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荷花酥
1. 你吃過哪些糯嘰嘰的糕點
湯圓、年糕、粽子、糯米團子、打糕,這些都是糯嘰嘰的糕點。都比這好吃。
2. 菜餚面點有哪六種形態
(一)按面團性質分類
按面點所採用的面團性質來分類,一般可以將面點製品分為水調面團(冷水面團、溫水面團、開水面團)、膨鬆面團(生物膨鬆面團、化學膨鬆面團、物理膨鬆面團)、油酥面團(層酥面團、松酥面團)、米粉面團(糕類面團、團類面團)和其他面團。這種分類法對學習和研究面點皮坯形成原理有幫助,在專業教學上常運用此分類方法。
(二)按原料類別分類
按面點所採用的主要原料進行分類,一般可以分為麥類麵粉製品,如包子、饅頭、麵包等;米類及米粉製品,如八寶飯、湯圓、年糕等;豆類及豆粉製品,如綠豆糕、豌豆黃等;雜糧和澱粉類製品,如小窩頭、黃米炸糕、玉米煎餅等;其它原料製品,如荔芋角、薯茸餅、南瓜餅等。由於製作面點的原料十分廣泛,原輔料相互搭配,所以按原料分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按成熟方法分類 ?按面點所採用的成熟方法來分類,一般可以分為煮、蒸、煎、炸、烤、烙、炒等。這種分類方法常用於教學及面點實例的歸納,與面團性質的分類相結合,能比較系統地對面點進行分類。
(四)按形態分類 ?這種分類方法是按照人們習慣的各種面點的基本形狀進行劃分的,也是面點師常用的分類方法,也稱為商品分類法。一般可以分為:糕、餅、團、酥、包、餃、條、粽、粥、羹、粉、面、飯、凍、燒賣、餛飩等。 ?
(五)按口味分類 ?按口味一般可將面點分為甜味、鹹味、復合味三種。這種分類方法對宴席面點、茶點的配置具有重要意義。
3. 怎麼做面點
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其中中式點心品種繁多。在經過數千年點心師們的創新發展,它們的基本形態也豐富多彩,造型逼真,例如幾何形、象形、自然形等等。烘焙食品是由西方引進的,它們雖然食用方便,營養豐富,但是在造型方面比較中國點心來說還是有所不同。
一、點心的形
1.包類主要指各式包子,屬於發酵面團。其種類花樣極多,根據發酵程度分為大包、小包;根據形狀分為提褶包,如三丁包子、小籠包等;花式包,如:壽桃包、金魚包等;無縫包,如:糖包、水晶包等。
2.餃類是我國面點的一種重要形態,其形狀有:木魚形,如水餃,餛飩等;月牙形,如蒸餃、鍋貼、水餃等;梳背形,如蝦餃等;牛角形如鍋貼等;雀頭形如小餛飩等;還有其他象形品種,如花式蒸餃等。按其用料分則有:水面餃類,如水餃、蒸餃、鍋貼;油麵餃類,如:咖喱酥餃、眉毛餃等;其他如澄面餃、玉米面蒸餃、米粉制的紅白餃子等。
3.糕類多用米、麵粉、雞蛋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米粉類的糕有:松質糕,如五色小圓松糕、赤豆豬油松糕等;粘質糕,如豬油白糖年糕、玫瑰百果蜜糕等;發酵糕類,如棉花糕等。麵粉類的糕有千層油糕、蜂糖糕等。蛋糕類有清蛋糕、花式蛋糕等。其他還有山葯糕、馬蹄糕、栗糕、花生糕等用水果、乾果、雜糧、蔬菜等製作的糕。
4.團類團類常與糕並稱糕團,一般以米粉為主要原料製作,多為球形。品種有:生粉團,如湯團,鴿子圓子等;熟粉團,如雙餡團等。其他還有果餡元宵、麻團等品種。
5.卷類用料范圍廣,品種變化多。品種有:酵面卷,可分為卷花捲,如四喜卷、蝴蝶卷、菊花捲等;折疊卷,如豬爪卷、荷葉卷等;抻切卷,如銀絲卷、雞絲卷等。米(粉)團卷,如:如意芝麻涼卷等。酥皮卷,如欖仁擘酥卷等。餅皮卷,如芝麻鮮奶卷等。其他還有春卷等特殊的品種。
6.餅類餅類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品種之一。根據坯皮的不同可以分為:水面餅,如薄餅、清油餅等;酵面餅類,如黃橋燒餅、酒釀餅等;酥面餅類,如蔥油酥餅、蘇式月餅等;其他還有米粉製作的煎米餅,蛋面製作的餚肉鍋餅,果蔬雜糧製作的荸薺餅、桂花粟餅等。
7.酥類酥類大多為水油麵皮酥類。按照表現方式分有:明酥,如鴛鴦酥油、藕絲酥等;暗酥,如雙麻酥餅等;半暗酥,如蘋果酥等。其他還有桃酥、蓮蓉甘露酥等混酥品種。
