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之醉

荷花之醉

發布時間: 2022-04-26 20:20:42

荷花的缸古人雅稱

荷花的別稱有:蓮花、芙蓉、金芙蓉、芙蕖、六月花神、菡萏、玉環、溪客、水芝、水宮仙子、藕花、水華、澤芝、荷華。這些稱呼大多數是來自古代文人的作品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用來形容荷花的詩句,其中的「蓮葉」指的就是荷花的葉子。
荷花(學名:Nelumbo SP.;英文名稱:Lotus flower):屬毛茛目、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17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
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歷來為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

②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什麼意思

醉酒後泛舟碧波之中,任小舟自在漂流,直至飄到繁花叢中(應當是荷花)。
意境很美。

③ 贊美荷花的句子

1、荷花不僅沒有牡丹那樣華麗高貴,而且沒有桂花那樣十里飄香。既沒有梅花那樣頑強不屈,也沒有水仙那樣朴實秀麗。但是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2、荷花是一種純潔的花朵。人們常說它,「出污泥而不染」。荷花長在湖裡的淤泥里,它的根就深深地扎在那裡。荷花沖出水面後,卻一點也不臟。而是秀美的、干凈的、大方的。人們愛荷花,或許就正愛這一點吧!

3、荷花從不和別的花爭奇斗艷,也不和別的.花比美,只是孤獨地立在水中,默默無聞地站著,站在水裡,站在風里,站在雨里。送走一個晚霞,又迎來一個朝霞。可是,它的生命是很短暫的,只能過一個夏季。可人們都會記住它代表正直、光明、善良與真誠。

4、瞧它開得多美麗,一朵朵露出了甜美的笑臉,有的只有兩三片花瓣,好像一個害羞的小泵娘,花瓣落了結出了一個個碧綠的小蓮蓬,小蓮蓬很害羞,一直低著頭。荷池清香陣陣,姿態萬千,我疲憊的心情一下子變輕鬆了。一陣微風吹過,粉紅的荷花們翩翩起舞,真像一位位偉大的舞蹈家,站在碧綠碧綠的大圓盤之間跳美麗的舞,風過了荷花們又像戰士一樣筆直地站在那裡,不怕風不怕雨。

5、荷花不僅艷麗迷人,婀娜多姿,香氣純正,意味清新,既可供人觀賞,又可供人食用葯用,更可貴的是,不像浮萍,隨波逐流;不像紅柳,孤芳自賞;荷花不畏炎夏的威力,不懼晚秋的欺凌,不怕蟲害的噬咬,歲歲夏夏,周而復始,造福人類。

