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節慶
㈠ 中秋節為什麼和荷花有關
荷花寓意和睦團圓~正合中秋團圓之意。
很久以前,在江蘇東台一帶,每逢中秋節,則以藕橫斷為餅,包以碎肉,敷以小麥屑,入油鍋炸熟,謂之藕餅。俗稱「荷花」~我估計,吃「荷花」的習俗因此慢慢演變成了賞荷
㈡ 求中國古代有關花的節日
梅花節:江西 每年2月中旬 賞梅
桂花節:上海 每年9月26日開始舉辦為期10天的桂花節回 節日期間有大型的賞花活動,有答達5公里長的桂花廊,同時各種桂花糖果、糕點供人品嘗。
牡丹花節:河南洛陽每年4月15日—25日舉行。
菊花節:河南開封每年10-11月舉辦古都菊花會。
荷花節:河北安新縣每年7月23-25日舉辦「白洋淀」荷花節,節日里除賞荷花外,還可以欣賞到各種造型的荷花燈展。
櫻花節:北京每年4月10日舉行。
瓊花節: 揚州每年3月中旬舉行,即"煙花三月下揚州"典故的由來.
我的答案最全了!
㈢ 有關蓮花的民風民俗
荷花節,每年8月舉辦的羊城荷花節,遊客們紛紛到番禺市觀賞荷花回,品嘗荷花植物類食答品,以及觀賞其他的綜合文娛游樂活動,其樂也陶陶。 番禺是個水鄉,河網縱橫交錯,池塘及河道多產蓮藕、蓮子。荷花也叫蓮花、芙蕖,是一種經濟類植物。荷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花香百里荷塘,歷來受到人們稱贊。荷花結的籽叫蓮子,是一種優質食品;其莖為蓮藕,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與食用價值,可作蔬菜、藕粉、蜜餞食品等。 番禺新墾所產的蓮藕遠近聞名。該地原來是一片新圍墾的綠洲,土地肥沃,泥質松軟,土層深厚,種上蓮藕後產量很高。後又育出了"貓兒頭"和"壽星桃"等優質藕種,質量好,含澱粉多,生食爽甜,熟食粉香。 番禺便是在當地盛產蓮花基礎上舉辦荷花節的。通過舉辦這一類型的民間節慶活動,以經濟開路,商貿搭台,促進旅遊及經濟事業的發展。
㈣ 中國古代民間關於蓮花的傳統有哪些
荷花節,每年8月舉辦的羊城荷花節,遊客們紛紛到番禺市觀賞荷花,品嘗荷花植物類食品,以及觀賞其他的綜合文娛游樂活動,其樂也陶陶。 番禺是個水鄉,河網縱橫交錯,池塘及河道多產蓮藕、蓮子。荷花也叫蓮花、芙蕖,是一種經濟類植物。荷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花香百里荷塘,歷來受到人們稱贊。荷花結的籽叫蓮子,是一種優質食品;其莖為蓮藕,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與食用價值,可作蔬菜、藕粉、蜜餞食品等。 番禺新墾所產的蓮藕遠近聞名。該地原來是一片新圍墾的綠洲,土地肥沃,泥質松軟,土層深厚,種上蓮藕後產量很高。後又育出了"貓兒頭"和"壽星桃"等優質藕種,質量好,含澱粉多,生食爽甜,熟食粉香。 番禺便是在當地盛產蓮花基礎上舉辦荷花節的。通過舉辦這一類型的民間節慶活動,以經濟開路,商貿搭台,促進旅遊及經濟事業的發展。
㈤ 國內有什麼花的節日
梅花節:江西
每年2月中旬
觀梅賞花
瓊花節:
揚州每年3月中旬舉行,即"煙花三月下揚州"典故的由來
櫻花節:北京每年4月10日舉行。
牡丹花節:河南洛陽每年4月15日—25日舉行。
荷花節:河北安新縣每年7月23-25日舉辦「白洋淀」荷花節,節日里除賞荷花外,還可以欣賞到各種造型的荷花燈展。
桂花節:上海
每年9月26日開始舉辦為期10天的桂花節
節日期間有大型的賞花活動,有達5公里長的桂花廊,同時各種桂花糖果、糕點供人品嘗。
菊花節:河南開封每年10-11月舉辦古都菊花會。
㈥ 紅荷節是幾號
8月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
所謂紅荷節當然要選在荷花盛開的時候舉辦
定在哪一天應該不是固定的
中國(滕州)微山湖濕地紅荷節,是滕州市委、市政府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打造滕州生態旅遊品牌,促進經濟社會科學和諧發展,而舉辦的一次集文化旅遊、經濟貿易、對外交流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經濟文化盛會,也是百萬滕州人民每年一度的重要節日。自2004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四屆紅荷節,紅荷節已從全國4000多個節慶活動中脫穎而出,入選「2007年中國節慶產業十大經貿類節慶活動」,榮登「人民網2008年度最受關注各地節慶20強」,成為全國知名的節慶品牌。
第五屆中國(滕州)微山湖濕地紅荷節定於今年8月26日-28日在滕州市舉辦,歷時3天。
「接天蓮葉無窮碧,濕地荷花別樣紅」。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到滕州游覽秀美景區,感受濕地風情,盡覽生態勝景,共創美好未來!
