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玉屏荷花

玉屏荷花

發布時間: 2022-05-20 06:57:13

① 我要描寫景物的優美語段

正是荷花成熟的季節,一朵朵荷花含苞怒放,滿田野里的荷田閃爍著金光,一簇簇的荷花有的帶著水珠乍開,有的含苞吐蕾,有的像個含羞的少女似開非開。一朵朵飽滿的蓮蓬,擠滿荷田,等待著俏麗的客家采蓮女來採摘。

那荷葉,大的似磨盤,有的舒展似傘,那荷葉上的水珠,有的像情人的淚珠,有的分散成細小的碎珠,在荷葉上滾來滾去,閃爍著斑斕的光彩,遠遠望去,在周圍的翠綠的群山映襯下,在紅紅的晚霞映照下,那一團團的荷花,像一團團紅雲,一層層的丹霞,你看那一望無際的荷田,如胭如染,令人如入仙境。
開時間的牽絆,邀陽光作伴,約清風同行,收拾起行囊,我們去親近草原吧,去親近遼闊無邊的草原。

讓我們在遼闊無邊的草原去感受草原的清新,在天蒼蒼之下去印證我們的渺小,在野茫茫之中去流浪,流浪成一片白白的雲、或是一隻只歡快的羊,或是一株株柔韌的小草。

我是沒有去過草原的。但,草原卻是我所喜歡的,一如我喜歡的沙漠和大山。這種喜歡源於內心和生命的深處。

或許,你是去過草原的。但,你沒有和我一起去親近過草原,沒有。

所以,我想約你去草原,約你去親近草原。

想和你一起去看草原上的日升日落。想和你一起在草原立盡斜陽。想和你一起觀風起雲涌。想和你一起默數天幕的星子。想和你一起沐浴淡淡的草原月色。想聽你在草原中溫柔的呢喃。想拾起你遺落在草原上的笑。想讓草原的清新的風掀動我的長長的黑發,衣袂翩翩。想讓你執我之手在草原漫步,無休無止……

在去草原的旅途中,會有一些什麼樣的風景呢?曲線玲瓏的遠山?鄉間田野散漫的牛羊?隨炊煙而起的牧童笛音?……所有這些可會牽扯我們的目光?可會留駐我們前行的足跡?可會令我們久久回味?

草原在我的心中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有著朴實無華的純真,有著寬容大度的豪爽,有著寧靜致遠的深沉,它有著大海一樣的體魄,卻多了大海沒有的安寧,與天際相連的草原,雖然沒有南國山水秀麗的倩影,也沒有江海之氣勢雄壯;但,草原上卻有翱翔搏擊於蔚藍蒼鷹,有無邊的草浪翻滾孕育著火一般的灼熱。於是,草原上美麗的景色,一定會凝聚在的我們目光中,悠揚的歌聲,一定會牽引著我們的情思,馬群奔騰的蹄音,一定會叩開我們閉塞的門扉。

立馬草原。雪山腳下,會不會有一群溫順肥壯的牛羊?會不會有一群熱情奔放的駿馬,正在歡快的馳奔?藍藍的天上會不會飄著幾朵白雲?那輪金色的太陽會不會光芒四射?在寬闊的草原上,你會不會豪情如那展翅翱翔的雄鷹?你會不會有豪情萬丈的歌聲?

草原在我的心底是生命的搖籃、生命的象徵。藍天有蒼鷹飛過天際的神跡,大地和天空藍綠的顏色那悠楊的蒙古長調,那如訴的馬頭琴古曲,猶如春風佛過心間,更似剛剛暖化的一溪泉水在我綠綠的心底淺淺流過,說不盡的清爽酣暢,歡快的姑娘親手端來乳香馥郁的奶茶,纏綿的清香會久久的撲鼻入懷,英俊的小夥子彈奏著低沉的馬頭琴聲,悠悠的琴聲拴住蒙古包了上恬靜的炊煙,而深情動聽的心曲從這個敖包,飄過那個敖包……

