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詩古荷花
❶ 荷花的別稱.[最少五個]
芙蓉原是荷花的別稱,生於水中的是為草芙蓉,生於陸地的是為木芙蓉。
芙蓉、芙蕖、水芝內、蓮等,容古為荷花的別稱
荷花又名蓮花、芙蓉、芙渠,別稱「菡萏」,是百花之中名稱最多的花之一。
荷花的品種也不少,據老師介紹,有千葉荷、重台荷、四面荷、並頭荷,還有奇特的四季荷和夜舒荷。夜舒荷就是其葉子入夜舒展,白天反而卷合。
有關詩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帛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述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頭。
4.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艷妝。
這些詩句都是描寫荷花的,從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愛、描寫的對象。周敦頤曾稱荷花為「出淤泥而不染,滌清蓮而不妖。」,譽其為花之君子
❷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詩人為何將荷花喚作芙蓉
芙蓉是荷花的一種別稱,此外它還有許多別稱:
1、 芙蓉
《爾雅》:「荷,芙蕖,別名芙蓉,亦作夫容。」《說文》:「芙蓉花未發為菡萏,已發未為夫容。」李時珍《本草綱目 》:「芙蓉,敷布容艷之意。」
2 、芙蕖
《爾雅·釋草》:「荷、芙 蕖。……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疏:「皆分別蓮莖、葉、華、實之名。芙蕖,未發為菡萏。」魏曹植《洛神賦》:「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綠波。」晉潘岳《蓮花賦》:「游莫美於春台,華莫盛於芙蕖。」
3、藕花
唐張籍《送從弟之蘇州》詩:「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宋陸游《同何元立賞荷 花追憶鏡湖舊游》:「三更畫船穿藕花,花為四壁船為家。」
4、水芙蓉
《群芳譜》:「荷花亦稱作芙蕖、水芙蓉。」因木本拒霜花花艷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蓮」之稱,為明其區別,故又稱荷花為水芙蓉。
5、 草芙蓉
《廣群芳譜》「荷花:芙蕖花,一名水芙蓉。」注雲:「杜詩注雲:產於陸者曰木芙蓉,產於水者曰草芙蓉。」
6、 水花
李時珍《本草綱目》:「蓮花」釋名:「芙蓉、芙蕖、水華。」
7、 水芝
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華,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本草綱目》:「《本經》謂蓮子為'水芝丹'。」金元好問《泛舟大明湖》:「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風與秋露。」
8、 澤芝
《類聚》引晉郭璞《爾雅圖贊 ·芙蓉贊 》雲:「芙蓉麗草,一曰澤芝,……」劉宋鮑照《芙蓉賦》:「訪群英之艷絕,標高名於澤芝。」
9 、靈草
魏曹植《芙蓉賦》:「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吳閔鴻《芙蓉賦並序》:「乃有芙蓉靈草,栽育中川。」
10、玉芝
《本草經》載:「荷花又名玉芝。」
11、君子花
北宋周敦頤著《愛蓮說》,謂蓮為花中之君子,故蓮又稱「君子花」。黃宅中《希濂堂留詩》:「是時夏六月,蓮沼吐芳芬,我愛君子花,遺花如甘棠。」
12、水宮仙子
因蓮生水中,蓮花亭亭玉立於水面,好似仙女飄然而行,故名。宋張耒《雞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瑩,綠雲擁扇輕搖柄,水宮仙子斗紅妝,輕步潛波踏明鏡。」
13、凈友 又稱凈客。
蓮花潔凈不染,因此人們稱其為凈友。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禪詩》:「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宋代陳亮《新荷葉》詞:「艷態還幽,誰能潔凈爭研。」宋代劉過《賀新郎》詞:「水浴芙蓉凈。」
14、菡萏 即蓮花,或指未開之蓮花。
《爾雅》:「荷,芙蕖……其華菡萏。」唐代劉商《詠雙開蓮花》:「菡萏新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隈。」明李夢陽《去婦詞》:「菡萏鴛鴦不羨,人生一別何由見。」
❸ 荷花的別稱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目前的集成牆面主要分為兩種,第1種是鋁合金集成牆面,第2種則是竹木纖維集成牆面。
第1種鋁合金集成牆面的話,因為本身還有很多的金屬,所以會對信號產生一定的阻隔,比如說我們使用WiFi的時候,鋁合金的集成牆面就會減入我們的信號。
