上街去,買了兩塊巧克力。一塊留給自己吃,一塊送到媽嘴裡。
6. 小老鼠上燈台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哩咕嚕滾下來。
7. 拍手歌手手,拍拍,拍拍,手手。媽媽,拍手,娃娃,拍手。媽媽,娃娃,拍拍手,拍拍手。
8. 金鉤鉤金鉤鉤,銀鉤鉤,說話要算數,不然是小狗。金鉤鉤,銀鉤鉤,說話要算數,請你伸出小手手。一二三,勾呀勾呀勾三勾!
9. 看我摸拍手掌,看我摸,我不摸呀你別摸。我摸耳朵你也摸耳朵。我摸鼻子你也摸鼻子。我摸眼睛你也摸眼睛。我摸腦袋你也摸腦袋。 10.
10. 小貓 樊發稼小貓小貓,本領真大,一生下來,就會畫畫。畫的什麼畫?喏,五個瓣的梅花。 11.
11. 小鼓咚咚咚我的小鼓咚咚咚,我說話兒它都懂,我說小鼓響三下,我的小鼓:咚、咚、咚。哎喲喲,這不行,寶寶睡在小床中,我的小鼓別響了,小鼓說聲:懂、懂、懂!
12. 布娃娃,別生氣布娃娃,你別生氣,我來給你賠個禮。剛才不該發脾氣,使勁把你扔在地。弄臟了你的新花衣,摔得你臉上都是泥。一定還很疼吧?真是對不起!衣服臟了我給你拍,臉兒臟了我給你洗。哪兒疼了我給你揉揉,從今以後,我要愛護你。 13.
13. 一隻小雞嘰嘰嘰一隻小雞嘰嘰嘰;二隻小狗汪汪汪;三隻綿羊咩咩咩;四隻老鼠吱吱吱;五隻鵓鴣咕咕咕;六隻青蛙咯咯咯;七隻蟋蟀唧唧唧;八隻小鴨呷呷呷;九隻斑鳩啾啾啾。
14. 兩只小貓兩只小貓,上山偷桃,一隻上樹,一隻放哨。聽見狗叫,汪汪汪汪,下來就跑,被狗趕上,一頓好咬。咬去皮,咬去毛,咬去兩個尾巴梢,疼得小貓"妙妙妙"。
15. 千顆星千顆星,萬顆星,點點星,點點明,一閃一閃亮晶晶,閃閃爍爍數不清。
16. 手指謠 食指拇指碰碰,做只小雞叫叫:嘰,嘰,嘰。 食指中指並攏,做把剪刀玩玩:嚓,嚓,嚓。 五個手指捏緊,做個拳頭敲敲:咚,咚,咚。伸出拇指翹翹,誇你戴上紅花:好,好,好。小指小指鉤鉤,我們笑笑跳跳:嘻,嘻,嘻。小手小手拍拍,大家歌兒唱唱:妙,妙,妙。
17. 拉勾勾你出手,我出手,小拇指頭拉勾勾。拉勾勾,拉勾勾,咱們都是好朋友。
18. 雪老頭雪老頭,做年糕,磨了粉,往下倒,倒在地上,大家都不要。
19. 做早操小朋友,起得早,一二三四做早操,先學鳥兒飛,再學馬兒跑,天天做操身體好。
20. 拉大鋸拉大鋸,扯大鋸,外婆家,唱大戲。媽媽去,爸爸去,小寶寶,也要去。拉大鋸,扯大鋸,你過來,我過去。拉一把,扯一把,小寶寶,快長大。
21. 指甲長了指甲長了不剪掉,又象小狗又象貓,小手伸給奶奶瞧,嚇了奶奶一大跳。
22. 手指歌兩個拇指彎彎腰,點點頭。兩個食指變公雞,斗一斗。兩個小指鉤一鉤,做朋友。兩個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23. 23.堆雪人北風吹,雪花飄,堆雪人,真熱鬧。兩個胡桃當眼珠,辣椒鼻子朝上翹。太陽不出它微笑。太陽出來它沒了。
24. 24.笑小雞怎麼笑:"嘰嘰嘰!"鴨子怎麼笑:"呷呷呷!"青蛙怎麼笑:"呱呱呱!"娃娃怎麼笑:"哈哈哈!"
