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圓凳
❶ 古代傢具方凳和圓凳有什麼不同
方凳
東漢末年,西北民族進人中原,從而輸人了方凳這種高型坐具。一般用普通木材製作,也有用紫檀木、花梨木、紅木、楠木等高級木材製作的。它的坐面尺寸不等,樣式也多樣化,最大的約兩尺見方,最小的約一尺見方。它可以與方幾、方桌相配合,在室內陳設僅次於椅子,十分重要。明代的方凳發展較大,或一色木製,或大理石心,還有絲繩藤皮編織軟心,四足及邊框寬厚穩妥,夏日不用凳套尤其清涼宜人。硬木大方凳多半光素,稜角圓潤平滑,或有邊框四足略作竹節紋的。清代時方凳的花樣更加齊全,並由鑲玉、包鑲文竹等裝飾,士曾添了幾許華麗,不失為古典傢具的上品。
圓凳
又稱為圓機,是一種機和墩相結合的高型坐具,沒有靠背。其做法與一般方凳相似,已帶束腰的佔大多數。一般都製作精巧,選用較好的木料製成,也有用粗木製作的,但並不普遍。圓凳的腿足有方足和圓足兩種,方足的多做出內翻馬蹄、羅鍋帳或貼地托泥等式樣,凳面、橫帳等也都採用方邊、方料;圓足的則以圓取勢,邊棱、帳柱至花牙等皆求圓潤流暢。明代的圓凳體積大且從上至下的弧度較大,造型略顯敦實,三足、四足、五足甚至更多足的都有,一般有束腰,凳面有圓形、海棠式或梅花式等。清代的圓凳較瘦高,無束腰圓凳都採用腿的頂端作樺,直接承托凳面的做法;有束腰圓凳則主要靠束腰和牙板承托凳面。民國時期的圓凳趨於低矮。
❷ 古代的凳子叫什麼
古代的凳子稱為杌子、馬扎。《金瓶梅》中就多次提到「坐在杌子上」或「拿了一把杌子」,至今山東等地的農村還稱凳子為「杌子」,這應當是有歷史淵源的。另外以下材料也足以說明:
馬扎也稱馬閘、交杌或交椅,其模樣同我們今天見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如今仍有人將小凳子稱為「杌子」或「小杌子」。而我們的馬扎源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東漢始傳入,見於文獻記載,但沒有形象資料。胡床由八根木棍組成,坐面由棕繩聯接,後世稱為馬扎。圖為最早見到的馬扎形象。 胡床,漢代自胡人傳入,為垂足之坐,如今之行軍椅。所謂床,《釋名》雲:「床,裝也,所以自裝載也。」《廣雅》雲:「棲,謂之床。」裝,載也,棲也,皆為人坐卧之用。故古代供跪坐之物,如同日本今之坐蒲團,曰床。床固同床,然此床非彼床,內容迥殊,以之劃分時代,蓋為此也。(參考黃現璠著 《古書解讀初探》)原來,我國漢以前的傢具都屬低面傢具,無坐具,人們席地而坐,只有案幾而無桌子。到了漢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傳入,這里的「床」是坐具的含意,與眠床的床是不同概念。宋人高承在《事務紀原》中引《風俗通》的話說:「漢靈帝好胡服,景師作胡床,此蓋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胡床就是倍受他的鍾愛而經常被提及的用具之一。因而交椅應是我國古代民族相互友好往來與不斷融合的標志。而交椅經過發展,在宋元時已出現了帶靠背的交椅,分為直背與圈背兩大類,由於交椅可折疊,搬運方便,故在古代常為野外郊遊、圍獵、行軍作戰所用。後逐漸演變成廳堂傢具,而且是上場面的坐具,古書所說的那些英雄好漢論資排輩坐第幾把第幾把交椅,即出源於此。
❸ 宋國人吃飯做什麼樣子的凳子
老兄問題提法有毛病
應該說古時候宋朝人吃飯做什麼樣子的凳子才對
以前,中國人是跪坐,但是,唐代之後的五代時期,跪坐已經改變了。五代時期有一副著名的畫,名叫《韓熙載夜宴圖》,從中可以看到,那時候的人們以盤腿坐為主。盤腿坐的流行,可能是凳子、椅子出現後,席地坐依然是正宗,兩者結合的結果。因此,基本可以說,從五代到北宋初期,跪坐和盤腿坐的習慣依然被保持,尤其在正式場合,它還是常規的「坐式」。從皇帝出行的儀仗看,北宋末年,椅子已經成為必備物,在北宋初年卻沒有。南宋中前期的詩人陸游曾經記載:「徐敦立言,往日士大夫家婦女坐椅子、兀子,則人皆譏笑其無法度」。從這段描述看,北宋末年男人坐椅子應該已經普及,但是,女人坐椅子,依然被譏笑。而到陸游所在南宋中前期,女人坐椅子也已經很正常了
因此如果是富人家那他們應該坐著吃飯是圓凳
圓凳
圓凳,也叫圓杌,是一種杌和墩相結合的凳子,多帶「束腰」,用料較珍貴,如紅木、楠木。圓凳的凳面變化較多,有圓形、海棠形、梅花形等。
如果是小戶人家那大多坐的都是方凳。
宋代凳子又有了發展,造型多樣。
宋畫《紡車圖》中的方凳。坐面與腿子都是較粗的料,可以說是斷木為四足的簡陋木凳,當為民間用具。其實還有很多款式的方凳,在下就不一一列舉了
❹ 請寫出中國宋代到明代椅子設計風格的形成與發展,字數左右1500
宋代,高型傢具已經普及到一般普通家庭,如高足床、高幾、巾架等高型傢具;同時,產生許多新品種:太師椅、抽屜廚等。宋代傢具簡潔工整、雋秀文雅,不論各種傢具有以朴質的造型取勝,很少有繁縟的裝飾,最多在局部畫龍點睛:如裝飾線腳,對傢具腳部稍加點綴。但也缺乏雄偉的氣概。桌椅:純仿建築木構架做法,採用洗練單純的框架結構,為明清框架傢具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並出現了以官階命名的"大師椅
元代是我國蒙古族建立的封建政權。由於蒙古族崇尚武力,追求豪華的享受,反映在傢具造型上,是形體厚重粗大,雕飾繁縟華麗,具有雄偉、豪放、華美的藝術風格。而切風格迥異:床榻尺寸較大、坐具為馬蹄足等。桌椅基本繼承兩宋的形制
明式傢具是中國古典傢具發展史上的輝煌時期。
中國古代傢具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至到明朝為大盛,其中硬木傢具最為世人所推崇和欣賞。明式傢具用材講究、古樸雅緻。選用堅致細膩、強度高、色澤紋理美的硬質木材
,以蠟飾表現天然紋理和色澤,浸潤了明代文人追求古樸雅緻的審美趣味。
明式傢具作為民族的精粹在我國古代傢具史佔有崇高的地位。從此,我國傳統民族傢具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以"硬木傢具"為代表的新紀元
明式座椅:開始採用硬木製造 ,品質精美,馳名中外,品種繁多:有像古代官帽式樣的官帽椅;
有圈背連著扶手的開光座墩等等
古典傢具命名
A、椅、凳類:
一、杌凳:沒有靠背的凳叫杌凳,杌凳又分為有束腰杌凳、無不腰杌凳、四面平杌凳。
1、無束腰杌凳:圓材直足直棖是它的基本形式。其結構吸取了大木樑架的造法四足,有「側腳」。所謂側腳就是四足下端向外撇,上端向內收。
2、有束腰杌凳:絕大多數用方材,足端有馬蹄。
3、四面平杌凳:雖無束腰,但用方材,而且足端多帶馬蹄。
4、其他形式的杌凳:方形及長方形以外的杌凳作為其他形式的杌凳,如圓凳、橢圓凳、六方凳、海棠式凳、扇面式凳等。
二、坐墩:外形像鼓,又稱鼓墩。
