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蘭花朝天開
㈠ 惠蘭花怎麼養
蕙蘭種植養護根據各地不同,本不能用統一的標准而定論,但考慮到這位蘭友所提的問題,相信是位接觸蘭花不久的新蘭友。如果用籠統的說法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所以用比較簡單詳細的話來說,蕙蘭的正確(我自己認為)養護方法。
環境
我們先從野生蕙蘭的生長說起,野生蕙蘭大多生長在海拔700---1200米左右的山坡上,東南面山坡較多、西北面比較少(但也有)。當然這些自然條件,蘭友是不可能營造出來的,那麼就只能從地理特性方面,來尋找一些適合蕙蘭生長的細節。
我在尋找野生蕙蘭的時候,也在海拔500多米的山上發現過一些蕙蘭,與春蘭群居在一起,但相比高海拔的蕙蘭,這些與春蘭雜居的蕙蘭苗情要弱一些。高海拔是什麼概念?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四季分明,冬天很冷而夏天很熱,四季分明的環境中植物每年都有休整期,也是我們常說的煉苗期。煉苗對於蘭花來說是完全有必要的,可以提高蘭株的抗性,使蘭株更健壯,當然也就更容易開花了。
這些自然條件如果歸結成兩個字,那麼就是---溫差。高海拔地區的日均溫差非常大,我在山上實測過野生蕙蘭生長處的溫差,最大的甚至可以達到17度以上(17度---35度)。大溫差的環境中,蘭株要以積聚更多的能量,因為蕙蘭的蘆頭本身就很小,它的生長所需養分都是根系直接從土壤中汲取的,只有少量積存在植株內,大溫差就可以使它更多、更好地貯存養分。這為以後的發苗、開花打下堅實的基礎。
土壤
這樣海拔的山區適合橡樹、櫟樹、松樹生長,這些樹木每年都會落下大量的樹葉,年復一年的樹葉與泥土堆積在一起,然後經過蟲類蟻類和菌類的作用,就產生質變而成為腐殖土。腐殖土的物理結構疏鬆、透氣,而其所含的各種元素正是蘭花生長最需要的。
野生蕙蘭的根系都是在這層腐殖土中生長(上過山的朋友應該知道,山上的土壤分為三層:一、落葉層土量少;二、腐殖土;三、不適合草本植物紮根的生泥層。
野生蕙蘭的根系非常發達,一株5苗的蕙蘭如果苗情旺盛的話,它的根系鋪開能形成一個直徑為2米的范圍。只有這樣它才能從更大有養分土壤中汲取到能量,而家養蕙蘭因為花盆容積所限,根系只能是順著花盆形狀生長,所以在養分供給上也是有欠缺的。
所以,家養蕙蘭要想避開大小年(因養分消耗過大而引起),就必須要人工施肥,促使蘭株更旺盛,宋才有開花的可能。我在養蕙蘭時,每年至少會施一次根肥,用高效的三元肥促生長效果也是不錯的。當然如果有腐熟的有機肥,也可
㈡ 大花蕙蘭開花後怎麼養
大花蕙蘭開花後怎麼養
大花蕙蘭花後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清除殘花敗蕾、枯枝敗葉等,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是否需要進行換盆。一般來說,如果一盆中只有2~3株,且盆尚有空間供植株生長需要,同事植株生長健康,則可以不需要進行換盆,只需要加強日常的管理如合理澆水、定期追肥、及時防治病蟲害等即可。
而如果一盆中只有3~4株健全植株,或是盆內植株已佔滿盆面、新發株已無伸展餘地,或是蘭葉先端枯萎變黑、基質腐爛變質的盆栽,就需要考慮進行換盆了。一般在春季氣溫回暖後進行換盆。要選擇一個比原盆大一號的花盆,並對新盆進行清洗消毒。換盆時先在盆底放些瓦片或碎石以利排水,再鋪上一層基質和固體肥料,腐熟的豆餅、骨粉等均可,長效緩釋肥更好。接著把整叢蘭株從原盆中移出,如果根和盆固著緊不易退盆,可用錘子幫助或將盆打碎,盡量少傷根。將蘭株移出後直接放入新盆內,調節好方向,讓新芽有較大的生長空間,然後再從四周填下基質,邊填邊用小木棒塞實,直至填到假鱗莖1/3處,離盆緣約2~3厘米時即可。