25. 25.洗手歌排好隊,向前走,做什麼?去洗手。小肥皂,給我擦擦手;自來水,給我沖沖手;小毛巾,給我揩揩手。小手洗得真干凈,我們大家拍拍手。
26. 26.長一歲雪花、冰花、臘梅花,喜鵲飛來叫喳喳,叫弟弟,叫妹妹,都是爸爸的小寶貝,過了新年長一歲。
2. 何紫馨是誰啊小童星多了去了,她怎麼樣
她的作品可多了,你這都不知道,有歌曲、電視劇 、電影、模特等等非常多。
3. 鍾吉耕原唱歌曲
2012年音樂電視MTV簽約原唱歌曲《櫻桃寶貝》2012年音樂電視MTV《荷花童子》2012年天堂兒歌原唱歌曲(童年的思念)2012年電視劇《無懈可擊之藍色夢想》2012年電視劇《一克拉夢想》2013年音樂電視MTV簽約原唱歌曲《童年水雲間》2013年 參加莎拉布萊曼杭州演唱會,演唱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2013年 音樂電視MTV簽約原唱歌曲《摩梭小月亮》2014年拍攝電影《爸爸回家》
4. 荷花童子小荷風采兒童舞蹈歌曲名是什麼
不知道
小荷
風采
兒童舞蹈
《荷花童子》的音樂叫什麼名,但我的回答附件有該音樂。電腦版可看到音樂和下載音樂。
5. 適合幼兒園小班學習的唐詩有哪些
1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4、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6、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7、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柳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8、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9、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溪,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0、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 1、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1 2、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 3、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 4、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1 5、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1 6、惠崇《春江曉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1 7、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 8、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1 9、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 1、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 2、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2 3、四時田園雜興 范大成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2 4、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2 5、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 6、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2 7、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2 8、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2 9、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30、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 1、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3 2、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3 3、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3 4、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6、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8、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39、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0、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4 1、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4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4 3、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5、飲湖上初晴雨後 蘇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46、鄉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州,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48、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50、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5 1、示兒 陸游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5 2、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5 3、七步詩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 4、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5 5、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5 6、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5 7、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5 8、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楊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5 9、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60、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6 1、石灰吟 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6 2、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6 3、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6 4、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6 5、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6 6、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6 7、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6 8、贈花卿 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7 1、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7 2、風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7 3、詠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7 4、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7 5、秋浦歌 李白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7 6、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7 7、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7 8、塞下曲 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7 9、鋤禾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80、憫農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8 1、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8 2、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8 3、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8 4、江上漁者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6. 詩歌數學題
利用詩歌表達數學思想、概念的詩歌比較多。例如張景中院士主編的新課程高中數學教材中(該教材是湖南教育出版社新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在每一章都有一首詩歌。例如第一章《集合、映射與函數》時,說到:
日落月出花果香,物換星移看滄桑。
因果變化多聯系,安得良策破迷茫?
集合奠基說嚴謹,映射函數敘蒼黃。
看圖列表論升降,科海揚帆有錦囊。
當到第二章《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和冪函數》時,說到:
晨霧茫茫礙交通,蘑菇核雲蔽長空;
化石歲月巧推算,文海索句快如風.
指數對數相輝映,立方平方看對稱;
解釋大千無限事,三族函數建奇功。
在學習完這兩章內容後再仔細研讀,別有一番感受。
二、詩歌數學題
數學很抽象,又令人感到枯燥無味,怎樣使數學易於理解,為人們所喜愛,在這方面,中國古代數學家做出許多嘗試,歌謠和口訣就是其中一種,讓人們在解答數學問題的同時,也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從南宋楊輝開始,元代的朱世傑、丁巨、賈亨、明代的劉仕隆、程大位等都採用歌訣形式提出各種演算法或用詩歌形式提出各種數學問題。
朱世傑的《四元玉鑒》、《或問歌錄》共有十二個數學問題,都採用詩歌形式提出。如第一題:"今有方池一所,每面丈四方停。葭生兩岸長其形,出水三十寸整。東岸蒲生一種,水上一尺無零。葭蒲稍接水齊平,借問三般(水深、蒲長、葭長)怎定?"在元代有一部算經《詳明演算法》內有關於丈量田畝求法:"古者量田較潤長,全憑繩尺以牽量。一形雖有一般法,惟有方田法易詳。若見渦斜並凹曲,直須裨補取為方。卻將黍實為田積,二四除之畝法強。"
明代程大位《演算法統宗》是一本通俗實用的數學書,也是數字入詩代表作。《演算法統宗》全書十七卷,廣泛流傳於明末清朝,對於民間數學知識的普及貢獻卓著。這本書由程大位花了近20年完成,他原本是一位商人,經商之便搜集各地算書和文字方面的書籍,編纂成一首首的歌謠口訣,將枯燥的數學問題化成美妙的詩歌,讓人朗朗上口,加強了數學普及的親合力。程大位還有一首類似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飲酒數學詩:"肆中飲客亂紛紛,薄酒名醨厚酒醇。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共同飲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顏生。試問高明能算士,幾多醨酒幾多醇?"這道詩題大意是說:好酒一瓶,可以醉倒3位客人;薄酒三瓶,可以醉倒一位客人。如果33位客人醉倒了,他們總共飲下19瓶酒。試問:其中好酒、薄酒分別是多少瓶?