三、交杌:腿足相交的杌凳,俗稱「馬閘」。最簡單的交杌只用八根直材構成,杌面穿繩索或皮革條帶.比較精細的則施雕刻,加金屬飾件,用絲絨等紡織杌面;有的不帶踏床
。也有杌面用木欞造成,可以向 上提拉摺疊,它是交杌的變體。
四、長凳:狹長無靠背座具的統稱,可分為條凳、二人凳、春凳三種。
條凳:大小長短不一致,最常見的日用品,尺寸較小,面板厚寸許,多用柴木製成,通稱「板凳」。尺寸稍大,面板較厚的,或稱大樣凳,除供坐人外,兼可承物,最為長大笨
重,因放在大門道里使用而被稱為「門凳」。
二人凳:凳面寬於一般條凳,長三尺余,可容二人並坐,故名。
春凳:長五、六尺,寬逾二尺,可坐三、五人,亦可睡卧,以代小榻,或陳置器物,功同桌案。
五、椅:有靠背的坐具,式樣和大小,差別甚大。除形制特大,雕飾奢華,成為尊貴的獨座而應稱為「寶 座」外,余均入此類。
靠背椅:只有靠背,沒有扶手的椅子。
扶手椅:既有靠背,又有扶手的椅子。常見的形式有:「玫瑰椅」和「官帽椅」。玫瑰椅即江浙一帶通稱的「交椅」,指靠背和扶手都比較矮,兩者的高度相差不大,而且與
椅盤垂直的一種椅子。「官帽椅」是由於像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而得名。
圈椅:因圓靠背其狀如圈而得來。它的後背和扶手一順而下,不像官帽椅似的有梯級式高低之分,所以坐在上面不僅肘部有所倚托,腋下一段臂膀也得到支承。
交椅:腿足相交的椅。可分為直後背和圓後背兩種。尤以後者是顯示特殊身份的座具,多設在中堂顯著地位,有凌駕四座之勢,俗語還有「第一把交椅」的說法,都說明它的
尊貴而崇高。
六、寶座:不是一般家庭的用具,只有宮庭、府邸和寺院中才有,較大。
❺ 中國著名的十二古畫
唐人宮樂圖
軸/絹本/設色畫
縱 48.7 厘米橫 69.5 厘米
本圖描寫後宮嬪妃十人,圍坐於一張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則負責吹樂助興。所持用的樂器,自右而左,分別為篳篥、琵琶、古箏與笙。旁立的二名侍女中,還有一人輕敲牙板,為她們打著節拍。從每個人臉上陶醉的表情來推想,席間的樂聲理應十分優美,因為連蜷卧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驚擾到!
這件作品並沒有畫家的款印,原本的簽題標為「元人宮樂圖」。仔細觀察畫中人物的發式,有的發髻梳向一側,是為「墜馬髻」,有的把發髻向兩邊梳開,在耳朵旁束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則頭戴「花冠」,凡此,都符合唐代女性的裝束。另外,綳竹席的長方案、腰子狀的月牙幾子、飲酒用的羽觴,還有琵琶橫持,並以手持撥子的方式來彈奏等,亦在在與晚唐的時尚相侔。所以,現在畫名已改定成「唐人宮樂圖」。
宋/范寬/溪山行旅
軸/絹本/淺設色畫
縱 206.3 厘米橫 103.3 厘米
范寬(活動於十世紀),陝西華原(今耀縣)人,經常來往京師與洛陽一帶。個性寬厚,舉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長山水畫,初學五代山東畫家李成,後來覺悟說:「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於是隱居華山,留心觀察山林間,煙雲變滅,風雨晴晦,各種變化難狀之景,當時人盛贊他:「善與山傳神」。此圖是傳世唯一的名跡。
巍峨的高山頂立,山頭灌木叢生,結成密林,狀若覃菌,兩側有扈從似的高山簇擁著。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岩石間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細如弦絲的瀑布直泄而下,溪聲在山谷間回盪,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岩石皴紋,刻畫出山石渾厚蒼勁之感。畫幅右角樹陰有「范寬」二字款。
宋/郭熙/早春圖
軸/絹本/淺設色畫
縱 158.3 厘米橫 108.1 厘米
郭熙(活動於西元十一世紀),河南溫縣人,神宗時為宮廷畫師,早先曾經為京師幾個重要的宮殿與寺廟繪制大型的屏風畫或壁畫,深受皇帝賞識,後來升遷為翰林圖畫院最高職位的「待詔」,製作了許多大型山水畫。他擅長巨障長松,煙雲變滅之景,山石用「卷雲皴」,樹木作「蟹爪」狀,創為一派。
此圖作於神宗熙寧五年(1072),是存世最著名之作。畫上自題「早春」,顧名思義,畫的是初春瑞雪消融,大地蘇醒,草木發枝,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主要景物集中於中軸在線,近景大石與高大的松樹,銜接中景「S」形的山石,隔著雲霧,再起二峰,主峰居中,下臨深淵,溪澗從谷間潺潺流下,深山中有宏偉的殿堂樓閣,懸崖上有草亭,背後襯以遠山。左側平坡委迤,遂覺有千里之遙。筆墨清潤,構圖綜合高遠、深遠、平遠法,呈現了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理想山水。
宋/黃居/山鷓棘雀圖
軸/絹本/設色畫
縱 97 厘米橫 53.6 厘米
黃居(西元933~993年以後),為四川成都人。字伯鸞,五代花鳥名家黃筌之子,繼承其父雙鉤填彩的風格。黃筌父子之畫且成為宋初圖畫院比較畫藝優劣的標准。
此幅中景物有動有靜,配合得宜。像山鷓跳到石上,伸頸欲飲溪水的神態,就十分生動。另麻雀或飛、或鳴、或俯視下方,是動的一面;而細竹、鳳尾蕨和近景兩叢野草,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表現出無風時意態舒展的姿態,則都予人從容不迫和寧靜的感覺。下方的大石上,山鷓的身體從喙尖到尾端,幾乎橫貫整個畫幅。背景則以巨石土坡,搭配麻雀、荊棘、蕨竹,布滿了整個畫面。畫的重心在於畫幅的中間位置,形成近於北宋山水畫中軸線的構圖方式。而具有圖案意味的布局,有著裝飾的效果,顯示作者有意呈現唐代花鳥畫古拙而華美的遺意。
宋/崔白/雙喜圖
軸/絹本/設色畫
縱 193.7 厘米橫 103.4 厘米
崔白(活動於十一世紀後半),濠梁人(今安徽鳳陽東)。擅長道釋、人物、山水、花木、鳥獸,尤精於花鳥。
本幅描繪兩只山喜鵲,向一隻野兔鳴叫示警。山喜鵲屬鴉科鳥類,性機靈,喜群聚,有衛護領域的習性。畫面上一隻騰空飛來助陣,一隻據枝俯向鳴叫,並向闖入者張翅示威,野兔知道這是威脅性不太大的鳥類,無需像遇到鷹隼那樣緊張,故佇足回首張望,似欲回應經此路過不行嗎?三者動態與其唿應之關系,恰構成似有「S」型之韻律動感。還有樹木的枝葉、竹、草均受風而有傾俯之姿,更添增了活潑生動的神韻。這種自然生態中的景象,不是從籠檻中能觀察到的,畫家必需具備精湛的繪畫描寫能力,而且時常到郊野觀察,在偶然中見此生動有趣的一幕,遂以精練的技法憶寫稍縱即逝的景象,再參考平時曾畫過的相關畫稿,或繼續觀察描繪,始能慢慢完成工謹詳實的作品。畫成於嘉佑辛丑(1061)年.