而竹木纖維集成牆面的話,本身的導熱性能特別好,如果說我們放在廚房之中使用的話,可能用不了一段時間就會被熏黑,所以非常不適合放在廚房之中。而且竹木纖維集成牆面本身的吸水性也很好,非常不適合放在洗手間里。
❹ 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據說蓮藕原產印度,是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蓮藕移栽到我中、南部,究竟已有多長的歷史了?尙不得而知。但是,在2至3千年以前,湘中已種植蓮藕,這似乎是有根據的。戰國時期有,著名愛國詩人,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在《離騷》中就曾寫道:「帛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這大概可以算作文字依據了。但因蓮花歷史悠久,歷朝歷代文人雅士,各地各方對蓮花俗名雅稱不勝枚舉,我們窮經古籍,皓首雜史,將蓮名凡例98種輯錄如下以饗網友。
荷 即蓮花。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生淺水中,夏日開花,有紅、白等色。《爾雅》:「荷 ,芙蕖,別名芙蓉,江東呼荷。」釋文雲:「荷之言何也,負荷言其葉大。」
芙蓉 1、蓮花的別稱。《爾雅》:「荷,芙蕖,別名芙蓉,亦作夫容。」《說文》:「芙蓉花未發為菡萏,已發未為夫容。」李時珍《本草綱目 》:「芙蓉,敷布容艷之意。」2、指拒霜花。南朝陳·江總《南越木 槿賦》:「千株芙蓉詎相似,百枝燈花復羞燃。」宋代蘇軾《和陳述古 拒霜花》:「千株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為有別於蓮花亦稱芙蓉,又稱木 芙蓉、地芙蓉、木槿花。
芙蕖 荷花的別稱。《爾雅·釋草》:「荷、芙 蕖。……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疏:「皆分別蓮莖、葉、華、實之名。芙蕖,未發為菡萏。」漢王褒《九懷·尊嘉》:「抽蒲兮陳坐,援芙蕖為蓋。」魏曹植《洛神賦》:「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綠波。」晉潘岳《蓮花賦》:「游莫美於春台,華莫盛於芙蕖。」劉宋傅亮《芙蓉賦》:「考庶卉之珍麗,實總美於芙蕖。」 蓮 原指蓮子結實之子和蓮蓬。《爾雅·釋草》:「荷、芙蕖,……其實蓮,蓮謂房也。」《說文》雲:「夫蕖之實也。」郭雲「蓮謂房者,房即其殼,此戶相連,蓮之猶連也。」《本草綱目》:「蓮者,連也,花災相連而出也。」《古樂府·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古樂府·采蓮曲》:「采蓮者,窈窕舞佳人。」都是指的蓮子與蓮蓬。到南北朝時便開始指蓮花及其全株。如梁武帝蕭衍《子夜夏歌 》:「江南蓮花開,紅光照碧水。」梁元帝蕭繹《折楊柳》:「山似蓮花艷,流如明月光。」
藕花 即荷花。謂由藕所發之花。唐張籍《送從弟之蘇州》詩:「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宋曹勛《八音諧·賞荷花》:「望處藕花密,映煙汀沙渚。」宋陸游《同何元立賞荷 花追憶鏡湖舊游》:「三更畫船穿藕花,花為四壁船為家。」
水芙蓉 即荷花。《群芳譜》:「荷花亦稱作芙蕖、水芙蓉。」因木本拒霜花花艷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蓮」之稱,為明其區別,故又稱荷花為水芙蓉。稱拒霜花為木芙蓉。
草芙蓉 蓮花。《廣群芳譜》「荷 花:荷 花芙蕖花,一名水 芙蓉。」注雲:「杜詩注雲:產於陸者曰木芙蓉,產於水者曰草芙蓉。」
水花 即蓮花。亦作水華,華古通花。李時珍《本草綱目》:「蓮花」釋名:「芙蓉、芙蕖、水華。」宋朱熹《圭父為彥集置酒白蓮沼上,彥集有詩,因次其韻呈座上諸友》詩:「共憐的白樂」水花凈,並倚離 披風蓋涼。」
水芝 蓮之別稱。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華,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本草綱目》:「《本經》謂蓮子為'水芝丹'。」金元好問《泛舟大明湖》:「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風與秋露。」鑒湖女俠秋瑾《獨對 次清明韻》詩:「喜散奩資誇任俠,好吟詞賦作書痴。濁流縱處身原潔,合把前生擬水芝。」
澤 芝 蓮之別稱。《類聚》82引晉郭璞《爾雅圖贊 ·芙蓉贊 》雲:「芙蓉麗草,一曰澤芝,……」《古今注》亦載蓮別名澤芝。劉宋鮑照《芙蓉賦》:「訪群英之艷絕,標高名於澤芝。」劉宋顏延之《碧芙蓉頌》:「澤芝芳艷,擅奇水屬。」梁江淹《蓮華賦》:「若其華璞各名,根葉異辭,即號芙蕖,亦名澤芝。」 靈草 蓮花之別稱。魏曹植《芙蓉賦》:「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吳閔鴻《芙蓉賦並序》:「乃有芙蓉靈草,栽育中川。」故有「靈草」之稱。
