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江陰看荷花

江陰看荷花

發布時間: 2022-05-13 11:28:14

Ⅰ 江陰也有一座中山公園,曾是江蘇學政衙署,值得一去嗎

提起江陰,對於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它是江蘇省無錫市下轄縣,地處長江咽喉,歷來這里就是江防要塞,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置縣史。當然,大家都知道江陰的經濟非常發達,最新的中國百強縣榜單中,江陰僅次於崑山位居全國第二。


江陰的旅遊景點雖然都不太知名,但對於當地人來說已經足夠了,更何況江陰本身就不是一座以旅遊為主的城市,能夠豐富當地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其目的就達到了,同時還可以展現江陰深厚的文化底蘊。

Ⅱ 賞蓮勝地以及更多

蓮花,即荷花,有"出水芙蓉"之譽,是盛夏最佳觀賞花卉.我國有許多種蓮.觀蓮而聞名的景點,是盛夏消暑的好去處.

(1) 蓮湖 在湖南嶽陽市西北30公里處,面積約3000餘畝.夏季的蓮湖,如同一望無際的蓮花海洋,蔚為壯觀,水面上,荷流香濤,花吐蓮蓬,處處充滿了詩情畫意.

(2) 蓮花湖 在湖北武漢陽龜山南腳下,分東.西兩湖,有寬溝相連.每當蓮花盛開,紅白爭艷,清香四溢,東側湖內有亭三座,各以九曲橋相通,是賞蓮的最佳去處.

(3) 蓮池 在四川南充西隅,現有水面數十畝,滿植蓮花,每至夏日,湖面上千萬朵蓮花竟相怒放,爭奇斗妍,粉荷垂露,盈盈欲滴,另人心曠神怡.

(4) 蓮花池 在河北保定市中心,為一座元代始建的園林,清代時曾被辟為皇家的行宮.池水面積7000餘平方米,池中蓮花繁茂,荷葉如蓋,綠水乏波,蔚為美景.

(5) 蓮塘 又名東湖,在廣西貴縣城東,水面千餘畝,河葉滿湖,盛夏時節,蓮花開放,青香飄過,沁人肺腑,有時晚間有小燕飛來,落在荷葉之上過夜,蔌蔌沙沙,宛如雨聲,有"蓮塘夜雨"的美名.

(6) 蓮花塘 在江西景德鎮市北,塘呈"呂"之形.夏日裡,滿塘蓮花盛開,青香四溢,翠盤流珠,美景非常,塘邊楊柳低垂,四周群山環抱,是旅遊避暑的好去處.

(7) 蓮花潭 在台灣省高雄市北部,其面積70公頃,潭內蓮葉如茵,粉荷吐珠,放眼湖上,滿湖翠影,萬點蓮紅,清風拂過,河香撲鼻,令人陶醉.

Ⅲ 江陰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旅遊景點

1、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不僅是一處市民遊玩娛樂的公園,如今也是遊客到江陰必打卡的景點,它坐落在江陰市人民中路附近,公園規模龐大,佔地足足108畝,其前身是江蘇學政衙署遺址公園,於2002年改為如今的名稱。

2、興國園

興國園原本並沒有,而是為了保護這里的一座古塔而興建了這座園林,古塔為興國塔,於是有了興國園的名號。為保護這座古塔營建的興國園,其景色完全可與江南名園相媲美,園林中小橋流水、亭台水榭,頗具古色古香之風范。

3、劉氏兄弟故居

與以上兩個景點一樣,劉氏兄弟故居也處於喧囂的鬧市之中,而又以劉氏兄弟故居所處位置最為獨特,處於四面皆有公路環繞的交通島上,南來北往的人及車輛絡繹不絕,但大多都忽略了這里。

4、江陰要塞國家森林公園

作為國家森林公園,雖然是迷你版的,但植被茂密,環境不錯,可以爬山、看長江和江陰長江大橋。如果不愛爬山,可以就在山腳免費的黃山湖公園玩玩,公園的湖水邊有人工沙灘。若要去黃山,一般都從黃山湖公園東邊停車場這的路上山,爬到山上標志性建築望江樓便處在黃山的中心位置了。

5、江陰中山公園

江陰中山公園原為江蘇學政衙暑遺址公園,總面積為7萬多平方米。園內許多建築物、構築物的造型均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特色。整個工程建有「荷花廳」、「永慕廬」、「學政區雕塑廣場」、「中山紀念塔」和水溪項目等景觀。

