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花序
① 對蝴蝶蘭是怎樣栽培管理的
1.栽植前的准備
(1)栽培基質的准備。
蝴蝶蘭的根系十分發達,往往暴露在外,根系變成綠色,像葉片一樣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為此,蝴蝶蘭的栽培基質必須具備疏鬆、通風、透水性好、耐腐爛的特點。目前,最常用的栽培基質有樹皮塊(或絲)、水苔、椰子殼塊、蛭石等。
(2)栽培容器的准備。
蝴蝶蘭根據栽培方式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栽培容器。一般規模生產都採用瓦盆和塑料盆,在花卉超市和花店用裝飾盆進行組合盆栽。
2.換盆
蝴蝶蘭為多年生草本,單株壽命長,根據養護的好壞可栽培5~15年。一般來說,用水苔、樹皮絲、椰子殼等易腐爛材料,每年必須換盆。如果不及時換盆,盆栽基質腐爛,造成緊縮,透氣性差,導致根系往盆外生長,嚴重時因根系長期受濕容易引起腐爛,蘭株生長勢很快減弱,甚至死亡。
蝴蝶蘭換盆的最佳時期是春末夏初,約在氣溫較高的5月下旬,此時花期剛過,新根開始生長。若換盆時溫度在20℃以下,蘭株恢復慢,若管理不當易引起蘭株腐爛。
對組培小苗換盆時,可以不去除蘭株根部的盆栽基質,只要將根的周圍再包上一層新水苔即可,同時栽種的盆缽再大一號,栽植時注意蘭株的根頸部要與盆沿高一致。
3.環境調控
(1)溫度。
生長期最適溫度白天25~28℃,晚間18~20℃。蘭株幼苗需23℃左右,若冬季溫度長期在15℃,蝴蝶蘭生長則停止。低於15℃,蝴蝶蘭根部停止吸收水分,造成蘭株生理性缺水,老葉片變黃脫落。如低溫時間長,蘭株葉片全部脫落、死亡。當夏季溫度超過32℃,應加強通風,否則有礙蝴蝶蘭正常生長,迫使蘭株進入半休眠狀態,影響蘭株的花芽分化。
(2)光照。
蝴蝶蘭切忌陽光直射,需進行遮光。小苗期的最佳光強在1萬~1.2萬勒克斯,中苗及大苗則為1.2萬~2萬勒克斯,催花期為2萬~3萬勒克斯。溫室栽培條件下,夏秋季遮光度為75%~85%,需兩層遮陽網遮光,而冬、春季由於光照較弱,遮光度40%~50%即可。
(3)濕度。
根據季節的溫度和天氣情況,春、秋空氣濕度為70%~80%,夏季為80%~90%,冬季為60%~70%。天氣乾燥、空氣濕度低時,可通過地面、檯面灑水和給蘭株噴水來調節,空氣濕度過大時,應加強通風調節。如果溫度低於18℃,要降低空氣濕度,否則低溫、高濕時容易引發病害。
4.澆水
按季節、氣溫情況、所用栽培基質和蘭株的生長發育情況而定。一般來說,6~9月氣溫稍高時,蝴蝶蘭處於生長旺盛期,可以多澆一些,選擇晴天上午澆,栽培基質濕潤即可。當冬、春季溫度偏低時要少澆,保持根部稍幹些,盆內基質開始變干時再澆,若溫度低於15℃時,要嚴格控制澆水。不過,冬季在花芽生長期,只要溫度不低於18℃,就應及時澆水,以底部基質濕潤為度,千萬不能讓盆內過濕。
5.施肥
薄肥勤施的原則。蝴蝶蘭在營養生長時期,需施含N、P、K豐富的肥料(比例按30∶10∶10或20∶10∶20),生殖生長時期需施含N少,含P、K豐富的肥料(比例10∶30∶20)。在催花處理前,多噴施磷酸二氫鉀,有利於花芽的形成、發育及花枝粗壯。施肥以液體肥料為主,0.05%~0.1%濃度噴施,每7~10天施1次。
6.設立支柱
蝴蝶蘭花序長,花朵多而大,盆栽時需立支柱,防止花莖傾倒或折斷,影響花容。當花蕾長大以後,要設置正式蝴蝶蘭專用支柱,使支柱彎成弓形,將花莖貼著支柱並從多處固定。
② 介紹一下蝴蝶蘭的特點
