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英蘭花
1. 關於梅蘭芳的小故事
1、梅蘭芳摔盆取真諦
梅蘭芳對自己表演女人「猛然吃驚」的神態,總是感到不夠滿意。一天,梅蘭芳下班回家,見夫人福芝芳正在聚精會神的整理衣服。
他想,此時如果讓她猛聽一聲巨響,到底會出現什麼吃驚的樣子?於是他隨手拿起一隻蘭花瓷盆,狠狠的往地上一摔。
果然,夫人吃驚的大叫起來,並將手中的衣服擲了老遠,半響才說出話來。就在這巨響的一瞬間,梅蘭芳准確的捕捉到夫人吃驚的神態和動作。
2、善待別人的挑刺
1917年12月,梅蘭芳唱了好幾次《天女撒花》。當地一位富商大放厥詞:「這出戲好俗、死板,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還不如看一個罵街的潑婦。
男的扮女的,像什麼話?強烈建議你不要再扮什麼仙女了,骯臟!」話傳到梅蘭芳那裡,他只是一笑了之。不久,梅蘭芳的一位好友利偉誠來看他,利偉誠是『骨灰級』戲迷。
他看了《天女撒花》說:「今天唱的不大好,兩段崑曲里的綢子舞,動作太多了,叫人眼花繚亂,分不出段落、層次。這樣唱下去,容易走到油滑的路子上去。建議你糾正過來。」
梅蘭芳一聽,深感慚愧,自己確實在身段舞蹈上作了隨意增減。後來,梅蘭芳把身段和綢子舞作了固定,「規矩」演唱。著名京劇演員蓋叫天一連看了三天《天女撒花》。
3、面對批評放低自己
有一次,梅蘭芳在一個大戲院演出京劇《殺惜》演到精彩處,場內喝彩聲不絕。這時,從戲院的角落裡傳來一聲:「不好!不好!」梅蘭芳循聲望去,原來是一位衣著樸素的老人。
散場後,梅蘭芳找到老人,並用專車把他接到住地,待如上賓。梅蘭芳恭恭敬敬地說「說吾孬者,吾師也。先生言我不好, 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
老者見梅蘭芳如此謙恭之禮,便認真指出:「惜姣上樓與下樓之台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你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一聽,恍然大悟,深覺自己疏漏,於是低頭便拜,稱謝不止。
2. 姓「仇」,取什麼名字一男一女。
仇樂妍仇濤芳仇敬文仇婭汝仇春梅仇睛怡仇晶婷仇怡宸仇靄琳仇夢潔仇燕燕仇素娟仇秋穎仇傑文仇曉芬仇雲瓊仇嬌梅仇利麗仇楚怡仇永霞仇奼艷仇林玲仇俊妍仇瑛迪仇紫琳仇鳳英仇少瑛仇文萍仇怡佳仇小燕仇亦茹仇卓妍仇琴英仇倩慧仇慧妹仇曉玲仇已娜仇全娟仇素花仇雅麗仇志琴仇青玉仇玉娟仇亞文仇靜怡仇新霞仇潔文仇如玉仇怡冰仇焰娥仇嫣逸仇燦文仇文梅仇伊茹仇福萍仇粟瑩仇希瑤仇亞萍仇雪瑩仇秀琳仇芊穎仇紅玲仇文婧仇玉霞仇玲暉仇盛潔仇玲霞仇紫瑤仇旌文