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父母

荷花父母

發布時間: 2022-05-10 18:50:28

Ⅰ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求解釋 。

學佛應發願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

往生極樂世界條件是信願持名念佛,出生時是蓮花化生,不像我們從污穢的胎生而來。

雖然在十萬億佛土之外,但承阿彌陀佛慈力加持剎那即到。應精進念佛實修,爭取上品往生,花開見佛說法。

在極樂世界,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只要往生極樂世界,永不退轉,直至成佛。南無阿彌陀佛。

九品蓮花的說法源自凈土三經之一的《觀無量壽經》,這本經記錄的是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的要求,在頻婆娑羅宮為佛弟子說法的內容。

經中提到在極樂世界中的人的出生與娑婆世界不一樣,娑婆世界的眾生都是由父母所生,而極樂世界的人們都由蓮花所生。

當娑婆世界的信眾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時,在極樂世界的蓮池中便有一朵蓮花開始生長,這朵蓮花是功德之花,根據個人修行和功德的不同。

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後也分為九品,分別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直至下品下生,然而不論上品上生還是下品下生,他們都還只是凡夫,從知見的角度來說,他們剛出生時與在娑婆世界時並無區別。

(1)荷花父母擴展閱讀:

宗教意義

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是表示純凈和斷滅的一個主要佛教象徵。它代表一切活動的鼎盛階段,而進行這些活動是為了完全避免墮入輪回之錯誤。佛菩薩端坐或站立的蓮花寶座象徵著他們的神聖本源。

佛菩薩被想像成是潔白無瑕、極盡善美的,其身、語、意是絕對清凈的。佛菩薩顯現在輪回之中,但他們絕沒有受到不潔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佛教

已知的最早與蓮有關的藝術品,也是把蓮與神結合在一起的,是一尊頭上戴著蓮花的裸體女神像,在印度的恆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遺物。文獻中有關印度蓮花女神的記載,最早見於印度的吠陀文獻,說蓮神生於蓮花,站在蓮花上,戴著蓮花的花環。

在佛教問世後,佛教徒也採取了以蓮花為佛教的主要象徵。據說後來成為佛祖的悉達多太子出世後,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蓮。

所以蓮就成了他誕生的象徵。從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蓮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為蓮花坐或為吉祥坐,成為佛教僧人打坐時的典型坐法。

按照大日經的解釋,「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為蓮花坐;單足著右上,名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蓮能反應修行程度,認為高僧誠心念佛,則西方七寶池中即生蓮花一朵,若能精進,則其花漸大,倘或退惰,則其花萎落。

又相信:「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往生阿彌陀佛剎者,皆於七寶池蓮花中化生。」

蓮隨著佛教,流傳到亞洲的每個角落。在爪哇的婆羅浮圖佛壇上,在緬甸的蒲日古城,泰國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吳哥窟等地的大廟里。

在斯里蘭卡的鍾形塔里,巴厘島的葬藍上和西藏的符籙上,都可以看到蓮的圖畫,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吽」中,其中的「叭彌」的意思便是蓮花。

蓮花在中國有深邃的文化淵藪。唐代將佛教立為國教後,蓮花備受人們敬愛。佛祖釋迦牟尼的家鄉盛產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蓮花自喻。《本草綱目》載:「釋氏用為引譬,妙理俱存」。

佛國也指蓮花所居之處。也稱「蓮界」。佛經稱「蓮經」,佛座稱「蓮座」或「蓮台」,佛寺稱「蓮宇」,僧舍稱「蓮房」,架裟稱「蓮衣」等等。蓮花圖案也成為佛教的標志。佛教的建築、裝修、器物也都有蓮花圖案。

蓮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寶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徵之一。

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稱為「西方三聖」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

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如天女)。寺院牆壁、藻井、欄桿、神賬、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制或縫綉各種各色的蓮花圖案。可見蓮花與佛教的關系何等的密切。