莖很短,常被葉鞘所包。葉片稍肉質,常3-4枚或更多, 上面綠色,背面紫色,橢圓形,長圓形或鐮刀狀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3-6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楔形或有時歪斜,具短而寬的鞘。
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長達50厘米,不分枝或有時分枝;花序柄綠色,粗4-5毫米,被數枚鱗片狀鞘;花序軸紫綠色,多少回折狀,常具數朵由基部向頂端逐朵開放的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3-5毫米;花梗連同子房綠色,纖細,長2.5-4.5厘米;花白色,美麗,花期長;中萼片近橢圓形,長2.5-3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網狀脈;側萼片歪卵形,長2.6-3.5厘米,寬1.4-2.2厘米,先端鈍,基部收狹並貼生在蕊柱足上,具網狀脈。
喜高溫、高濕、半陰環境,越冬溫度不低於18度。由於蝴蝶蘭出生於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5~20℃,冬季10C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5℃容易死亡。在嶺南各地如要進行批量生產,必須要有防寒設施,實行保護性栽培。如果家庭小量種植,在遇冷時立即移入室內便可以安全過冬。
蝴蝶蘭喜歡潮濕和半陰的環境,要求空間經常保持濕度50%~70%,盆內不能淋水過多。如果種於家居陽台,在晴日最好每天灑濕地面三四次,讓它的植株能吸收蒸發的水分。在夏秋季節不能讓陽光直射。但早上的朝陽對它生長最好)應充分加以利用。如果春季陰雨天過多,晚上要用光管給它增加光照,以利日後開花。對於施肥方法與栽培舞女蘭差不多。
蝴蝶蘭對病蟲害的抵抗力較弱,經常會發生葉斑病和根腐病,可採用農葯百菌清或達仙沖1000倍溶液噴射,每隔七八天噴1次,連噴3次。這些葯液沾在葉上留有白色痕跡,可不必抹去,以利於繼續發揮殺菌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蝴蝶蘭
③ 蝴蝶蘭 簡介
搜詞條
一分鍾了解蝴蝶蘭00:54
如何區別鳶尾蘭和蝴蝶蘭01:03
只要做好這幾點,蝴蝶蘭好養不矯情,花朵呼呼開01:46
蝴蝶蘭「這么」插,自己就能繁殖,不用再花冤枉錢01:27
想要蝴蝶蘭持續開花,這個「動作」一定不能少01:43
查看更多視頻
蝴蝶蘭
蘭科蝴蝶蘭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特色詞條 | 本詞條按照特色詞條指南編輯並維護
貢獻維護者 末里為未
蝴蝶蘭(學名:Phalaenopsis aphrodite H. G. Reichenbach)為蘭科、蝴蝶蘭屬植物,葉3-4枚或更多,橢圓形或鐮狀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3-6厘米;花葶長達50厘米,花序梗徑4-5毫米,花序軸稍回折狀;中萼片近橢圓形,長約3厘米,基部稍窄,側萼片斜卵形,基部貼生蕊柱足;花瓣菱狀圓形,具紅色斑點或細紋,中裂片菱形,基部具黃色肉突:蕊柱長約1厘米,蕊柱足寬;每個花粉團裂為不等大2爿。
