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根壯莖
㈠ 怎樣判斷蘭花是組培的
蘭花(學名:Cymbidiumssp.)是一種蘭科植物,廣泛分布於中國各地。中國栽培蘭花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蘭花一般為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㈡ 什麼叫蘭花的龍根
蘭家說:什麼是蘭花龍根?
蘭花的根從蘭花假鱗莖基部長出,數量不等,多條叢生:根為肉質,無根毛;, 新根為嫩白色,老根呈灰白色,裸露在空氣中的根呈青綠色。主根—一般無支根,個別品種(如蕙蘭、墨蘭)偶有支根生出。蘭根為圓柱形,橫斷面為圓形,健壯蘭根的頂端有明顯的根冠,白色透亮,俗稱水晶頭。
蘭根的功能主要有兩點:一是吸收和貯存水分和養料;二是固定蘭花植株,不致移動和倒伏。
蘭根的粗細和長度視蘭花的品種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蕙蘭、春劍、蓮瓣蘭的根要粗…點,長一些;春蘭、建蘭、寒蘭的根要細一點、短一些。
蘭根的結構可分為外層、中層和內層。外層是包圍蘭根的根皮組織,主要起著保護皮層組織,吸收和保持皮層內部水分的作用。中層是皮層組織,細胞比較發達,起貯存水分和營養的作用。內層為蘭根的中心梗c俗稱根芯,黃白色, 直徑約0.1厘米,不易折斷,主要功能是加強根的強度,起輸送水分和養分的作用。肉質的蘭根有很強的儲水性, 所以蘭花澆水不宜過勤,否則易爛根。
蘭根的結構
中國蘭花的莖是變態莖, 在根和葉的連接處膨大而短縮成為假鱗莖,俗稱蘆頭。假鱗莖由 10多個莖節組成,蘭花的種類不同,假鱗莖的形狀也不一樣,有圓形、扁球形、卵圓形等。蘭花的種類不同,假鱗莖的大小也不同,如墨蘭的假鱗莖較大,春蘭的假鱗莖要小一些,蕙蘭的假鱗莖更小。假鱗莖上有節,每一節上都生著一片葉或鞘葉,所以假鱗莖為葉片或葉鞘包圍。假鱗莖的外層為角質層,能防止水分的散失。假鱗莖的內層由許多細胞組成,是貯存水分和養分的「倉庫」。細胞內分布著許多維管束和纖維組織,是輸送水分和運輸養分的通道。假鱗莖是發芽、生根、長葉、開花的載體,蘭花的葉片生長在假鱗莖的頂部,每節一片葉;蘭花的肉質根克接著生番:假鱗莖的基部,花芽和葉芽都著生在假鱗莖基部根頸處的節上。新芽長成後,基部又膨大成一個新的假鱗莖,所以蘭花的假鱗莖是相互連接的。
蘭花的假鱗莖
較老的假鱗莖在失去葉片後稱為老蘆頭。由於假鱗莖是貯存水分和養分的器官,因而老蘆頭體內仍有營養,仍可繼續萌芽,繁殖後代。
蘭花種子自然萌發形成的根狀莖俗稱龍根, 由龍根上生出的實生小苗稱為龍根苗。 假鱗莖和假鱗莖之間的連接莖稱地下, 有的較長,使蘭株間形成「馬路」。也有人稱此種地下莖為假龍根。
蘭花龍根
㈢ 蘭花莖尖和根狀莖是一個東西嗎
這有些還是不同的。因為它的經的尖兒還是比較嫩細。根還是比較粗壯的。也比較看上去相對來講顏色深也比較粗。
㈣ 蘭花怎樣的根是龍根
蘭花種子萌抄發後,在土裡首先形成龍根,這種龍根不是蘭花的根,而是蘭花的根狀莖。
蘭花根的別名是土續斷、蘭根、幽蘭根、山蘭、香花草、蘭花草。以糯米粉、白糖、清油為原料,經配料、搓揉、擀皮、切絲、油氽、濾油等工序製成。色澤金黃油亮,大小均勻,甜而不膩,質脆酥香。
㈤ 蘭花根莖是什麼樣的`
國蘭類蘭花的根是肉質根,形如蚯蚓,中有近木質細筋一根,其莖為假鱗莖,近球形,根據品種不同各有不同,其中以建蘭的最為突出明顯,虎頭蘭的假鱗莖最大,蕙蘭的假鱗莖最不明顯。
