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花海賣狗
① 荷蘭為什麼被稱為花之國
鬱金香像是上帝賜給人間的一位絕色美貌的神秘女子,400年來,無數追求者前仆後繼地沉醉於她的誘惑之中。鬱金香象徵勇敢、神秘、灑脫,鬱金香代表了愛情、幻想與浪漫,而對荷蘭人來說,鬱金香絕不僅是美艷與夢想,它更是個具有魔力的金礦荷蘭是種植蔥屬植物的全球領袖,有大約44430英畝鮮花,花卉產量占荷蘭農業總產量的3.5%。鬱金香是種植最廣泛的花卉,占總產量47%。荷蘭每年大約培育90億個鮮花球莖,全世界每個人可以分到兩朵。其中鬱金香球莖有30億個,如果把它們排列起來能夠圍繞赤道7圈。荷蘭人不僅愛花,而且懂得「點花成金」。荷蘭大約有600個出口商,把70億個鮮花球莖運往120多個國家,收益能達到7億美元。美國是荷蘭最大的花卉市場,銷售額為1.3億美元;第二是德國,銷售額1.1億,佔15%;另外有53%被銷往歐盟以外的國家。有調查顯示,77%的歐洲人與北美人見到「球莖花卉」這個字眼時首先想到鬱金香,其次才是水仙花、劍蘭、百合與番紅花。紅色鬱金香是全世界消費者的首選,黃色占第二位。目前全世界有8100多種鬱金香,在花瓣上灑有紅點的黃花,叫「國王的血」;在花瓣上有條紋分布的紅花,叫「奧林匹克火炬」;而花瓣相互抱卷的紅色花,叫「情人的熱吻」;被大仲馬贊美為「黑寡婦」的黑鬱金香「艷麗得叫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因此黑鬱金香身價百倍,被花迷們視為稀世奇寶。荷蘭人變著法子推出新品種,花卉專家通常需要12—15年,才能培育出新的品種。荷蘭流傳的關於鬱金香的故事挺浪漫:古代有位美麗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一頂皇冠,一個送把寶劍,一個送金塊。但她對誰都不鍾情,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便把皇冠變鮮花,寶劍變綠葉,金塊變球根。這樣合起來便成了一朵鬱金香。很多人以為鬱金香原產荷蘭,事實上,嬌媚迷人的鬱金香並不喜歡肥沃的土地,它特別耐寒,適合貧瘠的沙地。它原產於土耳其和中亞細亞一帶,原名Tulipa,是土耳其語「美麗的頭巾」之意。在17世紀奧斯曼帝國的御花園中,是皇室貴族的專賞。鬱金香在17世紀引進到荷蘭,荷蘭的壞天氣和惡劣環境反而非常適合鬱金香生長。鬱金香進入荷蘭近400年,不僅深得荷蘭人喜愛,被評為國花,而且使許多荷蘭人致富,荷蘭也因此成為「鬱金香王國」。荷蘭人的鮮花拍賣行如何運作?荷蘭的花卉貿易是其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而荷蘭花卉的拍賣制度直接使花卉貿易順利進行。阿什米爾拍賣行每天的花卉拍賣成為荷蘭花卉貿易的象徵,全世界80%花卉產品的拍賣是在阿什米爾拍賣行舉行的,阿什米爾鮮花拍賣市場的商業大樓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物之一。這里每天平均拍賣1400萬朵鮮花與100萬株盆栽植物。早上7:00,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花農羅·卡迪夫把他的鮮花運往阿什米爾拍賣行,此前,他的紅色鬱金香已經接受花卉種球測試中心的質量標准測試,保證種類標識正確並且不攜帶細菌或疾病;7:30,阿什米爾拍賣行對這束鬱金香進行質量分類並標識了莖的長度,並進行裁剪與包裝;7:45,根據當日花卉的價格,拍賣行為此束紅色鬱金香定價,並送到銷售部等候售出;8:00,經過電腦管理系統的出口商的購貨要求,這束鬱金香與其他鮮花一起,裝箱並運往機場;8:30,荷蘭皇家航空公司的飛機運載著鮮花起飛;13:00,飛機到達紐約(當地時間早上9:00),紅色鬱金香被花商運往各處花店;14:00(紐約時間10:00),早已訂購好的紅鬱金香被送到紐約一對新人的婚禮上,此時的紅鬱金香依然新鮮飽滿、嬌艷欲滴。