對於蘭葉先端枯萎變黑、基質腐爛變質的盆栽,通常先用利刃將整叢蘭株的根部切去1/3左右,清除老化變質的基質,並用消過毒的工具剪去黑根、爛根,剝掉光禿無葉的假鱗莖。接著用0.5%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浸根消毒5~10分鍾,取出後置陰涼處晾乾再上盆種植。
換盆後,植株應放在半陰處,溫度以20℃左右為宜。前兩周不澆水,若太干可向葉面噴水。這樣可以促進新根的萌發,防止老根的腐爛。為促使分株換盆後的植株能盡快恢復生長,除定期追肥外,還可用0.1%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根外追肥,每10天一次交替施用。此外還需及時定期抹芽。通常情況下大花蕙蘭的新假球莖每年可長芽兩次,春夏發芽較多,且絕大多數為營養芽,一般只需保持3個左右,其餘的全部掰除,以使養分集中,母球莖壯大,花開得更大更多。
㈢ 蕙蘭開花後怎麼養護
一.花葶去除要及時
可以用剪刀將花葶剪去,落剪應在貼盆面兩公分左右,不可留的太高,以免耗費養分,不可用手猛扯花葶以免從花葶根部斷開使假鱗莖受傷。
二.花後施肥要及時
蕙蘭由於一葶多花至花開時溫度又較高,消耗養分很多,這個時候就需要及時施肥,可以用根部澆灌和葉面噴施相結合。
三.防病治病要及時到位,重在預防
蕙蘭花開後氣溫都交高,此時要特別注意黑斑病、炭疽病的發生,可在晴天的早晨或下午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花康二號等交替噴施。
四.翻盆分株要及時
蕙蘭花開後即將進入夏季生長旺季,所以需要翻盆分株的要抓緊時間,有的蕙蘭在種植幾年後苗數較多,此時如不及時翻盆對生長不利,可選擇晴好的天氣把蘭花從盆中倒出,在翻盆的同時就要進行分株。
㈣ 什麼是蕙蘭花
蕙蘭是蘭花的一種,其葉與春蘭相似,葉緣帶有細小鋸齒狀,葉面不光滑,春季開花,一箭常版9-12花甚至更多,因此權又被稱為九子蘭,九節蘭等,是蘭花中分布最廣的品種之一,也是最耐寒的蘭花,幾乎所有產蘭區都有它的分布。
㈤ 蕙蘭怎麼養才會年年開花
要栽好蕙蘭,復壯蘭根是根本。對於新下山蕙蘭,蘭根大多短少。先要用顆粒稍粗素土(不含肥分)栽植半年以上。盆不宜大,能容下即可,以促生新根,壯大群體。然後再視蘭根生長情況換較深且大的盆。植料可用培養上混合少量腐熟油餅。
對於落山數年的下山蘭或名蘭,根大多粗長完好,要用大而深的盆,並加入混有少量腐熟油餅的培養土栽植。培養土配製要疏鬆,顆粒宜粗。此法經本人多年試用,蕙蘭栽入後發苗快,葉多苗壯,可充分體現品種特性。
此外,蕙蘭不宜分盆,培養場地宜偏陽。
水肥管理:蕙蘭的根系是非常適合嚴酷環境的——多而長。因而對水分要求不高,倒是和其他的國蘭一樣挺怕過濕的環境。蘭花都是肉質根,過濕的環境容易讓根系發黑、霉爛,進而倒苗。所以,蕙蘭不用多澆水,澆水周期應比其他國蘭周期要長一倍,如平時對其他國蘭三天一澆,而蕙蘭則可5、6天一澆就足夠了,空氣濕度不低於40%為宜。蕙蘭的消耗和新陳代謝都較其他國蘭快,往往新芽出土時,老苗的葉片還在繼續生長中。所以,施用的肥水應將其濃度增加一倍,而且應經常對葉面噴施些磷酸二氫鉀或葡萄糖溶液2/1000的配製肥液,當清水噴施就可以了。這樣養出來的蕙蘭健壯有精神,令人愛不釋手。總的來說,蕙蘭對澆水要求不高,但對肥料要求「口味偏重」。