如夢的草原是渾沌初開的風景,淡冷的色調是詩畫的意境,風的感覺是雲的飄動,淺淺的湖也在做海一樣的夢,草原的靈魂是草,草原的浪漫是花,我願融你的浪漫,我願融入你的靈魂,讓你的雄渾註解我的柔情,我願做一株草,在草原上生生息息,亦枯亦榮,走過寒暑,舞在風中 。我願騎著一匹狂奔的馬,馳騁在萬里的草原上,忘記方向,忘記時光,忘記神傷……

來吧,朋友,讓我們邀陽光作伴,約清風同行,釋放我們的雙足,釋放我們珍藏的情愫,我們一起去親近草原吧。

奇妙的晚霞.紅的像火,亮的像陽,美的像畫...

山像駿馬,樹林就是整齊的馬
汽車經過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把我們帶到了後山的雲谷寺,從這兒有直接上白鵝嶺的索道,但我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步行。憑著年輕人的豪氣和一種征服的慾望,我們用雙腳走完了十五里的山路,對於我們而言,倒也是不小的創舉。
說是山路,早已有了人的參與。路由台階鋪成,延綿曲折,上升著,左右拐著,拐過去不見了,轉過來卻又是一段望不到頭的路。由此我想到了人生的路不也是這樣么?只是要比這復雜,要曲折,要難走得多,或許還會有很多的絕路。我不知道我是否會成功地走完,但我相信,我有勇氣走下去。
所謂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路走多了,人便覺得累了,於是不時地駐步觀景,一邊休息,一邊欣賞這人間天堂賜予我們的奇峰怪石,清水異樹。黃山巧妙的搭配了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座小峰,每座峰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座峰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高峰深谷,幽潭天柱,襯出山的巍峨,水的清秀。黃山的每塊石頭也都有一個名字,一個典故,仙人指路,喜鵲登梅,天狗望日,夢筆生花,猴子觀海,帶著一份神秘,更帶著一份仙氣。黃山的峰多,石多,水更多。雲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八潭,四瀑。清泉瀑布從山上直流而下,形成了一個個潭,大大小小的潭,水清見底,冰涼刺骨。水聲一直伴我們到白鵝嶺,經常我們會只聽見水聲而看不見水,透過密密的樹葉兒隱約會看到一條由上而下的銀帶,路頭一轉,那清泉小溪便整個兒的呈現於眼前了。
一路低頭走路,偶爾抬頭看天,山尖的四周圍著一團霧,那時候便覺得整個人脫殼的上升了,到天邊,到雲際。
索道只需要八分鍾的路程,我們整整走了三個小時,站在白鵝嶺上小憩,說不出是累是乏,也說不出是興奮是激動,有的是一種愜意和自豪,如同人生的路,走得不易,但終究是要走的,只要走得有有股子傲氣就行了。

