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根顏色
A. 蘭花品種大概有多少
在群花中,其香性之清醇,香韻之馥郁,香氣之悠遠,香味之愉快,蘭花可居眾花之首。芳蘭,廣集群芳之馥郁.博採眾花之英靈,贏得了「國香」、「天下第一香」等美稱,無論古今中外,它都享有極高的聲譽。
蘭花為我國四大名花之一。我國蘭科166屬1000餘種中。雲南,貴州,四川,福建,以及江浙等省居多。我國傳統栽培的蘭屬植物全國共20餘種和變種,雲南應有盡有,且多自然變型和自然雜交類型(可稱為品種)。雲南地生蘭以滇西大理蘭花、保山蘭花,滇西北麗江、維西蘭花,滇東南文山、西疇,滇中昆明、宜良、建水一帶為盛。一年四季,均有開放。如春有春蘭、獨占春,夏有夏蕙、蜜蜂蘭,秋有秋芝與墨蘭,冬有寒蘭、元旦蘭。株型、葉型、花色、花莖亦是多種多樣:劍蘭之碧葉剛勁直立,猶如把把利劍直指蒼天;硃砂蘭花瓣紫色,華麗艷美,猶如晨曦 初照,又似夕歸度輝;火燒蘭,葉背黑似火燒,「花碧香烈」;朵朵香,細葉柔韌,縷似朱絲,皆饒清馥;雙飛燕,一莖二花,齊開並放,猶如情侶依戀,春燕雙飛;虎頭蘭,葉闊而柔,磅礴四垂,花碩大多紅絲,心尤斑瀾;而「葉瘦如韭,花白似玉」的大理素心蘭更是芳蘭中之珍品,一莖生二三朵花,色如談妝西子,素衣縞裳,一塵不染,曾有詩記雲:「素心蘭發綉窗前,雪魄冰魂太可憐。莫是金精所凝化,明裝幾歲照青天」。此外,元旦蘭、硃砂蘭、通海春劍、宜良春劍亦是蘭品中不可多得的佼佼者, 「仙冠裁樣巧,彩筆費功深」。蘭花是一群構造別致,高度詩化的植物,真正是名副其實的奇花異卉。蘭花的花朵外三片為萼片,內二片為花瓣,花瓣之最下一片形如人之下唇,特稱為「唇瓣」,常常呈現各種美麗的色彩,這是花中最為精彩的部分。它是為了迎接昆蟲的來訪而專門鋪就的踏板。有的唇瓣則又變得象一個盛物的囊,則又有囊蘭、兒蘭之稱,西歐人把這五顏六色、奇特的囊稱為「夫人的拖鞋」。更為奇特的是,蘭花沒有分離的雄蕊和雌蕊,而是在唇瓣上方合二而一地生成一個為蘭花所特有的「合蕊柱」,但它自己卻不能授粉,還得靠昆蟲做媒。各種不同的蘭花自有那鍾情相愛的昆蟲給它做媒傳粉。鮮艷的色彩。迷人的芳香,甜蜜的汁液,就是蘭花吸引昆蟲的「二大法寶」:大自然所賦予蘭花的神奇構造,使蘭花在單子葉植物蟲媒花的進化中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動植物如此巧妙的配合,為豐富多彩的大自然譜寫了神奇美妙的詩篇。
B. 蘭花的花瓣顏色、氣味、形狀;花朵大小、氣味;花萼、雄蕊、雌蕊數目
蘭花花葶側生來或發自假鱗莖基部源,直立、外彎或下垂;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較少減退為單花;花苞片長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較大或中等大;萼片與花瓣離生,多少相似。
蘭花唇瓣3裂,基部有時與蕊柱合生達3-6毫米;側裂片直立,常多少圍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彎;唇盤上有2條縱褶片,通常從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時末端膨大或中部斷開,較少合而為一。
蘭花蕊柱較長,常多少向前彎曲,兩側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時具短毛,花粉團2個,有深裂隙,或4個而形成不等大的2對,蠟質,以很短的、彈性的花粉團柄連接於近三角形的粘盤上。
(2)蘭花根顏色擴展閱讀:
蘭花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它的觀賞價值很高。蘭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綠、黃綠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為名貴。蘭花的香氣,清而不濁,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蘭花喜陰,怕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C. 蘭花根的味道和顏色
蘭花的根可食用,但是一般蘭花的根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味道,新鮮的蘭根呈半透明白色,表面稍干時老根呈堊白色,繼續脫水變干顏色會變為褐色並漸深直至干後呈黑色。
D. 蘭花根是什麼顏色的呀,有什麼特徵嗎
嫩根呈白色,尖部膨大半透明狀稱為水晶頭,老根視其土壤環境的不同略有不同,一般呈淺黃色或淺褐色等,水洗晾乾後大多呈堊白色。
E. 如何養好蘭花
以下資料來自網路!!
