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仙家

荷花仙家

發布時間: 2022-05-13 08:07:50

『壹』 蓮花仙子是道家嗎

花神是中國民間信仰的百花之神。據《淮南子》所言,統領群花,司天和以長百卉的花神。十二月花神是根據社會風俗與歲時花信的自然規律,按每年十二個月冠以花名而成的。

從明朝時期,道家就有"百花神"之說,但那時沒有用人物去代表花名。至清代中期,楊柳青年畫開始出現"花神"組畫,以唐宋傳奇人物和歷史人物確定花神名稱,代表各月的花神。遺憾的是這組年畫已經失傳,僅俄羅斯存有部分"花神"年畫。本報發表的這一組"花神"畫作是畫家王寶銘先生根據流傳下來的文字說明,重新構圖創作的新的"十二月花神"組畫。

中文名稱
花神
外文名稱
The Queen of the Flower
拼音
huāshén
類別
社會風俗
生日
花朝節
百花神12花神花仙十二月花神小說大全荷花神浪姐總導演秒刪牡丹荷花花瓣
中國文學
朱熹(1130-1200)詩《次秀野韻》曰"便賦新詩留野客,更傾芳酒酹花神"。高啟(1336-1374)《梅花》詩曰"幾看疏影低回處,只道花神夜出遊"。另,《紅樓夢》有芒種時節祭祀花神的情節。

百花花神譜
司曼陀羅花仙子:趙飛燕

司虞美人花仙子:朱淑真

司洛如花仙子:蔡文姬

司青囊花仙子:黃碩(即黃月英,諸葛亮妻)

司療愁花仙子:莫愁

司靈芝花仙子:謝道韞

玫瑰花仙子:李師師

司瑞聖花仙子:無鹽(齊宣王後)

司珍珠花仙子:柳如是

司合歡花仙子:卓文君

司百花仙子:花蕊夫人

司牡丹花仙子:武則天

司木筆花仙子:貂蟬

司洛陽花仙子:蘇蕙(竇滔妻)

蘭花仙子:蘇小小

司菊花仙子:李清照

司瓊花仙子:王昭君

司蓮花仙子:西施

司梅花仙子:壽陽公主

海棠花仙子:上官婉兒

司桂花仙子:徐惠(唐太宗妃)

司杏花仙子:楊玉環

司芍葯花仙子:陳圓圓

茉莉花仙子:香妃(清高宗妃)

司芙蓉花仙子:薛濤

司笑靨花仙子:褒姒

司紫薇花仙子:唐婉(陸游妻)

司含笑花仙子:董小婉

杜鵑花仙子:郭愛

『貳』 八仙過海荷花仙子排行第幾

八仙過海荷花仙子就是何仙姑排行第五
《東游記》里「上洞八仙」排定的八仙順次:一、鐵拐李,二、鍾離權,三、藍采和,四、張果老,五、何仙姑,六、呂洞賓,七、韓湘子,八、曹國舅。

『叄』 給仙家上香著出蓮花好不好

親,這沒啥意思,純屬偶然。你提到的這類現象,是迷信,統稱為「看香頭」,即根據燒香的香呈現的不同形態來判斷吉凶,或者在上香的時候發生了什麼狀況,實際上是不準的,香燒的長短,跟香的質量、材料、緊密程度、所在處是否有風、氧氣分布均勻度、點火的時間前後等都有關系,但並不昭示什麼,神仙也不會通過這么低級的方式來啟示你(因為既然是神仙,必然是神通廣大;若是常人去世,其靈魂的強度頂多隻能托夢,而不能改變香燃燒的長短)。切記,信仰和迷信、民俗完全是兩碼事。
——當然,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也避免有人說俺是外行,也把香譜貼在後面,你自己可以查的,知道這就是民俗扯淡的就好了,不要當真:

香譜
1.靠右的香頭高於左手邊和中間的香頭,且左手和中間位置的香頭持平,這個稱為:天地香;
2、靠左的香頭高於右手邊和中間的香頭,且右手和中間持平,這個稱為:消災香;
3、左右都低於中間,但左右持平,這個稱為小天真香(意為有佛祖降臨);
4、中間香最高、右手次之、左手最低的,稱為增財香;
5、從左到右呈階梯型增高的為功德香(有神靈保佑);
6、左手低,中間和右手高(而且高出左手1半),稱為催丹香(意:身體健康、愚人增智);
7、左手比中間和右手低(低一個香頭),但是低得有限,稱為催供香(三天內會有祖宗來,須准備供品);
8、左手和中間持平,高於右手(高出4分之一),稱為:增福香(十日內有吉祥如意祝福降臨);
9、從左到右,呈階梯型降低的,稱為:極樂香(有喜慶之事即將來臨);
10、左手最高,右手低於左手(低於左手3分之一),中間最低,稱為惡事香(俗稱「得惡香」);
11、左手高於中和右(高一個香頭),中右持平,稱為成林香(做任何事情都有守護神在你左右護衛著你);
12、左右持平,高於中間3分之一,稱為獻瑞香(意:三日內有吉祥之兆);
13、左比右高半個香頭,但左右又都低於中間,稱為祿香(意:官祿將會出現忽高忽低得情況);
14、左手低於中間1個香頭、右手低於中間1半的,稱為賊盜香(意:近日將有小偷或強盜入門);
15、左右持平,中間低1個香頭,稱為大蓮花香(意:七天內有喜事和財運);
16、左、中、右無論如何燃燒始終保持香頭平行的,平安香;
17、左中持平,低於右手1個香頭,稱為:壽香;
18、左中持平,低於右手4分之一,稱為:長生香;
19、左右高於中間1個香頭為小蓮花香(3天內有吉事);
20、左右持平,低於中間3分之一,稱大天真(神仙降臨);

『肆』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八仙是哪八仙各位神仙的表志代表物是什麼

何仙姑(荷花) 韓湘子(竹笛) 曹國舅(玉板) 藍采和(花籃) 漢鍾離(蒲扇) 李鉄拐(葫蘆) 呂洞賓(寶劍) 張果老(魚鼓)
八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幼 貧賤富貴八種不同的人群

『伍』 中國神話中掌管花的神仙叫什麼,介紹和故事

望採納: (一)
花神是中國民間信仰的百花之神。據《淮南子》所言,統領群花,司天和以長百卉的花神叫女夷,也叫花姑。

明人馮應京《月令廣義·歲令一》雲:「女夷為花神,乃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為花神。」這里說到了漢族民間信奉的兩位花神,頗有點來歷。女夷本是神話中主宰春夏萬物生長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訓》雲:「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長百穀禽獸草木。」高誘註:「女夷,主春夏長養之神也。」在後代的流傳中,女夷不知為何成了道教女仙魏夫人的弟子,做了專司百花的女神,與其「主春夏長養」的神職終歸還是關系密切,只不過許可權縮小了許多,僅只為花神一職。