分布於中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生於低海拔的熱帶和亞熱帶的叢林樹幹上。
蝴蝶蘭的花朵艷麗嬌俏,賞花期長,花朵數多,能吸收室內有害氣體,既能凈化空氣又可作盆栽觀賞。還可用作切花、貴賓胸花、新娘捧花、花籃插花的高檔素材;在節日可用於饋贈。
蝴蝶蘭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④ 怎麼養護蝴蝶蘭
蝴蝶蘭花怎麼養
1、散光照射
蝴蝶蘭是一種非常適合在室內養殖的植物,它性情喜陰,只需適度給與一些光照,這樣有助於其開花並花期時間較長,家居生活中最好將之放在室內有散光照射處,這樣的環境可以使之感覺更加舒適。
2、適宜土壤
蝴蝶蘭對土質的要求比較高,需要達到的條件較一般植物來說較為苛刻,需要酸性、透水透氣性能好、有抵抗腐爛物質的基礎,所以一般建議去花市購置專門的蝴蝶蘭培養土,專業的培養土可以讓它更好的吸收養分。
3、溫度適宜
蝴蝶蘭花怎麼養,養不養的好,溫度的調節也是重要的環節,其屬於亞熱帶植物,溫度控制較一般植物而言要適當偏高一些,最好晝夜溫度最好能保持在20度左右,冬季較寒冷季節可以對其進行套袋或供暖的保護。
4、經常澆水
蝴蝶蘭儲水性能不好,要保持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供應就要多澆水,特別是夏季每天最好澆兩次,冬季溫度偏低時就每周澆一次就行,其他季節一天一次即可,水量充足才能開出更鮮艷的花朵。
⑤ 蝴蝶蘭的簡介。
蝴蝶蘭(學名:Phalaenopsis amabilis)於1750年發現,已發現七十多個原生種,大多數產於潮濕的亞洲地區。在中國台灣和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台灣出產最多。蝴蝶蘭屬是著名的切花種類,蝴蝶蘭是單莖性附生蘭,莖短,葉大,花莖一至數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優美,顏色華麗,為熱帶蘭中的珍品,有「蘭中皇後」之美譽。
蝴蝶蘭約100種,原產歐亞、北非、北美和中美。兩個很有名的種:二葉舌唇蘭(P. bifolia)開白花, 植株較小;綠花舌唇蘭(P. chlorantha)花大,綠白色,株形也較大。兩者均有 5~15朵花,芳香,簇生成穗狀花序。 蝴蝶蘭莖很短,常被葉鞘所包。葉片稍肉質,常3—4枚或更多, 正面綠色,背面紫色, 橢圓形,長圓形或鐮刀狀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3—6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 楔形或有時歪斜,具短而寬的鞘。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長達50厘米,不分枝或有時 分枝;花序柄綠色,粗4—5毫米,被數枚鱗片狀鞘;花序軸紫綠色,多少回折狀,常 具數朵由基部向頂端逐朵開放的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3—5毫米;花梗連同子房 綠色,纖細,長2.5—4.5厘米;花白色,美麗,花期長;中萼片近橢圓形,長2.5—3 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網狀脈;側萼片歪卵形,長2.6— 3.5厘米,寬1.4—2.2厘米,先端鈍,基部收狹並貼生在蕊柱足上,具網狀脈;花瓣 菱狀圓形,長2.7—3.4厘米,寬2.4—3.8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呈短爪,具網狀 脈;唇瓣3裂,基部具長約7—9 蝴蝶蘭(圖1)