仇瑩仇治艷仇良英仇遠莉仇欣媛仇芬仇慶文仇婧羽仇傳玲仇嘉琳仇學瑛仇燕姿仇尹茹仇向瓊仇依婷仇飛燕仇籽妍仇靜茹仇芷嫣仇虹麗仇任玲仇穎仇鳳玲仇洛婷仇潔怡仇悅雅仇素萍仇靈玲仇艷艷仇莉薇仇喜艷仇文玲仇益紅仇玉蓉仇采文仇曼琳仇妍妤仇琳博仇雪梅仇婧雨仇懿娜仇妍雯仇銘潔仇婭冬仇秀雙仇佩蓉仇雅悅仇九英仇懿文仇伊怡仇佳婧仇宜茹仇雅娜仇子娟仇紅仇婧靚仇恩花仇巧英仇佩娟仇桂琳仇新梅仇婉婷仇芳仇曉娟仇汶雪仇貝娜仇美琳仇雨燕仇雪瑩仇惠英仇婧淼仇琳皓仇儒悅仇燕飛仇玉燕仇莉娜仇才文仇艦玲仇鈴琳仇芮怡仇瑾媛仇玲茹仇高文仇童玉仇晶瑩仇馳文仇書瑤仇慶艷仇倩仇冬燕仇召玉仇潤瑩仇亭婷仇碧英仇紅梅仇佳玉仇怡園仇姿瑩仇曉麗仇靖英仇嬰文仇舒婷仇瑜婷仇健麗仇嬋閣仇妍昕仇雁茹仇泓瑛仇珠潔仇惠燕仇娜茵仇郁倩仇薈芬仇程媛仇金燕仇慶悅仇翊英仇婧爽仇紫玲仇雪芳仇怡辰仇希怡仇麗芬仇蘭花仇昌英仇怡仇子瑤仇媛祺仇赫玉仇春麗仇琳雅仇超婷仇儉妹仇馥麗仇慧玲仇海蓉仇佳麗仇婧花仇尢瓊仇亞芬仇妍瑞仇倩茜仇妍瑤仇盈玲仇寶琳仇敏娜仇軒怡仇李燕仇進霞仇宛霞仇彬琳仇琳深仇常芬仇桂英仇露琴仇鳳美仇裴叢仇怡婧仇燕飛仇妍凌仇怡晶仇韋琴仇萍勻仇沂婷仇傾芳仇煥萍仇妍彤仇送美仇海萍仇燕立仇焰琳仇力美仇英娟仇琴棋仇錦婷仇睿婷仇麗萍仇濱英仇莉仇雪怡仇妍佳仇夢瑩仇辜蓉仇婧瑩仇任娟仇悅瑜仇妍茹仇錫萍仇淑玉仇立芬仇金琳仇淑媛仇怡爍仇蘇娜仇有紅仇雪瓊仇秀琳仇悅純仇子嫣仇自英仇雨瑩仇楓琳仇藍玉仇桂艷仇凡婷仇妍睿仇東霞仇嘉玲仇曦瑩仇秀懿仇祚美仇語婧仇來花仇永怡仇熙穎仇昕燕仇韻嬋仇倩伶仇歆秀仇婧嵐仇春麗仇玉花仇莉珍仇桂琴仇紅艷仇惠媛仇沁怡仇夕琳仇英芳仇紅娟仇郝琳仇勵娜仇秀秀仇羽倩仇婷筠仇婷惠仇琬琳仇莉每仇訖悅仇常紅仇悅騰仇馨文仇秋萍仇娜仇婧雪仇建美仇佑琳仇煜萍仇慧琴仇嬋媛仇夢梅仇鳳麗仇塵霞仇棲霞仇素娥仇瑩熙仇小娟仇旭燕仇成悅仇鼎雪仇佳玉仇雁文仇弘紅仇悅雯仇上花仇子英仇語瑤仇婧欣仇菊芳仇姝媛仇婧渝仇慶玲仇悅昕仇毓梅仇琴晰仇雅梅仇文娜仇喜玉仇紅梅仇佳茹仇婭馨仇敏玉仇枝芳仇樹悅仇文仇鐸文仇志文仇瓊玉仇籽瑤仇建芬仇顯琴仇靜芳仇譽琳仇鑰婷仇伊潔仇小茹仇雨倩仇立英仇函美仇依瑤仇易潔仇平玉仇妍棲仇悅銘仇丁琴仇亮婧仇俊妍仇淑莉仇書瑩仇頤娜仇傳文仇立琳仇若文仇雨穎仇振紅仇琳莎仇鈺雪仇睿婧仇靈玲仇紅麗仇嘉梅仇繼萍仇靚穎仇雪梅仇纖裳仇子矜仇芋汐仇飛騰仇艾玲仇碧玉仇悅宣仇婧含仇月娥仇學瓊仇雪嫣仇碩文仇雅娜仇繼田仇仕燁仇湘琳仇妍傑仇靜文仇秦悅仇艷瓊仇釗麗仇培娟仇嘉莉仇照英仇閃秀仇鑫妍仇沐穎仇林英仇學玲仇庭美仇詩琳仇憫媛仇子婧仇六妹仇小娟仇聖怡仇華芳仇苑玲仇燕芳仇琬花仇祥麗仇青穎仇依娜仇玉琳仇倩羽仇淑萍仇慧娜仇妍妤仇樹琴仇毓婷仇席倩仇菁英
3. 中國剪紙最有特色的地方有哪幾個