種植方法
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墊盆
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栽植
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填土
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鋪面
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澆水
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F. 盆栽蘭花根要埋多深
蘭花(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抄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蘭花葉基的蘆頭路出一半或三分之一就行了,根不要露出來。
G. 蘭花根部腐爛怎麼治
1、控制日照
換盆之後一段時間,不能烈日暴曬,要置於蔽日、空氣流通的地方,但應注意風不宜太大以免受影響。改善環境,保證適宜的濕度,如果一直爛根,生長狀態不佳,大部分是因為環境過於乾燥,尤其是夏季濕度不足造成的,所以一定要注意通風、光照與濕度的控制。
2、合理澆水
在栽培管理中,要嚴格調節用水,盆土要以半濕見干為佳,既不能盆土見白乾燥,又不能明顯太濕。如遇雨天,應遷至遮雨之處,盡量掌握好盆土濕度,以保證其正常開根。
3、停止施肥
蘭花為肉質根,根中存儲了大量的水分,沒有辦法吸收高濃度的肥料,尤其是在根部有傷口時,根部會遭受肥害,造成爛根。所以在施肥時,要薄肥勤施。另外在使用發酵的有機肥或長效肥時,不要過於貼近根部,以免爛根。
4、及早換盆
換小盆體,盆體大,易積水。發現蘭花爛根,便要重新換土上盆上植料,植料要注意質量和排吸水性能,以火燒土或乾燥的土、炭等植料為好,也可在根蘆部適當摻蓋些粗砂,效果較好。
5、注重栽植
除了保證盆土通水之外,蘆頭下部到接近根部外的植料要密實,蘆頭要適當栽深一些,既起到保護作用,又防蘆頭晃動或浮離土面。爛根和萎縮發黃的葉要剪除,以減少養份損耗,使蘆頭的營養得到貯存,以維持根系發育。
拓展資料:
蘭花(學名:Cymbidiumssp.):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蘭花根部腐爛之因:
1、環境不適
光照不足:蘭花的品種不同,所需要的光照時間也不同,但基本上都要保證4小時以上。光照不足或光線昏暗,蘭株的光合作用較弱,並且盆土不易干,水分會長時間停留,影響根部的生長。
不通風或太通風:不通風,養護環境過於悶熱,澆水不容易干,植株的蒸騰作用也減弱;通風過大,花盆中的水很快就會被吹乾,若不及時補水,根部儲藏的水分會慢慢耗盡,逐漸變干。
濕度不夠:蘭花喜歡相對濕潤的環境,根部也需要相對穩定的溫度和濕度,若太熱或者太干,都會導致蘭花爛根。
2、澆水時間和方法不對
澆水的時間和方法會隨著盆土的干濕情況、四季溫度發生變化,選擇不同的澆水方法,可以保證盆土不至於太干或太濕。
所以夏天最好晚上澆水,到第二天水會滴光,盆土也不會太濕。其次澆水要觀察植株的生長狀況,若生長不好,及時改變澆水方法及澆水量。另外溫度過低(10℃以下)或溫度太高(30℃以上),不要澆水,否則蘭株會因凍傷或蒸傷爾爛根。
3、施肥不當