毫米的爪;側裂片直立,倒卵形,長2厘米,先端圓 形或銳尖,基部收狹,具紅色斑點或細條紋,在兩側裂片之間和中裂片基部相交處具1 枚黃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長1.5—2.8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漸狹並且具2 條長8—18毫米的卷須,基部楔形;蕊柱粗壯,長約1厘米,具寬的蕊柱足;花粉團2 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片。 花期4—6月。 蝴蝶蘭的學名按希臘文的原意為「好像蝴蝶般的蘭花」。它能吸收空氣中的養分而生存,歸入氣生蘭范疇,可說是熱帶蘭花中的一個大族。它的植株非常奇特,既無匍匐莖,也無假球莖。每棵只長出數張活象湯匙般肥厚的闊葉,交互疊列在基部之上。白色粗大的氣根則露在葉片周圍,有的攀附在花盆的外壁,極富天然野趣。到了新春時節,一枝長達盈尺的花梗就從葉腋抽出,然後一朵接一朵地開放。每花均有5暮,中間嵌鑲唇瓣。花色鮮艷奪日,既有純白、鵝黃、絆紅,也有淡紫、橙赤和蔚藍。有不少品種兼備雙色或三色,有的好像綉上圖案的條紋,有的又有如噴了均勻的彩點,每枝開花七八朵,多的十二三朵,可連續觀賞六七十天。當全部盛開時,彷彿一群列隊而出的蝴蝶正在輕輕飛翔,它那種飄逸的閑情,真令人產生一種如詩如畫,似夢似幻的感覺。 蝴蝶蘭(圖2)
蝴蝶蘭屬是著名的切花種類,全屬50多種,蝴蝶蘭是單莖性附生蘭,莖短,葉大,花莖一至數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優美,顏色華麗,為熱帶蘭中的珍品,有「蘭中皇後」之美譽。 蝴蝶蘭花姿婀娜,花色高雅繁多,花形似蝴蝶而得名,在世界各國廣為栽培。它雖屬氣生蘭,但卻沒有假珠莖,僅基部有極短的莖。葉寬而厚,長橢圓形,可達50厘米以上。有的品種在葉上有美麗的淡銀色斑駁,下面為紫色。花梗由葉腋中抽出,稍彎曲,長短不一,開花數朵至數百朵,形如蝴蝶,萼片長橢圓形,唇瓣先端三裂,花色繁多,可開花一個月以上,國外多作切花,是洋蘭中的高檔品。絕大部分的蝴蝶蘭都沒味,還有有味道,我們叫它帶香味的蝴蝶蘭,這種蝴蝶蘭很稀有,可很多人聞了後說那是臭味,還有人在那花附近工作被熏的頭痛。
養護栽培
概述
喜高氣溫、高濕度、通風半陰環境,忌水澇氣悶。越冬溫度不低於15度。由於蝴蝶蘭出生於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8~30℃,冬季15C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10℃容易死亡。在嶺南各地如要進行批量生產,必須要有防寒設施,實行保護性栽培。如果家庭小量種植,在遇冷時立即移入室內保持溫度便可以安全過冬。 對它的繁殖大多採用細胞組織培養,經試管育成幼苗移栽,大約經過兩年左右便可開花。有些母株當花期結束後,有時花梗上的腋芽也會生長發育成為子株,當它長出根時可從花梗上切下進行分株繁殖。
質料