著名《孫子算經》中有一道"物不知其數"問題。這個算題原文為:"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答曰二十三。"這個問題流傳到後世,有過不少有趣的名稱,如"鬼谷算"、"韓信點兵"等。程大位在《演算法統宗》中用詩歌形式,寫出了數學解法:"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枝,七子團圓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這首詩包含著著名的"剩餘定理"。也就說,拿3除的余數乘70,加上5除的余數乘21,再加上7除的余數乘15,結果如比105多,則減105的倍數。上述問題的結果就是:(2×70)+(3×21)+(2×15)-(2×105)=23。
在印度學者婆什迦羅的著作中,也有這樣一首數學詩:"素馨花開香撲鼻,誘得蜜蜂來采蜜。熙熙攘攘不知數,一群飛入花叢里。試問此群數有幾?且把條件來分析:全體之半平方根,另有兩只在一起;總數的九分之幾,徘徊在外做游戲。"你如果列出無理方程運算後,則可得出此群蜜蜂為72隻。另外有一首寫荷花的數學詩,:"平平湖水清可鑒,石上半尺生紅蓮;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吹到清水面。漁人觀看忙向前,花離原位二尺遠;能算諸君請解題,湖水如何知深淺?"這是一首多麼富有詩情畫意的代數題!你看,長在湖裡的紅蓮,露出湖面的長度是半尺,它被風吹向一邊,紅蓮頂上的花離原水面的距離為2尺,問湖水有多深?根據勾股定理列式算得,湖深為3.75尺。
三、數字入詩:
最常見的入詩的數字是一。"一"雖說是個數字概念,其實,把"一"字恰當地運用到詩文中,會產生美的藝術效果。
例如清代詩人陳秋舫寫過一首以《題秋江獨釣圖》為題的"一"字詩:"一帆一槳一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五代時南唐後主李煜在位時,曾為宮廷畫家衛賢所作《春江釣叟圖》題詞二首:"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把一個個灑脫的漁翁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又如元曲一首小令《雁兒落帶過得勝令》:"一年老一年,一日沒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輩催一輩,一聚一離別,一苦一傷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夢里,尋一個相識,他一會,咱一地,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詩中22個"一"字不斷重復,反映了人生虛幻的凄苦。其寫法奇特,而以俚語取勝。
有些詩歌會把一到十十個數字鑲嵌到詩中。宋代理學家《邵康》雲:"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此詩妙在順序嵌進十個基數,寥寥數語,描繪出一幅恬靜淡雅的田園景色,勾起人們不盡的情思和神往。明代作家吳承恩有一首詠夜景的詩,意境十分開闊:"十里長亭無客走,九重天上現星辰。八河船隻綿收港,七千州縣盡關門。六宮五府回官宅,四海三江罷釣綸。兩腐樓台鍾鼓響,一輪明月滿乾坤。"此詩妙在詩中數字從大到小,把夜色寫得靜美無比。兩首詩歌對比誦讀,很是奇妙無比。
關於數字入詩還有許多凄美的故事。據說,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婚後不久,司馬相如即赴長安做了官,五年不歸。文君十分想念。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來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開一看,只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八九十百千萬"十四個數字。聰明過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數字"七"出現了兩次,由於"七"與"妻"同音,顯然司馬相如有停妻另娶的意思。於是,她滿含悲憤,寫了一首數字詩:"一別之後,二地相懸,說的是三四月,卻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欲亂,三月桃花隨流水,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你看,這首數字詩寫得多好,數字由一到萬再由萬到一,可謂是百轉情腸。難怪司馬相如讀後越想越慚愧,終於用駟馬高車,把卓文君接到了長安。
四、數字對聯:
相傳,鄭板橋在山東任知縣時,看見一個破舊的大門上貼了一幅春聯,上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鄭板橋立即派人送去衣服、食品。眾吏驚問何故,析橋笑答:上聯缺一即缺衣,下聯缺十即少食。
象上面這條全部用數字寫成的對聯很少見,而嵌入數字的對聯很多。但嵌入十個基數的對聯並不多見。下面介紹兩條諧聯:
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講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讀後令人捧腹。原來先生講命,恰如孩童信口念數,是不值得認真的。再如下面這條聯,上下聯都包含了十個基數,十分難得,值得仔細玩賞。
相傳,蘇東坡與學友赴京趕考,因漲大水,船隻行進困難,耽擱時日,眼看應考就要遲到,學友嘆曰:"一葉孤舟,坐二三個騷客,啟用四漿五帆,經由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嘆十分來遲。"蘇東坡亦用數字入聯勸勉道:"十年寒窗,進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慾,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上聯從一數到十,下聯又倒著從十數到一,不僅數字使用巧妙得當,而且將莘莘學子寒窗苦讀、赴京趕考的艱難表述得淋漓盡致。
五、利用數學知識重新閱讀詩歌
有許多詩歌,從字面上看不出它與數學的聯系,但仔細思索之下,利用數學知識重新反思詩歌內容,會有全新的認識。
譬如歌劇《劉三姐》中,劉三姐與三位秀才(陶,李,羅)對唱,羅秀才:"小小麻雀莫逞能,三百條狗四下分。一少三多要單數,看你怎樣分得清。"劉三姐:"九十九條打獵去,九十九條看羊來。九十九條守門口,還剩三條奇奴才。" 計算一下可以發現300 = 99 + 99 + 99 + 3 。這正是數學中的整數分拆問題。如果不計次序的分拆,就有四種分拆方法:300 = 99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3 + 99 + 99 + 99 。顯然,上面的分拆數目若計及次序的分拆便是4種;若不計及次序的分拆便是1種。這時候可以有一個更一般的問題題: "將300分成有次序的4個奇數之和,有多少種不同的方式?"不難想像,如果當年與劉三姐對唱的羅秀才,將歌詞的最後一句改為: "多少分法請說清",那麼即使劉三姐非常聰明,一時間,也恐怕難於應付了。
六、數字謎語------一首不見數字的數字詩
宋代女詩人朱淑貞有一首《斷腸謎》:"下樓來,金錢卜落;問蒼天,人在何方;恨王孫,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難留;悔當初,吾錯失口;有上交,無下交;皂白何須問;分開不用刀;從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其實,這首詩中每一句都是一個字謎,合起來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七、數字諷刺詩
利用數字入詩,可以寫出許多諷刺意味極濃的諷刺詩。例如清代有位詩人寫過一首《詠麻雀》的打油詩:"一個二個三四個,五六七八九十個,食盡皇家千種粟,鳳凰何少爾何多?"還是清朝道光年間,官員腐敗,皆嗜鴉片,衙門盡設煙館,一片烏煙瘴氣,有人寫詩嘲之:"一進二三堂,床鋪四五張;煙燈六七盞,八九十支槍。" 諷刺朝廷的那些昏暈無能的贓官,可謂是入骨三分。前幾年在某雜志上見過一首諷刺如今的某些官員的數字詩:"喝酒一杯兩杯不醉,跳舞三圈四圈不累,搓麻五點六點不困,小姐七個八個不多,受賄九萬十萬不退"。不知道這些當官的看見了會有什麼想法。
有一首民間流傳古詩說的是泥塑神像:"一聲不響,二目無光;三餐不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六神無主;七竅不通,八面威風;九坐不動,十足無能。"這里給泥塑神像列出了十大"罪狀",算得上是一篇檄文。據說:當年推倒宣揚封建迷信神像的時候,就念這首詩,念到"十實無用"一句以後,緊跟著就是齊聲怒吼:"推倒它!"大家一齊用力,就把神像推倒了。
與之相反,清代被康熙皇帝稱為"操守為天下第一"的清官張伯行,寫了一篇《禁止饋送檄文》,文曰:"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一連串的8個"一"字,闡明他的廉政自律觀。
這些數字詩歌,一個個語言優美,形式新穎,妙趣橫生,有種別樣的美。閱讀這些數學詩,它不僅可以打開人們思維的天地,又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學到某些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中我有意識地試用過很長時間,效果不錯,有一些學生受數學詩歌的啟發,也開始嘗試著把數學中的一些結論和方法用詩歌的形式表示出來。
7. 什麼什麼,那是春天的什麼什麼吧,造句可以造什麼呢
1、春風向報信的使者給我們帶來春天的消息。
2、春風,你像輕輕的裘,你像大姑娘嗓子里的歌,你像母親的手。
3、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拂著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暢,心曠神怡。
4、春風像一把巧剪,裁出山川一片新綠;又像一位高明的畫師,繪出大地萬紫千紅。
5、春風像一隻彩筆,把整個世界勾勒得更加絢麗多彩。
6、春風像清潔工人,用一把神奇的掃把掃除灰塵,把城市裝飾得漂漂亮亮、乾乾凈凈!