Ⅱ 荷花是哪部電視劇裡面的人物描寫

荷花是電視連續劇《櫻桃紅》中的女主角,該角色由著名二人轉演員沈春陽飾演!《櫻桃紅》是本山傳媒出品苦情劇,有王振宏執導,宋小寶、王天澤、彭雨柔、趙本山、楊冰等人主演。該劇講述了父母雙亡的燕子與弟弟小石頭相依為命的故事。

劇情簡介

向陽村的趙老樂為兒子虎子的婚事忙前忙後,新兒媳荷花好不容易娶進了門,趙老樂卻突然從外面撿了兩個孩子回來。老樂不僅要養活孩子,而且還要讓孩子過上和常人一樣的生活。老樂視孩子為親孫子,導致兒子及兒媳對老樂的誤解。

虎子病了,老樂為救虎子不遺餘力,當虎子獲得第二次生命時,村書記道出了實情,老樂這一生從未結過婚,老樂不但收養了兩個孩子,就連虎子也是老樂收養的兒子。

(2)荷花父母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結婚前的荷花,是一個單純又無辜的女人,嫁給趙虎子後,她越來越自私,心腸越來越狠毒,心機越來越重,難道女人都是善變的,不一定!老公公趙老樂收留兩個孩子,她卻想著卻只有自己,口口聲聲說愛虎子,為什麼心裡卻容不下孩子!

一個女人為自己的愛人付出那麼多,愛情,是小愛!而善良,就是大愛!也許在荷花小的時候母親巧嘴卻沒有教育她怎麼做人!

1、母親教唆荷花,做了很多壞事

這個巧嘴實在是太壞了,看不了女兒荷花在趙家受委屈!所以教壞荷花,把孩子送人,這個是荷花的主意,分家,就是她媽媽教唆的!之後荷花讓趙老樂與兩個孩子住倉房,後來她吃鱉肉,導致流產,失去孩子特別恨趙老樂!

於是就把趙老樂與兩個孩子攆走,趙老樂和兩個孩子住了窩棚,後來荷花得知後,再次攆走趙老樂,還燒了窩棚!也許荷花做的真不對!

2、遭遇流產,失去孩子

其實我覺得這個時候的荷花比較可憐,需要有人安慰,流產,每個女人都不願意遭遇的,其飾荷花很有母性,對燕子石頭不好,並不代表,就對自己骨肉不好,她失去肚子里的孩子,她也很傷心,理解荷花!

有時候,荷花也挺讓人心疼的!我不恨荷花,因為她是個女人!其實荷花不壞,就是沒有安全感!很羨慕荷花,有一個愛她的老公,還有一個關心她的老公公趙老樂!

3、善良的荷花,一次新的蛻變

虎子得尿毒症,荷花卻不離不棄,沒有放棄生活,卻在飯店打工為虎子掙醫葯費,自己在飯店偶遇老公公趙老樂,得知趙老樂在扛麵粉,荷花上前去告訴老公公趙老樂,卻是一句安慰,一句暖心的關心趙老樂的話語!我想這個時候的荷花應該是最美的!這才是我最愛的荷花!

第36集,趙老樂給兒子虎子捐腎,荷花後來知道虎子的腎是老公公趙老樂捐的,之後荷花找到燕子,並給燕子捐骨髓!虎子的身世水落石出!荷花得知趙老樂是多麼的不容易,她就跪在趙老樂面前,喊了一聲「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荷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櫻桃紅

Ⅲ 贊美父母與荷花合影的詩詞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荷葉和蓮花
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並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1] 。
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園里乘涼。祖父笑著和我說:「我們園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中添了你們三個姊妹。大家都歡喜,說是應了花瑞。」
半夜裡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飄在水面。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天還是菡(hàn )萏(dàn)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攲(qī)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裡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的傾側了下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並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的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Ⅳ 用具體形象對父母的說的話,比如∶我是荷葉,荷花是母親..表現父母對你的愛..