宋/李唐/萬壑松風
軸/絹本/設色畫
縱 188.7 厘米橫 139.8 厘米
李唐(約1049~1130後,另一說約1070~1150後),河陽三城人,字古,北宋徽宗朝任職翰林圖畫院。靖康之難後,中原紛亂,建炎年間(1127~1130)李唐渡江至杭州,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重建畫院又重入畫院,授成忠郎,為畫院待詔,賜金帶。
主峰旁邊的遠山上,題有「皇宋宣和甲辰(1124)春河陽李唐筆」,高齡的李唐表現的山石仍然是雷霆萬鈞的陽剛力量。主峰布置在畫幅中央,左右有高低參差的插雲尖峰。畫中岡巒、峭壁似剛被斧頭鑿過的痕跡,是典型的斧噼皴法,這一片石質的山,顯現出特別堅硬的感覺。山腰處朵朵白雲,好像是冉冉欲動,一方面把群山的前後層次感劃分出來,還使畫面有了疏密相間的效果,也使整個氣氛上有柔和調劑的一面,不會因為太密、太實而讓欣賞者有過分的壓迫感。山巔的叢樹,近樹的松林,有隱有現的石徑,加強了畫面幽深的情調。左方中景各有瀑布一線垂下,幾折而後,轉成一灘溪澗,澗水穿石而過,如聞聲響,真是畫到有聲就是詩。
元/吳鎮/雙松圖
軸/絹本/水墨畫
縱 180 厘米橫 111.4 厘米
吳鎮(1280~1354),浙江嘉興魏塘鎮人。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又嘗自署梅沙彌。吳鎮工詩文,善草書。擅畫水墨山水和墨竹。與黃公望、倪瓚、王蒙合稱為「元四大家」。
吳鎮早年常臨摹北宋名家的山水畫,五十歲以後,畫風逐漸成熟。幅左款題:「泰定五年(1328)春二月清明節,為雷所尊師。吳鎮。」知此畫為吳鎮四十九歲的作品,是他傳世的畫跡中,署有年款最早的一件畫作。
畫中雙樹擎天而立,樹後有一條蜿蜒的溪流漸漸地向後推延,幾戶房舍座落在岸邊,空間深邃。雖然這件畫軸的畫題是「雙松圖」,可是從畫上兩棵樹的枝幹看來,吳鎮畫的應該是檜樹才對。畫中檜樹的枝糾結,仍然保存了李成、郭熙畫樹的風貌。樹皮以長披麻皴來表現,筆法又和董源、巨然相似。坡岸多作礬頭,也是董巨山水畫的重要特色。全作的筆力雄勁,墨氣沈厚,有一種平淡天真的韻致。
宋/蘇漢臣/秋庭戲嬰圖
軸/絹本/設色畫
縱 197.5 厘米橫 108.7 厘米
蘇漢臣是北宋末的汴梁人,靖康之難後,跟隨宋室,遷居錢塘。詳細生卒年已經不可考,大致的活動時間為十一世紀末至十二世紀中期。他早年曾當過民間畫工,宣和年間被征入徽宗畫院。擅長畫佛像及人物,其中尤以童嬰題材最為人所贊賞。
本幅畫庭院中,姊弟二人圍著小圓凳,聚精會神地玩推棗磨的游戲。不遠處的圓凳上、草地上,還散置著轉盤、小佛塔、鐃鈸等精緻的玩具。背景部分,筍狀的太湖石高高聳立,造型堅實挺拔,周圍則簇擁著盛開的芙蓉花與雛菊,這樣的布局,不僅沖淡了湖石的陽剛之氣,也充分點出秋天的節令。
由於畫中姊弟倆所玩的棗子,是中國北方的作物,在當時的江南並不生產。加上全畫的描寫,極端細膩、寫實,符合北宋末期的宮廷院畫特質。根據這項線索,推測此作完成的時間,應該是在徽宗的宣和畫院時期。
宋/劉松年/畫羅漢
軸/絹本/設色畫
縱 117 厘米橫 55.8 厘米
劉松年,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居清波門,故人稱之為暗門劉。淳熙間(1174~1189)為畫院學生,至紹熙年間(1190~1194)成為畫院待詔。師張敦禮,工畫人物、山水,而神氣精妙,過於其師。寧宗時(1195~1224)進「耕織圖」稱旨,賜金帶,時稱絕品。
本院藏畫中,有三幅劉松年畫羅漢,每幅都款署「開禧丁卯(1207)劉松年畫」,此軸即為其中之一。幅中羅漢濃眉高鼻,貌若印度高僧,身著右袒式袈裟,倚樹沈思。身側隨侍的和尚以衣袂承接樹上長臂猿所摘之石榴,身前尚有二鹿仰觀,畫面生動。此羅漢臉上滿布皺紋,雙眉蹙起,神情專注,栩栩如生。全作用筆變化多端,衣紋流暢羅漢頭後的圓光,及三樹枝柯掩映,層次分明。全畫敷色妍麗,繁縟精美,皆臻絕紗。
宋/馬遠/雪灘雙鷺
軸/絹本淺/設色畫
縱 59 厘米橫 337.6 厘米
馬遠(活動於西元1190~1224年),字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光宗、寧宗朝畫院待詔。擅畫山水,不論構圖、筆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創立「水墨蒼勁」一派風格。與夏圭齊名,人稱馬夏。
雪崖枯枝,蘆竹寒汀,灘旁四隻白鷺,均做瑟縮之狀,寒天的景緻,令人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而濃淡墨色畫出的樹石、遠山和蘆草,對比於留白的積雪處,和幾不見墨痕的白鷺們,在黑白之間,充分表現出清冷的意趣,達到了畫雪得其清的境界。另從岩壁上伸出的枝幹,曲折擴展,勢如蛟龍升騰游動,這種筆勢往下拖垂,形成長而斜向伸出的畫枝方法,正是典型的「拖枝馬遠」風貌。
宋/馬麟/秉燭夜遊
冊/絹本/設色畫
縱 24.8 厘米橫 25.2 厘米
<紈扇畫冊>第二幅
馬麟(約西元13世紀),祖籍山西河中(今永濟縣),後遷居浙江錢塘。宮廷畫家馬遠之子, 曾任職南宋寧、理宗(1194~1264)兩朝畫院,位至只候。作畫題材廣泛,工山水、花鳥,也擅長人物。其作品多進呈君王供賞玩或頒賜用,畫上常見有南宋寧宗、楊皇後(1162~1232)及理宗的題詩。
此圖取材自蘇東坡海棠詩:「東風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高燭照紅妝。」繪夜色掩映的深堂廊廡,茫茫夜色中庭院燭光高照,映照園中海棠盛開。
一士人據太師椅當門而坐,品味幽靜月夜良辰美景。馬麟對自然觀察敏銳,寫生功夫頗深,抒情小景工緻細膩,表現宮廷園苑亭廊建築和園林布局,作品有院體畫工整細致的特點,極富有情致。
宋人人物冊/絹本/設色畫
縱 29 厘米橫 27.8 厘米
歷代畫幅集冊第一幅
本幅畫士人坐於榻上,駐目凝思,執筆似欲書寫。身旁陳設琴、棋、書、畫四事,以及飲食之物,童子在旁斟酒。榻後有座屏風,其上懸掛著士人之寫真畫軸。畫中主人公集文人之雅玩趣事於身邊,表現出閑適雅逸之生活。關於畫中之人物,可能是追想王羲之,事實上是反映宋文人的生活。南宋流行之「燒香、點茶、褂畫、插花」等情趣,在北宋末已醞釀發展中,本幅可見其端倪。一般「畫中畫」的屏風,多填飾以山水,本幅則以花鳥為飾,相當難得。不但反映出北宋末汀渚水鳥的風格,也反映出徽宗朝花鳥畫特別興盛的時代性。
本幅畫曾經宋徽宗、高宗、清高宗等帝王收藏。清高宗對畫中人物甚感興趣,曾命姚文瀚也畫張相似構圖之作,畫中人物則代之以穿著士服的乾隆皇帝,流露出皇帝也嚮往雅逸文人生活的心意。
❻ 搜集英語單詞分類
1)、國家名稱
Mongolia蒙古
Uzbekstan烏茲別克
North Korea朝鮮
Turkmenistan土庫曼
South Korea韓國
Georgia喬治亞
Azerjan亞塞拜然
Vietnam越南
Armenia亞美尼亞
Laos寮國