Ⅳ 曾經號稱「江南官署之冠」的江陰中山公園,有什麼歷史淵源

提起江陰,對於大多數來說並不陌生了,它是江蘇省無錫市代管的縣級市,此處長江咽喉位置,歷來為江防要塞,經濟實力非常發達。但說到江陰的旅遊景點,很多人或許了解並不太多,江陰歷史悠久,許多人文景觀非常值得一去,如今的“中山公園”就是一處。

Ⅳ 江陰市花是什麼

芙蓉傳統意義上指荷花,但江陰的市花,准確地說應該是木芙蓉,不是荷花

Ⅵ 江陰有什麼遊玩的的地方最好幫我寫篇作文

一提起美麗江陰,人們總會想到風景旖旎的黃山湖公園,美麗富饒的華西村,雄偉壯觀的江陰長江大橋。此外還有些什麼呢?請跟隨我們小記者的腳步,一起去發現江陰那無與倫比的另一種「美」!

我們來到的第一站是「江陰農業科技園」。一下車,吸引我們的是江陰農林分布的模型,四周的兩行大字「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鏗鏘有力,格外引人注目。

首先,我們來到了第一個主題——綠韻藍天。漫步在彎彎曲曲的石子路上,欣賞著兩岸如畫的風景,含苞待放的荷花,嬌脆欲滴的荷葉,隨風飄盪的蘆葦,我迫不及待地將它們收藏在相機中。步入第二個主題——碩果飄香。一串串誘人可口的葡萄首先映入我的眼簾,有美女染紅指甲的美人指,有亮黃透明、富有濃郁冰糖味和牛奶味的金手指,還有歐美雜交種,成熟時為紫黑色的京峰……這些全是出自江蘇葡萄第一鎮——璜土鎮。第三個主題是江南水鄉,它展示給我們的是以前漁民們捕魚時用的魚簍、漁網、漁船,還有各種各樣長江里的魚。接著,我們來到了第四個主題——城市菜園,一株株成熟的茄子,一片片綠油油的蔬菜,還有一個個屹立在田野中的稻草人,構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田野莊稼圖。不知不覺中,我們進入了幸福田園的主題,這是一個農耕文化長廊,它向遊人展示了古代農民耕耘和收割時用的農具,光是鐮刀就有十幾種,這些器具大都是農民自己用木頭或竹條製作編制的。觀賞完「江陰農業科技園」後,大家依依不捨地坐車向下一個參觀點出發。

不一會兒,便到達了第二站「嘉茂國際花鳥園」。一下車,遠遠望去,嘉茂國際花鳥園如同帝王宮殿般豪華而大氣。一進門更是讓人驚訝,我們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競相開放的花整齊地擺放著,屋頂垂檐下的吊蘭和盆栽,在這花海中盡情向遊人展示它們的美。大廳正中有一個圓形的水池,水池中還有一架鋼琴,四周都是噴泉,這仙境般的美景,真讓我們驚嘆不已。鳥廳更讓我好奇,剛進門,哇,好熱啊,原來這里是一個巨大的溫室,迎面就有兩只站在樹枝上的鸚鵡在向我們問好,繼續向里走,便看到幾只高貴的丹頂鶴在悠閑地散著步,色彩艷麗的金剛鸚鵡在互相傾訴著自己的見聞。一回頭,一隻威猛的金雕正瞪著我,好像在說:「看什麼?再看就抓你一下!」來到最裡面,一隻華麗的藍孔雀開出了它那美麗的屏,正對著我,彷彿在說:「拍照片呀,拍得漂亮點哦,我可是很上鏡的呀。」往回走,高貴的黑天鵝,正悠閑地在湖中劃著水,水中色彩斑斕的魚兒正在和黑天鵝搶食,還有觀賞鴿、火雞、葵花鸚鵡都讓我大開眼界。來到這兒,我感覺是到了「花的海洋、鳥的天堂」,真是一番花香迎面而來,鳥聲不絕於耳的世外勝境。

Ⅶ 江陰有哪些旅遊景點

1、江陰文廟。江陰文廟建於北宋初年乾興、天聖年間,為江陰較大古建築群,蘇南較大文廟。北宋慶歷新政期間,宋仁宗下詔興學:「諸路州府軍監,除舊有學外,余並各令立學。

2、興國塔。興國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976—983年)年間,原是太平興國教寺的七級浮屠,為樓閣式磚木結構。元朝至正年間,興國塔遭到戰火毀壞,明正統年問修復,塔身增為九級。

3、南閘獅山湖。江陰市西面有三座山,南秦望山,北鳳凰山、西舜過山。三山之間,溝河穿境,山清水秀,田疇平整,村居散落,一派田園風光。獅子山是一座由於開山採石而形成的卧獅形狀的山,宕口則成了獅山湖。