說反啦!應該是——我是荷花,母親是荷葉。

Ⅳ 「荷花」這個詞你能聯想到什麼樣的景象

提到了荷花,在我個人印象中第一想到的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形象。滿池的淤泥污水,對於荷花來說,它就是滋養。他就如我們人生的一些階段,面對紛雜的社會,我們能夠保持自己的初心,堅定自己你的信念。不被世俗所煩擾,又如一些書上所說"作為人何為正確?"他的回答是:善良、無私、勇敢、愽愛…所有含正量能量的詞語都是正確的,用這些來作為我們人生的准則,一定不會有偏頗

記得一位朋友的父母給她女兒取名荷花.我當時呢還感覺挺不理解的,感覺這個名字很俗氣。當我真正看到荷花的時候,我終於明白她的心願所致!他對女兒的那種愛及美的寄託!

又如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的荷花定理,也非常有感觸!在一個荷花池中,第一天開放的荷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第二天開放的數量是第一天的兩倍,之後的每一天,荷花都會以前一天兩倍的數量開放……假如30天開滿整塘荷花。第幾天開了池塘一半荷花呢?正確回答是29天。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理,也叫30天定理。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開始用力地開,玩命地開,但漸漸的,你開始感到枯燥,你可能在第7天、第17天甚至第28天的時候放棄了,這時往往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荷花定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越到最後,越關鍵。拼到最後,拼的不是運氣和聰明,而是毅力和堅持…

但願我們大家明白了這個道理,充分利用荷花定理。塑造我們美麗的人生…記好堅持30天試試看…😊

Ⅵ 夢見給父母送一朵荷花

夢見送荷花,心情會愉快。
未婚男女夢見送荷花,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對象。
已婚女人夢見開放的荷花,能發財。
夢見陌生人向自己贈送荷花,靠朋友,能發財。

