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蘭花
① 上海佘山有什麼景點。
佘山的景點如下
1、西佘山園
西佘山園景區是雲間九峰中環境最好、面積最大的景區。園內燦爛的人文景觀和秀麗的自然風光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山上古木參天,修篁蔽日。山頂濃蔭深處一幢氣勢非凡的赭紅色建築,就是名聞遐邇的「遠東第一大教堂」。
2、佘山聖母大殿
佘山聖母大殿是與法國羅德聖母大殿齊名的上海佘山天主教堂,也稱遠東聖母大殿。該堂於1871由法國傳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它集多種建築風格於一體,採用無木無釘無鋼無梁的四無結構,堪稱不對稱的典範。從20世紀40年代起即為世界聞名的天主教聖地,也是國內天主教最主要的朝聖地。
3、上海天文博物館
上海天文博物館坐落在上海西南郊的歷史名山——佘山之巔,它的前身是有著百年歷史的佘山天文台。1872年,天主教的巴黎耶穌會傳教士在上海建立了徐家匯天文台,從事氣象、天文和地磁等觀測、預報。
4、東佘山園
東佘山園海撥74米,山地面積800餘畝,山地鍾秀、林木蔥郁、景冠九峰。山上動植物資源豐富。這里尤以山間所產竹筍有蘭花幽香而著名,當年清康熙帝南巡至此,品賞後即御書「蘭筍山」三字,並賜名此筍為「蘭花筍」。早在明朝,山上就建有遂高園,白石山莊,眉公釣魚磯等十景。大旅遊家徐霞客曾三游佘山,他的萬里之行就起步於此。
5、天馬山園
天馬山園高98.2米,是九峰中最高的山峰,山地面積約1800畝。古時山上多梵宮寺院,每逢陽春三月,松郡鄉民由此山進香,香火極盛,故又俗稱「燒香山」。在半山間,有一座塔名叫「護珠寶光塔」,建於公元年1079年(北宋元豐二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其塔因斜度達6°51'52"比義大利比薩斜塔還傾斜1°多,可稱世界第一斜塔。
6、佘山下面的月湖
② 上海佘山辰山植物園蘭花節是在什麼時候
2014年辰山植物園第二屆上海國際蘭展主題:夢幻之蘭,品味之選.
2014年辰山植物園第二屆上海國際蘭展時間:2014年3月29日(星期六)至4月20日(星期日).
2014年辰山植物園第二屆上海國際蘭展門票:暫未公布。參考:2013年蘭展成人門票60元。
2014年辰山植物園第二屆上海國際蘭展主辦單位:上海辰山植物園
③ 上海佘山有什麼好玩的嗎
1、西佘山園
西佘山園景區是雲間九峰中環境最好、面積最大的景區。園內燦爛的人文景觀和秀麗的自然風光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山上古木參天,修篁蔽日。山頂濃蔭深處一幢氣勢非凡的赭紅色建築,就是名聞遐邇的「遠東第一大教堂」。
2、佘山聖母大殿
佘山聖母大殿是與法國羅德聖母大殿齊名的上海佘山天主教堂,也稱遠東聖母大殿。該堂於1871由法國傳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它集多種建築風格於一體,採用無木無釘無鋼無梁的四無結構,堪稱不對稱的典範。從20世紀40年代起即為世界聞名的天主教聖地,也是國內天主教最主要的朝聖地。
佘山聖母大教堂於公元1871年由法國傳教士始建,1925年翻造擴建,至1935年落成。 大殿東西長56米,南北寬25米,建築面積為1400平方米。建築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從殿基到十字架尖頂高為38米,其中到拱頂為17米,到硫璃瓦為22米。大殿設座位1000個,可容納約1500名的教友。