8.條類主要指面條、米線等長條形的面點。面條類有:醬汁鹵面,如擔擔面、炸醬面、打鹵面等;湯面,如清湯面、花色湯面等;炒麵,如素炒麵、伊府麵等;其他還有涼面、燜面、燴面等品種。油條、雲南的過橋米線等也屬於條類製品。
9.飯類是我國廣大人民尤其是南方人的主食。可分為普通米飯和花式飯兩種。普通米飯又分為蒸飯、燜飯等,花式飯則可分為炒飯、蓋澆飯、菜飯和八寶飯等。
10.粥類這也是我國廣大人民的主食之一,分為普通粥和花式粥兩類。普通粥又分為煮粥和燜粥。花式粥則可分為甜味粥,如綠豆粥、臘八粥等;鹹味粥,如魚片粥、皮蛋粥等。
11.凍類凍類為夏季時令品種,以甜食為主,如西瓜凍、杏仁豆腐等。
12.其他類除了前面已提到的面點形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品種如饅頭、麻花、粽子、燒賣等,也是人們所喜愛的。
二、面點外形特徵
我國面點的造型種類繁多,不同的品種具有不同的造型,即使同一品種,不同地區,不同風味流派也會千變萬化,造型逼真。但從總體上看,面點的外形都有一定的特徵,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幾何形態幾何形態是造型藝術的基礎。幾何形態在面點造型中被大量採用,它是模仿生活中的各種幾何形狀製作而成。幾何形又可分為單體幾何形和組合式幾何形。單體幾何形如湯圓、藕粉團子的圓形;粽子的三角形、梯形;方糕的方形;鍋餅的長方形;千層油糕的菱形等。立體裱花蛋糕則是由幾塊大小不一的幾何體組合而成,再加上與各種裱花造型的組合,形成美觀的立體造型。總體上看這種蛋糕即屬於組合式幾何形。
2.象形形態它可分為仿植物形和仿動物形。
(1)仿植物形是面點製作中常見的造型,尤其是一些花式面點,講究形態,往往是模仿自然界中的植物,如花卉,像船點中的月季花、牡丹花;油酥製品中的荷花酥、百合酥、海棠酥;水調製品中的蘭花餃、梅花餃等,也有模仿水果的,像酵面中的石榴包、壽桃包、葫蘆包等,而船點中就更多了,柿子、雪梨、葡萄、橘子、蘋果等;模仿蔬菜的有青椒、蘿卜、蠶豆、花生等。
(2)仿動物形這也是較為廣泛的一種造型,如酵面中的刺蝟包、金魚包、蝙蝠夾、蝴蝶夾等;水調面點中的蜻蜓餃、燕子餃、知了餃、鴿餃等;船點中就更多了,金魚、玉兔、雛雞、青鳥、玉鵝、白豬……這些都是仿動物形面點。
3.自然形態採用較為簡易的造型手法使點心通過成熟而形成的不十分規則的形態,如開花饅頭,經過蒸制自然「開花」。其他如開口笑、宮廷桃酥、蜂巢蛋黃角、芙蓉珍珠餅等也是在成熟過程中自然成形的。
三、面點形狀要求
我國面點的成形從成形手段看有手工成形、印模成形、機器成形3種,但從實際情況看,仍然以手工成形為主,通過面點師靈巧的雙手捏塑成各種形狀。面點造型中的一系列操作技巧和工藝過程都要圍繞食用和增進食慾這個目的進行,首先是好吃,其次才是好看,既能滿足人們對飲食的慾望,又能使人們產生美感。但以味美為主的面點,也有具體的形態作為依託。所以面點形狀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造型力求簡潔自然。我們在製作面點時,要力求簡潔、明快,向抽象化方向發展。一方面因為製作面點的首要目的是食用,而不是觀賞;另一方面,過分講究逼真,費時費工,食品易受污染,不符合現代快節奏生活的需要。簡潔、明快、自然,既能滿足食慾,又衛生,是追求的方向,那種繁瑣裝飾,刻意寫實的做法要堅決擯棄。
2.講求形象生動。我國面點的形,主要表現在面團、坯皮上加以表現,歷來面點師們就善於製作形態各異的花卉、鳥獸、魚蟲、瓜果等,增添了面點的感染力和食用價值。面點的味好、形好,不但可以給人以藝術上的享受,而且可以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
面點造型對於題材的選用,要結合時間因素和環境意識,宜採用人們喜聞樂見、形象簡潔的物象為佳,如金魚、白兔、玉鵝、蝴蝶、鴛鴦等。要善於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徵,從生活中去提煉出適合面點造型點的藝術造型。可通過運用省略法、誇張法、變形法、添加法、幾何法等手法,既創造出形象生動的面點,又簡潔迅速。例如裱花蛋糕中用於裝飾的月季往往省略到幾瓣,但仍不失月季花的特徵;「金魚餃」著重對金魚眼和魚尾進行誇張則更加形象。「蝴蝶卷」則把蝴蝶身上復雜的圖案處理成對稱的幾何形等,既形象生動又簡便易行。
