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香美篇
Ⅰ 「理解是一個慢慢的過程」 ,優作。
① 理解是一個慢慢的過程 春去秋來,葉落幾許?庭院里的海棠樹下,歡笑著曾經的白發蒼蒼。那些你告訴我的哲理,我只能慢慢地去理解。 一如既往的春天,空氣中彌漫著海棠花古典、唯美的香氣。暖暖的陽光透過碧綠的葉隙,撒到地上成了斑駁的碎片。我的回憶,再次飛回了那時那刻。 你如此愛著花花草草,一到春天,小小的院子里便盛開這奼紫嫣紅的花。香氣襲來,便醉了。你坐在吱吱作響的藤椅上,依舊是那顆海棠樹,那時的陽光打在你的身上,尤其祥和。我悄悄拾起一片綠葉,走到你的背後,蒙上你的眼睛,然後親切地叫上一聲「爺爺」! 你摸了摸我的頭發,然後半眯起眼睛,望著頭頂的海棠花。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你說:「這花,遲早是要落的啊!」也許是年紀小,不懂吧! 多年後的秋天,院子里的落葉積了厚厚的一層。我躺在你曾經躺過的躺椅上,撿起一朵枯黃的花。衰敗了,不再美好。春天時紫色華貴的色彩褪去了。我不理解,你為何要離去?難道你忘記了還要再看一眼海棠花的嗎? 「這花,終究要落的啊!」這上的落花如我的眼淚,你怎捨得離開正茁壯成長的樹。理解你當時的無奈,的確是一個慢慢的過程。 大雨滂沱的兩天,再次回到了熟悉的小院子。雨水肆意地打落盛開的花,而海棠花卻在雨水的滋養下更加粗壯。那些美麗的花,終究要離開眷戀著的枝頭,成為腳下的落紅。即便是雨天,周圍依然充斥那如夢幻般的海棠花香。即使搖擺著的藤椅依舊拉扯著思念,可我已經習慣了你無奈的離去,我理解了美麗的花為何終將離去! 你就如我生活的碎片,在回憶的時刻拼湊起完整的鏡面,鏡子里是你給過我的溫馨與感動。 就像是燦爛的雨季,讓思念攜著童年奔跑。回憶你的點點滴滴,回味你給我的關懷。我理解,你不舍的離去;我理解,你無奈地嘆息;我理解,那時你深愛的海棠花! 未來的路,我會好好地走。我想,下一個春天,海棠花還會盛開,那麼,海棠樹就不再孤單了。即使,還需要等待漫長的歲月…… 點評:這是一篇構思非常巧妙寫心抒意的考場佳作,文章緊扣「海棠花」這一意象行文,立意深刻,條理清晰,語言生動流暢,充分展現了作者復雜的心理變化。這篇作文讓我們不僅想到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也是這般用花點染,使得意蘊生動,優美動人。也是在花的落敗的同時,暗示了「我」長大了,說明理解是一個慢慢的過程,唱響了一首自然和諧的人生之歌。全文形式新穎、獨特,不僅顯現出考生構思精巧,更見駕馭材料的功底。語言上的不虛誇、不做作、不矯飾,風行水上,自然成文,也給人一種清新自然之感。 ② 理解是一個慢慢的過程 金燦燦的稻子涌動著,送來陣陣好聞的香氣,讓人不由陶醉。秋天又一次踱來了,我已經長大,我已經理解…… 小時候,我隨奶奶到田地里插秧。那是春天,我坐在田埂上,環抱著膝,嫩嫩的小草擁著我的腳。我望著奶奶,她佝僂著身子,赤腳站在泥濘的地里,顯得那樣瘦小。我不明白她為何要那樣急切地在這片土地上織出綠色,我不明白她為何在這樣美麗的日子踏進泥地播種。奶奶的臉上卻沒有抱怨和愁苦,反倒有一份微微的愜意,我似有所悟,卻又不明白那份愜意里摻雜了些什麼。 時光總在不經意間流逝,夏天的日光曬得我喉嚨口都要冒煙。我把自己小小的身子藏進那小小的樹陰里,躲避那灼熱的太陽光。顫動的氣息里仍舊裹住了那佝僂的身軀,奶奶在田間鋤草,她那樣專注,汗水順著她的銀絲溜進田地里,滋潤那已長到我小腿那麼高的稻子。