這座羅馬過渡風格的教堂,有「四無」之稱,即無釘無木無鋼無梁,堪稱不對稱的建築典範。五彩花玻璃大小不一,神像各異。建築造型南長北短,東寬西狹,內圓外尖,內石外磚。
3、佘山天文台
佘山天文台坐落在上海西南郊的歷史名山——佘山之巔,1872年,天主教的巴黎耶穌會傳教士在上海建立了徐家匯天文台,從事氣象、天文和地磁等觀測、預報。
1900年,又在佘山新建一座天文台,安裝了從法國購置的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它在當時是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在上一世紀伴隨中國和西方的幾代天文學家度過無數不眠之夜,拍攝了大量珍貴的天體照片。直到80年代上海天文台自行設計製造了更先進的1.56米天體測量望遠鏡,這架「世紀望遠鏡」才逐漸退出從科研第一線。
除了文物展覽廳,上海天文博物館內還有「佘山之巔」紀念石碑,佘山之巔基岩點,以及一處國際經度聯測的基本點。
4、東佘山園
東佘山園海撥74米,山地面積800餘畝,山地鍾秀、林木蔥郁、景冠九峰。山上動植物資源豐富。這里尤以山間所產竹筍有蘭花幽香而著名,當年清康熙帝南巡至此,品賞後即御書「蘭筍山」三字,並賜名此筍為「蘭花筍」。早在明朝,山上就建有遂高園,白石山莊,眉公釣魚磯等十景。大旅遊家徐霞客曾三游佘山,他的萬里之行就起步於此。
回歸自然,以竹為景,以竹為營,以竹為勝是公園的一大特色,營造著公園清幽寧靜的氛圍。修復和新建的名勝古跡,游樂景點30餘處恰到好處的點綴在南北兩峰。這里四季如春,花香鳥語,有50餘種近萬羽鳥類的森林百鳥園落戶園中。東佘山園已成為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每年中國農歷九月初九舉辦的「重陽登高節」是適合老年人游樂的特色節目,很受老年人的青睞。
5、辰山植物園
上海辰山植物園一年四季都有植物觀賞,在採石場原址上修建的礦坑花園,是園區內的一大亮點。整個園區群規劃巧妙,景觀獨特,已經成為上海一個令人難忘的景點。園區由中心展示區、植物保育區、五大洲植物區和外圍緩沖區等四大功能區構成。中心展示區設置了月季園、旱生植物園、珍稀植物園、礦坑花園、水生植物園、展覽溫室、觀賞草園、岩石和葯用植物園、木樨園等26個專類園。展覽溫室展覽由熱帶花果館、沙生植物館和珍奇植物館組成,為亞洲最大展覽溫室,其中沙生植物館為世界最大室內沙生植物展館。
6、月湖雕塑公園
以湖面為中心,環湖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岸區,展現四季風貌。孩子們在湖畔任意堆沙嬉戲,沙灘後方是「老巨木」樹屋,樹屋上人工的虯根古藤輔以自然的蔓生植物,令人真假莫辨,彷彿置身童話世界。秋岸的美術館造型別致,大部分建築隱藏於地下,呈雙螺旋地景,館內不定期展出各國藝術精品。上海唯一一座坐山擁水的湖上高檔景觀餐飲設施——「秋月舫」就座落在秋岸。冬岸綿延著悠長的湖邊木棧道和精緻小巧的亭台,有湖心亭、月山海(湖上餐廳)、水舞(音樂噴泉)、以及可容納千人的集餐飲、住宿、會務為一體的綜合性設施——月湖會館。
7、東佘山園
東佘山園海撥74米,山地面積800餘畝,山地鍾秀、林木蔥郁、景冠九峰。山上動植物資源豐富。這里尤以山間所產竹筍有蘭花幽香而著名,當年清康熙帝南巡至此,品賞後即御書「蘭筍山」三字,並賜名此筍為「蘭花筍」。
④ 佘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景點介紹
已開放的東佘山與西佘山,是佘山的東西兩峰,青(浦)松(江)公路穿越於兩峰之間。佘山古來多竹,筍有蘭花味,又名「蘭筍山」。
在九峰中,西佘山高度僅次於天馬山,海拔97.2米,東佘山以海拔72.4米列於其後。