蕙蘭的生長周期較長,往往一個新苗在兩年後都仍有中心葉子抽出。新栽種的蕙蘭往往要4年以上才能見花,一旦服盆後卻井噴式的瘋長。所以,在栽培蕙蘭時不宜操之過急,應給蕙蘭以一個寬松的栽培環境。在選苗時應對該苗了解充分,壯苗宜選用3苗以上(最好為5、6苗連根)。如單苗是非常難養的,經常尚未服盆就一不小心倒苗了。如選到5苗以上的壯苗,那你就開心了:養好了大概2、3年就能見到一個非常驚人的瘋長階段:每個老苗都會有新苗出聲,不到3年就可擁有一個20多苗的大盆!——這是擋不住的瘋長過程!如選到弱苗,則應盡量不要操之過急,應以清養為主。先將苗保好,往往幾年後還是會有個非常令人驚喜的結果的。
蕙蘭不宜經常翻盆,許多蘭友生(特別是新引進蕙蘭的蘭友)怕植料不當或肥水不足、選盆不當,將蘭花重新翻盆,這是不對的。蕙蘭生長周期長、服盆慢,每次翻盆後蕙蘭都要重新服盆,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是下山草更甚:本來蘭根就不可能保存得很好,而且在自然環境里生長的蘭根往往都是橫向生長的。一旦要盆栽就必須將其中一部分根修剪過,植料也不可能和自然環境里一樣,所以要下山蕙蘭服盆更需少肥,少水。給它逐漸適應新的環境,水肥管理後才慢慢轉為人工管理。這個階段往往需要半年以上才行。
㈥ 蕙蘭的正確養殖
蕙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露地栽培
露地這種方式適合引種馴化野生蘭。
方法:選擇排水良好,陽光充足,利於通風的地塊。苗床寬度 1.2 m~1.5 m,高度30 cm~40 cm。夏季和秋季宜鋪設遮陽網,高度2.5 m為佳。冬季採用塑料大棚進行保暖,棚內溫度不應低於0℃。
蘭室栽培
蘭室這種方式適合栽培精品蘭。
方法:標准蘭室宜選用3 m×7 m框架陽光溫室。溫室內配置溫、濕度控制系統,溫室外採用雙層遮陽網。春季重視通風、防腐和花期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蘭室溫度保持10℃左右為宜;夏季重視通風、遮蔭降溫,做好病蟲害防治,室內溫度保持30℃左右為宜;秋季重視濕度管理,室內保持相對濕度60%~70%為宜,並重視花芽管理;冬季重視保暖防凍,室溫保持在5℃以上為宜。
用具
栽培盆具
1.蘭花專用塑料盆:適用於大面積、大規模養蘭。
2.紫砂盆:適合栽種名品:新盆用前應用水浸泡一天以上。
3.瓦盆:適合栽植下山蘭及一般品種。新盆用前應用水浸泡一天以上。
栽培工具:3目、6目篩子;噴水壺;噴霧器;水泵;風扇;水容器;噴淋頭;量杯;剪刀;標簽(必要時);其他:包括疏水罩、溫濕計、光度計、pH計、EC計等。
具體步驟
清雜:用消過毒的剪刀剪除病根和爛根,清理蘭根、葉甲和葉片。清理種植場地的雜草、雜質。
消毒:植料在陽光下曝曬3d以上消毒,也可用甲基托布津等殺菌殺蟲葯液浸泡消毒。蘭苗用殺菌劑按使用比例浸泡20 min~30 min,將蘭苗撈出晾乾,待蘭根柔軟後即可上盆。
墊盆:疏水罩應預先放置盆底,用選配的粗植料墊在盆底,厚度以三分之一盆高為宜。
定植:梳理根群,將預先配製的中層植料慢慢填入盆中。將假鱗莖放低,隨著植料填裝將蘭株緩緩提升,淺栽為宜。
鋪面:待蘭株定型後,用細植料將假鱗莖三分之二以下蓋住即可。盆面可鋪設翠雲草或水苔,為蘭株保濕保暖。
澆水
時間:夏季應選在晚上澆水;冬季應選在晴天下午澆水;春、秋季應選在白天澆水。
濕度:空氣中濕度較低,要多澆水;反之濕度高則少澆水。
溫度:氣溫高澆水次數相應增加,反之澆水次數減少。
