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澱擬物

荷花澱擬物

發布時間: 2022-05-18 22:38:25

⑴ 修辭手法有哪幾種

修辭手法包括:

比喻, 白描,比擬(又名比體,分為擬人、擬物),避復,變用,層遞,襯墊(襯跌) ,襯托(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頂針、聯珠),對比,對偶(對仗、隊仗、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並提、合敘、合說);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共計63種。

(1)荷花淀擬物擴展閱讀:

部分介紹:

1,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強烈情感。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使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加強語氣,突出了什麼,表達作者某情感。

例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2,反問

又稱激問、反詰、詰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加強語氣,突出了什麼,表達作者某情感。

我呢,難道沒有該責備的地方么?

3,舉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4,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5,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來的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藤野先生》)

6,聯想

也同想像。作用:使事物生動化 例如:太陽出來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升華主題,點明中心 例如:河中的水流動著,城中的愛也流動著

7,通感

所謂通感,是利用諸種感覺相互交通的心理現象,以一種感覺來描述表現另一種感覺的修辭方式。

作用:通感的運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其表達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為形象,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們豐富的聯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潑;它能准確表達,含意深遠;它能充實詩文的意境,構成特殊的藝術美。

例如 「晨鍾雲外濕」(杜甫《夔州雨濕不得上岸作》)以「濕」字形容鍾聲,所聞之鍾聲,穿雨而來,穿雲而去,故「濕」,觸覺與聽覺相互溝通。「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湯湯乎若流水」(《呂氏春秋·本味》)聽琴聲而知志在高山、流水,聽覺與視覺相互溝通。

8,雙關

利用詞的多義及同音 (或音近) 條件,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雙關。

雙關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舉例

風雨同舟藕斷絲連立地成佛樂在其中

1、意義雙關利用詞的同義,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叫做意義雙關。【例】《紅樓夢》中「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內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諧音雙關利用詞的同音,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叫諧音雙關。【例】「道是無晴卻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內含感情的「情」。

參考資料:網路---修辭手法

⑵ 明喻、暗喻、借喻 還有擬人、擬物、排比、誇張、借代 跪求30字含以上修辭手法的著名句子,每種修辭手法要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彷彿、猶如、宛如、像……一樣、彷彿…… 似的,恰似」等連接。常見形式是「甲像乙。
如:葉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是、成了、變成「等連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廣場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紀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岡。
此外,暗喻還有一些變體需注意的是:
①修飾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之間以修飾與被修飾、限制與被限制的形式來實現比喻關系。
例如: 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之間以同位復指形式表現比喻關系。
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湯
③注釋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以注釋說明的形式表現比喻關系,常用破折號連接
例如:五點鍾, 上工的汽笛響了。紅磚「罐頭」的蓋子—那扇鐵門一推開……
(3)借喻。不出現本體和喻體,直接敘述喻體。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4)擬人:把物當作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 擬人修辭手法
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例句:
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春》 朱自清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杜甫
3.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 朱自清
(5)擬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1.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1.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2.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荷花澱》孫犁)