㈦ 荷花節的起源
樓主你好,不知道你說那個荷花節,我知道的都告訴你吧。 1、濟南大明湖荷花節,是1986年市人民代表大會第九屆第二十次常務委員正式批准荷花為濟南市市花之後,在當年舉辦了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荷花展覽,從此每年7月都有荷花展在大明湖出台,成為我國最為著名的荷花節盛會,每年吸引大量中外遊客到此賞荷觀景。濟南大明湖荷花節每年兩次,農歷六月二十四日,俗稱荷花生日,湖中有迎荷花神節;農歷七月三十日,舊日的盂蘭盆會,當地則稱為送荷花神節。 廣西大學——荷花節荷」跟「和」諧音,荷是聖潔高雅的代表,荷是和諧、和平的象徵,荷更是不怕困難、不畏艱險、正直向上、積極進取的執著精神寫照。古語有雲:「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見蓮之亭亭玉立;更有文人雅士道:「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見蓮之高潔清廉。廣西大學以「勤懇朴誠、厚學致新」為校訓,與荷花雖處於淤泥卻自強不息、謙遜自廉的精神交相輝映。廣西大學學生社團聯合總會與各校級學生社團,本著全心全意為廣西大學學生服務的宗旨,以「創品牌社團,育精品文化」為理念,協力打造「社團精品活動月」,借初夏荷花盛開的美好時節,共同舉辦廣西大學荷花節。節慶期間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以「荷花杯」競賽與「荷花節」節慶匯演為主線,開展節慶匯演、主題競賽活動、協會專場和閉幕式舞會等項目。我們號召廣大師生一起學習、弘揚荷花精神,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努力使廣西大學荷花節成為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3淮陽荷花節1997年6月,朱鎔基總理參觀太昊陵後,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四個大字。太昊陵廟以伏 羲先天八卦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築群之孤例,佔地875畝,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據《陳州府志》記載:太昊陵春秋時有陵,漢以前有祠,唐宋時期不斷擴建,並形成規模。元朝祀事不修,廟貌漸毀。現存陵制及建築是明太祖朱元璋頒詔修建的,後經明、清兩代的多次整修和重修,規模宏大,金碧輝煌。
㈧ 蓮花的文化象徵
除實用價值外,蓮是最常見的用來作為宗教和哲學象徵的植物,曾代表過神聖、女性的美麗純潔、復活、高雅和太陽。蓮作為花中君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更用來象徵一種理想人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身處污泥未染泥,白莖埋地沒人知。生機紅綠清澄里,不待風來香滿池。」(陳志歲《詠荷》)荷,即蓮。在詩人筆下,荷花不僅象徵堅貞、純潔,還是謙遜、恬謐,自處晏清形象的化身。」清廉的象徵:蓋「青蓮」者,諧音「清廉」也。象徵愛情:蓋蓮花別名芙蓉花,或雲水芙蓉。「芙蓉」,「夫容」也。又白居易《長恨歌》雲:「芙蓉如面柳如眉。」因此蓮花常用來象徵愛情,而並蒂蓮尤其如此。二蓮生一藕的圖畫,叫「並蓮同心」。「水芙蓉」之「蓉」諧音「榮」。蓮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榮華富貴」,蓮花和一鷺鷥,叫「一路榮華」。牡丹、蓮花和白頭翁,稱為「富貴榮華到白頭」。蓮花也能諧音「連」。蓮蓬加上蓮子,叫「連生貴子」。象徵純凈、純潔。在中國,蓮花被崇為君子,《群芳譜》中說 「凡物先華而後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華,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後有周敦頤的《愛蓮說》,影響深遠。佛教中有蓮花座、蓮花台等。佛教中的不少菩薩,是從蓮花中生出來的。但有的國家、地區的民俗文化不同,也不可忽視,如日本民俗對蓮花並不認為「出淤泥而不染」那麼貞潔,而視蓮花為「不詳」之花。 武漢蓮花節持續時間三個月,從7月到10月,以「蓮花水鄉,醉美蔡甸」為主題,將蓮花節開幕、七夕、中秋、國慶等幾個大的節慶活動作為契機,以金蓮灣、郊野綠道公園、沉湖濕地等幾個重點旅遊景區作為主體,開展如下活動:盛大開幕:森林旅遊暨蓮花節開幕式,情醉七夕:荷花傳情——賞花大型單身派對,月滿中秋:荷塘月色——中秋賞月大會,繽紛國慶:長假休閑賞花游園會。武漢特意還推出了武漢賞花地圖方便遊客。