Ⅶ 有關荷花的傳說和故事

荷花之神話故事

(一)蓮荷花
荷花是人人皆知個個喜愛的花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喜歡生長在池塘、湖泊等淺水中。它依靠上年留存在水下泥土中的根莖即蓮藕,在每年的春天生根發芽,在夏天展葉開花,在秋季膨根為藕結子成蓮。
荷花的根莖最初細瘦如人的手指一般,它的白色入泥部分稱為藕,俗稱蓮鞭,蓮鞭有一個個的節,節再生出新的蓮鞭,盤根錯節,形成它的水下世界。每個節向下生出須根,紮根於水下的淤泥之中;時當每年夏秋荷花生長末期,蓮鞭入土部分膨大成藕,可用作明年春天萌生新株之用。
荷蓮向上伸展荷莖,抽出一片片葉子和一個個花苞,形成它的水上世界。荷莖上有又細又密的茸毛,綠色的葉片成橢圓形,花有淡紅色、白色等數種,花瓣有單瓣、復瓣之分。花謝後形成蓮蓬,內生多個堅果,俗稱蓮子。
荷花全身都有益於人類:蓮藕可供食用,蓮子是滋補佳品,花葉能供人們觀賞,它的藕節、蓮子、荷葉等是中醫治病的好葯材。荷花生長的地方,還有凈化水質優化環境美化風景的作用。
荷花憑藉它的綠葉紅花,形成色彩艷麗、婀娜多姿的風格,是一種受人們歡迎的觀賞花卉,被歷代的文人譽為「翠蓋佳人」。與人間佳人不同的是,荷花的美是天然的美、自然的美,沒有一絲一毫的人工裝飾,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詩句,就形象地概括了荷花的這一特性。不僅如此,荷花還以它「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被眾多的墨客稱為「花中君子」,常常以它為喻,贊譽那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具有高風亮節的人。
(二)三月三的傳說(荷花傳說)
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廟和一個庵。廟里一個和尚與庵里的一個尼姑相好,隨著日子的長遠,兩人的恩愛與日俱深。可是,同是出家人,不能結成夫妻,只能時常暗中相會。
有一年的三月三,他們在一個湖邊相會,被一個叫花子發現了。那叫花子本也是無意中路過,無奈黑夜裡那叫花子的形象頗似她庵中的住持,尼姑嚇慌了,一慌之下竟跳湖自盡了。和尚見尼姑跳到湖裡去了,他也不知那湖水的深淺,一心只想救起尼姑,結果也被淹死了。叫花子撞到和尚與尼姑的好事後,難為情地急急走開了。可是緊接著聽到兩陣水響,又聽到和尚在水中呼喚尼姑的聲音,料是尼姑含羞自盡,想想全是自己的過錯,於是就急忙轉身,趕緊跳到湖裡救人。怎奈他們都不識水性,最後都被淹死在湖裡。這一幕悲喜劇,世人誰也不知,唯有土地菩薩全都看在眼裡。他同情他們的遭遇,可是卻不能救活他們,因為那和尚與尼姑畢竟犯了佛門的戒律!
和尚與尼姑的屍體很快被湖裡的大魚吃掉了,骨頭飄到一塊兒,漸漸沉入湖底的淤泥中。魚兒嫌叫花子身上有股臭味,而沒有吃他的屍體,叫花子的屍體便浮到了水面上。和尚與尼姑都覺得自己死得冤枉,雙雙向土地菩薩訴冤,說:「我們在人世不能成為夫妻,能不能讓我們沉入淤泥的屍骨節節相連,並給予一點生機?」土地菩薩說:「因為你們違犯佛門的清規,死後只能與污泥為伴。但念你們都是人,人世間男女相愛並無過錯,故准許你們的屍骨在污泥中節節相連,恢復生機。」
和尚與尼姑的魂靈見土地菩薩應允了,又得寸進尺,要求每年出來看一看世界。土地菩薩心腸軟,竟也答應了,但是規定他們不能離開污泥。每年要到他們的忌日三月初三才能鑽出水面探看世界。
叫花子的魂靈見和尚與尼姑都獲准恢復生機,也前來向土地菩薩說:「雖然和尚與尼姑的死是我害的,可我是無意的,能不能也讓我恢復生機,每年到世間玩一段時間?」
土地菩薩覺得叫花子言之有理,便說:「好吧,你就變一條水蛇,每年三月初三去看世界。」
後來,和尚與尼姑的白骨長成人類喜歡吃的蓮藕,節節相連,節節有孔,以示他們心心相通,節節之間長滿細絲,即使折斷,也可相連。和尚讓自己長成荷葉,尼姑讓自已長成荷花,每年三月初三,荷葉先捲成尖角鑽出水面的,然後才慢慢舒展開來。荷花本來也是在三月初三鑽出水面的,怎奈她對過去的事感到難為情,要待荷葉長大了、長多了,她才從空隙里羞答各地鑽出來。
水蛇當然不會害羞,每年三月初三,他便迫不及待地從土洞里鑽出來。
因此,便有了「年年有個三月三,蛇出洞來藕出簪」的諺語。