7、春風像媽媽的撫摸,讓我心情舒暢;春風像老師的贊許,讓我心曠神怡;春風像同學之間的關愛,讓我開心度過每一天。
8、春風像一個心靈手巧的少女,用她那靈巧的雙手染綠了柳枝,染紅了桃杏枝頭,染黃了簇簇的迎春花。
9、春風像媽媽一樣絮叨,像媽媽一樣操勞,沒有她,哪來大地的一片生機呢。
10、春風吹拂著世間萬物的臉龐,柔柔的,惹人喜歡,把大地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11、春風像慈藹的母親的手,柔柔地撫摩著我的臉;像頑皮的孩子的身影,倏忽間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12、春風像神奇的畫筆遊走大江南北,走過山川、掠過都市,為萬物生靈和都市生活添加亮麗色彩。
13、春風像一位調皮的孩子,把我披肩的長發輕攏、慢捻,飛揚起來的就不僅僅是一縷縷綢兒似的青絲,還有我洋溢著幸福的、像音樂一樣流淌的心情。
14、春風春風像一把靈巧的小剪刀,在柳樹秀美的長發上剪出了小小的嫰稚的小芽。
15、春風像太陽一般,照進我們的心裡。
16、春風像清潔工,用一把神奇的掃把掃除灰塵,把城市裝飾得漂漂亮亮、乾乾凈凈。
17、春風是黃色的,不信你去問問油菜花,風中油菜花點點頭,是的,是的。春風是紅色的,不信你去問問月季,風中月季點點頭,是的,是的。春風是粉色的,不信你去問問杏花,風中杏花點點頭,是的,是的。春風是五顏六色,正把大地吹得美美的!
8. 求經典繞口令
經典繞口令大全(普通話繞口令、中文繞口令)含有兒童繞口令、幼兒繞口令、數字繞口令、動物繞口令、人物繞口令、植物繞口令及其它繞口令等:
「繞口令」的最大特點是「拗口」。它是學習語言藝術(如相聲,快板等等)的必修課。可以鍛煉人「舌」,「唇」,「齒」的相互配合的技巧,被形象地稱為「口腔體操」。練習繞口令最好從兒童時期開始,尤其是方言地區。
扁擔長,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扁擔沒有板凳寬。扁擔要綁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
大花碗里扣個大花活蛤蟆。
南邊來了他大大伯子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
北邊來了他二大伯子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
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咬了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一口;
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也咬了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一口。不知是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先咬了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還是他二大伯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先咬了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
喇嘛與啞巴
打南邊來了個啞巴,腰裡別了個喇叭;
打北邊來了個喇嘛,手裡提了個獺獁。
提著獺獁的喇嘛要拿獺獁換別著喇叭的啞巴的喇叭;
別著喇叭的啞巴不願拿喇叭換提著獺獁的喇嘛的獺獁。
不知是別著喇叭的啞巴打了提著獺獁的喇嘛一喇叭;
還是提著獺獁的喇嘛打了別著喇叭的啞巴一獺獁。
喇嘛回家燉獺獁;
啞巴嘀嘀噠噠吹喇叭
九與酒
九月九,九個酒迷喝醉酒。九個酒杯九杯酒,九個酒迷喝九口。喝罷九口酒,又倒九杯酒。九個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杯酒,酒九口,喝罷九個酒迷醉了酒。
9. 給幾首詩 越簡單越好 最好是幼兒園小朋友背的