玉環 蓮花之別稱。《本草經》載:「荷花又名玉芝。」
君子花 即蓮花。北宋周敦頤著《愛蓮說》,謂蓮為花中之君子,故 蓮又稱「君子花」。黃宅中《希濂堂留詩》:「是時夏六月,蓮沼吐 芳 芬,我愛君子花,遺花如甘棠。」清湖南寶慶知府李益陽《愛蓮池》詩:「劫後亭斯在,花閑猶是蓮,此花號君子,其人 斯在焉。」清釋敬安《詠蓮》:「濂溪一賞後,君子德彌芳。」清蒲松齡《錦邊蓮》:「花中表之為君子,羞被六郎步後塵。」 六月花 即蓮花。蓮花盛天在六月,民間將名月最盛之名花按月排列,蓮花為六月花。如湘潭民歌《十二月花》:「……三月桃花朵朵紅,四月石榴在園中,五月梔子配綠葉,六月荷 花塘中歇……」宋辛棄疾《卜運算元·荷花》:「紅粉 靚梳妝,翠蓋低風雨,占斷人間六月涼,期月鴛鴦浦。」金趙灃《荷花》:「誰離玉濫瀉天光,占斷人間六月涼。」
水宮仙子 蓮之別稱。因蓮生水中,蓮花亭亭玉立於水面,好似仙女飄然而行,故名。宋張耒《雞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瑩,綠雲擁扇輕搖柄,水宮仙子斗紅妝,輕步潛波踏明鏡。」
凈友 蓮花之別稱,又稱凈客。蓮花潔凈不染,因此人們稱其為凈友。明都印《三餘贅筆》載:宋代曾端伯擇十種花為友,並各賦以雅號,稱為花友。荼蘼為韻友,茉莉為雅友,瑞香為殊友,荷花為凈友,岩桂為仙友,海棠為名支,菊花為佳 友,芍葯為艷友,梅花為清友,梔子為禪友。後有人以蘭花為芳友,蠟梅為奇友,蒲桃為禪友,而無茉莉、芍葯、梔子。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禪詩》:「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宋代陳亮《新荷葉》詞:「艷態還幽,誰能潔凈爭研。」宋代劉過《賀新郎》詞:「水浴芙蓉凈。」王十朋《點絳唇·清香蓮》:「藕花簪水,清凈香無比。」 子蓮 1、指以結子為主要用途之蓮花。蓮之用途分類,大類分為子蓮、藕蓮、花蓮三類。子蓮結子為主,適宜於湖泊淺處、農田中栽種。全國以湖南 湘 蓮、福建建蓮、浙江宣蓮稱為中國三大蓮子。其中又以湘 蓮中的湘 潭寸三蓮最優。有「湘蓮甲天下,潭蓮冠湘」之譽。
2、指小蓮花。清代吳儀《徐園秋花譜·子蓮》中,「子蓮」指用蓮子所種,莖葉花朵細小的蓮花,即今所稱之缸蓮、盆蓮、碗蓮。
#日誌日期:2005-1-9 星期日(Sunday) 晴
評論人:時區 評論日期:2005-1-9 19:43
藕蓮 以產藕為主要用途的蓮種。藕蓮中又有以脆嫩見長的水果藕和含粉量多的制粉藕,脆粉適中的菜藕。藕蓮在錢國分布面積很廣,各地均有自己長期栽培的傳 統品種。較有名的有:湖南漢壽的毛節、玉臂蓮;杭州近郊出產的白花藕(又稱三家村)菜藕;湖北孝感出產的泡子;武漢沙湖出產的青毛節;安徽慶市潛出縣城內雪湖出產的雪湖貢藕;蘇州市 郊出產的蘇州塘藕;廣東出產的海南州藕。
花蓮 蓮共分類之一種。花色艷麗多樣,有 粉紅、桃紅、紫紅、白、淡綠、淡黃、金黃、黃綠等多種顏色。花形多姿,有單瓣、重瓣、並蒂、三蒂、四面等,有植株細小的盆蓮、缸蓮、碗蓮。多不結子或結子少,蓮子質量低,藕質亦劣,主要以花卉供觀賞,故稱花蓮。現我國已有花蓮品種160多種。傳統品種有千葉、重台、並蒂、品字、四面觀音、碧蓮、錦邊、金蓮等。在培育的品種中有中國科學院武漢16片左右的「黃飛舞」等。
盆蓮、缸蓮 可在花盆、花缸中栽種的植株較小的蓮花。此品種我國晉時已培育出。東晉王羲之《柬書堂帖》載:「……敝宇 今歲植得(蓮花)千葉者數盆,亦便發花,相繼不絕,今已開十十餘 枝矣。」 這是我國最早盆栽蓮花的記載。因缸栽、盆栽蓮花能夠搬動,適宜造景,故成為近全國荷花展覽中的主要品種,現我國已有160多個品種,花徑12—14厘米,花瓣有數十,數百乃至二、三千不等。其中較突出的有「西子爭妍」、「波焰」、「春暉」、「飛紅」、「紅千葉」、「綺麗」等。 碗蓮 花株小,可在小盆或碗中栽種的蓮花。碗蓮的品種在現代科技栽培下,日益增多,有錦碗、紅碗蓮、菊紅、絳蓮、小夜菊、貴妃、緋碗、嬌容、艷陽浮酒、佳蕾、小天使、圓舞曲、皎潔、花神如意、玉碗、廈門碗蓮、小舞妃等數十種。花徑一般8—12厘米,花瓣多為復瓣,從15—17瓣(小舞妃)或110瓣(紅碗蓮)和125瓣(玉碗)不等。
百葉蓮 即重瓣蓮花,古為奇異品種。晉崔豹《古今注》載:「芙蓉,一名荷華,華中最 秀異者也。大者華百葉。」現在我國花瓣超過百葉者達數十種。如「綺麗」,紅色,花瓣126片左右;「丹焰托珠,」紅色,花瓣135片左右;「紅台蓮」,花紅色,花瓣在200片左吉;「揚州碗蓮」,花粉紅色,瓣在143片 左右;「白雪公主」,花白色,花瓣在145片左右。
千葉蓮 又名千瓣蓮,指花瓣多的蓮花。佛教以此作為寶蓮。《楞嚴經》:「光中生出千葉寶蓮。」唐李群玉《題金山寺石塘》詩:「千葉紅蓮高會處,幾曾龍女獻珠來?」千葉蓮品種我國晉時已有,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柬書堂帖》載:「……敝宇今歲植得(荷 花)千葉者數盆,亦便發花,相繼不 絕。」我國夏天時所謂的千葉蓮,並非蓮瓣實達到片,而是指花瓣很多的重瓣蓮花。如名為「紅千葉」的蓮花,花瓣132片左右;「粉千吉」花瓣116片左右;「白千葉」花瓣118片左右。花瓣實數超過千葉者,只今江蘇崑山培育的「千瓣蓮」,花紅色,杯狀,花瓣達2000至3000片,花徑18至21厘米。