⑶ 語文中的修辭手法是表示什麼修辭手法有一些舉例說明

有人回答過,我覺得挺好的。你參考一下。語文修辭手法名稱列舉如下: 修辭手法: 主要的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比擬,借代,誇張,排比, 反問,設問。(高考要求的八種修辭手法) 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復喻(又名博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白描,比擬(又名比體),避復,變用,層遞,襯墊(又名襯跌) ,襯托(分正襯、反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聯珠、頂針),對比,對仗(又名對偶、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又名並提、合敘、合說); 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又分為:摹形,摹聲,摹色),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又分為:迂迴語、謙敬語、避諱語),婉曲,通感(又名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復沓(句子和句子之間可以更換少數的詞語,叫復沓;無更換詞語叫做疊句或重復(注意2者的區分)。
比喻
1.比喻: 1、定義 又叫打比方。即兩種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 2、結構 比喻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體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 3、種類 根據比喻結構的三個部分的異同和隱現特徵,可分為四種。 (1)明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彷彿、猶如、宛如、像……一樣、彷彿…… 似的」等連接。常見形式是「甲像乙。如:葉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 (2)暗喻。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是、成了、變成「等連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廣場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紀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岡。 此外,暗喻還有一些變體需注意的是: ①修飾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之間以修飾與被修、飾限制與被限制的形式來實現比喻關系。例如: 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之間以同位復指形式表現比喻關系。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湯 ③注釋式暗喻:本體與喻體以注釋說明的形式表現比喻關系,常用破折號連接例如:五點鍾, 上工的汽笛響了。紅磚「罐頭」的蓋子—那扇鐵門一推開…… (3)借喻。不出現本體和喻體,直接敘述喻體。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4)博喻。連用幾個喻體共同說明一個本體。例如:一隻巨大的白丁香把花開在了屋頂灰色的 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飛濺的浪花。 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為生動;(2)化深奧為淺顯;(3)化抽象為具體 5、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 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就不是比喻。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比喻詞。 下面幾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親—同類事物做比較 (2)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測 (3)不要帶著思想包袱去工作—詞的比喻意
比擬
2.比擬: 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作用: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 把物當作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 擬人修辭手法
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例句: 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春》 朱自清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杜甫 3.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 朱自清 (2)擬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1.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1.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2.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荷花澱》孫犁)
誇張
3.誇張: 1.定義 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方法叫誇張。 2.種類 (1)擴大誇張。故意把食事物說的「大、多、高、深、強」等的誇張形式。例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2)縮小誇張。故意把客觀事實說的「小、少、低、淺、弱」等的誇張手法。例如:烏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誇張。例如,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翠綠的麥田,就都嗅出白麵包子的香氣來了。」 3.誇張的用法 表達鮮明的情感和態度,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 4.運用誇張要注意的問題 (1)誇張不是浮誇,必須合乎情理,不能脫離生活的基礎和依據。 (2)誇張和真實要有一定的距離。否則就分不清實在說事實還是在誇張。 (3)誇張要注意應用的場合。嚴肅的匯告 、報告,科技說明文,說理文章等文體,不宜使用誇張 的修辭。
排比
4.排比: 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對偶
5.對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 例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設問
6.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有助於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7.反問 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我呢,難道沒有該責備的地方么?
借代
8.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 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②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志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 ——《故鄉》 ③具體代抽象 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④工具代本體。 例如: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⑤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朴,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朴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⑷ 擬物的寫法有什麼好處