荷蘭數量龐大的鮮花都是這樣以極高的效率運轉並售往世界各地的。在高效的花卉銷售網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荷蘭的鮮花拍賣行。荷蘭鮮花拍賣市場是6年前發起的,當時的園藝者厭倦了小作坊間的殘酷競爭,努力促使大型鮮花交易機構形成。今天,荷蘭有3家著名的大拍賣場:阿什米爾拍賣行,BVH鮮花拍賣行和泰麗花拍賣行。其中阿什米爾是荷蘭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國際鮮花植物拍賣行,全球有60%的切花從這里拍賣出,每天早上成交5萬筆生意,1900萬枝鮮花和200萬盆栽植物從這個佔地100萬平方米的大型機構行銷全世界。這些花是由全球范圍內的7000多位花農提供的,並被1370多個批發商與出口商買走,在幾個小時之內這些鮮花就能被運輸到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運往全球的花卉植物價格每天都在阿什米爾做出決定,價格取決於鮮花的品種、數量、季節時間、顏色與需求量等等,最貴的鮮花每株在4—5歐元之間浮動。阿什米爾大約有300類不同鮮花植物,每一類都有不同的品種,每天有1900萬的鮮花和植物被賣出。鮮花供應的旺季在春季和夏季,但冬季聖誕節期間拍賣場的松樹和冬青樹非常受歡迎。賣不出去的鮮花一年通常不超過千分之五。大量鮮花每天都在三大拍賣場中匆忙而安全地旅行,每秒鍾都為聰明的荷蘭人積累財富。荷蘭人的花期如何帶給人享受?位於溫帶的荷蘭,總讓人有氣候宜人的綺想,但卻錯得徹底。每年9月中旬到3月中旬,無情的風橫行平原,吹得人頭暈腦漲;無情的雨下得急驟,無法預測。梵谷曾在給弟弟的信里說:「離開荷蘭以前,我一直不曉得世界上有樣東西叫太陽。」英國大使潭波則說:「這里的空氣不是因為降霜而凄冷,就是因為降霧而迷濛,天氣狂暴,總讓人出乎意料。」許多荷蘭人想要離開的原因,不是治安不好,福利不好,而是天氣不好。當荷蘭人詛咒天氣,縮頭縮腦地等待度過漫長的冬季時,荷蘭的花期卻不約而至。天空變得澄清,路面瞬間熱鬧起來。人們在寒冬不經意播下的種子幾乎都一夜間盛開,鬱金香、風信子、水仙、小雛菊、風鈴草……遍布荷蘭的土地。當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人們無法相信4月的荷蘭竟然會如此美好,一個天堂般的「鮮花王國」。荷蘭花價格便宜,在亞洲買束鮮花花費的錢,在荷蘭只要一半再一半。因此荷蘭人買花早已成習慣,出門去超市,也要帶一大束鮮花回來。荷蘭城市裡三步一小花店,五步一大花店。荷蘭人的休閑活動之一就是打理豐富多彩的庭院,即便住在公寓,也一定要拿鮮花裝飾窗檯與陽台。荷蘭人還專為鮮花舉行各種各樣的歡慶活動,最受矚目的是2002年弗羅利亞迪園藝博覽會,這個每10年才在荷蘭舉行1次的園藝博覽會是世界園藝界的重要盛事之一,從4月開始,會期長達6個月。弗羅利亞迪園藝博覽會是荷蘭園藝技術的精華所在,上百萬株球莖花卉組成的花海盛開在所能想像得到的各處:開放在溫室里,覆蓋在山坡上,甚至漂浮在水面上。展會主題為「體驗自然之美」,從水果到蘑菇、從球莖花卉到盆栽植物。從常青樹到灌木等等各式各樣的花卉植物各自展現風情。每年春天,荷蘭還舉行盛大的鮮花遊行,五月份是全國的「風車節」,荷蘭全國的風車都對公眾開放,古老的風車加上無邊無際的花田景象,是荷蘭最經典的風景。去荷蘭,怎能不追尋鮮花的極致,怎能不品味視覺與嗅覺的盛宴!