她又走到渠邊,使出渾身的勁拉開閘門,讓汩汩的水流灌進田地,我看到她舒了長長的一口氣,眯著眼睛望著稻田,淡淡地笑了。我望著那蔫了的稻子重又煥發出綠色的蓬勃的生機,我也笑了。我好像理解了,這生命,這灼熱的陽光,這美麗的夏天。 我飛快地奔走在田埂上,腳下的小草已略略發黃,秋來了。如洗的碧空納入我的眼簾,天色藍得讓瞳仁里滿是細碎的小藍點在跳躍。奶奶在負面的秋風中揮舞著鐮刀,在她身後,是一垛垛金燦燦的稻子。金黃的稻子把她的面容映得像是鍍上了太陽的光輝。奶奶不言不語,眉宇間卻充盈著歡愉和滿足。我理解了…… 當稻子被曬好,被碾好,最後被送上餐桌時,我理解了:生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呵護,需要守候,奶奶的辛勞換來秋日的豐收,換來我的生命的茁壯。我知道,理解也是一個慢慢的過程,需要去體悟那人那事,在心裡慢慢醞釀。 我走在田埂上,手捧秋日的陽光低吟淺唱。我想,有些話,是不用說出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總會慢慢理解,總會達到人生的秋天。 點評:小小的身影,漸漸地長大,成長是一個慢慢的過程;幼時的思考,逐漸地領悟,理解也是一個慢慢的過程。春播、夏忙、秋收,耕種的過程便是人生奮斗的過程,奶奶既是我人生道路的呵護者,更是我成長旅途的引領者,小作者將對人的理解和對人生的理解交織在一起,使文章構思非常巧妙,內涵深刻雋永。 走進那「踱」來的秋天,迎著那「負面」的秋風,捧著那「跳躍」的陽光,小作者的語言充滿了豐富的想像力。在文中讀者既看到了細膩的景色描寫,又看到了生動的人物刻畫,那季節分明的田園風光,那期望的、辛勞的、滿足的奶奶,每一細節的刻畫都入木三分。另外文章結構安排很是自然,首尾的呼應升華,過渡的巧妙銜接,可見小作者遣詞造句行文都頗有功底。
Ⅱ 描寫海棠花的詩詞
朋友圈裡看到一張插花的圖,我最喜歡枝頭上垂下一朵朵小小花苞的那種,但我不知道它叫什麼。後來在路邊的花圃中又看到它們,才知道這花原來就是海棠。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就如清代詩人顧太清所描寫的那樣:「萬點猩紅將吐萼,嫣然迥出凡塵。」
又過去一周左右的時間,萬點小蕾全部綻放,滿樹的淡粉色花兒簇擁在一塊,宛如曉天明霞,煞是好看。海棠花以其風姿艷質贏得世人的喜愛,歷代歌詠她的古詩詞不勝枚舉。
【宋】蘇軾《海棠》: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首詩寫花前月下的失眠夜,意境尤美。在春風的吹拂下,煙霧慢慢升騰,海棠花香彌散在空氣中,撲鼻而來。月色明亮,小院彷彿籠罩在一層薄紗中,空洞迷濛。月亮已經從長廊的一側轉到另一側,月色漸暗,花兒也要睡覺了吧。如此良辰美景,我卻孤枕難眠啊!所以啊,我要點一根蠟燭照亮它們,多看它們一會。
這首詩沒有正面描寫海棠,而是從海棠花香,以及對海棠花的喜愛側寫。首兩句寫春風在吹,香霧在彌散,月亮在移動,月色在若隱若現,一幅動態的畫面給人一種生生不息之感,這是來自對春色美好的喜悅之情。
後兩句引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既是將海棠之美與楊貴妃的國色天香相提並論,又是以楊貴妃「醉顏殘妝,鬢亂釵橫」暗暗喻好景不長在,好花不常開。李清照詞有:「長記海棠開後,正傷春時節。」蘇軾這首詩,我們是否也感受到蘇軾對春逝的傷感呢?
Ⅲ 形容海棠花香的句子.