甘肅省的民間剪紙,幅面都不大,題材和風格均較為古拙。最常見的樣式有窗花、燈花、喜花、窯頂花、綉樣等。所表現的題材內容有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戲曲人物、生產生活場景、動植物和器具等。平涼、慶陽等地流傳的剪紙在造型上尤具特色,有的適合器物的造型,內飾以表現愛情故事或戲曲的紋樣;有的在動物或果品的外形內飾以動物、植物等的紋樣,以表現多方面的寓義。在蘭州附近的新屯川一帶,還流傳著一種樣式古樸的掛箋,是在春節時懸掛的,根據其幅面大小又可以分為「大門箋」、「屋門箋」和「窗箋」三種。懸掛時,無論是三幅、五幅、七幅,中間的一幅總要大出一些,並且是用黃色紙刻成的。兩邊的雖然可以有其他顏色,但都要求用一種顏色來製作;而在一些老年農戶的大門上,有時還懸掛淺紫色製作的掛箋。
陝西省的民間剪紙流傳較廣,在陝北、渭河平原和陝西等地尤為豐富多彩。陝北的民間剪紙主要出自定邊、靖邊、吳堡、榆林、綏德、米脂、延安、安塞、志丹、甘泉、延川、延長、子長、吳旗、黃陵、洛川、宜川、富縣等地,多為窗花,造型誇張,畫面簡潔,風格古拙厚重。早在40年代便有文藝工作者對其進行過一定規模的收集和整理。陝西中部的剪紙主要流傳於渭河平原一帶的鳳翔、岐山、富平、三原、朝邑等地。作品的幅面不大,內容多為戲曲故事,造型多受當地流傳的皮影的影響,畫面結構緊湊,線條與塊面的構成較為均衡。而旬邑縣庫淑蘭老人創作的大幅彩色剪紙,則與周圍地區的剪紙有著完全不同的風格。陝南的漢中等地的剪紙幅面較大,樣式較為豐富,其題材多為植物紋,造型以線為主,且多用曲線,因而顯得細致。
山西省的民間剪紙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省內各地均有流傳,以祈縣、浮山、新絳、孝義、忻州、石樓、廣靈、靈邱等地的剪紙最為豐富多彩。在這些地方,都有一批群眾公認的剪紙能手,如祈縣的暢庵貞,浮山的趙俊傑、鄭洪娥,新絳縣北蘇村的蘇蘭花,孝義縣杜村鄉的石桂英、郭秀芬,廣靈縣的張民錦和石蘭縣東石羊鄉吳家山村的張玉蘭等,他們的作品普遍受到歡迎,並成為周圍群眾的範本,有的還被國內外專門機構收藏。山西的民間剪紙常見的樣式有窗花、掛箋、團花、綉樣、鞋花、帽花、禮品花、喜花、壽花等,多取材於民間傳說、戲曲故事、神話和現實生活,所用表現手法有陽刻剪紙、陰刻剪紙、折疊剪紙、染色剪紙、套色剪紙、分色剪紙等。各地方的剪紙所表現的風格各有異同,有的剛健有力,有的秀麗圓潤,有的古色古香,有的新穎朴實,有的憨厚純朴,有的精細玲瓏。
