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鐵銹病
❶ 蘭花葉子的背面有像黃銹一樣的東西是怎麼回事呢
蘭花的葉子從莖部開始簇生,線狀披蘭的葉終年常綠,而且它多而不亂,仰俯自如,姿態端秀、別具神韻。也是我國有名的四君子之一。
做好以上的步驟,就能夠很好的治癒它,再加上精心的呵護,很快的就會變回原來的樣子。
❷ 救命啊,我的蘭花葉子黃了
蘭花葉尖枯焦,是常見的多發病害之一。它既損害了蘭葉的完整性,影響了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也嚴重地影響了蘭株的健康生長,甚至會危及蘭株的生命。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認為,蘭花葉尖枯焦是由生理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所造成的。而絕大多數是由生理病害引起的。現分述如下:
一、蘭根生長不良
可以說,凡是有蘭株葉尖枯焦,都有不同程度的敗根現象存在。而根部生長不良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
1、水漬害:
主要是由於蘭盆質地細密,水分揮發慢;培養基質不夠粗糙,排水性能低下;澆水過想過多。蘭花「喜雨而畏澇」,「喜潤而畏濕」。但千萬別把「潤」字理解為潮濕滋潤,而把蘭上澆成如同水田裡的爛泥。應該是綿雨暴雨要遮擋、盆面土干後的二三天才澆水為宜。蘭盆景好選用質地粗糙的陶器盆,盡量用特製高筒有腳的,盆壁多孔、盆底有大孔的蘭盆,如是質地細密的瓷盆、紫砂盆,最好是設法多鑽孔;另方面盆底也千萬不能用瓦片堵死,一定要架空。培養基質,一定要力求粗糙,就地取材的山泥,應混進碎磚粒、火燒土、或經消毒過的蛇木屑,杉木屑等粗植料,以增強透氣疏水性能。
2、冰凍害:
蘭花屬陰生植物,不耐低溫霜凍。氣溫零度以下時,大多數蘭花都有不同程度的凍害發生。若根尖被凍傷、逐漸干皺、失去了吸收水份營養的能力,翌春氣溫回升,光照增強,葉尖得不到給養而枯焦。甚至春末所萌發的新芽,由於植株得不到給養而無力供給新梢發育的消耗,致使新梢長根十分緩慢,也同樣出現葉尖枯焦。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簡易溫棚和就地用塑料薄膜覆蓋防凍的,由於無法排濕、吸潮,薄膜內的水蒸氣回滴於蘭葉上而結冰,猶如被開水燙過似的。受凍輕微的,雖可恢復,但到春末夏初就逐漸出現大面積焦尾現象。所以對於簡易溫棚和就地覆蓋薄膜的,應在棚內懸掛吸潮氣的布、毯、麻袋、稻草簾等。
3、肥害:
「蘭花喜肥而畏濁」。蘭花施肥不僅濃度要低、間隔時間要長,施量也要少。過濃、過密的施肥易清傷蘭根而導致葉尖枯焦。
另方面,栽蘭花一般不需下基肥;如果要下,比例要少,一般以不超過百分之一為宜。沒有經過發酵、腐熟、消毒的有機肥,不宜作為栽蘭的基肥,以防在盆中發酵、燙傷根部。
4、高溫害:
在盛夏金秋的高溫季節,溫室和塑料溫棚里,在驕陽的輻射下氣溫高達30餘度,甚至四十幾度,十分悶熱,場地上的有限濕氣,一上升就被消耗掉,不可能抵達葉尖部分,從而導致葉端部、葉緣和葉尖枯焦。
還有一種情況是細筒盆種植的蘭株,其根尖緊貼盆壁,氣溫高、盆壁發燙也會燙傷根尖而導致葉尖枯焦。
因此,在高溫季節,應認真加強遮蔭、透風、噴水霧降溫,盆壁也需噴濕。
5、酸害:
對兩年以上未換盆的基質,由於常施酸性化肥等因素,基質太過偏酸,也會引起敗根,解決的辦法是:①起苗更換新基質;②澆施一次3000倍液白鹼水,以中和之。
6、激素害:
有的人,為了使蘭株矮化,施以「哆效哩」等矮化劑,由於它的毒性太大、殘效期長,使根部黑腐,致使根部的功能喪失,葉片得不到充足的給養而出現焦尖,直至全株枯死。
7、缺素害:
有的人,為了使葉片濃綠和多發芽而常增大氮肥的比例,使肥料的三要素失去相對的平衡。最常見的是缺鉀症狀顯露,出現端部葉緣和葉尖枯焦。所以用肥別偏氮太過,注意根外補磷酸二氫鉀,也可在盆面撒施些「蘆葦草灰」。
8、病害:
最常見的根部疾患有根腐病、黑腐病、軟腐病、青枯病等累及根部,致使根部喪失功能,導致葉尖先後枯焦,繼而全株死亡。因此,每當新芽發育緩慢或葉片失神時,就應探查根部,如發現有問題,應起苗、洗凈、消毒重植。
對此病,重在預防,一般是,培養基質不要太潮濕,力求偏於,不要偏氮肥。春暖氣溫回升後,用800~1000倍液「敵克松」澆根,十天一次,續兩次,以後每季施一次,多可有效地防範於未然。
二、葉片生長異常
1、在生理上,有因偏施氮素,葉片過多幼嫩,抗逆性下降;有因噴葯肥,濃度過高,施量過大,淤積葉尖所造成的肥葯害;有因空氣濕度太低而引起的干焦;有因冬季保溫、水蒸氣淤積葉尖,溫度太低結冰的凍傷;有因葉尖長期與盆壁、培養基質接觸而引起的傷害;有因缺鉀引起的焦尖等,應針對致因,力避之。對噴葯噴葉面肥八小時後,最好再吸清水以洗掉葯肥、比較完全。
2、侵染性病害:
①焦尾病:其病特徵是:受侵染後,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褐色斑,稍呈下陷,並逐漸變成錢褐色於枯狀。②鐵銹病:其病特徵是:發病初期,葉背表面會鼓起許多鐵褐色,似芝麻大小的隆起物,當斑粒破裂,其孢子會隨風飄揚,四邊擴散。③鐵炮病:其病特徵是,多先從葉的端部葉緣出現病斑;其形由小到大,直至密連成片,其色由黃轉褐,最後變成黑褐色。
防治辦法是,避免偏施氮肥;匆過度密植,蘭盆別陳列得太擠;一旦發生病害,及時剪除染病部分(應多擴剪一二厘米),集中燒毀;其葯物防治,要注意噴及葉背,並要求隔天一噴,續三次,將可比較完全控制病情。其防治的有效葯劑有「億力」1000倍液;「益普丹」500倍液;「大生45」500倍液;「好速凈」80O倍液;「殺毒礬」500倍液。
三、如何區別生理病害與侵染性病害
生理病害的枯焦部分,色澤一致,沒有點塊斑,葉背斑部在潮濕條件下,沒有霉狀物釋出;浸染性病害是先有點斑,逐漸擴大連成片而致整段枯焦,其斑色由淺到深,最後變黑,在潮濕條件下,有霧狀物釋出。
❸ 蘭花銹斑病變
( 一)病害方面1.炭疽病 又名褐斑病,主要危害蘭葉,其症狀是葉面出現橢圓形病斑,由小到大,由黃變黑,嚴重時連片腐爛。大多在梅雨季節發生,散放孢子,傳染其它葉片。在廣州地區的7—8月,濕度80%以上,高溫悶熱時發病最盛。當發現時要立即剪除病葉,集中燒毀,清理周圍環境衛生,加強通風,減少水濕,隨即用多菌靈800倍液,或炭疽福美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噴灑。每10一15天噴灑1次,連續2—3次,即可抑制下來。 2.軟腐病 又稱細菌褐斑病。多在4—5月份發生,由雨水帶菌進入幼芽心內,出現水漬狀小斑點,由褐黃變為黑色,而至發臭死亡。當發生後要及時移到通風少濕的地方,並用葯棉吸出芽心水分,用1%的波爾多液,或代森鋅6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噴射,每隔10一15天1次,連噴3次。 3.根腐病 多在高溫多濕時發生。當盆土漬水、土壤板結、酸性較多、施肥過濃時鐮刀菌趁機侵入根部,使根逐漸腐爛,植株吸收不到養分而死亡。