途中拾翠
休息了半個小時,我們又開始了征途。始信峰上有一株黃山的名松——連理松,一株松樹長成了兩株,亦名情侶松。據說凡是情人夫妻都會在那兒許個願,願彼此相愛到永久。我在樹的前面想到了阿威,很想和他一起許個願,可惜一個月前他走了,離開了我。從他離開的那一天,我開始放棄他,許願早已變得沒有意義。我笑了,走開,帶點心痛。
始信峰下來便是北海了。我們在這兒每人租了兩件軍大衣,一個睡袋,又匆匆忙忙的趕往西海的排雲亭去看日落了。排雲亭的景色很美,天,藍底,映著夕陽的余暉,帶點兒灰色的影子;山,被幾千年的水沖洗的石面光滑可鑒,高峰峻骨,直刺雲天;樹,立於崖邊石縫中,仍要挺拔,仍要向上,不彎曲,不低頭,還要做出各種姿勢,千種風情,萬般柔情。
站在崖邊,我竟有跳下去的沖動。風很大,我便坐在排雲亭內,看著晚霞漸漸染紅天邊,又漸漸收起她的色彩。當最後一抹夕陽揮去時,我又想到了阿威,他曾經說過要帶我去看海。我以為黃山會讓我忘記他,但聽到熟悉的粵語,看到廣東的旅遊團,便會勾起我對他的回憶。其實他是那麼的普通,或許若干年後當我回憶我們曾經走過的路,我會笑自己今天困惑於這段其實沒有開始的感情,笑我今天的幼稚和痴心,笑我至今無法癒合的傷口。
看完日落,帶著一份沮喪,我一言不發,回到了北海。我不是很開心,石菡很照顧我,但很多時候我還是不能自己走出來。
鋪開七個睡袋,攤開大衣,穿上牛仔褲和毛衣,七個人分食火腿腸,話梅,聊天。疲憊早已經無影無蹤,留下的只有自稱「黃山七俠」的豪氣和我偶爾出現的沮喪。
睡在大廳里,山泉在屋子外面嘩嘩的流。半夜醒來,總以為是下雨了,走出去一看, 皓月當空,松濤陣陣,天好得很呢。
黃山日出
所有的山都有一大景觀——日出。那幾日是梅雨期,天卻格外的好。天不下雨,太陽也不算毒辣,更幸運的是那天我們看到了日出。
凌晨四點多,所有的人坐在曙光亭邊的平石上,等著日出。四周的天漸漸被朝霞染紅,變亮,許多人叫著:「太陽在那邊,在那兒!」叫來叫去,倒有了五六個太陽,而我則堅信——太陽升起在最亮的地方。清晨的風帶著嘯聲,吹得松濤陣陣,四周模糊的山,模糊的樹也漸漸清晰起來,這樣的意境下,倒真的可以忘我,只是周圍的人太多了,太吵雜,總覺得這樣的景色應該是沉靜的,無息的,只要兩個人背靠背的,對著太陽升起的地方,不用言語,只用心去體會去交流,方可構出一幅絕妙的日出交心圖。
最終我們看到部分太陽出來的樣子,那天早晨的霧太多了。雲海我們看到了,遠處白茫茫的一片,浮來浮去,浩瀚無際,開始我們以為是太平湖,定睛一看,漂流與山峰之間,繞著山尖的,不正是雲海么?
光明頂上
真正做了一回仙人,是在光明頂上。站在一千八百四十米的崖邊,雲霧從腳邊縈繞而來,漸漸上升,到腿,到腰,到肩,到頭,全身上下一團霧氣,朦朦朧朧,彷彿進入了虛幻之地,加上極大的山風吹得人直晃,切身體會了一下什麼叫「弱不禁風」。我穿上防雨衣,大大的,敞開著,迎著風,張開雙臂,衣服飄了起來,再來一個定格,咔一聲,「大鵬展翅」的漠陽便留了下來。光明頂上的氣溫很低,我們那天在山頂上只有十七八度,穿著短褲,T恤,披著防雨衣,仍舊哆哆嗦嗦,真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如何抵禦這寒冷的,大約他們早就煉成一副金剛之軀,或者所謂不為凡心所動,不為塵世所擾,因而也就感覺不到外界的冷暖了吧。這是佛家的最高境界,我還做不到這一點。
光明頂下來,一路聽著陣陣松濤,我們走過西海,飛來石,天海,爬過百步雲梯,伴著鳳凰松迎客松的多姿到了玉屏峰。玉屏峰猶如一道屏障,山面光滑如鏡子,如屏風,還不時有幾個斗大的字,說是哪位名人留下的。玉屏峰最險的地方是在一線天,上下達七八十度的落差,台階狹,僅容一人,台階窄,僅托一足,百米長,走多了,腿便打抖了,害怕了,還不時地叫著——好刺激呀。
爬天都峰
天都峰之險,全在一個「爬」字。上山碰膝蓋,下山碰屁股的說法固然有些誇張了,但要上天都峰,不爬是不行的。一天來的疲憊讓我很難面對這樣的一座險峰,但是既然來了,就不會放棄了。為了不至於讓自己後悔,一咬牙——爬。
同行的小豬幫我背包,我便赤手空拳去打天下了。一開始還有點力氣抓鐵索,雙腿用力走台階,到後來乾脆雙手著地,雙腿向上四肢並行了,時不時還會凄慘的大叫一聲「我好狼狽啊」,引得小豬不得不停下來拉我一把。爬的時候是絕對不敢東張西望的,向上,無盡的筆直的台階,數不清;向下,走過的台階垂直著,蔓延著,同樣沒有盡頭。
帶著動物的本性,我算是爬上了天都峰,走過閻王坡,小心壁,最後到了最險的鯽魚背。不知道是路走多了,餓了,還是因為兩邊的懸崖和僅有五十公分高的鐵索,這萬丈深淵仍讓我想跳下去,卻又覺得心裡空空的,慌慌的,亂亂的。
下山
上山容易下山難。上山並不見得有多容易,下山卻是難了。下山的路同樣陡,許多地方的落差有八十五度,於是就坐著下山了。台階小而且多,滑,擱下半隻腳,使我們不得不側身前行了。上山的台階多,下山的台階同樣的多。路走多了,小腿就開始不聽使喚了,肌肉發酸,發疼,最後變硬。我不得不改變各種方式以求最好最快最舒適的方式下山。下山的路有二三十里,沿途還遇到採石耳的山裡人,沿著山路,不走台階,靈活的上下攀岩。由於接近山腳,漸漸氣溫高了。途中還看到了不少的松鼠,小小的,拖著長長的尾巴,竄上蹦下,可愛極了。黃山的猴子很出名,只是我們上山始終沒有看到,說猴子是在松谷景區,我們沒有去。溫泉我們也沒有去,太累了,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但凡玩,我認為總是要留些遺憾才好,回味起來,不至於一下子全部閃過,總是有些東西要慢慢品,細細嚼。離開黃山的那天晚上,天下起了大雨,傾盆大雨,夾著電閃雷鳴,此次的黃山之游,我們的運氣好極了。
玩,總愛玩個心情,不求什麼,只要帶回一張門票,一份心情就夠了。如同去年此時在杭州一樣,一個人騎著山地車,在西子湖邊獨行五六個小時,頂著烈日,和著湖風,沒有一張留影,沒有一件紀念品,瀟灑的帶走幾張門票和一份悠閑的心情,更有一身發紅的皮膚,到也不失為一份浪漫一份自然。如今玩黃山,同行七人,照片留了不少,話也說了不少,回味當初,累,困,餓,渴,開不盡的玩笑,說不完的笑話,還有時時冒上心頭的復雜的思緒,感覺——不錯。
謝謝!

