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節湖北

荷花節湖北

發布時間: 2022-05-13 08:26:24

『壹』 東莞橋頭的荷花節是什麼時候

您好!
2011第八屆東莞橋頭的荷花節是在2011年6月23--6月28日。
「十年磨一劍,八載鑄品牌」。回連續八答年的荷花盛宴相約,橋頭荷花節已逐步由一個地方品牌向區域品牌轉變、由一個官辦的節慶向人民群眾的節日轉變、從一個文化品牌向城市品牌轉變,實現了完美的華麗轉身。

第八屆橋頭荷花節上,全國荷花名城荷文化交流會在橋頭舉行。來自湖北、日本、青島、杭州、深圳、廣昌、廣州、番禺等荷花名城的專家學者齊聚橋頭,共商橋頭荷花文化發展戰略。與會專家學者對橋頭的荷文化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橋頭的荷文化品牌越來越受到外界矚目。

橋頭鎮乘廣東省打造文化大省、東莞市建設文化名城的東風,堅持以荷為媒,成功打造了以荷花文化為代表的地域文化品牌。從第七屆橋頭荷花節開始,橋頭荷花節以「等你,在橋頭」為主題,確立了「悠閑、浪漫、度假」的基調。辦節的規格更高、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品味更濃郁。今年舉辦的第八屆橋頭荷花節,在弘揚前七屆荷花節成功做法的基礎上,著力打造「讓更多群眾參與、讓更多群眾得到歡樂」的文化盛會。精心策劃組織了一系列觀賞性、參與性、互動性較強惠民特色文化活動。

『貳』 請問武漢有什麼適合情侶去玩的地方!明天一天的時間,麻煩大家走個心給總結一下啦,謝謝了

漢口江灘
推薦級別 ★★★★★
漢口江灘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臨近的漢口江灘與武漢長江大橋,龜山電視塔一起交相輝映,夜景尤為迷人。在武漢三鎮的水景中,武漢江灘是這座濱江城市中一道最美麗的風景。正應了一位詩人對武漢江灘美景的贊頌「兩江四堤八林帶,火樹銀花不夜天」。
性質所屬:風景 攝影
交通指向:乘坐68路、30路蘭陵路下車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無
遠方網點評:先到江漢路後到江灘,完畢可以做輪渡到司門口,那邊有很多小吃,位置在戶部巷附近,下了輪渡步行也就十來分鍾。

湖北省博物館
推薦級別 ★★★★
再現楚文化精粹的地方。地處東湖之濱,收藏了20多萬件歷史文物,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鍾、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等珍貴文物都是其中的精品。
性質所屬:歷史人文
交通指向:旅遊一號線可將湖北省博物館與東湖的游覽安排在同在一個行程中,這兩個地方只相差一兩站地。
開放時間:8:30—17:00
門票:無票

武漢長江大橋
推薦級別 ★★★★
整座大橋異常雄偉,上層是公路,下層是鐵路,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萬噸巨輪也能通行無阻。底層有電梯可直達公路橋面,站在橋上可以全覽武漢三鎮,氣勢非常豪邁。
性質所屬:風景 當代景觀
交通指向: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武漢市漢陽龜山和武昌蛇山之間,乘10、61、64路公交或電車1、4路可達。
門票:無
點評建議:若是要觀景,此處是不錯的選擇。橋的兩端均建有離地面35米高的橋頭堡,有電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站在大橋橋面,可俯視滾滾長江東逝水,一艘艘輪船來來往往。

武漢大學
推薦級別 ★★★★
武漢大學的櫻花道,位於前理學院和老圖書館的下方。道兩旁的櫻花樹枝幹壯實、排列整齊。每年的3月至4月初,繁花滿枝。櫻花花期僅為一周,每到落花時節,落英繽紛的櫻花又為大地鋪上了一層淺淺的「花毯」。每年開花時節,賞花的遊人絡繹不絕。
性質所屬:歷史人文 風景 攝影
交通指向:市內公交513、515、519、55、552、564、572、587、591、608、724、806路都可以到武漢大學,在珞珈山下。櫻花開放期間,很多車會寫上「武大櫻花專線車」的標語。觀櫻點在櫻園路,校內有指示牌。
門票:10元(只收櫻花開得最盛的幾天)
遠方網點評建議:除了武漢大學校園能看到漂亮的櫻花外,東湖的磨山上也有很多櫻花,不過武漢大學的古建築和歷史背景使得這些櫻花更有味道。

東湖
推薦級別 ★★★★
比西湖大三倍的東湖,素有「春蘭、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譽。三月蘭花四月櫻,湖面平如鏡,鳥雀唱山林;七月流火,湖水之浸潤,秋高氣爽,桂蕾綻放,隆冬嚴寒,瑞雪紛揚,磨山百畝梅花吐蕾綻放。
性質所屬:風景 珍惜植物 攝影 徒步 歷史人文
交通指向: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湖翠柳村特一號,有8、14、36、515、724路公交到達
開放時間:7:00—19:00
門票:聽濤景區30元,磨山景區40元
點評建議:東湖風景區內每年都會舉辦梅花節、荷花節、園林藝術節、櫻花節等旅遊活動節慶,遊客可選擇在這些節日當中出遊。