④ 中國古代民間有哪些關於荷花的傳統

荷花之神話故事

(一)蓮荷花
荷花是人人皆知個個喜愛的花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喜歡生長在池塘、湖泊等淺水中。它依靠上年留存在水下泥土中的根莖即蓮藕,在每年的春天生根發芽,在夏天展葉開花,在秋季膨根為藕結子成蓮。
荷花的根莖最初細瘦如人的手指一般,它的白色入泥部分稱為藕,俗稱蓮鞭,蓮鞭有一個個的節,節再生出新的蓮鞭,盤根錯節,形成它的水下世界。每個節向下生出須根,紮根於水下的淤泥之中;時當每年夏秋荷花生長末期,蓮鞭入土部分膨大成藕,可用作明年春天萌生新株之用。
荷蓮向上伸展荷莖,抽出一片片葉子和一個個花苞,形成它的水上世界。荷莖上有又細又密的茸毛,綠色的葉片成橢圓形,花有淡紅色、白色等數種,花瓣有單瓣、復瓣之分。花謝後形成蓮蓬,內生多個堅果,俗稱蓮子。
荷花全身都有益於人類:蓮藕可供食用,蓮子是滋補佳品,花葉能供人們觀賞,它的藕節、蓮子、荷葉等是中醫治病的好葯材。荷花生長的地方,還有凈化水質優化環境美化風景的作用。
荷花憑藉它的綠葉紅花,形成色彩艷麗、婀娜多姿的風格,是一種受人們歡迎的觀賞花卉,被歷代的文人譽為「翠蓋佳人」。與人間佳人不同的是,荷花的美是天然的美、自然的美,沒有一絲一毫的人工裝飾,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詩句,就形象地概括了荷花的這一特性。不僅如此,荷花還以它「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被眾多的墨客稱為「花中君子」,常常以它為喻,贊譽那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具有高風亮節的人。
(二)三月三的傳說(荷花傳說)
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廟和一個庵。廟里一個和尚與庵里的一個尼姑相好,隨著日子的長遠,兩人的恩愛與日俱深。可是,同是出家人,不能結成夫妻,只能時常暗中相會。
有一年的三月三,他們在一個湖邊相會,被一個叫花子發現了。那叫花子本也是無意中路過,無奈黑夜裡那叫花子的形象頗似她庵中的住持,尼姑嚇慌了,一慌之下竟跳湖自盡了。和尚見尼姑跳到湖裡去了,他也不知那湖水的深淺,一心只想救起尼姑,結果也被淹死了。叫花子撞到和尚與尼姑的好事後,難為情地急急走開了。可是緊接著聽到兩陣水響,又聽到和尚在水中呼喚尼姑的聲音,料是尼姑含羞自盡,想想全是自己的過錯,於是就急忙轉身,趕緊跳到湖裡救人。怎奈他們都不識水性,最後都被淹死在湖裡。這一幕悲喜劇,世人誰也不知,唯有土地菩薩全都看在眼裡。他同情他們的遭遇,可是卻不能救活他們,因為那和尚與尼姑畢竟犯了佛門的戒律!
和尚與尼姑的屍體很快被湖裡的大魚吃掉了,骨頭飄到一塊兒,漸漸沉入湖底的淤泥中。魚兒嫌叫花子身上有股臭味,而沒有吃他的屍體,叫花子的屍體便浮到了水面上。和尚與尼姑都覺得自己死得冤枉,雙雙向土地菩薩訴冤,說:「我們在人世不能成為夫妻,能不能讓我們沉入淤泥的屍骨節節相連,並給予一點生機?」土地菩薩說:「因為你們違犯佛門的清規,死後只能與污泥為伴。但念你們都是人,人世間男女相愛並無過錯,故准許你們的屍骨在污泥中節節相連,恢復生機。」
和尚與尼姑的魂靈見土地菩薩應允了,又得寸進尺,要求每年出來看一看世界。土地菩薩心腸軟,竟也答應了,但是規定他們不能離開污泥。每年要到他們的忌日三月初三才能鑽出水面探看世界。
叫花子的魂靈見和尚與尼姑都獲准恢復生機,也前來向土地菩薩說:「雖然和尚與尼姑的死是我害的,可我是無意的,能不能也讓我恢復生機,每年到世間玩一段時間?」
土地菩薩覺得叫花子言之有理,便說:「好吧,你就變一條水蛇,每年三月初三去看世界。」
後來,和尚與尼姑的白骨長成人類喜歡吃的蓮藕,節節相連,節節有孔,以示他們心心相通,節節之間長滿細絲,即使折斷,也可相連。和尚讓自己長成荷葉,尼姑讓自已長成荷花,每年三月初三,荷葉先捲成尖角鑽出水面的,然後才慢慢舒展開來。荷花本來也是在三月初三鑽出水面的,怎奈她對過去的事感到難為情,要待荷葉長大了、長多了,她才從空隙里羞答各地鑽出來。
水蛇當然不會害羞,每年三月初三,他便迫不及待地從土洞里鑽出來。
因此,便有了「年年有個三月三,蛇出洞來藕出簪」的諺語。