佘山山地面積約116.7萬平方米,其中西佘山約60萬平方米,東佘山約56.7萬平方米。佘山竹木蔥籠,又有泉石之美,勝景甚多,徐霞客曾五度來游。宋代在山下建三座寺院,明代建的山莊別墅更多,知名的有遂高園、東佘山居、西佘山居、白石山房、白石山莊等。這些古跡和勝景在清初以後逐漸湮沒。1993年開始修復了部分舊景點,並建了一些新景點。 山體呈東南---西北走向,有南北兩峰,主峰在北,西南山腳臨河。山上原有的木魚石、騎龍堰、沸香泉、眉公釣魚磯、白石山亭等歷史景點已整修,新建觀光塔、森林浴場、仙人洞、騎龍亭、龍潭、滴水觀音等景點,並建造了竹樓、竹迷宮、竹牌樓、竹徑、竹橋、竹亭、竹筒街等,以體現佘山地區的竹文化。
南大門
為東佘山園的正門,設於南高峰西南的山腳下,門似「山」字,三跨尖拱形,鋼筋混凝土結構,高14米,寬34米。門內是一片寬敞的水泥地坪,一條寬8米、368級的花崗岩梯道直上南高峰。梯道兩旁林木高大,在近終點的南側有白石山亭,是遊人登梯道後小憩及瀏覽南部山景的佳處。
眉公釣魚磯
位於南大門內東山麓臨河處。明末文學家陳繼儒(號眉公)晚年在南麓築東佘山居,閉門著書治學,攻金石書畫,有60卷《陳眉公全集》傳世。首都故宮博物院、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均收藏了他的詩畫。陳閑暇時以垂釣為樂,此磯石為眉公垂釣處,故名。
觀光塔
位於海拔65.5米的南高峰頂,為高20多米的原森林防火望塔改建而成。塔圓柱形,觀光平台覆蓋塔頂呈蘑菇狀展開。遊人可從塔外螺旋扶梯登上平台一覽九峰勝景,晴朗天氣可在望遠鏡中見東方明珠塔及楊浦大橋、南浦大橋。
沸香泉
位於南北兩峰間的半山麓。泉自石罅中出,清洌可口,而帶溫性,泉旁石上刻有篆文「沸香泉」三字。
騎龍堰、騎龍亭
騎龍堰系沿南北兩峰之間的西山谷越過山口循東山谷而下的石徑,以整齊的塊石砌就,寬約1米,兩旁樹木濃蔭蔽日,西山谷下路旁立「騎龍堰」石碑。石徑跨山口處建混合結構方亭,名騎龍亭,沿山脊而建的聯結兩峰的小路亦穿亭而過。
黃巢洞
位於西面山腰林木深處。民國25年《佘山小志》載:「山有黃巢洞,凡八所,今多崩壞,間存瓮磚,相傳為黃巢之亂避兵者。」現還存有殘穴,每洞可容數十人。
木魚石
位於北峰北面山脊西側,是一堵形若游魚的石壁。古人傳說天陰時倚石聆聽,隱約有木魚聲或歌聲細語,其實是竹林中所發出的竹嘯的回聲。 西佘山園是佘山九峰中環境最好,面積最大最具特色的森林公園,它以秀麗的自然風光、燦爛的宗教文化、茂密的竹林、峻峭的山峰和雄偉壯觀的山頂建築吸引著中外遊客。東佘山園內建有百鳥苑,這是目前最大的一個集科普、觀賞為 一體的鳥類景點。百鳥苑依山矗立20根高達20-40米的鋼柱,近3萬平方米的聚乙烯網覆蓋整個鳥苑。苑內鳥類有50餘個品種,5000多隻鳥。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近十種。
天主教堂位於西佘山山頂北部,佔地70餘畝,始建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1925年翻造擴建,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從堂基到十字架尖頂高38米,東西長56米,南北寬25米,內設座位3000個,被稱為「遠東第一教堂」,是佘山的標志。整座建築造型獨特,南長北短,東寬西窄,內圓外尖,內石外磚。大堂融多種建築風格於一爐:拱頂、甬道為羅馬式;廊柱為希臘式;尖頂為哥特式;橄欖形鍾樓為以色列式;東端小圓頂為西班牙式;清水壁、斗角地磚、琉璃瓦為中國式。堂內採光極好,各個空間光差很小,依靠拱頂的迴音,不用電聲設備也能使全堂人清晰地聽到佈道聲。