黃鶴樓公園
推薦級別 ★★★★
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不登此樓可以說不算真正到過武漢。
性質所屬:攝影 歷史人文 古代建築
交通指向:乘坐市內公交車 至司門口或閱馬場下車,均可以步行到黃鶴樓。各路徑長江大橋的公交車均可達。
開放時間:7:00—18:30
門票:50元(70歲以上老人憑證免費,1.2米以下兒童免費,1.2—1.4米兒童半價,學生憑證半價,團體20人以上9折)。
遠方網點評建議:有了崔顥和李白兩首關於黃鶴樓的詩,黃鶴樓從此名聲大振。無論雅人或者俗人都一擁而上,趕到黃鶴樓來感懷、餞行。盡管今天的黃鶴樓與歷史上的相去甚遠,但這已經不重要了,就像祖傳的鎮家之寶,也許一無是處,但它代表的是一種尊嚴。

『叄』 湖北和湖南是以那個湖劃分的

湖北和湖南是以洞庭湖劃分的。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汨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洞庭湖是歷史上重要的戰略要地、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湖區名勝繁多,以岳陽樓為代表的歷史勝跡是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也是中國傳統農業發祥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是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

(3)荷花節湖北擴展閱讀:

洞庭湖地形地貌

洞庭湖是燕山運動斷陷所形成,第四紀至今,均處於振盪式的負向運動中,形成外圍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緣有桃花山、太陽山、太浮山等500米左右的島狀山地突起,環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濱湖崗地低於120米者為侵蝕階地,低於60米者為基座和堆積階地。

中部由湖積、河湖沖積、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組成的堆積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現水網平原景觀。洞庭湖分為西、南、東洞庭湖。

湖底地面自西北向東南微傾。洞庭湖呈現一派水流沼澤、河網平原地貌景觀,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部敞口的馬蹄形盆地,西北高,東南低;湖體呈近似「U」字形,

『肆』 荷花趣談

荷花趣談

荷花,又名蓮花、芙蓉、花中仙子,是人們心目中最為聖潔的象徵。許多文人墨客都把她作為熱情謳歌的對象,抒發著自己的感慨。
荷花不僅出淤泥而不染,具有高貴的品質,而且還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送遠、秋天采蓮思親的傳統。
荷花既然承載了這么多的美譽和情感,自然會在人們的心目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那麼,她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呢?荷花的花瓣統稱花被。有的品種只有一層花被,稱為單瓣種,能結蓮蓬和果實,藕也較肥壯;有的品種有幾層花被,稱為重瓣種,不能結實,藕也細小,不能食用。
藕折斷時,常有絲相連。俗話說:「藕斷絲連。事實上,這是由於藕中的帶狀螺旋式導管及管胞的次生壁抽長而形成的。蓮的種子,生於膨大起來的花托中,合稱為「蓮蓬」,蓮子受硬殼保護,可以埋入地下幾百年而不壞。1952年,遼寧省新金縣出土了一批年齡約1000年的古蓮子,經培養,有96%的種子發了芽。這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種子。
荷花的外部形態保留著古植物的某些原始性狀,因此被植物學家稱為活化石。
點評:該文以荷花在人們心目中的真實形象入手,然後導入對荷花的理性分析,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說明文,構思比較巧妙。在寫作此類文章時,作者應把握好每一部分在文中所佔的比重,不要顧此失彼。

『伍』 關於荷花的資料

荷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屬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陳志歲《詠荷》詩曰:「身處污泥未染泥,白莖埋地沒人知。生機紅綠清澄里,不待風來香滿池。」
中文學名: 荷花
拉丁學名: Nelumbo nucifera
別稱: 蓮花、水芙蓉、六月花神、藕花等
分布區域: 荷花原產於中國,一般分布在亞熱帶和溫帶地區。
別名:蓮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澤芝、水華、菡萏(hàndàn)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 玉 環、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宮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紅蕖、水華、溪客、碧環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靜客、翠錢、紅衣、宮蓮、佛座須等。 荷花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花,也是山東省省會濟南和孔孟荷花高清近拍圖冊(17張)之鄉濟寧市的市花,還是埃及的國花。此外,濟南的大明湖也有多種上好的荷花。蘇州的園林比如拙政園里,也有許多婀娜多姿的荷花。像仙女一樣,亭亭玉立。
[1]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覆蓋,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黃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荷花
[2]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池塘是其適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種而定,大株形品種如古代蓮、紅千葉相對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過1.7米.中小株形只適於20~60厘米的水深.同時荷花對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時不灌水,缸栽荷