如在早期發現,應迅即換盆,把所有植料倒掉,剪除爛根敗葉,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把整株蘭花浸入15分鍾左右,取出洗凈晾乾,再用「促根生」稀釋清水3000倍,浸透30分鍾後晾乾,重新種在更新的植料之內,放置在通風之處,讓它逐漸恢復生機。 4.白絹病 大多危害墨蘭和建蘭。當高溫多濕時節,其病菌的菌絲體先從假鱗莖或葉片基部入侵,接著危害根部。經發生後葉片由下而上逐漸發黃乾枯,表面纏繞白色絹絲狀的菌束,慢慢擴展到全株.凡是感染此病的蘭根,都會中間通空,只剩下表皮,而假鱗莖亦只剩下纖維組織,呈現出葉斷根斷的乾死現象。要防止白絹病的發生,首先要在種植前選用干凈和消毒過的植料,不宜施用過濃的有機質肥料。當初發病時,立即進行換盆,改用新的植料。並用五氯硝基苯500倍液噴澆,或用滅菌丹或多菌靈600倍液將病株浸上20分鍾,再用清水洗凈晾乾,再用「促根生」稀釋清水3000倍浸透20分鍾,重新栽種,另放置其它地方,與沒有發病的正常蘭花隔離,以防再發生傳染。 5.病毒病 這病在各地都有發生,約有10多種。現常見的有蘭花葉病毒和齒蘭環斑病毒兩種。使葉上出現多種花紋的斑點,葉正面色淺,背面色深,繼而擴大至整葉枯黑而死。群眾稱之為「拜拉絲病」,被視為蘭花的「癌症」,對家庭養蘭和國蘭出口威脅很大。有些海外蘭商把染上此病的名蘭品種帶來內地以廉價出售。購買時要特別警惕,以免受騙。這種病毒病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什麼特效葯可以防治。如發生此病,應即清理燒毀,對用過的蘭盆、蘭具等均要徹底消毒。 6.日灼病 在缺乏遮光的地方,蘭花被夏天強烈的日光曬過,使葉肉內的一些葉綠素遭受壞死,繼而被病菌侵入而發生病變。其病狀多呈褐色或黑色斑點。防治的方法著重於加強蔭蔽設施,特別是防止中午的猛烈陽光照射。 至於有些衰老的蘭葉發黃,或有些葉尖乾枯,不一定都是由於病菌引起,大多是由於栽培管理不善而出現的生理現象。這就需要注意改善水肥條件,增加空間濕度,經常通風換氣等方法求 (二)蟲害方面 1.介殼蟲 俗稱「蘭虱」。為常見的主要害蟲。一般危害較重的有盾蚧、條斑粉蚧、褐圓蚧、紅蚧等。多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發生。常粘附在蘭葉的葉脈和葉面上,即使該蟲被殺死後,其介殼仍附著不脫。發現後可用40%的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用5%的馬拉硫磷800倍液,或用50%的敵百蟲250倍液噴射2—3次即可殺死。必要時再用人工將介殼抹除。 2.蚜蟲 常見的有桃蚜、棉蚜等。常危害蘭花植株。它白色肉質、數量較大。在天氣乾燥時容易發生.其分泌物常誘致煤煙病等發生,轉移危害其它花草。可用20%的樂果乳油加水500倍,或505@辛硫磷乳油加水2000倍噴射2-3次便可殺滅。 3.蟎類 為軟體小動物,圓形,繁殖很快,主要危害葉片,有時也危害花朵,常見的紅蜘蛛危害較多。經發生後可用蟎必死可濕性粉劑加水1000倍,或用殺蟎松加水1000倍噴殺。 4.薊馬 薊馬的成蟲和若蟲均體型細長,黑褐色。其生活周期很短,發生代數較多,常危害蘭花葉片。 (三)蘭株在培養中常見病症的診斷防治 就大多數人來說,蘭花高貴嬌生慣養,在日常管理中最費心思的莫過於對蘭株生長的異常情況(如根細嫩,瘦弱,或衰敗壞死,葉有黑斑、褐斑、銹斑、葉燒,葉干失水,整株蘭花衰敗黃化,新芽長出就壞死等)的防治處理了。 蘭株出現異常情況首先要分清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環境因素,營養因素,還是病蟲害因素造成的,找出原因後,才能對症治療,使您的蘭花能驕傲地向人們展示。