4. 面點問題
推薦幾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天津包子原料:麵粉5公斤,面肥500克,水2.5公斤,鹼適量;豬肥瘦肉(3:7)4公斤,口蘑湯1.2公斤,醬油800克,香油400克,蔥花、薑末、味精適量。製法: ①.將面肥用水解開,加麵粉和成面團,靜置發酵。②將豬肉剁(絞)成肉茸,分3次加入醬油拌勻。然後邊攪邊加口蘑湯,直至湯加完,肉餡發粘成糊狀,再加入蔥花、薑末、香油、味精,拌勻成餡。③將發酵好的面團對鹼揉勻,搓成長條下成每50克4個的面劑。④將面劑擀成圓形成,抹上餡,捏成圓形包子,上屜用旺火蒸約10分鍾即熟。特點:皮薄餡嫩一包漿,鮮香清口順嘴流湯。山東包子原料:麵粉5公斤,面肥500克,水2.5公斤,鹼適量;豬五花肉3公斤,白菜5公斤,鹿角菜500克,甜面醬、豬油、香油、蔥花、薑末、香菜、鹽、味精、胡椒面適量。製法:①將面肥用水解開,加麵粉和成面團,靜置發酵。②豬肉切成赤豆大小的丁,白菜剁碎擠凈水,鹿角菜泡開切成末,香菜切末,然後混合一起加鹽、香油等攪拌均勻,最好加蔥花拌勻即成餡。③將發好的面團對鹼揉勻,搓條下劑(每50克2個),擀成圓成,上餡捏成包子,上屜用旺火蒸約15分鍾即熟。特點:肥而不膩,具有山東風味。
揚州三丁包子的製作方法
原料:發酵面團650g,豬肋條肉500g,熟雞肉100g,鮮筍100g,醬油75g,白糖50g,蝦籽5g,
澱粉20g,姜蔥米適量。
製法:1、將豬肋條肉洗凈焯水,放入湯鍋,投入蔥、生薑、酒,煮至七成熟,撈出晾涼,改刀成0.7cm見方
的肉丁,將熟雞肉切成0.8cm的雞丁,熟筍改刀成0.5cm的筍丁,另將炒鍋上火火,放入底油,蔥姜
米煸香,倒入三丁加入醬油、白糖、蝦籽,加進雞湯適量,大火煮沸,中火煮至上色入味,改用大火
加入濕淀料勾琉璃芡,上下翻動使三丁充分吸收鹵汁,盛起晾涼備用。
2、將面團搓條,摘成12隻面劑,用手掌拍成10厘米直徑的圓皮,刮上涼透的餡心,左手掌托住皮子,
掌心略凹,左手將包皮平托於胸前,右手拇指與食指自右向左依次捏出32個皺褶;用右手的中指與
拇指捏住起皺褶的皮子邊緣,每次捏褶子時,拇指和中指捏攏,不要分開;拇指與食指略微向外拉一
拉,使包子最後形成「頸項」,如鯽魚嘴,放放籠內醒一會兒,置於籠鍋,蒸約12分鍾即可,待皮
子不粘手,即至嘴內略汪出鹵汁即可出籠。
特點:皮子吸時了餡心的鹵汁,松軟鮮美。餡心軟硬相應,咸中帶甜,甜中有脆,油而不膩,包子造型美觀
,是維揚點心的代表品種。
玉米窩窩頭的玉米饅頭的製作方法(圖片)
玉米窩窩頭
原料:玉米粉500克,糯米粉50克。
調料:白糖50克,熱水。
製作方法:將玉米面、糯米粉用熱水加白糖和勻揉成面團,下劑後用手捏成窩窩形狀,上籠蒸熟即成。
風味特色:玉米香味濃郁,甜香軟糯。
技術要領:玉米粉要選用糯玉米製作的粉。
玉米饅頭
主料:玉米粉、麵粉、糖、酵母
做法:將麵粉.玉米粉.糖.還有酵母揉成面團,發酵2個小時,然後揉成饅頭放在蒸鍋里在發酵十分鍾,點火,水開後蒸10分鍾即可。
備注 :高梁粉、黑米粉、蕎麥粉都可以類似的做法做成饅頭,香味淳樸、風味獨具。
教你蒸饅頭
1、蒸饅頭怎樣才能不粘屜布:饅頭蒸熟後不要急於卸屜。先把籠屜上蓋揭開,繼續蒸3~5分鍾。待最上面一屜饅頭很快乾結後,卸屜翻扣案板上,取下屜布。這樣,饅頭既不粘屜布,也不粘案板。稍等1分鍾再卸第二屜,如是依次卸完。
2、發面的最佳溫度:發面最適宜的溫度是27~30度。面團在這個溫度下,2~3小時便可發酵成功。為了達到這個溫度,根據氣候的變化,發面用水的溫度可作適當調整:夏季用冷水;春秋季用40度左右的溫水;冬季可用60~70度熱水和面,蓋上濕布,放置在比較暖和的地方。
3、發面酸鹼度的檢測:面團發酵以後,必須對入適量鹼液,揉勻。可用以下方法來檢測其酸鹼度:
(1) 拍。用手拍面團,如果聽到「嘭嘭」聲,說明酸鹼度合適;如果聽到「空空」聲,說明鹼放少了;如果發出「叭嗒,叭嗒」的聲音,說明鹼放多了。
(2) 看。切開面團來看,如剖面有分布均勻的芝麻粒大小的孔,說明鹼放得合適;如出現的孔小,呈細長條形,面團顏色發黃,說明鹼放多了;如出現不均勻的大孔,面團顏色發暗,說明鹼放少了。