佘山天文台位於山頂南部,由耶穌會神甫集資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圓形拱頂及0.4米天文望遠鏡均訂購於法國。解放後隸屬於紫金山天文台,1962年起改稱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佘山工作站。1987年在天主教堂西側建新天文台,安裝了國產的1.56米天體測量望遠鏡,舊天文台供遊客參觀。
佘山修道院位於西南山麓。此地原有宋治平二年(1065年)建的宣妙講寺,毀於抗日戰爭前,1985年在此建修道院,成為專門培育中國天主教神父的搖籃。修道院佔地約1.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主要建築具有哥特式風格,布局合理,環境幽雅清靜。
天主教中堂位於南側山腰部。同治二年始建時僅有五間平房,為傳教士休養憩息之所。以後不斷擴建,現今的中堂重建於光緒二十年,可容500多人,堂前圓形廣場西側有3亭,亭內分別供耶穌聖心、聖母及亞瑟的塑像,合稱「三聖亭」。
佘山地震基準台 坐落在竹樹掩映的西佘山東麓邊的佘山地震基準台,前身是上海觀象台,已有百年歷史。佘山地震基準台屬國家地震局一類台,配有各種先進的觀測儀器和專門人才,為國內外提供高質量的地震資料和數據,曾多次參加過國際地球聯測。 護珠寶光塔俗稱「斜塔」,位於天馬山中峰之右,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由橫山鄉人許文全建,距今已有923年之久。塔七級八面,磚木結構,高20餘米。塔身雖小,但屹立山間,顯得挺拔秀麗。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高宗賜五色佛舍利藏於此塔內,故時顯寶光。到了清代,天馬山香火仍極旺盛。據清人諸聯的《明齋小識》記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寺里演戲祭神,燃放爆竹,因而起火,燒去塔心木及扶梯、樓板等,塔梯、腰檐、平座也都毀壞,僅剩磚砌塔身。塔身上截西南角留有殘木一段,便是明證。後有人在陳磚縫中發現宋代元豐錢幣,遂不斷拆磚覓寶,使塔底西北角磚身漸被拆去,形成約2米直徑的大窟窿。由於地基變動,使塔身逐漸向東南方向傾斜6°51′52″,塔頂中心移位2.27米,故俗稱斜塔。據《人民日報》報道:護珠寶光塔比義大利比薩斜塔還傾斜1度多,可稱世界第一斜塔。1983年3月,此塔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位於小崑山鎮盪灣村北,整座墓園由牌坊、碑亭、墓基組成,高2米多,佔地近3畝。1961年陳毅同志親筆題寫墓碑,1980年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⑤ 婁縣的華亭、松江、上海
松江區歷史悠久,自古經濟發達,文化興盛,人才薈萃。據考古發現,距今約6000年,先民們就在九峰一帶勞動生息。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東吳名將陸遜以功封華亭侯,華亭始見於史志。唐天寶十年(751年),分崑山縣南部、嘉興縣東部、海鹽縣東北部置華亭縣。至清嘉慶十年(1805年),演變為松江府,下轄7縣(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金山、南匯)、1廳(川沙)。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華亭、婁縣合並為華亭縣。民國3年改稱松江縣。解放後,松江縣隸松江專區。1958年3月,松江專區撤銷,改隸蘇州專區;同年11月由江蘇劃歸上海。