五種天華 佛教對各種蓮花的總稱。佛教中的蓮花含義是廣義的,包括不同屬的睡蓮等。佛經上對蓮花的顏色,分為白、青、紅、紫、黃五色,稱為「五種天華」,其中白、青兩色最為尊貴。並說片五種蓮花為五大虛空藏菩薩所坐,佛經說:
東方福智虛空藏,坐青蓮花,乘銀牛;
南方能滿虛空藏,坐赤蓮花,乘金象;
西方施顧虛空藏,坐白蓮花,乘琉璃馬;
北方無垢虛空藏,坐紫蓮花,乘獅子;
中央解脫虛空藏,坐黃金蓮花,乘水晶龜。
七寶蓮花 漢譯佛經中對七種蓮花的總稱。印度梵文及巴利文佛典中蓮花的含義是廣義的,對今天的科學分類 不同,包括不同屬的睡蓮等。實際上「七寶蓮華」中只有兩種現在分類的蓮花,即紅蓮與白蓮,其餘五種指睡蓮。蓮花與睡蓮的顯著區別是:蓮花的花與葉高出水面,睡蓮的花與葉浮在水面。
人華 佛教中以花瓣多少所分的蓮花品種,此指花瓣僅十餘瓣的蓮花。
天華 佛教中指花瓣達數百片的蓮花。
菩薩華 佛教中指花瓣多達數千的蓮花。這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蓮花,即所謂佛國蓮華,也就是佛的象徵。
優缽羅 梵語音譯蓮花的佛教名稱,簡稱優缽,作烏缽羅、漚缽羅、優缽刺。意譯為青蓮花、黛華、紅蓮花,又為龍王之一。
千葉白蓮 即多瓣白蓮花,梵文音譯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數百,又名「百葉華」。佛經說:此花生於佛國阿耨達池中,人世間難以見到,故又 稱「稀有之花」。佛祖釋迦牟尼稱它為「人中好華」。佛經中說:釋迦牟尼的舌根中閃出千道金光,每道金交化作一朵千葉白蓮花,每朵白蓮花坐著一位盤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薩。所以千葉白蓮便是佛的象徵。宋蘇轍《千葉白蓮花》詩:「蓮花生淤泥,凈色比天女。臨池見千葉,謫墮問何故?空明世無匹,銀瓶送佛所。清泉養芳潔,為我三日住。蔫然落寶床,應返梵天去。」現在我國花瓣超過百葉的白蓮花,有「白千葉」、「白雪公主」、「雲蕾」、「玉碗」等多種。
青蓮花 蓮花品種之一,因色青而得名。梵文音譯為'優 體羅',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青白分明,形似眼睛,佛教以其象徵菩薩佛眼,故稱佛與菩薩的眼睛為「蓮眼」。梁簡文帝《佛像銘》:「滿月為面,青蓮在眸。」即是以青蓮喻佛眼。佛教又以其作僧和寺的代稱,唐代陳子昂《酬暉上人夏日林泉》詩雲:「聞道白雲居,窈窕青蓮宇。」即是以青蓮喻佛寺。唐楊巨源《夏日苦熱,同長孫主簿過仁壽寺納涼》詩:「因投竹林寺,一問青蓮客。」便是以青蓮喻僧人。青蓮花在我國唐代已經出現。唐柳宗元《禮部賀白龍並青蓮花合歡蓮子黃瓜等表》言:「伏見今月日內出……又出西內定禮池中青蓮花。」
碧蓮 蓮花品種之一。《長物志校注》卷37「藕花」注7:「碧蓮—碧蓮花,為荷花品種之一,花被呈白綠色。」《花鏡》:「碧蓮花千瓣叢生,香濃而藕勝。」此品種在南北朝時就已出現。劉宋顏延之《碧芙蓉頌》:「澤芝芳艷,擅奇水屬。」現在所見碧蓮品種中有「嵊縣碧功」,花重瓣,白色,碗狀,花瓣103片左右,內輪花瓣之尖綠色,花徑16至20厘米,能結實,但結實率低。
紅蓮 紅色蓮花。我國文字記載最早,品種最多,詩家吟詠也最多。《西洲曲》:「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金蓮花 花名,又名金芙蓉、旱地蓮。始見於遼。《遼史·營衛志中》:「道宗每歲先幸黑山,拜聖宗、興宗陵,賞金蓮,乃幸子河避暑。」清《帝京歲時紀盛》載:「六月六日,避者山莊金蓮映日處,廣庭數畝,金蓮萬本,天下無二。」《廣群芳譜》載:出山 西五台山,塞外尤多,花色金黃,七瓣兩層,花心亦黃色,碎蕊,平正有尖,小長狹,黃瓣 環繞其心,一莖數朵,若蓮而小,六月盛開,一望遍地,金色爛然,至秋花干不落,結子如粟米而黑,其葉綠色,瘦小而長,五尖或七尖。《五台山志》:「山 有旱金蓮,如真金,挺生陸地,相傳 是文殊聖跡。」查慎行《人海記》:「旱金蓮花五台山,瓣如池蓮較小,色如真金,曝干可致遠,骨分餉者以點茶,一甌置 一朵,花開沸揚中,新鮮可愛,後扈從出古北口外,塞外多有之,開花在五六月間,一入秋莖株俱萎矣。」
金邊 即金邊蓮。蓮花品種之一。《長物志》「藕花」注八:「金邊與錦邊通。錦;這蓮為荷花品種之一。花被邊緣呈紫紅色,而其它部分呈白色。」《群芳譜》:「金邊蓮周圍一線色微黃。」《花鏡》:「錦邊白色,每邊上有一線紅暈或黃暈。」清蒲松齡《贊錦邊蓮》詩雲:「雅淡妝成照 眼新,宿酲初解帶余春。慵妝一線紅生肉,畫黛連 山綠效顰。」
低光荷 蓮花品種之一。晉王嘉《拾遺記·卷六·前漢下》載:「昭帝始元元年,穿淋池,廣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莖四葉,狀如駢蓋,日照則葉低蔭根莖,若葵之衛足,名『低光荷 』。實如玄 珠。可以飾佩。花葉難萎,芬馥之氣,徹十餘里。食之令人口氣常香,益脈飾佩。宮人貴之,每游宴出入,必皆含嚼。或剪以為衣,或折以蔽日,以為戲弄。」 夜舒荷 一種月出葉展的荷 花。晉王嘉《拾遺記》載:反漢靈 帝西園,「渠中植蓮大如蓋,長一丈,南國所獻。其葉夜 舒晝卷,一莖有四蓮叢生,名曰『夜舒荷 』。」又載晉武帝司馬炎「太(泰)始十年,有浮支國獻望舒草,其色紅,葉如荷。近望則如卷荷,遠望則如舒荷,團團似蓋。亦雲月出則荷舒,月沒則葉卷。植於宮中,因穿池廣百步,名曰『望舒荷 池』。愍(晉愍帝司馬鄴)之末,移入湖,胡人將種還胡中,至今絕矣,池亦填塞。」