(三)並蒂蓮
傳說很早以前的一個村中有一個荷花塘,塘里年年長滿了美麗的荷花。塘東住著一個姓洪的員外,家裡很有錢,可四十多歲了卻還沒有兒女。這一年,員外妻子懷了孕,洪員外日夜燒香敬佛,求菩薩保佑他得個兒子。
可是生下來的卻是一個女孩兒。洪員外悶悶不樂。他妻子為了安慰員外,便和員外商量,把這女孩兒當兒子來養,對外人就說生了個男孩子,給孩子取名叫賽郎。後來賽郎慢慢長大了,裝束打扮就一直象個男孩子一樣。十二歲時,洪員外在荷塘前面建了座書館,請熟師教賽郎讀書。外面都以為賽郎是男孩兒。
再說這塘西住著一戶姓白的人家,老夫妻倆生活還過得去,就是沒有兒子。他老婆曾生過三個兒子。都沒活過周歲便死了。為這事老白曾經幾次找人算過命,都說他倆是「命里無兒」。這一年,他妻子又有了孕。老白心想:「生女兒還能活,若生下男兒來怕又保住。他妻子便想了個辦法:「若生下兒子,只把他當女兒養,就不會再死了。」後來,真的又生了個兒子,夫妻倆便給這孩子戴上耳環,取名叫貞娘。貞娘長到十三歲,穿戴打扮起來比女孩子還標致。老夫妻疼兒子,想盡辦法要供貞娘讀書,聽說東村洪員外家立了書館,便求人說情,每月供先生二斗米,把貞娘送去讀書。外面人都以為貞娘是女孩子。貞娘到了學堂,和十幾個孩子很合得來,特別和賽郎更要好,每天上學在一個書桌上讀書,下學時兩個人要在荷花塘邊玩一陣子才分手回家。同學們看他倆那樣親近,有一天,趁老師不在,就鬧著玩,要賽郎、貞娘拜花堂,誰也不知道賽郎是女,貞娘是男。賽郎也以為貞娘真的是女孩,貞娘也以為賽郎真的是男孩。
一晃,好幾年過去了。賽郎已經十五歲,貞娘也十六歲了。兩個人時常想起剛入學時拜花堂的事來,賽郎心想:貞娘這個人又聰明又和氣,才學又好,將來誰娶她做老婆,真是幸福。貞娘也這樣想:自已若真的是女子,一定要嫁給賽郎。
眼看又過了兩年,學生們都要分手了。賽郎對貞娘說:「學業期滿,從今以後你我恐怕不能常見面了,」說著流下淚來。貞娘說:「賽郎弟弟,不要難過,我家離你那兒不遠,可常來往。」可賽郎心裡曉得:自己年紀大了,從今後就要被父母關到閨房裡不能出門了;再說自己和貞娘都要嫁人,誰曉得嫁到哪裡去呢?她對貞娘說:「我倆結拜做姊妹吧!」貞娘想:兩個男子拜姊妹,豈不笑話?連連搖手:「不、不、不,還是結拜兄弟吧!」爭半天,最後都說:「算了,就是結拜好了!」就這樣,兩個人糊糊塗塗地在荷花塘邊結拜了。
賽郎回家後換了女裝,整天呆在閨房裡,時常想念貞娘。貞娘在家,也總想看賽郎。貞娘的爹老白得病死了,母親就讓貞娘摘掉耳環,換上男裝,要他給老白穿孝打靈幡,送老白入土。直到這時候,全村人才曉得貞娘原來是個男的。消息傳到洪員外家裡,賽郎聽了又驚又喜。驚的是,同富多年竟不曉得他是男於;喜得是,遇見了貞娘這樣可親的人。可是洪員外聽了這個消息竟大發脾氣,叫人把貞娘的母親喊來,當面罵了她一頓:「你家養了個兒子,誰還會搶了你的,為什麼男扮女裝送到我家書館來讀書,整天與賽郎在一起,敗壞了我家門風!」貞娘的母親聽得糊塗了:「我家貞娘與賽郎在一起,有什麼敗壞門風的呢?」員外老婆在旁一說,她才曉得原來賽郎是個女的,也不免吃了一驚。又一想,洪家真是不講道理,便也氣憤地說:「你家女孩子可以扮男裝去讀書,為什麼我家男孩子就不能扮女裝去讀書呢?」洪員外無言可答,命人把貞娘的母親趕出了大門。
貞娘聽母親說賽郎是女子,高興極了,立志要娶她。母親曉得洪家不會答應,不肯找媒人,於是,貞娘整天悶悶不樂。
過了幾天,忽然洪家丫環送來一封信,打開一看,是賽郎寫來的。信上說她被父母關在閨房裡,如何想念貞娘;又說她知道了貞娘是男的,心裡如何高興。貞娘看了信,知道賽郎待他有心有意,高興得不得了,忙寫了封回信,叫丫環帶回去。從此以後,兩個人使你來我往地通起信來。
一天晚上,貞娘又要母親托媒去提親,母親心疼兒子,答應試試。沒想到媒人未進洪家大門就被趕了回來。媒人對貞娘說:「死了心吧!員外說了,一則嫌你家貧,養不起他女兒,二則你倆原是同學,如今嫁給你就是『無私有弊』,玷辱了人家的好門風。」貞娘見事情不能成功,憂愁成病;他母親急得在一旁日夜啼哭。再說賽郎聽得白家托媒提親被父母回絕一事,也急得鬧起病來。烘員外為了讓女兒死了這條心,偷著叫人把白家母子趕出村去。賽郎聽到此消息,氣得索性連飯也不吃了。病也一天重似一天。
再說貞娘母於被洪家趕出村,搬到四十里外城裡去住。過了不久,貞娘的病稍好了些,誰知他母親又病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貞娘只靠每日做些小生意維持生活。過了幾個月,他母親死了,貞娘安葬了母親,決心回村去找賽郎。他把家裡東西賣掉,辦了些花線等貨物,打成包袱,扮成賣貨郎,回到村中,住在破廟里。
一天,他搖著手中的撥浪鼓,偷偷地繞到洪家後花園前,賽郎的丫環聽到鼓聲出來買花線,一見是貞娘,驚喜萬分,急忙跑進去告訴賽郎。賽郎隨即寫了封信,讓丫環交給貞娘,叫他快些離開這里。貞娘跑回廟里,打開一看,原來賽郎約他今夜三更在荷花塘相會。貞娘高興啊,眼睜睜地盼著天黑。
三更時分,荷花塘邊,賽郎和貞娘一見面就抱頭哭起來。哭著,哭著,賽郎對貞娘說;「爹爹心狠,我倆生難成夫妻。望你保重身體,不要再掛記我了。」說完就往水裡跳。貞娘一步上前抱著她,哭著說:「我倆生不能在一起,情願死在一起。」說完,兩人抱住,一起跳進了水中。
丫環等到雞叫還不見賽郎回來,知道壞了事,也不敢聲張。第二天,洪家上下各處尋找,找到荷花塘邊,見有賽郎的一隻綉鞋,知是跳了水。洪員外急忙命人打撈上來,只見貞娘、賽郎兩個人緊抱在一起,,幾個人用力拉也拉不開。洪員外便命人將他倆埋在荷花塘邊。
當晚只聽得電閃雷鳴,一陣狂風暴雨。等到天明,只見荷花塘水一直漲到貞娘、賽郎的墳前,將墳圍了起來:墳上長出的荷花,花莖比人的大拇指還粗。頂上開了兩朵花,一紅一白,緊緊地靠在一起,人們便叫它「並貼蓮」,以後又叫成了「並蒂蒂」。

