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粽子
⑴ 做粽子沒有蘆葦葉可以用別的代替嗎
首先,我想說的是包粽子沒有蘆葦葉,是可以用其他的葉子代替的。而且,不同的地方,用的粽子葉會有一定的差異。生活當中人們常用的粽子葉有蘆葦葉、芭蕉葉、荷花葉等。但是用的比較多的還是蘆葦葉。為什麼呢?因為蘆葦葉大小合適,同時自帶清香,煮熟的粽子會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同時蘆葦葉大小適合,包出來的粽子個頭不大不小,剛好合適。所以大部分人都選擇蘆葦葉。如果在沒有蘆葦葉的地區,那怎麼辦呢?上面說了,可以用其他葉子代替。那麼粽子葉的選擇有什麼標准嗎?一般來說有以下3條標磚。
第一、葉子的大小要合適,這樣包起來相對容易一些,也比較均勻,好看。試想一下,如果葉子很大,首先清洗九有些困難,同時粽子本身的個頭是不大的。如果葉片太大,會給包粽子的人造成一些不便。正常情況下,一個粽子是需要2-3片葉子來包裹起來的,小而嚴實。葉子太大可能會留有一些空隙。在煮粽子的時候會進水,水和糯米直接接觸,這樣煮出來的粽子就不好了。而且容易腐爛,變味。
總的來說,包粽子沒有蘆葦葉也可以要其他的葉子代替,符合以上3條標准就行。另外還想補充的是,粽子煮的就一些會更好吃,葉子的味道和糯米融合充分融合在一起。一般要煮10個小時以上。
⑵ 荷花連花清瘟可不可以吃肉粽子
可以吃,不過粽子黏膩,不好消化,不要多吃,吃完運動運動。
⑶ 端午除了吃粽子還吃什麼
端午節吃粽子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習俗,但是不同的地方,除了粽子之外還會吃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在我們福建這兒,端午節就會吃一種叫做“面餅”的東西。
就是將麵粉加入雞蛋、水進行調和,調成糊狀。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入韭菜、花蛤肉、蟶肉等等,用於提鮮,味道會更好。福建人嘛,就是喜歡吃海鮮。調好了之後,在鍋里倒入適量的油,然後舀一勺糊倒入鍋里。
在台灣,端午節這天還要吃桃子、茄子以及豆子。因為在台灣有古話,吃了這幾樣東西,就能夠長命百歲。所以,不同的的確端午節吃的東西還真不一樣。
⑷ 夢見在荷花池裡揀粽子,然後很多人來揀,揀完之後就看到天上有三隻或四隻像鳳凰的鳥飛來,然後我和別人坐
預示著你將得到貴人相助,能夠解決一切困難,勇往直前,最後獲得成功。
夢見鳳凰飛:預示夢者將會與大好機緣的能讓自己高攀的機會擦身而過。
夢見一群鳳凰, 大富大貴喜兆,家庭和睦,生意興隆。
⑸ 包粽子的蓮花葉是新鮮的還是用乾的
用新鮮的吧。
⑹ 鳥荷花蜘蛛粽子組成什麼成語
烏合之眾
[ wū hé zhī zhòng ]
基本解釋
像暫時聚合的一群烏鴉。 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⑺ 端午節為什麼要放荷花燈
是一種中國民間祭祀及宗教活動,用以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對活著的人們祝福。
放河燈的中國民俗起源甚早。原始社會,限於對大自然認識的局限,較長時間,人們認為火是萬物之源,成為頂禮膜拜的圖騰,吉祥溫暖的象徵,戰勝寒冷飢餓的神靈。
一些地區放河燈不限於七月半,三月三歌節、鍋庄節、上巳節、三月節,也放河燈。姑娘少女對這個習俗特別鍾愛,往往在節日夜,自製小燈籠寫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願順水飄流。
夏歷七月初七,是民間鵲橋會節日,又叫祈巧節、女兒節,人們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鵲橋,便在人間河流放燈,讓牛郎認路快步與織女相會。宋代以後不少文人詩文中有此記載。
在江南,病癒的人及親屬製作河燈投放,表示送走疾病災禍,時間自然不限於七月半。「紙船明燭照天燒」,就是對這一習俗的生動描述。江河湖海上船隻,見到漂來的燈船主動避讓,以示吉祥。
(7)荷花粽子擴展閱讀
端午的其他習俗
1、扒龍舟
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十分流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
