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書信海棠

書信海棠

發布時間: 2022-04-30 13:38:21

『壹』 幻想三國志2打完呂布回到許都,在客房裡和海棠說完話然後該干什麼

去睡覺。。。。

『貳』 高中古詩詞鑒賞 要有答案的!【*簡短**】

1.(全國卷Ⅰ)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⑴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
⑵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答案】
(1)對偶。「芳草」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
(2)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都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
2.(全國卷Ⅱ)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日。
(1)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並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答:
(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語言上又有什麼特點?
【答案】
①嚴冬過後是春天,嚴冬之中更易引起人們對春天的期盼和渴慕。
②作者覺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給人以「溫馨的夢」。
3.(全國卷Ⅲ)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雨後池上
劉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1) 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雨後池塘水面的平靜的。
(2) 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答案】
(1)水面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現雨後池塘水面的平靜。(2)一、二兩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後幽美迷人的靜態。三、四兩句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出的「萬點」聲響等,表現了雨後池上的一種動態之美。詩既寫出了靜態,又寫出了動態,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組成了一幅雨後池塘春景圖。
4.(北京卷)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①—③題(7分)
夜遊宮 記夢寄師伯渾①
陸游
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注釋:①師伯渾,陸游的友人。
①下列對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雪曉清笳亂起」句突出了邊地風光特色,也渲染了戰爭氣氛。
B.「想關河」中的「想」是「推測」、「猜想」的意思。
C.「雁門西,青海際」兩句,代指宋金對峙的前線地區。
D.「漏聲斷」中「斷」,是斷斷續續的意思。
②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鐵騎無聲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繪了軍隊陣容的整肅與聲勢的浩大。
B.詞的上片寫夢境,下片寫夢醒後的情境和感想,銜接自然,結構緊湊。
C.「清笳亂起」和「鐵騎無聲」一動一靜,以動襯靜,手法巧妙。
D.作者通過「雪曉」、「寒燈」「漏斷」、「月斜」等意象,寫出了清冷的意境。
③詞中「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與陸游《書憤》中「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相比較,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
【答案】①D
②C
③相同點:詞句和詩句都表現了詩人抗金報國、建功立業的愛國之志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
不同點: a 詞句抒發了對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嘆,突出了烈士墓年壯心不已的心境。b詩句著重表達了詩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
5.(天津卷)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煙雲不盡頭, 大江東去水悠悠。
夕陽一片寒鴉外, 目斷東西四百州。
[注]此詩是元滅南宋時,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簡析「望」在詩中的作用。
(2)簡析「大江東去水悠悠」與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表達的不同情感。
【答案】(1)「望」字起到全詩景物描寫的統領作用。
(2)「大江東去水悠悠」抒發了作者身處國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時的悲痛心情,側重現實。蘇軾的詩句表達了對歷史流轉、英雄不在的感慨,側重懷古。
6.(上海卷)閱讀下面的詩和相關材料,完成第14—16題。(8分)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瀑布