(四)並蒂花開
金朝泰和年間(1201—1208)有一對情人,反抗包辦婚姻,雙雙投入荷塘殉情。或許他們的真情感了上蒼,當年荷塘里開滿了並蒂蓮……
蓮和桔藕樹換居
相傳,蓮從前是長在陸地上的,而桔藕樹是生在水中的。他倆常常往來探訪,促膝談心,成了很密切的知己,便結為同年。
有一天,他們談到兩人的居地時,桔藕樹想自己常淹浸在水中,很是凄慘,就起了和蓮換居的念頭來,於是就對蓮說:「同年,我居住的地方,無論怎麼樣旱也不會受災,你天天受著旱災,我真是難過,這樣吧。我倆換換住的地方吧。!
當時,蓮有些不願意,說:「你那裡旱災雖然可以避免,但天陰下雨恐怕就要受水泡了吧?」
桔藕樹怕蓮不願意,就急忙說:「不會的,你有大葉子頂在頭,完全可以抵禦的。」
蓮聽後猶豫了,他想了一下說:「那我們暫時調換一下吧。如果我住著感到不合適,咱們仍然要換回來的,行嗎?」
桔藕樹一心想快些和蓮換居,見蓮還是不十分願意的樣子,就向蓮發誓說:「行,行!那是一定的!如你住到我處後感到不合適,我們完全可以再調換回來,要是我不回到原來居住的地方,那麼以後就讓天刮大風吹脫我的葉子。」
蓮見桔藕樹說得那麼認真,而且還發了誓,就換到水中住起來,桔藕樹就搬到了陸地上。
蓮住到水中後,總感到受水淹浸非常難過,便向桔藕樹提出要換回原來的地方。這時桔藕樹堅持不肯換了,而且翻臉不認人,惡狠狠地說:「豈有此理!不愛換,早就可以不換,現在既然換了,為什麼又來後悔呢?不行!不行!」
蓮聽了這話,知道自己上了桔藕樹的當,但也沒辦法,因為桔藕樹就是賴在陸地上不肯搬走,所以它只好仍然住在水中。由於被水淹浸得太厲害了,又沒其他法子,只得盡力向泥中鑽進去躲避,所以現在的蓮的根都是藏在泥中的。
桔藕樹因為發誓後食言,所以直到現在大風一吹,它就要掉葉子。