② 描寫雪、荷花、雨、風、花的詩句,很急

荷花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雪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雨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唐王維《山居即事》
2、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唐王維《臨湖亭》
3、竹色溪不綠,荷花鏡里香。 唐李白《別儲至剡中》
4、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唐杜甫《為農》
5、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 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隨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劉長卿《留題李明府霅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 宋歐陽修《和聖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紅。 宋米友仁《臨江山》
10、接天蓮葉無究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里《出凈茲寺送林子方》
11、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12、五月萬枝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唐韓愈《榴花》
13、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蔭長。 唐李欣《送陳章甫》
14、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宋司馬光《客中初夏》

③ 感冒了玉屏風顆粒可以與連花清瘟顆粒同時服用嗎

不可以,玉屏風不可以和蓮花清瘟同服

④ 「孔雀戲蓮花」是什麼樣子的

孔雀戲蓮花位於安徽省黃山的玉屏景區。在蓮蕊峰腰,一塊巧石似一隻美麗的孔雀。雀身及長尾附著在蓮蕊峰的峭壁上,頭向著好似新蓮初綻的蓮花峰,好象與之嬉戲。

在蓮蕊峰腰。一塊巧石似一隻美麗的孔雀。雀身及長尾附著在蓮蕊峰的峭壁上,頭向著好似新蓮初綻的蓮花峰,好象與之嬉戲,故名「孔雀戲蓮花」。今人詩雲:「珍禽得意浴朝霞,百里黟山處處家。頭翹屏開身矯健,雲中日日戲蓮花。」此景又名「金雞采玉蓮」。金雞即「孔雀」,玉蓮是指蓮花峰頂即將成熟的蓮子。

