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宮殿有荷花

宮殿有荷花

發布時間: 2022-05-27 18:14:21

A. 有荷花,荷花十分惹眼,有什麼詩句可表達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采蓮曲】王昌齡
以下是描寫荷花的詩: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詠芙蓉~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采蓮曲~隋·殷英童
盪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采蓮曲~南朝梁·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折荷有贈~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荷花~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蓮花~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晚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錢氏池上芙蓉~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蘇幕遮~北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鳥雀呼睛,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蓮塘~明·黃瓊
蒼茫漠漠董家潭,綠樹陰陰向水灣。十里錦香看不斷,西風明月棹歌還。
◇采蓮曲~李亞如
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三五小船撐將去, 歌聲嘹亮賦采蓮。
◇芙蓉~清·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薴蘿村。
◇藕鄉隨思~現代·暇文
曉別安宜古鎮頭,藕鄉水泗盪輕舟;岸柳染綠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異鄉落泊傷窮亂,故里重歸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來游。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無題·其二】~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懷友~徐璣
流水階除靜,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曉,雨過夜如秋。遠憶荷花浦,誰吟杜若洲?良宵恐無夢,有夢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蘊
傾國傾城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倚風凝睇雪肌膚。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南鄉子】·李珣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游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兢折團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桿。
◇【思帝鄉】·孫光憲
如何? 遺情情更多!永日水精簾下斂羞蛾。六幅羅裙地,微行曳碧波。看盡滿地疏雨打團荷。
◇【憶餘杭】·潘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清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雲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採桑子】·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臨江仙】·歐陽修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畔有墮釵橫。
◇【甘草子】·柳永
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
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
◇【蝶戀花】·晏幾道
初捻霜紈生悵望。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午睡醒來慵一晌,雙紋翠簟鋪寒浪。雨罷蘋風吹碧漲。
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向。斜貼綠雲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
◇【生查子】·晏幾道
長恨涉江遙,移近溪頭住。閑盪木蘭舟,誤入雙鴛浦。無端輕薄雲,暗作廉纖雨。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語
◇【阮郎歸·初夏】·蘇東坡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洗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永遇樂】·蘇東坡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滿庭芳】·黃庭堅
修水濃清,新條淡綠,翠光交映虛亭。錦鴛霜鷺,荷徑拾幽萍。香渡欄干屈曲紅妝映、薄綺疏欞。
風清夜,橫塘月滿,水凈見移星。堪聽,微雨過,姍藻荇,便移轉胡床,湘簟方屏。
練靄鱗雲旋滿,聲不斷、檐響風鈴。重開宴,瑤池雪滿,山露佛頭青。
◇【黃鶯兒】·晁補之
南園佳致偏宜暑。兩兩三三,修篁新筍出初齊,猗猗過檐侵戶。
聽亂芰荷風,細灑梧桐雨。午余簾影參差,遠林蟬聲,幽夢殘處。
凝佇,既往盡成空,暫遇何曾住?算人間事,豈足追思,依依夢中情緒。
觀數點茗浮花,一縷香縈炷。怪道人道:陶潛做得羲皇侶。
◇【南柯子】·《唐宋諸賢絕妙詞選》
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薩蠻】·魏夫人
紅樓斜倚連溪曲,樓前溪水凝寒玉。盪漾木蘭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嬌欲語,笑入鴛鴦浦。波上暝煙低,菱歌月下歸。
◇【蘇幕遮】·周邦彥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
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浣溪沙】·張元干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發到天明。
◇【臨江仙】·葉夢得
不見跳魚翻曲港,湖邊特地經過。蕭蕭疏風亂雨荷。微雲吹盡散,明月墮平波。白酒一杯還徑醉,歸來散發婆娑。
無人能唱采菱歌。小軒枕簟,檐影掛星河。
◇【念奴嬌】·姜夔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
冷香飛上詩句。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
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燕歸梁·風蓮】·蔣捷
我夢唐宮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翠雲隊仗絳霞衣,漫騰騰,手雙垂。忽然急鼓催將起,似彩鳳,亂驚飛。
夢回不見萬瓊妃,見荷花,被風吹。
◇【水仙子·詠江南】·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愛煞江南

B. 有荷花的古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2、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南朝梁·劉孝威《采蓮曲》
3、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隋·殷英童《采蓮曲》
4、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阮郎歸·初夏》
5、水面清圓,風荷舉。——《蘇幕遮》
6、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隋·殷英童《采蓮曲》
7、白蓮種山凈無塵,千古風流社裡人。——《東林寺》
8、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別儲邕之剡中》
9、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唐·李白《古風(其二十六)》
10、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采蓮曲》
11、風含翠筱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狂夫》
1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13、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子夜吳歌·夏歌》
14、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文徵明《錢氏池上芙蓉》
15、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李商隱《無題·其二》
16、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為農》
17、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江洪《詠荷詩》
18、下有青污泥,馨香無復全。——《京兆府栽蓮》
19、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山居即事》
20、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李亞如《采蓮曲》
21、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西洲曲》
22、池塘一夜秋風冷,吹散芰荷紅玉影。——《紫菱洲歌》
23、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薛昭蘊《浣溪沙》
24、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詠荷詩》江洪
25、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南朝·梁·沈約《詠芙蓉》
26、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27、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折荷有贈》
28、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南朝梁·劉孝威《采蓮曲》
29、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湖上寓居》
30、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南朝·梁·吳均《采蓮》
31、曉別安宜古鎮頭,藕鄉水泗盪輕舟;岸柳染綠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現代·暇文《藕鄉隨思》
3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溫庭筠《蓮花》
33、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隋·杜公瞻《詠同心芙蓉》
34、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唐·李白《古風(其二十六)》
35、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李璟《浣溪沙》
36、芰荷香噴連雲閣,閣上清聲檐下鐸。——潘閬《憶餘杭》
37、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晚泊江鎮》
38、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39、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唐·李白《古風(其二十六)》
40、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清·鄭板橋《芙蓉》

C. 形容荷花有哪些樣的詞語

離諸染污.不與惡俱.戒香充滿.本體清凈.面相熙怡.柔軟不澀.見者皆吉.開敷具足.成熟清凈.生已有想.潔白無瑕
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純潔 清雅 亭亭玉立 荷香月色 芳姿清純 碧盤滾珠 皎潔無瑕 嫩蕊凝珠 清香襲人 出水芙蓉 含苞待放 冰清玉潔

描寫荷花的好句精選:

1、當我漫步在荷塘的橋上時,遠望去,看見了那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它們那瘦小的身體也直直地挺著,在陽光的陪伴下,在暴風的考驗下,准備逐漸成為一個飽經雨露的、為荷塘增景的花朵。

2、荷花不但美麗,最主要的是它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這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在我們的以後的漫漫學習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挫折,我們都應努力克服、樂觀面對,一定能像荷花一樣綻放出最迷人的風采!