在河北省的諸多民間剪紙中,蔚縣出品的點彩剪紙是最有特色的。在當地,原先的窗戶裝飾是一種在雲母薄片上繪圖著色的「天皮亮」。而「點彩」式的剪紙,相傳起源於清代末期,是蔚縣的民間剪紙藝人在武強木版水印窗花、天津楊柳青年畫和本地民間刺綉的影響下創造出來的。早期的作品色彩較為簡單,刀工也比較粗,有著濃厚的年畫痕跡。至本世紀30年代,蔚縣的點彩剪紙逐漸地成熟起來,南張庄的老藝人王老賞(1890—1951年)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戲曲人物為主,共創造了600多個人物形象和100多個戲曲片斷。他創作的人物形象生動傳神,構圖優美。蔚縣的點彩剪紙取材廣泛,除戲曲人物外,花鳥、蟲魚、動物、植物應有盡有,因而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其創作方法也逐漸地傳播開來。40年代時,省內的張家口、懷來、淶源、龍關、延慶、涿鹿等地都有了點彩剪紙,並還流傳到山西省的部分地區。在蔚縣,剪紙的生產是農民的一種副業,從事窗花業者多時達五六十家之多。主要是在春節前生產和銷售,銷售范圍很廣,除河北、山西、內蒙外,還遠銷到河地東北。另在滄州等地流傳的單色剪紙亦以線條流暢而富有變化見長。
近代以來,北京民間剪紙的主要樣式有窗花、綉樣、掛箋、頂棚花、喜花、壽花、禮品花等。題材較為豐富,除戲曲人物、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外,以吉祥寓意的內容最為普遍。有許多是隨著滿族的風俗習慣從關外傳來的,經多年發展融合,已形成了富麗雅緻的風格。作品的畫面多為對稱結構,線條剛勁挺拔,並有多種尺幅,以滿足不同的需要。
天津的剪紙有多種樣式,以綉樣最為出色。綉樣的製作在當地是有傳統的。清末時,西關外專門生產綉樣的剪紙作坊便有10多家,其產品行銷津浦線兩邊的村鎮,然而多為大路貨。進寶齋的王進福(字寶堂)為了加強其剪紙產品的競爭力,創作了一些刻工較細的新樣,既有綉樣,也有窗花和掛箋等,並親自走街串戶,聽取意見,按客戶的要求不斷地進行修改,逐漸形成了疏密相間、虛實得當、工藝精細的風格,受到廣大市民階層的歡迎。他還培養了徒弟多人,以李侖、伊德元最為有名,李侖善刻人物;伊德元則以花卉草蟲、飛禽走獸見長。
河南省地處中原,人口稠密,民俗發達,全省剪紙較為普遍,幾乎是各縣、各鄉均有。其作者多為婦女。剪紙花樣的好壞是婦女手之巧拙的表現。過去,姑娘出嫁時的陪嫁中,都要備上剪刀和紅紙。在四時八節和婚壽喜慶的民俗活動中,剪紙是最為常見的裝飾物。洛陽的民間剪紙大都是刺綉花樣,以鞋花、枕頭花居多。50年代以來,開始出現了些主題性的剪紙藝術作品,著名藝人有王文玉、於鳳等。洛寧縣的剪紙古樸純厚,取材多富於鄉情。安陽縣的民間剪紙以白璧鄉的崇義村較為集中,樣式以窗花、門箋為多,有紅紙和點彩兩種,造型較為有趣。湯陰縣的剪紙以道福鄉、山磨灣村和小屯村的最為活躍,每年都有兩次剪紙的高潮。一是入秋以後,家家戶戶都要更換窗戶紙,二是春節前要打掃衛生,此時也要更換窗花。淮陰縣除流行單色窗花外,還有點彩窗花,多用黃、綠、玫紅等色,善於表現小動物。尉氏縣的剪紙以鞋花、綉花樣、枕頭花等為多。盧氏縣地處豫西,各鄉各村都有剪紙能手,多用薰樣法過稿,風格稚朴渾厚。靈寶縣與陝、晉交界,其剪紙的風格亦受兩省影響,有著較為濃郁的鄉土氣息。