徐 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蘇軾《東坡志林·記游廬山》:「仆初入廬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陳令舉《廬山記》見寄者,且行且讀,見其中雲徐凝、李白之詩。……旋入開元寺,主僧求詩,因作一絕雲:『帝遣銀河一派垂,故古來惟有謫仙辭。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
[注]謫仙:李白。
14.古人有「七言詩第五字要響。……所謂響者,致力處也」的評述,請以李白詩中的「掛」字為例,加以賞析。 (2分)
15.以下詩句都運用了修辭手法,它們的表達效果是(2分)
飛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長如白練飛:
16.你是否同意蘇軾對李、徐兩詩的評價,請結合作品談談自己的看法。 (4分)
【答案】
14.化動為靜,描繪出遙看瀑布飛瀉時的景象。
15.(用誇張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氣勢 , (以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態。
16.同意。要點:李詩更為雄奇瑰麗,想像更為奇特,富有創造力,給讀者留下了回味的餘地。
不同意。要點:徐詩分別從視覺、聽覺等不同角度切入,氣勢顯得壯闊。
(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自圓其說,也能給分)
7.(重慶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從軍行七首(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1)「琵琶起舞換新聲」與「邊愁」是否矛盾?為什麼?
(2)「高高秋月照長城」與前三句寫法上有何不同?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
【答案】
(1)不矛盾。這樣的對照寫法更能顯示出聽者深重的別情邊緒,這是任何歡樂的新曲都無法派遣的。
(2)前三句敘事抒情,後一句寫景。以景作結,寓情於景,創造意境,含蓄無限。
8.(湖北卷)元代馬致遠的雜劇《漢宮秋》第三折戲中,漢元帝在灞橋送別王昭君出塞和親時,有下面一段曲詞。閱讀這段曲詞,然後回答問題。(6分)
《漢宮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著這迥野悲涼。草已添黃,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蒼,人搠起纓槍,馬負著行裝,車運著餱糧,打獵起圍場。他、他、他,傷心辭漢主;我、我、我,攜手上河梁。他部從入窮荒;我鑾輿返咸陽。返咸陽,過宮牆;過宮牆,繞迴廊;繞迴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蜇①;泣寒蜇,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
註:①寒蜇:寒蟬。
(1)有人贊賞《漢宮秋》的詞曲「寫景寫情,當行出色」。這段曲詞描寫了漢元帝所見、所想的哪兩種情景?表現了漢元帝什麼樣的感情?(4分)
(2)這段曲詞中運用了對仗、頂真的修辭手法,試簡析它們各有怎樣的藝術效果。(2分)
【答案】
⑴曠遠悲涼的深秋塞外景況;凄清陰冷的秋夜王宮景象。感嘆昭君遠去塞外的艱辛,傷心離別;想像獨自返回王宮的凄涼,痛感孤獨。(4分)⑵對仗:顯示了語言的對稱美,達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結合。頂真:具有回環跌宕的旋律美,表現了漢元帝離恨未已、相思又繼、千結百轉的愁緒。(2分)
9.(浙江卷)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齊安郡中偶題 杜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游荷池上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1)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時刻的景色,均以荷與______________為詩歌的主要意象。(2分)
(2)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並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
(1)傍晚 西風
(2)擬人表現手法。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凄怨低沉。後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於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嬌羞之態,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
10.(湖南卷)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根據提示,完成賞析。(6分)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獨上高樓望帝京,鳥飛猶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
兩詩寫作之時,作者都是貶謫之身,正值牡年的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則在垂暮之年被棄置崖州。從詩中看,兩人的處境與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兩詩都著一「望」字。李詩之「望」在首句,實寫登樓,引領全篇,既表達了對君國的眷念與嚮往,又蘊含了對「帝京」遙不可及的感傷。柳詩之「望」