海棠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以下是詠海棠的詩詞
《留春令》
宋——晏幾道
海棠風橫,
醉中吹落,
香紅強半.
小粉多情怨花飛,
仔細把、
殘香看.
一抹濃檀秋水畔,
縷金衣新換.
鸚鵡杯深艷歌遲,
更莫放、
人腸斷.
《如夢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踏莎行·雨中觀海棠》
宋——劉辰翁
命薄佳人,
情鍾我輩.
海棠開後心如碎.
斜風細雨不曾晴,
倚闌滴盡胭脂淚.
恨不能開,
開時又背.
春寒只了房櫳閉.
待他晴後得君來,
無言掩帳羞憔悴.
《海棠春》
宋——馬子嚴
柳腰暗怯花風弱.
紅映鞦韆院落.
歸逐燕兒飛,
斜撼真珠箔.
滿林翠葉胭脂萼.
不忍頻頻覷著.
護取一庭春,
莫彈花間鵲.
《蝶戀花》
宋——姚雲文
春到海棠花幾信.
堠館餘寒,
欲雨征衣潤.
燕認杏梁棲未穩.
牡丹忽報清明近.
恨入青山連曉鏡.
香雪柔酥,
應被春消盡.
綉閣深深人半醒.
燭花貼在金釵影.
《瑞鶴仙·海棠花半落》
宋——趙長卿
海棠花半落.
正蕙圃風生,
蘭亭香撲.
青英暝池閣.
任翻紅飛絮,
游絲穿幕.
情懷易著.
奈宿酲、
情緒正惡.
嘆韶光漸改,
年華荏苒,
舊歡如許.
追念憑肩盟誓,
枕臂私言,
盡成離索.
記得忘卻.
當時事,
那時約.
怕燈前月下,
得見則個,
厭厭只待窺著.
問新來、
為誰縈牽,
又還瘦削.
《滿江紅·問海棠花》
宋——吳潛
問海棠花,
誰留戀、
未教飄墜.
真個好,
一般標格,
聘梅奴李.
怯冷擬將蘇幕護,
怕驚莫把金鈴綴.
望銅梁、
玉壘正春深,
花空美.
非粉飾,
肌膚細.
非塗澤,
胭脂膩.
恐人間天上,
少其倫爾.
西子顰收初雨後,
太真浴罷微暄里.
又明朝、
楊柳插清明,
鵑歸未.
《臨江仙·種海棠》
宋——劉克庄
落魄長官江海客,
少年萬里尋春,
而今憔悴向溪院,
斷無觴詠興,
惟有簿書塵.
手插海棠三百本,
等閑妝點芳塵,
他年絳雪映紅雲,
叮嚀風與月,
記取種花人.
《卜運算元·惜海棠》
宋——劉克庄
盡是手成持,
合得天饒借.
風雨於花有底讎,
著意相陵藉.
做暖逼教開,
做冷催教謝.
不負明年花下人,
只負栽花者.
《漢宮春·三和》
宋——劉克庄
酷愛名花,
本不貪妖艷,
惟賞幽姿.
烏台舊案累汝,
牽惹隨司.
冰層雪積,
獨伊家、
點絳凝脂.
應冷笑,
海棠醉睡,
牡丹未免豐肌.
舞殿歌台此際,
各新塗妝額,
別畫宮眉.
那知有人淡泊,
不識蟲兒.
春鶯去也,
玉參差、
分付誰吹.
空傳得,
暗香疏影,
瑣窗卷了還披.
《摸魚兒·海棠》
宋——劉克庄
甚春來、
冷煙凄雨,
朝朝遲了芳信.
驀然作暖晴三日,
又覺萬姝嬌困.
霜點鬢.
潘令老,
年年不帶看花分.
才情減盡.
悵玉局飛仙,
石湖絕筆,
孤負這風韻.
傾城色,
懊惱佳人薄命.
牆頭岑寂誰問?
東風日暮無聊賴,
吹得胭脂成粉.
君細認.
花共酒,
古來二事天尤吝.
年光去迅.
漫綠葉成陰,
青苔滿地,
做得異時恨.
《滿江紅》
宋——劉克庄
(二月廿四夜海棠花下作)
老子年來,
頗自許、
心腸鐵石.