而洋蘭類有些品種也有具略似須狀根的根系,其莖也有似棒狀的直立或匍匐莖。
㈥ 有沒那種只有花莖沒有葉片,根部是塊莖的蘭花,有誰知道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05
㈦ 蘭花草的根是啥樣
蘭花草的根狀莖可分為較粗的直立根狀莖和纖細的橫走根狀莖,直立的根狀莖扁圓形,版具多數較短權的節間,棕褐色,橫走的恨狀莖節間長,黃白色;須根生於根狀莖的節上,分枝多。
並且蘭花草喜溫暖向陽或略蔭處, 忌晚霜與冬寒, 多生長於林地邊緣、稀疏灌木林下、陽坡地、濕地周邊。
(7)蘭花根壯莖擴展閱讀:
蘭花草的分株繁殖每隔2~4年進行1次, 於春季花後或秋季均可。花後分栽的, 如栽培管理恰當,初冬來臨前花芽分化好, 多不影響次年開花。
分株前清除花葶, 截短葉叢1/3~1/2, 以減少水分的散失,分割根莖時, 以每塊具2~3個芽, 並具旺盛生長的新根為好。根莖粗壯的種類, 切口宜蘸草木灰或硫磺粉,等切口稍干時再栽植, 以防病菌感染。
新分栽的株叢,前2~3年生長旺盛,開花多。多年不分株的長勢明顯衰弱, 開花少而小。若大量繁殖, 可將新根莖分割下來, 扦插於濕沙中保持20℃溫度, 2周內可生出不定芽。
㈧ 蘭花草的樣子
蘭花草的外形特徵如下:
根莖
蘭花草根狀莖可分為較粗的直立根狀莖和纖細的橫走根狀莖,直立的根狀莖扁圓形,具多數較短的節間,棕褐色,橫走的恨狀莖節間長,黃白色;須根生於根狀莖的節上,分枝多。
葉
葉呈暗綠色,有光澤,近地面處帶紅紫色,形狀為劍形,葉子的頂端漸尖,無明顯的中脈。
花
蘭花草的花莖直立,高於葉片,頂生稀疏總狀聚傘花序,分枝與苞片等長或略超出;苞片呈葉狀,寬披針形或卵圓形,頂端鈍,其中包含有淡藍色或藍紫色的花。
花梗伸出苞片之外,花被管明顯,外花被裂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頂端微凹,基部楔形,邊緣波狀,有細齒裂,中脈上有隆起的黃色雞冠狀附屬物。
內花被裂片為橢圓形或狹倒卵形,爪部楔形,頂端微凹,邊緣有細齒裂,花盛開時向外展開;雄蕊長,花葯長呈橢圓形,顏色為白色;花柱分枝較內花被裂片略短,中肋處呈淡藍色。
(8)蘭花根壯莖擴展閱讀
蘭花草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深受國人的喜愛,蘭花草喜歡通風陰涼的環境,不喜歡潮濕炎熱的環境,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很容易出現爛根和發生各種病害,要想養好蘭花草我們要從栽培環境,植料,澆水,施肥,病蟲防止入手,系統的來栽培養護蘭花草。
自然環境中蘭花草一般多生於高山密林和灌木雜草中,在野生林和竹林中也有發現,蘭花草有「愛朝日、避夕陽、喜南暖、畏北涼、怕煙塵」之說,冬季需放室內,春、夏、秋三季宜放在室外的涼棚下,最好周圍有樹,空氣清新,且避西北風。
蘭花草喜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性能良好的弱酸性至中性土壤,pH值5-7左右,溫度可以冬季控制在4-7℃左右,夏季25-28℃左右。
蘭花草雖然是喜陰的花卉,但是冬季也需要一定的光照,若長期置於背陰處則葉片暗綠色,而且容易發害病,因此應該使它經常見到一些陽光,但是不要讓太陽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