季節:夏季需多澆水,梅雨季少澆或不澆水,低溫陰冷的冬天少澆水,氣溫較低的早春少澆,氣候溫和的暮春正值發芽期要多澆水,乾燥的秋季要多澆水。
天氣:晴天多澆水,陰天少澆水,下雨下雪天不澆水。
施肥
基肥:宜選用緩釋性的蘭花專用肥或有機肥,拌入基質。
追肥:有根系灌施和葉面噴施兩種。根系灌施主要採用澆灌式、噴淋式;葉面噴施宜用水溶性液體肥進行噴施。
時間:施肥時間宜在3月~6月、9月~11月。長苗時以施氮肥為主,花芽分化時以施磷鉀肥為主。
光照:春季可接受全光照,初夏或秋季遮光率應在70%以上,夏季遮光應在80%以上。
溫度:蕙蘭生長適宜溫度為20℃~30℃。晝溫10℃~℃、夜溫5℃~10℃為冬季休眠期。蕙蘭-4℃為可耐低溫的極限。春化溫度為0℃~5℃。
濕度:生長適宜相對濕度為60%~75%。
㈦ 怎樣使蕙蘭容易開花
春蘭,春季開花;蕙蘭,春夏之際開;劍蘭,夏秋開;墨蘭(報歲蘭)和寒蘭,冬季開.送春、春劍是春蘭的兩個
基質疏鬆透氣 大花蕙蘭屬附生蘭,空氣清新、濕度較大、營養豐富才能保證其正常生長,連年開花。不管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習性基本一樣。一株幼苗要培育4~5年才能開花,成齡的只要管理得當,每年都會開花,沒有「大小」年之分,更沒有所謂「一次性」花卉之說。家庭環境一般都可養好,與國蘭相比,栽培管理相對容易。對比一下便可看出:大花蕙蘭在盆土疏鬆、透氣良好、排水通順等方面要求較高。這是由它的自然屬性決定的,不能改變。達不到時,就要人為地創造條件來滿足。可在國蘭用土的基礎上再加1/3的河沙或風化石子,澆水時要達到一澆即瀉,盆內無積水或滲水過慢的現象。家庭用盆不宜過大,用直徑25厘米左右的瓦盆較好,每盆3~4株成齡蘭,2年後便可增至8~9株,分盆時可一分為二,每盆仍留3~4株。把分盆掰下的老假磷莖進行繁殖(繁殖方法見《中國花卉盆景》2002年第4期19頁《進口大花蕙蘭的假鱗莖繁殖》)。若要培養株型較大的蘭花,可選用直徑30厘米以上的瓦盆,排水層一定要設計好,至少佔盆深的1/3,這是栽培大花蕙蘭成功的關鍵。大花蕙蘭根系發達,時間稍長就會因透氣排水不良,生長不佳,這也是造成其不開花的原因之一。可用較美觀的瓷盆作套盆,千萬不能直接栽在瓷盆里。
肥料適當 大花蕙蘭較國蘭喜肥,它的株型大,胃口也大,特別是孕蕾期更需要充足的肥料。還要適當增加光照時間,這對那些有香味的大花蕙蘭尤其重要。營養生長期施以氮肥為主的復合肥,促其養分積累,生成較大的假磷莖,為孕蕾打下基礎。主要是在尿素中加一點磷酸二氫鉀(使用方法和用量按使用說明即可)。我是憑經驗判斷是否需要施肥,沒有一定的施肥時間和用量。蘭花(包括大花蕙蘭等附生蘭)的葉片在一般情況下(特別是開花時)以淡綠色為好,而不應是濃綠色的。不過在營養生長期可以濃綠一些,以保證足夠的養分積累。因此我是這樣把握的:當葉色淡綠時施一次肥,觀察葉色變化,發現葉色變綠,則逐漸減少用量,增大施用間隔,至葉色濃綠時暫停用肥。立秋前後晝夜溫差加大,開始花芽分化。施肥前後要先行扣水幾天,再施以磷鉀肥為主的復合肥。我用的主要是磷酸二銨,因為它肥性溫和一些,也按說明施用即可。我同樣是觀察葉色變化靈活施用。也可購買專用的蘭花肥,有機肥(如漚制的魚鱗、魚骨水等)、無機肥結合使用效果更好,濃度可稍大一些。如嫌肥力不足,還可葉面噴灑2%o的磷酸二氫鉀,5天左右1次,直到花芽露出土面。肥力和光照不足是大花蕙蘭不能連年開花的重要原因,商品蘭開花多、時間長,負擔過重也是翌年不開花的主要原因。家庭養蘭不同於商業生產,每盆蘭花留2支箭即可,其餘剪去,箭少花大並不影響觀賞,同時可以把先開花的那一支剪下來作為切花。
另外用來栽培管理國蘭的其他方法,如放置地點、濕度溫度控制、病蟲害防治、水質等,也都適用於大花蕙蘭。