山東省是剪紙較為普遍的省份這一,樣式品類較為豐富,以窗花最為多見,又以膠東地區和魯北惠民地區的最具特色。膠東的剪紙在整體風格上較為柔媚細致,有的有邊框,有的則依其本體來造型,畫面結構緊湊,線條挺拔流暢。蓬萊、長島、黃縣等地的剪紙,採用陰刻、陽刻相間的表現手法,虛實對比強烈,粗中有細;掖縣周圍的剪紙線條纖細,小巧玲瓏;榮龍、文登等地的剪紙多用粗線條來構成,顯得渾厚朴實,所表現的題材有戲曲人物、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吉祥圖案等;高密的剪紙多採用簡潔的線條來造型,以表現民間故事和吉祥寓意圖案見長;昌邑的剪紙造型概括朴實,有著濃厚的裝飾趣味味。惠民地區的窗花風格較為粗獷,除單色的窗花外,也有拼色的。濱州的剪紙主要分布在濱州中南部和黃河、徒駭河沿岸的村莊里,樣式有鞋花、枕頭花、門簾花、帳沿花、肚兜花、圍涎花等。另在節日和喜慶的裝飾中,窗花也是必不可少的。萊陽有種窗花,在剪後用筆勾畫,當地稱為「窗染花」;招遠有種窗花,是先木印而後再剪,均表現出不同的情趣。
過去,民間剪紙在湖北省相當普及,有喜花、禮花、燈彩花、掛箋、窗花和刺綉花樣等,當地將其統稱為「雕花」,多出自農村婦女和以此為副業的民間藝人之手。剪紙的幅面較大,構圖均衡,造型生動,黑白對比強烈,裝飾趣味濃厚。沔陽縣的剪紙以刻為主,是當地農村的一種副業,雕花藝人在農閑時刻出花樣,然後背著花箱,搖著小鼓,到各村去賣。鄂城的剪紙花樣達千種以上,主要用於刺綉,有鞋花,肚兜花、方枕巾和圍涎等。本世紀初,藝人們用鍾表的發條製作刻刀,故刻工一般比較精細。至30年代,藝人們自發組織了「鄂城花樣剪紙工會」,有會員150人左右,每年還舉行例會研討技藝。房縣的剪紙以「帶字的花樣」為特色,表現內容以吉祥紋樣和民間傳說故事為主,風格較為純朴。
4. 對於穆桂英這個角色你有什麼了解
其實,穆桂英這個角色,說重要吧,在有些劇集里只屬配角,比如《火帥》,更甚者壓根就沒這號人物,比如《虎將》(不過好象這兩部我都不喜歡,當然這不是這次要談的內容了。
若說不重要吧,有人又要罵我不懂行情了,有許多情節都與這個女子有莫大關聯。穆桂英究竟應該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其實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此我僅發表一下我對目前所看過的電視劇中的這一人物發表一點意見和看法,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歡迎指正!