❺ 荷花有哪些別稱
芙蓉原是荷花的別稱,生於水中的是為草芙蓉,生於陸地的是為木芙蓉。
芙蓉、芙蕖、專水芝、蓮等,古為荷屬花的別稱
荷花又名蓮花、芙蓉、芙渠,別稱「菡萏」,是百花之中名稱最多的花之一。
荷花的品種也不少,據老師介紹,有千葉荷、重台荷、四面荷、並頭荷,還有奇特的四季荷和夜舒荷。夜舒荷就是其葉子入夜舒展,白天反而卷合。
有關詩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帛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述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頭。
4.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艷妝。
這些詩句都是描寫荷花的,從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愛、描寫的對象。周敦頤曾稱荷花為「出淤泥而不染,滌清蓮而不妖。」,譽其為花之君子
❻ 荷花的詩
贊美荷花的詩句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子夜吳歌
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奉和錢七兄曹長盆池所植
韓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葉長,芳根復誰徙。
露涵兩鮮翠,風盪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誰言盆盎是。
采蓮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摘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人落花去,風此路躕空斷腸。
烏棲曲
張籍
西山作宮潮滿池,宮烏曉鳴茱萸枝。
吳姬自唱采蓮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青陽渡 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曲 南朝•梁•蕭綱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曲池奇 唐•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折荷有贈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采蓮曲 唐•李康成
采蓮去,月沒春江曙。翠細紅袖水中央,青荷蓮子雜衣香。雲起風生歸路長。歸路長,那得久,各回船,兩搖手。
詠露珠 唐•韋應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
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
盆池 唐•韓愈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種已齊生。
從今有雨君須記,來聽蕭蕭打葉聲。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瓶。
且待夜際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重台蓮 唐•李紳
綠荷舒捲涼風曉,紅萼開縈紫蒔重。
雙女漢皋爭笑臉,二妃湘浦並愁容。
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唯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蓮 唐.溫庭筠
綠塘搖艷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萍。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蓮葉 唐.鄭谷
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荷葉 宋.歐陽修
池面風來波瀲瀲,波間露下葉田田。
誰於水面張青蓋,罩卻紅妝唱采蓮。
荷葉 宋.蘇軾
田田抗朝陽,節節卧春水;
平鋪亂萍葉,屢動報魚子。
荷花 宋.蘇軾
貪看翠蓋擁紅妝,不覺湖邊一夜霜。
卷卻天機去錦緞,從教匹練寫秋光。
夢行荷花萬頃中 宋.陸游
天風無際路茫茫,老作月王風露郎。
只把千樽為月俸,為嫌銅臭雜花香。
立秋後二日泛舟越來溪 宋.范成大
西風初入小溪帆,旋織波紋縐淺藍。
行到鬧花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