3、荷花不嬌貴,只要有泥土和水就能生長,開花結果。如果荷花凋謝了,就能獻出一個蓮蓬,一朵荷花就能生出一直蓮蓬。不久,滿池的蓮蓬有繼承了荷花的事業了,有鋪滿了整個池塘。於是一池的荷花便奉獻了一尺的蓮蓬個人類吃裡面的蓮子。有個謎語說得好:一個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襖,懷抱碧玉盅。

4、你看,它那綠的生輝的花莖細細的,長長的。有的有些短,卻又不失姿態,有的葉子大大的,圓圓的,像個碧玉盤,還有的葉子還在水中,遲遲不肯出來,也許是在水中探測水面上的信息,傳達給「葉子領導」,讓它來做出決定,「葉子領導」讓它們長出水面,來呼吸新鮮空氣。忽然,一陣風吹來,吹得這綠色海洋隨風搖曳起來。

5、清晨,粉紅的、嫩黃的荷花在微風中搖曳,多了一絲人們少見的嫵媚,又因花開時間不同,各具姿色,花骨朵們含苞欲放、亭亭玉立,象妙齡少女,彷彿蘊藏著無限的生機和奧秘,令你感受到無限希望和活力。

6、微風吹過,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我閉上雙眼,貪婪地吸了幾口氣,心情格外舒暢。池中的荷花是數不勝數,千姿百態。有的荷花正含苞欲放,有的荷花還是花骨朵兒,有的荷花全都展開了,美麗極了!

7、夏末,碧綠的荷葉變成了深綠色,往常抖擻的精神也消失了,垂頭喪氣的躺在池面上,粉色的荷花也黯然無光,花瓣都快落光了。當初荷花中嬌嫩的蓮蓬已經成熟了,倒圓錐形的小房子里擠的滿滿的,好象要將小房子擠破的樣子,蓮子寶寶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這個大千世界了。順著蓮蓬往下摸,會發現有一肥胖的小子,長的一節節的,中間有許多管狀小孔,它是蓮的地下莖,名曰蓮藕,在夏日,荷花不僅為人們帶來了美麗與芳香,還留下價值連城的寶物給人們。

8、荷花的姿態不相同,有的像睡覺,躺在寬大的茶葉上進入了夢鄉,有的彎彎著身子,像給夏哥哥招手,給太陽公公問好,還有的挺直細細的腰,像在聆聽著大自然的聲音。有的花瓣張開了自己的笑臉,似乎告訴我們:「看看我的小臉蛋吧。」而有的還是花骨朵,看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的傲然挺立在水面上,有的藏在葉子底下,它們都耐心地等著根的喂養陽光的撫育,時刻盼望著出人頭地的那一天。

9、荷花漸漸長大了,成了個美麗的荷花公主。它的花瓣像個雪白的王冠,它那綠綠的根是一條綠紗裙,它的宮殿是一池荷花包著的荷花殿,那裡面的花有的還在那圓圓花骨朵里慢慢的生長,有的才開出個月亮型的花瓣,有的已經是個慢慢吞吞的老爺爺老奶奶。如果我是一朵荷花,我准會炫耀的左顧右盼,有時還會在別人面前耍酷。

10、一陣風吹來,荷花翩翩起舞,那形貌千姿百態,美不可言。讓人流連難忘。它們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倘佯在荷花的海洋之中,陶醉在荷花的香氣之中,真是人生中最大的享受啊!

11、這荷,倒也真的與眾不同,淤泥里的蓮藕竟是在節中先出荷葉,然後在這節中又生出荷花,在水下有無邊的幽情,在水上更情深戀戀。好像有種表裡如一心態。於是我不禁的想起了一首古詩:「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12、只見荷塘上撐開了無數的綠圓傘,中間夾雜著各種各樣的荷花。有大的、小的、粉的、白的。有的才開了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兒。碧綠的荷葉映襯著艷紅的荷花,好一幅紅花綠葉的畫。

13、荷花因它獨特的魅力,贏得了我的青睞。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是遠勝於其他植物的。它是高潮的象徵,所以我喜歡它,它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所以我青睞它,它是最有情趣的詠詩作畫的題材,所以我寫它。梅花雖傲,比不過荷花,牡丹雖艷,但也比不過荷花,只是喜歡牡丹的人數比喜歡荷花的人數多罷了。

14、荷塘里,有許多的品種,如著名的睡蓮,中國蓮,大王蓮,香水蓮,它們有的在沉睡著,有的為水裡的小魚遮擋陽光,不時還有幾十隻蜻蜓在上面停留,飛翔,當我看到這情景時,不禁想起古代詩人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爸爸卻說;「可不是嗎?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說得對極了!看,池中那一朵又大又紅的荷花,四周不是有荷葉圍繞嗎?

15、湖面上,布滿了碧翠欲滴的荷葉,像是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傘似的。那片片荷葉,有的輕浮於湖面,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碧波上翩翩起舞,如一片片翠玉,簡直讓人陶醉,荷葉上滾動著的盈盈露珠,風,送來了幽香。

16、花朵開在綠色的葉子中間,有白色的,有紅色的,開始像一隻箭,後來像一個大圓盤,好看極了。它的濃郁的芬芳,隨著荷葉淡淡的清香,飄送得很遠。

17、夏天的池塘里會漂滿大大的荷葉,盛開著一朵朵荷花,遠看宛如一幅意境深遠的水彩畫。滿塘的荷花有深粉的、淺粉的、白的。花瓣各有不同,有單瓣的、多瓣的,再仔細一看,一瓣瓣荷花中央包裹著嫩綠的蓮蓬,蓮蓬下面的花蕊黃黃的、絨絨的,好象把里層花瓣的底部都染黃了。荷花高貴而不嫵媚,含蓄而不妖冶。我發現荷葉上有一層密密的小細毛,倘若將水澆於荷葉上,水立刻就會變成一粒粒晶瑩剔透的水珠,冰清玉潔。