1988年全縣面積605.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6.99萬畝,水面9.06萬畝。全縣總人口496771人(男246859,女249912),其中松江鎮84956人。
縣城東北距上海中心人民廣場約40公里。縣境東與上海縣、閔行區、奉賢區為鄰,南、西南與金山縣交界,西、北與青浦區接壤。1988年轄3鎮、18鄉。
本縣地處太湖流域碟形窪地底部,境內地勢平坦,東、南部略高,西、北部低窪,為長江三角洲平原,西北部有十幾座小山丘。黃浦江三大源流在本縣南部匯合,東流出境。境內河渠縱橫,池塘眾多,是典型的水網地帶。所有河流均系感潮河道,每晝夜漲、落各2次。黃浦江(米市渡)最高水位為吳淞零上3.8米;警戒水位3.3米,危險水位3.5米。
本縣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區,受冷暖空氣交替影響。年平均氣溫15.4℃,最高氣溫38.2℃,最低氣溫零下10.5℃,無霜期230天。年平均降水量1103.2毫米,雨日137天。6~7月有梅雨,平均20天左右。夏秋常有台風過境,平均每年1.5次。局部地區有時有龍卷風、冰雹為害。秋冬多霧。易澇少旱。
本縣的香粳米、四鰓鱸魚、佘山蘭花筍、黃桃、綠茶、草長浜紅菱、蘭花小茄、泖河大蟹等,稱譽古今。解放後,由陳永康培育的「老來青」稻穀,曾揚名中外,為我國水稻增產發揮過重要作用。
悠久的歷史,遺留下大量文物古跡。松江縣城中有:唐代陀羅尼經幢,宋代興聖教寺塔(方塔)、望仙橋,以及始建於宋,明代重建的雲間第一橋(跨塘橋),元代雲間第一樓、清真寺,明代磚雕照壁、西林塔、葆素堂、頤園、大倉橋、《急就章》碑,清代醉白池、蘭瑞堂(楠木廳)、邱家灣天主堂、遂養堂(張祥河宅)、陳化成祠等。鄉間有湯村廟、廣富林、姚家圈、平原村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塔匯鄉有始建於唐代的李塔;天馬山、佘山有宋代護珠塔(斜塔)、秀道者塔;泗涇的南村,曾是元末學者陶宗儀寄居地;鳳凰山有明代草書大家張弼墓;華陽橋有明代平倭墓碑;小崑山北盪灣村有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廣富林有陳子龍墓等。九峰歷來為重要名勝區,古代每峰都有「八景」、「十景」的記載。在西佘山上建於清代的天主堂、天文台,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重要景觀。
⑥ 佘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上海佘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中國上海西郊松江區境內,距市中心30公里,是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勝地,佔地401公頃。園內十二座山峰猶如十二顆大小不等的翡翠從西南趨向東北,蜿蜒連綿13公里,使一馬平川的上海平原呈現出靈秀多姿的山林景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這里曾一度辟為植物園,後因「文革」被迫停建,1993年由中國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1995年佘山地區由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佘山歷來以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和源遠流長的宗教勝跡名聞遐邇。園林佛香泉、洗心泉、三冷泉與摩崖石刻、眉公釣魚磯交相映輝;騎龍堰、涌月台、木魚石與透道者塔、天馬斜塔相映成趣。山上遠東第一大教堂與中國一流的天文台融為一體;山下森林百鳥苑、空中纜車、旱地雪撬集於一地。登高遠眺,九峰三泖,山山玲瓏,勝跡相連,如入畫卷;漫步林間,桃紅柳綠,處處俏麗,景景嬌艷,勝似雲間。