Pakistan巴基斯坦
Cambodia柬埔寨
Afghanistan阿富汗
Burma緬甸
Thailand泰國
Kuwait科威特
Malaysia馬來西亞
Saudi Arabia沙烏地阿拉伯
Singapore新加坡
Bahrain巴林
Philippines菲律賓
Qatar卡達
Indonesia印度尼西亞
United Arab Emirates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Nepal尼泊爾
Oman阿曼
Bangladesh孟加拉國
Yemen葉門
Iraq伊拉克
Sri Lanka斯里蘭卡
Syria敘利亞
Kazakhstan哈薩克
Lebanon黎巴嫩
Kirghizstan吉爾吉斯坦
Cyprus塞普勒斯
Palestine巴勒斯坦
Israel以色列
Tadkistan塔吉克
Portugal葡萄牙
Estonia愛沙尼亞
Vatican梵蒂岡
Latvia拉托維亞
San Marino聖馬利諾
Malta馬爾他
Yugoslavian南斯拉夫
Ukraine烏克蘭
Slovenia斯洛維尼亞
Croatia克羅埃西亞
Czech Rep.捷克
Bosnia and Herzegovina Slovakia斯洛伐克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Hungary 匈牙利
Romania羅馬尼亞
Bulgaria保加利亞
Austria奧地利
Albania阿爾巴尼亞
Switzerland瑞士
Lithuania立陶宛
Luxembourg盧森堡
Belgium比利時
Macedonia馬其頓
Fiji斐濟
Nauru諾魯
Papua New Guinea巴布亞紐幾內亞
Nicaragua尼加拉瓜
Costa Rica哥斯大黎加
Mexico墨西哥
Panama巴拿馬
Guatemala瓜地馬拉
Cuba古巴
Belize貝里斯
Jamaica牙買加
El Salvador薩爾瓦多
Haiti海地
Honras宏都拉斯
Bahamas巴哈馬
Colombia哥倫比亞
Bolivia玻利維亞
Venezuela委內瑞拉
Chile智利
Ecuador厄瓜多
Argentina阿根廷
Peru秘魯
Paraguay巴拉圭
Brazil巴西
Uruguay烏拉圭
Somalia索馬里
Libya利比亞
Kenya肯亞
Tunisia突尼西亞
Uganda烏干達
Algeria阿爾及利亞
Tanzania坦尚尼亞
Morocco摩洛哥
Rwanda盧安達
Mauritania茅利塔尼亞
Burundi蒲隆地
Senegal塞內加爾
Zaire扎伊爾
Gambia甘比亞
Congo剛果
Mali馬里
Gabon加彭
Burkina Faso布吉納法索
Angola安哥拉
Cape Verde維德角
Zambia尚比亞
Guinea幾內亞
Malawi馬拉維
Sierra Leone獅子山
Mozambique莫三比克
Liberia賴比瑞亞
Madagascar馬達加斯加
Ghana迦納
Mauritius模里西斯
Togo多哥
Zimbabwe辛巴威
Benin貝南
Botswana波札那
Niger尼日
Namibia納米比亞
Nigeria奈及利亞
South Africa南非
Cameroon喀麥隆
Swaziland史瓦濟蘭
Equatorial Guinea赤道幾內亞
Lesotho賴索托
Chad查德
Eritrea厄利垂亞
Ethiopia衣索比亞
Sudan蘇丹
2)、顏色
pink 粉紅色 salmon pink 橙紅色
baby pink 淺粉紅色 shocking pink 鮮粉紅色
brown 褐色, 茶色 beige 灰褐色
chocolate 紅褐色, 赭石色 sandy beige 淺褐色
camel 駝色 amber 琥珀色
khaki 卡其色 maroon 褐紅色
green 綠色 moss green 苔綠色
emerald green 鮮綠色 olive green 橄欖綠
blue 藍色 turquoise blue 土耳其玉色
cobalt blue 鈷藍色, 艷藍色 navy blue 藏青色, 深藍色, 天藍色
aquamarine blue 藍綠色 red 紅色
scarlet 緋紅, 猩紅 mauve 紫紅
wine red 葡萄酒紅 purple, violet 紫色
lavender 淡紫色 lilac 淺紫色
antique violet 古紫色 pansy 紫羅蘭色
white 白色 off-white 灰白色
ivory 象牙色 snowy white 雪白色
oyster white 乳白色 gray 灰色
charcoal gray 炭灰色 smoky gray 煙灰色
misty gray 霧灰色
3)、衣服
clothes 衣服,服裝
wardrobe 服裝
clothing 服裝
habit 個人依習慣.身份而著的服裝
ready-made clothes, ready-to-wear clothes 成衣
garments 外衣
town clothes 外衣
double-breasted suit 雙排扣外衣
suit 男外衣
dress 女服
tailored suit 女式西服
everyday clothes 便服
three-piece suit 三件套
trousseau 嫁妝
layette 嬰兒的全套服裝
uniform 制服
overalls 工裝褲
rompers 連背心的背帶褲
formal dress 禮服
tailcoat, morning coat 大禮服
evening dress 夜禮服
dress coat, tails 燕尾服,禮服
nightshirt 男式晚禮服
dinner jacket 無尾禮服 (美作:tuxedo)
full dress uniform 禮服制服
frock coat 雙排扣長禮服
gown, robe 禮袍
tunic 長袍
overcoat 男式大衣
coat 女大衣
topcoat 夾大衣
fur coat 皮大衣
three-quarter coat 中長大衣
st coat 風衣
mantle, cloak 斗篷
poncho 篷卻(南美人的一種斗篷)
sheepskin jacket 羊皮夾克
pelisse 皮上衣
jacket 短外衣夾克
anorak, ffle coat 帶兜帽的夾克,帶風帽的粗呢大衣
hood 風帽
scarf, muffler 圍巾
shawl 大披巾
knitted shawl 頭巾,編織的頭巾
fur stole 毛皮長圍巾
muff 皮手筒
housecoat, dressing gown 晨衣 (美作:ster)
short dressing gown 短晨衣
bathrobe 浴衣
nightgown, nightdress 女睡衣
pyjamas 睡衣褲 (美作:pajamas)