② 冬天荷蘭花海還有花看嗎
沒有
如果天氣暖和,3月份開始就有一些陸續開放了。。
去旅遊最好是在天氣暖和的時節。11月到3月盡量別,看戶外景色不舒服。。
如果是為了看花去,最好是在4月中到5月初,在阿母斯特丹不遠的地方,有個花展,Keukenhof。去那兒看就基本能完成看花任務(以鬱金香為主)~~ 自己去的話,在各大城市的中心火車站或者VVV辦公室多可以買到連票(包含交通)。Keukenhof應該在3月底就開始賣票了,不過那時候估計還有很多沒怎麼開,想看成畝的鬱金香海洋最好遲一些再去。
然後荷蘭還有一個World Horticultural Expo(世界園藝展),是10年一次的,今年剛剛好有,從4月5日開始,在南部小城Venlo。那兒展示的是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我去看的那年,中國廳基本是盆栽)
③ 花之國和水之國的資料
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一條條運河之間的綠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頭的黑牛,白腰藍嘴黑牛,在低頭吃草。有的牛背上蓋著防潮的毛氈。牛群吃草反芻,有時站立不動,彷彿正在思考什麼。牛犢的模樣像貴夫人,儀態端莊。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長,無比尊嚴。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碧綠的絲絨般的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這是真正的荷蘭:碧綠色的低地鑲嵌在一條條運河之間,成群的駿馬,剽悍強壯,腿粗如圓柱,鬃毛隨風飛揚。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著的運河,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它們飛馳到烏德勒支或茲伏勒。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的公爵。
低地上還有白色的綿羊,它們在天堂般的綠色草原上,悠然自得。黑色的豬群,不停地呼嚕著,像是對什麼表示贊許。還有成千萬的小雞,長毛山羊,但沒有一個人影。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只有到了傍晚,才看見駕著小船過來,坐上小板凳,給嚴肅沉默的奶牛擠奶。金色的晚霞在西在,遠處偶爾傳來汽笛聲,接著又是一片寂靜。在這里,誰都不叫喊吆喝,牛的脖子上的鈴鐺也沒有響聲,擠奶的人更是默默無言。
運河之中,裝滿奶桶的船隻舒緩平穩地行驅,汽車火車,都裝載著一罐一罐的牛奶運往城市。車過之後,一切又歸於平靜。狗不叫,圈裡的牛不發出哞哞聲,馬蹄也不踢馬房的擋板,真是萬籟俱寂。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這就是那真正的荷蘭。
④ 在小學八冊課文《牧場之國》中,四次出現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各有什麼作用
荷蘭一向以抄「花之國」、「風車之國」、「運河之國」和「牧場之國」聞名於世。本文正是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神秘含蓄:白日里,牧場是動物們的天堂,無論是花色多樣的牛,還是駿馬或羊、豬、雞,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綠草低地上」是那樣的悠然自得、愜意舒暢,廣闊無垠的草原無疑就是他的自由王國,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閑遊憩圖。即使是傍晚出現了擠奶的人也並沒有打破草原寂靜,奶牛仍是「嚴肅沉默」,擠奶人更是「默默無語」,連船隻行駛也是舒緩平穩的,車船的到來與離去反襯出了草原的寂靜。直到夜幕降臨,荷蘭更是沉入一片靜謐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靜夜圖。課文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荷蘭牧場和運河交錯的獨特地形,看到了畜牲業尤其是奶牛和奶製品在荷蘭國計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蘭藍天、碧草、牛羊組成的優美迷人、自然和諧的景觀,所以作者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既是作者在向人們介紹荷蘭的特點,更是對荷蘭的美景發出的贊嘆。