扒龍舟歷史悠久,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龍舟競渡分為請龍、祭龍神、游龍和收龍等幾個版塊。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擇吉日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
2、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屬「籺」的其中一種。「籺」是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習俗。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其花樣繁多。
⑻ 荷花各部分的特點
荷花為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又名蓮花、芙蓉、芙蕖、菡萏等。在中國,荷花有著豐富的含義。首先,荷花一向被人們視為聖潔的象徵。荷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比如,在西雙版納,傣族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幾乎每個村寨里都有佛教寺院,荷花被佛教寺院定為「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之一,廣泛種植。其次,荷花也被人們當作美麗的化身,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就曾用「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來形容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楊玉環的容貌。「出水芙蓉」一詞則直到今天都還被人們用來形容國色天香、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最後,荷花還被人們用來比擬品行高潔,正直謙虛的君子,所以荷花也有「花中君子」的別名。
荷花全身都是寶。根狀莖白色,稱作藕,富含澱粉,橫生泥中,長而肥厚,截面多孔;種子橢圓形,大小如花生米,稱作蓮子。藕和蓮子均可食用,皆為營養品。葉片圓形,寬大,葉面綠色,葉背淡綠,既可代茶飲用,又是上乘的包裝材料,在西雙版納,人們常用荷葉來包裹烤魚、燒肉、糯米飯等食物,端午節時則用它來包裹糯米,蒸制四方形的粽子,稱之為荷葉粽或枕頭粽。荷花花朵碩大,花樣多種,有常見的只開一朵的單只蓮,有兩朵並開的並頭蓮,也有三朵並開的品字蓮,還有一花四面都有花心的四面蓮等;花色多種,有深紅、淺紅、粉紅、淡黃、純白等色,極富觀賞性。藕、藕節、葉、葉柄、蓮蕊、蓮房入葯,能清熱止血;蓮心入葯,能清除心火、強心降壓;蓮子入葯,能補脾止瀉、養心益腎等。
藕的橫斷面常常會有許多細長的絲彼此相連,所以中國人有一句成語叫作:「藕斷絲連」,用以比喻愛情方面表面上好像荷花產於我國南北各省,自生或栽培在池塘或水田內。蘇聯、朝鮮、日本、印度、越南、亞洲南部和大洋洲等均有分布。
⑼ 荷葉包粽子怎麼包
荷葉可以包粽子嗎荷葉包粽子怎麼包
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葉子是可以包粽子的。比如荷葉,那麼荷葉包粽子怎麼包?下面和小編一起看看怎麼用荷葉包粽子,希望對大家有用!
荷葉可以包粽子嗎
荷葉可以包粽子。荷葉作為包裹食物的材料很常見,但是好像的確沒有見過荷葉粽子,只有文字記載。荷葉是每年的6?9月收采,除去葉柄,曬至七、八成干,對折成半四形,曬干。夏季,亦用鮮葉或初生嫩葉(荷錢)。
葉子是這樣的:
做出來的粽子通常是這樣:
荷葉包粽子怎麼包
主料:
糯米1000克,豬腿肉600克
調料:醬油50克,白砂糖27克,鹽25克,白酒5克,味精1克
粽子的特色:形態美觀別致,箬香芬芳和潤,肉質酥爛鮮嫩,肥糯可口不膩。
1、選用7?10厘米寬的荷葉,放在開水鍋內煮3?5分鍾,使其回軟,撈起用清水洗凈,瀝干。