歷年先後建成了佘山國家森林公園東、西山園,小崑山園,建成了佘山索道、旱地雪撬、森林百鳥苑,森林賓館,森林飯店等一大批景點及高檔次的森林旅遊服務設施。已成為一個集森林旅遊,園林綠化為一體的多種經營的綜合性企業。
多年來,佘山度假區始終把握「回歸自然、休閑度假」的開發思路和功能定位,積極貫徹為上海都市旅遊配套服務的建設宗旨。先後投入10多億元,重點加強區內道路網架、供電、供水、污水處理、燃氣等基礎設施建設,相繼建成和拓寬沈磚、方松、佘北公路等多條骨架幹道,建成萬門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局房,7萬噸級自來水廠,6000噸級污水處理廠等一批重要基礎設施;與此同時,著重優化生態環境,陸續闢建出八十萬平方米賞心悅目,陸續建成東、西國家森林公園、佘山森林賓館、天馬高爾夫俱樂部等一批集觀光旅遊、娛樂休閑位一體的旅遊景觀、賓館度假村。 佘山度假區的迅速發展,確立了佘山地區作為上海最大旅遊度假基地的地位。當前區內已形成集游樂、觀光、會務、休閑、度假、居住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度假區的雛形,吸引了大量遊人前來觀光游覽。近幾年年均客流量到達180萬人次以上。
3西佘山園編輯
佘山全景
西佘山園景區是雲間九峰中環境最好、面積最大的景區。園內燦爛的人文景觀和秀麗的自然風光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山上古木參天,修篁蔽日。山頂濃蔭深處一幢氣勢非凡的赭紅色建築,就是名聞遐邇的「遠東第一大教堂」。與之毗鄰的那個穹廬形建築,是中國最古老的天文觀測台。而位於山腰的中山教堂、三聖亭、蜿蜒曲折的苦路和距今逾千年的修道者塔,又為該園壇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而西南坡的茶園是唯一的「上海龍井」產地,堪稱茶中精品。
佘山聖母大殿
佘山聖母大殿是與法國羅德聖母大殿齊名的上海佘山天主教堂,也稱遠東聖母
佘山聖母大殿
大殿。該堂於1871由法國傳教士始建。1935年落成。它集多種建築風格於一體,採用無木無釘無鋼無梁的四無結構,堪稱不對稱的典範。從20世紀40年代起即為世界聞名的天主教聖地,也是國內天主教最主要的朝聖地。
佘山聖母大教堂於公元1871年由法國傳教士始建,1925年翻造擴建,至1935年落成。 大殿東西長56米,南北寬25米,建築面積為1400平方米。建築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從殿基到十字架尖頂高為38米,其中到拱頂為17米,到硫璃瓦為22米。大殿設座位1000個,可容納約1500名的教友。
這座羅馬過渡風格的教堂,有「四無」之稱,即無釘無木無鋼無梁,堪稱不對稱的建築典範。五彩花玻璃大小不一,神像各異。建築造型南長北短,東寬西狹,內圓外尖,內石外磚。大殿集多種建築風格於一體,其拱形、甬道為羅馬式,廊柱為希臘式,尖頂為哥特式,橄欖形鍾樓為以色列式,東端小圓頂為西班牙式,清水壁和斗角地磚為中國民族式,硫璃瓦則為中國宮廷式。殿內冬暖夏涼,採光極好。廊柱和斗拱之間的壁槽具有良好的吸潮功能和清潔功能。