⑤ 大豐荷蘭花海,我就想進去買花,需要門票嗎
你可以到售票處問一下,我只要買花,哪有得賣。門票有點坑,4五十呢
⑥ 世界十大花海主要是哪些花
薰衣草,鬱金香,油菜花,玫瑰,向日葵,阿姆斯特丹雛菊,罌粟花回等等。
全球十大答花海,分別為普羅旺斯薰衣草園、北海道花海、荷蘭鬱金香花海、保加利亞玫瑰谷、青海門源油菜花、印度向日葵園、台灣大溪花海農場、阿姆斯特丹雛菊花海、美國卡爾斯班花海和英國伍斯特郡貝德利鎮虞美人花海。
花海是一種很美麗的景觀,是由很多的花卉、草木構成的。這種景象被稱為花海。花海常常可以在草原、森林和河流附近看到。世界公認的十大絕美花海有普羅旺斯薰衣草園北海道花海、荷蘭鬱金香花海、保加利亞玫瑰谷、青海門源油菜花、印度向日葵園、台灣大溪花海農場、阿姆斯特丹雛菊花海、美國卡爾斯班花海、英國伍斯特郡貝德利鎮罌粟花海。
⑦ 為何荷蘭花海的參賽作文傳了十幾個小時也傳不上去屏幕一直顯示:請稍
風景這邊獨好漳州——一個鮮花爛漫、瓜果飄香的城市,而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的花博園是漳州的一朵最大最亮最美的鮮花。從小,爸爸媽媽帶我去過漳州許多好玩的地方,我最喜歡花博園。我喜歡花博園的瓜果園。瓜果園里有許許多多奇形怪狀的瓜果。有一種瓜特別長,比我爸爸還高,至比姚明還高哩,那就是蛇瓜。媽媽曾讓我跟蛇瓜一起拍了一張照片,洗出來一看,我只有蛇瓜的一個小腳跟兒。還有一種瓜看起來有點像葫蘆,外表粗粗的,像一個滿臉皺紋的老人,我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所以就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皺臉瓜。裡面還有一些瓜有的像雞蛋,有的像蛋糕,還有的說不出像什麼東西的,真是稀奇古怪,保你看了以後拍手稱奇,絕對會大開眼界。我喜歡花博園的沙漠植物館。在那裡,你可以領略一下沙漠植物的風采。裡面有一棵一百零一歲的仙人掌「爺爺」,爸爸說那棵仙人掌「爺爺」名字叫擎天玉柱,來自美國,有四點七米高。仙人掌「爺爺」太高了,工作人員只好在它的外表加了許多泡沫支撐著,看起來像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在仙人掌「爺爺」的旁邊有一棵金琥,歲數也很大了,有一百歲高齡了,它來自韓國,是我們南方最大的金琥。另外還有沙漠玫瑰、象腳樹、美國庫拉索蘆薈等。站在這里就像到了大沙漠。我喜歡花博園的南溪。南溪的水清澈見底,溪里有許多小魚小蝦在遊玩。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小蔡叔叔一起去抓魚,小蔡叔叔拿漁網一撒,就網回了十幾只大大小小的魚。晚上,我們把小魚拿出來煮,可好吃了!南溪的岸邊有寬闊的草地。我們既可以在南溪里劃竹排、劃皮艇,也可以在溪邊的草地上射箭、放風箏。我覺得,這條溪給花博園增添了許多靈氣,花博園就更美了。我最喜歡的是花博園的睡蓮。睡蓮與荷花不一樣,它最奇特的地方是白天睡覺,晚上開放。睡蓮的葉子跟荷花的葉子一樣大,像一張張綠色的紙鋪在水面上。睡蓮的花有白色和粉紅色。當太陽落山時,你可以看到有的睡蓮只兩三片花瓣兒;有的睡蓮全開了,露出美麗的花芯;還有的睡蓮還只是花骨朵,看起來飽漲得馬上就要破裂似的。每天早上,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美麗的睡蓮就要把小小的花瓣合起來了。這時,蜻蜓會飛過來,告訴睡蓮飛行的快樂,小魚也會從睡蓮的腳下游過,告訴睡蓮昨夜做的好夢。花博園處處飄著美。走進花博園,隨處看看,在路邊綠油油的草地上,都有一層金燦燦的小花,那是一種名叫「遍地黃金」的小花,遠遠望去,草地上好像到處灑滿黃金似的;再往遠處看看,房屋旁、水池邊、大樹下還有許多開得十分鮮艷的小花:紅的如火,紫的如霞,藍的如天,真是美麗極了!