http://www.agronet.com.cn/Tech/Detail.aspx?T_ID=3410
㈧ 春季如何管理,蕙蘭才能開的更美更香
春季里是各種花卉萌發生長,開花結果開始。蘭花也是如此,寒冷的低溫期即將過去,隨著氣溫的逐漸回升,春蘭,蕙蘭和春劍的某些品種已經經過了良好的春化階段,慢慢進入了生長發育期。在適宜的溫度,濕度環境里,春蘭,蕙蘭的花莛抽生的是比較迅速的。可是,在接下來的管理中,怎樣去做才能使蕙蘭植株開出更香,更美,更艷麗的花朵呢?
四,蟲害防治。隨著氣溫的回升,各種害蟲也會行動起來。蕙蘭出室之後,蕙蘭的花莛也是蚜蟲經常光顧的對象。我們知道蚜蟲的繁殖力是特別強的,有時會讓人們感到觸目驚心。蚜蟲不僅會使蕙蘭的花莛失去生機,還會污染葉片,引來許多螞蟻等害蟲,上上下下非常煩人。當發現有少量蚜蟲出現時就應盡早殺治。可用高氯或者吡蟲啉,阿維菌素等葯物以2500一3000倍的溶液噴霧。 可以有效防治蚜蟲等各種害蟲。
㈨ 寒蘭 品種好壞
1.葉姿最優美。寒蘭葉質細膩,葉面油亮。按葉色有深綠和碧綠之分;按葉的大小有闊葉與細葉之別;按葉的彎垂程度分有直立剛勁的劍形葉、有鋒芒初露的斜立葉,也有形似鐮刀的半彎垂葉;葉寬似墨蘭,株高可達一米左右,號稱「寒大將軍」總高度不足10厘米的龍根線藝苗。但不管何種蘭葉,其基本特徵是高挑修長(矮種除外),文雅得體,矯健秀美。寒蘭葉中脈稍突,使葉子的剛性增強。葉片數較蕙蘭、春蘭要少,故無密而擁擠的感覺。因有以上這些特徵,所以寒蘭葉姿就顯得更加挺拔、偉岸、纖秀和疏朗。寒蘭的株型比春蘭更有氣度;比蕙蘭更加碧潤;比四季蘭更精神;比報歲蘭更清秀。總之,寒蘭的葉姿有其他國蘭無可比擬的優點和美感,而無其他國蘭葉姿的欠缺(蘭界名家丁永康先生語)。正如《中國蘭花》可謂領盡蘭花秀美幽雅之風騷」、 「其葉姿極為秀美、大度,極盡君子之風,山高水長之韻致」。
2.花形最多變。寒蘭雖不能按春蘭的標准選出梅、荷、水仙等瓣形花,但她有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奇特多變。沒有那一種蘭花有像寒蘭那樣多的變化。除正常花外,一般的內蝶、外蝶、硬棒、多瓣、聚頂暫且不提。也不說她的各種開品,如三角開、朝天開、反卷開、綉球開、擁抱開、飛舉開等,僅寒蘭中出現的新瓣形花、像形花、奇態花、意形花就足讓你感到新奇。寒蘭中有一種花,主瓣尖自然彎折,形似尖長的鶴嘴,中部稍大反轉如鶴頸,雙棒自然交*,極似鳥的翅膀,巨大質白的唇瓣在雙棒下正好比仙鶴的身子。一箭寒蘭盛開就宛如一群美麗的仙鶴立於綠葉叢中,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前人以花擬花創立了梅瓣、荷瓣、水仙瓣的瓣形學說,為何不能創新、發展、完善,將以象徵長壽意義仙鶴來擬花,稱其為鶴瓣花呢?(其實蘭界早有此說),另外,還有其他的象形花,象貓似烏如人若獸,奇者擬奇,怪者見怪。形形式式,層出不窮。有像魚跳龍門、金雞獨立、彩燕歸巢、雄鷹展翅;也有如長壽老人、白臉書生、含羞少女、轉世觀音;還有似星空月夜、碧波海浪、群山延綿、金鈴串串。寒蘭的奇態花有多種多樣,限於篇幅,僅以筆者選育的下山寒蘭新品「冰上芭蕾」為例。此花主萼片端正前彎,半扣於棒頂,宛若人首。側萼片自然卷合成圓柱狀並交*下掛,極像芭蕾舞演員起舞時的雙腿舞姿。兩棒呈半管狀環抱蕊柱,仿若舞者的雙臂胸前緊抱。大圓舌質白綠條黃苔綴鮮紅點,恰似穿艷麗超短裙的舞女身軀。整朵花猶如冰上芭蕾演員在翩翩起舞。面對如此奇態花,怎能不讓你領略到大自然藝術天成之神奇;又怎能不激發你對寒蘭這花中嬌子的鍾愛之情呢?