D. 荷花有哪些傳說和典故

荷花
【拉丁學名】 Nelumbo nucifera
【英文名稱】 Lotus flower
【別 名】蓮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芙蓉、六月春、水芸、紅蕖、玉環。

【科屬分類】睡蓮科,蓮屬

【花期】6月下旬——8月之間

【產地】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栽培歷史久遠,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性喜溫暖多濕

【關於荷花的詩歌】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詠芙蓉~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采蓮曲~隋·殷英童
盪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采蓮曲~南朝梁·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折荷有贈~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荷花~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蓮花~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晚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錢氏池上芙蓉~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蘇幕遮~北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鳥雀呼睛,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蓮塘~明·黃瓊
蒼茫漠漠董家潭,綠樹陰陰向水灣。十里錦香看不斷,西風明月棹歌還。
◇采蓮曲~李亞如
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三五小船撐將去, 歌聲嘹亮賦采蓮。
◇芙蓉~清·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薴蘿村。
◇藕鄉隨思~現代·暇文
曉別安宜古鎮頭,藕鄉水泗盪輕舟;岸柳染綠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異鄉落泊傷窮亂,故里重歸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來游。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無題·其二】~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懷友~徐璣
流水階除靜,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曉,雨過夜如秋。遠憶荷花浦,誰吟杜若洲?良宵恐無夢,有夢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蘊
傾國傾城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倚風凝睇雪肌膚。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南鄉子】·李珣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游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兢折團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桿。
◇【思帝鄉】·孫光憲
如何? 遺情情更多!永日水精簾下斂羞蛾。六幅羅裙地,微行曳碧波。看盡滿地疏雨打團荷。
◇【憶餘杭】·潘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清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雲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採桑子】·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臨江仙】·歐陽修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畔有墮釵橫。
◇【甘草子】·柳永
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
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
◇【蝶戀花】·晏幾道
初捻霜紈生悵望。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午睡醒來慵一晌,雙紋翠簟鋪寒浪。雨罷蘋風吹碧漲。
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向。斜貼綠雲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
◇【生查子】·晏幾道
長恨涉江遙,移近溪頭住。閑盪木蘭舟,誤入雙鴛浦。無端輕薄雲,暗作廉纖雨。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語。
◇【阮郎歸·初夏】·蘇東坡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洗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永遇樂】·蘇東坡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滿庭芳】·黃庭堅
修水濃清,新條淡綠,翠光交映虛亭。錦鴛霜鷺,荷徑拾幽萍。香渡欄干屈曲紅妝映、薄綺疏欞。
風清夜,橫塘月滿,水凈見移星。堪聽,微雨過,姍藻荇,便移轉胡床,湘簟方屏。
練靄鱗雲旋滿,聲不斷、檐響風鈴。重開宴,瑤池雪滿,山露佛頭青。
◇【黃鶯兒】·晁補之
南園佳致偏宜暑。兩兩三三,修篁新筍出初齊,猗猗過檐侵戶。
聽亂芰荷風,細灑梧桐雨。午余簾影參差,遠林蟬聲,幽夢殘處。
凝佇,既往盡成空,暫遇何曾住?算人間事,豈足追思,依依夢中情緒。
觀數點茗浮花,一縷香縈炷。怪道人道:陶潛做得羲皇侶。
◇【南柯子】·《唐宋諸賢絕妙詞選》
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薩蠻】·魏夫人
紅樓斜倚連溪曲,樓前溪水凝寒玉。盪漾木蘭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嬌欲語,笑入鴛鴦浦。波上暝煙低,菱歌月下歸。
◇【蘇幕遮】·周邦彥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
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浣溪沙】·張元干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發到天明。
◇【臨江仙】·葉夢得
不見跳魚翻曲港,湖邊特地經過。蕭蕭疏風亂雨荷。微雲吹盡散,明月墮平波。白酒一杯還徑醉,歸來散發婆娑。
無人能唱采菱歌。小軒枕簟,檐影掛星河。
◇【念奴嬌】·姜夔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
冷香飛上詩句。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
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燕歸梁·風蓮】·蔣捷
我夢唐宮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翠雲隊仗絳霞衣,漫騰騰,手雙垂。忽然急鼓催將起,似彩鳳,亂驚飛。
夢回不見萬瓊妃,見荷花,被風吹。
◇【水仙子·詠江南】·張養浩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愛煞江南

E. 古代的皇宮里有哪些庭院比如說妃子們遊玩的地方,就像御花園什麼的!謝謝

1荷花池【開滿了奇異美麗的荷花,引得許多後妃前去觀賞。】
2鯉魚池【養有成千上萬條珍異鯉魚,眾多貴妃前來喂養,因此沒有圍欄,難免會發生一些意外。】
3漣鳶湖【宮廷第一湖,景色秀美怡人,生長著許多並蒂蓮。】
4宓雪湖【奇異之湖,湖水呈白色,如雪,故名|宓雪湖|。】
5墨潟湖【此處景色宛如一幅潑墨畫,乃吟詩作畫之佳處,引於具|才德|之妃前去賞曰。】
6鸞鳶池【此池水淺之,池底遍滿鵝卵石,引得喜愛戲水之人前去遊玩,赤腳在那池中戲耍、撲水,常去游覽者為生性好玩的格格及公主。】
7無名小池【此池無名,人煙也稀少,景色恰常,寧靜無比,只那喜愛清靜之人前去一游。】

②---園:
1御花園【宮斗經典之處哦~】
2百花園【到處都種滿了玫瑰、薰衣草、茉莉、紫羅蘭鮮花,奇香驚人。】
3奇花園【種滿了奇花異草,芳香異人,蝴蝶紛飛,優美之極。】
4蕁櫻園【園內長滿了櫻花,各種品類,散發陣陣清香。花瓣飄落,景色十分秀美,引而喜愛櫻花之妃前去觀賞。