4、濱江要塞。江陰市濱江要塞旅遊區位於江陰市區東郊,北濱長江,因境處江陰黃山炮-事要塞之地,民國以來即以要塞為鄉、鎮名。濱江要塞旅遊區由黃山湖公園、鵝鼻嘴公園組成。

5、江陰中山公園原為江蘇學政衙暑遺址公園,總面積為7萬多平方米。園內許多建築物、構築物的造型均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特色。整個工程建有「荷花廳」、「永慕廬」、「學政區雕塑廣場」、「中山紀念塔」和水溪項目等景觀。江蘇學政衙署,是科舉時代主持考試秀才的官署。

6、徐霞客故居位於徐霞客鎮南陽岐村,始建於明代,佔地116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現有房屋三進兩側廂。花廳布展介紹徐霞客的生平事略及其對岩溶地貌、水道地理的研究成果;正廳名「崇禮堂」;天井有徐霞客手植羅漢松一株。

Ⅷ 無錫江陰十大最好玩的景點 江陰有哪些好

江陰長江大橋:
位於江蘇省江陰市西山與靖江市十圩村間。該橋採用一跨過江、大跨徑鋼懸索橋橋型。主跨1385米,目前為「中國第一、世界第四」。大橋南引橋168米,北引橋1518米,全長3071米。橋面按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寬33.8米;設計行車速度為100公里/小時;設計通過量27000輛/日。1999年10月1日具有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江陰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鵝鼻嘴公園:
鵝鼻嘴公園位於江陰長江大橋旅遊區西北部,距市區僅2公里,逶迤臨江,山勢蜿蜒多姿,形如天鵝伸鼻江中而得名。
鵝鼻嘴公園佔地350畝,以山體為主,森林茂密,野趣濃郁。公園由商貿服務區、濱江游覽區、森林休閑區、炮台博物館區等功能區組成。景點眾多,各具風貌,有鵝州攬勝、江尾海頭、濱江曉步、澄江古渡、寒江獨釣、看雲聽潮、獨攬江橋、鵝鼻積雪、辛侯亭等十八景。

黃山炮台:
江陰,是一座江防古城,黃山屬群山之冠。戰國時,江陰屬春申君黃歇封地,故名「黃山」。山在距城區2.5公里的長江邊,是長江的狹隘處,素有「江海門戶」、「鎖航要塞」之稱。黃山有席帽、馬鞍、龍頭諸峰,平均高91米。登高山之頂,北望靖江,與孤山對峙;周圍山峰,綿延30餘公里,閱不盡的大江南北兩岸風光。

現黃山已建成公園。有黃山公園門樓、黃山博物館、望江亭、盤石溪流、陳毅詩碑,整修了古炮台、藏兵室、彈葯庫等,成為鑒賞黃山炮台遺址和眺望長江風光的旅遊勝地。
適園:
座落在江陰澄江鎮南街,現江陰市政協所在地。始建於光緒七年(1881),系清翰林學士陳燮卿的私園,面積2044平方米。
園以三叉形的「鏡湖」為中心,以「水流雲在軒」為主體,倒影池中,成為佳景。軒外有廊,依牆傍水處,屏立三座假山,池東有映湖亭,亭中立一鏡,可返照園內各種景色。亭壁保存著倪雲林的山水畫石刻和題跋,為全市唯一的倪雲林作品刻石。園北有三間廳室,臨湖堆大型假山,條條曲徑盤旋,宛若深山老林。園西南有一方亭,壁間嵌王羲之的《換鵝碑》,為世所僅見。

君山公園:
江陰北郊、黃田港東岸有一座錦屏似的小山,原名瞰江山。山雖不大,但名聲很大;雖不高,卻素有「江陰主山」之稱。相傳戰國末年,楚相黃歇被李園所殺之後,即葬於此山西麓。黃歇號稱春申君,是著名的戰國四君子之一。吳地百姓為紀念他,即將此山改名為君山。

現在,東岳廟舊跡仍在,頭門、三元殿等建築猶存,整修後改名為「武廟」,被列為江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廟前的兩棵古銀杏樹,枝葉繁茂。黃歇墓和松風亭也都經過整修,被列為江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最近江陰市人民政府決定投資1000萬元,在此興建君山公園,並將城內舊廟廣福寺移建至此。屆時,宗教、古跡將是江陰長江大橋風景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施展著自己獨有的魅力。

興國塔:
位於江陰城西南角,與興國寺一起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原為七級,元時遭火焚。明洪武十七年(1384)修復,增至九級。民國時齊盧交戰,塔頂被炮擊,殘存七層半,六層以下為宋代原物,現高42.24米,已向東北傾斜。1985年進行加固,保持殘塔風貌。