一、第一印象
港版《楊門女將》——汪明荃
看這部劇的時間很早了,好象我都還不怎麼記事,所以對阿姐的印象並不深,沒覺得這個穆桂英有什麼了不起,只記得她是一個在丈夫死後,一心為了兒子、為了楊家、為了保家為國的喪偶人形象,即使身邊有個江幫主,她也從來沒有過別的想法,當初看的時候,喜歡江幫主多過這位穆桂英。因此,在此我也不能對她談多少內容,若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她,我用灰白色,比較蒼白的顏色吧。
台灣《一門英烈穆桂英》——魏秋樺
第一次看到魏版穆桂英的時候是1993年,當時覺得眼睛一亮,覺得這位穆桂英有見地、有膽識、為了追求屬於自己的愛情而奮不顧身。她武藝高強,雖然後期多顯得悲情(這是台灣電視劇一貫的作風了),卻也讓我覺得她是個巾幗不讓須眉的亂世紅顏,尤其喜歡她和黃瓊公主大戰的那一段,颯爽英姿,威風凜凜。也許第一印象總是過於完美吧,至於後來又看了一遍,頗覺失望,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亞視《碧血青天》系列——麥麗紅1995年收看《碧血青天楊家將》的時候,正是我最迷戀穆桂英的時期,每天腦海里都是楊家將的故事,我覺得這位穆桂英雖然沖動、任性,但卻頗有想法,是個個性女子,堅毅的臉上也充滿了對丈夫的溫柔、對兒子的慈愛,也許她的所作所為在楊家其他人眼中有些離經叛道,但卻沒有人不對她信任和尊敬,她是楊家除了老太君之外最強的一根精神支柱。麥麗紅的穆桂英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形象,我給她紅色——忠、勇、不安分的跳動。《女兒當自強》——寧靜
最初看到這個穆桂英形象的時候是在報紙上的一張定裝照:是桂英和宗保成親時穿的那件衣服,寧靜皮膚偏黑,配上一身大紅色喜服,活潑中顯得野性,倒與穆桂英的性格有幾分相似。其實當初導演用寧靜的時候我便有些懷疑,她這一副如此現代的面孔如何去演繹中國古典女子的柔美,好在寧靜的功力較深,雖然和張智堯的搭配在年齡上看來有些姐弟戀的味道,但畢竟有很大一部分觀眾接受、甚至喜愛了,我不能說我喜歡或不喜歡這位穆大小姐,我始終對她有所保留,因為整部戲有很多地方都很牽強,宗保和桂英的相愛也顯得勉強,不過其中我還是有幾幕是比較喜歡的:一是宗保第一次在穆柯寨見到桂英時的場景——初露鋒芒、自然讓人記憶猶新——這個小女子可不是好惹的對手;第二幕是桂英故意引宗保偷盜降龍木後,又從狗洞鑽出,看得出這個姑娘狡捷的一面,頗具戲劇性的戲弄了宗保,雖然一切盡在桂英掌握中,但不知不覺已將芳心暗許,卻又不能直言,於是只有試探、猜測、又不願低人一等、好勝要強,這個矛盾的桂英更覺可愛、角色更覺豐滿。
雖然在劇中的數名女子中,她沒有如八妹在心靈上受到創傷、沒有金綾公主的悲慘命運(我可沒把最後宗保的死當成劇情)、沒有排風的憨直善良、沒有四娘的通情達理、沒有七娘的成熟執著,但她偏偏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個性鮮明的存在於這部電視劇中,至於劇情上的錯漏,就歸編劇和導演來承擔吧。我給她橙色色調——是活力和熱情的象徵
《穆桂英》——陳秀雯
陳秀雯給我的感覺更像一位母親,我覺得她的面相太過慈和,找不到年輕人的活潑和激情,不過劇情的跌宕彌補了一切不足,即使沒有那種火熱的激情,也一樣能將觀眾的心揪得緊緊的,甚至可以忽略那些不足,不過有一個造型還是讓我頗覺驚艷:就是她假意與皓南成親時穿的那套喜服,真的很美。至於她後來嫁給了楊宗保之後的著裝頭飾就更不象年輕人了,覺得很失敗。看上去比八姐九妹年紀還要大得多。比扮相我更喜歡藍魔的樣子,使陳秀雯有種神秘的魅力。不過這個穆桂英還是被陳秀雯詮釋得很豐富,性格倔強、執著、悲天憫人、不畏強權、正義勇敢、敢愛敢恨……呵,好多詞都不夠來形容她呢!我給她金黃色,別有一番成熟的味道。
《巾幗英雄穆桂英》——王思懿
時至今日我都一直沒能想通當初在《秦始皇與阿房女》中扮演逸雲的那個嬌翹女子是怎麼去演繹《水滸傳》中的潘金蓮的。至於知道她出演《巾幗》中的女主角,我也沒看好過,逸雲畢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起初以為是部大戲,但沒想到編劇和導演竟然懶到連台詞也照抄評書的份上,加上演員從選角、扮相到演技上的不盡如人意,我勉強看完以後就統統從電腦上刪除而後快,沒辦法再讓我看第二遍——一個連蘭花都不知道為何物的穆桂英活脫脫一個傻二姐轉世投胎,我實在沒辦法接受,也只有這么沒腦子的女人才會喜歡劇中那個又膚淺、武功又爛的楊家大少爺。我實在想不到給她什麼顏色好。
5. 帶英字的微信昵稱
起個名字就行啊 採納
6. 越劇情探 送別 曲譜
曲譜很難搞啊,送別找不到,只有行路。。。
也不知道怎麼學越劇,只喜歡聽越劇。
送別 歌詞:
送別
敫桂英(唱)送王郎赴帝京珠淚難忍,
王 魁(唱)蒙娘子待小生一往情深。
敫桂英(唱)但願得此一去鰲頭占定,
王 魁(唱)那時節衣錦歸改換門庭。
敫桂英 王郎,來此已是十里長亭,為妻不能遠送你了。菊妹,酒來。王郎,你就滿飲
此杯!