地點③---天台:
1纖羽台【傳說流星劃過之夜,這里會飄落下羽毛,可是卻從未有人見過,故而,這個傳說被人漸漸淡忘。不過纖羽台景色秀麗,尤其是下雪之後,所以,這里也常常有後妃前去賞景。】
2琉瓔台【景色甚好,生長著奇妙香花,珍奇異草,更妙之處便是能觀賞到曼妙星空,彷彿一伸手就能摘下一顆星,所以,一到夜晚,後妃們便爭先恐後來賞景。可唯一不足之處便是這里的護欄較低,再加上夜晚後妃之多,故而經常發生一些糾牽。】
3柒舞台【乃尊皇公主常賞景、舞蹈,而且景色秀逸,不久,便成了後妃最佳觀賞點之一。】
4櫻染台【設有數個玉椅,只有庶尊品或庶尊品以上之人才方可來此一游。】
5菡瓔台【在蕁櫻園附近生長著一株百年櫻花樹,濃香四處散發,後來被皇帝看重,因此將香櫻台建在此處,故名為香櫻台。】

④---亭:
1寰妺亭【坐落於龍殿附近,空氣清新,乃地位較高之妃常常遊玩之地。】
2墨冷亭【坐落於宓雪湖之上,乃賞月觀煙火的最佳之處,但須坐船才可抵達。】
3寂瓔亭【坐落於漣鳶湖,清清冷冷,寒風刺骨,卻仍有數多妃子被引去賞景。須坐船抵達。】
4漓媣亭【坐落在漣鳶湖中,賞月、觀煙火、釣魚、嬉鬧玩耍之佳處,眾多妃子前去賞景之,難免會發生些事情,也是演繹虐戲最多之處。須坐船抵達。】
5媣浵亭【坐落御花園之中,亭柱為大理石,內設玉石桌、玉石椅。觀景最佳之處。】
6柒染亭【坐落荷花池之上。】
7柒潟亭【坐落鯉魚池之上。】
8鸞寒亭【坐落在百花園之中。】
9茖溪亭【坐落在奇花園之中。】

⑤---橋:
1南屏珠橋【接連在宓雪湖與漣鳶湖之間,上刻精緻雕花,鑲有上等珍珠,無比華麗。來往妃子眾多。】
2栁汐橋【坐落於荷花池與柒染亭之中。】
3茗珞橋【坐落於鯉魚池與柒潟亭之中。】

⑥---林子:
1紫竹林【清新雅緻,空氣甚佳,早晨時刻乃後妃觀賞高峰期。林中竹子呈紫色,故名紫竹林。】
2桃林【桃花盛開時,滿園桃花,香氣宜人,此園桃花如一片朝霞,絢麗多姿,此處是後妃最喜歡的地方之一。】

⑦---宮殿:
1冷宮【受懲罰的妃子所待得地方。】
2鳳鳶宮【妃子聚集之處,金碧輝煌,易發生爭執。】
3儲秀宮【給秀女殿試之處。】

F. 古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宮斗急用

瀛蘭宮(寬闊的二層宮宇,可以眺望未名湖,常用來舉辦宴會。四周種植著蘭花,其中不乏珍貴品種)
華清宮(溫泉湯池,從驪山引來的溫泉水)

【後園亭台樓閣軒榭】
暢音閣(伶人戲子居住和演出之處,有寬闊的戲台)
水心榭(位於未名湖中湖心島上,四面環水,只能坐船進出)
摘星樓(宮內最高處,樓頂風大,天氣好時可見滿天繁星)
聽雨軒(還算寬敞的小院,旁邊種著數叢芭蕉,在下雨時可聽雨打芭蕉之音,頗為雅緻。關閉修繕中)
翼然亭(寬敞的半開放式亭子,周圍的每扇窗都是活動的,可以打開拆卸,春秋敞開,冬夏封閉。對著晚楓紅葉與丹水,可賞楓觀鶴,偶爾丹頂鶴會停留在檐角)
見山樓(驪山腳下的一座三層樓閣,可望青山。為從宮內到驪山的路途上的休憩處,樓內不僅有桌椅案幾,還有卧房)

【花草樹木】
四時芳景(寬闊的花園,種著宮人專門培植的各色鮮花,四季皆有繁花之景。尤其以春景最盛,春日時節奼紫嫣紅、爭奇斗艷)
碧深林(碧色幽深,種植著高大的喬木。東側為玉蘭樹,往西依次種著石榴樹、柿子樹、松樹柏樹,石榴八月成熟,柿子九月成熟。最西側水邊有兩顆百年銀杏,一為如意樹,一為金玉樹)
如意樹(高大的百年銀杏,黃葉觀賞期為九月~十月,秋日時如一樹黃金。大家相信這顆樹有靈氣,以紅繩系之或拋上樹冠可許願成真,宮中並不禁止宮人許願,因此如意樹上已掛著許多紅繩)
金玉樹(高大的百年銀杏,黃葉觀賞期為九月~十月,秋日時如一樹黃金。樹上掛著兩架鞦韆,但年久失修,已經腐朽)
捻香闕(種植著大片紅梅,角落也有少許白梅,花期為十一月~十二月。冬日時暗香浮動、雪映紅梅,美不勝收,園中有石桌石凳可供休憩。原名梅香園,景元元年臘月二十九易匾更名)
十里桃林(遍植桃樹,花期二月~三月,果期五月~六月。春日桃花開時落英繽紛、仙氣裊裊。據說先帝的某個寵妃就是在桃林偶遇先帝,先帝驚其為桃花仙子,因而得寵)
晚楓紅葉(臨水的一大片楓林,秋日時會將水面倒映成紅色,紅葉觀賞期為八月~九月。楓林間為平整寬闊的草地,有臨水的寬闊廊道,可置放桌椅設宴。楓林中掩映著一座小橋,名為虹橋)
柳堤(未名湖邊被垂柳籠罩的堤岸,可見垂柳撫水之景。與九曲長廊相連)