『陸』 春節的各地的民風民俗有何不同還有,各地的習俗有哪些

春節又稱元日、元旦、無正、元辰、元朔、歲旦、歲首、歲朝、新正、首祚、三元或年、過年,為夏歷新年的第一天。由於歷法不同,各代歲首之日不盡一致:夏代為正月初一,商代為十二月初一,周代為十一月初一,秦代為十月初一,漢武帝時又恢復到正月初一,並延續至今。

「春節」,各代所指也有區別。漢代指立春這一天,南北朝指整個春季,到了近代才指正月初一。它是我國歷史最悠久、活動內容最豐富、禮儀最隆重、場景最壯觀、食品最精緻的一個傳統節日,全國56個民族中的53個(除去藏、白、傣族)都要舉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慶賀,故又稱「元日大慶宴」。

春節的起源

據史籍記載,春節在唐虞時叫「載」.夏代叫「歲」,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義指穀物生長周期,穀子一年一熱,所以春節一年一次,含有慶豐的寓意。又傳,春節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的「臘祭」,當時每逢臘盡春來,先民便殺豬宰羊,祭祀神鬼與祖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免去災禍。他們用硃砂塗臉,身披鳥羽,唱跳吃喝,熱鬧非凡。至於

互相拜年宴請,則起自漢初,對此《通典》有所記載。

歷代春節食俗

※東漢時期,祭祖是春節的重要活動和習俗。據崔提《四民月令》稱:「正月之朔,是為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家室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南朝時期,春節闔家互相拜賀、飲宴,並開展娛樂活動。據粱人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欽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還有畫雞、燃爆竹、懸索、乞如願等游戲。

※唐宋元明清時期春節食俗中的禮儀成分逐漸加重。據南宋吳自收《夢梁錄》記載:「土大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梵天廬叢錄》記載:「男女依次拜長輩,主者牽幼出謁親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清波雜志》載:「宋元佑年間,新年賀年,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親朋拜年,主家必須設宴款待,酒肉異常豐盛。據《嘉泰會稽志》記載:「元旦男女夙興,家主設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詣親屬賀,設酒食相款,日歲假,凡五日而畢。」至清代,《帝京歲時紀勝》雲:「士民之家,添衣冠,肅佩帶,祀神祀祖;焚楮帛畢,味爽闔家團拜,獻椒盤,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門迎喜,參葯廟,謁影堂,具柬賀節。路遇親友,則降輿長揖,而祝之日新禧納福」,對於前來拜年春,「縱非親厚,亦必奉節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爛醉!俗說謂新正拜節,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車馬喧闐,追歡竟日,可謂極一時之勝也矣」。

春節各地食俗

漢族的春節食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九、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

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如年夜飯,尤為講究:一是全家務必聚齊,因故未回者必須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體現團圓之意;二是飯食豐盛,重視「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餃子叫」萬萬順」,酒水叫「長流水」,雞蛋叫「大元寶」,金魚叫「年年有餘」;這條魚准看不準吃,名為「看余」,必須留待初一食用.北方無魚的地區,多是刻條木頭魚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為祖輩居上。孫輩居中,父輩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飲酒。吃飯時關門閉戶,熱鬧盡興而止。

除夕的家宴菜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陝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冷盤,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安徽南部僅肉類菜餚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湖北東部地區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為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

「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哈爾濱一帶一般人家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和蔬菜。贛南的年夜飯一般為12 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為「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以雞鴨魚肉及各種蔬菜為主。江西南昌地區一般十多道菜,講究四冷、四熱、八大菜、兩個湯。

各地除夕家宴上都有一種或幾種必備的菜,而這些菜往往具有某種吉祥的含義。比如蘇州一帶,餐桌上必有青菜(則安樂菜)、黃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懇懇)。湘中南地區必有一條一公斤左右的鯉魚,稱「團年魚」,必有一個3公斤左右的豬肘子,稱「團年肘子」。皖中、皖南餐桌上有兩條魚,一條完整的鯉魚,只能看卻不許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餘,另一條是鰱魚,可以吃,象徵連子連孫,人丁興旺。祁門家宴的第一碗萊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筍、蝦米、鮮肉等製成,含義為「和氣生財」。

合肥的飯桌上有一碗「雞抓豆」,意思是」抓錢發財」。管家人要吃一隻雞腿,名為「抓錢爪」,意味著明年招財財進寶。安慶的當家人要在飯前先吃一碗面條,叫「錢串子」。南昌地區必食年糕、紅燒魚、炒米粉、八寶飯、煮糊羹,其含義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魚、糧食豐收、稻米成串、八寶進財、年年富裕。

北方地區春節喜吃餃子,其寓意團結,表示吉利和辭舊迎新。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和樂趣,歷代人們在餃子餡上下了許多功夫,人們在餃子里包上錢,誰吃到來年會發大財;在餃子里包上蜜糖,誰吃到意味著來年生活甜蜜等等。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回答者:悠然小調 - 助理 二級 1-31 17:45
春節
(農歷正月初一)
春節的由來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的由來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習俗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
「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北京人的祭灶
北京人過春節的習俗,是很有興味的。 所謂春節,是指中國陰歷正月初一。它預示著新的開始,天地萬物復甦,春天降臨,一年的農事也將著手進行。所以,向來為中國人所重視。後來,公歷推行,國家以公歷的一月一日為
「元旦」,陰歷的「年喜」,只好在名義上退而求其次,改稱「春節」。然而,對春節的慶祝,絲...