尚一點、
消磨未盡,
愛花成癖.
懊惱每嫌寒勒住,
丁寧莫被晴烘坼.
柰暄風烈日太無情,
如何得.
張畫燭,
頻頻惜.
憑素手,
輕輕摘.
更幾番雨過,
彩雲無跡.
今夕不來花下飲,
明朝空向枝頭覓.
對殘紅滿院杜鵑啼,
添愁寂.
《滿江紅·海棠》
宋——劉克庄
壓倒群芳,
天賦與、
十分穠艷.
嬌嫩處、
有情皆惜,
無香何慊.
恰則才如針粟大,
忽然誰把胭脂染.
放遲開、
不肯婿梅花,
羞寒儉.
時易過,
春難占.
歡事薄,
才情欠.
覺芳心欲訴,
冶容微斂.
四畔人來攀折去,
一番雨有離披漸.
更那堪、
幾陣夜來風,
吹千點.
《月上海棠》
宋——陸游
斜陽廢苑朱門閉.
吊興亡、
遺恨淚痕里.
淡淡宮梅,
也依然、
點酥剪水.
凝愁處,
似憶宣華舊事.
行人別有凄涼意.
折幽香、
誰與寄千里.
佇立江皋,
杳難逢、
隴頭歸騎.
音塵遠,
楚天危樓獨倚.
《月上海棠》
宋——陸游
蘭房綉戶厭厭病.
嘆春酲、
和悶甚時醒.
燕子空歸,
幾曾傳、
玉關邊信.
傷心處,
獨展團窠瑞錦.
熏籠消歇沉煙冷.
淚痕深、
展轉看花影.
漫擁余香,
怎禁他、
峭寒孤枕.
西窗曉,
幾聲銀瓶玉井.
猩紅鸚綠極天巧,
疊萼重跗眩朝日.
《菩薩蠻》
宋——陸游
小院蠶眠春欲老,
新巢燕乳花如掃.
幽夢錦城西,
海棠如舊時.
當年真草草,
一棹還吳早.
題罷惜春詩,
鏡中添鬢絲.
《宴山亭·海棠》
宋——王之道
微雨斑斑,
暈濕海棠,
漸覺燕脂紅褪.
遲日短垣,
嬌怯和風,
搖曳一成春困.
玉軟酴酥,
扶不起、
晚妝慵整.
愁恨.
對佳時媚景,
可堪重省.
曾約小桃新燕,
有蜂媒蝶使,
為傳芳信.
西蜀杜郎,
東坡蘇老,
道也道應難盡.
一朵風流,
雅稱且、
鳳翹雲鬢.
相映.
眉拂黛、
梅腮弄粉.
《點絳唇》
宋——王十朋
絲蕊垂垂,
嫣然一笑新妝就,
錦亭前後,
燕子來時候.
誰恨天香,
試把花枝嗅,
風微透,
細熏錦袖,
不止嘉州有.
《月上海棠·紅妝艷色》
宋——姜夔
紅妝艷色,
照浣花溪影,
絕代姝麗.
弄輕風、
搖盪滿林羅綺.
自然富貴天姿,
都不比、
等閑桃李.
簾櫳靜悄,
月上正貪春睡.
長記初開日,
逞妖麗、
如與人面爭媚.
過韶光一瞬,
便成流水.
對此日嘆浮華,
惜芳菲、
易成憔悴.
留無計.
惟有花邊盡醉.
《好事近》
宋——周紫芝
春似酒杯濃,
醉得海棠無力.
誰染玉肌豐臉,
做燕支顏色.
送春風雨最無情,
吹殘也堪惜.
何似且留花住,
喚小鬟催拍.
《點絳唇·詠海棠》
元——張弘范
醉臉勻紅,
向人無語誇顏色.
一枝春雪.
猶染嵬坡血.
庭院黃昏,
燕子來時節.
芳心折.
露垂香頰.
羞對開元月.