據《中國民間俗神》一書記載:花姑本是一個種花的女子,因崇道奉祀魏夫人,一躍而為花神。《月令廣義·春令》又雲:「春圃祀花姑。《花木錄》:魏夫人弟子,善種花,號花姑。」花姑在種花上有所建樹,被以種花為業的花農奉為花神。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錄》說花姑名叫黃令微,臨川人,是個女道士,年逾八十,形貌卻仍像個處女。她曾把魏夫人在撫州並山的靜室、臨川的壇宇這兩處已經荒蕪了的勝跡整修一新,魏夫人聞知後,托夢給她,詳加教誨,花姑得魏夫人教授傳道,便得道成仙。《太平寰宇記》亦有詳細記載。
女夷、花姑兩人,一神一人,都與花有關聯,而被奉為花神,至於說兩人為魏夫人的弟子,則為後世附會之說。花神掌管世間的花開花謝,還是百花的保護神。唐代就有花神的故事,《太平廣記·神仙·殷天祥》引《續仙傳》載,唐代闊州鶴林寺院內有一株一丈多高的杜鵑花,每年春末都聚花滿樹,爛漫如錦。這株杜鵑花,據傳是一百年前由外國僧人從天台山移植到鶴林寺的。寺僧對其愛護有加,圍上欄桿,又將院內鎖閉,時常有人從門縫窺見三位紅裳艷麗的女子在花樹下遊玩。有人偶爾進院折枝摘花,就會受到那三個女子的懲罰,俗傳女子為花神。節度使周寶准備重陽節去鶴林寺,對道士殷天祥說:「鶴林之花,天下奇絕。道人能使它重陽節開花嗎?」殷天祥回答說能,便在重陽節前二天住進鶴林寺,半夜有女子來敲門說:「你想要杜鵑花開是嗎?」殷天祥問其何人,女子說:「我乃上天派來保護此花的花神。此花在人間已逾百年,就要返回天宮閬苑,現在,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讓花開一次。」說完,女子忽然不見。來日晨起,杜鵑樹上已綻出花蕾,重陽節那天,滿樹鮮花爛漫如春。消息傳開,周寶和全城人都驚訝萬分,紛紛前往觀賞。沒過幾天,花一下全消失了,地上亦無落花。明人馮夢龍《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說「惜花致福,損花折壽」,花農秋先愛花若痴,常常祭祀花神。所以當他受到宦家子弟張委的欺侮時,花神便以張委「損花害人,奏聞上帝」,上帝「奪其算」。而秋先在花神度化下登雲成了仙,做了專管人間百花的護花使者。
正月梅花花神-----據說是北宋詩人林逋,他隱居於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一說是明代戲曲牡丹亭中柳夢梅,在夢中,他在梅花樹下遇見為情而死的杜麗娘,其後杜麗娘還魂與柳夢相結合,成就一段曲折姻緣。二月杏花花神-----據說是鍵人氏,他教人取棗杏之火煮食。一說為楊玉環,安祿山之亂平息後,玄宗欲移葬貴妃,但見馬鬼坡下一林杏花,故後人以楊玉環為杏花花神。三月桃花花神-----據說是北宋楊家將之一的楊延昭,他守邊二十年,屢破契丹軍。可能是他抵緊外寇就像桃木之能驅逐凶禍一樣,故獲封為桃花花神。一說為唐朝詩人崔革,因為他曾寫下「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名句。四月牡丹花神-----據說為曾寫下多首牡丹詩的唐代詩仙李白。五月石榴花神-----據說為從西域取回石榴的張春。一說為鍾馗,因石榴花開時正籍端午,每家多貼鍾馗以辟邪,於是石榴花和鍾馗拉上關系。六月荷花花神-----據說為西施曾在蘇州錦帆徑留下采蓮的故跡。七月玉簪花神-----據說是漢武帝寵幸的李夫人,因為她平時常插一朵玉簪花於鬢旁。八月桂花花神-----據說是五代的竇禹鈞。他教子有方,五個兒子皆為達官顯臣,放他們父子被譽為「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另一說為西晉荊州史石崇的愛妻綠珠,她善吹笛而貌美。趙正司馬倫的同黨孫秀曾想奪綠珠為妻,致石崇為趙王所殺,綠珠墮樓殉情。人們以桂花之散落喻綠珠,並封她為桂花花神。九月菊花花神-----據說為陶淵明,這位東晉田園詩人以菊花為友,曾寫下很多詠菊的詩句。以這位高節的隱士作為花之隱逸者的代表,最是恰當不過。十月蘭花花神-----據說為戰國時楚國大詩人屈原,他在離騷中曾以蘭蕙自喻。他深愛國家,但見朝政腐敗而自己的政治理想又無法實現而投淚羅江自盡。十一月水仙花花神--據說指洛神。由於水仙花生於水邊,其姿態飄逸清雅,有若凌波仙子,所以人們以洛神為水仙花花神。十二月臘梅花神---據說是宋代的蘇東坡及黃庭堅。因為他們倡議將黃梅改稱為臘梅。 (二)
正月梅花傲雪出(花神壽陽公主)
「一樹開來冰雪香,誰家新拭歲寒妝?時人不識恆伊曲,信指花神是壽陽。」
雪花飄飄,歲寒早春時,梅花疏影橫斜的天地,當真宛如仙境。梅花是農歷正月的代表花,其冰清玉潔、一身傲骨為世人所鍾愛。梅花的花神相傳是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壽陽公主天生麗質、清純脫俗,最愛賞梅。某年正月初七,壽陽公主到宮里梅花林賞梅,一時睏倦,便在殿檐下小睡,伴隨一陣香艷春風,梅花繽紛而下,正巧有朵梅花輕輕落在她的額中央,留下五片淡紅色的痕跡。壽陽公主醒後,宮女都覺得原本就清麗可人的公主又平添幾分迷人的風姿。於是紛紛仿效,以梅花印在額頭上,稱為「梅花妝」。大家都說公主一定是梅花的精靈變成的,因此壽陽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