pocket 衣袋
lapel (上衣)翻領
detachable collar 假領,活領
wing collar 硬翻領,上漿翻領
V-neck V型領
sleeve 袖子
cuff 袖口
buttonhole 鈕扣孔
shirt 襯衫
blouse 緊身女衫
T-shirt 短袖圓領衫,體恤衫
vest 汗衫 (美作:undershirt)
polo shirt 球衣
middy blouse 水手衫
sweater 運動衫
short-sleeved sweater 短袖運動衫
roll-neck sweater 高翻領運動衫
round-neck sweater 圓領運動衫
suit, outfit, ensemble 套服
twinset 兩件套,運動衫褲
jerkin 獵裝
kimono 和服
ulster 一種長而寬松的外套
jellaba, djellaba, jelab 帶風帽的外衣
cardigan 開襟毛衣
mac, mackintosh, raincoat 橡膠雨衣
trousers 褲子
4)、水果
almond杏仁
apple蘋果
apple core蘋果核
apple juice蘋果汁
apple skin蘋果皮
apricot杏子
apricot flesh杏肉
apricot pit杏核
areca nut檳榔子
banana香蕉
banana skin香蕉皮
bargain price廉價
beechnut山毛櫸堅果
Beijing flowering crab海棠果
bitter苦的
bitterness苦味
bitter orange酸橙
blackberry黑莓
canned fruit罐頭水果
carambola楊桃
cherry櫻桃
cherry pit櫻桃核
cherry pulp櫻桃肉
chestnut栗子
Chinese chestnut板栗
Chinese date棗
Chinese gooseberry獼猴桃
Chinese walnut山核桃
coconut椰子
coconut milk椰奶
coconut water椰子汁
cold storage冷藏
cold store冷藏庫
crisp脆的
cumquat金桔
damson plum西洋李子
Dangshan pear碭山梨
date棗
date pit棗核
decayed fruit爛果
downy pitch毛桃
dry fruit乾果
ke公爵櫻桃
early-maturing早熟的
fig無花果
filbert榛子
first class一等地,甲等的
flat peach蟠桃
flavour味道
flesh果肉
flesh fruit肉質果
fresh新鮮的
fresh litchi鮮荔枝
fruiterer水果商
fruit in bags袋裝水果
fruit knife水果刀
fruits of the season應時水果
gingko白果,銀杏
give full weigh分量准足
give short weight短斤缺兩
grape葡萄
grape juice葡萄汁
grape skin葡萄皮
grapestone葡萄核
greengage青梅
Hami melon哈密瓜
Hard堅硬的
haw山楂果
hawthorn山楂
hazel榛子
honey peach水蜜桃
in season應時的
juicy多汁的
juicy peach水蜜桃
jujube棗
kernel仁
kumquat金桔
late-maturing晚熟的
lemon檸檬
litchi荔枝
litchi rind荔枝皮
longan桂圓,龍眼
longan pulp桂圓肉,龍眼肉
loguat枇杷
mandarine柑桔
mango芒果
mature成熟的
morello黑櫻桃
muskmelon香瓜,甜瓜
navel orange臍橙
nut堅果
nut meat堅果仁
nut shell堅果殼
oleaster沙棗
olive橄欖
orange柑桔
orange peel柑桔皮
papaya木瓜
peach桃子
pear梨
perishable易腐爛的
pineapple菠蘿
plum李子
plumcot李杏
pomegranate石榴
pomelo柚子,文旦
red bayberry楊梅
reced price處理價
ripe成熟的
rotten fruit爛果
seasonable應時的
seedless orange無核桔
special-grade特級的
strawberry草莓
sultana無核小葡萄
superfine特級的
tangerine柑桔
tart酸的
tender嫩的
tinned fruit罐頭水果
unripe未成熟的
walnut胡桃,核桃
walnut kernel核桃仁
water chestnut荸薺
watermelon西瓜
5)、動物
horse 馬
mare 母馬
colt, foal 馬駒,小馬
pony 矮馬
thoroughbred 純種馬
mustang 野馬
mule 騾
ass, donkey 驢
ox 牛
buffalo 水牛
bull 公牛
cow 母牛
calf 小牛, 牛犢
bullock, steer 小閹牛
heifer 小母牛
pig, swine 豬
boar 種豬
hog 閹豬, 肥豬
gilt 小母豬
piglet 豬崽
sheep 羊
ewe 母羊
goat 山羊
lamb 羊羔,羔羊
zebra 斑馬
antilope 羚羊
gazelle 小羚羊
deer 鹿
reindeer 馴鹿
giraffe 長頸鹿
camel 駱駝
dromedary 單峰駝
llama 大羊駝
guanaco 原駝
alpaca 羊駝
vicuna 小羊駝
elephant 象
rhinoceros 犀牛
tabby, she-cat, grimalkin 雌貓
tomcat 雄貓, 公貓
kitten, kitty, pussy 小貓
lion 獅
lynx 猞猁
panther, puma 美洲豹
leopard 豹
tiger 虎
wildcat 野貓
bison 美洲野牛
yak 氂牛
dog 狗
badger 獾
weasel 鼬,黃鼠狼
otter 水獺
fox 狐
hyena, hyaena 鬣狗
wolf 狼
squirrel 松鼠
dormouse 睡鼠
beaver 河狸
marmot 土撥鼠
ferret 雪貂
bear 熊
rabbit 兔子
hare 野兔
rat 鼠
chinchilla 南美栗鼠
gopher 囊地鼠
Guinea pig 豚鼠
marmot 土撥鼠
mole 鼴鼠
mouse 家鼠
vole 田鼠
eagle 鷹
bald eagle 白頭鷹
monkey 猴子
chimpanzee 黑猩猩
gorilla 大猩猩
orangutan 猩猩
gibbon 長臂猿
sloth 獺猴 anteater 食蟻獸
ckbill, platypus 鴨嘴獸
kangaroo 袋鼠
koala 考拉, 樹袋熊