(2)兩詩都寫到了「山」。李詩曰「青山留人」,是面對群山阻隔欲歸不能的自我安慰。詩人運用擬人和象徵手法,抒發了看似平靜超然,實則深沉悲涼的情感。柳詩曰「尖山似劍」,


【答案】
⑴兩詩都著一「望」字。李詩之「望」在首句,實寫登樓,引領全篇,既表達了對君國的眷念與嚮往,又蘊含了對「帝京」遙不可及的感傷。柳詩之「望」在末句,虛寫置身峰頭,收束全篇。既表現了對故多的思念,更表選了對「京華親故「一為援手的急切期待。
⑵兩詩都寫到了「山」李詩曰「青山留人」,是面對群山阻隔欲歸不能的自我安慰。詩人運用擬人和象徵手法,抒發了看似平靜超然,實則深沉悲涼的情感。柳詩曰「尖山似劍」,表達的是在草木變衰的秋天,思念家國愁腸如割的痛楚。詩人在運用比喻手法的基礎上展開想像,直接抒技了奔進而出的強烈感情。
11.(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江陰浮遠堂 戴復古
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里愁。
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
〖注〗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南宋後期詩人。
前人認為,「最苦無山遮望眼」在本詩中最具表現力,你對此有何看法?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
這首詩寫作者登江陰浮遠堂遙望中原時,因國土淪陷而產生的憂愁和痛苦,「最苦無山遮望眼「一句對此表現的最為強烈和集中。該句一反常人登高時希望極目遠望地慣常心理,在寫法上別出蹊徑,通過詩人望之則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達了國恥不報、國土不歸的極度悲憤心理。
12.(福建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 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遊岳陽而作此詩。
(1)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
為什麼?(4分)
(2)對第三聯「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做簡要分析。(2分)
【答案】
(1)「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穎。(意思對即可)答「雁別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2)第三聯運用誇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雲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雲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對即可)
13.(遼寧卷)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江寧夾口三首(其三) 舟下建溪
宋·王安石 宋·方維深
落帆江口月黃昏,小店無燈欲閉門。 客船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
側出岸沙楓半死,系船應有去年痕。 側出岸沙楓半死,系舟猶有去年痕。
(1)兩首詩的首句均用了「月黃昏」三個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請問,兩詩藉此營造的是一種什麼氛圍?表達的又是怎樣的心緒?請結合詩的具體內容簡要賞析。(4分)
(2)兩首詩的末句,一用「應有」,一用「猶有」,哪個更好?為什麼?請簡要賞析。(4分)
【答案】
(1)「月黃昏」三字為兩詩營造氛圍,表達心緒定下了基本色調。客船、「無燈」野(小)店、半死楓樹,這一切都籠罩在昏黃的月光中,暗淡朦朧,營造了一種凄迷、蕭索、沉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孤寂悵惘的心緒。
「氛圍」「心緒」各2分。
(2)可以有三種答案:
①「應有」更好。「應有」二字蘊含豐富,傳達出了詩人在孤寂中力尋舊影時的復雜心情,其中既有希冀與自信,也有失意與悵惘,更有尋而未見的不甘心,可謂傳神之筆;「猶有」二字則無此意趣。
「心情」只要答出其中兩個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猶有」更好。「猶有」二字,自然道出,卻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跡還保存到現在,說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進一步傳達出了詩人那種孤寂悵惘的心緒;而「應有」二字卻不能道出此意。
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見上)
只答出哪一個更好而沒有具體分析的,不給分。
14.(江西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絕 句 吳 濤
遊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
徑來一夜蛙聲歌,又作東風十日寒。
此詩體現了怎樣的季候特點?錢鍾書稱此詩表現了某種「情味」,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
析。
【答案】(6分)
春夏之交乍暖忽寒。
通過典型細節和景物描寫,表現遊子對季候變化特別敏感的某種心理。
15.(廣東卷)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春日登樓懷歸功 寇準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
舊業邀清渭,沉思忽自驚。
註:(1)此詩約作於980年,詩人時年十九,直士及第,初任巴東知縣。
(2)舊業,這里指田園家業。清渭,指渭水。
(1) 請寫出這首詩頸聯中一組對仗的詞語。
(2) 從首句的「聊」對末句的「驚」,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變化?請聯系全詩進行分析。
(3) 北宋翰林圖畫院曾用「野渡無人舟自橫」作為考題,奪魁者畫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橫一孤笛」。你認為這幅畫能表現這兩句詩的內容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答案】(1)荒村與斷靄 古寺與流鶯 生與語 (寫出任意一組給2分)
(2) 詩人登樓遠望,本是閑情,卻觸景生情,聯想起家鄉,當他從鄉思中醒悟,發現自己身在異鄉,心中不由一驚。這前後的感情變化,突出了作者的思鄉之情。(意思答對即可。答出「閑情」給1分,答出「觸景生情」給1分,答出「思鄉之情」給1分。
(3) 分析給2分,答出畫面內容給1分。(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給分)
16.(江蘇卷)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
李 益
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
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
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苗發、司空曙是李益詩友。
⑴詩以「微風」開頭,並貫穿全篇。請對此作具體說明。
⑵「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兩句渲染了什麼樣的氛圍?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⑶詩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聯想到「知音」的故事?【答案】(8分)
⑴頷聯:微風吹開門,吹動竹子(引起懷念故友之情)。
頸聯:微風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階下青苔上)
尾聯:希望微風吹進簾幔(拂去塵埃)
⑵清冷、幽靜孤單、寂寞
⑶「為拂綠琴埃」