Ⅷ 夢見帶父母旅遊看荷花

夢見帶父母旅遊看荷花的夢境解釋:
良好的判斷力是運氣好轉的重要關鍵。維持一整天頭腦清醒就是這兩天的重點。活力與能源的表現應在一大早就將它引擎全開。重要的行程安排在上午,有聯絡事項也在一大早就先連絡好。重要的新聞也都在早上先看過一遍。甚至於能夠比平常時間提早一點起床更好喔。

夢見帶父母旅遊看荷花的吉凶:
吉祥順遂,成功發展之吉兆,但若人格、地格有凶數,易生不良誘導,終陷於災難悲運,被人陷害連累等,甚至有財敗人離之慮,若人地二格無凶數,則大體是長壽幸福的。【大吉昌】

Ⅸ 琵琶泉的傳說

傳說一:龍吟琵琶 好多年以前,離濟南黑虎泉不遠的地方,有一家饃饃鋪,主人叫王忠,他有個女兒叫荷花。父女倆為人厚道,樂善好施。有一年大年三十,他們父女幫助了私訪受困的東海龍王父子。為報恩,東海龍王贈給王忠瑪瑙寶珠一枚;龍子贈給荷花龍吟琵琶並教她彈奏仙曲「龍吟三弄」。後來,這事被知府得知,便搶來寶珠,寶珠落地,化為瑪瑙泉,淹掉了府衙。荷花姑娘更是寧折不彎,為不受知府兒子的調戲凌辱,懷抱琵琶跳入泉中。此後,每逢夜晚,泉中便傳來丁冬悅耳的琵琶聲,人稱此泉為琵琶泉。
傳說二:琵琶橋與蓮花女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琵琶泉畔住著一位美麗的妙齡少女,名叫蓮花,蓮花一家以在泉畔種田謀生。便托夢送給蓮花一把琵琶。蓮華經常在勞動之餘,坐在泉邊彈奏,以此娛樂。琵琶聲引了當地一惡少,惡少見蓮花長得美麗動人,欲霸佔為妾。蓮花父母不肯,遂被惡少帶人打死。蓮花見父母為自己不幸身亡,便抱著琵琶投入泉中。蓮花投水後,被龍王四太子救入龍宮。從此,泉池裡經常傳出琵琶聲,人們說這是蓮花回來祭奠父母。這就是名泉起名為「琵琶泉」的緣由,而桁架於南護城河上的那座高聳如虹的拱橋,因此得名「琵琶橋」。

Ⅹ 孩子是荷花,那麼父母比喻什麼

蓮藕 荷葉 托舉著 荷花 滋養著 荷花 呵護著 荷花~!

熱點內容
蘭花桶裝水 發布:2025-09-18 15:24:55 瀏覽:811
綠植區班牌 發布:2025-09-18 15:24:50 瀏覽:165
千竹花花語 發布:2025-09-18 15:23:16 瀏覽:510
蘭花滴定 發布:2025-09-18 15:15:48 瀏覽:526
淡紫色的插花 發布:2025-09-18 15:10:48 瀏覽:183
西裝玫瑰 發布:2025-09-18 14:57:17 瀏覽:55
蘭花葉片如何修剪 發布:2025-09-18 14:56:06 瀏覽:593
辛福的玫瑰 發布:2025-09-18 14:53:52 瀏覽:913
櫻花家jk 發布:2025-09-18 14:48:56 瀏覽:939
插花中撒的運用 發布:2025-09-18 14:45:40 瀏覽: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