Ⅳ 頭發枯黃沒有活力,美多絲魔力瓶好不好用
應該有來很多妹子都苦惱過頭發過於源乾枯的問題,尤其洗完頭幾天之後,頭發變得非常難看,上學的時候我還因此多了許多不雅的外號。大學有一段時間,頭發被燙壞了,好長一段時間發絲變得特別脆弱、毛糙,一直掉發,堅持用護發素都不管用,在小紅書看到別人說美多絲魔力瓶好用,才買了這個來改善我的發質。
覺得很有作用的,洗完頭的時候堅持在頭發快乾的時候抹兩滴在發尾上,發絲質感好很多,現在頭發就是保持自然的狀態,不做發型,隨意披著都很有活力,看起來略帶氣質。
Ⅳ 可以用海棠花做哪些菜
1.海棠花炒豬肚
原料
海棠花15朵,熟白豬肚300克,豬油75克,蔥頭片克,番茄醬50克,黃油50克,雞清湯100毫升,薑片5克,芫荽末25克,蒜片5克,味精2克,精鹽、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
(1)將鮮海棠花取下花瓣,洗凈;蔥頭去皮,鮮姜去皮,大蒜去皮,均切片;熟白豬肚切菱角片,放入清水鍋內汆透,待用。
(2)炒鍋燒熱,化豬油,燒五成熱時,投入蔥頭片、薑片、大蒜片,倒入豬肚片,煸炒後,放入番茄醬、雞清湯、芫荽末炒勻,淋少許化豬油,撒上海棠花,出鍋入盤即可。
特點與效用
豬肚軟嫩,花香清芳,祛風清熱。
2.豬蹄燴海棠花圓
原料
豬蹄500克,海棠花50克,麵粉75克,牛肉末250克,豬油75克,薑末3克,蔥頭75克,麵包渣25克,牛奶50毫升,麵粉25克,精鹽、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
(1)海棠花取瓣,洗凈控水,待用。
(2)豬蹄颳去細毛後洗凈,每隻豬蹄斬成3塊,撒上精鹽和胡椒粉,用麵粉拌和一下,然後將深鍋燒熱,用豬油把豬蹄煎黃,鍋內余油瀝出。
(3)再將蔥頭放入深鍋內,加清水,要沒過豬蹄塊為好,大火燒開,小火燴燒至八成熟。
(4)將牛肉末、海棠花、薑末、牛奶、麵包渣,攪拌均勻,做成海棠花肉圓。用熱豬油將肉圓煎黃後,撈出控油,再放入豬蹄鍋內,一起燴燒燜熟。
(5)肉湯過濾後,加清水、麵粉、精鹽、胡椒、海棠花片調好口味,澆在豬蹄海棠花圓上即可。
特點與效用
花香汁濃,濃而不膩,平肝和胃。
3.海棠花炒豬肝
原料
豬肝500克,蔥頭50克,雞蛋2枚,鮮海棠花100克,奶油75克,白蘭地酒50克,辣醬油25克,白糖25克,澱粉10克,鮮姜15克,味精2克,精鹽、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
(1)鮮海棠花取瓣洗凈,待用。
(2)鮮豬肝去筋膜,洗凈擦乾切薄片,放入瓷盆里加白蘭地酒15克、精鹽、胡椒粉、味精、蔥頭末、鮮薑末腌漬入味。
(3)瓷碗打入雞蛋加少許澱粉調勻,成蛋粉糊;餘下的蔥頭、鮮姜去皮,均切成末。
(4)炒勺燒熱,油滑鍋後,放入奶油,燒熱,將蘸蛋粉糊的肝片,逐片煎成金黃色,斷生後,撈出控油。
(5)凈勺,放奶油燒熱,將蔥頭末、薑末煸炒出香味後,倒入豬肝,烹入餘下的白蘭地酒、辣醬油、白糖、精鹽、胡椒粉、味精,炒勻後,撒海棠花片,稍炒,出勺入盤即可。
特點與效用
芳香惹人,鮮嫩爽口,解毒生津。
4.海棠花珊瑚魚
原料
帶魚400克,鮮海棠花50克,紅干辣椒3個,黃瓜50克,水發木耳25克,白糖60克,醋15克,白葡萄酒50克,花生油250克(實耗50克),麻油25克,蔥頭15克,鮮姜15克,麵粉1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
(1)鮮海棠花取下花瓣,洗凈,放入清水中浸泡,待用。
(2)把帶魚去掉頭尾,刮凈白膜,去內臟,洗凈,直刀切6厘米長的段,用鹽、胡椒粉腌漬入味後,撒上一層麵粉;干辣椒洗凈,去蒂、子,切絲;黃瓜切菱形片;木耳洗凈,去根,撕成小片;蔥姜去皮,切絲,待用。
(3)炒鍋燒熱,放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逐段放入帶魚段,炸後撈出控油,待油溫九成熱時,復炸一次使魚呈金黃色至熟,撈出控油,碼入大平盤里。