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紅白蓮 宋.楊萬里
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
恰似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
數點飛來荷葉雨,暮香分得小江天。
秋蓮 明.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州。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般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題扉面荷花 明.曹鼐
玉井芙蓉紅粉腮,何人移向月中栽。
高軒忽漫看圖畫,疑是昭陽鏡里開。
秋荷 清.鄭燮
秋荷獨後時,搖落見風姿。
無力爭先發,非因後出奇
蓮花的別稱:
1 芙蓉
《爾雅》:「荷,芙蕖,別名芙蓉,亦作夫容。」《說文》:「芙蓉花未發為菡萏,已發未為夫容。」李時珍《本草綱目 》:「芙蓉,敷布容艷之意。」
2 芙蕖
《爾雅•釋草》:「荷、芙 蕖。……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疏:「皆分別蓮莖、葉、華、實之名。芙蕖,未發為菡萏。」魏曹植《洛神賦》:「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綠波。」晉潘岳《蓮花賦》:「游莫美於春台,華莫盛於芙蕖。」
3藕花
唐張籍《送從弟之蘇州》詩:「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宋陸游《同何元立賞荷 花追憶鏡湖舊游》:「三更畫船穿藕花,花為四壁船為家。」
4水芙蓉
《群芳譜》:「荷花亦稱作芙蕖、水芙蓉。」因木本拒霜花花艷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蓮」之稱,為明其區別,故又稱荷花為水芙蓉。
4 草芙蓉
《廣群芳譜》「荷花:芙蕖花,一名水芙蓉。」注雲:「杜詩注雲:產於陸者曰木芙蓉,產於水者曰草芙蓉。」
5 水花
李時珍《本草綱目》:「蓮花」釋名:「芙蓉、芙蕖、水華。」
6 水芝
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華,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本草綱目》:「《本經》謂蓮子為'水芝丹'。」金元好問《泛舟大明湖》:「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風與秋露。」
7 澤芝
《類聚》引晉郭璞《爾雅圖贊 •芙蓉贊 》雲:「芙蓉麗草,一曰澤芝,……」劉宋鮑照《芙蓉賦》:「訪群英之艷絕,標高名於澤芝。」
8
靈草
魏曹植《芙蓉賦》:「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吳閔鴻《芙蓉賦並序》:「乃有芙蓉靈草,栽育中川。」
9玉芝
《本草經》載:「荷花又名玉芝。」
10 君子花
北宋周敦頤著《愛蓮說》,謂蓮為花中之君子,故蓮又稱「君子花」。黃宅中《希濂堂留詩》:「是時夏六月,蓮沼吐芳芬,我愛君子花,遺花如甘棠。」
11水宮仙子
因蓮生水中,蓮花亭亭玉立於水面,好似仙女飄然而行,故名。宋張耒《雞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瑩,綠雲擁扇輕搖柄,水宮仙子斗紅妝,輕步潛波踏明鏡。」
12凈友 又稱凈客。
蓮花潔凈不染,因此人們稱其為凈友。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禪詩》:「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宋代陳亮《新荷葉》詞:「艷態還幽,誰能潔凈爭研。」宋代劉過《賀新郎》詞:「水浴芙蓉凈。」
13菡萏 即蓮花,或指未開之蓮花。
《爾雅》:「荷,芙蕖……其華菡萏。」唐代劉商《詠雙開蓮花》:「菡萏新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隈。」明李夢陽《去婦詞》:「菡萏鴛鴦不羨,人生一別何由見。」
關於蓮花的詩歌鑒賞:
《枯荷》 宋•許棐
萬柄綠荷衰颯盡,雨中無可蓋眠鷗。
當時乍疊青錢滿,肯信池塘有暮秋?
【注釋】衰颯:衰敗凋殘。青錢:喻指荷葉。肯信:怎信、豈信。
【解讀】諷喻之意。繁萎榮枯,自然之序;盛衰興替,人事之常。一反贊美慣例而另闢一徑,以荷花的榮枯以喻人事盛衰,皆作者自表心意而使其然。
東坡雲:「荷盡已無擎雨蓋」,前二句意本此,著力演繹其「枯」。
下半以回顧為轉、以議論作結,可惜是回到了宋詩說理的窠臼。
作者面對衰敗已盡的枯荷想到了現實:荷在盛極時可是綠蓋滿池塘啊!那時會想到在肅殺的秋天衰敗凋殘的慘境嗎?會相信這個枯敗殆盡的結局嗎?
轉句用「青錢」喻荷葉,就通過阿睹物「錢」把物事扯到人事上來了。人事滄桑、命運盛衰,那些得意忘形、趾高氣揚之輩,會想到將來可能有破敗的一天嗎?
比興得體,諷刺辛辣,有如當頭棒喝!
