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生宣畫
『壹』 畫荷花用什麼樣的紙
水粉紙畫,但是還可以用水彩紙,要是覺得紙薄,可以畫丙烯啊,用松秸油調,效果不錯.
中國畫,用紙主要是宣紙、皮紙和絹等。宣紙又分為生宣紙、熟宣紙、半生半熟紙三種。好的宣紙具有棉、白、細、勻的特點.
中國畫用的紙,通常叫做宣紙。
『貳』 臨摹八大山人的荷花,選生宣還是皮紙好,新手。請專業人士回答。
生宣好
『叄』 畫國畫,有顏色的荷花的具體畫法
荷花的畫法和步驟
1、先畫正面的葉子,用大提筆或斗筆飽蘸水墨,側鋒卧筆揮寫,筆順由邊緣向中心畫。側面的葉子以稍重之墨色先畫出近處翻出的一邊,再用淡墨畫葉的背面。
2、蘸濃墨在葉臍處畫一圓圈,並在葉子的墨色將干未乾時勾勒葉脈,在靠近邊緣處多加些支脈和小脈分叉。
3、蘸淡墨以較厚實的中鋒線勾畫花瓣,從瓣尖到瓣根,分左右兩筆畫出,趁濕在瓣尖以較重的墨色「提醒」一下。
4、用中鋒蘸墨色畫花和葉的梗,並在梗上點上小刺。中鋒蘸濃墨依花心作輻射狀畫出蕊絲,並點以花葯。
花著色,可先用淡紅根據花線偏外勾染一下,再用較深曙紅染花辦,荷花色可用多種方法,在這基礎上可用深紅勾花辦上的筋,可用深紅全染後金線勾筯(稱金碧荷花)可用淡青勾染花外邊(白荷感覚)也可用色只點染局部花辦,根據喜愛和格調辦理
荷花花葉清秀,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自古就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寄託著人們心中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污的高潔追求。荷花在佛教中式神聖潔凈的聖物,在人們心中是真善美的化身。荷花別名蓮花、水華、草芙蓉、水芙蓉、中國蓮、六月花神等。
荷花象徵
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或間色變化,素有「花中君子」之稱,有品格高尚、純凈美好等寓意。蓮花有並蒂同心者,為一蒂兩花,且「蓮」與「憐」諧音,是男女好合、夫妻恩愛的象徵;蓮花多子,故可寄託多子多福的願望,多子的蓮蓬也象徵著多多生子。
畫家筆墨下寫意大氣的墨荷或是形象逼真、色彩鮮亮的工筆荷,我們都能從中讀出荷的美麗與純潔。亭亭玉立、玉肌水靈的荷是我們心中的聖潔仙女,無人時,靜靜的觀賞畫中的荷,總會讓人心中愉悅、神清氣爽,想起屬於我們美麗的夢。
「荷花」寓意著純潔、堅貞、吉祥,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經常以荷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它縱使是在污濁的環境中也能潔身自好,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這也是一種君子行為的象徵。
中國畫,簡稱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成為東方繪畫體系的主流。中國畫的特點,首先表現在工具材料上,往往採用中國特製的毛筆、墨或顏料,在宣紙或絹帛上作畫。由於採用特製的毛筆來作畫,使得「筆墨」成為中國畫技法和理論中的重要術語,甚至有時成為中國畫技法的總稱。所謂「筆」,是指鉤、勒、皴、點等運用毛筆的不同技巧和方法,使中國畫表現出變化無窮的線條情趣;所謂「墨」,則是指中國畫以墨代色,運用烘、染、潑、積等墨法,使墨色產生豐富而細微的色度變化,也就是常講的「墨分五彩」(指墨色的焦、濃、重、淡、清等五種不的色度)或「興彩」(上述「五彩」再加上宣紙的白色),使得以墨代色的中國畫具有獨特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肆』 荷花怎麼畫
材料:白紙、筆。抄
荷花畫法如下:
1、在白紙上畫一個橢圓,確切的說是畫一個像桃子一樣的形狀,然後分別在兩側再畫上一個類似的形狀,這是荷花在含苞待放狀態下的形狀。