hedgehog 刺蝟
porcupine 箭豬, 豪豬
bat 蝙蝠
armadillo 犰狳
whale 鯨
dolphin 河豚
porpoise 大西洋鼠海豚
seal 海豹
walrus 海象
kite 鷂
vulture 禿鷲
cock 公雞
hen 母雞
chicken 雞, 雛雞
heron 蒼鷹
golden eagle 鷲
guinea, fowl 珍珠雞
turkey 火雞
peacock 孔雀
ck 鴨
mallard 野鴨, 鳧
swan 天鵝
cob 雄天鵝
cygnet 小天鵝
gander, wild goose 雁
dove 鴿
pigeon 野鴿
turtle dove 斑鳩
pheasant 雉, 野雞
grouse 松雞
partridge 石雞, 鷓鴣
ptarmigan 雷鳥
quail 鵪鶉
ostrich 鴕鳥
stork 鸛
woodcock 山鷸
snipe 鷸
gull, seagull 海鷗
albatross 信天翁
kingfisher 翠鳥
bird of paradise 極樂鳥, 天堂鳥
woodpecker 啄木鳥
parrot 鸚鵡
cockatoo 大葵花鸚鵡
macaw 金剛鸚鵡
parakeet 長尾鸚鵡
cuckoo 杜鵑,布穀鳥
crow 烏鴉
blackbird 烏鶇
magpie 喜鵲
swallow 燕子
goldfinch 金翅雀
chaffinch 蒼頭燕雀
robin 知更鳥
plover 千鳥
lark 百鳥,雲雀
swift 褐雨燕
whitethroat 白喉雀
hummingbird 蜂雀
penguin 企鵝
owl 梟,貓頭鷹
scops owl 角梟,耳鳥
snake 蛇
adder, viper 蝰蛇
boa 王蛇
cobra 眼鏡蛇
copperhead 美洲腹蛇
coral snake 銀環蛇
grass snake 草蛇
moccasin 嗜魚蛇
python 蟒蛇
rattlesnake 響尾蛇
lizard 蜥蜴
tuatara 古蜥蜴
chameleon 變色龍,避役
iguana 鬣蜥
wall lizard 壁虎
salamander, triton, newt 蠑螈
6)、樂器
小提琴
Deutsch
violin
中提琴
Geige die
viola
大提琴
Bratsche dieh
cello
低音提琴
Cello das
double bass
吉他
Kontrabass der
guitar
曼陀林
Gitarre die
mandoline
短笛
Mandoline die
piccolo
長笛
Pikkolofloete die
flute
單簧管
Floete die
clarinet
雙簧管
Klarinette die
oboe
大管
Oboe die
bassoon
薩克斯
Fagott das
saxophone
短號
Saxophon das
cornet
小號
Kornett das
trumpet
圓號
Trompete die
horn
長號
Horn das
trombone
大號
Posaune die
tuba
鋼琴
Tuba die
piano
管風琴
Klavier das
organ
木琴
Orgel die
xylophone
手風琴
Xylophon das
accordion
豎琴
Ziehharmonika die
harp
定音鼓
Harfe die
timpani
小鼓
Pauke die
side drum
大鼓
Tamburin das
bass drum
三角鐵
Basstrommel die
7)、地點
,,,,,,,,我不行了、、
❼ 古代傢具方凳和圓凳有什麼區別
方凳
東漢末年,西北民族進人中原,從而輸人了方凳這種高型坐具。一般用普通木材製作,也有用紫檀木、花梨木、紅木、楠木等高級木材製作的。它的坐面尺寸不等,樣式也多樣化,最大的約兩尺見方,最小的約一尺見方。它可以與方幾、方桌相配合,在室內陳設僅次於椅子,十分重要。明代的方凳發展較大,或一色木製,或大理石心,還有絲繩藤皮編織軟心,四足及邊框寬厚穩妥,夏日不用凳套尤其清涼宜人。硬木大方凳多半光素,稜角圓潤平滑,或有邊框四足略作竹節紋的。清代時方凳的花樣更加齊全,並由鑲玉、包鑲文竹等裝飾,士曾添了幾許華麗,不失為古典傢具的上品。
圓凳
又稱為圓機,是一種機和墩相結合的高型坐具,沒有靠背。其做法與一般方凳相似,已帶束腰的佔大多數。一般都製作精巧,選用較好的木料製成,也有用粗木製作的,但並不普遍。圓凳的腿足有方足和圓足兩種,方足的多做出內翻馬蹄、羅鍋帳或貼地托泥等式樣,凳面、橫帳等也都採用方邊、方料;圓足的則以圓取勢,邊棱、帳柱至花牙等皆求圓潤流暢。明代的圓凳體積大且從上至下的弧度較大,造型略顯敦實,三足、四足、五足甚至更多足的都有,一般有束腰,凳面有圓形、海棠式或梅花式等。清代的圓凳較瘦高,無束腰圓凳都採用腿的頂端作樺,直接承托凳面的做法;有束腰圓凳則主要靠束腰和牙板承托凳面。民國時期的圓凳趨於低矮。
❽ 板凳是圓的好還是方的好
相對來說,方板凳更為實用。
1、方板凳提供更大的座位空間,而圓板凳要提供相同的空間,則需要佔用更大的空間。我們的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以寬,如果是個正方形的話,就是邊長乘以邊長,假設有個5分米寬的正方形方板凳跟5分米直徑的圓板凳,那麼它們所提供的可以坐的空間,分別是:方板凳:5*5=25平方分米;圓板凳:(5/2)*(5/2)*3.14=19.625平方分米。
所以如果要坐的話,明顯是方板凳提供的面積更大,坐著更舒服一些。
不過現在坐板凳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各種各樣舒服的椅子早就取代了板凳,與其考慮買板凳,還不如購買更為好用的椅子。
❾ 猗蘭霓裳的《鳳求凰》的結局,越詳細越好,還有它的番外完結了嗎如果完結了,在哪裡可以看到
這是後傳的番外
<此花開盡更無花》
窗外的雨滴滴答答下個不停,遠遠望去氳闔一片。齊妃因打西六宮來,一路上雖是乘了軟轎,縐紅絨緞披風上還是沾了不少水珠。站在廊下解著系帶,一抬眼,看見紫薇宮正殿窗下擱了一盆水仙此時開得正艷,輕肌弱骨,金蕊流霞。不由「咦」了一聲,身邊的月兒聞聲看去,也是一愣,方說道:「都入冬了,這水仙放在窗下,竟還開得這樣好啊。」
話音還未落下,身後有人嬌笑道:「怡妃娘娘這里自然都是好的了。」齊妃回頭,是不久前晉了淑儀的祥嬪,她們素來交好,便笑吟吟到:「妹妹也是來向怡妃娘娘問安的么?」
祥嬪點著頭走上前,攜了寧妃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道:「姐姐怎麼總是穿得如此素凈,按說姐姐這么美,又這么年輕,該是穿紅戴綠的時候啊。」
寧妃沒有說話,只是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一襲珠華色復紗羅裙,淺淺笑了才說道:「這是皇上前個兒賞的。。。」便再不言語。