1942年9月12日,羅馬教宗庇護十二世冊封佘山教堂為乙級宗座聖殿(minor Basilica),這是遠東第一座受到教宗敕封的聖殿。
冊封聖殿
上海天文博物館
上海天文博物館坐落在上海西南郊的歷史名山——佘山之巔,它的前身是有著百年歷史的佘山天文台。1872年,天主教的巴黎耶穌會傳教士在上海建立了徐家匯天文台,從事氣象、天文和地磁等觀測、預報。1900年,又在佘山新建一座天文台,安裝了從法國購置的40厘米雙筒折射望遠鏡,它在當時是亞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在上一世紀伴隨中國和西方的幾代天文學家度過無數不眠之夜,拍攝了大量珍貴的天體照片。直到80年代上海天文台自行設計製造了更先進的1.56米天體測量望遠鏡,這架「世紀望遠鏡」才逐漸退出從科研第一線。
除了文物展覽廳,上海天文博物館內還有「佘山之巔」紀念石碑,佘山之巔基岩點,以及一處國際經度聯測的基本點。
佘山之巔(2張)
4東佘山園
東佘山園海撥74米,山地面積800餘畝,山地鍾秀、林木蔥郁、景冠九峰。山上動植物資源豐富。這里尤以山間所產竹筍有蘭花幽香而著名,當年清康熙帝南巡至此,品賞後即御書「蘭筍山」三字,並賜名此筍為「蘭花筍」。早在明朝,山上就建有遂高園,白石山莊,眉公釣魚磯等十景。大旅遊家徐霞客曾三游佘山,他的萬里之行就起步於此。
回歸自然,以竹為景,以竹為營,以竹為勝是公園的一大特色,營造著公園清幽寧靜的氛圍。修復和新建的名勝古跡,游樂景點30餘處恰到好處的點綴在南北兩峰。這里四季如春,花香鳥語,有50餘種近萬羽鳥類的森林百鳥園落戶園中。東佘山園已成為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每年中國農歷九月初九舉辦的「重陽登高節」是適合老年人游樂的特色節目,很受老年人的青睞。
5天馬山園
天馬山園高98.2米,是九峰中最高的山峰,山地面積約1800畝。古時山上多梵宮寺院,每逢陽春三月,松郡鄉民由此山進香,香火極盛,故又俗稱「燒香山」。在半山間,有一座塔名叫「護珠寶光塔」,建於公元年1079年(北宋元豐二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其塔因斜度達6°51'52"比義大利比薩斜塔還傾斜1°多,可稱世界第一斜塔。現此塔屬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他景觀還有天馬山佛光、上清泉、古銀杏樹、東岳行宮-中峰寺、鯉魚石、上峰寺、選勝樓、三高士墓(元楊維楨、錢維善、陸居仁)、天下第四泉(濯月泉)、圓智教寺、朝真道院、二陸(陸機、陸雲)草堂。
6小崑山園
小崑山園地處九峰之西南端,為西晉著名文學家陸機,陸雲的故鄉。山上原有眾多古跡,今大都已湮沒。山上尚存的「夕陽在山」石刻,據考證為宋代大文豪蘇軾書跡。山巔有一株樹齡為450年的大銀杏,至今長勢旺盛。
7客運索道
客運索道是上海地區僅有的空中觀光纜車,遊客可隨意上下,盡情觀賞東西佘山的風光景色。索道全長1080米,高差80米,共掛18隻吊廂,進站時慢速,出站時行速最高為每秒3米,乘座舒適,富有樂趣。
客運索道已於2008年上半年拆除。
8森林鳥苑
森林百鳥苑位於佘山國家森林公園東佘山園內,佔地2萬余平方米的鳥園內,飼養各種鳥類50餘種,近萬羽,其中有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白鶴、丹頂鶴、綠孔雀等,園內鸚鵡館從國外引進的鸚鵡種群讓人流連往返,水禽池內野鴨,黑天鵝成雙結對,白鶴,丹頂鶴在池邊悠閑自得地踱步。林間百鳥鳴翠,紅嘴藍鵲、太平鳥、相思鳥等立於枝頭之上。灰喜雀、鸚鵡等「人鳥對話」、「升旗」、「打藍球」、「打水」等鳥技表演、更是讓人捧腹不止。