蘭花為肉質根,根中存儲了大量的水分,沒有辦法吸收高濃度的肥料,尤其是在根部有傷口時,根部會遭受肥害,造成爛根。所以在施肥時,要薄肥勤施。另外在使用發酵的有機肥或長效肥時,不要過於貼近根部,以免爛根。
H. 蘭花根爛了後怎麼處理
如果蘭花培養土表面顯得滑膩並遍生苔蘚而不是泥炭蘚(泥炭蘚是土質優良的標志),就可以斷定澆水過多。根部開始腐爛或根尖部分的表皮變得干硬也意味著澆水不當或鹽分過多。這時可用一根木棍小心地將土翻鬆.可使根部重新獲得空氣。生長期開始最直接的標志是蘭花生出新芽,蝴蝶蘭(Phalaenopsis)還會生出心葉, 所謂的「手風琴式生長」也是由於澆水不當(多為澆水過量)引起的。生長期中的新芽時而生長時而停止生長,導致蘭花長成手風琴式的奇怪形狀甚至會使新芽折斷。急救方法:直至培養土確實乾燥之前勿再澆水!等到新芽、根尖或心葉(如蝴蝶蘭)長出之後,進行移栽。 除使用新的培養土之外,還可以在培養土中摻人泡沫粒來改善排水條件(泡沫塑料粒最多可占花盆總容積的I/3)。 沒注意蘭花的休眠期 另一種十分常見的錯誤是沒有注意蘭花的休眠期致使澆水過量。生長期開始的標志是新芽出現,這時植物就產生對光照、水分和養分的需求。而在此之前,人們就已看見植物生出的新根,生長期通常(但也有特例)適於春季。雜交品種的休眠期長達8個月,即使在光照不足的季節也同樣。 只有細心觀察所養蘭花,才能避免管理不善造成的惡果。在生長期開始時再澆水施肥。無論栽植哪種蘭花.在生長期內應使蘭室日間溫度接近室溫,在20℃左右。如果有條件的話,可在光照不足的季節為植物補足光照。但目前適用的裝置只有在專業商店裡才有售的「溫室燈」。 隨後的幾周中新芽漸漸長大,因蘭花品種的不同而生出假鱗莖或葉片。最初的嫩綠色逐漸變深。葉片的表面變硬,假鱗莖開始生長。同一株蘭花今年在春季生出假鱗莖,明年又在冬季生出假鱗莖的現象也完全可能。但水分和養分的需求量是隨季節不同而改變的。光照充足的季節蘭花生長速度快,花朵多,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也就更多。若假鱗莖生長成熟,顏色變為深綠至微紅色,且比上一年的新芽大出許多。則蘭花又開始新一輪的休眠期。此時,人們應根據蘭花的品種來減少澆水量或完全停止澆水,不再施肥或減少肥料用量。只有蘭花本身可以決定休眠期何時結束.並開始新的生長期。 感染了葡萄孢菌的蝴蝶蘭,高空氣濕度及涼爽的環境(花店中亦有可能)有利於葡萄孢菌的出現和繁殖。 真菌感染 · 腐霉和疫霉可造成植株表面產生褐色和黑色斑點,有時會使蝴蝶蘭感染所謂的菜心干腐病。 ·根腐病也常發於蝴蝶蘭.卡特蘭和齒瓣蘭雜交種(Odontoglossum-Hybride)也可能感染此病毒,這種病毒的傳播途徑為澆灌水。 ·根部的鐮刀菌較難發現。 ·相反葡萄孢菌(一種灰色的黴菌)很容易識別 。這種病菌特別容易在柔軟的葉片上形成深色的斑點。氣溫低而空氣濕度高時易於發病.尤其秋季和春季是其多發期。 細菌感染 細菌感染通常是真菌感染和有害物質損傷導致的後果。至今還未發現十分有效的補救方法,其預防可參考真菌感染的預防方法 蟲害的防治 人們可以根據蘭花的被害狀.來斷定由哪一種害蟲引起的危害.然後及時根治。如果發現葉片褪色、捲曲及有被啃咬的痕跡或者組織壞死.就應該多加小心。在害蟲大量來襲之前細心的人們會觀察到蟲卵一幼蟲一蛹一成蟲的全部生長過程。 在房間或溫室中.螞蟻的出現通常是蟲害的有效判斷依據。自然界中螞蟻通常是蘭花(比如卡特蘭)的衛士,它們可以趕走蝸牛,而得到的報酬則是蘭花花蕾分泌出的蜜汁。在人工栽培蘭花時.也必須及時驅走螞蟻因為它們會招來虱蟲的危害。 