文廟:
又稱江陰孔廟、廟學。在江陰澄江鎮人民西路北側江陰中學內。始建於北宋淳化三年(992)。文廟前有泮池,池上架石橋三座,為明代遺物。後為戟門,內有大成殿,面闊五間,重檐歇山頂,樑柱粗壯,彩繪完好。明倫堂內保存碑刻22方。主軸布局完整,是江蘇省保存最完好的縣級孔廟。

徐霞客故居:
徐霞客(1587—1641年)為我國傑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故居在江陰馬鎮南岐村。明末遭兵燹,清順治年間徐之侄孫徐君銓重建。至1984年,僅存面闊七間二進瓦房,1985年,政府撥款大修。現有三進、十七間正房、兩間廂房,佔地二畝。大門正面懸「徐霞客故居」匾額,兩邊立盤陀石。門背面鐫「繩其祖武」磚額。第一進前為天井庭院,兩側廂房,東西置花壇,大廳前有「承先裕後」磚刻,廂房和大廳辟為展覽室,陳列徐霞客生平事跡及溶岩標本。第二進遺有一棵古羅漢松,相傳為徐霞客手植,已有400年左右樹齡。第二進大廳為「崇禮堂」,正中懸徐霞額畫像,陳列當代書畫家為紀念徐霞客所作的書畫作品,以及近年拍攝的徐霞客游歷經過各地的風光照片。
勝水橋,架在徐霞客故居前的沈塘河上。據傳是徐霞客當年出遊船隻停泊處,此橋亦有400年左右的歷史。1985年重修,它保持著明代江南小橋的風格。

◆華西村:
華西村位於江蘇省江陰縣,1996年被農業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全村共有80戶,1520人,面積0.96平方公里。
華西村是全國農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1998年三業總產值超過25億元,利稅超2.8億元,農民家庭存款最少的20多萬元,多的200多萬元。每戶住房450平方米,家庭資產最少的也有100多萬元。華西村股票1999年上市,吳仁寶現任村黨委書記,集團公司董事長。
華西村距無錫30多公里,蘇州50多公里,每年到華西村考察和旅遊的人員達100多萬。

◆渡江紀念館:
江陰市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1994年4月,佔地54.5畝,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總投資1350萬元。
園內革命烈士紀念館和江陰渡江戰役紀念館,分別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館名。
館內陳列展出了727名烈士的生前照片、遺物和反映渡江戰役的200幅圖片、部分珍貴翔實的實物及運用聲光電現代布館手段進行場景復原,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當年江陰軍民革命斗爭的情景和百萬雄師橫渡長江的壯闊場面。東西兩側長廊詩詞碑文,匯集了江陰書法名家的手跡,書體兼備,風格紛呈。三葉構思獨特的帆形紀念碑,造型別致,蔚為壯觀,碑文為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所書。
該園是江陰市愛國主義教育和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也是江陰旅遊勝地之一。

劉氏三兄弟故居
劉氏三兄弟劉半農、劉天華、劉半茂,是我國現代文化名人。
劉半農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攝影學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積極投身革命,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之一。他在擔任《新青年》雜志編輯時,發表了《我之文學改良觀》、《詩與小說精神之革新》等震驚文壇的進步論著,成為新文化運動中一位「鬥士」和「闖將」。他開創了我國新詩流派「白話詩」,影響甚廣。同時,他又是我國語言學及攝影理論奠基人,他的《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康士坦丁語言學專獎」,是我國第一個獲此國際大獎的語言學家。
劉天華是我國著名的民族音樂家,二胡學派的創始人。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把「不登大雅大堂」的二胡從民間推向世界,建立了一個新型的學派。他在我國音樂史上第一個沿用西方五線譜記錄整理民間音樂,大膽借鑒「西樂」,「改進國樂」,使二胡的表現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境地!他不僅創作了《病中吟》、《良霄》、《空山鳥語》等流傳廣泛的不配名曲,而且培養了大批二胡、琵琶傳人。他把「學習、研究、創作、演出和教學聯系在一起,構成他全部的音樂生涯」。
劉半茂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民族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也是劉天華事業的忠實繼承者和發展者。天華逝世後,劉半茂為了繼承其「改進國樂」的遺志,毅然放棄西北大學英語教授的席位,改任音樂教授。先後在四川、南京、安徽、中央音樂學院任教,他一生創作了《漢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獨奏曲,是我國現代音樂史上一位多產的作曲家。
劉氏兄弟紀念館位於江陰市西橫街49號,是江陰市人民政府為紀念我國現代文化名人劉半農、劉天華、劉半茂三兄弟而利用劉氏後裔捐贈的祖籍故居改建的。它坐西朝東,前後二進十間三庭院,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宅特色的清未建築,距今約有150年,與古興國塔、文廟南北呼應,渾然一體,構成江南古城的一個游覽區。紀念館還有「百年天竹」、「石鼓墩」、「醬台」、「竹園」等遺跡和景點。紀念館由原文化部部長朱穆之題寫館名,著名女作家謝冰心為紀念館寫了序文。陳列分「事跡介紹」和「故居景點」兩大部分六個展室,共陳列展品300餘件。