現代文閱讀考點與答題技巧-擬人擬物的表達效果
比擬的賞析要點
1、定義:
比擬是把甲事物模擬作乙事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包括把物當作人來寫(擬人);把人當作物來寫(擬物)和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擬物)幾種形式。事實上,前一種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後兩種形式則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種類:
①、擬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②、擬物。例如:指導員講得真來勁兒.嘎子豎起耳朵聽。
3、比擬的作用:
第一,比擬的主要效果是使表達形象生動.比擬可以讓靜的變成動的,讓死硬呆板的變成活潑和有生氣的,讓無性格的變成有性格的,讓抽象的變成具體形象,活靈活現的.客觀事物經過人們合理的屬性轉移和合乎規律的創造性想像,而變得富有藝術魅力.
比如:
沙果笑得紅了臉,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兒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圓.《紅旗歌謠》
將植物"沙果""西瓜""花兒""豌豆"等都人格化了,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豐收的景象.
第二,通過比擬,還可以表現人們的想像力,思想傾向和感情色彩,並創造某種意境,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
例如
秦淮河失去了往日的歡笑,莫愁湖發出了撕膽的哭聲.(張天明《按照人民的命令》)
用擬人方法描寫了中國人民失去總理的悲哀,連江河湖泊也發出了悲哀的哭聲,表達出了人民對周恩來同志無比熱愛的真摯感情.
4、總體把握
同比喻類似,把握「比擬」類修辭的表達效果時,要先弄清楚本體和擬體,然後分析擬體的特點,再結合這個特點來考慮作者所要表現的本體的特徵。
5、分類指導
第一擬人
把事物當成人來寫,賦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動,這樣的修辭方法就叫擬人。
人具有會說話,會思想,會勞動,會創造和富有感情的本質特點,人類對自己的這些本質特點最為熟悉,最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產生共鳴.為了表達的需要,將人的本質特點轉移於其他事物,讓它們具有人的某些特點,可以將事物描寫得具體,生動,形象,使人感到親切,容易受到感染.
以動物擬人:
例如
一隻探險的蜜蜂正繞著布滿的柳樹枝頭的金色的花朵嗡嗡著.看不見的雲雀在天鵝絨般的綠油油的田野和蓋滿了冰的,收割後的田地上顫巍巍地歌唱著;田鳧在那積滿了塘水的窪地和沼澤上面哀鳴;鶴和鴻雁高高地飛過天空,發出春的叫喊.脫落了的毛還沒有全長起來的家畜在牧場上吼叫起來了;彎腿的小羊在它們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著的母親身邊跳躍;……真正的春天已經到來了.②(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簡析]上述文字具體地,有層次地描寫了春天給動物帶來的變化.作者將動物人格化,賦予它們以人的品格.蜜蜂在"探險",雲雀在"歌唱",田鳧在"哀鳴",鶴和鴻雁發出"叫喊",小羊在"母親"身邊跳躍.作者將這些動物寫得栩栩如生,畫面洋溢著春天到來的蓬勃生機.從而讓人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安慰,希望和信心.
以植物擬人:
例如:
高粱好似一隊隊的"紅領巾",悄悄地把周圍的道路觀察,
向日葵搖著頭微笑著,望不盡太陽起處的紅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蒼綠的葉子撫摸著快熟的莊稼;
密集的蘆葦,細心地護衛著腳下偷偷開放的野花.
(郭小川《團泊窪的秋天》)
[簡析]詩人滿懷激情,以擬人的方式描繪了團泊窪色彩繽紛,生機勃勃的動人秋景:高粱在"悄悄""觀察",向日葵"微笑"著,"望"著,"年高"的垂柳"撫摸"著莊稼,蘆葦"細心地護衛"著"偷偷開放的野花".如此擬人,使畫面上的這些自然景物靜謐美好,多情和諧,栩栩如生,使詩人在特定環境中的滿腔情懷形象化了.
以無生物擬人:
槍口對準星星,
星星大吃一驚!
看它呀,躲躲閃閃,
看它呀,跳跳蹦蹦.
星星,不要害怕,
戰士的眼睛最清!
我們揍的是空中強盜,
瞄你,只是練功.
星星笑了,
笑著跳上了準星.
眼睛——星星,一條線,
牽來了多少黎明!(石祥《瞄星星》)
[簡析]星星,怎麼會"大吃一驚"怎麼能"躲躲閃閃","跳跳蹦蹦"又怎麼會"笑"怎麼會"跳上準星"因為戰士在用槍口瞄準他,然後作者又解釋這是練功.之所以寫得如此生動,形象,是因為作者展開想像之翼,根據星星的形象特徵,讓其人格化,賦予它以人的動作和情態.
以事理擬人:
這里叫洋八股廢止,有些同志卻實際上還在提倡.這里叫空洞抽象的調頭少唱,有些同志卻硬要多唱.這里叫教條主義休息,有些同志卻叫它起床.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
[簡析]"教條主義"是個抽象的概念,看不見,摸不著.可是時行起來,害人不淺.許多反對教條主義的同志要它罷休,有的同志卻偏要推之以出.作者將教條主義人格化,形象地說明:它躺著休息,便安然無事;若是活動起來,害人至深.
第二擬物
各類事物無不具有自己的"個性".如鳥會飛,蟲會鳴,樹會開花,水會奔流,太陽會發出光和熱,真理會被傳播……擬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語環境中進行,可以給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動的富有情趣的表達效果.
擬物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是把人當作動物,植物或無生物來描寫,賦予人以動物,植物或無生物的某些特徵.
人擬為動物:
例如
金色的太陽照耀著金色的麥浪,
豐收的歌兒在田野里盪漾;
維吾爾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
在廣闊的天地里飛翔.(阿不都熱西提《女拖拉機手》)
[簡析]翅膀是屬於鳥類的.作者卻賦予維吾爾族姑娘以翅膀,並熱情地謳歌:維吾爾族女拖拉機手駕駛鐵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飛馳.
人擬為植物:
那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荷花變成了人那不是我們的水生嗎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臉,啊,原來是他們!(孫犁《荷花澱》)
[簡析]幾個婦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澱,看見荷葉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人擬為荷,將隱蔽在荷葉下面的戰士物化了,顯得那麼清新,美麗,可愛.
二是將物擬為物.包括以生物擬為無生物,以無生物擬為生物,以物擬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擬為物.
擬無生物為動物: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陽,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簡析]"銜"與"吞"都是動詞,可以表示人或動物的動作.根據文意,作者是將"洞庭一湖"擬為動物.巍巍群山,能"銜"住,滾滾長江,能吞吐,可見八百進里洞庭之闊大,氣墊之宏偉.
擬抽象事理為物:
三百年過去了,台伯河還像當年一樣淙淙地流著,亞平寧半島上的陽光也像當年一樣和煦.羅馬經歷過戰爭,流血,唯物主義者——戰士布魯諾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當中翱翔.(鄭文光《火刑》)
[簡析]"翱翔"是鳥特有的本領."思想"不是鳥,是個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人民中迅速傳播.作者抓住這一點,運用比擬手法,賦予布魯諾的思想以雄健的翅膀,把"思想"寫活了,形象地說明了他的唯物主義思想具有強大的力量.
【典型示例1】
陽光,是一種語言
雷抒雁
①早晨,陽光以一種最明亮、最透徹的語言和樹葉攀談,綠色的葉子,立即興奮地顫抖,通體透亮,像是一頁頁黃金鍛打的箔片,炫耀在枝頭。而當陽光微笑著與草地上的鮮花對語,花朵便立即昂起頭來,那些蜷縮在一起的憂郁的花瓣,也迅即展開,像一個個恭聽教誨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會留意陽光。普照的陽光,有時像是在對大眾演講的平庸演說家,讓人昏昏欲睡,到處是燥熱的嘈雜。
③陽光動聽的聲音,響在暗夜之後的日出,嚴寒之後的春天,以及黑夜到來首的黃昏。這些時刻,陽光會以動情的語言向你訴說重逢的喜悅、友情的溫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暫的離別而產生的愁緒。
④倘若是雨後的斜陽,彩虹將盡情展示陽光語言的才華與美麗。赤、橙、黃、綠、青、藍、紫,從遠處的山根,騰空面起,瞬間飛起一道虹橋,讓你的整個身心從地面立刻飛上天空。現實的都悶,會被一種浪漫的想像所消解。陽光的語言,此刻充滿智慧,讓你理解天雨花,石點頭;讓你平凡生活的狹窄,變成一片無邊無垠的開闊;讓你枯寂日子的單調,變得豐富多彩。
⑤可這一切,只是一種語言,你不可以將那金黃的葉子當成黃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動的金箔也非真實;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橋,那是陽光的話語展示給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間,一切都會不復存在。可是,這一切又都不是空虛的,它們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實實的圖畫,在你的血管里推湧起波瀾壯闊的浪潮,在你耳邊轟響著長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陽光的力量和它真實的存在。