森林百鳥園是上海地區唯一的知鳥、愛鳥、護鳥科普教育基地。
9森林賓館
森林賓館坐落於被贊譽為「人間仙境、世外桃源」的東佘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南山麓,幢幢歐式別墅掩映在濃郁深香的山色中。森林賓館上有萬竿翠竹,下有參天古木,瀑布潺潺,飛鳥啼鳴,宜居住與集會。
賓館擁有標准客房,套房,豪華套房和會議中心,配有中央空調、程式控制電話、閉路電視、兼備餐廳、舞廳、撞球房、棋牌室、網球場、健力房、醫療保健站等,供賞景、度假、休閑、娛樂、健美等多項活動。
⑦ 上海佘山有蘭花筍的傳話,可從來沒有聽說,沒有看到過野生蘭花。 佘山有野生蘭花嗎
所謂蘭花筍不是蘭花的筍,就是竹筍。。。佘山山上多的是
⑧ 上海佘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你說的佘山是指哪個區域?你確定你了解你說的佘山嗎? 佘山地鐵站屬於泗涇鎮,過了天橋才是佘山地區,這是行政劃分。 算了,算了,說了你不明白。 那些什麼花花世界的地方我就不太懂,直接說景點把。 松江佘山,地理位置很好,這里有上海的九山十二峰——東佘山南北高峰,西佘山,鳳凰山,辰山,天馬山等等。 這里還有月湖雕塑公園,上海推薦帶寵物的公園。歡樂谷就不用介紹了把,年輕人喜歡的音樂節,瑪雅水世界,過山車,蹦極。。。。。 辰山植物園。廣富林遺址公園。青青世界。大學城打卡食堂也不錯。還有這邊的關罪犯的地方和墓地也很多。綠地就更多了。松江老城的小吃,泗涇古鎮老街的羊肉。還有無數的農家樂。高爾夫俱樂部,卡丁車俱樂部,別墅轟趴,,,深坑酒店。車墩影視樂園。雪狼湖度假村。 我實在是說不全,因為我太窮,玩的很多地方都要攢很久的錢才能去。 希望你能一個一個玩過來,回頭在這里告訴我,也就等於我去玩過一樣一樣的。最後謝謝你讓我有機會隨著你去玩這么多地方,感恩。
⑨ 大家說說上海的佘山好玩嗎
98米~~想來也只有這個山可以去,上海的最高峰
⑩ 佘山旅遊攻略
佘山位於中國上海市松江區,分東佘山跟西佘山,海拔分別是98米和97米,是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勝地。現建有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園內共12座山峰。
佘山森林公園內的山峰使一馬平川的上海平原呈現出靈秀多姿的山林景觀。山上有著名的天主教朝聖地——佘山聖母大教堂(與法國羅德聖母大殿齊名,也稱遠東聖母大殿),還有秀道者塔,佘山地震基準台,佘山月湖和佘山天文台。
相傳青黃兩蟒修煉升天,偷飲仙水成龍仍不知足,被王母放逐後為害人間。玉帝派雷公轟擊,兩蛇現出蛇形,墜地而亡,變成東西蛇山。後人因「蛇」字不吉利,改稱「佘山」。
景區先後建成佘山國家森林公園東、西山園,小崑山園,佘山索道、旱地雪撬、森林百鳥苑等一大批景點。西佘山園景區是環境最好、面積最大的景區。園內燦爛的人文景觀和秀麗的自然風光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東佘山園以山間所產竹筍有蘭花幽香而著名,當年清康熙帝南巡至此,品賞後即御書「蘭筍山」三字,並賜名此筍為「蘭花筍」。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和源遠流長的宗教勝跡更令佘山聞名。園林佛香泉、洗心泉、三冷泉與摩崖石刻、眉公釣魚磯交相映輝;騎龍堰、涌月台、木魚石與透道者塔、天馬斜塔相映成趣。山上遠東第一大教堂與中國一流的天文台融為一體;山下森林百鳥苑、空中纜車、旱地雪撬集於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