(4)凈鍋燒熱,放入麻油,用中火燒三成熱時,放入辣椒絲、蔥姜絲、黃瓜片和木耳片,炒勻,加入少許雞清湯、白糖、醋、精鹽、味精,燒開後,放入海棠花片,出鍋,倒在炸帶魚段上即可。
5.海棠花拌鮑魚
原料
鮮紫鮑400克,鮮海棠花100克,韃靼沙司150克。
製作
(1)先制出韃靼沙司:色拉油250克(生菜油),鮮雞蛋黃2個,芥末醬15克,酸黃瓜250克,砂糖5克,辣醬油20克,醋精2克,茴香末5克,味精2克,奶油50克,精鹽、白鬍椒粉各適量。
取陶瓷盆1個,同抽條一起消毒,將雞蛋黃放入盆內,加入芥末醬、砂糖、精鹽,然後陸續放入色拉油,加油時,要一手持勺倒油,一手持抽條不停地攪拌,在加油時,同時倒入醋精。待攪成油醬時,把去皮、子的酸黃瓜丁放入,攪勻,接著再放入奶油、胡椒粉、茴香末、味精、辣醬油,攪和均勻,放入冰箱內冷藏室保存,待用。
(2)再將鮮紫鮑的軟體部分取下後,去掉牙齒和腸子,用冷水洗凈,由鮑魚裡面下刀,捲成厚1厘米的薄片,然後放在漏勺里,下開水鍋里焯一下,待鮑魚片打卷,立即撈出,以保持鮮嫩程度。
(3)鮮海棠花取瓣,洗凈控干,撒入韃靼沙司中,拌勻。
(4)鮑魚片焯後,形如花瓣,整齊依次擺入盤中,再用勾兌好的韃靼沙司拌漬食用。
特點與效用
鮑魚鮮嫩,海棠花香,開胃健脾。
6.海棠花貼魚片
原料
青魚1條(約1000克),豬肥膘250克,鮮海棠花100克,生菜葉12片,雞蛋3個,花椒末15克,蔥末25克,醋油沙司200克,白葡萄酒200克,味精2克,精鹽、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
(1)把青魚去鱗、鰓、內臟,洗凈控干,沿鰭切下魚頭,然後把魚翻個身使切口處朝右,背部朝里,左手按住魚身,右手操刀貼魚脊椎骨片入,把魚一剖為二,再把帶脊椎骨的那半片背朝上,依上法剔除魚椎骨。用斜刀輕輕片去肋骨,即成2片沒有骨刺的魚肉。
(2)把其中一片魚肉朝上,用左手抓住其一頭,右手持刀從魚肉中央切入,切至魚皮後,改為平推,換向後再抓住魚皮,片下整塊魚片,用這種方法可以得到4塊去皮骨的魚肉和4塊完整的青魚皮。
(3)再把每一塊魚肉平片成3塊豆腐乾大小的魚片,共12片魚片。
(4)花椒炒熟,碾成末,放入瓷盆里,再放蔥花、鹽、胡椒粉、味精、白葡萄酒,攪拌均勻,將青魚片放入,腌漬1小時,使其入味。
(5)鮮海棠花洗凈,取瓣,泡在清水裡;豬肥膘煮半熟,平片成與青魚片大小一樣的薄片,越薄越佳;把生菜葉洗凈,擦乾;雞蛋打入瓷碗里,放少許水澱粉,抽打均勻,起泡。
(6)先把生菜葉逐片平鋪在木板上,用腌魚的蔥椒酒汁抹勻,撒上干澱粉,抹一層糊,貼上一片青魚片,再抹上一層蛋糊,鋪一層海棠花片,再貼上肥膘肉片,然後,把菜葉子和肥膘朝外的面上,再抹上一層蛋糊。
(7)平底鍋燒熱,用中火,先把肥膘的一面貼在鍋上,三分熟以後,翻身再烤,至八成熟後,依次取下,用刀修整齊,再把肥膘的一面重新貼在鍋上,直至煎烤至金黃色,熟後出鍋入盤。每片魚上撒少許海棠花片。
(8)食用時,每份4片,醋油沙司隨小碟單跟即可。
特點與效用
外脆里嫩,魚鮮花香,祛風清熱。
Ⅵ 北京市民赴「海棠花溪」之約,這般美景讓你想到了什麼
記憶里,只有在海棠花盛開的季節,我才感覺到與舂天真正來了。那時,海棠樹鬱郁蔥蔥,枝葉婆娑,那垂在掛在枝頭的海棠花,似串串的珍珠,點綴於青枝綠葉間,風擺枝條,那靜雅的花束:如串串鈴鐺。翩然搖曳,風情無限,頗具詩意,這是置身於都市的人無法尋求的古樸與自然。
那是我下鄉的第二年春天,正是春耕播種時,一天上午正靠在一棵大樹下歇氣,一股淡淡的香氣飄來,我用鼻子汲吮著,呵,這是什麼香味?莫不是哪一位抹的化妝品吧?
憶起我初次寫小說,一時找不到合適的題目:我就用了《海棠之戀》做題目。也別說,這篇文章寫得非常順利,那份恬靜淡雅意境,令人回味無窮。當時,我不禁大嘆,散文竟能這樣寫。也許機緣巧合,後來喜歡我的幾位朋友問起我:“你的小說用什麼命題?”我的小說:用海棠來命題,將其書寫得淋漓至盡,如痴如醉,讀罷此文,感覺情味雋永。雅緻之至,彷彿置身於悠悠的海棠花香之中,透著靜趣,靜則悠,悠則閑,令人忘憂棄煩,心境澄明,這一切也讓我有了一種難以言述的海棠情結,我也常想:我寫出的文字,要是能有海棠花飄香那樣淡雅隨意,那該有多好。