偶爾,草地上也會有一兩片落葉飄下或一片小紙屑飛來,但馬上有人把它清理了,不要以為這些都是工作人員在做,大多數是遊客們「順手牽羊」罷了。遊客們愛美,但更懂得怎樣保護美。花博園的美,不僅吸引了一大批遊客,更吸引了那些懂得欣賞它、保護它、宣傳它的人。前不久,2004年國際旅遊小姐冠軍、亞軍都到花博園來了。她們的到來,使本來就很美的花博園更錦上添花了。她們都說去過那麼多地方,花博園最美。處於群山環繞中的花博園,真應了一句話「山美水美人更美」。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逛逛花博園?我敢說,逛完後,你一定會跟我有一樣的感覺:風景這邊獨美!這里風景獨好我的家鄉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那裡有著直插雲霄的九仙山;石頭奇形怪狀的石牛山;還有那刺激的閩中第一漂;更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岱仙瀑布;有美不勝收的唐寨山森林公園……這里的四季可畏是:春天滿山杜鵑紅遍;夏天懸崖仙瀑飄飛;秋天巒紅葉凝霜;冬天蒼松冰雪嬌艷。這里不僅風景很美而且陶瓷也很出名。首先,我帶大家到被譽為「華東第一瀑」的岱仙瀑布,在遠處我就聽見瀑布那巨大的響聲,它猶如海濤咆哮;猶如松濤轟鳴;猶如千萬台馬達震響……我們沿著小路爬了上去,就看見了雄偉的瀑布,它像青山爺爺的白鬍子,又像巨大的白布掛在青山上,又像一條銀龍呼嘯而下……啊!多麼雄偉壯觀的岱仙瀑布;啊!多麼偉大的大自然,你這巧奪天工的傑作真令人折服。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瀑布腳下,我似乎進入了冰窟窿一般,那熱氣早跑的無影無蹤,全身冰涼涼的。瀑流撞在岩石上,四處飛濺,細小的水珠如煙、如霧、如塵,真是太美了。瀑布規模大小不等,形態各異,是地質公園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溪水流經山勢雄渾的飛仙山山峰,分成兩股,一股名為岱仙瀑布,飛流直瀉188米氣沖雲霄,猶如性格剛毅、體格強悍的男子;而這里還有一個油漏瀑布,豐水期寬110米,垂直高差約100米,水流沿著岩壁緩緩而下,卻似溫情脈脈的少女,兩股瀑布剛柔相濟,所以,又被人們稱之為「岱仙雙瀑」。然後,我帶大家到「天下第一牛」石牛山,石牛山的主峰海拔1781、6米,是中生代火山瀑爆發生形成的山峰,也是我國兩處放射狀古火山爆發口之一,因主峰巨石狀似昂天長嘯的牛而得名。石牛山內素以峰險、樹奇、油幽聞名,有龍泉洞、碧虛洞、飛鳳石,老龜征途等百米處景點。山崗石林遍地,成片的原始紅豆與數十種國家保護珍貴樹種鬱郁蔥蔥。著名學者、復旦大學教授蔡尚思譽石牛山為「天下第一奇石山。」最後,帶大家到唐寨山森林公園。森林公園里有一塊碧綠的湖水,湖水像一面鏡子,倒映著青山,從岸上到湖心島用一條小橋連著,岸上是一條條石徑小路,湖心島上有一片綠油油的草坪,草坪上有一座少女塑像。她頭戴斗笠,手捋著齊殿的長發,側身浣洗綠絲。山上有一行行,一排排的大樹,有的像尖塔,有的像圓球,還有的像盆子。爬上高上,就來到了一個亭子。我站在亭子里遠望,就能看見德化的一部分,一座座的高樓大廈,彎彎曲曲的路,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人來人往……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里的陶瓷,這里的陶瓷歷史源遠流長。瓷器以「白如雪、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點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著稱於世,是中國古代「三大瓷都」之一。從宋元時代起,德化陶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貿易商品,目前是全國最大的工藝陶瓷和產基地。1993年李鵬總理題詞:「德化名瓷、瓷國明珠;」1996年、2003年先後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陶瓷鄉、」「中國民鄉藝術之鄉。」和中國瓷都。啊!我愛風景迷人的家鄉——德化。風景這里獨好告訴你一個好的去處,這里有獨到的風景,勿須舟車勞累,舉手便到眼前。