(4)玉屏荷花擴展閱讀

「孔雀戲蓮花」在文殊台附近,文殊台處平坦開闊,巧石眾多。台左有雄獅盤踞,右有白象蹬伏,獅象相距50米,故稱「青獅白象宇文殊」 玉屏附近有「童子拜觀音」、「松鼠跳天都」、「金雞叫天門」、「五老上天都」、「犀牛望月」、「蓬萊三島」等巧石。回首眺望右側的蓮花溝,「采蓬船」、「孔雀戲蓮花」、「望夫石」、「仙人飄海」、「羊子過江」等奇石形態各異,巧奪天工。

這些巧石隨著觀賞角度的不同,形步換景,故古人贊嘆:「他山以形『變』,觀可窮,黃山以『變』勝,雲霞有無,一瞬萬變,觀不可窮」。

⑤ 蓮的結構包括幾部分

1.蓮屬於睡蓮目 (Nymphaeales),睡蓮科(Nymphaeaceae),蓮屬(Nelumbo),睡蓮科植物起源於第三紀,(距今6500萬年~距今164萬年),《渤海沿海地區早第三紀孢粉》一書記載:在遼寧省盤山、天津北大港、山東省墾利、廣饒及河北省滄州等地發現有兩種蓮的孢粉化石。第三紀熱帶植物地理區內的我國海南島瓊山長昌盆地地層中,也發現有蓮屬植物的化石。。以上說明蓮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銀杏(Ginkgobiloba)、中國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紅(Sequoiasempervirens)等同屬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倖存的孑遺植物代表。

2.蓮花的別名有芙蕖、芙蓉、菡萏、藕花、水芝、水芸、澤芝、玉環、水華、六月春等等,難以窮盡。詩經中有「彼澤之陂,有蒲菡萏」之句,離騷中有「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之句,爾雅中稱之為芙蕖,本草經中稱水芝,本草綱目中稱水華,群芳譜中稱水芙蓉。還有其它如古今注、采芳隨筆、說文解字、類腋輯覽等以及歷代詩人的詩中都有荷不同的美稱,實難窮盡。

3.荷花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月~10月。 荷花的根莖種植在池塘或河流底部的淤泥上,而荷葉挺出水面, 在伸出水面幾十厘米的花莖上長著花朵。
荷花根莖(藕)肥大多節,橫生於水底泥中。葉盾狀圓形,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荷花一般長到150厘米高,橫向擴展到3米。荷葉最大可達直徑60厘米。引人注目的蓮花最大直徑可達20厘米。

4.杭州西湖,北京頤和園,山東濟寧微山湖,濟南大明湖,肇慶七星岩,南京莫愁湖,杭州新"麴院風荷",廣東三水荷花世界,湖南嶽陽團湖.

5.安徽黃山蓮花峰位於黃山中部,玉屏峰西南,東對天都峰。為36大峰之一。海拔1864米,是黃山最高峰,也是華東地區第三高峰。徐霞客在游記中說:蓮花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之上」,「即天都亦俯首矣」。
廣東省潮陽市蓮花峰風景區位於南海邊陲,練江入海口處,面積1.14平方里。主峰蓮花峰是南海岸邊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狀縱裂的花崗石組成。陸上遠觀,像一朵蓮花含苞待放;海上遠眺,則如盛開蓮花,公元1278年,南宋文天祥舉兵勤王,登峰尋望帝舟,遂命名並刻石為「蓮花峰」。
衡山蓮花峰在岳廟西四十里,狀如蓮花,方廣寺建於「蓮花心」中,寺內有慧思、海印和尚的補衲台、洗衲池,寺前有飛來鍾懸於白果樹上,寺內原有宋徽宗趙佶題「天下名山」匾額,後移至半山亭。
華山西峰,古時又名蓮花峰,海拔2082米,石葉如蓮瓣覆蓋峰巔。它是由一塊巨石渾然天成,西北臨空,絕壁懸崖如刀削鋸截。東南陡坡下松柏蒼翠,清泉如琴。峰南有一通道,長300餘米,一面為絕壁,一邊是斜坡,也是華山險道之一。西峰景觀很多,可以看到翠雲宮、斧劈石、摘星辰、捨身崖、巨靈足、楊公塔等。
武夷山風景區三十六名峰之一蓮花峰,位於景區西北部。蓮花峰海拔536米,相對高度314米,峰勢突兀聳峙,丹崖峭疊,峰巒崔嵬。在上峰巔石磴道末端,左右相對矗立首兩座巨大的圓形峰石,如兩朵含苞欲放的石蓮 花,奇肖天然,峰因此而得名。