二月杏花展嬌媚(花神楊貴妃)
「柔似淺雲初照水,嬌如粉蝶撲流霞。一從雨露承恩後,管領春風獨此花。 」
杏花屬木本薔薇科落葉樹,花朵嬌小可愛,而成片的杏花林。景色更是奇麗。農歷而月又稱杏月,正是杏花初放之時,朵朵美若天仙,柔媚動人。
杏花的花神相傳是楊貴妃。楊貴妃雖然身系唐玄宗的三千寵愛於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亂時,馬兵變,玄宗不得及應軍士之求殺了楊貴妃。當時,眾人將楊貴妃的屍體懸掛在佛堂前的杏樹上。平亂之後,玄宗派人取會屍骨移葬時,只見一片雪百的杏花迎風而舞。玄宗回宮後,命道士尋找楊貴妃的魂魄,此時的楊貴妃已在仙山上。司職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三月桃花笑春風(花神息夫人)
「粉面凝妝翠黛顰,無言有淚不禁春。花開未是息亡日,偏累纖腰薄命身。」
同屬木本薔薇科的桃花盛開與農歷三月,一般又稱為桃月。桃花姿態優美,花朵豐腴,色彩艷麗,長被譽為美人,盛開時明媚如畫,猶如仙境,乃有所謂的「世外桃源」。
桃花的花神最早相傳是春秋時代楚國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場政變中,被楚文王所滅。楚文王貪圖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強娶,息夫人不肯,乘機偷偷出宮去找息侯,息侯自殺,息夫人也隨之殉情。此時正是桃花盛開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堅貞,就立伺祭拜,也稱她為桃花神。

四月牡丹添富貴(花神李白)
「春風搖盪羽衣開,未肯瑤池一處栽。皇令欺時花不發,去留誰奪百花魁? 」
牡丹,開於農歷四月,唐代人以起香濃色艷,有富貴之枝,而對牡丹為「花王」,直到今日,世人仍愛其國色天香。
牡丹的花神傳說眾多,或說貂嬋,或說麗娟(漢武帝的寵妃),但是以李百最為知名。有一回,唐玄宗偕同楊貴妃在沉香亭賞牡丹,一時興起,與李白進宮寫三章《清平樂》: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五月石榴艷如燃(花神鍾馗)
「烈日燒成一樹彤,萬花攢動火玲瓏。高懷不與春風近,破腹時看肝膽紅。」
俗稱農歷五月是榴月,五月盛開的石榴花,艷紅似火,有著火一般的光輝,因此許多女子都喜歡榴花戴在雲鬢上,增添嬌艷。
石榴花的花神傳說是鍾道,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節。於是,民間傳說的「鬼王」鍾道,便成為人們信仰的主要對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鍾道,死後更誓言除盡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惡如仇的火樣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剛烈性情,因此,大家就把能驅鬼除惡的鍾道視為石榴花的花神。

六月荷花亭亭立(花神西施)
「凌波一舞碧羅舒,落月紛紛過眼虛。搖曳芳魂雲水畔,蓮歌飛入五湖居。 」
農歷六月俗稱荷月,荷花既蓮花。蓮花生於碧波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稱,且花大葉麗,清香遠溢,因此自古即深受人們喜愛。
蓮花的花神相傳是絕代美女西施。傳說中。西施在助越滅吳之前,是賣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開時,西施常到鏡湖采蓮,也許因為西施曾是六月時節的采蓮女,她美麗的身影無人能比,於是就自然成為蓮花的花神了。

七月蜀葵昨日愁(花神李夫人)
「自惜傾城傾國身,幽姿獨立漢家門。金風甫動即歸去,懶共寒蟬泣曉昏。 」
蜀葵,植株修長而挺立,開於夏末秋初,花朵大而嬌媚,顏色五彩斑斕,其中,黃蜀葵又稱為秋葵,在詩經中就餐曾提及「七月菱葵叔」,葵指的就是黃菱葵。秋葵是一種朝開暮落的花,一般人說的「昨日黃花」,就是以秋葵為寫照。
菱葵花的花神相傳是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李夫人的兄長李延年曾為他寫一極其動人的歌,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由於李夫人極早逝,短暫而又絢麗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所以人們就以她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