⑥和陽光對話,感受光明、沮,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銅號和鼙鼓,即使是喁喁私語,那聲音里也沒有阜瑣和陰暗,沒有濕淋淋的、怯懦者的哀傷。
⑦你得像一個辛勘的淘金者,從閃動在白楊翻轉的葉子上的光點里,把握陽光的語言節奏;你得像一個朴實的農夫,把手指插進松軟的泥土裡,感知陽光溫暖的語言力度。如果你是陽光的朋友,就會有一副紅潤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⑧陽光,是一種語言,一種可以聽懂的語言。
請從第①段畫線的句子中找出3個運用擬人手法的詞語,說明它們在文中的作用。
(1)詞語:、、。
(2)作用:
【理清要點】
欣賞語言特色,這是抒情性散文最突出的特色。我們在賞析比擬時要把握下面的要點:
要點1:擬人修辭的總體效果是,將人的本質特點轉移於其他事物,讓它們具有人的某些特點,可以將事物描寫得具體,生動,形象,使人感到親切,容易受到感染.
要點2:要學會用術語。可用「形象生動」、「具體可感」、「躍然紙上」等詞語來賞析。
參考答案
句中擬人化的詞語有「攀談一興奮一顫抖」「炫耀」;
使綠葉在陽光照射下煥發出生命活力,更生動形象。
【思維激活】
問答題表述形式:
詞語+表述對象+對象特徵+總體效果
攀談
興奮陽光下的綠葉煥發生命活力生動形象
顫抖
炫耀
【典型示例2】
良心的價格
不塗說
昨天我和一個同事在討論;「做人的原則是什麼」?她說不過我,於是急中生智冒出一句:「良心賣多少錢一斤」?我頓時語塞。良心是論斤賣,還是論克賣。。。
回到家後吃晚飯時,我把這一困惑告訴了母親,母親用一個比喻很透徹地講了「良心價格的發現」。
每天在菜市場里某一些的菜農總是圍著很多的顧客,他們爭先恐後地在購買蔬菜,也有一些菜農的菜卻很少有人光顧。母親說;某一些的菜農的菜,是自產自銷,他們每星期一般來一到二次,同樣的價格,同樣的菜卻整理得乾乾凈凈,更重要的是他們從來不做短斤少兩虧心的買賣。
也有一些菜農的菜,他們也自稱自已田裡種出來,卻是天天必來賣菜,卻是價高菜次,還在暗處給菜噴灑清水,短斤少兩是家常便飯。其實來買菜的百姓們心中自有一桿稱。同理,站在這兒賣菜的菜農,人手一竿稱,其實不然,他們是在稱,在賣自已的「良心」、黑心和壞心!
母親的「良心價格的發現」,的確給了我很多的啟示。物慾橫流,在充滿功利色彩和銅臭味的當今社會,一個人究竟應該去追求什麼?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我以為能夠守住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良心,是一個做人的最低水平的基準點!
我過去在研讀中國佛教與中國文學時,最為欣賞的是弘一大師(1880~1942)李叔同的書。「積德於人所不知,是謂陰德,陰德之報,較陽德倍多;造惡於人所不知,是謂陰惡,陰惡之報,較陽惡加慘。」
弘一大師已經把良心解剖的一清二楚!
其實,一個普通的公民除了必須遵守憲法所賦予義務和規定外,還必須遵守社會公德——道德規范、良心的約束!
假如作為一個人民的公僕,卻還要靠「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來約束自已的道德規范,真是莫大的笑話。
我們再回過頭看看社會上的某些人,為了揚名天,以「名人出書,槍手代筆」,有人為富不仁、見利忘義、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短斤少兩、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顧別人的命。於是有了,「食物」變「食人」,「手術刀」變「宰人刀」,「全脂奶粉」變「無營養『奶』粉」治病的救葯變成了殺人的毒葯等等……
如果我們用社會公德——道德規范去跟他們這些人講,你們要講點道德,講點良心,別干這種壞事了。他們會很驚訝的反問我們:良心賣多少錢一斤?
奉勸有些人,當你這樣問的時候,請拍拍自己的良心。
文中兩次提到「良心賣多少錢一斤」這句話,請說說這句話的作用。
此文屬於雜文性質,作者重在表達一個觀點:人,不能不講良心,不講道德。這兩句話在文中前後分別出現,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在結構上前後照應,使文章結構緊湊。(「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詳細講解,請參看後文第三章《理解句子的含義和作用》);一個就是在內容上的表達作用。這個句子是一個擬物句,作者通過那些喪失道德良心的人之口,把「良心」比擬成了可以買賣的東西(擬物),從而諷刺了「良心」在某些人心中毫無價值可言的社會現象,為發出「拍拍自己的良心」的呼籲張本。(關於「張本」,參見後文)
參考答案:
在結構上前後照應,使文章結構緊湊;