6.澳門特別行政區、山東濟南市、山東濟寧市、河南許昌市、湖北孝感市、湖北洪湖市、廣東肇慶市、江西九江市.

⑥ 老師你好,請問我們南方種植荷花,那個季節最合適

荷花的種植季節最好選擇在每年的4月份左右,在這個時候春暖花開,正當發芽,取出種苗時種芽才剛剛張出來,不容易斷,容易種植,還好運輸,荷花種植後,氣溫正合適,張的也很快,一個月就能長出葉子,六月底就能看見荷花了。

⑦ 描寫西湖荷花的詩句 急~~~~

小池荷葉雨聲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午夢西湖泛煙水,畫船撐入荷花底。
雨聲一陣打疏蓬,驚開睡眼初蒙松。
乃是池荷跳急雨,散了真珠又還聚。
幸然聚作水銀泓,瀉入清波無覓處。

游西湖
年代:【明】 作者:【張復亨】
山翠湖光晝染扉,珠宮縹緲晚鍾微。
僧尋三竺沿堤過,鶴認孤山背水歸。
橋影亂分公子棹,荷花輕著美人衣。
繁華不醉飄零客,愁聽啼鵑又夕暉。

採桑子
年代:【宋】 作者:【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
載酒來時
不用旌旗
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
香泛金卮
煙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歸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二首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盪里柳行間。
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西湖荷花有感
年代:【宋】 作者:【於石】
我昔扁舟泛湖去,四望荷花浩無數。
誰家畫舫倚紅妝,笑聲逈入花深處。
笙歌凄咽水雲寒,花色似嫌脂粉污。
夜深人靜月明中,方識荷花有真趣。
水天倒浸碧琉璃,凈質芳姿澹相顧。
亭亭翠蓋擁群仙,輕風微顫凌波步。
酒暈潮紅淺渥唇,膚如凝脂腰束素。
一捻香骨薄裁冰,半破芳心嬌泣露。
湖光花氣滿衣襟,月落波寒浸香霧。
恍然人在蕊珠宮,便欲移家臨水住。
回首落日低黃塵,十年不到湖山路。
花開花落幾秋風,湖上青山自如故。

西湖四景
年代:【宋】 作者:【程安仁】
陽春三月天氣新,湖中麗人花照春。
滿船羅綺載花酒,燕歌趙舞留行雲。
五月湖中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靚妝玉面映波光,細袖輕裙受風舉。
芙蓉秋曉傳清香,西施初洗勻新妝。
中秋月魄兩相照,玉壺皎潔無纖芒。
嚴冬凜凜霜雪天,銀山玉樹相鉤連。
薄雪遠草相掩映,似無似有虛無間。
百年人事有盡處,四時景物無窮年。

憶與唐公游西湖
年代:【宋】 作者:【宋祁】
荷花深處放舟行,棹觸荷珠碎又成。
莫道使君迷醉曲,分明認得采蓮聲。

寫林和靖梅花詩後
年代:【宋】 作者:【蕭澥】
西湖幽處卧煙霞,湖裡荷花匝四涯。
何事先生得佳句,荷花卻不似梅花。

西湖舊夢
年代:【宋】 作者:【汪元量】
南高峰對北高峰,十里荷花九里松。
煙雨樓台僧佔了,西湖風月屬吾儂。

泖濱見荷花(二首)
年代:【元】 作者:【邵亨貞】
每愛西湖六月涼,水花風動畫船香。
碧筒行酒從容醉,紅錦游帷次第張。
月殿承恩沾沆瀣,星槎流影下陂塘。
江南秋冷紅衣落,離立西風舊恨長。