【湖池瀑布】
未名湖(一大片寬廣的湖水,湖中有一湖心島,島上有水心榭,是宮中最大的水域,可在其中乘畫舫游樂。湖中棲息著丹頂鶴和白鷺,常在空中翱翔飛舞,或於湖面嬉戲捕食,或隱於葦草之間)
曲苑荷風(池水中有滿池荷花,花期為五月~八月,蓮子、菱角成熟六月~八月,秋日魚肥。臨水有一小閣,可於其中賞荷,夏日時水面有風吹過荷花而來。可在池中泛舟采蓮、采菱角或釣魚)
千鯉池(池中養著許多鯉魚,平日里有專人喂養照看。池邊有石桌石椅可休憩)
清泉伴月(假山之下有一汪清澈的泉水,泉水極其清澈,可見泉底,泉水匯入未名湖。月出之時,月輪倒映泉中。一旁設有一小亭,夏日之時頗為涼爽)
千尺銀河(先帝花費重金建成的人工瀑布,瀑布傾瀉,水霧彌漫。瀑布旁有松樹怪石,瀑布之下有一水潭,幽深不見底。一旁設有聽松閣,處於關閉狀態。設有二小亭,為宮內夏日消暑最佳之處)
丹水(晚楓紅葉中的溪流,因被倒映成朱紅色得名。據傳用此水洗手會變得幸運。未名湖的丹頂鶴偶爾會飛到丹水中來,於此嬉戲捕食,傳說聖祖時有一宮妃在此身披羽衣作鶴舞,姿態宛若丹頂鶴振翅而翔)

【橋梁】
碧波橋(分隔未名湖與曲風荷苑,因夏日之時荷葉茂盛,此橋如同跨越一片碧波得名)
鏡橋(可於橋上眺望未名湖全景,如同一塊巨大的水鏡)
騰雲橋(儲秀宮不遠處的一座橋,上飾有精美的騰雲紋樣,據傳是聖祖皇帝時一位雕刻大師所作。傳言在橋下摸了雲紋便可騰雲直上)
虹橋(晚楓紅葉中的小橋,精緻小巧,與楓林廊道相得益彰。有丹水虹橋之美稱)

【其他】
九曲長廊(未名湖北岸的沿湖長廊,與柳堤相連。西起碧波橋,東至騰雲橋止)
憶南畫舫(仿照江南的畫舫製造的一艘巨大精美的畫舫,平時停靠在未名湖南岸。裡面一應布置齊全,可舉辦宴會)
上苑(皇家馬場,有廣闊無垠的草場。其中設有馬球場)
驪山(一座秀麗的山峰,山間有溫泉水,先帝時將溫泉水引入華清宮內,建成湯池。驪山南側山腳坐落著見山樓,東側山腳下為皇家祭壇)

儲秀宮(秀女入宮後居住與教習之處)

寶華殿(誦經祈福、做法事之處)
百獸園(飼養各種動物珍禽,需要各宮主位允許方可從此領回寵物)
樂坊司(舞女歌女樂伎居住和排練之處)
仲寒宮(冷宮,關著犯錯妃嬪)
白喜堂(停靈之處)

有用點個贊謝謝

G. 古人對荷花有多熱愛

古人愛荷,稱「並蒂蓮」為「瑞蓮」、「嘉蓮」,為之作歌作賦。版
預兆吉祥豐慶權,贊美純真的愛情。文人雅士用荷花的美比喻文辭的優美,描繪青春少女的美貌。由於它的莖、葉、花、果姿態飄逸,富有特殊的裝飾意味,古時就被應用於建築藝術上。歷代宮殿藻井、寺塔基柱、墓寢壁畫,多飾有荷花圖案。
以青銅器、瓷器為代表,歷代人們的日常用具中,應用的荷花畫圖更是精彩,直至今日仍受群眾歡迎,布絹花色、產品商標、書刊封面,甚至郵票、火柴盒、書簽等的畫面設計,都有荷花題材的應用。民間大眾化的音樂舞蹈,當推「采蓮船」、「蓮花落」、「荷燈舞」最流行。表明荷花的善美形象,無時無刻不在人們的生活中閃爍。

H. 有關荷花的好詞好句

1、在荷葉濃密的綠中,探出朵朵亭亭玉立荷花,有的燦爛地微笑,嫩蕊搖芳;有的遮著眉眼,嬌羞低語;有的嫵媚著輕風,輕歌曼舞;有的青睞著遊人,柔情四濺。

2、有的還是含苞欲放的花朵,還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還有幾個睡蓮,歪著腦袋緊貼水面,像一個個羞答答的大姑娘。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是荷花的真實寫照。然而,這么美好的花,卻不需要人們專門施肥鬆土,沒有一個花房或花壇能適合它生長。它的頭上只有廣闊的天空和淡淡的白雲;它只是寧靜充實而頑強地生長著。它並不想取悅人類,但卻給人們帶來愉悅歡欣和享受。

4、月光下,彷彿碧玉一樣的荷葉挺立在水中,連成一片,是那樣親密無間

5、那片片荷葉,像撐開的一張張綠傘,有的輕浮於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層層綠浪,如片片翠玉。

6、湖面上,布滿了碧翠欲滴的荷葉,像是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傘似的。那片片荷葉,有的輕浮於湖面,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碧波上翩翩起舞,如一片片翠玉,簡直讓人陶醉,荷葉上滾動著的盈盈露珠,風,送來了幽香。

7、純潔 清雅 亭亭玉立 荷香月色 芳姿清純 碧盤滾珠 皎潔無瑕 嫩蕊凝珠 清香襲人 出水芙蓉 含苞待放 冰清玉潔

8、微風拂過,荷花擺起了舞姿,小水珠在荷葉上不安分的跳動著,好象要比水跳的高,淡淡的清香迎風吹來,沁人心脾,似乎香氣也是淡粉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世界。

9、宋朝詩人周敦頤曾在《愛蓮說》中贊美荷花,使眾人為之傾倒。我也喜歡荷花,她那柔美的身姿吸引了我,讓我如痴如醉,它那朴實高潔的不凡品質,讓我迷戀。我要向荷花那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0、漫天的雨紛然而又廣漠,廣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這樣一株紅蓮!像一堆即將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傾潑的顏色!我立在池畔,雖不欲撈月,也幾成失足。

拓展資料

荷花(Lotus flower)屬山龍眼目,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成卵形。

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

I. 含有荷花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荷花的詩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____楊萬里《小池》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____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4、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____朱庭玉《天凈沙·秋》
5、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____王昌齡《采蓮曲》
6、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____蘇軾《贈劉景文 / 冬景》
7、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8、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____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9、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____李商隱《贈荷花》
10、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____蘇軾《江神子·江景》
11、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____秦觀《納涼》
12、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____李商隱《贈荷花》
13、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____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14、山有扶蘇,隰有荷華。____佚名《山有扶蘇》
15、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____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16、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____蘇軾《阮郎歸·初夏》
17、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____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18、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____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19、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____佚名《西洲曲》
20、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____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21、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____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
22、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____李白《妾薄命》
23、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____李白《西施 / 詠薴蘿山》
24、荷花嬌欲語,愁殺盪舟人。____李白《淥水曲》
25、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____杜甫《為農》