八月桂花人團圓(花神徐惠)
「纖雲照影夜流丹,無那清風點粟盤。自是幽香能暗度,月宮飛去不須看。 」
丹桂花又名木犀,丹桂,好生於岩領間,花族開與葉腋,黃色或黃白色,香氣極濃。八月桂花香,因此農歷八月又稱為桂月。
桂花的花神相傳的唐太宗的妃子徐惠。徐惠生與湖州長城,自小就聰慧過人,五月大就會說話,四歲就能讀論語,八歲能寫詩文。因為才思不凡,被唐太宗招入宮中,封為才人。太宗死後,徐惠哀傷成疾,二十四歲就以身殉情。後世就封這位才情不凡的女子為桂花的花神。

九月菊花閑情致(花神陶淵明)
「本無流蝶逐蜂心,自有清霜明月襟。縱使狂風直吹折,黃花休作落花吟。」
農歷九月的深秋時分,正是菊花開得最艷的時候,因此又稱為菊月。
在菊花這個璀燦的香國里,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龍飛風舞,有的瑰麗如彩虹,有的潔白賽霜雪,相當迷人。
菊花的花神相傳是陶淵明,菊花的凌霜怒放,性情冷傲高潔,在群芳中備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喜愛,更為菊花寫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佳句,菊花的花神自然非他莫屬了。

十月芙蓉如夢醉(花神石曼卿)
「清姿直欲挽春歸,自著花中三色衣。愁悵未因霜月冷,人間終是負芳菲。 」
木芙蓉又名木蓮,因花「艷如荷花」而得名,另有一種花色朝白暮紅的叫做醉芙蓉。木芙蓉屬落葉灌木,開在霜降之後,農歷十月就可以在江水邊,看到她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與瀟灑脫俗的仙姿。
木芙蓉的花神相傳是宋真宗的大學士石曼卿。宋代盛傳在虛無縹緲的仙鄉,有一個開滿紅花的芙蓉城。據說在石曼卿死後,仍然有人遇到他,在這場恍然若夢的相遇中,石曼卿說他已經成為芙蓉城的城主。因為在眾多傳聞中,以石曼卿的故事流傳最廣,後人就以石曼卿為十月芙蓉的花神。
樂曲以笙吹奏出縹緲的樂音,引人進入芙蓉仙鄉中。中阮優美的旋律,寫出芙蓉城內朵朵湛放的嬌面的芙蓉,花光映波,絢麗非常。

十一月山茶香萬家(花神白居易)
「行來何處濕青衫?雨自飄零花自酣。沉醉東君呼不起,一枝紅淚在江南。 」
茶花開放在寒風細雨的農歷十一月,花朵五彩繽紛,有大紅,粉紅,紫白,純白等。百的色勝玉,紅的如火燃燒淡赤。萬紫千紅,飄香吐艷,為寒冷的大地增添了幾分愉悅的色彩。
山茶花的花神傳說是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知名的詩人,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備受稱贊而聞名於世。傳聞中並沒有說明為什麼白居易是山茶的花神,或許是詩人不畏強權的性情,如同山茶的不畏寒風細雨吧。
樂曲在琵琶化成的點點寒風中,進入了雲南的山水間。二胡緩緩而出,如微寒的細風輕輕吹拂著山茶綠葉。竹笛明亮的音色,彷彿山茶花自綠葉中吐蕊,朵朵艷麗。

臘月水仙凌波舞(花神娥皇女英)
「金盞銀台碧玉莖,白雲魂魄水仙名。靈根原在瀟湘側,夢逐蒼梧月色清。 」
水仙別名金盞銀台。水仙開於蠟梅之後、江梅之前,為冬令時花,花如其名,綠裙、青帶,亭亭玉立於清波之上,素潔碧玉般的花朵冒雨而開,超塵脫俗,宛如水中仙子。
水仙的花神相傳是娥皇與女英。據說,娥皇、女英是堯帝的女兒,二人同嫁給舜。姊姊為後,妹妹為妃,三人感情甚好,後來,舜在南巡崩駕,娥皇與女即雙雙殉情於湘江。上天憐憫二人的至情至愛,便將二人的魂魄化為江邊水仙,二人也成為蠟月水仙的花神了。
樂曲由木管吹奏出淡淡的和弦,如湘江粼粼波光。古箏的清雅旋律,形容出水仙猶如凌波仙子的仙姿。高胡柔細的音色,畫出水仙的碧葉如帶,芳花似杯。雅潔恬靜的旋律,散發出沁人心脾的幽香,一如娥皇女英的至情至愛,動人心懷。