王 魁 娘子!
(唱)萊陽相聚兩年久,
你我的恩情蜜樣稠,
春花秋月懶消受,
願只願早日佔鰲頭。
此去若得功名就,
定接娘子共度春秋。
倘若文章不順手,
敫桂英(唱)你早日回家莫擔憂。
郎君今年二十五,
桂英今年二十秋。
青春結伴煙波起,
學一個范蠡大夫泛扁舟。
王 魁(唱)娘子呀,
本待與你白頭相守萊陽郡,
怎奈是功名二字困書生。
此一去一年半載說不定,
你眠食寒暖要小心。
蘭房寂寞勞妻等,
敫桂英(唱)王郎呀你旅途蕭條總斷魂。
王 魁 娘子,你還有何言?
敫桂英(唱)我與你萍水相逢把親定,
可憐我孤苦伶仃一個人。
你此去若把翰院進,
王郎呀,京都繁華你莫負前情。
王 魁 娘子,昨夜你我在海神廟內不是盟過誓了?娘子!
(唱)此去若能有寸進,
定當接你去汴京,
娘子且放寬心等,
秋風桂子報佳音。
敫桂英(唱)老父遺物留君念,
但願君心似我心。
見扇墜尤如見妻面,
你須念鳴珂巷夫妻苦守整兩年。
王 魁(唱)深感娘子恩和義,
王魁此心可對天。
敫桂英(唱)聽此言我放寬心,
王郎情重義又深。
青絲一縷猛取定,
青絲啊,你伴我隨送到汴京,
此一去旅途寂寞如相憶,
見此發尤如見桂英。
王 魁(唱)這一縷青絲有白頭情,
我定必珍藏不離身。
7. 劉燕燕的演藝經歷
1990年在中央電視台首唱中國民族藝術歌曲《蘭花花》;
1993年6月舉辦畢業獨唱音樂會;1996年5月由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發行了個人CD演唱專輯——《千里共嬋娟》,其中《長城 黃 石油魂》、《我的中國》、《同是一條根》拍攝成音樂電視MTV;
在2001年第四期和2002年第一期的國家一級刊物《戲劇》雜志上連續發表論文《論歌唱藝術的動作性》,共計5萬多字;
2002年12月舉辦將歌唱表演藝術理論研究運用於藝術創作實踐的實驗演出——六場民族歌劇《黨的女兒》;
2007年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的全軍優秀劇目歌劇音畫《山水回聲》中擔任導演;
2008年5月19日創作了反映部隊文藝戰士抗震救災心聲的歌詞《時刻准備著》;
2008年5月20日與詞作家陳奎及合作寫詞、作曲家王祖皆張卓婭譜曲共同創作的一首抗震救災歌曲《兒女心 戰士愛》,在解放軍報上發表,並由歌劇團演員製作成音樂電視光碟,贈送災區官兵和人民群眾,在央視7頻道、音樂頻道播出;
曾出訪日本、美國、馬來西亞,進行文化交流、拍攝和友好訪問演出活動;
曾在民族歌劇《黨的女兒》中飾演女主角田玉梅、桂英;
現代民族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中飾演主要角色楊母;
歌劇《我心飛翔》南美女人;
歌劇小品《特殊軍列》中同時飾演軍嫂玉蘭、包子鋪老闆李大嫂兩個角色;
音樂劇《蘆花白‐木棉紅》記者;
歌劇《小二黑結婚》《白毛女》《洪湖赤衛隊》中分別飾演主要角色白毛女、小芹、秋菊等;
曾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的四集廣播連續劇《天吻》中飾主要角色——姑妹;
曾在大型話劇《真情假意》中飾演主要角色——楊老師;李瀚濤(香港)、彭景全導演,中視精精彩傳媒與多家合拍。