Ⅶ 描寫海棠花開,剛開始的時候,繼而,轉眼間這三個連接詞有什麼作用
剛開始的時候像鮮紅的櫻桃,星羅棋布地布滿整個樹冠;繼而有的含苞欲放,有的開著粉紅色的小花,在綠葉的襯托下,令人產生亂枝縱橫的美感;但轉眼間又花團錦簇,整個樹冠都變得白絨絨的,似乎看不到幾片綠葉。花的顏色也由深及淺,短短的幾天時間,先是從紅變粉,然後由粉變白。就像有位魔術師在表演,令人稱奇不已。
剛開始的時候像鮮紅的櫻桃,星羅棋布地布滿整個樹冠;繼而有的含苞欲放,有的開著粉紅色的小花,在綠葉的襯托下,令人產生亂枝縱橫的美感;但轉眼間又花團錦簇,整個樹冠都變得白絨絨的,似乎看不到幾片綠葉。花的顏色也由深及淺,短短的幾天時間,先是從紅變粉,然後由粉變白。就像有位魔術師在表演,令人稱奇不已。
附原文
海棠花開的季節
2019-05-20 06:14:06閱讀(中年級)訂閱2019年4期收藏
劉雅利
我的家鄉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很多街道的兩側栽的都是海棠樹,最茂盛、最燦爛的,當屬我從前住過的那條街——中昌北路。
又是一年春天,幾公里長的街道被海棠花裝扮得分外迷人。多年來,我由於總是匆匆忙忙的,沒能好好感受一下它的美,於是特意去觀看這一動人美景。
海棠花的花期很短,前後也就十來天的工夫。剛開始的時候像鮮紅的櫻桃,星羅棋布地布滿整個樹冠;繼而有的含苞欲放,有的開著粉紅色的小花,在綠葉的襯托下,令人產生亂枝縱橫的美感;但轉眼間又花團錦簇,整個樹冠都變得白絨絨的,似乎看不到幾片綠葉。花的顏色也由深及淺,短短的幾天時間,先是從紅變粉,然後由粉變白。就像有位魔術師在表演,令人稱奇不已。
清爽的晨風夾帶著淡淡的海棠花香拂面而過,沁人心脾。寬敞的馬路因為褪去白日的喧囂而越發顯得清新、幽靜。兩側的海棠樹笑得很美,高大的樹冠上紅的苞、粉的花、白的花,爭奇斗艷。放眼望去,馬路兩側的隔離帶早已被海棠花裝扮成粉雕玉砌般的長廊,成為一道格外亮麗的風景。和煦的春風里,海棠花在舞動,旁邊的垂柳也伴隨著翩翩起舞,它們就像一對好朋友,時而說說悄悄話。我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彷彿置身於夢境之中。
終於,我明白了蘇東坡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的心境。是啊,沐浴在春風里,徜徉於花海間,這里是海棠花的世界。它的純潔美麗、大氣優雅,的確令人心醉,令人流連忘返。
海棠花的生命很短暫,但它在這短暫的時間里,卻淋漓盡致地演繹了絢麗多彩的生命過程。
Ⅷ 蘇軾《海棠》的審美意蘊
當東坡遇到蘇軾,就是「我」邂逅「吾」
元豐三年(1080年)三月,蘇軾因烏台詩案貶謫黃州,來到黃州才僅月余,尚寓居定慧院,一日晚飯後,百無聊賴,獨自散步。他漫無目的,拄杖而行,見到撩發興致的景觀,如一叢修竹,就上前玩賞,為此不問人家與僧舍,徑直上前叩響門扉。這份鬆弛的心境,愜意的狀態,大概是蘇軾伏竄黃州以來最難得的時刻。「忽逢絕艷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就在這個時候,東坡遇到蘇軾,尋常的飯後散步變成一次精神歷險之旅。
Ⅸ 海棠花有香味嗎
有些有淡淡的清香,有些海棠幾乎沒有味道,【看品種】不過海棠長得挺好看的、有沒有香味都無所謂啦!~~
Ⅹ 蘇軾《海棠》的賞析
賞析:
首句是起。詩人寫道:「東風裊裊泛崇光。」 「東風」即春風。「裊裊」形容煙氣繚繞升騰。「東風裊裊」這里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泛」即彌漫。「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
「崇」推崇,引申為「增長」。其中,詩人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濃濃的景象,也為海棠的盛開營造氛圍。