在內容上通過那些喪失道德良心的人之口,把「良心」比擬成了可以買賣的東西,從而諷刺了在某些人心中「良心」毫無價值可言的社會現象,為發出「拍拍自己的良心」的呼籲張本。
【思維激活】
如果只問比擬句的表達效果,可只答內容上的作用。
表述形式:
句子+表述對象+對象特徵+總體效果
良心賣多少錢一斤?說這些話的缺德的人道德淪喪鮮明生動,具體可感
值得注意的問題
擬物和借喻的區別
把握住幾點:借喻句喻體必出現,本體不一定出現;
擬物句本體必出現,擬體一定不出現。
借喻能寫成明喻的形式,
擬物不能寫成什麼什麼像什麼的形式。
例如
A、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像些小日本看護婦。(《濟南的冬天》老舍)
B、敵人夾著尾巴逃跑了。
解析:
本體喻詞喻體
A、樹尖上的雪(不出現)不出現白花
(可寫成「樹尖上的雪像一髻兒白花」)
B、本體擬詞擬體
敵人不出現不出現
像例A那樣的借喻句是可以寫成明喻的形式的。而擬物就不能,我們無法確定作者是把敵人比作狗呢,還是狼。因此不能寫成什麼什麼像什麼的形式。由此可以判斷,A句是借喻,B句是擬物。
【遷移突破】
練習4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件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3分)(朱自清《春》)
畫線的語句採用引用、比喻和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春風的特點。
練習5
索溪峪的野
曹敬庄
一走進張家界的索溪峪,腦子里一切意念便都凈化了,單單地剩下了一個字--野。
山是野的。桂林太秀了,廬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黃山太貴了--它們都已經「家」化了。人工的雕琢,賦予的畢竟是人工的美,而這種人工的美,是不能與索溪峪的山比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工的美,是「野」的美。這種美,是一種驚險的美;幾十丈的斷壁懸崖拔地而起,半邊懸空的巨石在山風中搖搖晃晃,使人望石而驚心。什麼「一線天」,什麼「百丈峽」,聞名就讓人膽顫。這種美,是一種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獨秀,也不是三五峰呼應,而是千峰萬刃綿亘蜿蜒,「十里畫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氣長舒。①這種美,是一種隨心所欲的美;無所顧忌,不拘一格;直插雲天,敢戲白雲;橫攔綠水,敢弄倩影;相對相依,宛如「熱戀情人」,婷婷玉立,好似「窈窈涉女」……。
②水是野的。索溪峪像是一個從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會兒纏著大山跑,一會兒撅著屁股,賭著氣又自個鬧去了。它特別受跟山路哥哥鬧著玩;一會兒手牽手,並肩而行;一會兒橫鏟一腳,將山路攔腰截斷。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它請樹木大叔幫忙,五根大樹往索溪身上一搭,反從索溪身上跨過去了。山路哥哥還找石頭幫忙,幾快巨石一墊,山路便化成一條虛線,一跳一跳地從水中過去了。山路有更巧妙的辦法,在弟弟的河床上墊一排大卵石,從它身子底下一個猛子扎過去。
這樣的「路」,還可以過汽車。我們到黃龍洞去,六過索溪水,解放牌卡車就是從這水下的卵石路上開過去的。
汽車吼叫著,車身搖晃著,水花四濺著,卵石擠碰著,我們的心也怦怦直跳……平生沒走過這么「野」的路!
山上的野物當然更是「野」性十足了。那些大大小小的猴子,大約是因為和我們人類同祖先的緣故,對我們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我們來到野生植物園,一大群猴子在樹枝間飛騰跳躍,親熱的勁頭難以言狀。但當我們一行中的一們年輕女同志從樹下面經過時,一隻小猴子竟惡作劇地撒起尿來,嚇得這位同胞驚叫一聲,慌忙逃了過去,而那隻調皮的傢伙,卻快活地叫著,跳到了另一株樹上。
在這樣的山水間行走,我們也漸漸變得「野」了起來。城裡戴眼鏡的姑娘,一邊攀緣,一邊大嚼著煮熟的玉米棒子;上了年歲的老大姐居然摘下一朵艷麗的山花,插在斑白的頭發上;年過花甲的老叟,在石塊間蹦來跳去,重溫著兒時的舊夢;遇上突然橫在面前的山溪,一隊人全部手提皮鞋、絲襪,踩著亂石,一步一咬牙,從平膝的水中趟過去……滿溪的親親熱熱,滿山的嘻嘻哈哈。人們,全在這山水中返樸歸真。
於是,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快慰,從未有過的清爽;索溪峪的「野」,盪滌著我的胸懷!
從修辭的角度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
練習4
擬人溫暖柔情
練習5
①這幾句話,分別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寫法,把索溪峪的山說成是「戲白雲」、「弄倩影」,像人一樣的聰明可愛,並把它比做「熱戀情人」、「窈窕淑女」,流露出作者對山的喜愛之情。
②野孩子是頑皮可愛的,在這里作者採用擬人的寫法,把索溪寫成了一個野孩子,使溪水更加形象逼真,活靈活現。