『伍』 畫國畫荷花是用生宣紙還是熟宣
畫荷花要用生宣紙。
因為生宣可以才有潤味,有效果,畫出墨色的濃、淡、干、濕的變化。
如:將筆含點水,筆尖蘸點墨,一筆下來荷花的濃、淡、透明度的效果非常真實且有生動的潤味,如身臨之荷塘月色之中。。
『陸』 畫國畫用水粉還是水彩畫荷花~
1.國畫顏料說白了就是水彩顏料
因為顏色有差異,所以有專門的國畫顏料。
2.其實顏色都要調過的,所以如果有水彩顏料就不用再買了,如果專門畫國畫再買國畫顏料,不然是種浪費。
3.跟紙沒關系,只是技法不同,生宣很容易吸水,下筆就要果斷,一般生宣用來畫一些寫意畫,就是對線條沒什麼要求,講究整體感覺的。熟宣不容易吸水,主要拿來畫工筆畫,一些濃墨重彩的,顏色可以一遍一遍畫上去,整個畫面比較精緻。
4.畫國畫的時候顏料裡面都可以稍加一點點的墨,這樣整個畫面會很協調。
5.建議大片的勻染用羊毛的筆,吸水性比較好,質地柔軟。需要一些有力度的感覺的用,狼毫,比羊毫硬一些,吸水性不如羊毫。
6.水粉顏料適合比較厚的紙,可以一遍一遍蓋上去,水粉顏料有專用的筆,就是平頭的那種畫筆。
7....1.國畫顏料說白了就是水彩顏料
因為顏色有差異,所以有專門的國畫顏料。
2.其實顏色都要調過的,所以如果有水彩顏料就不用再買了,如果專門畫國畫再買國畫顏料,不然是種浪費。
3.跟紙沒關系,只是技法不同,生宣很容易吸水,下筆就要果斷,一般生宣用來畫一些寫意畫,就是對線條沒什麼要求,講究整體感覺的。熟宣不容易吸水,主要拿來畫工筆畫,一些濃墨重彩的,顏色可以一遍一遍畫上去,整個畫面比較精緻。
4.畫國畫的時候顏料裡面都可以稍加一點點的墨,這樣整個畫面會很協調。
5.建議大片的勻染用羊毛的筆,吸水性比較好,質地柔軟。需要一些有力度的感覺的用,狼毫,比羊毫硬一些,吸水性不如羊毫。
6.水粉顏料適合比較厚的紙,可以一遍一遍蓋上去,水粉顏料有專用的筆,就是平頭的那種畫筆。
7.同樣的用平頭畫筆還有丙烯顏料和油畫顏料,水彩也有的,但是筆毛的質地不太一樣。
『柒』 畫中荷花河中畫
書臨漢字翰林書
其實原句是唐伯虎的「畫上荷花和尚畫」
下邊有典故
有一天,李調元來到川東的一座山上,看到一座古剎,鍾聲陣陣,煙霧繚繞,香火甚是興旺,他興致正濃,便走了進去。
廟中的和尚素聞李調元之名,趕緊稟報進去,由長老和尚親自前來接待。長老和尚也很好客,領著李調元山前山後、廟里廟外,看了一個盡情盡興。並把他請入方丈室中,辦了一席很豐盛的素宴款待他。
席上,李調元見長老和尚幾次欲言又止,料定他還有事相求,就主動問他。長老和尚這才說出原委。
原來,這座寺廟中有幅畫,是這位長老和尚的師傅畫的,畫的是三兩枝出水的荷花。筆法簡潔,暈染得法,恰似真的一樣。
據說,當時的長老和尚做畫之後,正逢江南的才子唐伯虎遊玩到此,老和尚就請他在畫上題字留墨,唐伯虎也毫不推辭,懸腕展臂,龍飛鳳舞寫下幾個大字:
畫上荷花和尚畫
當時的長老和尚剛要提問,唐伯虎就說:「我走之後,若有人能對出此對的下聯,此人必是當今奇才!」說完甩筆而去。
李調元聽長老和尚這么一說,興趣陡增,馬上要長老和尚把畫給他看。長老和尚當即焚香凈手,揭開方丈室中那一面掛在牆上的紅緞,取下裱褙得很好的生宣水墨畫一看,果然畫妙字絕,地道的唐伯虎真跡,他望著這個對子一尋思,才發現其中的妙處。
原來,這句七字對,無論分念順讀,其字音均是一樣的,難怪唐伯虎要出此大言。
李調元對畫沉思片刻,微微一笑,向長老和尚說:「大和尚,請借墨硯一用!」
長老和尚將大號提筆一支捧到李調元面前說:「請大人錦上添花!」
只見李調元提筆在手,略一沉思,便緊靠唐伯虎對聯之旁,寫下一聯:
書臨漢字翰林書
從此,這幅畫就作為這座寺廟的鎮寺之寶,掛在這個方丈室中了
『捌』 畫國畫荷花是用生宣紙還是熟宣
畫荷花要用生宣紙。
因為生宣可以才有潤味,有效果,畫出墨色的濃、淡、干、濕的變化。
如:將筆含點水,筆尖蘸點墨,一筆下來荷花的濃、淡、透明度的效果非常真實且有生動的潤味,如身臨之荷塘月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