中山公園
江陰中山公園原為江蘇學政衙暑遺址公園,是江蘇省江陰市重點工程,其施工總面積為7萬多平方米。該工程的許多建築物、構築物的造型均體現了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特色。整個工程建有「荷花廳」、「永慕廬」、「學政區雕塑廣場」、「中山紀念塔」和水溪項目等景觀、建成後的中山公園成為江陰市一道靚麗的風景,也是一處供人們旅遊、休閑的勝地。

黃山湖公園
江陰黃山湖公園
黃山湖公園位於江陰市北側,黃山南麓,是江陰要塞旅遊度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總用地46.25公頃。

Ⅸ 江陰古時的芙蓉湖在哪裡啊

經查:芙蓉湖古稱「上湖」、「射貴湖」,地處無錫、江陰、常州三地交界,北宋前這里湖面廣袤、碧浪滔天、南北相望百餘里,是江南僅次與太湖的一片水域,面積達「一萬五千三百頃」。唐代茶聖陸羽說:「惠山東北九里有上湖,南挖長洲,東峒江陰,北掩晉陵,蒼蒼渺渺,迫於軒盧」;「蓋自山下百餘里,目極荷花不斷,以為江南煙水之盛」。據《芙蓉湖修堤錄》記載:「芙蓉圩,本古芙蓉湖地,東通大江,南接龍山,西連雲瀆,北抵郡郊,中包芳茂、秦望諸山;煙波浩盪,相望百里。」 宋室南遷後,江南移民劇增,耕地的需求越來越大,圍湖之風勢不可擋,自此,水域面積劇減,嚴重破壞了平衡的水利系統,朝廷為圍田的巨大眼前利益所誘惑,政策時禁時松,在還湖為田與圍湖造田的矛盾中徘徊,芙蓉湖的消失,此時開始。 芙蓉湖區的水患不斷,水災日趨嚴重,明代時,魚米之鄉甚至出現了「地無芳草樹無皮」,當時的江南巡撫周忱,決心全面整治,周忱採用宋代水利專家單鍔的主張,採用「上堵下泄,化害為利」的方法,帶領三邑湖民在芙蓉湖北面築堤,阻止江水流入,四周開渠道,排泄湖水。開辟了江陰黃田港,讓芙蓉湖水流入長江。然後在芙蓉湖四周築圩堤,圩內開辟圩田十萬余畝,出現了「十萬八千芙蓉圩」奇觀。為防止堤內積水,又修築了提水工具——戽水機,積水隨時排出,為不讓湖河之水倒灌,又築了水閘,終於制服了水患。 芙蓉湖面積銳減,周忱治水七十多年後的明弘治年間,芙蓉湖的水域還存「東西亦五十里矣」,明嘉靖年間在湖中建起的蓉湖庄已「田塍羅列,港汊紛錯,橋壩盡排,村落顯現」,清代芙蓉湖已縮成了不到二十平方公里的小湖圩。 現在芙蓉湖已完全消失,只留下芙蓉鎮、芙蓉山、蓉湖庄,蓮蓉門、蓮蓉橋等這些地名。

熱點內容
西遊記蘭花 發布:2025-09-18 07:14:00 瀏覽:528
青島婚禮宴會花藝 發布:2025-09-18 07:14:00 瀏覽:77
磁懸浮盆景製作方法 發布:2025-09-18 07:08:25 瀏覽:387
花草盆景圖 發布:2025-09-18 07:07:32 瀏覽:796
櫻花乾花製作方法 發布:2025-09-18 07:06:12 瀏覽:454
中葯綠植 發布:2025-09-18 06:53:55 瀏覽:86
櫻花雨圖 發布:2025-09-18 06:53:54 瀏覽:598
海棠非雙 發布:2025-09-18 06:53:22 瀏覽:708
插花比賽海報 發布:2025-09-18 06:38:24 瀏覽:132
德國種荷花 發布:2025-09-18 06:37:38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