廣州民俗節日
廣州是一個有著十分豐富的民間民族風情的南粵名城。廣州近年來在歡度春節、元旦、五一節、國慶節等傳統民族節日的基礎上,開展了每年一度的非常有廣州特色的八大節慶活動:春節期間的迎春花市和元宵節,農歷二月的波
羅廟誕會,端午節(期間有盛大的節日慶典——龍舟節),番禺荷花節...

當地特色: 茶館
「坐茶館」是成都人的一種特別嗜好,因此茶館遍布城鄉各個角落。成都茶館不僅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而且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格。無論你走進哪座茶館,都會領略到一股濃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頭蓋茶具、老
虎灶、紫銅壺,還有那堂倌跑堂...

節日
成都燈會正月十五成都燈會是在元宵賞燈習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南宋詩人陸游在《丁酉上元》詩中描述成都燈會盛況是「突兀球場錦綉峰,遊人仕女擁千重;鼓吹連天沸午門,燈山萬炬動黃昏」。...

居住
西雙版納的傣族,大多在平壩傍水而居,或在河谷依山傍水而居。住房為「干欄式」建築竹樓。個人成分族稱居住的樓房為「很」。 傣族對當地的地名、寨名的命名尤為考究。一般都是根據當地的自然風光、環境特點以及
歷史傳說來命名,有些地名和寨名又往往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如允景洪,傣語意為「黎明之城」。相傳,那是...

服飾
傣族的傳統服務,男子一般穿無領大襟、對襟小衫,袖窄,下身著長褲,用白布或蘭布包頭。婦女上裝穿淺色緊身緊袖短衫,下裝穿花筒裙。逢年過節或遇喜慶日子,傣族婦女都要綢緞、尼龍、燈蕊絨精製有衣裙,盛裝打扮。小
卜小(小姑娘)外出時,均喜歡帶上一把小花傘。 傣族婦女很講究發飾。大多挽長發於頭頂,也有的束發垂於腦...

飲食
西雙版納傣族以大米為主食,尤其喜歡吃糯米,有不少家庭均以糯米為主食。副食大多愛吃酸味和水產。傣族還喜歡飲酒,甜米酒更是男女老幼都喜愛的飲料。米酒巴一般都是自己釀制。 傣族還是喜歡吃竹筒板。竹筒飯的做
法是:用一節午竹或甜竹,把一端挖通待裝米。做竹筒把的米,大多用陸稻香米或紫米。米洗干凈泡水後,既可直...

婚姻
傣族青年男女尋找終身伴侶,完全是自由戀愛。變戀愛的方式既多而又獨特。如小卜冒(小夥子)串小卜少(小姑娘),丟包等戀愛方式,充滿著詩意。 小卜冒串小卜少。每當月明風清的夜晚,緬桂花發出幽香。這時,「等
待群蜂繞花枝」的戀愛活動就開始了。正錄青春妙齡的小卜少,收拾打扮後,帶著自己的小紡車,坐在竹樓陽台上...

家庭
傣族的家庭生活,一般是在青年男女結婚有了孩子以後,就從家庭里分出來,另蓋房子居住。夫妻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經濟是獨立的,雙方都有自己的財產和收入,都可自由支配,不受對方約束。家庭開支共同協商,子女長大
以後也有自己的獨立經濟,如飼養養豬、雞、種植蔬菜,水果的收入,都歸自己所有。 傣族的性格溫柔,家庭和...

取名
傣族有名無姓,一個人一生中有好幾個名字。小孩時有乳名,男童進佛寺當和尚有僧名,還俗後取還俗名,結婚以後有了孩子雙稱「之父」。 傣族一般以「岩」、「玉」區分男女性別,男性以「岩」字當頭,如「岩糯」。女
性以「玉」字當頭,「玉罕」。 乳名有以下幾種取名的方法: 安排行順序取的「如」岩三「,即第三個兒...

基諾族的婚禮
西雙版納的基諾族,居住在景洪縣的基諾山(又稱為攸樂山),約有1萬多人,基諾族沒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基諾語系漢藏語藏緬族的一種語言,和彝語支相接近。由於沒有文字,基諾族的文學全是口頭文學,大體可以歸為
神話傳說、故事、詩歌三大類。 基諾族在解放前,一直保留著群婚制和對偶婚的殘余。基諾族婚前的社交活動...

喪葬
傣族的喪葬有三種:火葬、水葬、土葬。佛仰、貴族領主死後地火葬;靠瀾滄江一帶的行水葬,其他地方的一般傣族死後行土葬。 按照傣族的風俗,人死後,要把死者抬到房屋中央,由親在或子女用溫水洗屍,然後穿上新衣服
。洗臉時,要由下往上,上衣要反穿,即衣扣扣在背部,以示與活人區別。穿上衣服以後再用白布裹屍,並停放於...