(3) 嗅。扒開面團嗅味,如有酸味,說明鹼放少了;如有鹼味,說明鹼放多了;如只聞到面團的香味,說明鹼放得正合適。
(4) 抓。手抓面團,如面團發沉,無彈性,說明鹼放多了;如不發粘,也不發沉,而且有一定彈性,說明鹼放得正好。
(5) 嘗。將揉好鹼液的面團揪下一丁點兒放入口中嘗味,如有酸味說明鹼放少了;如有鹼澀味,說明鹼放多了;如果覺得有甜味,就是鹼放得合適。
美味的餃子的製作過程是這樣的:
第一、首先要把面發好,說到發面,就要掌握好和面的技術,一般來說是一斤面要加0.7公斤的水,要事先把發面的引子泡好,與面一起和,面發的時間與季節有關系,一般來說,天氣越冷,用的時間越長。在攝氏20度下,一般需要2個小時。註:用溫水和面,蒸出來的饅頭和包子比較軟和。老人孩子都喜歡。看面發酵最簡單方法用手按一下,如果按下的面坑很快鼓起來那就證明面發好了。
第二、要做好餡兒:對包子來說,做餡是有技術的了,製作過程如下:
1、把餡的主料做好,如肉餡或素餡,肉餡的要把肉切成丁,用麻油、醬油、花椒粉、味精等伴好,養至少一個小時;
2、輔餡要做好,如用韭菜的,就要先洗好涼干,再來切好,放在一邊,等待使用;
第三、伴餡:把上述的餡伴起來,用花生油及其他的調味品調好,放入的食鹽要適中,這時餡就做好了;
第四、把爐火調整好,蒸鍋放入水至沸,等待包子包好後放入;
第五、包包也有技術,要皮薄,一兩能包10個,一個包上的皺褶有20個,這樣的包子又好看又好吃;把包好的包子放入蒸籠,包子與包子間要有適度的間隙,一般要有1.5公分即可;
第六,要旺火,蒸15分鍾後啟籠,再稍涼一會兒。
七:開吃,不過不要撐著啊。
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其中中式點心品種繁多。在經過數千年點心師們的創新發展,它們的基本形態也豐富多彩,造型逼真,例如幾何形、象形、自然形等等。烘焙食品是由西方引進的,它們雖然食用方便,營養豐富,但是在造型方面比較中國點心來說還是有所不同。
一、點心的形
1.包類主要指各式包子,屬於發酵面團。其種類花樣極多,根據發酵程度分為大包、小包;根據形狀分為提褶包,如三丁包子、小籠包等;花式包,如:壽桃包、金魚包等;無縫包,如:糖包、水晶包等。
2.餃類是我國面點的一種重要形態,其形狀有:木魚形,如水餃,餛飩等;月牙形,如蒸餃、鍋貼、水餃等;梳背形,如蝦餃等;牛角形如鍋貼等;雀頭形如小餛飩等;還有其他象形品種,如花式蒸餃等。按其用料分則有:水面餃類,如水餃、蒸餃、鍋貼;油麵餃類,如:咖喱酥餃、眉毛餃等;其他如澄面餃、玉米面蒸餃、米粉制的紅白餃子等。
3.糕類多用米、麵粉、雞蛋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米粉類的糕有:松質糕,如五色小圓松糕、赤豆豬油松糕等;粘質糕,如豬油白糖年糕、玫瑰百果蜜糕等;發酵糕類,如棉花糕等。麵粉類的糕有千層油糕、蜂糖糕等。蛋糕類有清蛋糕、花式蛋糕等。其他還有山葯糕、馬蹄糕、栗糕、花生糕等用水果、乾果、雜糧、蔬菜等製作的糕。
4.團類團類常與糕並稱糕團,一般以米粉為主要原料製作,多為球形。品種有:生粉團,如湯團,鴿子圓子等;熟粉團,如雙餡團等。其他還有果餡元宵、麻團等品種。
5.卷類用料范圍廣,品種變化多。品種有:酵面卷,可分為卷花捲,如四喜卷、蝴蝶卷、菊花捲等;折疊卷,如豬爪卷、荷葉卷等;抻切卷,如銀絲卷、雞絲卷等。米(粉)團卷,如:如意芝麻涼卷等。酥皮卷,如欖仁擘酥卷等。餅皮卷,如芝麻鮮奶卷等。其他還有春卷等特殊的品種。
6.餅類餅類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品種之一。根據坯皮的不同可以分為:水面餅,如薄餅、清油餅等;酵面餅類,如黃橋燒餅、酒釀餅等;酥面餅類,如蔥油酥餅、蘇式月餅等;其他還有米粉製作的煎米餅,蛋面製作的餚肉鍋餅,果蔬雜糧製作的荸薺餅、桂花粟餅等。
7.酥類酥類大多為水油麵皮酥類。按照表現方式分有:明酥,如鴛鴦酥油、藕絲酥等;暗酥,如雙麻酥餅等;半暗酥,如蘋果酥等。其他還有桃酥、蓮蓉甘露酥等混酥品種。
8.條類主要指面條、米線等長條形的面點。面條類有:醬汁鹵面,如擔擔面、炸醬面、打鹵面等;湯面,如清湯面、花色湯面等;炒麵,如素炒麵、伊府麵等;其他還有涼面、燜面、燴面等品種。油條、雲南的過橋米線等也屬於條類製品。