《蓮花》 宋•杜衍
鑿破蒼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綠參差。
曉來一朵煙波上,似畫真妃出浴時。
【注釋】蓮花:一作《詠蓮》;作小池:一作「漲作池」;曉來一作曉開。芰荷:泛指菱、荷。參差:長短高低不一致。真妃:楊貴妃字太真,因謂。
【解讀】以人比物,神、態兼備。
起句寫因,營造環境;蒼苔、小池暗喻幽靜、嬌小。
次句應題,芰荷切「蓮」;綠參差是為「花」的出場先作渲染,進一步營造「眾綠拱花」的環境,至此情景已足,下面該主角登場了。
「曉來」二字有機關,是「轉」的關節。上面是「綠參差」,一點也不關花的事啊!可花要出場,該怎麼辦?那就讓時光偷偷地溜過一個夜晚吧,昨天看到的是一片綠,可今早醒來(曉來)所見到的已是「一朵煙波上」啦!留下了一整夜能讓人馳騁思維的空間。轉得有依據,自然合理。
最後以「人似花、花似人」收結。「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用楊貴妃雪膚花貌、婀娜多姿的嬌軟形象和她出浴時的神態來比喻蓮花,真是柔情綽態、風光無限,起到神形兼備的效果。作者又別出心裁地用「似畫」來把節湊放緩、把時間拉長:美景如畫,可正在「畫(動詞)」啊,在這個畫的過程中可以更仔細地、盡情地欣賞!
《白蓮》 宋•楊億
昨夜三更里,嫦娥墜玉簪。
馮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注釋】馮夷:傳說中的河神名。
【解讀】整篇用比的手法。用物比物,把白蓮比做嫦娥頭上的玉簪,新穎出奇,之前似未有人道過。
起句寫時間:午夜,是為切「白」營造環境,也為帶出嫦娥(月)提供了條件。試想在夜間看哪一種顏色最清楚?當然是白色。而嫦娥所居的月殿不可能在大白天出現。
次句嫦娥的出現又是玉簪出場的先決條件,天上的人事通過一個「墜」字就回到人間來了,如果沒有這個字,要准確自然地轉到人間的白蓮身上還要費許多周折。
第三句明轉暗連,畫面從天上轉到人間,由鋪敘轉為指事,一「墜」一「捧」就由這句連接。馮夷是河神,管水,蓮生水中,很自然地連上了。「不敢受」才有「芙蓉出水」的可能。
結句「捧出」動感十足,要不,那玉簪可是沉到水底去啦!「碧波心」營造冰清玉潔、孤芳獨立的襯托環境,那晶瑩高潔如嫦娥頭上玉簪般的白蓮盈盈出水的場面,是多麼地美麗動人!
全詩環環緊扣、邏輯嚴謹,頗貼宋詩說理的格調,但演繹手法又突破了「理趣」的樊籬,通篇以形象取勝。雖隻字未題白蓮,但仙子風姿綽約、玉簪聖潔無瑕的出色比喻,精當地凸顯了白蓮的鮮明形象,令人有無限遐思。
《白蓮》 唐•陸龜蒙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
【注釋】素蘤:即白花。蘤,古花字的另一種寫法。端合:真應該。
【解讀】表面看來是寫花,其實是寫人,借白蓮詠懷自況。
「素」,本色,即「白」,起筆便切題;艷色多受人喜愛,暗喻白色受冷淡;用「欺」是增加情感的程度,襯托素花的孤寂,也可理解成白蓮受艷色的嫉妒和排擠。「別艷欺」三字為此篇定下了基調,也為後面第3、4句的轉和結提供了依據。
次句鋪開,為起句作注以補足其意:白蓮既受冷落,本就不應遺落人間,而應該生長在瑤池仙境才符合其清高聖潔的品質和身份。
後半轉為寄情托意,「無情有恨」,轉的明白。白蓮不以艷色取悅於人,這看似無情,但欲墮於月下風前,這其中能無恨嗎?此恨誰知?「月曉風清」恰配得白蓮的冰清玉潔。但篇結是由3、4兩句一起負擔完成的。前後兩半可以說是每兩句各成流水關系,分開即意殘句缺。所以後兩句是亦轉亦結,意貫而成。
整篇有懷才未遇、自傷遲暮之意。隱逸並非本心,飄零出於無奈;潔者自潔,借白蓮以自況,即其本意。
❼ 荷花的別名,歷史,品種,用途,詩句!