⑤ 醉在荷花七月開

時光之筆寫暖了七月的美麗,聽風兒在窗外呢喃,彷彿在說槐花謝了,荷花紅了,那些溫潤的故事在七月天里生動了。再美好的風景也會隨著季風而遠去,而那些曾經綻放的風情像碧玉一般泊在心裡,無法抹去,也無法釋懷。我以靜默等雲朵從我的眼前飄過,就這樣守著一窗風輕,用一懷柔情書寫最美的夢,擁曉月而眠,夢里,有蓮荷開在身邊。美麗的荷花,空氣中流淌著清香的味道,這樣的季節是詩意的,吟一闕詩詞,望一山碧綠,靜聽花開的聲音,讓溫婉的時光在指尖捻成最美清韻。好想,尋一處風景清幽的地方,有微微的風輕撫在臉頰上,清泉流淌,你橫笛長歌,白衣勝雪,等我畫一場浮世清歡,彈高山流水,挽薄風入弦,與你,相依雲水間! 我在一眼的碧綠中,守著心的一方靜寂,看雲兒在藍天悠悠,雖然七月的天氣是灼熱的,其實是喜歡這樣花開的季節,風輕雲淡,山青水綠,給人溫和清純的感覺。一直喜歡月白,還有荷花。一個可明亮心房,一個能在心中芬芳,哪一個都是美好乾凈的溫柔所在。一直認為,最好的感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更加清新美麗,所以無需執意要求結果,一切隨緣,隨心,就如你說,心在,情意就在,牽掛就在。感情亦如作畫需要留白,說與不說無關緊要,那淡淡的想念,如月下的紅蓮,淺淺的在心湖開著,散發著清香的氣息,這樣的感覺若是你懂,即便隔著一水的距離又如何?! 對於蓮荷,我有一份說不出的鍾情, 想著在朗月清風下,青青的池塘,蓮在水中央,我在水一方,我知道,你就在離我不遠處,看荷與蓮細細的呢喃;看魚兒與碧水輕輕的纏綿;看雨滴滴落清池,化著碎鑽點點。絮絮的低語里,都是深情厚意。七月,我的夢里夢外,都在等待著蓮荷的盛開,即便是在沒有星月的夜裡,也有暗香涌動。喜歡在這樣的夜裡想你,回想一起走過的點點滴滴,那些溫暖的情節與碎碎的絮語構略成一條清澈的溪流,緩緩的淌在我的心裡。月色溫婉,琴聲悠揚,心靈漫步於時光的彼岸,在淡淡的清風里,承接一種叫做相守的清歡,一種情懷,在月下獨舞。思緒,在涓涓流淌的清韻里,不肯離去。指尖的記憶,沾染著眉心,熏染了七月的花巷! 一朵柔美的念想,穿越千里的煙波,翻飛絲絲縷縷的心事,結繭成綿綿的相思。是七月的荷風,氤氳了層層疊疊包裹的夢,才潤濕了幾近枯澀的心蕊。沉睡了千年的蓮子,終於,在心裡開出一朵素潔的花來。清香遠溢,凌波翠蓋,池塘中吐紅搖翠。站在花中央,層疊的情愫,漫過荷塘,花為誰香?一縷幽香漫過心田,一些久違的畫面,驀然就溢滿心海。我是你五百年前失落的蓮子么?一念間,仿若在夢里,期許著,你恰好來,我恰好在。光陰的路上,我們沒有太多的幽怨和遺憾,落入紙上的是一段段溫婉清淡的時光,在清風朗月下,看荷有情,看水有意。那些相伴走過的*子亦是生命里的精彩。感念,歲月不老,你安好,我依然 !

香飄粽情五月來,
醉在荷花七月開。

端午節安康請釆納

⑥ 寫一首荷花的詩

1、小池

宋代: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里柔和的風光。小荷葉才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隻小蜻蜓立在上頭。

2、昭君怨·詠荷上雨

宋代:楊萬里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譯文:夏日午眠,夢見盪舟西湖荷花間,滿湖煙水迷茫、荷花清香撲鼻。突然如篩豆般的陣雨敲擊船篷,發出「撲」、「撲」的聲音,把我從西湖賞荷的夢境中驚醒。

以為是在西湖賞荷,卻原來是在家中午休,遇急雨擊池中荷葉把我驚醒,夢醒後觀庭院荷池,急雨敲打荷葉,雨珠跳上跳下,晶瑩的雨點忽聚忽散,散了如斷線的珍珠,四處迸射,使人眼花繚亂,最後聚在葉心,像一窩泛波的水銀,亮晶晶的。

3、贈荷花

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譯文:世上人們對待花和葉的態度不一樣,把花栽在銅盆中,花葉只能落在土裡化為塵土。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相映,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荷花與荷葉長久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真是讓人愁苦至極。

4、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譯文:西湖風光好,荷花開後清香繚繞,劃船載著酒宴來賞玩,用不著旌旗儀仗,自有紅花為幢綠葉為蓋隨船而來。

彩畫遊船駛進了荷花叢的深處,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煙霧夾著微雨,在一片音樂歌聲里,船兒載著醉倒的遊客歸去。