與來自韓國、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等國籍和中、港、台地區的著名影視演員:巍子、曹穎、孔祥玉、郭凱敏、賈一平、馬依麗、董潔、王馥荔、李法曾、寇振海、許還山、徐松子、潘粵明、尹鑄勝、何麟、陳逸恆、黃聖依、舒暢、孫菲菲、沙溢、李宗翰、劉雪華(港)、孫星(港)、彭丹(港)、歸亞蕾(台)、張承光(台)、蕭薔(台)、李立群(台)、黃少祺(台)、劉至翰(台)、關穎(台)、言承旭(台)、吳建豪(美)、連凱(美)、金素研(韓)、朴志胤(韓)、王志惠(韓)、黃千肯(馬來)、陳光明(馬來)等合作;與著名導演:沈好放、李少紅、黃建中、王文傑、閻建鋼、李小龍、孔笙、蔣紹華、吳家駘(台)、林合隆(台)、余民生(港)、李惠明(港)、高志森(港)、李翰濤(美)、周家文(港)等合作,在塑造人物及其它方面均得到一致肯定。
為二十多部電視連續劇、電影和專題片配唱了主題歌和插曲,如《吾土吾神 吾人》《一代帥才》《這片橄欖綠》《太陽神奏鳴曲》《筆魂》《香港的故事》《弘一大師》《中國命運的決戰》《日出東方》《大清徽商》《走戈壁的女人》《呼嘯山莊》《大漢風》《朱元璋》《天仙配》《大風歌》《雄關遺夢》《經緯天地》等等,其中《香港的故事》《中國命運的決戰》《弘一大師》分別榮獲「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和「金鷹獎」;電視電影《大漢風》在美國FAX電影頻道播出創收視新高,被中宣部列為中國文化「走出去工程」的成功典範,《和平使命》 2008年獲歐亞廣聯大獎和2009年度俄羅斯國家金獎。
通過對聲樂、戲曲、曲藝、戲劇理論與表演實踐的學習和研究,撰寫了碩士學位論文——《論歌唱藝術的動作性》,此論文經由專家學者組成的答辯評審委員會審查認為:「《論歌唱藝術的動作性》選題好,難度大,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價值。在論題的范圍內,作者佔有資料豐富,觀點鮮明、思路清晰、邏輯嚴密、文字流暢。……特別值得提到的是,劉燕依據實踐經驗,針對歌劇藝術中的一個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研討,並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使其在歌劇藝術研究領域,屬於領先地位。」
8. 劉愷威是不是演過穆桂英古裝電視劇
2012 雅典娜女神 納蘭東 葉璇;莫小棋;巫迪文 2012 美人無淚 吳克善 袁姍姍;張檬;劉愷威 2011 風再起時 ---- ---- 2010 穆桂英掛帥 趙飛 苗圃;羅晉;斯琴高娃 2010 蘭花香 湯君竹 姚芊羽;陳莎莉;徐婕兒 2009 孽緣 郭浩東 霍思燕;李晨;李曼 2009 王剛講故事之謎孔雀 顧鳴泊 ---- 2009 剪愛 又名:大愛無敵 謝永健 賈靜雯;吳秀波 2009 將軍日記 周處良 ---- 2008 春秋淹城 木墩 舒暢;王泊文;程皓楓 2008 天地民心 元白 袁弘;楊敏娜 2008 幸福的眼淚 不過,我就看過他和金沙演的《幸福的眼淚》。《美人無淚》還沒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