『陸』 八仙過海是哪八仙他們都有什麼神通

八仙分別為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1、鐵拐李,原名李玄,八仙之首,隋唐人士,終南山修道,一次元神出遊,回來時肉身被毀,投身跛腳乞丐。他最厲害法寶是隨身的葫蘆,可大可小,裝有仙葯,八仙過海時就用葫蘆變大做船。在神話中,八仙也對應八卦中的五行象,鐵拐李屬兌金之象。

2、漢鍾離,原名鍾離權,復姓鍾離,號正陽子,東漢咸陽人,其父鍾離章為東漢大將,其兄鍾離簡為中郎將,後也得道成仙。元時,金真道奉鍾離權為「正陽祖師」。得意法寶芭蕉扇,據說這把扇煽火火滅,煽風風熄,煽邪邪死,變化無窮。八仙過海時芭蕉扇化船過海。鍾離權性情猛悍,曾火燒龍宮,屬離火之象。

3、張果老,原名張果,八仙中最年邁的仙翁。唐初道士,民間傳說他背一個道情筒,倒騎白驢,雲游四方,宣唱道情,勸化度人。民間的名言「騎驢看唱本」就源於此。張果老的法寶是漁鼓,就是那個道情筒,頻敲有梵音,能占卜人生。張果老曾於月宮砍梭欏樹,屬震木之象。

4、呂洞賓,原名呂岩,字洞賓,道號純陽子,全真道奉其為純陽祖師,又稱呂祖、純陽祖師。八仙中流傳故事最多的當屬他,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濃的一個,瀟灑、風趣,為民除暴安良,斬妖除怪,還好酒好色。呂洞賓擅使一把純陽劍,是一口能化青龍的飛劍,能飛取人頭也能載人飛行。呂洞賓屬於乾金之象。

5、何仙姑,原名何瓊,也叫何秀姑,八仙中唯一的女性,13歲時入山,遇仙人呂洞賓,被賜予一桃,吃了以後能預知禍福之事,後來呂洞賓度其成仙。她的法寶是手中荷花,能化荷花台庇護她,載她過海。何仙姑屬於坤土之象。

6、藍采和,原名許堅,唐末人士,本為男子,卻愛手提花籃,常穿破爛的藍衣裳,行為怪僻,貪杯喜唱,是八仙中有名的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藍采和手中的花籃在他成仙後變成他的法寶,花籃里包羅萬象,神秘莫測,芳香襲人,能廣通神明,驅除邪靈。藍采和屬於巽木之象。

7、韓湘子,字清夫,唐朝人,擅吹洞簫,拜呂洞賓為師學道。傳說他的叔父韓愈降官到潮陽,路經藍關被凍埋雪中。湘子趕來相救,並指點度化。

韓愈最終感悟,也修道成仙。韓湘子的法寶是他手中的洞簫,據說是用南海紫竹林里的一株神竹做的,也叫紫金簫,可行雲布雨,可使萬物滋生。故他在民間大旱時,用此簫為百姓吹簫降雨。韓湘子屬於坎水之象。

8、曹國舅,原名曹景休,宋朝宋仁宗皇後的長弟,曹彬之孫,他天性純善,不喜富貴,卻慕戀於仙道,後來恥於其弟驕縱不法,殘害人命,遂入山修煉,遇鍾離權、呂洞賓點化,修成仙道。因是皇族,故他頭戴紗帽,身穿紅袍官服,手持玉板。

他的法寶就是手中玉板,也叫陰陽板,能使四周萬物靜止,八仙渡海時,他就是憑手中玉板橫渡東海。曹國舅屬於艮土之象。

(6)荷花仙家擴展閱讀

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於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

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跡的事。

八仙過海的傳說是中國古代最動人的傳說之一,現在已經成為人們經常使用的成語和典故。特別在民間,它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由此引申出來的一些風俗習慣甚至流傳到日本的沿海地區。

八仙因為鬧過海,沿海人們大都有「七男一女不同船」的禁忌。理發業奉呂洞賓為祖師爺,相傳陰歷四月十四的所謂呂祖生日,各地理發業一般要熱鬧一番。民間祝壽要扮演八仙敬酒,渲染歡樂氣氛。

『柒』 棄法寶換成了荷花,何仙姑避諱與哪位神仙炒緋聞

民間傳說的八仙故事中,除了何仙姑一人是女神仙外,剩餘的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藍采和及曹國舅等7位,都是男神仙。雖然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修仙得道的神仙,絕大多數已經放棄了紅塵情愫。但即使這樣,女神何仙姑也是難做。民間傳聞中的這些喜聞樂見的故事裡,就多多少少傳出來一些,何仙姑與藍彩和、韓湘子等神仙之間的“緋聞”,這也曾讓何仙姑煩惱不已。相傳,民間傳聞他與男神仙緋聞最多的,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