別名:
蓮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澤芝、水華、菡萏(hàndàn)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玉環、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宮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紅蕖、溪客、碧環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靜客、翠錢、紅衣、宮蓮、佛座須等。
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
詠荷名篇
《江南》漢樂府[26]
《小池》宋·楊萬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愛蓮說》宋·周敦頤
《西洲曲》(南朝樂府民歌)[26]
《采蓮曲》唐·王勃[26]
《詠荷》陳志歲[27-28]
食用價值
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自古中國人民就視蓮子為珍貴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級滋補營養品,眾多地方專營蓮子生產。蓮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餞果品。蓮葉、蓮花、蓮蕊等也都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葯膳食品。可見荷花食文化的豐富多彩。傳統的蓮子粥、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葉為茶的代用品,又作為包裝材料。
荷花的地下莖在淤泥中生長,會被有毒物質侵染,只因藕的特別細密的表皮組織和含有丹寧的下皮,具有一定的阻擋或吸收有毒物質的能力,因而有毒物質多黏附在表皮上或滲入表皮中。在食用藕時要削去外皮,以防把有毒物質也吃進肚中。[9]
葯用價值
《本草綱目》中記載說荷花,蓮子、蓮衣、蓮房、蓮須、蓮子心、荷葉、荷梗、藕節等均可葯用。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濕消風、清心涼血、解熱解毒。蓮子能養心、益腎、補脾、澀腸。蓮須能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解暑除煩,生津止渴。荷葉能清暑利濕、升陽止血,減肥瘦身,其中荷葉簡成分對於清洗腸胃,減脂排瘀有奇效。藕節能止血、散瘀、解熱毒。荷梗能清熱解暑、通氣行水、瀉火清心。[10]
這些中葯品來自同一種植物,但不同的部位作用卻不相同:藕節止血、散瘀;荷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止血;荷梗清熱解暑、通氣行暑;荷葉蒂清暑去濕、和血安胎;蓮花活血止血、去濕消風;蓮房消瘀、止血、去濕;蓮須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蓮子養心、益腎、補脾、澀腸,以湖南的「湘蓮子」最為著名;蓮衣能斂、佐參已補脾陰;蓮子心清心、去熱、止血、澀精。由於蓮的品種繁多,不同品種的不同部位,其葯效可能略有差異。[9]
觀賞價值
荷花水景
一、荷花專類園,中國荷花專類園有三種:一是像武漢東湖磨山的園林植物園,園中開辟一處以觀賞,研究荷花為主的大型水生花卉區;二是像南京莫愁湖,杭州新「麴院風荷」這類是以荷花欣賞為主的大型公園;再一類就是以野趣為主,旅遊結合生產的荷花民俗旅遊資源景區,如廣東三水的荷花世界,湖南嶽陽的團湖風景區。[11]
二、在山水園林中作為主題水景植物:俗話說,「園無山不壯,山無水不麗」,用荷花布置水景,在中國園林中極為普通。江南一帶名園,多設有欣賞荷花風景的建築,揚州的瘦西湖在堤上建有「荷花橋」,橋上玉亭高低錯落,造型古樸淡雅,精美別致,與湖中荷花相映成趣,是瘦西湖的風景最佳處,岳陽金鶚公園的荷香坊臨水而建,與曲欄遙相貫通,香蒲薰風,雨中賞荷,深受群眾喜愛。[11]
三、作四季有花可賞中的夏花:四時景觀的不同,是中國造園家恪守的造園規則,如梅花耐冬,柳絲迎春,綠荷消夏,桐葉驚秋。荷花的綠色觀賞期長達8個月,群體花期在2-3個月左右。夏秋時節,人乏蟬鳴,桃李無言,亭亭荷蓮在一汪碧水中散發著沁人清香,使人心曠神怡。[11]
四、作多層次配置中的前景、中景、主景:中國園林在配置植物時十分注意層次的變化,以形成遠近,高低不同的豐富景觀。柳荷並栽就是典型的手法。劉鶚在《老殘游記》中曾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來概括濟南大明湖。湖南湘潭的雨湖公園春季柳絮紛飛,小荷露尖;夏秋花葉亭亭,柳絲翠綠;冬季柳絲批雪,殘荷有聲,不失為佳景勝地。[11]
五、作工業三廢水污染水域的「過濾器」:由於蓮藕地下莖能吸收水中的好氧微生物分解污染物後的產物,所以荷花可幫助污染水域恢復食物鏈結構,促使水域生態系統逐步實現良性循環。[11]
盆栽盆景
荷花對生長環境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不僅能在大小湖泊、池塘中吐紅搖翠,甚至在很小的盆碗中亦能風姿綽約,裝點人間。在中國荷文化史上,盆荷這種形式出現之初只是被用於私家庭院觀賞。如今,在中國各地園林中,盆荷的應用非常廣泛。盆栽和池栽相結合的布置手法,提高了盆荷的觀賞價值,在園林水景和園林小品中經常出現。荷花水石盆景是在杭州出現的一種新的盆景。它是荷花盆栽與水石盆景的有機結合,既體現山石的剛毅挺拔,又顯示荷花的嬌艷嫵媚。荷花盆景可選用珊瑚石、砂積石、斧劈石、英石等山石作材料。[12]
荷花插花
插花在中國始於六朝,源於佛前供花。作為佛教的聖潔之花,因此可以說,插花在興起之時便於荷花結下了不解之緣。唐宋時期,供花仍是插花的一種主要形式。到了明清,插花藝術有了很大的進步,此時的荷花插花無論是藝術深度還是技巧,都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可稱為中國古代插花藝術的鼎盛時期。隨著人們對荷花插花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不僅荷花、荷葉、蓮藕和蓮實等素材在插花中的運用愈來愈普遍,而且對這些素材的觀賞效果也作了科學的比較。荷花插花一般選用中小型品種為宜,同時也適當配以其它植物的枝、葉、果,力求色彩清麗構圖明快,欣賞效果可保持3-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