宗教信仰
西雙版納的傣放早期信奉原始宗教多神教,後來隨著佛教的收入,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據考察,原始宗教雖然被佛教逐漸取代,但原始宗教的傳入,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據考察,原始宗教雖然被佛教逐漸取代,但原始宗教的
痕跡不定期很突出,並與佛教摻雜在一起。以解說有到解放安裝期的一段時間為例。原始宗教主要有:祭寨神、寨...

基諾族的喪葬習俗
基諾人實行獨木棺土葬,不留墳冢。死者生前的生產、生活用品,作為殉葬品,過去,富者還要埋入一銅羅鍋銀子。 寨子里人一死,鄉親們會幫忙放倒一棵大樹,取其中一段,把中間挖空,將屍體殮進,挖地區1米深,把棺木
放進墓穴,安埋妥當,在墓表搭蓋小草房,或小竹房,內置竹桌,家屬一日供奉米飯3次,連續1至3年。還有守...

布朗族的喪葬習俗
布朗族實行土葬和火葬,以土葬為主。火葬多數是僧侶和高壽者,此外,一般都採用土葬。布朗族的每個寨子附近,亦有一塊墓地,布朗語稱墓地為「壩消」。布朗族的墓地,一般選擇在山坡上,山坡最高的地方是埋葬老年人,
布朗語叫「壩朗木瓦」;中間一段是埋葬青壯年的,布朗語叫「壩格登」;最低一段是埋葬兒童和嬰兒的,布朗語...

愛尼族的喪葬習俗
報喪是愛尼族的一種子習俗。大凡一死人,都有要向親戚朋友、本寨鄉親報喪,其方法宰殺一頭肥豬,將其肉改作若干條手指般大的肉條子,用竹簽穿好,分別送到親戚朋友家裡,插在自己屋檐上,把死訊通報給鄉親們,愛尼話
叫「西捏著」(意為:有死鬼在家)。當人們看到報喪肉條後,便會拿著砍刀,自動來到死者家裡幫忙。愛尼人死...

望海大會
望海大會俗稱逛碼頭,於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在秦皇島求仙入海處舉行。這個古老的民俗活動起源於於何時呢? 據傳,2200年前,秦始皇為了求得長生不老葯,特命道士徐福攜五百童男童女前往東海求得長生不老葯
。這一去便再無音訊,不見歸來了。據說是徐福求不到長生不老葯,便偷偷的...

社會:四川茶館
四川茶館除了休閑之外,還是重要的社交場所。在舊社會,三教九流相聚在此,不同行業、各類社團在此了解行情、洽談生意、看貨交易;黑社會買賣槍支、鴉片也常在茶館進行;袍哥組織的「碼頭」也常設在茶館里。這些茶館
大多還兼營飯館、旅店。每逢寒暑假,茶館又成為爭聘教師...

傣族的喪葬習俗
傣族的傳統喪葬,分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種,以土葬為主。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每個村寨的附近,都有一塊或幾塊墓地,有的把這種墓地稱作龍山,傣語叫作「壩消」,「壩消內的林木,是不許砍伐的,把它稱為「龍林」。久
而久之,「龍林」蒼勁挺拔,蔥蘢青翠,變成了一片風景林,使傣家村寨自然風景更加秀麗。 埋葬死人的墓地分...

郎德上寨鼓藏節(招龍節)
2月22日農歷二月初三,下午3時以後,家家戶戶的親戚們,便陸陸續續的進了朗德。錯落有致的吊腳樓前,不停的穿梭著肩扛手提著雞鴨魚肉來過節的鄉親。而來客們帶的禮品,便是今天的晚餐。禮品中,一般都少不了
喜慶的爆竹,雞鴨魚肉,還有自家釀造的米酒。 招龍節又叫拉龍節,和苗家牯臧節一樣13年過一次,連續三...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准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采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還要准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備過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砩希��依閑《家黃鳶灸曄廝輳�毒酆ㄒ��蠶硤炻字�鄭�狽降厙�誄�τ諧越茸擁南八祝�茸擁淖鞣ㄊ竅群兔媯�妥志褪嗆希喚茸擁慕群徒恍騁簦�蝦徒揮邢嗑壑�猓�秩「�杲蛔又�狻T諛戲