暈倒?唐詩?還是現代的兒歌?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是, 牧童遙指杏花村。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春 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李紳《憫農二首》詩歌鑒賞 其一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其二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朝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詠鵝鵝 鵝 鵝, 曲 項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綠 水,紅 掌 撥 清 波。 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學生必背古詩70首 1、江南 2、敕勒歌 3、詠鵝 漢樂府 北朝民歌 (唐)駱賓王 江南可采蓮,蓮葉荷田田。 敕勒川,陰山下。 鵝,鵝,鵝,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曲項向天歌。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天蒼蒼,野茫茫, 白毛浮綠水, 魚戲蓮葉北。 風吹草低見牛羊。 紅掌撥清波。 4、風 5、詠柳 6、涼州詞 7、登鸛雀樓 (唐)李嶠 (唐)賀知章 (唐)王之渙 (唐)王之渙 解落三秋葉, 碧玉妝成一樹高, 黃河遠上白雲間, 白日依山盡, 能開二月花。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一片孤城萬仞山。 黃河入海流。 過江千尺浪, 不知細葉誰裁出, 羌笛何須怨楊柳, 欲窮千里目, 入竹萬竿斜。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風不度玉門關。 更上一層樓。 註:文章四友:杜審言、蘇味道、崔融、李嶠 8、春曉 9、涼州詞 10、出塞 1 1、芙蓉樓送辛漸 (唐)孟浩然 (唐)王翰 (唐)王昌齡 (唐)王昌齡 春眠不覺曉, 葡萄美酒夜光杯, 秦時明月漢時關, 寒雨連江夜入吳, 處處聞啼鳥。 欲飲琵琶馬上催。 萬里長徵人未還。 平明送客楚山孤。 夜來風雨聲, 醉卧沙場君莫笑, 但使龍城飛將在, 洛陽親友如相問, 花落知多少。 古來征戰幾人回?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一片冰心在玉壺。 1 2、鹿柴 1 3、送元二使安西 1 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 5、靜夜思 (唐)王維 (唐)王維 (唐)王維 (唐)李白 空山不見人, 渭城朝雨浥輕塵, 獨在異鄉為異客, 床前明月光, 但聞人語響。 客舍青青柳色新。 每逢佳節倍思親。 疑似地上霜。 返景入深林, 勸君更盡一杯酒, 遙知兄弟登高處, 舉頭望明月, 復照青苔上。 西出陽關無故人。 遍插朱萸少一人。 低頭思故鄉。 1 6、古朗月行 1 7、望廬山瀑布 1 8、贈汪倫 1 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唐)李白 (唐)李白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 日照香爐生紫煙, 李白乘舟將欲行, 故人西辭黃鶴樓, 呼作白玉盤。 遙看瀑布掛前川。 忽聞岸上踏歌聲。 煙花三月下揚州。 又疑瑤台鏡, 飛流直下三千尺, 桃花潭水深千尺, 孤帆遠影碧空盡, 飛在青雲端。 疑是銀河落九天。 不及汪倫送我情。 惟見長江天際流。 20、早發白帝城 2 1、望天門山 2 2、別董大 2 3、絕句 (唐)李白 (唐)李白 (唐)高適 (唐)杜甫 朝辭白帝彩雲間, 天門中斷楚江開, 千里黃雲白日曛, 遲日江山麗, 千里江陵一日還。 碧水東流至此回。 北風吹雁雪紛紛。 春風花草香。 兩岸猿聲啼不住, 兩岸青山相對出, 莫愁前路無知己, 泥融飛燕子, 輕舟已過萬重山。 孤帆一片日邊來。 天下誰人不識君。 沙暖睡鴛鴦。 2 4、春夜喜雨 2 5、絕句 (唐)杜甫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兩個黃鸝鳴翠柳,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一行白鷺上青天。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窗含西嶺千秋雪,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門泊東吳萬里船。 