『叄』 清朝書信格式是什麼樣的

以《曾國藩家書》為例,可以參考

《曾國藩家書》共收錄曾國藩家書435通,其中《與祖父書》14通,《與父母書》48通,《與叔父書》9通,《與弟書》249通,《教子書》115通;另附《致夫人書》、《教侄書》等7通。

曾國藩作為清代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對書信格式極為講究,顯示了他恭肅、嚴謹的作風。

一、 稱謂及提稱語

稱謂是對收信人的稱呼。稱謂之後一般附有提稱語,是用來提高稱謂的語詞,也就是對受信人進行尊敬抬舉的意思。

對祖父母,曾國藩畢恭畢敬,稱「祖父大人萬福金安」,「孫男國藩跪稟祖父母大人萬福金安」等。「萬福金安」,是祝頌請安之詞。

對父母,曾國藩也是畢恭畢敬,稱「男國藩跪稟父母大人萬福金安」、「男國藩跪稟父母大人膝下」等。「膝下」一詞,是子女對父母的提稱語,意為常依於父母膝旁,既表敬重,又示眷戀。

對叔父,曾國藩雖然不必「跪稟」,也是恭敬有加,稱「侄國藩敬稟叔父大人侍下」、「侄國藩謹啟叔父母大人座下」、「侄國藩謹稟叔父母大人禮安」、「侄國藩謹啟叔父母大人萬福金安」等。「侍下」、「座下」,都是提稱語,表示尊敬。

對弟弟,曾國藩則比較親切隨意,稱「四位老弟足下」、「諸位賢弟足下」、「四位老弟左右」、「澄侯四弟左右」、「澄、溫、季三位侍右」等,以「左右」、「足下」較為常用。「左右」者,助也。 「足下」,原用以稱君主,後多用於同輩之間相稱的敬詞。都是提稱語,表示尊敬。澄、溫、季,分別是曾國潢(字澄侯)、曾國華(字溫甫)、曾國葆(字季洪)的字的簡稱。稱字不稱名,也表示尊敬。

對妻子,曾國藩稱「歐陽夫人左右」,也是表示尊敬。

對兒子,曾國藩則口氣大變,稱「字諭紀澤」、「字諭紀鴻兒」。一律用「字諭」。「諭」者,告曉、告示也。一般用於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完全是發號施令的口氣。

對侄子,曾國藩則口氣比較溫和,稱「字寄紀瑞侄左右」,不再稱「諭」,而是稱「寄」,顯得較為客氣;特別是以「左右」相稱,等於是把侄子的地位提升了,含有尊敬的意思在裡面。

二、啟辭

啟辭是書信的開場白。或略作寒暄,或提示寫信原委,如「惠書奉悉,如見故人」、「捧讀德音,喜出望外」、「忽奉手教,獲悉一是」之類。對於啟辭套語,曾國藩並不拘泥,而是各有不同。

對祖父母、父母、叔父,曾國藩常用某月某日「接手諭」,「接讀大人示諭」,「接家信」,「得悉一切,不勝欣慰」,「堂上各大人康健,不勝欣幸」等。有時省略此類客套。

對弟弟,曾國藩則很少有此類客套,大都直奔主題。

對兒子,曾國藩常用「接來稟」、「接爾稟」、「接爾安稟」等,是居高臨下的口氣。有時也省略客套。

三、正文

正文是書信的主體。

對祖父母,曾國藩首先是報平安,如「孫在京平安,孫婦及曾孫男女四人皆好」、「孫以下闔家皆平安」等。其次是詢問家中事情。再次是匯報同鄉好友事情。最後是匯報自己的事情。

對父母,與對祖父母略同,只是家務事匯報得更為具體詳細一些。

對叔父,與對祖父母、父母略同,只是多了幾分客氣。

對弟弟,曾國藩則完全不同了,主要是研究為人處事方法,探討讀書學問之道,交流心得體會,有時會毫不客氣地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尖銳的批評意見。