次句是承句。詩人寫道:「香霧空濛月轉廊。」這一句側寫海棠。「香霧」指的是氤氳的霧氣中的海棠花香。「空濛」即細雨(煙霧)迷茫的樣子。這里,「香霧空濛」描寫了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的景象。
詩人從嗅覺的角度來寫,香飄四溢,不但擴大了詩歌的空間,也提高詩歌的審美境界。「月轉廊」即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其中的「轉」字,不但表明了月光動態性,給詩歌增添空間感,也暗示夜已深而人難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後兩句寫愛花心事。第三句轉句。詩人首先寫道:「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緊承第二句而轉,擔心「夜深花睡去」。這一句是全詩的關鍵句,是從上面描寫環境進入到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中,表現了賞花者的心態。
上面寫 「月轉廊」,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了。其中,一個「只」,可以說虛詞表意,深化了愛花人的痴情。一個「恐」字,不但強調了詩人對海棠的痴情,更暗示了自己的孤寂、冷清。最後是合句。
詩人接著寫道:「故燒高燭照紅妝。」這一句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即所以之意,含有「特意而為」之意。同時,這一句運用了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
據宋釋惠洪在《冷齋夜話》中記載,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里,「紅妝」表面指海棠,實則詩人在此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明了自己對心上人的思念。
可以說,詩人以花喻人,不但含蓄,而且給人以審美想像。「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
於是作者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艷嫵媚。「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作者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郁寡歡。
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盡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沒有誰可以阻撓。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10)海棠花香美篇擴展閱讀:
《海棠》原文:
宋代: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譯文:裊裊的東風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濃。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只害怕夜深人靜花兒獨自開放無人欣賞,特意點燃蠟燭來照亮海棠的美麗姿容。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作於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豐七年),當時已是作者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已經五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