夜泛西湖五絕
年代:【宋】 作者:【蘇軾】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西湖二首
年代:【宋】 作者:【曾鞏】
湖面平隨葦岸長,碧天垂影入清光。
一川風露荷花曉,六月蓬瀛燕坐涼。
滄海桴浮成曠盪,明河槎上更微茫。
何須辛苦求人外,自有仙鄉在水鄉。

和馬宜州卜居七首·白蓮池
年代:【宋】 作者:【王炎】
處士幽居安在,荷花十里西湖。
無謂一池褊小,以人為重何殊。

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遇周畏知司直,和五年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分袂悠悠爾許年,莫嗔蓬鬢兩蕭然。
酒槽不奈青春老,經笥空供白晝眠。
暗綠千章新活計,軟紅三尺舊塵緣。
相逢且作西湖客,山繞荷花艤畫船。

至杭都洲湖上
年代:【宋】 作者:【方恬】
春闈試罷且徘徊,十里荷花渾未開。
笑指西湖且歸去,閑時應待我重來。

登吳王郊台作
年代:【明】 作者:【唐寅】
昔人築此不論程,今日牛羊向上行。
吳兒越女齊聲唱,菱葉荷花無數生。
南山含雨眉俱潤,西湖映日掌同平。
本由萬感銷非易,詎言哀樂過群情。

西湖
年代:【宋】 作者:【林洪】
煙生楊柳一痕月,雨弄荷花數點秋。
此景此時摹不盡,畫船歸去有漁舟。

荷花
年代:【宋】 作者:【吳龍翰】
花列千行彩袖,葉收萬斛明珠。
可惜坡仙不在,風情絕勝西湖。

采蓮曲
年代:【宋】 作者:【俞桂】
西湖西畔荷花多,扣舷女兒嬌歌。
道旁駿馬金叵羅,欲住不住橫秋。
放船卻入花深處,臨流照妝噤不語。
南山起雲山山雨,折得荷花不歸去。
弄波驚起鴛鴦雙,水珠濺濕芙蓉裳。
恨無飛羽致汝旁,朔洄從之雲路長。

東坡守杭
年代:【宋】 作者:【秦觀】
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
欲將公事湖中了,見說官閑事亦無。

西湖荷花
年代:【宋】 作者:【文同】
紅苞綠葉共低昂,滿眼寒波映碧光。
應是西風拘管得,是人須與一襟香。

荷花
年代:【宋】 作者:【楊巽齋】
翠蓋紅幢耀日鮮,西湖佳麗會群仙。
波平十里鋪雲錦,風度清香趁畫船。

西湖絕句戲題
年代:【宋】 作者:【韓元吉】
人道西湖一曲屏,只應真色畫難成。
柳堤竹塢無窮意,更著荷花百媚生。

題張埧夫腴庄圖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百里青山十里溪,荷花萬頃照紅衣。
臨平山下西湖上,總被腴庄撥取歸。

⑧ 黃山的三大主峰

黃山三大主峰
天都峰
在黃山市東南部的天都峰
,海拔1810米
,是三大山峰中最險峰。古稱「群仙所都」,意為天上神仙的都會。峰頂的「鯽魚背」是游黃山最險處,一段石級鑿在幾乎垂直的石壁上,兩邊峭壁千仞。峰頂平如掌,登峰可見雲海翻滾,群山聳立。
蓮花峰
位於黃山中部玉屏樓風景區內的蓮花峰為黃山最高峰,也是安徽省最高峰,海拔1873米。以主峰突兀、群峰簇擁,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仰天怒放而得名。
光明頂
在黃山中部的光明頂,海拔1841米,為三大主峰的第二峰。光明頂雄渾開闊,是觀雲海、看日出的最佳處。在頂上還設有華東地區海拔最高的黃山氣象站。

⑨ 描寫和西湖荷花的詩句

  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2. 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朱庭玉《天凈沙·秋》

    庭院前落盡了梧桐的葉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當日的風姿。

  3.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4.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興盡之後很晚才往回劃船,卻不小心進入了荷花深處。