如若不然很可能盲目地去處理蘭株的病症,盡管懷著美好的願望,而於事無補,這種病症沒減輕,而其它病症又出現了.只好暗自後悔。 下面就將蘭株在培養中常見的病症如何診斷防治的知識介紹給蘭友。 (1)根尖——腐爛 根尖常久接觸培養土的積水,且通風不良,致細菌繁衍潰爛而引起。 種植時蘭株動搖使蘭根擦傷根尖,以及油、煙、汗濕觸傷根尖受傷害所引起。 防治:在換盆、種株時,不要觸及根尖,植後注意排水通風良好則可防止。 (2)爛根——呈黑爛 觸傷根尖未愈而澆水,使細菌繁衍所致,預防法與根尖治法同。 根部呈空心無肉,為細菌類蠶食,也有蟲類吞食,過濕或過干而發生黑網。 防治:種植時經消毒殺菌後,風吹至半干後再種植,則可防治。 (3)生長點——呈乾性 生長點暴露培養土外,經日曬風吹所致。 球莖種植太深積水,不通風,使生長點腐爛。 防治:避免以上情況發生,則可起防治作用。 (4)芽——易生銹斑綉 爛芽是當芽開葉時芽心積水,經日曬所致。 若氣溫高,蘭株在未回復正常溫度時澆水,致使芽易生銹斑,非常嚴重。防治方法:注意高溫和澆水時不可積在芽內。 (5)芽苞——株莖枯乾 苞葉枯乾,為天氣悶熱,通風不良,澆水把苞葉悶熱所致。 若苞葉呈黑爛時,為培養土過濕,或培養土過久未更換而細菌感染所致。 (6)假球莖——皺縮 假球莖逐漸皺縮,數星期或數月之後,葉片呈黃綠色。因澆水不足,以樹皮為栽植料者易發生,或長期低溫所致。 受灼焦成斑塊狀,因陽光太強,引起日燒病,應給於遮蔭。 (7)葉——變黃或變紅 老葉片變黃,脫落,屬正常老化現象。 葉片變成黃綠,其他各部份正常,因光照太強所致。 葉片變成紫紅色,以新葉較明顯。因紫外線,缺氮或低溫傷害所致。 新生葉片先端似被灼焦,嚴重時基部枯死,盆中根部會死去,但不感染。因施肥太多.栽植材料中養份積存太多所致,宜洗去過多養分。 嫩葉初呈鉤狀,後從葉尖和葉綠向內死亡,植株缺鈣所致。 嫩葉基部淺綠,從葉基起枯死,葉捻曲,植株缺硼所致。 (8)花苞——變黃或苞口不展開 花苞變黃再變褐色,因濕差太大或受乙烯污染所致一. 花苞粘合不易展開,濕度太低所致。 變質花苞,由遺傳因素或不明生理因素所致。 (9)花蕾——不生長 花蕾不生長,因遺傳因素或夜溫度太高所致。 花蕾黃化,呈橙紅色狀,不久即脫落,是乙烯污染所致。 密液凝固使花萼前端粘合而不能正常展開。因溫度太低,在蝴蝶蘭,卡特利亞蘭,萬帶蘭中均會發生。 (10)花朵——未成熟即凋謝 唇瓣基部變紅色,受低溫傷害。 唇瓣呈異常之紅而凋謝,因花粉塊脫落或已受精所致。 唇瓣外緣變色而枯,部分花朵畸形,是由於受光線照射太久。 未成熟即凋謝,同時子房部位變黃色或粉紅色,受乙烯污染所致。 (11)蟲、蟻——致病害 因蟲,蟻所引起致病害,只要把蟲蟻殺滅即可,以後繼續預防。 葉、芽、生長點、球莖、根的腐爛等,皆因天氣悶熱,溫度高,澆水不慎,盆土積水而通風不良所致。 (12)肥害、葯傷 肥傷即下肥過量,使蘭株生長抗拒能力受阻而致枯萎。 為了芽數增加,不擇手段多施肥,在一至二年內生長數量可觀,但老株葉子有枯黃,根部皆已腐爛,嚴重時,即成長一芽,枯一芽。 由於施肥過量,積存太多,致使蘭株無法消化而中毒素,傳給小芽,使長成後產生了「拜拉斯」病,這是養蘭人為追求數量而不擇手段的最後結果。 (四)蘭花缺素症的診斷與處理 在栽培蘭花的過程中,要使蘭花生長好,開花多而艷麗,除需要適當的陽光、濕度和通風外。還必須要供給適量的肥料。對於肥料如何配製和應用以及對蘭花的功用如何,首先要對肥料要素有一定的認識。如氮能促蘭花生長快,葉色濃綠;磷能使蘭株充實,根系發達,形成花芽;鉀能使蘭株細胞各組織充實,增加抵抗各種病害的能力;鈣能促根尖,和芽尖的生長;鎂能調節光合作用,控制病斑蔓延;硫能促進葉綠素的形成;硼能改善氧的供給,並促進氮素代謝;鋅是活化劑:鐵是植物氧化還源劑,也是生成葉綠素必不可少的元素;錳在醣類積累和運轉上有重要作用;銅是植物體內氧化還原酶,和呼吸作用相關。