老鼠通常食花蕾和花粉.對溫室或暖房裡的蘭花造成危害。可以用捕鼠器來對付鼠患。對付蟎蟲、尖眼蕈蚊、蚜蟲、棉虱、蚧蟲、蜘蛛蟎、軟殼蟎、薊馬和白蠅的方法見圖表。 防治方法 化學方法是通過使用毒殺害蟲機組織的葯品來根治害蟲。使用時務必依照生產廠商的使用說明,自我保護(手套、面罩)也很重要。 ·僅在特殊位置使用(如地下 室、走廊.浴室).避開人 們經常停留的房間。 ·如有必要在室外有塑料薄膜遮蔽的條件下.或在很少使用的房間里用殺蟲劑清除害蟲。 ·然後應注意留出足夠的通風時間。 ·接觸葯品時必須戴手套。 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指利用葯草製成葯劑來增強植物的抗病能力。可用葯劑進行噴霧或澆灌。最有效的則是利用本地或進口的天敵類生物來消滅蟲害。使用以蟲治蟲法有許多優點,最重要的室是天敵類昆蟲的功能十分明顯,並無副作用。在房間或溫室中使用益蟲消滅蟲害簡單而又有效。但需嚴格遵循供應商提供的益蟲的使用方法。這樣就一定可以消滅虱、蜘蛛蟎、蚧蟲、棉虱、尖眼蕈蚊等害蟲。 在柔軟葉片蘭花(如蝦脊蘭Calanthe或捧心蘭Lycaste)上的白蠅,或稱蛀蚧,也可以用同樣方法消滅。 但使用益蟲除害比使用化學葯品需要更多的責任心,對植物的檢查和管理必須更細心。相關知識可以從專業店或植保部門獲得。對許多害蟲,如虱、尖眼蕈蚊及蜘蛛蟎還可以使用所謂的「黃板殺蟲法」來消除。即利用塗了膠水的黃色塑料板。受到此顏色的吸引的昆蟲接觸到膠板之後便會被牢牢粘住。 防患於未然
I. 蘭花葉子顏色變淺
蘭花是我國傳統的名花,它的高雅、聖潔,代表著中華民族 的氣質與文明,常為人們所珍惜、崇尚。但人仍總認為「蘭花難 養」,其實並不然。蘭花原產於山谷林下,與草木為伍,並非榮 性素嬌,弱軀柔質,只要熟悉和掌握其生態習性,努力創設適合 其生長的環境條件,是完全可以養好的。我國古人早有「四戒」 的養蘭花經驗。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
「春不出」即蘭花喜濕潤,春季多風乾燥,氣溫較低,為避 免遭受寒風侵害,春季蘭花不出室,宜放在室內半光處養護。但 春蘭及荔蘭需放在靠近窗檯的向陽處。
「夏不日」即蘭花性喜蔭蔽、涼爽,忌陽光直射,尤其怕烈日曝曬。因此夏季需放在冷涼、通風良好的半陰處培養。蘭花耐 陰程度以墨蘭最甚,建蘭次之,春蘭及惠蘭則需陽光較多。
「秋不幹」即蘭花(特別是建蘭)秋季正是孕蕾期,最喜歡 濕潤涼爽的環境,如果盆土或空氣乾燥,則不利其生長發育,葉 子易枯黃和落花落蕾,並影響翌年開花。所以秋天澆水量應適當 增多,並經常向葉面上噴霧。秋分前後適當多施些腐熟的稀薄液 肥,花期可向葉面噴施1-2次0.2%磷酸二氫鉀或根施草木灰水, 對促進蘭花根、莖、花的發育均很有益。
「冬不濕」即冬季蘭花處於休眠狀態,需節制澆水,一般以 保持盆土見干見濕為宜。若澆水過量,易爛根。只有墨蘭冬季開 花,澆水量應多些。
從你說的現象看是澆水過勤的原因.不要著急,蘭花確實又貴又很難養的,我也喜歡蘭花,也是花了不少銀子才買到的教訓,現在養的很好,你主要掌握好這幾點就能成功:養蘭花一定要少澆水,一般15天澆一次即可,一般澆水不容易澆透,可以將蘭花連盆放入水桶內浸泡,一次5分鍾左右.為防止蘭花根部生病可以在浸泡時加點慶大黴素(一水桶一小瓶),一定不要給蘭花噴水.不是生長期千萬不要施肥.至於用土、避光和通風什麼的想必你也知道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