2、糯米放入淘籮,用清水淘凈,連籮靜置約15分鍾,瀝干水,將米倒入木盆內,加入糖20克、鹽15克及醬油50克拌勻。
3、將豬腿肉去皮,按橫纖維分別肥瘦切成長方小塊(每塊約重20克),放入大盆,加糖7克、鹽10克及味精、白酒,反復搓擦,使用料滲入肉內,直至泛出白沫時止。
4、左手拿荷葉2張,毛面朝下,寬度1/5相疊,右手另拿1張荷葉,光面朝上,約1/3相疊接在左手荷葉的尾部將荷葉接長,在總長的2/5處折轉,兩邊相疊約3厘米成漏斗狀。
5、左手托握荷葉,右手放入糯米40克,肉3小塊(二瘦一肥)按瘦、肥、瘦順序橫放米上,再蓋上糯米60克,鋪平,將長出部分的粽葉折轉,蓋住米,包成囚角矮壯長方枕頭形,用繩繞折至八成緊即可,照此法=逐一包好。
6、鍋中放水燒沸,然後將包好的粽子下鍋,水面要高出粽子約3?5厘米,用竹架和石塊放在粽上壓實,用旺火煮2小時,再用小火煮1小時即熟。
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荷葉有一種清香的味道,它非常的脆弱。而荷葉不只是長在蓮上面讓人觀賞的,它還有葯用的價值。荷葉中含有著荷葉鹼,含有著維生素C以及蓮鹼等多種的生物鹼。我們來看看荷葉的功效與作用。
荷葉含有蓮鹼(Roemerine)、原荷葉鹼(Pronuciferine)和荷葉鹼(Nuciferine)等多種生物鹼及維生素C。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荷葉食療作用:
荷葉味苦辛微澀、性涼,歸心、肝、脾經;
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濕,健脾升陽,散瘀止血的功效;
主治暑熱煩渴,頭痛眩暈,水腫,食少腹脹,瀉痢,白帶,脫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產後惡露不凈,損傷瘀血。中國自古以來就把荷葉奉為瘦身的良葯。因為荷花的根,(藕)和葉有單純利尿、通便的作用。
荷葉的葯性,荷葉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蓮的葉片。其化學成分主要有荷葉鹼、檸檬酸、蘋果酸、葡萄糖酸、草酸、琥珀酸及其它抗有絲分裂作用的鹼性成分。葯理研究發現,荷葉具有解熱、抑菌、解痙作用。經過炮製後的荷葉味苦澀、微咸,性辛涼,具有清暑利濕、升陽發散、祛瘀止血等作用,對多種病症均有一定療效。
⑽ 包粽子的葉子叫什麼
第一種,箬竹葉。這是市場上最常見的兩種粽葉之一,主要流行於南方地區。箬竹葉比較寬,而且足夠長,本身的韌性還很好。基本上3-5片箬竹葉就可以包一個粽子,可以說它天生就很適合包粽子。
第二種,蘆葦葉。這是市場上最常見的另一種粽葉,主要流行於北方地區。蘆葦葉在北方有很多野生的,它的寬度一般,但是長度很長,還比較厚實,常用來包三角粽子,蒸熟後還有淡淡的清香味。
第三種,槲樹葉。它也叫槲包葉,外形寬大厚實,像一隻巨大的手掌,有特殊的槲葉味。這種葉子主要在河南、陝西、山西境內。包的粽子是長條形,叫做「槲包」。在外地很少看到,很多人沒見過。
第四種,茭白葉。它也叫菰葉,是最古老的粽葉之一,現在只在少數地方還繼續使用。它的葉子比較細長,很適合包牛角粽,也叫「角黍」,是傳統的特色粽子之一。也是非常少見,很多人都沒吃過。
第五種,荷花葉。說起荷葉很多人都想起叫花雞,確實荷葉叫花雞味道特別香。其實用荷葉包粽子也是很有特色,它寬大厚實,一般多包四角粽,荷葉本身的清香味,讓糯米的香味更清新,口感更好吃。
第六種,芭蕉葉。芭蕉葉在南方很常見,一個個像蒲扇一樣寬大。一個芭蕉葉裁剪以後,可以包好幾個粽子。現在西南和華南地區,還有很多人喜歡用芭蕉葉包粽子,幾片葉子就夠用,一般都是四角粽。
第七種,柊葉。它也是一種非常寬大的葉子,葉子成長橢圓形,長可達半米,寬二十多厘米。主要生產在廣東、廣西和雲南境內,尤其廣西,年年包粽子都用柊葉。但外面很少見,也是很多人都沒見過。
第八種,勒古葉。這種葉子比較特別,它只有四五厘米寬,但是長可達一米,帶有特殊的香味。兩邊還有很多刺,用的時候要去刺、刮軟、煮熟,然後才能包粽子。現在廣東的茂名和湛江多用它包粽子。
第九種,竹筍包。它是竹筍的外衣,拔竹筍的時候把外衣剝下來,煮熟後就變軟了,可以用來包粽子,自帶竹子的清香味。這種做法在四川很常見,也是屬於傳統特色粽子之一,在別的地方也是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