金蓮灣景區位於蔡甸區索河鎮長河水域,距離武漢市區40千米,交通便利,從武漢乘車僅1.5小時車程。景區佔地面積1600餘畝,其中水域面積1200畝。景區以「蓮花水鄉,田園風情」為主題,以「親水體驗、生態休閑」為特色,遊客可以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湖面上泛舟,近距離與花中仙子接觸採摘蓮蓬。
景區主要挖掘荷花文化,遊客乘坐的每艘小船都以荷花的別稱命名,每個景點都有著關於荷花的典故;景區導游在講解時還會告訴遊客荷花的起源、荷花的品種等多種知識,名貴荷花園里還有美洲黃蓮、帝王蓮等珍貴的品種可以觀賞。 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是表示純凈和斷滅的一個主要佛教象徵。它代表一切活動的鼎盛階段,而進行這些活動是為了完全避免墮入輪回之錯誤。佛菩薩端坐或站立的蓮花寶座象徵著他們的神聖本源。佛菩薩被想像成是潔白無瑕、極盡善美的,其身、語、意是絕對清凈的。佛菩薩顯現在輪回之中,但他們絕沒有受到不潔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從埃及到印度的眾多世界偉大文明都把蓮花視為神聖的象徵,並將其廣泛的融入它們自己的藝術和建築之中。蓮花隨太陽花開花落,在古埃及,人們認為黎明時太陽從東邊的蓮花中升起,日落時,它落入西邊的蓮花之中。同樣,吠陀教太陽神 的每隻手都持有一朵蓮花,象徵著太陽掠過天際的路徑。吠陀教的創生之神梵天誕生在一朵金色蓮花里,而這朵蓮花是從毗濕奴 肚臍里長出來的,宛如從臍狀莖長出的一朵蓮花。密教大師蓮花生 將佛教傳入西藏,他同樣被神化為生於一朵奇異的蓮花上,開放在印度的烏仗那 王國的丹納闊沙湖上。在印度教和佛教經文中,蓮花被性隱喻為神聖子宮或陰道。蓮花是梵文女性「陰道」的同義詞,女性陰道柔軟,呈粉紅色且有開口。同樣,金剛是男性「陰莖」的同義詞。金剛和蓮花的結合是色 與空 或方便與智慧結合的性象徵。在內在的層面上,這種結合象徵著氣滲入人體內主脈並升騰,它會穿透並開啟脈輪中的蓮花或輪 。
蓮花是西方紅色阿彌陀佛,即「蓮花部怙主」的象徵。阿彌陀佛的特質代表著火的紅色、生命體液、黃昏暮光、夏季及將慈愛化作覺識。阿彌陀佛之伴偶般吒羅 的手持器物是一朵紅色蓮花。阿彌陀佛麾下的菩薩是蓮花手觀音 (即大慈菩薩)。
印度教
佛教中的蓮花被描述為四瓣、八瓣、十六瓣、二十四瓣、三十二瓣、六十四瓣、百瓣、千瓣。這些數字既象徵性地符合令人費解的人體內的蓮花數量,也與壇城的各個組成部分相符。作為手持器物,蓮花通常呈粉色和淺紅色,共有八個或十六個蓮瓣。盛開的蓮花也可以是白色、黃色、金黃色、藍色和黑色。白色蓮花 是屍棄佛 的象徵,而白度母手持的是十六瓣白蓮花。黃色蓮花 和金黃色蓮花 一般被稱作「白瑪」(蓮花),而紅色或粉色蓮花更為常見。梵文詞彙「utpala」專指藍色或黑色的「夜蓮花」,但直譯的藏文同義詞「ut-pa-la」可以用於各種顏色的蓮花。
一位印度古代詩人用古梵文描寫他的愛人道:「卿眼如蓮苞,手如蓮花,譬如蓮藕。」在婆羅門教的神話中,創造之神據說是在毗濕奴入定時,從其肚臍中生出的蓮花中鑽出來的。居住在印度次大陸中部的比羅爾族在解釋世界起源時也有相似的說法:「最初,天下皆水,有蓮生出水面。是時巨神居於陰間,經蓮莖出至水上,以蓮花為座。」
佛教
已知的最早與蓮有關的藝術品,也是把蓮與神結合在一起的,是一尊頭上戴著蓮花的裸體女神像,在印度的恆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遺物。文獻中有關印度蓮花女神的記載,最早見於印度的吠陀文獻,說蓮神生於蓮花,站在蓮花上,戴著蓮花的花環。