⑸ 比擬的擬物

各類事物無不具有自己的「個性」。如鳥會飛,蟲會鳴,樹會開花,水會奔流,太陽會發出光和熱,真理會被傳播……擬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語環境中進行,可以給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動的富有情趣的表達效果。
擬物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是把人當做動物、植物或無生物來描寫,賦予人以動物、植物或無生物的某些特徵。
人擬為動物:
(5)金色的太陽照耀著金色的麥而是認得上乘法豐收的歌兒在田野里盪漾;維吾爾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廣闊的天地里飛翔。——(阿不都熱西提《女拖拉機手》)
【簡析】 翅膀是屬於鳥類的。作者卻賦予維吾爾族姑娘以翅膀,並熱情地謳歌:維吾爾族女拖拉機手駕駛鐵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飛馳。
人擬為植物:
(6)那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荷花變成了人,那不是我們的水生嗎?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臉,啊,原來是他們! ——(孫犁《荷花澱》)
【簡析】 幾個婦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澱,看見荷葉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人擬為荷,將隱蔽在荷葉下面的戰士物化了,顯得那麼清新,美麗,可愛。
二是將物擬為物。包括以生物擬為無生物,以無生物擬為生物,以物擬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擬為物。
擬無生物為動物:
(7)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陽,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簡析】「銜」與「吞」都是動詞,可以表示人或動物的動作。根據文意,作者是將洞庭一湖擬為動物。巍巍群山,能「銜」住,滾滾長江,能吞吐,可見洞庭湖之闊大,氣勢之宏偉。
擬抽象事理為物:
(8)三百年過去了,台伯河還像當年一樣淙淙地流 著,亞平寧半島上的陽光也像當年一樣和煦.羅馬經歷過戰爭,流血,唯物主義者——戰士布魯諾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當中翱翔。——(鄭文光《火刑》)
【簡析】「翱翔」是鳥特有的本領,「思想」不是鳥,是個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人民中迅速傳播。作者抓住這一點,運用比擬手法,賦予布魯諾的思想以雄健的翅膀,把「思想」寫活了,形象地說明了他的唯物主義思想具有強大的力量。

⑹ 修辭手法

1、擬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1.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1.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2.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荷花澱》孫犁)

2、移情。為了突出某種強烈的感情,寫說者有意識地賦予客觀事物一些與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特性,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移情。

移情和擬人的區別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後者是「將物當作人來寫」。

⑺ 擬物修辭手法是什麼意思

擬物就是借物喻人的一種修辭手法。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1〉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1〉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2〉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荷花澱》孫犁)

(7)荷花澱擬物擴展閱讀

常見的修辭手法:

1、排比:

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或增強表達效果)。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

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2、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說的內容,把它用問話的形式表示出來。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有助於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3、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

問句中。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例句: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熱點內容
櫻花版的藍天 發布:2025-09-17 15:12:57 瀏覽:104
盆景青磚 發布:2025-09-17 15:12:07 瀏覽:165
千尋櫻花 發布:2025-09-17 15:11:52 瀏覽:491
火影忍者白色情人節 發布:2025-09-17 15:03:45 瀏覽:957
梅花三弄古曲 發布:2025-09-17 14:25:13 瀏覽:699
七夕反孤寡 發布:2025-09-17 14:13:57 瀏覽:624
泰安收櫻花 發布:2025-09-17 13:57:46 瀏覽:975
桑葉牡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發布:2025-09-17 13:45:46 瀏覽:667
百合指什麼動物 發布:2025-09-17 13:43:39 瀏覽:806
輕粘插花 發布:2025-09-17 13:34:37 瀏覽: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