這里沒有綠洲,卻有茫茫原野任你馳騁;這里沒有沙漠,卻有駝鈴聲聲引導你去尋找生命之泉。這里沒有千鍾粟、黃金屋,卻可以使你成為精神世界的富翁。有了她,你就可以不再孤獨寂寞,不再怕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這里沒有顏如玉,卻有你青春期的戀人,中年的知己,暮年的伴侶,發怒時給你安慰,苦惱時對你呵護。這里沒有舞台帷幕,卻為我們上演了一出出悲喜劇:娜拉的出走,魯濱遜的漂流,基督山的恩仇,莊周夢作逍遙游,陸游夢里執吳鉤,雪芹情思寄紅樓,令人回腸盪氣,思緒長流。這里沒有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擁她在手,如把一壺陳年佳釀,如舉一杯深山香茗,在縷縷清香,裊裊煙霧中,你盡可體會屈子二千年前的情懷,欣賞太白一千前的風流。這里是人性磁場,沒有高低貴賤之別,有的是共同的渴望,共同的追求。在這里無高朋滿座,但你可以同莎土比亞、惠特曼、泰戈爾、余秋雨以及許許多多熟悉的陌生的朋友進行超越時空的對話和心與心的握手。這里沒有人世間的抗塵走俗、蠅營狗苟,卻讓你足不出便楞享受駿馬秋風冀北的粗獷,杏花春雨江南的溫柔。在這里,你盡可以奇思遐想,視通萬里,可以上九天攬月,亦可以下五洋捉鱉,夏可賞十里荷花,秋可觀三秋桂子,悲涼於殘山剩水,豪放於清風明月,體驗萬里之外的生活,聆聽萬籟宇宙的聲音。這里的一切並非海市蜃樓,遙不可及,你不必到虛無縹緲處尋找,她就在的身邊,緊緊依偎著你---燈下、榻上、途中、林間小徑、綠野長堤、夕陽下的黃昏、無人伴的夜晚、風雨瀟瀟的深秋。我說的是書,一本好書,一本意興涵永的書,一本內容豐富的書。她,實在是一道迷人的風景,讓你美不勝收。擁她在懷,如面人生;擁它在懷,如飲美酒;擁它在懷,如上高樓。這里的風景獨好看,這里的風景真美麗。天空一碧如洗。偶爾,西邊的天上才會有幾縷雲。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一山青,一山綠,一山濃,一山淡,彷彿大師手下一幅優美的山水畫。草地上熱鬧非凡。一棵棵大樹早已稱開了自己的綠絨大傘,在和煦的春風中搖擺著綠的發亮的枝葉。樹下,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的花兒正在舉行熱鬧的比美大會,有的一片金黃,有的一片粉紅,有的藍白相間,有的紅綠搭配,把草地裝點的奼紫嫣紅,如同鋪上了色彩斑斕的地毯。陣陣芬芳引來了成群的小蜜蜂小蝴蝶,它們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的躺在大地的懷抱里。幾條小魚在水裡快活的游來游去,眼鏡一樣的水面頓時盪起了一道道波紋。啊,這兒的風景真是太美了!像一幅畫。這里風景獨好清華園的荷花池我只去過一次。那是一個夏日的中午,也是萬瀨俱寂的時刻。那時校園里靜悄悄的,荷花池畔只有我一個人在散步。池中鋪滿了荷葉,一眼望去,滿眼的碧綠,中間夾雜著星星點點的粉紅,真是美不勝收。那時正是荷花的生長旺季。池中的荷葉像一張張大大的草帽。它們一葉搭一葉連成了片,也遮住了水的墨綠。荷花都十分飽滿,不管是含苞欲放的花蕾,還是開得正盛的花朵,都是那麼豐姿綽約。深粉的、淺紅的,大大小小點綴著一池荷葉,使那綠色更加動人了。走在荷花池畔,陣陣花香沁人心脾,望著滿池的綠色,炎熱給人帶來的睏倦、煩悶都已隨風而去了,有的只是心曠神怡的感覺。我不由想起來代詩人楊萬里的兩句詩:「這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對於荷花的描寫真是妙極了!在那靜得讓人感到寂寞的中午,走到一片醉人的濃濃的碧綠中,好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周圍靜台地讓人如醉如痴。我就那麼慢慢地走著,感受著,漸漸地連蟬鳴聲也從耳邊消失了。時間都彷彿停滯了,我的心溶入了那碧綠中。於是似乎我也成了一片荷葉,靜靜地挺立在水中,與那一枝枝、一簇簇的荷葉擠在一起……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到了一種力量,那是生命的力量。正是這力量,便池中的荷花長開不敗,荷葉永遠分級,使它顯的那麼神聖、美麗
⑧ 關於鄉村的作文
感受鄉村