9.飯類是我國廣大人民尤其是南方人的主食。可分為普通米飯和花式飯兩種。普通米飯又分為蒸飯、燜飯等,花式飯則可分為炒飯、蓋澆飯、菜飯和八寶飯等。
10.粥類這也是我國廣大人民的主食之一,分為普通粥和花式粥兩類。普通粥又分為煮粥和燜粥。花式粥則可分為甜味粥,如綠豆粥、臘八粥等;鹹味粥,如魚片粥、皮蛋粥等。
11.凍類凍類為夏季時令品種,以甜食為主,如西瓜凍、杏仁豆腐等。
12.其他類除了前面已提到的面點形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品種如饅頭、麻花、粽子、燒賣等,也是人們所喜愛的。
二、面點外形特徵
我國面點的造型種類繁多,不同的品種具有不同的造型,即使同一品種,不同地區,不同風味流派也會千變萬化,造型逼真。但從總體上看,面點的外形都有一定的特徵,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幾何形態幾何形態是造型藝術的基礎。幾何形態在面點造型中被大量採用,它是模仿生活中的各種幾何形狀製作而成。幾何形又可分為單體幾何形和組合式幾何形。單體幾何形如湯圓、藕粉團子的圓形;粽子的三角形、梯形;方糕的方形;鍋餅的長方形;千層油糕的菱形等。立體裱花蛋糕則是由幾塊大小不一的幾何體組合而成,再加上與各種裱花造型的組合,形成美觀的立體造型。總體上看這種蛋糕即屬於組合式幾何形。
2.象形形態它可分為仿植物形和仿動物形。
(1)仿植物形是面點製作中常見的造型,尤其是一些花式面點,講究形態,往往是模仿自然界中的植物,如花卉,像船點中的月季花、牡丹花;油酥製品中的荷花酥、百合酥、海棠酥;水調製品中的蘭花餃、梅花餃等,也有模仿水果的,像酵面中的石榴包、壽桃包、葫蘆包等,而船點中就更多了,柿子、雪梨、葡萄、橘子、蘋果等;模仿蔬菜的有青椒、蘿卜、蠶豆、花生等。
(2)仿動物形這也是較為廣泛的一種造型,如酵面中的刺蝟包、金魚包、蝙蝠夾、蝴蝶夾等;水調面點中的蜻蜓餃、燕子餃、知了餃、鴿餃等;船點中就更多了,金魚、玉兔、雛雞、青鳥、玉鵝、白豬……這些都是仿動物形面點。
3.自然形態採用較為簡易的造型手法使點心通過成熟而形成的不十分規則的形態,如開花饅頭,經過蒸制自然「開花」。其他如開口笑、宮廷桃酥、蜂巢蛋黃角、芙蓉珍珠餅等也是在成熟過程中自然成形的。
三、面點形狀要求
我國面點的成形從成形手段看有手工成形、印模成形、機器成形3種,但從實際情況看,仍然以手工成形為主,通過面點師靈巧的雙手捏塑成各種形狀。面點造型中的一系列操作技巧和工藝過程都要圍繞食用和增進食慾這個目的進行,首先是好吃,其次才是好看,既能滿足人們對飲食的慾望,又能使人們產生美感。但以味美為主的面點,也有具體的形態作為依託。所以面點形狀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造型力求簡潔自然。我們在製作面點時,要力求簡潔、明快,向抽象化方向發展。一方面因為製作面點的首要目的是食用,而不是觀賞;另一方面,過分講究逼真,費時費工,食品易受污染,不符合現代快節奏生活的需要。簡潔、明快、自然,既能滿足食慾,又衛生,是追求的方向,那種繁瑣裝飾,刻意寫實的做法要堅決擯棄。
2.講求形象生動。我國面點的形,主要表現在面團、坯皮上加以表現,歷來面點師們就善於製作形態各異的花卉、鳥獸、魚蟲、瓜果等,增添了面點的感染力和食用價值。面點的味好、形好,不但可以給人以藝術上的享受,而且可以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
面點造型對於題材的選用,要結合時間因素和環境意識,宜採用人們喜聞樂見、形象簡潔的物象為佳,如金魚、白兔、玉鵝、蝴蝶、鴛鴦等。要善於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徵,從生活中去提煉出適合面點造型點的藝術造型。可通過運用省略法、誇張法、變形法、添加法、幾何法等手法,既創造出形象生動的面點,又簡潔迅速。例如裱花蛋糕中用於裝飾的月季往往省略到幾瓣,但仍不失月季花的特徵;「金魚餃」著重對金魚眼和魚尾進行誇張則更加形象。「蝴蝶卷」則把蝴蝶身上復雜的圖案處理成對稱的幾何形等,既形象生動又簡便易行。