在佛教問世後,佛教徒也採取了以蓮花為佛教的主要象徵。據說後來成為佛祖的悉達多太子出世後,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蓮。所以蓮就成了他誕生的象徵。從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蓮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為蓮花坐或為吉祥坐,成為佛教僧人打坐時的典型坐法。按照大日經的解釋,「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為蓮花坐;單足著右上,名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蓮能反應修行程度,認為高僧誠心念佛,則西方七寶池中即生蓮花一朵,若能精進,則其花漸大,倘或退惰,則其花萎落。又相信:「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往生阿彌陀佛剎者,皆於七寶池蓮花中化生。」
蓮隨著佛教,流傳到亞洲的每個角落。在爪哇的婆羅浮圖佛壇上,在緬甸的蒲日古城,泰國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吳哥窟等地的大廟里,在斯里蘭卡的鍾形塔里,巴厘島的葬藍上和西藏的符籙上,都可以看到蓮的圖畫,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吽」中,其中的「叭彌」的意思便是蓮花。
蓮花在中國有深邃的文化淵藪。唐代將佛教立為國教後,蓮花備受人們敬愛。佛祖釋迦牟尼的家鄉盛產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蓮花自喻。《本草綱目》載:「釋氏用為引譬,妙理俱存」。佛國也指蓮花所居之處。也稱「蓮界」。佛經稱「蓮經」,佛座稱「蓮座」或「蓮台」,佛寺稱「蓮宇」,僧舍稱「蓮房」,架裟稱「蓮衣」等等。蓮花圖案也成為佛教的標志。佛教的建築、裝修、器物也都有蓮花圖案。
蓮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寶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徵之一。
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稱為「西方三聖」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如天女)。寺院牆壁、藻井、欄桿、神賬、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制或縫綉各種各色的蓮花圖案。可見蓮花與佛教的關系何等的密切。 蓮與文化關系最深的是中國,在中國,蓮花被崇為君子,自古以來,中國人便喜愛這種植物,認為它是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徵,因此詩人有「蓮生淤泥中,不與泥同調」之贊。在中國文學里,與蓮有關的詩詞歌賦不計其數。蓮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
周敦頤的《愛蓮說》,把蓮和各種類型的人物聯系起來,「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影響深遠。《群芳譜》中說,「凡物先華而後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華,出於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後有《本草綱目》說:「夫蓮生卑污,而潔白自若;南柔而實堅,居下而有節。孔竅玲瓏,紗綸內隱,生於嫩弱,而發為莖葉花實;又復生芽,以續生生之脈。四時可食,令人心歡,可謂靈根矣!」
北京故宮附近的北海公園本來是御花園,園中有人工湖,湖面大部分為蓮葉所覆,蓮葉有時候高出水面將近兩米,開著千萬朵清雅芳香的花。蓮葉下可以行駛小船。
在民俗中,中國有許多與蓮有關的話語,蓮有一蒂二花者稱並蒂蓮,以象男女好合,夫妻恩愛。喜聯常有「比翼鳥永棲常青樹,並蒂花久開勤儉家」等等。又如藕斷絲連,用於指男女雖然分手,但情意未絕。蓮諧音「廉」(潔)、「連」(生),民俗有「一品清廉」,「連生貴子」等諧音取意。