J. 華北地區宮殿建築群有哪些特點列舉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宮殿園林

一、皇家園林
1.頤和園位於北京海淀區西苑,是我國保存最完好、最典型的清代皇家園林,也是世界著名園林之一,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頤和園佔地290公頃,其中水體約占總面積的4/5。頤和園原名清漪園,是乾隆為祝其母60大壽改建。1860年清漪園毀於英法聯軍之手。1884—1888年,慈禧太後挪用海軍經費3000多萬兩白銀重修清漪園,取意「頤養沖和」更名為頤和園,意思是調養精神,心平氣和。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劫掠。
頤和園的北山—萬壽山、南水—昆明湖構成了全園的基本山水構架。水面約佔3/4,環繞在山湖之間的宮殿、寺廟、園林建築約3000餘間。全園可分為勤政、居住、游覽三大區域。
風景游覽區是頤和園景觀的精華,以萬壽山為中心,分為萬壽山前山、昆明湖和後山三大部分。園內建築景觀大多集中於萬壽山南麓,佛香閣成為全園景色的構圖中心。萬壽山上的佛香閣高41米,是模彷彿教仙境而建的,以高大雄偉的佛香閣為主的建築群成為萬壽山以南全園的主景和控制中心。萬壽山南部山腳下728米長的長廊成為山水之間良好的過渡,是我國最長的長廊。萬壽山的北部,則以漢藏風格的須彌靈境建築群為中心,完整而又形象地表現了佛國的景象。須彌靈境的北側為後湖,湖面隨山勢曲折蜿蜒,忽闊忽狹,分成六個小湖,統稱蘇州河。兩岸仿蘇州水鄉風貌而建蘇州街,這條水街兩側有餐館、茶樓、錢庄、當鋪、服裝店、帽店、扇店等等,是皇室成員體驗民情的娛樂場所。
昆明湖仿杭州西湖而建,有西堤六橋。而湖中的三大島南湖島、藻鑒堂、治鏡閣,則又是「一池三山」傳統的再現。
位於萬壽山東北角的園中園――諧趣園,始建於1751年。雖說它是仿無錫寄暢園而設,但其趣更佳,具有濃郁的江南園林特色。
2.承德避暑山莊又叫熱河行宮,位於河北承德,距北京250多公里,始建於1703年,為清代皇帝避暑和從事各種政治活動的場所。佔地8400餘畝,比頤和園大一倍,共建有康熙36景和乾隆36景,集全國古代園林之大成,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1994年收入《世界遺產名錄》。
避暑山莊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宮殿區在山莊南部,是皇帝理政的要地,由東宮、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四組建築組成,數進院落布局,其中正宮以嚴謹的中軸對稱布局,前朝後寢分別以俗稱楠木殿的「澹泊敬誠」和「煙波致爽」兩殿為主要建築。
苑景區按自然條件分為湖泊區、平原區和山嶽區三部分。
湖泊區,共有三堤七島,水中的洲、島、堤、橋形成了豐富的水景層次,構成江南水鄉名園的意境。湖區的風景建築分東、中、西三大部分,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勝建造的,有仿鎮江「金山寺」、仿蘇州「獅子林」、仿嘉興「煙雨樓」、仿杭州「芝徑雲堤」的眾多景點,是山莊風景的中心。
平原區,東為萬樹園,西為「試馬埭」大草地。萬樹園林木繁茂、綠草如茵,設有蒙古包,象徵蒙古大草原的遼闊風光,是皇帝與王公貴族騎射、野宴的地方。
山嶽區,在山莊西北,佔地約佔全園面積的4/5,建有象徵萬里長城的北部宮牆,山嶺連綿、溝谷交錯,在如此復雜的地形中巧妙分布著10多組園林建築,建築手法之高超令人驚嘆折服。登上山顛,溥仁寺、普寧寺、安遠寺、普樂寺、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殊像寺等外八廟中僅存的7座古廟,依山而建,形式各異,它們與避暑山莊相互借景,使避暑山莊景色更為壯麗宏偉。其中普寧寺的大乘閣有一座22米高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雕佛像。
3.北海公園位於北京紫禁城西側,佔地71公頃,其中水面佔全園面積的1/2多。北海始建於遼代,經金、元、明、清代續建而成,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歷史悠久而規模宏大的皇家花園。
北海中的瓊華島、團城以及中南海中的犀山台,意在仿蓬萊、瀛洲和方丈三仙山,晨霧中的瓊華島確實給人以仙境般的感受。整個北海的布局是南島北水,以瓊華島為中心,其南以永安橋與團城相連,沿北海的東、北岸分別布置有濠濮間、畫舫齋、靜心齋及五龍亭、天王殿、小西天等景點。
瓊華島,山高32米,山勢北陡南緩,以35.9米高的喇嘛教白塔為中心,作為全園制高點,塔內藏兩珠舍利。其南部順山勢沿中軸線建喇嘛教的永安寺。瓊華島東側為高居半月城上的智殊殿,供文殊菩薩。瓊華島西側有清帝處理政務之處的悅心殿和欣賞北海中「冰嬉」的慶霄樓,而兩層半圓形的閱古樓以石刻形式收集了中國自魏晉到明末134位書法家的作品340件,另有題跋210餘件,共約9萬字。
瓊華島北側最為精彩的是園林建築巧妙地與假山石相結合,形成變幻莫測的仙山樓閣景觀,這是仿鎮江金山寺而作。五龍亭,建於1602年。五個亭中間是圓形的龍澤亭,兩側對稱各布置兩個方亭,其間連以漢白玉欄桿的石橋,宛如水中游龍。這是皇族成員釣魚、看焰火、賞月之處。九龍壁,是佛寺「大西天經廠」的影壁,仿山西大同明朝代王府的九龍壁而建,兩面各有彩色琉璃磚製成的蟠龍9條,據說設蟠龍騰躍於海天之間的九龍壁,是為了鎮火神之用。
二、私家園林
目前中國保留下來的傳統私家園林大部分是明清時期建造的,其中尤以江南私家園林為主。
1.蘇州園林
(1)拙政園位於江蘇蘇州,始建於1506-1521年,歷經明、清兩代的建沒,為蘇州諸園之冠。拙政園的第—位主人,明代御史王獻臣歸隱蘇州後,以晉代潘岳《閑居賦》詩句「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取園名為拙政園,借凡人所做澆花賣菜的事來喻主人做官不得志和清高的心境。