面點面點,但凡跟麵食主食有關的大多都要會,還要會一些中式的糕點,看你想知道什麼了,我是面點師,中式的,可還是在工作中學習一些西式面點,發備不時這需呀。
5. 簡易蛋糕製作方法
1. 蛋白霜:在稍微大一點的打蛋盤里放入5個蛋白,用電動打蛋器打至粗泡狀態
2. 蛋白里加入1/3的細砂糖(共50克砂糖),轉中高速打至細膩的泡沫,再加入1/3的細砂糖,轉高速繼續打至可呈現紋路的狀態
3. 最後把剩下的糖都加入,繼續打至乾性發泡的狀態,即是當提起打蛋器的時候,蛋白能拉出一個短小直立的尖角
4. 蛋黃糊:在另外一個打蛋盤里放入5個蛋黃和30克細砂糖,用手動打蛋器打勻至蛋黃顏色變淺
5. 再邊攪拌邊加入50ml色拉油,再邊攪拌邊加入50ml牛奶
6. 最後篩入90克低筋麵粉,慢慢地攪勻至光滑細膩無顆粒
7. 蛋黃糊攪拌完畢後,取1/3蛋白霜入蛋黃糊盤中,用橡皮刮刀翻拌均勻;再取1/3的蛋白霜入蛋黃糊盤中,用橡皮刮刀翻拌均勻
8. 最後把蛋黃糊盤中的麵糊全部倒入剩下的蛋白霜盤中,完全翻拌均勻至光滑細膩無顆粒 9. 把麵糊倒入8寸的圓形蛋糕模中,在桌面上輕輕嗑幾下,把蛋糕糊裡面的大氣泡震出來 10. 烤箱預熱10分鍾,把蛋糕放入預熱好的烤箱的中層,上下火,170度,40分鍾
11. 蛋糕烤好了就立即帶上隔熱手套把它取出來,放在桌子上嗑幾下,然後倒扣在烤架上,等蛋糕完全冷卻後就可以脫模了(可藉助道具脫模)
6. 怎樣做酥紅豆
用料:
A. 千層酥油皮一塊,在Migros或coop的超市都可以買到,法文是p�0�9te de feuilletée, 在糕餅專用材料的低溫櫃,烘出來就有酥餅一層層的效果。我買的是Migros的,2塊酥油皮在一起,Sfr3,40. 見圖。一塊酥油皮大概可以做十多個紅豆酥了。
B. 一罐紅豆蓉,我買的是日本店裡的北海道紅豆蓉,小罐的,Sfr3,80. 見圖。
C. 雞蛋黃一個。
D. 炒香的芝麻少許。
只要上面幾個材料齊備,做法相當簡單,幾歲的小孩子都會做。
1) 把千層皮打開,用刀割成豆腐塊大小。
2)一塊豆腐塊大小的千層皮包入一茶匙紅豆蓉。對摺合上千層皮。好好粘合兩邊讓豆蓉在烘的過程不會溢出來。
3)給包好的豆沙餅表面塗上一層蛋黃漿,所有西餅外面那一層酥皮都是靠這個步驟做出來的。
4)在蛋黃漿上均勻灑上芝麻。
5)烤箱180度預熱5分鍾,在鐵層烘板上鋪上烤箱專用紙,然後把做好的豆沙放酥入烤箱烘20分鍾左右看到表皮呈金黃色就ok了。
幾點補充
--同樣的千層皮,按個人的口味可以作出很多變化,如果不喜歡紅豆蓉做餡的,超市的冷凍櫃里有一種板栗泥我覺得也不錯,法文是P�0�9te de Marrons, 甜的,不用另加糖。價錢好像也是3塊多。
--喜歡吃奶黃餡的朋友也可以先預備好自製奶黃餡,要花點功夫, 但是不難做。這里我上個簡易做法。我偶然做來包中式的奶黃包,整個程序大概花個20分鍾。
A.玉米生粉50克,淡奶100克,椰汁40克。
B.乳酪粉40克,糖80克,鹽半茶匙,蛋黃4隻。
C.牛油30克。
步驟
1。將材料A先拌勻備用
2。把材料B先倒入小鍋中,然後加入材料A拌勻。上慢火加熱,用橡皮刮刀攪拌至粘稠狀。
3。離火,加入牛油拌勻,置涼備用。
--喜吃鹹的朋友也可以用洋蔥,火腿和乳酪粉配著千層皮做出很多花色,反正自己靈活變通吧。最簡單當然就是包入一條熱狗火腿腸了,動作一卷就成事了。所以這里很多私人的小商店也賣這個。
--塗蛋黃漿的步驟很重要,家裡有小孩子的朋友可以把這個步驟留給他們做,讓他們分享參與勞動的樂趣並從中獲得成就感。
--撒芝麻這個步驟不僅可以給成品增色不少,還讓酥餅吃起來更富有家鄉味。我家的櫥櫃常年有兩罐自己炒香的芝麻,一罐白芝麻,一罐黑芝麻,在各種冷食熱食里都能常常被我派上用途,平衡飲食。芝麻雖小,卻是個好東西,它可提供人體所需的維他命E、B1和鈣質。個人認為黑芝麻的葯用價值比白芝麻還要略勝一籌,據中醫說法,紅色入心,青色入肝、黃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腎,所以黑芝麻具有補腎的作用。你看,我們中國的影視演員林墨予女士(紅樓夢里的賈母),80多歲高齡還能夠一頭白發變黑發,靠的就是幾年來堅持每天吃幾勺黑芝麻的結果。
新鮮出爐的紅豆酥皮脆餡香,老少咸宜,做小食是首選。