當蘭花缺少某一種元素或微量元素時,就會出現各種症狀,我們要予以診斷,並加以處理。 蘭花某些症狀是指某一種元素缺乏而出現的一些典型症狀。有時一種元素過多,也會出現其他一些症狀。如氮肥過多,形成莖葉徒長,株體軟,容易引起蘭根腐爛,抗病能力減低,不易起花;磷肥過量時,葉片退綠黃化,抑制蘭花生長等。因此,在實踐中必須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才能作出定論,做到對症用肥。
❹ 蝴蝶蘭得了鐵銹病怎麼辦
( 一)病害方面1.炭疽病 又名褐斑病,主要危害蘭葉,其症狀是葉面出現橢圓形病斑,由小到大,由黃變黑,嚴重時連片腐爛。大多在梅雨季節發生,散放孢子,傳染其它葉片。在廣州地區的7—8月,濕度80%以上,高溫悶熱時發病最盛。當發現時要立即剪除病葉,集中燒毀,清理周圍環境衛生,加強通風,減少水濕,隨即用多菌靈800倍液,或炭疽福美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噴灑。每10一15天噴灑1次,連續2—3次,即可抑制下來。 2.軟腐病 又稱細菌褐斑病。多在4—5月份發生,由雨水帶菌進入幼芽心內,出現水漬狀小斑點,由褐黃變為黑色,而至發臭死亡。當發生後要及時移到通風少濕的地方,並用葯棉吸出芽心水分,用1%的波爾多液,或代森鋅6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噴射,每隔10一15天1次,連噴3次。 3.根腐病 多在高溫多濕時發生。當盆土漬水、土壤板結、酸性較多、施肥過濃時鐮刀菌趁機侵入根部,使根逐漸腐爛,植株吸收不到養分而死亡。如在早期發現,應迅即換盆,把所有植料倒掉,剪除爛根敗葉,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把整株蘭花浸入15分鍾左右,取出洗凈晾乾,再用「促根生」稀釋清水3000倍,浸透30分鍾後晾乾,重新種在更新的植料之內,放置在通風之處,讓它逐漸恢復生機。
❺ 如何識別與防治蘭花銹病
銹病也是蘭花世界性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卡特蘭、樹蘭、蕾麗蘭、文心蘭專、鶴頂蘭、蝦脊蘭屬、香果蘭等。病原是銹菌類,如鞘銹菌(Coleosporium)、駝孢銹菌(Hemilleia)、孢銹菌(Sphenospora)、夏孢銹菌(Uredo)、單孢銹菌(Uromyces)等許 .. 銹病也是蘭花世界性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卡特蘭、樹蘭、蕾麗蘭、文心蘭、鶴頂蘭、蝦脊蘭、香果蘭等。病原是銹菌類,如鞘銹菌(Coleosporium)、駝孢銹菌(Hemilleia)、孢銹菌(Sphenospora)、夏孢銹菌(Uredo)、單孢銹菌(Uromyces)等許多種類。通常在葉的上下表面,較少在莖上出現凸起的小皰,內含黃色、橙色、銹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狀孢子。銹病並不致命,葉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長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葉外,可用65%代森鋅粉劑500―600倍液或含銅殺菌劑噴灑。
❻ 企黑蘭花新葉片上很多紅色斑點。是什麼病應該怎樣處理