拙政園佔地5.1公頃,共分東(拙政園)、中(補園)、西(歸田園)三部分。中部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水面約佔1/3,基本保留明代風貌,是全園精華所在。北島南院,水系平面呈P形,兩條東西向長長的水面延伸了景觀空間。「遠香堂」為中園的主景建築,中園的一切景點,均圍繞「遠香堂」而設。「遠香堂」的立意取自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與遠香堂隔水相望的「雪香雲蔚」亭以雪香喻梅花,點出其周邊梅花盛開的景觀。「待霜亭」取意唐代韋應物詩句「洞庭須待滿林霜」。洞庭產橘,霜降始紅,「待霜」點出了此處有橘樹。「梧竹幽居」則點出梧桐、竹子形成的環境。「小飛虹」是一廊橋,其造型似彩虹一般,故名。「荷風四面」亭位於水系交匯之處,為荷花所圍而名。「枇杷園」則取「摘盡枇杷一身金」的意境,其雲牆巧妙界定了園林空間,而雲牆上的月洞門又成為聯系園內外空間的節點。
拙政園西部水系周圍環以假山和建築。「三十六鴛鴦館」為兩面臨水建築,是西部主景,館名點出水池有鴛鴦成對在水中嬉戲的意境。「與誰同坐軒」為扇面亭,其立意援自宋代文人蘇軾的詩句,反映了園主人的清高和孤寂。
(2)留園蘇州留園始建於明代,佔地面積約3公頃,1953年經整修對外開放。「留園」取意於優美的園林風光倖免於戰亂。這里「泉石之勝,華木之美,亭榭之幽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留園分東、中、西三部分:東部以建築庭院為特色,其間置名石供人品味、欣賞;中部以假山建築圍繞水池布置;西部則以山林野趣見長。令人感興趣的是,從園外街道進人留園需在住宅與祠堂之間穿越長達50餘米的夾道,造園師巧妙應用曲折、虛實、開合的藝術手法,將這一引導性空間處理得妙趣橫生,使遊人不知不覺地進入園中。
留園中部山水構架的特點是西北山、東南水。水池中布一島二橋加以分隔,從而形成起於東南入口通達西北迭水口的長長的視景線,小島取名「蓬萊」。中部主體建築為明瑟樓與涵碧山房。「明瑟」意指水木形成的環境清新宜人,「涵碧」點出臨水環境。「可亭」諧音「可停」,即可以停下來欣賞景物。
留園東部主體建築為五峰仙館,是目前蘇州園林中最大的廳堂。它以圖案裝飾的門窗,框出了以太湖石掇山,象徵廬山五老峰的優美景色。獨立置於園中供人品味的冠雲峰,以其高峻的形態而得名。
留園西區土阜為全園最高處,可借景虎丘、天平諸山,阜上植有青楓、銀杏,秋季葉色引人。
1997年蘇州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是:沒有哪些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四大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被公認是實現這一設計思想的典範。
2000年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作為蘇州古典園林的擴展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揚州園林
(1)個園位於揚州市東關街,於1818年由鹽商黃應泰利用廢園「壽藝圃」舊址改建而成。因園主性愛竹,且園內多種竹子,故用「竹」字的半個字取名個園。個園在中國造園史上突出的藝術成就在於,通過用不同質地、色彩、造型的假山,順時針循環布置有春山、夏山、秋山和冬山,從而很好地表現了一年四季周而復始的季節變化。
春山,位於個園的入口處,置於竹林中的石筍象徵春天的到來,與竹林相呼應,增加了春天的氣息。竹林後是漏窗粉牆,竹石光影透射牆上,日走影移,頗具春日山林之趣,以形象「春山淡冶而如笑」,體現「春山宜游」。
夏山,主峰高6米,上有垂著紫藤的看台,下有洞穴臨池收住水口,虛虛實實。雪白的太湖石假山在陽光下倒映水中,恰如夏日的行雲,以形象「夏山蒼翠而如滴」,體現「夏山宜看」。
秋山,山峰高7米,嵯峨磅礴。黃石假山在夕陽照射下如醉如染,真所謂「秋山明凈而如妝」,暗示著「秋山宜登」。而磴道的曲折和山中幽室的神秘更增添了登山的樂趣。
冬山,由倚著南牆的幾峰宣石構成,色澤潔白,宛如牆邊的幾點殘雪。疾風穿越牆上蕭孔般排列的風洞,發出蕭聲般的嗚咽。「冬山慘淡而如睡」的意境表現了「冬山宜居」的主題。透過另一側的漏窗,恰好又可瞥見窗外不遠的修竹與春山,「冬去春來」之意油然而生。
(2)何園又名寄嘯山莊,位於揚州古運河風光帶東南段以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園主何芷艦於光緒9年歸隱揚州後,將自宅築成園林並以陶淵明「倚南窗以寄假」,「登東皋以舒嘯」命名。何園是揚州保存最完好的古典私家園林,既有江南私家園林特色,在細微處又兼有西洋特點,有著當時的鮮明特色。
何園的范圍並不甚大,然其布局寬敞而不局促。從游覽的角度上講,變動觀為靜觀,極富層次感,比較以前的園林而言,有很大的提高。何園的總體布局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園以船廳為主,以瓦石鋪裝廳之四周。廳北側的串樓之上有一半月台,與中部串樓盡頭舊有的半月台遙相呼應,令園景與明月結合得無比完美。園中的東北兩面修築有假山石景,前有水流往繞縈回,山巔處,尚有一六角小亭,亭亭玉立其間。南面有一畦牡丹、芍葯花圃,襯於園中,真是一幅難得的中國山水畫。西園乃是何園的主園,正中為一片大水池,佔去了全園2/3的面積,樓廳、廊房依池而建,形成了豐富的園林空間。蝴蝶廳、回樓廊、桂花廳、宴廳樓等均是西園的主體建築,令全園的節奏逶迤而又統一,色調、對比恰到好處。
此外,何園最大的特色便是其串樓與復廊的構思之巧。它們將東、西二園與住宅連為一體,即有局部美,又有整體美;串樓上下回環,遊人循樓漫步,景物推移,一路變幻,耳目常新。這種精妙的設計,是揚州園林的代表作,被業內專家稱為中國立交橋的雛形。在何園之南,緊緊毗鄰一個規模不大的園林——片石山房。相傳片石山房的假山石出自清代大畫家石濤和尚之手,是石濤疊石的「人間孤本」。
三、寺觀園林