對兒子,曾國藩又不一樣了,不是探討,而是說教,教給人生經驗,教給學習方法。有時不厭其煩地授以家規家訓,如「考、寶、早、掃、書、蔬、魚、豬」、「八本」、「三致祥」、「三不信」等;有時深入細致地分析詩歌技巧,如「爾要讀古詩,漢魏六朝取余所選曹阮陶謝鮑謝六家,專心讀之,必與爾性質相近」等;有時現身說法地指導書法藝術,如「臨帖宜徐,摹帖宜疾」等;很多時候是一些警言名句式的告誡。總之體現了一個「教」字。曾國藩教育兒子說話要遲緩,走路要穩重,所以經常在書信中詢問「說話遲鈍、行路厚重否?」

四、結語

結語有收束書信全文的意思。與啟辭相仿,也有一系列套語。

對祖父母、父母、叔父,曾國藩常用「敬稟一二」、 「余容後稟」、「肅此」、「謹此」等。

對弟弟,曾國藩常用「書不一一」、「書不詳盡」、「諸不詳盡,統俟續布」、「余不一一,容俟續具」、「不一一」等。有時省略套語。

對兒子,曾國藩常用「此諭」、「此囑」、「特囑」、「此示」、「至囑」等。很多時候省略套語。

五、祝辭

祝辭是書信結尾的祝願或勉慰的短語。

對祖父母,曾國藩常用「跪叩祖父母大人萬福金安」、「即稟祖父祖母大人萬福金安」、「謹稟祖父母大人萬福金安」等。

對父母,曾國藩常用「跪稟萬福金安」、「謹稟父母親大人萬福金安」等。

對弟弟,曾國藩常用「即候近祺」、「順問近好」等。多數時候省略。

對妻子,曾國藩常用「此問近好」、「順問近好」等。

對兒子,曾國藩有時用「爾曹當勉之」、「兩兒均宜勉之」,多數時候省略。

六、署名

署名是寫信人在書信結尾的自稱。

對祖父母,曾國藩署名「孫謹稟」、「孫跪稟」等。顯得十分恭敬,十分規矩。

對父母,曾國藩署名 「男跪稟」、「男謹稟」、「男謹呈」、「余容另稟」等。用得最多的是「男謹稟」。與對祖父母相比,也是十分恭敬,十分規矩,只是把「孫」換成「男」。

對叔父,曾國藩署名「侄謹稟」、「侄謹啟」等。與對父母相比,省去了「跪稟」,把「男」換成「侄」。

對弟弟,曾國藩署名「兄國藩手具」、「兄國藩手草」、「國藩草」。很多時候則什麼也不署,戛然而止。

對妻子和兒子,曾國藩則不署名。

『肆』 慶余年這部劇與范閑三觀最接近的海棠朵朵,最後為什麼卻沒在一起

這是因為范閑和海棠朵朵兩個人在不同的陣營,而且他們都有自己想要守護的人,所以最後沒在一起。

海棠朵朵,大概是這部片子里,最接近葉輕眉心思的人了。葉輕眉總有現代的想法,但海棠朵朵在這樣的社會里,還是可以有這些想法的。我可以說這並不容易,她也同意。就像人人平等的主張一樣。海棠朵朵和范閑在一起的時候也很開心,兩人的打鬥與合作的劇情讓觀眾非常的好看。海棠朵朵是苦荷的弟子。苦荷被慶帝所殺,苦荷讓海棠朵朵前往西湖與南慶一戰。海棠朵朵去了之後,就沒有機會和范閑在一起了。這是故意的,但適得其反。

『伍』 海棠買文只能整本買嗎

是的,海棠買文只能整本買。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小說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小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神話、仙俠、武俠、古傳、當代等。

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同時,小說是一種寫作方法。

『陸』 大家看看下面是不是書信格式的一篇範文

是的了,注意排版!

『柒』 作文:書信《寫給母親的信》380字.