出現這樣的狀況是鐵銹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銹病,這種情況的話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使用一些石榴合劑或者是甲托溶液噴灑一下。
❼ 蘭花開花就變鐵銹色是什麼病害
蘭花開花就變鐵銹色,我覺得應該是氣溫的原因而不是什麼病蟲害的緣故,所以你可以根據氣溫進行調節它的溫度,這樣是比較好的。
❽ 蘭花葉尖乾枯怎麼回事
盆栽蘭花葉尖乾枯甚至整葉枯萎,主要原因是蘭花炭疽病和圓斑病。該病專在梅雨季節或夏秋屬之交高溫多雨時大量發生,可在易發病期噴灑50%多菌靈1000倍液或50%克菌丹500倍液,10天1次,連噴3~4次作預防。家庭可購買小包裝殺菌農葯。
蘭花遭受凍害或晚霜危害時,也易形成葉尖乾枯或變色。因此,冬季氣溫在0℃以下的地區,入冬前要把蘭花移置室內通風向陽處。春天移置室外時,要注意避免晚霜危害。傳統經驗「春不風、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對防止蘭葉乾枯大有好處。
對於葉尖已乾枯的蘭葉,可用剪刀(最好經酒精消毒)按「Λ」形在乾枯部分以下10毫米處剪去,以保持滿盆綠色,如剪後再噴上述殺菌劑則更好。
❾ 我養的蘭花葉尖枯黃是怎麼回事
蘭株葉片焦尖病,多數是由於水漬、日灼、氣悶、凍傷、缺素、肥、葯漬傷和生理性、侵染性爛根所致,生理性的葉尖枯焦部分,色澤—致,沒有界色點斑痕,其背面也無浮門的異色粒狀或絲狀物釋。發現蘭葉焦尖後,應光認真觀察、分析致病原因,排除生理病害的致因後,再從侵染性病害來辨認。 1.鐵銹病鐵銹病的病原為駝孢銹菌(Hemilleia) 鐵銹病,俗稱沙斑病,是危害蘭株葉端背的主要病害,為世界性蘭花病害之�6�1。病原菌入侵後,葉端背表層鼓起許多芝麻粒大小的鐵褐色凸狀物。數日後,凸狀物破裂,露山銹色粉狀物,即病菌孢子。孢子隨風飄揚,重復侵染蘭株。由於早期病斑細小,色彩不明顯,因此在葉面上不易覺察到。待到能發現病斑時,其病菌孢子已擴散了。這就給病情測報、防治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其防治辦法是經常檢查葉端背,噴葯防病時注意噴及叫『端背。治療本病的對症農葯是:億力1000倍液,粉銹寧,「大牛45"500倍液,世高 6000倍液,萬佳生600倍液,敵力康1 000倍液等。預防可噴施代森錳鋅500倍液。 2.褐銹病褐銹病的病原為夏孢銹菌(VredoJaponica)。該病菌從葉背氣孔入侵,最初在葉面邊緣出現淡褐色至橙黃褐色的細小斑點,然後逐漸擴大,蔓延成片,直到葉片枯落。病斑連成片時,斑色轉黑,斑緣常有黃暈。該病常在寒流襲來的早冬和氣溫剛回升的仲春,基質過分潮濕I時發生。 防治該病的顯效葯劑是施保功1 500倍液,蘭威寶800倍液和敵力康1000倍液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代森錳鋅的500倍液對陔病有預防作用。 3.枯尖病枯尖病的病原為葡萄孢真菌(Botrytis spp)。. 枯尖病病菌侵染葉端時,葉端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酌褐色斑。—旦病斑密連成片,葉端便告枯死,病斑上即長出黑色孢子囊。該病的最大特點是,病斑與健康組織的界限非常整齊。 該病的對症顯效葯劑是,施保功1 500倍液和敵力康1 000倍液,50%苯菌靈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