由於其氣生屬性,其盆栽的植料不宜用泥土,而要採用水苔、浮石、桫欏屑、木炭碎等,或者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渺楞板(又稱蛇木)上,讓它自行附著生長。這種栽培方法乃系仿照它在原始時的生態環境。當它開花時把整塊板子掛在牆上觀賞,確實別有一番韻味。蝴蝶蘭的氣根頗多,其根尖翠綠,相當敏感,要細心加以保護,切不可觸動損傷根尖,否則此根會停止生長。
溫度
蝴蝶蘭屬熱帶高溫蘭,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攝氏度。低於15度即進入休眠,低於10度容易死亡。但高於35度高溫影響生長並容易患病。開花需經歷一個月的15-18度低溫才能促成花芽分化,此後如果繼續持續低溫則花梗萌發遲緩。
空氣
蝴蝶蘭喜歡空氣高濕且通風的環境。要求空氣經常保持濕度60%~80%,並且保持空氣流通最好有微風吹拂,盆內不能積水過多,根如果被液態水包圍達6-8小時, 極易爛根,所以通氣是養好蝴蝶蘭的關鍵,質料需酥鬆透氣則根生長強健。忌乾熱風吹拂。北方冬季種植不能放在暖氣片上或直對空調風吹拂。
陽光
蝴蝶蘭自然條件下多附生於熱帶雨林高樹枝幹上有樹蔭庇護。忌烈日直射,否則會大面積灼傷葉片,但也不耐室內過陰,會導致生長緩慢不利於養分存儲和開花。最好能放於朝北朝東的陽台或窗檯旁,使之接受到散射光,則生長強健病害少。
水分
由於沒有匍匐莖和假鱗莖,蝴蝶蘭不耐旱,又由於氣生性質 蝴蝶蘭也畏澇濕。夏季高溫時期保持材質濕潤即可,可用噴霧灑水降溫增濕(但不能使葉心留水容易爛心)也可在花盆旁用濕潤的毛巾增濕,但一定注意:根不能長時間過分陰濕,特別是被液態水長時間包圍極易腐爛,如夏日每日澆水量以當日能自然風干為好,間干間濕,這樣會大大減少腐根和病害的發生率。冬季少澆水僅保持材質微濕即可。
施肥
蝴蝶蘭施肥原則為 薄肥勤施,切忌過濃化肥。濃度以化肥包裝說明上標稱濃度再稀釋1倍左右適宜。即在1500倍-2000倍左右。也可用蝶蘭專用肥。在生長期施氮鉀肥 催花期施用磷鉀肥。每周或半月施用一次即可。開花期休眠期不施肥,但在花前期和花後期應注意適當補充肥料。
促花條件
蝴蝶蘭開花主要受溫度影響。花芽分化需要低溫刺激。在日間20-23度夜間18度以下低溫(但不可長時間低至15度以下)刺激一月後即可使莖內的潛伏芽轉化為花芽。此後當花芽突破表皮長為花梗後,就需要較高溫度,以正常的生長溫度為宜,持續低溫會致使花梗抽發緩慢,花朵偏小甚至中途萎焉。開花期適當增加日照有助於花大色艷提早開花。
病害預防
由於蝴蝶蘭生長於高溫高濕環境。容易遭受病菌侵害且一旦發病蔓延迅速,所以以預防為主。常見的病毒性病害有葉斑病和根腐病炭疽病等,平時可用農葯百菌清(此葯預防效果好病菌抗葯性低,但對已患病植株無治療效果。冠菌清又以其升級產品的達科寧制劑功效更好,)或甲基托布津 (此葯可防可治但病菌易產生抗葯性不可長時間單一施用 ) 1000-1500倍防治,每隔七八天噴1次,連噴3次。這些葯液沾在葉上留有白色痕跡,可不必抹去,以利於繼續發揮殺菌作用。以上同類產品又以懸浮制劑比粉制劑 效果好,持效長。操作上人體吸毒性更低。
⑥ 蝴蝶蘭在幾點鍾開花
一般,蝴蝶蘭會在7點-9點左右開花,花期是在春夏季節的4-6月份,能連續開花2-3個月的時間。它從小苗大開花,至少需要養護2-3年的時間。在平時要保持介質的濕潤性,開花時可稍微干一些,還要定期的給它施肥。
一、開花時間
蝴蝶蘭通常會在7點-9點左右開花,花期是在春夏季節的4-6月份。它的花朵開放時間是很長的,比較有觀賞性,一般情況下能連續開花2-3個月的時間。它是否能開放更久和養護有關系,要是在平時養護不好,它就會很難正常開花。
它的長勢並不是很快,因為從小苗一直到開花,至少需要2-3年的時間,需要養護的時間很長,並且還要合理的養護,它才可以開花。