『柒』 2019年 湖北省鄂州市 哪裡舉辦桃花節

在段店 - 蒲團「荷花節」、江灘油菜花海、段店「桃花節

『捌』 武漢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漢口江灘 推薦級別 ★★★★★ 漢口江灘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臨近的漢口江灘與武漢長江大橋,龜山電視塔一起交相輝映,夜景尤為迷人。在武漢三鎮的水景中,武漢江灘是這座濱江城市中一道最美麗的風景。正應了一位詩人對武漢江灘美景的贊頌「兩江四堤八林帶,火樹銀花不夜天」。 性質所屬:風景 攝影 交通指向:乘坐68路、30路蘭陵路下車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無 遠方網點評:先到江漢路後到江灘,完畢可以做輪渡到司門口,那邊有很多小吃,位置在戶部巷附近,下了輪渡步行也就十來分鍾。 湖北省博物館 推薦級別 ★★★★ 再現楚文化精粹的地方。地處東湖之濱,收藏了20多萬件歷史文物,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種、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等珍貴文物都是其中的精品。 性質所屬:歷史人文 交通指向:旅遊一號線可將湖北省博物館與東湖的游覽安排在同在一個行程中,這兩個地方只相差一兩站地。 開放時間:8:30—17:00 電話:027-86783171 8811219 7814306
門票:無票 武漢長江大橋 推薦級別 ★★★★ 整座大橋異常雄偉,上層是公路,下層是鐵路,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萬噸巨輪也能通行無阻。底層有電梯可直達公路橋面,站在橋上可以全覽武漢三鎮,氣勢非常豪邁。 性質所屬:風景 當代景觀 交通指向: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武漢市漢陽龜山和武昌蛇山之間,乘10、61、64路公交或電車1、4路可達。 門票:無 遠方網點評建議:若是要觀景,此處是不錯的選擇。橋的兩端均建有離地面35米高的橋頭堡,有電梯和扶梯供行人上下。站在大橋橋面,可俯視滾滾長江東逝水,一艘艘輪船來來往往。 武漢大學 推薦級別 ★★★★ 武漢大學的櫻花道,位於前理學院和老圖書館的下方。道兩旁的櫻花樹枝幹壯實、排列整齊。每年的3月至4月初,繁花滿枝。櫻花花期僅為一周,每到落花時節,落英繽紛的櫻花又為大地鋪上了一層淺淺的「花毯」。每年開花時節,賞花的遊人絡繹不絕。 性質所屬:歷史人文 風景 攝影 交通指向:市內公交513、515、519、55、552、564、572、587、591、608、724、806路都可以到武漢大學,在珞珈山下。櫻花開放期間,很多車會寫上「武大櫻花專線車」的標語。觀櫻點在櫻園路,校內有指示牌。 門票:10元(只收櫻花開得最盛的幾天) 遠方網點評建議:除了武漢大學校園能看到漂亮的櫻花外,東湖的磨山上也有很多櫻花,不過武漢大學的古建築和歷史背景使得這些櫻花更有味道。 東湖 推薦級別 ★★★★ 比西湖大三倍的東湖,素有「春蘭、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譽。三月蘭花四月櫻,湖面平如鏡,鳥雀唱山林;七月流火,湖水之浸潤,秋高氣爽,桂蕾綻放,隆冬嚴寒,瑞雪紛揚,磨山百畝梅花吐蕾綻放。 性質所屬:風景 珍惜植物 攝影 徒步 歷史人文 交通指向: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湖翠柳村特一號,有8、14、36、515、724路公交到達 開放時間:7:00—19:00 電話:027-86770317 門票:聽濤景區30元,磨山景區40元 遠方網點評建議:東湖風景區內每年都會舉辦梅花節、荷花節、園林藝術節、櫻花節等旅遊活動節慶,遊客可選擇在這些節日當中出遊。 黃鶴樓公園 推薦級別 ★★★★ 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歷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覽,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不登此樓可以說不算真正到過武漢。 性質所屬:攝影 歷史人文 古代建築 交通指向:乘坐市內公交車至司門口或閱馬場下車,均可以步行到黃鶴樓。各路徑長江大橋的公交車均可達。 開放時間:7:00—18:30 門票:50元(70歲以上老人憑證免費,1.2米以下兒童免費,1.2—1.4米兒童半價,學生憑證半價,團體20人以上9折)。 電話:027—88877330 遠方網點評建議:有了崔顥和李白兩首關於黃鶴樓的詩,黃鶴樓從此名聲大振。無論雅人或者俗人都一擁而上,趕到黃鶴樓來感懷、餞行。盡管今天的黃鶴樓與歷史上的相去甚遠,但這已經不重要了,就像祖傳的鎮家之寶,也許一無是處,但它代表的是一種尊嚴。 歸元禪寺 推薦級別 ★★★★ 武漢佛教「四大叢林」之一,系禪宗寺院。歸元寺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院落,佔地兩萬平方米,現存殿堂樓閣二十八棟,整個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狀,這是它在建築布局上與其他佛寺的主要區別。歸元寺銘牌為全國罕見直匾,堪稱叢林一奇。 性質所屬:徒步 歷史人文 宗教 美食
交通指向:45路、707路、市內旅遊專線1路等。 開放時間: 7:30—17:30 門票:10元(節假日20元) 電話:027-84847751 遠方網點評建議:可以聽梵樂,數羅漢數。500羅漢,求個好運氣。 古琴台 推薦級別 ★★★ 又名伯牙台,是為紀念俞伯牙彈琴遇知音鍾子期而修建的紀念性建築。古琴台建於北宋,堂前漢白玉方形石台,傳為伯牙撫琴處。 性質所屬:歷史人文 交通指向:乘公汽5、6、13、42、524路、市內旅遊專線1路。 開放時間:8:30—17:30 門票:15元 電話:027-84843543 木蘭天池 推薦級別 ★★★★ 木蘭天池由飛瀑、溪潭、怪石、奇木等構成的自然景觀達200多處,其中遊人可通達的景觀有40多處。在自然景觀中,最為有名的是天池峽谷中的「上八潭」、「下八潭」、大瀑布、喋血溪等。這里的風光特點與九寨溝、廬山有諸多相似之處。 性質所屬:歷史人文 風景 交通指向:每日7:30--9:30武漢港有四趟直達木蘭天池班車。雙休日上午8:00-9:00在洪山廣場麗江飯店、武漢港都有直達木蘭天池景區的旅遊專線車。大約1個小時。 開放時間:7:00—18:30 門票:40元(憑學生證20元/人) 電話:027-61518928 最後希望樓主能在武漢快快樂樂的度過每一天!..