2 6、江畔獨步尋花 2 7、遊子吟 2 8、江雪 2 9、尋隱者不遇 (唐)杜甫 (唐)孟郊 (唐)柳宗元 (唐)賈島 黃四娘家花滿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千山鳥飛絕, 松下問童子, 千朵萬朵壓枝低。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萬徑人蹤滅。 言師采葯去。 留連戲喋時時舞,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孤舟蓑笠翁, 只在此山中, 自在嬌鶯恰恰啼。 獨釣寒江雪。 雲深不知處。 30、楓橋夜泊 3 1、漁歌子 3 2、塞下曲 3 3、望洞庭 (唐)張繼 (唐)張志和 (唐)盧綸 (唐)劉禹錫 月落烏啼霜滿天, 西塞山前白鷺飛, 林暗草驚風, 湖光秋月兩相和, 江楓漁火對愁眠。 桃花流水鱖魚肥。 將軍夜引弓。 潭面無風鏡未磨。 姑蘇城外寒山寺, 青箬笠,綠蓑衣, 平明尋白羽, 遙望洞庭山水翠, 夜半鍾聲到客船。 斜風細雨不須歸。 沒在石棱中。 白銀盤里一青螺。 3 4、浪淘沙 3 5、賦得古原草送別 3 6、池上 3 7、憶江南 (唐)劉禹錫 (唐)白居易 (唐)白居易 (唐)白居易 九曲黃河萬里沙,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小娃撐小艇, 江南好, 浪淘風簸自天涯。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偷采白蓮回。 風景舊曾諳。 如今直上銀河去,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不解藏蹤跡,日出江花紅勝火, 同到牽牛織女家。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浮萍一道開。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3 8、憫農(其 一) 3 9、憫農 (其 二) 40、山行 4 1、清明 (唐)李紳 (唐)李紳 (唐)杜牧 (唐)杜牧 鋤禾日當午, 春種一粒粟, 遠上寒山石徑斜, 清明時節雨紛紛, 汗滴禾下土。 秋收萬顆子。 白雲生處有人家。 路上行人慾斷魂。 誰知盤中餐, 四海無閑田, 停車坐愛楓林晚, 借問灑家何處有, 粒粒皆辛苦。 農夫猶餓死! 霜葉紅於二月花。 牧童遙指杏花村。 4 2、江南春 4 3、樂游原 4 4、蜂 4 5、小兒垂釣 (唐)杜牧 (唐)李商隱 (唐)羅隱 (唐)胡令能 千里鶯啼綠映紅, 向晚意不適, 不論平地與山尖, 蓬頭稚子學垂綸, 水村山郭灑旗風。 驅車登古原。 無限風光盡被占。 側坐莓苔草映身。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夕陽無限好, 採得百花成蜜後, 路人借問遙招手, 多少樓台煙雨中。 只是近黃昏。 為誰辛苦為誰甜? 怕得魚驚不應人。 4 6、江上漁者 4 7、元日 4 8、泊船瓜洲 4 9、書湖陰先生壁 (宋)范仲淹 (宋)王安石 (宋)王安石 (宋)王安石 江上往來人, 爆竹聲中一風除, 京口瓜洲一水間, 茅檐長掃凈無苔, 但愛鱸魚美。 春風送暖入屠蘇。 鍾山只隔數重山。 花木成畦手自栽。 君看一葉舟, 千門萬戶潼潼日, 春風又綠江南岸, 一水護田將綠繞, 出沒風波里。 總把新桃換舊符。 明月何時照我還? 兩山排闥送青來。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5 1、飲湖上初晴後雨 5 2、惠崇《春江曉景》 5 3、題西林壁 5 4、夏日絕句 (宋)蘇軾 (宋)蘇軾 (宋)蘇軾 (宋)李清照 水光瀲灧晴方好, 竹外桃花三兩枝, 橫看成嶺側成峰, 生當作人傑, 山色空濛雨亦奇。 春江水暖鴨先知。 遠近高低各不同。 死亦為鬼雄。 欲把西湖比西子, 蔞蒿滿地蘆芽短, 不識廬山真面目, 至今思項羽, 淡妝濃抹總相宜。 正是河豚欲上時。 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肯過江東。 5 5、示兒 5 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5 7、四時田園雜興(選一) (宋)陸游 (宋)陸游 (宋)范成大 死去元知萬事空, 三萬里河東入海, 晝出耘田夜績麻, 但悲不見九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