又如金蓮,據說在公元五世紀,南齊東昏候「鑿金為蓮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因而後人稱美人之步為蓮步,又稱女子之纖足為金蓮。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直十分注重倡導和平、和諧。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孔子的兩句話,一是說"和而不同";一是說"和為貴"。中華文化所說的"和",絕不是不講差異和矛盾的調和。而是指存在著差異性和多樣性後的貫通融合。這種貫通融合才是最為可貴的。我國有56個民族、34個行政區域,其中存在著差異和矛盾。面對這種差異和矛盾,始終堅持民族的團結和祖國的統一,堅持這種"和"的立場,是最為可貴的。而背棄了這種"和"的立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棄。
中國人一直認為"和"是解決國與國之間沖突的原則,主張"協和萬邦"。(《尚書·堯典》)"協和萬邦"表現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貴和"思想在民族、國家、文化層面上的重要體現。"協和萬邦",體現著古代先賢的政治理念、道德准則,是一種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和大一統國家的建立和繁榮。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最廣泛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的任務。弘揚中華民族的"貴和"思想,對於我們整合社會力量,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減少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一方面,"貴和"思想能生財,"和"能致祥,"和"能聚力。在觀念層面,"和"意味著對不同意見的承認和寬容;在社會結構層面,"和"則是指不同的個體、集團之間建立協調的社會交往關系。所以說,"貴和"就是在承認事物本來矛盾和必要斗爭的前提下,在諸多因素的對立統一、相互依存中,求同存異、化解矛盾,從而在"存異"的基礎上"求同"而不"苟同",達到總體上的平衡、和諧狀態,進而擇優汰劣,促進新事物的產生和發展。另一方面,"貴和"思想不排異,"和"不畏惡。強調"和",並不意味著怯懦和無原則的退讓、妥協。
由於"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連"諧音,中華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以荷花的高潔象徵和平事業、和諧世界的高潔。因此,某種意義上說,賞荷也是對中華"和"文化的一種弘揚。荷花品種豐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組成了高潔的荷花世界,是"荷(和)為貴"。真心希望,荷花文化能在弘揚和平文化、和諧文化的進程中,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弘揚中華"和"文化,對於我們促進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構建和諧社會的事業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
㈨ 淮陽荷花節的節日介紹
節日由來:
2007年7月22日,龍湖迎來了一個盛大節日,首屆「中國·淮陽龍湖賞荷旅遊活動月」正式啟動。活動的目的是為充分利用淮陽萬畝龍湖的荷花景色優勢,展示淮陽的美麗景色、和諧形象、經貿環境和發展潛力,隆重推出「淮陽風光秀神州,龍湖荷花甲中原」宣傳主題、「淮陽二日游」旅遊線路,進一步提高淮陽旅遊品位,提升淮陽知名度和市場吸引力,促進淮陽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活動由河南省旅遊局、周口市人民政府主辦,淮陽縣人民政府、周口市旅遊局、周口日報社承辦。
從此,每年一屆的淮陽荷花節成為河南省繼推出洛陽牡丹、開封菊花之後的第三大花卉旅遊節品牌。
歷屆荷花節概況:
2010中國·淮陽荷花節
1、活動主題:荷花·和美·合作
2、活動口號:走進羲皇故都,相約水城淮陽
3、舉辦時間:7月18日--9月18日
4、舉辦地點:羲皇故都風景名勝區
5、主辦單位:河南省旅遊局、周口市人民政府
6、承辦單位:淮陽縣人民政府、周口市旅遊局
2011中國·淮陽荷花節
舉辦時間:7月26日--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