『玖』 武漢賞花地圖的精品線路

A:浪漫櫻花賞花游 武漢大學、東湖櫻園、黃鶴樓、辛亥革命博物館 武昌區
賞花品種:櫻花花期:3月底-4月初
櫻花是武漢的賞花游精品品牌。武漢大學的櫻花大道周末將現人潮,東湖櫻園的櫻花節也「鬧」得正歡,黃鶴樓、辛亥革命博物館旁的櫻花也開始爭春。黃陂木蘭清涼寨、錦里溝景區,有規模龐大的中華野生櫻花群落,但花期比武大櫻花稍晚。
B:生態田園荷蘭風情賞花游 柏泉鬱金香賞花園、兆豐草莓採摘、柏泉古鎮游覽、百年天主教堂、千年古井、景德古寺 東西湖區
賞花品種:鬱金香、玫瑰花花期:4月中上旬
俏媚的荷蘭鬱金香,與神秘的嬌艷的玫瑰花綻放在武漢植物園。沿著東西湖東吳大道往前,就能抵達花海一般的鬱金香基地。
C:生態田園四季吉祥農家游 四季吉祥新農村、八仙桃源賞桃花、漢江花世界、石榴紅蔬菜、草莓採摘
賞花品種:桃花花期:3月-4月
黃陂的農耕年華有1萬畝的桃花可觀賞。東西湖的陳家沖桃花基地擁有紅冠鮮桃花、禮品油桃花、水蜜蟠桃花等6個品種,是目前品種最多的桃花基地。
D:木蘭故里楚天一絕賞花游 雲霧山杜鵑花、清涼寨的中華櫻花、錦里溝桃李花、木蘭天池杏花、大余灣歷史文化名村油菜花 黃陂區 交通詳見黃陂旅遊集散中心
賞花品種:槐花、杜鵑花、杏花、梨花花期:4月
驅車四五十公里,到黃陂木蘭山,就能看到漫山槐花;多走一段路,在毗鄰的木蘭天池能看到美麗的杏花。
而海拔709米的黃陂雲霧山景區的杜鵑花,更值得一看。10萬畝野生杜鵑花是武漢周邊花期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品種最多的。
E:知音故里濕地觀鳥賞花游 消泗萬畝油菜花海、沉湖濕地觀鳥、農家休閑。 蔡甸區
賞花品種:油菜花花期:3月-4月
蔡甸消泗鄉萬畝油菜花海,蔚為壯觀。因毗鄰沉湖濕地,觀鳥休閑更有一番趣味。如果只看油菜花,黃陂大余灣、新洲舊街鎮都有萬畝以上的連片風光。 A:知音故里蓮花水鄉游 金龍水寨·索子長河十里荷花長廊、丁灣農家土菜美食街、翠冠梨採摘、大好河山