7. 點心的形狀
中國食文化歷史悠久長遠,作為中式餐飲的一部分——中國點心,經過我國勞動人民的長期實踐,尤其是點心師們的繼承和發展,點心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例如:包、餃、糕、團、卷、餅、酥、條、凍、飯、粥等。在通過數千年點心師們的創作,它們基本形態也豐富多彩,造型逼真,例如:幾何形、象形、自然形等等。
烘焙食品是由西方引進,它們雖然食用方便,營養豐富,但是在造型方面比較中國點心來說還是略有遜色。而我們從事烘焙食品的中國製作者們,又何嘗不能借鑒和學習自己國家在這方面的精粹呢?下面是本刊編輯在《面點工藝學》中摘錄的一篇文章,供廣大烘焙同行分享。 1.包類
包類主要指各式包子,屬於發酵面團。其種類花樣極多,根據發酵程度分為大包、小包;根據形狀分為:提褶包如三丁包子、小籠包等;花式包,如:壽桃包、金魚包等;無縫包,如:糖包、水晶包等。
2.餃類
餃類是我國面點的一種重要形態,其形狀有:木魚形,如水餃,餛飩等;月牙形,如蒸餃、鍋貼、水餃等;梳背形,如蝦餃等;牛角形如鍋貼等;雀頭形如小餛飩等;還有其他象形品種,如花式蒸餃等。按其用料分則有:水面餃類,如水餃、蒸餃、鍋貼;油麵餃類,如:咖喱酥餃、眉毛餃等;其他如澄面蝦餃、玉米面蒸餃、米粉制的紅白餃子等。
3.糕類
糕類多用米、麵粉、雞蛋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米粉類的糕有:松質糕,如五色小圓松糕、赤豆豬油松 糕等;粘質糕,如豬油白糖年糕、玫瑰百果蜜糕等;發酵糕類,如倫教糕、棉花糕等。麵粉類的糕有千層油糕、蜂糖糕等。蛋糕類有清蛋糕、花式蛋糕等。其他還有,山葯糕、馬蹄糕、栗糕、花生糕等用水果、乾果、雜糧、蔬菜等製作的糕。
4.團類
團類常與糕並稱糕團,一般以米粉為主要原料製作,多為球形。品種有:生粉團,如湯團,鴿子圓子等;熟粉團,如雙餡團等。其他還有果餡元宵、麻團等品種。
5.卷類
用料范圍廣,品種變化多。品種有:酵面卷,可分為卷花捲,如四喜卷、蝴蝶卷、菊花捲等;折疊卷,如豬爪卷、荷葉卷等;抻切卷,如銀絲卷、雞絲卷等。米(粉)團卷,如:如意芝麻涼卷等。蛋糕卷,如果將醬蛋糕卷等。酥皮卷,如欖仁擘酥卷等。餅皮卷,如芝麻鮮奶卷等。其他還有春卷等特殊的品種。
6.餅類
餅類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品種之一。根據坯皮的不同可以分為:水面餅,如薄餅、清油餅等;酵面餅類,如黃橋燒餅、酒釀餅等;酥面餅類,如蔥油酥餅、蘇式月餅等;其他還有米粉製作的煎米餅,蛋面製作的餚肉鍋餅,果蔬雜糧製作的荸薺餅、桂花粟餅等。
7.酥類
酥類大多為水油麵皮酥類。按照表現方式分有:明酥,如鴛鴦酥油、萱化酥,藕絲酥等;暗酥,如雙麻酥餅等;半暗酥,如蘋果酥等。其他還有桃酥、蓮蓉甘露酥等混酥品種。
8.條類
條類主要指面條、米線等長條形的面點。面條類有:醬汁鹵面,如擔擔面、炸醬面、打鹵面等;湯面,如清湯面、花色湯面等;炒麵,如素炒麵、伊府麵等;其他還有涼面、燜面、燴面等品種。油條、雲南的過橋米線等也屬於條類製品。
9.飯類
飯類為我國廣大人民尤其是南方人的主食。可分為普通米飯和花式飯兩種。普通米飯又分為蒸飯、燜飯等,花式飯則可分為炒飯、蓋澆飯、菜飯和八寶飯等。
10.粥類
粥類也是我國廣大人民的主食之一,分為普通粥和花式粥兩類。普通粥又分為煮粥和燜粥。花式粥則可分為甜味粥,如綠豆粥、臘八粥等;鹹味粥,如魚片粥、皮蛋粥等。
11.凍類
凍類為夏季時令品種,以甜食為主,如西瓜凍、杏仁豆腐等。
12.其他類
除了前面已提到的面點形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品種如饅頭、麻花、粽子、燒賣等,也是人們所喜愛的。 我國面點的造型種類繁多,不同的品種具有不同的造型,即使同一品種,不同地區,不同風味流派也會千變萬化,造型逼真。但從總體上看,面點的外形都有一定的特徵,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幾何形態