5、采蓮曲

唐代: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譯文:菱葉隨著水波飄盪,荷葉在風中搖曳;荷花深處,采蓮的小船輕快飛梭。采蓮姑娘碰見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說話卻低頭羞澀微笑,哪想頭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⑦ 由「吾輩縱舟 ,酣睡於十里荷花之中 ,香氣拘人 ,清夢甚愜」想到的詩句

是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都寫的是荷花,贊美來了芙蓉出於清水,有大自然天然去雕塑的自然之美

⑧ :十里荷花笑看人間牽手醉,下聯是什麼

上聯是,十里荷花笑看人間牽手醉,
下聯是,三秋桂子欣游世上並肩行。

————————————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春節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
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

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此說的根據是清代楹聯學家梁章鉅《楹聯叢話》引《蜀檮杌》,但據《楹聯概說》考證,梁章鉅在引用時將"以其詞工"改為"以其詞非工",《蜀檮杌》原文認為該聯是辛寅遜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一,還有將作者歸為孟昶兒子的。因而這副春聯作者到底是誰,仍是個懸案。

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因而對聯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對聯的要求
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都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1. 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3. 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復。
一、字句對等。
一副對聯,由上聯、下聯兩部分構成。上下聯句數相等,對應語句的字數也相等。
二、詞性對品。
上下聯句法結構中處於相同位置的詞,詞類屬性相同,或符合傳統的對仗種類。
三、結構對應。
上下聯詞語的構成、詞義的配合、詞序的排列、虛詞的使用,以及修辭的運用,合乎規律或習慣,彼此對應/平/衡。
四、節律對拍。
上下聯句的語流節奏一致。節奏的確定,可以按聲律節奏「二字而節」,節奏點在語句用字的偶數位次,出現單字佔一節;也可以按語意節奏,即與聲律節奏有同有異,出現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長的詞語,其節奏點均在最後一字。
五、/平/仄對立。
句中按節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聯對應節奏點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單邊兩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聯,各句腳依順序連接,/平/仄規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遞換,傳統稱「/平/頂/平/,仄頂仄」。如犯本通則第十條避忌之,或影響句中/平/仄調協,則從寬。上聯收於仄聲,下聯收於/平/聲。
六、形對意聯。
形式對舉,意義關聯。上下聯所表達的內容統一於主題。

⑨ 吾輩縱舟 ,酣睡於十里荷花之中 ,香氣拍人 ,清夢甚愜。

「吾輩縱舟 ,酣睡於十里荷花之中 ,香氣拍人 ,清夢甚愜。」
指張岱的理想生活。
語出《西湖七月半》
西湖:即今杭州西湖。七月半:農歷七月十五,又稱中元節。
原文: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簫鼓,峨冠盛筵,燈火優傒,聲光相亂,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樓,名娃閨秀,攜及童孌,笑啼雜之,環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聲歌,名妓閑僧,淺斟低唱,弱管輕絲,竹肉相發,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躋入人叢,昭慶、斷橋,呼嘈雜,裝假醉,唱無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輕幌,凈幾暖爐,茶鐺旋煮,素瓷靜遞,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樹下,或逃囂里湖,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歸,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會。以故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喝道去。轎夫叫船上人,怖以關門,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族擁而去。岸上人亦逐隊趕門,漸稀漸薄,頃刻散盡矣。
吾輩始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席其上,呼客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頮面,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拉與同坐。韻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於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

打字真累!!!

⑩ 晚風吻盡荷花葉 任我醉倒在池邊。這句話 相對的是什麼

晚風吻盡荷花葉 任我醉倒在池邊

月光看遍人情暖 遊人思鄉愁無盡

熱點內容
風恆技法盆景 發布:2025-09-19 21:40:09 瀏覽:621
瑩瑩丁香 發布:2025-09-19 21:29:05 瀏覽:877
威海情人節哪裡吃飯 發布:2025-09-19 21:17:55 瀏覽:671
香河綠植店 發布:2025-09-19 21:11:51 瀏覽:930
綠竹盆栽 發布:2025-09-19 20:51:49 瀏覽:156
黃連木花語 發布:2025-09-19 20:47:02 瀏覽:648
鑽石玫瑰折法圖解視頻 發布:2025-09-19 20:36:04 瀏覽:249
聯系情人節 發布:2025-09-19 20:12:39 瀏覽:866
花插花瓶就蔫了 發布:2025-09-19 20:02:20 瀏覽:803
美麗一朵小花 發布:2025-09-19 20:02:19 瀏覽: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