二、日常管理養護
1、水分:在它還沒有開花時候,是需要保持介質濕潤性的,在介質變干後應盡快的澆水。在花期不能澆太多水,介質處於微微的乾燥狀態就行,這樣能讓它的花色更好看。
2、溫度:養護時最高的溫度不可超過30℃,如果是中小苗的話,夜間的溫度可維持在23℃,大苗的話可維持在20℃左右。想要讓它開花,就要把溫度控制在20-24℃。
3、施肥:蝴蝶蘭處於生長季是要施肥的,要給它施進口翠姆肥,而且要少量多次的施加。在氣溫太高或太低時,是不能施肥的。
⑦ 蝴蝶蘭分為哪些類型
1.蝴蝶蘭的根系無主根、側根、須根和根毛之分。其根多為圓柱狀,粗長,有分枝或無分枝,白色,根尖呈綠色、黃白色或暗紅色。蝴蝶蘭的根常露出盆外,呈懸掛狀,以利於氧氣和水分的吸收。
根
2.蝴蝶蘭屬於單莖類蘭花,莖很短,常被葉鞘所包,沒有假球莖,也沒有明顯的休眠期。單莖類蘭花生長較為緩慢,其主莖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可年復一年地向上分化葉片,生長向頂部逐漸伸長,但莖亦不甚長。蝴蝶蘭的莖,除具支撐作用外,還有貯存水分與養料的功能。
莖(很短)
花梗多分枝
花
5.果實與種子
蝴蝶蘭需昆蟲傳粉或人工授粉才能結實。果實稱為蒴果,果莢呈長棒狀,發育慢,一般需經4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成熟開裂。果莢內的種子量因授粉的親本不同而有異。種子如粉塵樣,極小,沒有胚乳,在自然條件下不易萌發成苗,一般需藉助組織培養法進行無菌播種,才可獲得大量植株。
果實
⑧ 蝴蝶蘭屬於哪種花序
蝴蝶蘭的花序為總狀花序,這種花序的花軸比較長,自下而上依次著生有柄的花朵,開花 順序由下而上,自然界中的紫藤、薺菜、油菜的花序都屬於總狀花序。
⑨ 蝴蝶蘭的養護方法
一、土壤
1、蝴蝶蘭對土壤的要求比較高,適宜生長的土壤需要透氣、耐腐爛、呈微酸。
2、可以選擇用松針葉、花生殼、樹皮絲、黏土球混合做土壤基質,也可以直接去花卉市場購買專門的蝴蝶蘭養殖用土。
二、溫度
1、蝴蝶蘭原產自熱帶雨林地區,因此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生長最適宜。生長期的溫度不能低於15℃,最好能將溫度保持在16-30℃之間。
2、要在秋末、冬春之交和冬季氣溫低時採取有效的增溫措施,但是在冬季不能將之竹直接與暖氣接觸或距離太近。夏季溫度高於32℃時,蝴蝶蘭也會進入半休眠狀態,需要進行適當的降溫以免持續高溫帶來的不利影響。
3、蝴蝶蘭的主要花期在春節前後,花期時的夜晚溫度應保持在13-16℃間,不能比13℃低。
三、水分濕度
1、蝴蝶蘭在通風濕潤的空氣濕度保持在60-80%的環境中才能夠保持健康的生長。
2、澆水要「見干見濕「,盆土表層乾燥時再將水澆透,水溫要接近於室溫。若室內空氣比較乾燥,可採用向葉面噴霧的措施,讓葉面保持潮濕即可,但在花期時不能將水噴到花朵上。自來水使用前應先貯存72小時。
3、蝴蝶蘭新根的延伸期需大量澆水,花後的休眠期應少量澆水。春、秋季在每天下午的五點左右澆一次水即可;在夏季生長旺期在每天上午九點與下午五點各需澆水一次;冬季植株需水極少,每隔一周交一次水就可以,澆水時間選擇上午十點前。有寒潮時要停止澆水,保持盆土乾燥,寒潮後在繼續正常地澆水。
四、光照
蝴蝶蘭適宜在半蔭蔽的環境中生長,受散射光照射,不要被陽光直射。在花期時,適度光照會促進蝴蝶蘭的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