中國寺觀園林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城市中寺觀本身按園林布置;二是在城市寺觀旁附設園林;三是在風光優美的自然山水中建寺觀。
白雲觀,坐落於北京西便門外,始建於唐開元27年(739年),不僅是北京最大的道觀,而且還是我國古代北方道教的中心,有「全真第一叢林」之稱。
白雲觀規模宏大,由中、東、西三路和後院組成。其後的園林是光緒年間(1875~1908年)增建的,此園的總體布局略近於對稱均齊,以游廊和牆垣劃分為中、東、西三個類似庭院的景區。中區的庭院正當中為「雲集山房」,這是全園的主體建築物和構圖中心。它的前面正對著中路的「戒台」,後面為土石假山。中區兩側有游廊分別與東、西兩區連接。西區建角樓「退居樓」,院中的太湖石假山為此區的主景。東區的院中亦以疊石假山為主景,山上建亭名「有鶴」。假山之南建置三開間、坐南朝北的「雲華仙館」,有窩角游廊連接於中區之迴廊。
四、嶺南園林

1.梁園是廣東佛山樑氏宅園的總稱,主要由「十二石齋」、「群星草堂」、「汾江草廬」、「寒香館」等不同地點的多個群體組成,規模宏大,主體位於松風路先鋒古道。由當地詩書畫名家梁藹如、梁九章、梁九華及梁九圖叔侄四人,於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陸續建成,歷時40餘年。
梁園是清代嶺南文人園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與園林渾然一體,嶺南式的「庭園」空間變化迭出,格調高雅;造園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詩如畫的田園風韻;富於地方特色的園林建築形式俱全、輕盈通透;園內果木成蔭、繁花似錦,加上曲水回環、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嶺南水鄉韻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態、設置組合之巧妙脫俗而獨樹一幟,是聞名遐邇的粵中四大名園之一。 2.余蔭山房又名余蔭園,位於廣東番禺南村鎮東南角。始建於清同治5年(公元1866年),同治10年竣工,距今133年,以「小巧玲瓏」的獨特風格著稱於世,贏得園林藝術的極高榮譽,為廣東四大名園之一。余蔭山房布局精巧,以「藏而不露」和「縮龍成寸」的手法,將畫館樓台軒榭山石亭橋盡納於3畝之地,布成咫尺山林,造成園中有園、景中有景、幽深廣闊的絕妙佳境。通過名工巧匠的精雕細刻,使全園的文飾做到豐富而精緻、素色而高雅,給人們一種恬靜和雅淡的美感,如置身於「波暖塵香」之中。進入寫有「余蔭山房」的正門後,過廳堂,穿竹徑,便到山房的花園門。門旁有對聯一幅:「餘地三弓紅雨足,蔭天一角綠雲深」,正是此園點景之句。
3.可園位於廣東東莞市。始建於清朝道光30年(公元1850年),為莞城人張敬修所建。此人以例捐得官,官至廣西按察,後被免職回鄉,便修建可園,3年後竣工。可園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外緣呈三角形。園內有1樓、3橋、5亭、5池、6閣、6台、15間房、19廳,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樓、可軒、可堂、可洲…,其建築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磚結構。最高建築可樓,高15.6米,沿樓側石階可登頂樓的邀石閣,四面明窗,飛檐展翅,憑窗可眺莞城景色。前人贊為「可羨人間福地,園誇天上仙宮」。為廣東四大名園之一。 4.清暉園位於順德市大良鎮,以盡顯嶺南庭園雅緻古樸的風格而著稱。園內水木清華,景緻清雅優美,龍家故宅與擴建新景融為一體,利用碧水、綠樹、吉牆、漏窗、石山、小橋、曲廊等與亭台樓閣交互融合,集我國古代建築、園林、雕刻、詩書、灰雕等藝術於一身,突出了我國庭院建築中雄、奇、險、幽、秀、曠的特點。主要景點造型構築別具匠心,各具情態,靈巧雅緻,建築物之雕鏤繪飾,多以嶺南佳木花鳥為題材,古今名人題寫之楹聯匾額比比皆是,大部分門窗玻璃為清代從歐洲進口經蝕刻加工的套色玻璃製品,古樸精美,品味無窮。園內花卉果木逾百種。除了嶺南園林常用的果樹,還栽種了蘇杭園林特有的紫竹、枸骨、紫藤、五針松、金錢松、七瓜楓、羽毛楓等,並從山東等地刻意搜集了龍順棗、龍瓜槐等北京樹種,品種豐富,多姿多彩,其中銀杏、沙柳、紫藤、龍眼、水松等古木樹齡已百年有餘,一年四季,蔥籠滿目。為廣東四大名園之一。

中國的四大園林:頤和園、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
蘇州四大名園:拙政園、留園、滄浪亭、獅子林
廣東四大名園:清暉園、可園、餘蔭山房、十二石齋
其他著名園林:個園、寄暢園、豫園

熱點內容
焦作博思插花 發布:2025-09-16 13:15:59 瀏覽:564
木筒篙花花語 發布:2025-09-16 13:11:44 瀏覽:190
江南蘭花 發布:2025-09-16 12:44:26 瀏覽:610
荷花圖騰圖案 發布:2025-09-16 12:43:27 瀏覽:368
玫瑰一朵壓群芳 發布:2025-09-16 12:41:27 瀏覽:505
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 發布:2025-09-16 12:41:24 瀏覽:57
挑交蘭花 發布:2025-09-16 12:39:25 瀏覽:786
觀賞果苗盆栽 發布:2025-09-16 12:30:00 瀏覽:737
玫瑰吉他難嗎 發布:2025-09-16 12:18:49 瀏覽:214
牡丹江鏡泊湖賓館 發布:2025-09-16 11:15:20 瀏覽: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