親愛的媽媽:

您還記得嗎?14年前的一個夜晚,伴隨著一聲放肆而清脆的啼哭,一個小東西歡叫著來到了人間。那個小東西就是我啊,媽媽;那個小東西就是您的寶貝,您的心肝,同時也是您的討債人啊,親愛的媽媽!
媽媽,14年間,你給我的愛多得像百里杜鵑的花朵,多得像對江河邊上的沙粒。媽媽,年少的我泡在蜜里卻不知甜蜜,無知的我享盡母愛卻不知感恩。
無數次的噓寒問暖,無數次接我上學下學,千萬遍叮囑我注意安全,千萬次為我讀書操心……媽媽呀,人到中年萬事忙,您懵懂搗蛋的兒子卻時常讓您忙上加忙。
「送傘」是個老掉牙的戲劇,媽媽,我卻讓您排練得如此認真,直到如今。由於我嫌傘太重,帶傘麻煩,小學時,我不知多少次拋開您帶傘的叮嚀。為了送傘,您常常打濕了褲腳,淹濕了鞋子。由於我們回去時常常是共打一把傘,為了讓我不被淋濕,您卻淋濕了半邊肩膀,也因此感冒了幾回。
媽媽,您還記得那次「多此一舉」的戰爭嗎?三年前的一個夏天,放學時我看見您拿著一把傘臉色蒼白地站在校門前。我有些不耐煩地說:「沒下雨你送什麼傘?多此一舉!」「你不知道大雨剛停嗎?」您比我更不耐煩了。看著像個落湯雞似的您,我自作聰明地說:「拿起傘怎麼全身都淋濕呢?」「風又大雨又大根本無法打傘!」您幾乎是聲嘶力竭,同時舉起手中的傘,似乎要打在我的頭上。我一扭頭,就丟下您跑回了家。我回家好長時間都不見你回來,直到我睡覺時您也沒有回來。後來才從爸爸的口中得知,那天您直接去醫院輸液了,是外婆去照顧的您。您不告訴我,是怕影響我的情緒,上課走神。
媽媽,每當想起這件事,我的眼淚就止不住的往外流。媽媽,您能原諒您的孩子嗎?
三年級時,我的學習成績「唰唰」地往下降。您知道後,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您的工作性質特殊,一天城裡鄉下兩處跑,還要全家老小照顧到。而且為了我的學習成績又「唰唰」地往上升,您硬是拋棄一切應酬,一切娛樂。每天晚上就在家裡陪我學習,輔導我做作業。怕影響我的學習情緒,連電視也不開,直到我完成當天學業,您才肯休息。
媽媽,有時,我僅僅是為您披上一件外衣,接一盆洗腳水,您就會高興萬分,說我長大了,懂事了,還逢人就誇。可是,媽媽,我為您做的這點小事與您給我的愛相比,兒子真是無地自容了。
媽媽是山,兒子只是長在山上的一棵小樹;媽媽是海,兒子只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兒子就是有千般不是,有萬般忤逆,他還是媽媽的心肝寶貝,他還是媽媽心中的「小小男子漢。」
不過,真的,媽媽,我親愛的媽媽,您要相信,您的兒子已是堂堂正正的中學生了,他已經長大了!請您相信,他不會再搗蛋了,也不會再讓您操心了。他一定會努力學習,認真做人,以後一定會長成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的,媽媽!
媽媽,謝謝您,您辛苦了!
祝您身體健康,青春永駐!

『捌』 一夜霜花似海棠,又如心字恰成行。曾經多少傳書雁,托去無非是斷腸什麼意思

海棠花,古人稱它為斷腸花,花語就是苦戀。一夜的霜花就如海棠盛開,繁花似錦,又像心字排成一行,遠遠望不到邊。把我的心事託付於鴻雁,給你寫了數也數不清的信,到頭來不外乎還是斷腸一場,沒有得到回應的心啊,無處安放。