幾何形態是造型藝術的基礎。幾何形態在面點造型中被大量採用,它是模仿生活中的各種幾何形狀製作而成。幾何形又可分為單體幾何形和組合式幾何形。單體幾何形如湯圓、藕粉團子的圓形;粽子的三角形、梯形;方糕的方形;鍋餅的長方形;千層油糕的菱形等。立體裱花蛋糕則是由幾塊大小不一的幾何體組合而成,再加上與各種裱花造型的組合,形成美觀的立體造型。總體上看這種蛋糕即屬於組合式幾何形。
2.象形形態
象形形態可分為仿植物形和仿動物形。
(1).仿植物形
這是面點製作中常見的造型,尤其是一些花式面點,講究形態,往往是模仿自然界中的植物,如花卉,像船點中的月季花、牡丹花;油酥製品中的荷花酥、百合酥、海棠酥;水調製品中的蘭花餃、梅花餃等,也有模仿水果的,像酵面中的石榴包、壽桃包、葫蘆包等,而船點中就更多了:柿子、雪梨、葡萄、橘子、蘋果等;模仿蔬菜的有:青椒、蘿卜、蠶豆、花生等。
(2).仿動物形
仿動物形也是較為廣泛的一種造型,如酵面中的刺蝟包、金魚包、蝙蝠夾、蝴蝶夾等;水調面點中的蜻蜓餃、燕子餃、知了餃、鴿餃等;船點中就更多了,金魚、玉兔、雛雞、青鳥、玉鵝、白豬……。這些都是仿動物形面點。
3.自然形態
自然形態採用較為簡易的造型手法使點心通過成熟而形成的不十分規則的形態,如開花饅頭,經過蒸制自然「開花」。其他如開口笑、宮廷桃酥、蜂巢蛋黃角、芙蓉珍珠餅等也是成熟過程中自然成形的。 我國面點的成形從成形手段看有手工成形、印模成形、機器成形三種,但從實際情況看,仍然以手工成形為主,通過面點師靈巧的雙手捏塑成各種形狀。
面點造型中的一系列操作技巧和工藝過程都要圍繞食用和增進食慾這個目的進行,首先是好吃,其次才是好看,既能滿足人們對飲食的慾望,又能使人們產生美感。但以味美為主的面點,也有具體的形態作為依託。所以面點形狀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造型力求簡潔自然
我們在製作面點時,要力求簡潔、明快,向抽象化方向發展。一方面因為製作面點的首要目的是食用,而不是觀賞;另一方面,過分講究逼真,費進費工,食品易受污染,不符合現代快節奏生活的需要。簡潔、明快、自然,既能滿足食慾,又衛生,是追求的方向,那種繁瑣裝飾,刻意寫實的做法要堅決擯棄。
2.講求形象生動
我國面點的形,主要表現在面團、坯皮上加以表現,歷來面點師們就善於製作形態各異的花卉、鳥獸、魚蟲、瓜果等,增添了面點的感染力和食用價值。面點的味好、形好,不但可以給人以藝術上的享受,而且可以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
面點造型對於題材的選用,要結合時間因素和環境意識,宜採用人們喜聞樂見、形象簡潔的物象為佳。如金魚、白兔、玉鵝、蝴蝶、鴛鴦等。要善於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徵,從生活中去提煉出適合面點造型特點的藝術造型。可通過運用省略法、誇張法、變形法、添加法、幾何法等手法,既創造出形象生動的面點,又簡潔迅速。例如裱花蛋糕中用於裝飾的月季往往省略到幾瓣,但仍不失月季花的特徵;「金魚餃」著重對金魚眼和魚尾進行誇張則更加形象。「蝴蝶卷」則把蝴蝶身上復雜的圖案處理成對稱的幾何形等, 既形象生動又簡便易行。
8. 除了蛋黃酥、流沙包,還有哪些特別好吃的蛋黃做的美味
第一個:蟹黃豆腐
蟹黃豆腐是非常鮮美的一道菜,做的時候最簡易的方法是用鹹蛋黃代替蟹黃,然後加入蟹肉,用內酯豆腐烹飪,湯的話用高湯,加入水澱粉就可以啦。
第二個:鹹蛋黃肉鬆牛軋糖
這款甜品富含了香味甜味鹹味,完全不會膩,孩子很喜歡,做的時候只要去超市或者網上買一塊酥,把鹹蛋黃和肉鬆夾進去,最後抹上芝士什麼的就可以了,非常簡便的方法。
第三個:荷花酥
荷花酥的味道香甜無比,最簡易的做法就是做一個紅曲粉得油皮在做一個白色的水油皮,捲起來擀平後在中間放上蛋黃,捏好形狀放進烤箱中烤就可以了。
第四個:糯米鹹蛋
糯米鹹蛋混合著糯米的香甜和蛋黃的咸香,做的時候只需要把糯米泡水一晚上,然後把自己喜歡的材料和鹹蛋黃放進糯米中拌勻,裝進蛋殼蛋口朝上蒸20分鍾就好了。
9. 製作蛋糕的方法步驟
主要材料:低筋麵粉300克,無鹽黃油150克,麵粉5克,鹽3克,淡奶油20克。
1、倒入低筋麵粉,加無鹽黃油、鹽,攪拌均勻,揉成面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