3.花色最豐富。一般國蘭花色以綠、白、紅、黃為主。寒蘭除暫未發現純藍的花外,其他只要你能想像或調配出來的顏色都能在寒蘭花中表現出來。如紅色就有紫紅、深紅、大紅、水紅、桃紅、赤紅、橘紅、胭脂紅、硃砂紅等。在復色花中,往往一朵花就存在有七、八種顏色,真可謂五顏六色,艷麗多彩。如寒蘭精品「復色紅荷」,紫紅色的花桿,橘紅色的花萼鑲嵌明顯的白覆輪,含深紅色的縞線,伴有水紅色的斑紋,萼瓣基部淺綠、深黃、朱紅相間,雙捧紅、黃、白三色搭配,大圓舌質白苔黃泛綠暈、上綴鮮紅斑點,色彩可謂夠豐富的了。再如「七彩虹」、 「五彩」、 「彩霞」等均由數種對比度明顯的顏色互相搭配組合,構成五彩繽紛、艷麗無比的斑斕世界。不管何種顏色的寒蘭花多數帶有白覆輪,質感好。且正反面色彩基本一致,色區過渡自然明朗,看上去晶瑩剔透,五彩斑斕。故寒蘭花色在所有國蘭中屬最豐富、最艷麗的一個種群。
4.花香最奇特。一般蘭界稱蘭香有幽香、清香、濃香、甜香、微香之別,各種蘭花因其種屬、栽培條件、溫度和光照等條件不同,使之產生不同的蘭香。寒蘭香除了具有其他國蘭共有的蘭香特徵外,另有「三香」值得一提。一是「冷香」。寒蘭在低溫時香味更佳,且有「越冷越香」的說法。筆者認為寒蘭的最低耐受極限溫度是O℃,據本人數年的觀察記錄和比較發現,5℃.10℃時寒蘭花香味最好,高於15℃時香味要淡,25℃以上溫度時開的寒蘭花多數聞不到香味或香味極淡(夏寒蘭原生種除外),這可能是寒蘭一般在寒冷的初冬開花,又要引誘昆蟲前來授粉這一特定因素所決定的吧。二是「遺香」。其他國蘭有的在花蕾初綻時就開始放香,有的開花數日後才放香,但授粉後及凋謝後是絕對無香的,惟獨寒蘭,子房膨大後清香猶存,未受精的在花謝乾枯後仍存香味。有的寒蘭花開一、二個月至完全凋謝,只要蕊柱和舌基完好便能天天放香,這就是寒蘭特有的「遺香」。另一種香叫「常香」。一般蘭花有的白天放香,有的夜間香味好,有的清晨或傍晚才香,有的在陽光下溫度高時香味佳,基本上不能終日放香。寒蘭則不然,只要符合上述的溫度條件,她不管白天黑夜,有光無光均能終日自然連續放香,這就是寒蘭的「常香」。寒蘭之香屬於幽香、清香之列,若有若無,縹緲久遠,時而香飄數十米,時而近在咫尺,正是「久坐不知香在室,推窗自有蝶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