風景區。 蔡甸區
賞花品種:荷花花期:6月-9月
東湖荷花園是中國荷花研究中心所在地,有荷花「國字型大小」之美譽。東西湖東山農場的2000餘畝荷花,新洲區李集張店的6000餘畝荷花,遠遠看去,會得到「接天蓮葉無窮碧」的享受。
B:生態江夏法泗古鎮采蓮游 中國籽蓮第一鎮—法泗4萬畝籽蓮生產觀賞基地、鑫農湖荷花濕地公園、農家美食 江夏區
賞花品種:太空蓮花期:7月-8月
江夏法泗鎮種植太空蓮12萬畝,每年7-8月舉辦的荷花節最值一看。蔡甸則打造「知音故里、蓮花水鄉」旅遊品牌,建設了萬畝太空蓮產業基地和以湖面泛舟、觀荷采蓮為主體的蔡甸索河金龍水寨旅遊景區。 A:木蘭故里草原風情賞花游
木蘭草原格桑花(波斯菊)、草原敖包、草原人家、草原跑馬、篝火晚會,
張家榨村農家樂,勝天農庄拓展、農耕體驗、蔬菜採摘。 黃陂區
賞花品種:格桑花(波斯菊)花期:6月-9月
在黃陂開闊的草原上,你可以騎著駿馬,欣賞一路格桑花。累了,可以盤膝而坐欣賞草原篝火,困了,可以住進敖包感受草原人家。
B:儒釋聖地新洲國際精品桂花游 花果山桂花游、品桂花食品、喝桂花酒,游盆景園、徐源泉公館、報祖寺
賞花品種:桂花花期:9月-10月
新洲倉埠街109省道沿線25公里,有大小桂花種植園區36家,種植面積1.5萬畝,種植品種達到137個,是全國精品桂花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除了賞桂花,還可以品桂花食品、喝桂花酒。 A:寒梅傲雪賞花游 東湖梅園、東湖磨山、湖北省博物館、楚河漢街 武昌區
賞花品種:梅花花期:1月-2月
東湖磨山梅園居全國四大梅園之首,全國聞名。該園佔地800餘畝,地栽梅花近萬株,梅花品種309個。百年以上古梅、古臘梅近200株。
B:木蘭故里武漢現代花卉園和維爾福種苗高檔盆花、溫室花卉觀賞、農耕年華 黃陂區
賞花品種:紅葉花期:11月-12月
此時的黃陂木蘭天池,楓葉紅勝火,水天一色。而黃陂清涼寨、素山寺,也掩映在紅葉漫天的景色之中。
C:知音故里冬季賞花游線路沉湖濕地蘆葦花、觀鳥科普游
賞花品種:蘆葦花花期:11月-12月
蔡甸區西南部的沉湖濕地里,成片的蘆葦成為候鳥們棲息的家園。每年此時,全世界有117種候鳥遷徙至此,在17萬畝的濕地景觀之中,飄逸靈動的蘆葦花能讓人感受冬日的寧靜。

『拾』 劃分湖南湖北的湖是哪條

洞庭湖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盪盪,渾天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為范仲淹所描述的洞庭湖。千百年來,八百里洞庭以其磅礴大勢路然歷史的取景框中。碧波萬頃,沙鷗翱翔,浮光躍金,詩意盪漾。更兼有日落黃昏下,點點漁舟唱晚,平湖秋月里,千傾碧波盪銀彩。此情此景,當是人間一絕。

洞庭湖大,所以才有洞庭天下水的說法。雖然現今與幾十年前相比,面積已小了一半,仍然還是全國第二大湖。洞庭湖跨越湘、鄂兩省,古稱雲夢澤、五渚等,由東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和大通湖組成。出名的景點有三江口、艑山、香爐峰、團湖等。洞庭湖是一個古老而又神奇的湖,浩翰無際,氣勢雄壯,自古就吸引著無數的文人騷客吟詠、歌頌。屈原第一個來此吟哦,李白將船買酒白雲邊,杜甫卻倚著欄桿與巴陵古城同醉於洞庭湖春色,劉禹錫遙望洞庭山水翠,把君山看成白銀盤里一青螺,孟浩然卻喟然一聲長嘆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龍舟競渡

龍舟競渡古已有之,其起源眾說紛紜。但通過龍舟競渡紀念屈原,無疑是岳陽人民的創舉。

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楚國都城郢被秦國攻佔,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自感救國無望,在極度悲憤的情況下,於農歷五月初五在汨羅江下游的河泊潭懷沙自沉,以身殉國。沿岸群眾聞訊後,紛紛引舟搶救。以後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舉行龍舟競渡,祭奠屈原。相沿成俗,經久不衰,並逐步輻射到神州大地。1984年,國家體委將龍舟競渡列為全國正式比賽項目,使這一傳統活動增添了現代色彩。1995年6月,首屆世界龍舟錦標賽在岳陽市南湖隆重舉行,從此龍舟競渡以嶄新的面貌走向世界。流傳於龍舟故鄉的有關習俗,也以其獨特的魅力,展示在世人面前。

熱點內容
西遊記蘭花 發布:2025-09-18 07:14:00 瀏覽:528
青島婚禮宴會花藝 發布:2025-09-18 07:14:00 瀏覽:77
磁懸浮盆景製作方法 發布:2025-09-18 07:08:25 瀏覽:387
花草盆景圖 發布:2025-09-18 07:07:32 瀏覽:796
櫻花乾花製作方法 發布:2025-09-18 07:06:12 瀏覽:454
中葯綠植 發布:2025-09-18 06:53:55 瀏覽:86
櫻花雨圖 發布:2025-09-18 06:53:54 瀏覽:598
海棠非雙 發布:2025-09-18 06:53:22 瀏覽:708
插花比賽海報 發布:2025-09-18 06:38:24 瀏覽:132
德國種荷花 發布:2025-09-18 06:37:38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