初以為,鄉村便是童話的樂園。它褪去了城市的浮華,洗盡了塵世的繁雜。它也許是梵高畫布上的阿爾,有明鏡般純粹的藍天,有油彩般絢爛的花海,那金黃的向日葵在陽光的哺育下長出希望的種子;它也許是陶潛詩中的田園,在霧氣迷濛中演繹著仙侶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輕灑,便是悠然游然。 那隻是詩中畫中的鄉村,當我們真實的走進鄉村,用心去感知鄉村,便會發現,我們的鄉村在經歷著苦痛。那裡也有陽光,那陽光不是溫暖而是毒辣地炙烤著這片土地。遠望去,土地上那個佝僂的背影,在朝夕間,在春秋中,在這片土地上耗盡心力。他在這片土地上成長,他的汗水滋養了這片土地;他在這片土地上學會堅強,他的腳步堅實了這片土地;他生於黃土又歸於黃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風暴來了,他的心如那田間搖曳的莊稼般顫動,他的淚水在他滿是溝壑的臉頰上縱橫,如那淹沒田間的水,層層漫過他的心田,浸沒他的呼息。乾旱來了,莊稼如他枯瘦的身體一般搖墜,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豐收,他混沌的眼乾涸空洞。 他們也有快樂的時候,只是這種幸福彷彿如此卑微。他們最大的幸福就是豐收,飽滿的穀粒彷彿是一粒粒珠寶,他們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們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風調雨順,他們只想也只要這樣平凡的生活。 這樣的鄉村會不會讓我們感到失望,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圖景?而其實,鄉村正因這份殘酷的美麗而更見真實。感受鄉村,別總是做一個悠閑的觀光者,在體味它的寧靜與純凈的同時,給它的苦痛多一點目光,給它的辛苦多一點理解與悲憫。 感受鄉村,感受農耕文明跳動的脈搏,感受中國最渾厚的吶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潤的血汗;感受中國農民最純朴的執著與堅忍,感受中國農民所經歷的苦痛與無奈。 當我們用鄙夷的目光看著他們,我們是否想過是他們用血汗帶給了我們生的希望。 看中國的農民用最卑微的姿勢在中國的歷史上站成了永恆,也且讓我們用心去感受鄉村!
感受鄉村
「鄉村」。這個兩個字的詞語,對於城市的那群孩子來說,由於沒有去過,沒有親身體驗過,要理解兩字詞語的含義,似乎會非常,非常的困難。要去感受鄉村,似乎就更加地難上加難了。
「鄉村」。這個兩個字的詞語,對於鄉村的那群孩子來說,由於天天都在其中生活,對於其中的意義,一定會有很深且很多的感悟,但是,如果要准確而又清楚無誤地表述出來它的意義,似乎還是有一些困難吧!
不同的人心中,一定會有不同的,自己理想中的美麗鄉村,而我心目中理想中的美麗鄉村,又是怎樣的呢?
我心目中的鄉村,既沒有城市間的繁華喧囂,又有著陶淵明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得的氣質。鄉村,沒有城市的被污染了從而渾濁的空氣,但卻有著清晰可見的閃爍著的點點繁星。而繁華的大城市呢,只有化工廠所排放出的污濁臭氣,只有黑色與深藍夾雜的由於摩天大樓的燈光太亮而看不清星星和月亮的天空,沒有鄉村的「日出而作」般平靜的生活,更沒有鄉村細膩溫柔的風景,由此我認為,鄉村,自然較城市,美麗。雖然鄉村的土地會更貧瘠些,但,這不是可以用雙手改變的嗎?
有些人認為,鄉村的風格,就好比東北大漢的性格,豪邁粗獷,那逶迤的群山,那奔流的大江,不正是鄉村粗放廣博的風格的最好寫照么?
其實不然。我卻認為,鄉村的風格,正如那水鄉甜美、溫柔的江南女子一般細膩而又柔美。先別搖頭反對,也切勿先點頭贊同。先聽我表述一番罷!君不見,那怪石上流過的涓涓細流?君不見,那溪邊隨風飄拂柳枝的楊柳?君不見,那肥沃的黃土地孕育了無數的華夏兒女?
那涓涓細流的細膩,不正像心思縝密又細膩的聰穎的女孩嗎?
那隨風飄拂柳枝的楊柳,不也正像柔美婉約彷彿從清淡的水墨畫中走出的女孩嗎?
那孕育了無數華夏兒女的黃土地,則最像那有著無私奉獻精神的,我們的母親啊!
諸君各位,聽了我上述的表述,您是否還能說,鄉村,沒有女子的細膩溫柔,而只有東北男兒的粗獷豪放?
我感受到的鄉村,既有男兒的粗獷豪放,又有女兒家的似水柔情。這是我心目中的鄉村,是我感受出來的鄉村。
這——就是我們的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