祥嬪「哦」了一聲,滿眼羨慕:「皇上最愛賞姐姐衣飾了。不過姐姐這樣美,人家都說你跟怡妃似是姐妹呢。寵眷正濃也是平常。」
寧妃本來面色明朗,卻不知為何,聽了這句話稍稍暗沉了下來。不過一瞬便拉了祥嬪:「我們快進去吧,總不好讓娘娘等的。」
寧妃和祥嬪進去的時候,怡妃正坐在一盞綉架前,手上纏著五彩絲線,因她與齊、祥二人交情頗深,私下裡也不就不在乎些儒節。知道她們進來,只揚頭一笑,有侍女端了圓凳放在一旁,奉上茶水來。
祥嬪看到綉架上一幅海棠春睡,枝脈分明,栩栩如生,艷麗非常,直是吸引人,更因著是雙面綉,更是精緻不已。不由稱贊道:「怡妃娘娘這架海棠春睡真是好看,若是我能有姐姐一半的綉工,便也好了。」
倒是寧妃端詳著沒有應合。她進宮比祥嬪早,與怡妃交好的時間也久些,細看之下不解得問道:「這雙面綉,倒不似姐姐擅長的啊。」
怡妃一怔,手上頓了下,笑容慢慢斂去,幽幽嘆了口氣,緩緩說道:「這是皇上前個兒命人拿來的,我昨日觀賞時一支金釵不慎掉落,劃破了一處,現在正想法子補呢。」說著看了看手上的絲線:「只是,這綉工實在精巧,我是無從下手啊。」
祥嬪「咳」了一聲,一張俏臉上滿是不解:「姐姐讓女紅坊的人補了不就是了,何必自己動手呢。」
怡妃淡淡笑笑:「這畢竟是皇上御賜之物。。。」便不再說什麼了。只是眉頭皺緊,盯著綉架的眼微眯起來。隱隱似有心事。
祥嬪見怡妃心中似有不悅,怕是因這綉架之事,忙指了窗下那盆水仙說道:「方才在廊下便看到姐姐這水仙開得不錯,養得真好。就是不知是怎麼養的啊?」
怡妃目光順著祥嬪的手落在了那盆水仙之上,「撲哧」笑出聲來,喚來侍女端了花盆進來。「哪裡是養得好,你們細瞧瞧吧。」她說著放下手中絲線,接過細瓷蘭花紋的花盆放在小杌子上,極是小心翼翼。不過面上笑容卻極是得意。
齊妃的手指剛觸到那水仙碧綠的葉,臉上立刻出現了驚詫的表情,一雙杏眼圓睜著看著怡妃。祥嬪見她如此便湊上去,「哎呀」一聲,滿面羨慕的說道:「這是。。。玉制的啊。」
怡妃端了杏仁酪遞給她二人,略有不以為意道:「皇上前日來,見我這里無花無草的,太蕭索,便賞了這個。」
祥嬪仔細觀賞著那足可亂真的玉制水仙,一面用手小心輕撫每一片碧玉的葉,每一瓣白玉的瓣,還有極精巧的黃玉的蕊,一面「嘖嘖」稱奇,顧不得手邊怡妃遞來的酪,嘴裡直道:「這可真是巧奪天功啊。姐姐不愧是皇上身邊第一人。。。」
怡妃飲著酪不說話,眉眼間雖是笑意,卻不知為何,隱隱有抹哀怨在其中。
是啊,這么多年了,人人皆以為她是這後宮第一人,可事實,卻只有自己知道啊。。。
當年那個寵冠後宮的絕代皇後,還有那些或美艷或清逸或避世的稀世美人,都隨著先後的離去,香消玉殞。。。眾生皆嘆時,卻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其中的勾心鬥角,陰謀黑手。。。
齊妃飲了口酪,含笑看著還在觀賞玉水仙的祥嬪,輕輕拍了她的後背,那斜插的發釵上垂落纖長的珍珠墜子,微微地晃,那幽白的柔光一閃,怡妃突然怔住了。
「這釵子。。。」她緩緩伸出手去,欲執不執的頓在半空,面上蒼白起來。
寧妃沒有注意怡妃的神情,甜蜜一笑,嘴角邊露出兩個極深的酒窩:「這是皇上前個兒賜的,和今天身上這套衣服一起。」話說完才看到怡妃極不自然的神情,有些疑惑,忙問到:「姐姐,可有什麼不對么?」
怡妃抿了嘴,白皙的手撫在寧妃的袍子上,久久不語,眼中卻有點點淚光。
這一下,寧妃和祥嬪都嚇壞了,紛紛站起到怡妃身邊:「姐姐,這衣服有什麼不妥么?」
怡妃輕搖著頭,鬢間一朵芙蓉微微顫抖,半晌她才說道:「沒什麼,只是想到了些舊事。」
出了紫薇宮,雨已經停了,祥嬪拉住寧妃的手:「姐姐,我們去御花園走走可好?」
寧妃看著依舊陰雲沉沉的天,終還是點了點頭。
紫碧山房是御花園內一處山峰,其時時值冬日,加上連日的細雨,因此少有人在。寧妃和祥嬪遠遠屏退了隨身侍從,一前一後走著,卻沒有人先開口。
終還是祥嬪年輕,耐不住,揪了身旁一片常青葉在手中把玩,看著前面的寧妃問到:「姐姐,你說,怡妃是怎麼了?」
寧妃此時心中仍是疑團不解,正在思索,聽得她這一問轉過身來,那珠釵一盪,清冷一片:「總不會是因皇上賜我衣服的緣故。」
祥嬪只是低頭,半晌才說到,卻似自語:「說到皇上,已經很久沒有來了啊。」
寧妃神情也是一滯:「是啊。我們都說前個兒前個兒,這前個兒,怎麼說也有十來天了。。。」
一陣蕭索之風吹過,掀起寧妃珠華色裙袍一角,祥嬪眼見,猛地抓住:「這是。。。」
那裙袍內側尾處,一線極淺的金色絲線勾出淡淡一帶紋樣,方才翻轉起來被陽光一照,閃出光芒。寧妃四下看看並無他人,自己揭起來。細看之下,竟有一個薇字嵌在其中。。。
寧妃和祥嬪不明這字是何意,但卻知道這紋樣精美雅緻無雙,定出自高人。寧妃細細撫著,覺得那綉工卻有些熟悉,細想之下,方才在怡妃宮中看到的那架雙面綉,正是這個手法。
「姐姐,這皇上賞的衣服,怎麼還有字啊。」祥嬪看寧妃放下裙擺,順手幫她撫平了褶皺,不解地問到。
寧妃目光似縹緲的白雲,落在山下泛著銀光的湖水之上,又慢慢拉遠開去。
「你可知。。。」她輕柔而緩慢得說到:「這湖中那座宮殿?」
「你是說。。。」祥嬪順著寧妃的目光看去:「蓬島瑤台。」「蓬島瑤台」寧妃也脫口而出,兩人相視一笑,目光卻別開去了。
「自然聽說過。不過兩年前,它不是毀於一場大火么?」祥嬪說到。
寧妃沒有立刻回答,只是摸著披風袖口上半寸來長的白狐狸峰毛,點了點頭:「是啊,那日我也記得,火光沖天,老遠就能看到湖中青煙直上,因著這湖水,人沒法過去,便全毀了。他們都說,那裡面,收盡人間珍奇。。。」她停了半晌才說到:「你難道不覺得,自那起,皇上就少踏足後宮了么?」
祥嬪一愣,畢竟寧妃這前後兩句沒什麼相干,卻還是點了點頭:「自那起,皇上一月也就踏足後宮不過十次。可是,這難道有什麼相干?」
寧妃沒有回答,只是轉身向前走去,她的聲音在寂靜林中格外空茫:「妹妹,難道你不覺得,咱們三人,我是說怡妃、我、還有你,樣貌上都是有幾分相似的么?」
新年將至,後宮里人人忙做一團。為了除夕夜皇上的賜宴,妃嬪們各個裁製新衣,打造新飾,交情好的便三五聚在一起商量著樣式花色,各宮里都是熱鬧非凡。
怡妃因是後宮中隆寵最久的妃子,此時四妃無人,一品位夫人無人,後位更是虛懸,因此她便受了皇帝的旨意,一直掌管著後宮事宜。此日內務府將新制衣料皆送了來,鮮麗華美得佔了小半邊側殿。眾妃嬪早早過來請安,也是折騰到晌午之後。
怡妃換了家常的服飾,因新年臨近,便色澤喜慶了些。對襟式樣的淡粉衫子,系一條盈盈裊娜的淺碧羅裙,罩一件胭脂色綉紅梅的「半袖」,兩截長袖露了出來,輕撫在西窗下的古琴之上。她人雖坐在琴前,手卻交握在膝上,看著那徐徐升煙的香爐,若有所思。
沈羲遙走進來,沒讓人通報,就看到怡妃迷濛的神情。他已有半月余未踏足後宮,此時知道怡妃辛苦特來看看,看到她那神情心中有些慚愧,卻也有忡怔。怡妃這樣的神情,像極了她。。。
他想起清晨坐船過岸來,她還睡著,極安靜,長長的睫毛輕覆在面上,更顯纖長。那些人生巨大的變故已使她孱弱不已,再經不起任何的波瀾。他自兩年前得知羲赫故去,她獨自一人,便用盡了辦法帶她回來,藏於蓬島瑤台之上。畢竟那裡他也早在初相識時送給了她。本要給她換個身份重新入宮,卻怕這後宮的風雨侵襲到她,便製造了那大火的假象,還在之後將那水域擴大了近一倍。如此,只為她平順安泰。