『玖』 關於書信的美好句子

1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作者:諸葛亮)只是可能還有那麼一兩封信,悄悄悠悠然地幫著保存了所有傷心和歡愉。(作者:張悅然)騎士,你懂得怎樣迅速地獲得勝利,但是,你不知道怎樣保牢你的戰利品。(作者:張悅然)我們並不刻意再回到那個時代,只是比起隨時被刪除的電子郵件,140字的微博,符號化的簡訊來,書信無疑代表著更鄭重其事的時代,同時也是更落子無悔的情感。(作者:張悅然)但如果在困難面前舉重若輕,它也許真的就「不過如此」。(作者:李柘遠)他無法從正面告訴我結婚意義何在。我倒是想告訴他,這他媽是一個陰謀,這是上帝讓人類替他代管地球的一個拙劣而惡狠狠的辦法。先輩生育我們,我們生育後代,後代生育後代,生生不息,無窮匱也,只為替上帝看管地球。當我們還沒來得及想為自己干點什麼時,我們就開始替上帝生養奴僕。很少有人站在山巔對著宿命狂呼,從來沒有一個人在同這荒謬的使命斗爭時取得善果。(作者:張悅然)那個舊時代確實是這樣的。見字如見人。一切的節奏都慢了些,更因為不那麼輕易,而顯得深情。之後也信認識過很多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匆匆出現又慌張消失的。總覺得哪裡不對,原來是從未見過他寫的字,便也覺得這個人是沒有根的,隨時熱烈,但也隨時不見。(作者:張悅然)因為它是所有曾經擁有的集成體。不可逆,又令痴迷者再三企圖復議。(作者:張悅然)倘若我們對現實的粗陋無能為力,所能做的也許只有逆流而上,溯回從前的時光,從那裡帶回一點美的東西。(作者:張悅然)她像許多老年人一樣活在過去的生活方式里,花很長時間的時間等一封信,也花很長的時間記得一個人。(作者:張悅然)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 錢鏐《 吳越王給他夫人的一封信》(作者:全文)生活是大海,那麼,你我就是友誼號航船,往日從驚濤中駛過來,未來的駭浪也會沖過去你堅信,我堅信我們的信念不會改。(作者:佚名)你是天上的雲,我就是吹動你的風,我們彼此依賴,互相信任,互相關心,讓我們保持這種朋友之間的友誼,直到永遠!就象小河裡的水源源不斷的流著!(作者:李柘遠,《不如去闖》)命傳代的下一個季度,會是智慧強於博愛,還是博愛強於智慧?現今還是稚嫩的心靈,會發出多少友情的信號,又會受到多少友情的滋潤?這是一個近乎宿命的難題,完全無法貿然作答。秋天的我們,只有祝祈。心中吹過的風,有點涼意。真誠是友誼的電池。一個微笑,一句關心的話,一次危難時的援手,都可能造就一場友情的誕生。而持久的友情更需要真誠的呵護。友情是一張真誠的紙,上面只允許書寫真誠的文字。今天給你發簡訊就是要批判你,愛情握在手中,朋友丟滿一溝;淘金一日一斗,還把朋友忘丟;幸福生活緊摟,福運把你擄走;不要執迷不悟,趕快回信求佑。去了趟郵局寄信,一旁的老奶奶顫抖著的手寫了一封掛號信,卻沒有電話,是不是,沒有電話的年代,寫信更為平常。很多時候困難都是相對的。 如果把困難想得很嚴重,它也許確實能嚴重得要人命, 但如果在困難面前舉重若輕,它也許真的就「不過如此」。海棠果搖動著它那圓圓的小臉,沖著你點頭微笑。秋天到了,樹上金紅的果子露出了笑臉,她在向著我們點頭微笑。

熱點內容
控制櫻花妖 發布:2025-09-19 11:22:57 瀏覽:357
中國鐵建花語城西安規劃 發布:2025-09-19 11:22:46 瀏覽:112
浪花一朵朵集數 發布:2025-09-19 11:04:05 瀏覽:723
海棠邀月 發布:2025-09-19 10:39:24 瀏覽:986
七夕虐狗句 發布:2025-09-19 10:38:49 瀏覽:407
玫瑰花包花 發布:2025-09-19 10:33:16 瀏覽:381
安樂看荷花 發布:2025-09-19 10:23:21 瀏覽:379
盆景竹葉發黃 發布:2025-09-19 10:01:42 瀏覽:929
木球盆景 發布:2025-09-19 09:50:13 瀏覽:970
海棠扮演則 發布:2025-09-19 09:50:12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