  5.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蘇軾《江神子·江景》

    一朵荷花,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清凈。

  6.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秦觀《納涼》

    寂寂明月夜,參差的笛聲響起在耳邊縈繞不覺,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7.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秋天桂花飄香,夏季十里荷花。

  8.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李商隱《贈荷花》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9.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李商隱《贈荷花》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10.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西湖風光好,荷花開後清香繚繞,劃船載著酒宴來賞玩。

⑩ 游記作文媽媽帶我去南平舅媽帶我去摘荷花

我的家鄉——南平,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這里有許多遊玩的地方:九峰山、玉屏山公園、溪源峽谷、茫盪山、三千八百坎、寶珠山、石佛山等。還有一家歷史悠久享譽盛名的大飯店——閩北大飯店。今天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家鄉了!

先來講一講九峰山吧。九峰山位於南平市南面,是閩江起點第一山,顧名思義,山上有九座山峰,一峰高過一峰,九峰重疊居市區諸峰之冠,故享有此名。山中有南平古八景的"九峰月朗"、「猿洞秋風"等景觀。著名的理學家朱熹曾在此講學,稱贊九峰山景緻為「九朵芙蓉」、「九疊翠屏"。山上還存有古代的陳友諒墓、延平西塔。如今,九峰山公園已被開發成了綜合性公園,山上植被繁多,亭台軒榭遍布,還有動物園、兒童游樂場、茶館等,另有一道長長的文化牆,上面用水墨畫了二十四孝、朱子家訓等內容,為九峰山增添了幾分古典神韻。九峰山地勢險要,過去還是兵家必爭之地,鄭成功、文天祥、黃巢、彭德懷等名將都曾在此駐足。

再來講一講玉屏山公園吧!玉屏山公園矗立於兩溪交匯處,山勢平緩,可登可游。宋代開始,玉屏山曾主要作為名人以詩會友之所,過去曾建有「市隱樓"、"天後宮"、"詠圭堂"等十幾個亭台樓閣,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今玉屏山公園佔地面積大,景點繁多,有別具一格的藝術之路、香氣沁人的百花湖、孤高典雅的疏影橫斜、坡平如坻的望山坪、清幽雅緻的竹徑通幽、峭石林立的百花岩、四水競歡的百花競研、禪茶同韻的延平茶苑、水聲潺潺的山水清音、悠遠自在的逍遙坡、童聲迭起的桂雨天地、莊重閑適的榕樹廣場等,集文化、娛樂、休閑於一身,讓人們在都市工作之餘充分感受山林野趣、古韻雅情!

家鄉還有一個自然環境保存完好的地方,即溪源峽谷,它被列為國家4A級景區,是福建省風景名勝的精華景區。峽區內國家重點保護珍稀動植物各數十種,專家認為現仍有華南虎存在的可能。峽區古木森森、風光旑旎,景色怡人,有峽谷畫廊、世外桃源、瀑布大觀、龍德寺、中蓮花山等100多處旅遊景點,真可謂"原始風物天然美,神瀑幽谷甲東南」,"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的家鄉還有許多美麗的地方,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看了上面的三大景觀,朋友們,你們還在猶豫什麼,歡迎到我的家鄉一南平來玩!

熱點內容
蘇州櫻花日語官網 發布:2025-09-17 11:40:12 瀏覽:798
濰坊君泰花卉 發布:2025-09-17 11:33:21 瀏覽:37
牡丹花拋光磚 發布:2025-09-17 11:31:59 瀏覽:960
筆花卉牡丹 發布:2025-09-17 11:22:18 瀏覽:685
花卉公司介紹 發布:2025-09-17 11:18:00 瀏覽:215
百合網那個 發布:2025-09-17 11:06:05 瀏覽:661
鬢紅不是海棠紅全集 發布:2025-09-17 11:04:03 瀏覽:217
色老闆丁香 發布:2025-09-17 11:03:55 瀏覽:203
長最快的盆景 發布:2025-09-17 11:03:52 瀏覽:113
梅花鹿產仔 發布:2025-09-17 10:52:17 瀏覽: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