可是,兩年了,她只是安靜坐在窗前讀書撫琴,卻幾乎不再說話,好似周遭皆不見一般。而他,多是遠遠站著看她,看她沉沉睡去,看她靜靜讀典,看她輕輕撫琴。。。即使她不對自己說話,但她總是那樣靜好的模樣,如同清水漣漪,柔美得讓人心痛。
「皇上,您來了。」怡妃回過神便看到沈羲遙站在門前,含笑看著自己,只是目光稍有迷離。她心中嘆了口氣,自己何嘗不知,他此時看的,哪裡是她,而是她啊。。。
「近日來辛苦了。」沈羲遙朗朗笑著上前,擺了擺手示意不用請安。「朕政務多,這後宮,還要你打理了。」說著執了怡妃裙袍的綬帶在手中把玩。
怡妃輕輕一拜:「皇上,這是臣妾份內之事。不足掛齒的。」
沈羲遙笑笑:「這么多年,也該是要給你晉一級了。」
怡妃一愣,看著沈羲遙含笑俊朗的面孔,幾欲落淚,急忙起身盈盈拜倒:「皇上。。。」她略帶哽咽地說道:「臣妾謝皇上隆恩。」
如此倒是難得的和樂融融大半天,直到張德海進來悄悄對沈羲遙說了什麼,他面色稍變,匆匆離去。只留怡妃看著一對紅燭,有淚滑落。。。
聽得沈羲遙夜裡批閱奏摺染了風寒,來勢頗重,怡妃與齊妃匆忙前去探望。都只帶了貼身幾個侍從,特意做了沈羲遙最愛的松瓤鵝油卷裝在食盒裡。一路上風挾雜著雪花撲面而至,甚是冰涼。卻因著焦急毫無覺察。行至養心殿外,竟發現殿閣院落中竟沒有侍衛。齊妃心下猶疑,卻還是跟著怡妃進了去。
養心殿正殿里無人,甚至站立的侍女都沒有。因是大雪殿閣內極暗,她們倆長長的影子拖到門口,心下生了害怕,便轉身要走。
就在此時,一個溫柔女聲傳來,似潺潺流水,又似悅耳銀鈴,極是好聽。
「這葯涼了,葯效就散了,遙。」
怡妃身子一凜,並非是為這寒冬,而是那最後一字,「遙」。
「你怎麼過來了。冬日嚴寒,你的身子。。。」分明是沈羲遙的聲音,卻又因這那溫柔寵溺到極處的語氣而陌生起來。
齊妃的手不由拉住了怡妃,兩人輕輕上前,透過重重堆疊得錦綉幔帳,寢殿里燃了幾對高燭,很是明亮。那寢殿里多金黃正紅色澤,此時被燭光一照,滿室柔光。
一個女子,一襲月白色紋綉羅衣,浮著團團銀絲如意吉祥,背對著她二人坐在沈羲遙龍床邊,一枚鑲翡翠的鏤花銀釵以及零星的銀箔珠花,壓住了她腦後那紋絲不亂的圓髻,很是清簡的模樣。
一陣風從門外吹進,怡妃不由打了個顫,「叮當」一聲,二人手上的碧玉鐲子脆生生地相碰,在這靜謐之中份外清晰。
「什麼人!」沈羲遙聲音傳來,極是威嚴。
寧妃嚇了一跳,以手撫住胸口,怡妃定了定心神,拉著她的手緊了緊,兩人並肩掀開那淺金的綉帳走了進去。
沈羲遙半靠在大迎枕上,滿面不悅。而那坐在床前的女子,卻未起身,也未轉身。只是靜靜坐在那裡,素白的手上一碗湯葯,徐徐散著熱氣。
「臣妾給皇上請安。」她們兩人拜下去,心中忐忑不安。沈羲遙目光久久落在怡妃身上,終別開去。「平身吧。」
寧妃小心地抬頭看那女子,她坐著,渾身散出如仙般風姿。而身邊的怡妃卻顫抖起來。她幾乎是踉蹌地上前,帶著不可置信的語氣道:「娘娘。。。。。。」她的手還未放到那女子身上,便被沈羲遙一下子打開了。
此時,那女子也緩緩轉過頭來。
這是一張無法用詞藻形容的臉,那般美麗,卻不刺目。讓人只想一直看下去。她帶了溫柔淺笑柔聲道:「怡妃妹妹。」一隻平金展翅的鳳凰抹額停在光潔的額上,鳳凰口中垂下一點赤紅,如同水滴般微晃在她眉目之間。那眉、那眼、那鼻、那口。。。無不讓人銷魂。。。齊妃完全看愣住,半晌反應過來,怡妃喚她「娘娘」,還有那精緻的鳳凰。。。無不說明了眼前女子不可能的身份。
她笑容明媚,卻兀自帶了清雅與難以接近,這一室燭光更令一切恍如夢境。怡妃身子晃了晃,倒了下去。。。
怡妃醒來時,是在紫薇宮寢殿之內。是夢吧,她自語道,我又夢到了皇後娘娘。。。說著蒼茫地笑起來。看看天,是清晨時分,十分安靜。她想著該起身了,皇上染了風寒,得喚上齊妃妹妹一同去看看。這么一思量,卻突然有徹骨的寒意,那夢,那般清晰而真實。。。莫不是。。。
正在此時,門開了,貼身的蕙兒匆忙走進來,看見她和衣坐在床上,脫口道:「娘娘醒了,可是出大事了。。。」
怡妃只覺得自己腦袋暈暈沉沉,不可置信地看著眼前人。
「你再說一遍。。。」她的聲音有些顫抖,有些古怪:「你是說,齊妃歿了?」
蕙兒點了點頭:「昨晚齊妃娘娘突然暴斃了。。。」
「昨晚?昨晚我們不是在一起下棋么?」怡妃覺得寒意森森。
「娘娘。。。」蕙兒目光中隱著擔憂:「昨日您去養心殿,暈倒了,皇上派人送您回來的。。。用了葯,您就睡到方才了。」
怡妃怔怔地看著蕙兒,原來。。。原來一切都不是夢,而是真的。
除夕夜裡,雖然齊妃歿了,但卻沒有給這歡鬧的節日染上陰影。眾妃一個個耀目非常地站在鏤雲開月殿里,靜等沈羲遙的到來。怡妃已在多日前受了封妃的詔書,此時眾妃們紛紛向她道喜。她雖笑著,內心卻是寒涼。
她想起那日,齊妃歿了,沈羲遙得知她醒了便過了來,還不待自己向他請安,便屏退了眾人,一步步走到自己面前,慢慢嘆了口氣道:「她不易,朕不願她再受傷害。如今這後宮之中,見過她,知道她還在的人,也就剩你了。」
之後他笑了,可那笑那般危險,聲音那般冰冷:「若是你將昨日之事說出去。。。」他停了片刻,目光直視著自己的眼睛:「這冬日裡,暴病身亡也是平常。。。」
她跪在他面前,鄭重道:「臣妾昨日睡了一天,實在不知出了什麼事。。。」
沈羲遙閉了眼:「你是聰明的。不枉朕一場寵愛。」
午後那封妃詔書就來了,封為賢妃,賜尊號「茉」。
此時她坐在眾妃前,靜靜地看滿室流光。張德海傳話來,沈羲遙要遲些過來。她看著殿中暖閣里培出的牡丹,開得那般艷,那般好。可是,那最美的一朵已開在了帝王心上,其他的,即使綻放,也終敵不過那帝王心中的那朵盛世牡丹。。。
她想起很小時候讀過一首詩,前半闕想不起來了,只記得那最後一句「此花開盡更無花」。
是啊,此花開盡,更無花了。。。
大雪「撲簌撲簌」下著,落地無聲。
❿ 古代椅凳類傢具有什麼特點呢
靠背椅的造型特點是有靠背無扶手,並且靠背搭腦不出頭。靠背有不同形式,也有稱其為「一統碑式」椅子的。這種椅子體形較官帽椅略小,椅背上橫梁兩頭與官帽椅的形式相似。也分兩種形式:一種做成軟圓角;一種是橫梁長出兩柱,又微向上翹,猶如挑燈的燈竿,因而又有「燈掛椅」之稱。在用材和裝飾上,硬木、雜木、彩漆描金、填漆描金、各色素漆和攢竹等做法皆有之,特點是輕巧靈活、使用方便。
靠背椅常見的有搭腦出頭的燈掛椅、搭腦不出頭且以直欞作靠背的木梳背椅等幾種。交椅,亦稱胡床,原為中國古代馬上民族的用具,通常被認為是從席地而坐向椅坐的轉變。交椅的結構是前後兩腿交又,交結點做軸,上橫梁穿繩代座,可以摺合,上面安一拷佬圈兒。
椅圈一般由三至五節榫接而成,下由八根木棒交結而成,交結關節處,多以金屬件固定。整個造型,從側面看似多個三角形組成,線條纖巧活潑,但不失其穩重。因其兩腿交叉的特點,遂稱交椅。明清兩代通常把帶靠背椅圈的稱交椅,不帶椅圈的稱「交杌」,也稱「馬扎兒」。交椅可以折疊,攜帶和存放十分方便,它們不僅在室內使用,外出時還可攜帶。宋、元、明乃至清代,皇室貴族或官紳大戶外出巡遊、獰獵,都帶著這種椅子,以便於主人可隨時隨地坐下來休息,這也是交椅同時又被稱為 "行椅"和 "獵椅"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