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曾贊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何仙姑覺得鐵拐李的辦法很不錯,既能表達自己的高貴清白,又可以用荷花的品格來不斷警示自己。所以,後來她總是手執荷花,顯得格外的清秀高潔。

其實,如果我們仔細看過八仙的來歷,就會明白:不管是何仙故,還是呂洞賓,都是勤修“正善明德”仙人。

而能夠得道成仙的人,要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忘卻世間的紅塵情事。

『捌』 除了榕樹、鳳凰木、菩提樹,仙家四大樹(好象又叫佛家四大樹)第四種叫什麼

佛教五樹六花 五樹:菩提樹(Ficus religiosa) 高榕(Ficus altissima) 貝葉棕(Corypha umbraculifera) 檳榔(Areca catechu) 糖棕(Borassus flabillifer) 六花: 荷花(Nelumbo nucifera) 文殊蘭(Crinum amabile) 黃姜花(Hedychium chrysoleucum) 雞蛋花(Plumeria rubra) 緬桂花(Michelia champaca) 涌金蓮(Musella lasiocarpa) 希望能幫 呵呵

『玖』 仙家能用蓮花嗎

摘要 蓮花乃是佛教聖花,有清凈、庄嚴之意。所以 佛祖菩薩外顯大都以蓮花為座。

『拾』 能治病的荷花是哪個神仙的

神話故事中的何仙姑。
故事中的何仙姑主要的吉祥物就是荷花。
對中國傳統文化稍有了解者,就一定對關於「八仙」得故事與傳說不會陌生,「八仙」是:漢鍾離、張果老、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他們都是,勤修「正善明德」,成就神仙職位者。八仙之中,有一位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相傳於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位列八仙。何仙姑是治世渡生得八仙之一,在華夏中國世界廣有信眾。西安建有八仙宮,在泰山王母池等處亦有香火。自唐宋以來,有關何仙姑與呂洞賓得事跡,載世頗多。何仙姑在「八仙」中,是富於人情得女仙。因此,廟會活動——"何仙姑誕",各地慶者甚重,廣州得增城慶祝誕期,是太陰歷:三月初七,西安八仙宮得慶祝誕期則以四月初九為准——因地點不同而慶祝日期略有差異。何仙姑得家鄉與駐世來歷,也有多地之說,有廣東增城說,還有廣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多種說法。說法不一,大概是因為一直以來,各地慶祝何仙姑誕辰者甚多,人們出於敬禮之情,因此常常將何仙姑當作本地家鄉,靈應一方得長者仙師。據《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引《安慶府志》《祁陽縣志》《福建通志》《浙江通志》及《歙縣志》等方誌記載,在安徽桐城、祁門,福建武平,浙江昌化等地,都有"何仙姑"在當地治世渡生得靈跡仙蹤。《浙江通志》與《歙縣志》中記載何仙姑,曾經於北宋、哲宗、元佑年間(1086-1094),駐世教化一方。《岫岩縣志》記載,位於遼寧省鞍山市岫岩縣韭菜溝千年聖地碧雲山雲霞古洞,也是上洞八仙何仙姑道場之一,當年何仙姑東游路過,仰慕美景,並在此采葯煉丹修行濟世渡人,取名雲霞洞。

熱點內容
西遊記蘭花 發布:2025-09-18 07:14:00 瀏覽:528
青島婚禮宴會花藝 發布:2025-09-18 07:14:00 瀏覽:77
磁懸浮盆景製作方法 發布:2025-09-18 07:08:25 瀏覽:387
花草盆景圖 發布:2025-09-18 07:07:32 瀏覽:796
櫻花乾花製作方法 發布:2025-09-18 07:06:12 瀏覽:454
中葯綠植 發布:2025-09-18 06:53:55 瀏覽:86
櫻花雨圖 發布:2025-09-18 06:53:54 瀏覽:598
海棠非雙 發布:2025-09-18 06:53:22 瀏覽:708
插花比賽海報 發布:2025-09-18 06:38:24 瀏覽:132
德國種荷花 發布:2025-09-18 06:37:38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