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標簽紙
Ⅰ 蘭花怎樣種植
養蘭專用工具不能少,如天平(或以克為單位的桿稱)、量杯、溫度計、濕度計、鑷子、剪刀、放大鏡、PH試紙、葯棉、粗細篩子、噴霧器等。蘭花施肥、用葯很嚴格,要掌握比例行事,毛估不得。由於沒有天平、量杯,往往比例不當造成慘重的損失。天平、量杯不可少。蘭花生長與空氣的溫度濕度關系很大,越是嬌貴的品種越要當心,時時把好溫度濕度關,溫度計濕度計不可少。pH值最為養蘭人忽視,出了問題還找不到原因。有關資料指出,蘭花植料的pH值以5.5-6.5為宜。低於5以下,使鋼、鋅、錳、鐵有效性增加,毒害根系,並磷、鉀、鈣、鎂變成不溶性,造成根系腐爛。高於8以上,銅、鋅、錳、鐵有效性降低,根系無法吸收,也會枯死。蘭根生長短粗,褐色腐爛,葉尖焦,pH值很可能偏酸性,導致根腐菌、疫病菌、立枯菌大量繁殖所致。沒有PH試紙就不知道pH值,也不可少,其他工具雖然沒有上述嚴重,但有備無患。 盆簽就是插在盆緣的標簽。一種標明品種,寫上蘭花名字,防止時間長了搞不清楚。另一種標明上盆時間,同一時間上盆用同一種顏色,換盆時一目瞭然,不會搞錯。此簽可自製,將包裝用的硬塑料剪成10cm段即成。 盆,蘭花用盆以瓦盆為上,通透性好,易於發根。根發則葉茂,根壯則葉健。且瓦盆價格便宜,種植蘭花應以高腳盆,以利根的伸展。至於蘭花擺設時,可以套盆,根據觀賞角度需要,問題也就好辦了。 換盆,先將植株倒出,洗滌清凈,再用滅菌劑浸泡5—10分即可,不要浸泡時間太長,晾乾至發白發軟便可種植。換下來的盆要清洗干凈,並進行消毒,以待再用。換下來的土壤不要再用來種植蘭花,因很可能有菌,土壤的價值與蘭花的價值相比是微乎其微的,但可以用來種植其他植物,這是很好的利用方法。 分株,老盆蘭株較多時,可以進行分株,春蘭掌握在2-3株草為一叢,蕙蘭分株不少於 3株草為一叢,不然可能枯死、回落,切不可為了多發草剪成單株,春蘭可以多發草,但是小草,要達到開花得五年以上時間,種不好還會死亡,蕙蘭單株死亡率極高,這種辦法欲速則不達,極不可取。 上盆土壤經過曝曬,或其他辦法消毒,過篩分級,如要配成混合土,也要經過分級,按比例配成混合土,這樣比較合理。上盆時,土壤由下而上分級填充。混合土盆底要有排水層。底孔用篩網或盆片填充即可。 上盆時,植株扶正,根系整齊,不靠盆邊,土壤依次填充快到盆面時加以搖實,再加土用手輕輕壓實,盆面做好後加一層磚粒或仙土作為表面層,一是可以保持水分,達到上下干濕基本一致,二是澆水時盆土不會沖起來,三是盆面不易板結,也不易生雜草。種翠雲草並不理想。 上盆,盆不宜過大,蘭花要啟發,其根必至盆邊或盆底,盆略小些,其根伸展至盆邊盆底較快。尚未發現蘭葉繁茂健壯,其根只居盆中者,則所謂根深葉茂是也。換盆時間春分秋分前後為宜,但也按各人自己實踐,何時為最佳換盆時間而定。 盆栽蘭花還要選擇適宜的蘭盆。蘭盆可分瓦盆(泥盆)、紫砂盆、釉盆、瓷盆、塑料盆等。一般用深筒、有腳、底孔大的瓦盆和紫砂盆。瓦盆透水、透氣性好,價格便宜,宜作為大批盆栽蘭花之用。缺點是比較粗糙,不夠美觀。紫砂盆有一定的通透和保溫性,觀賞性也較好,是比較普遍採用的盆種。塑料盆比較輕,搬運較方便,目前在盆壁上增加了排水通氣孔,解決了塑料不透氣的難題,用的人也很多,瓷盆和釉盆,主要用於蘭花開花時做套盆,特別是在蘭花展覽會時應用,以提高其觀賞效果。 參考資料: http://www.30com.com/ceston/10.10.28.1.htm
Ⅱ 種植蘭花的過程,還有需要多少時間
養蘭專用工具不能少,如天平(或以克為單位的桿稱)、量杯、溫度計、濕度計、鑷子、剪刀、放大鏡、PH試紙、葯棉、粗細篩子、噴霧
器等。蘭花施肥、用葯很嚴格,要掌握比例行事,毛估不得。由於沒有天平、量杯,往往比例不當造成慘重的損失。天平、量杯不可少。蘭花
生長與空氣的溫度濕度關系很大,越是嬌貴的品種越要當心,時時把好溫度濕度關,溫度計濕度計不可少。pH值最為養蘭人忽視,出了問題還
找不到原因。有關資料指出,蘭花植料的pH值以5.5-6.5為宜。低於5以下,使鋼、鋅、錳、鐵有效性增加,毒害根系,並磷、鉀、鈣、鎂變成
不溶性,造成根系腐爛。高於8以上,銅、鋅、錳、鐵有效性降低,根系無法吸收,也會枯死。蘭根生長短粗,褐色腐爛,葉尖焦,pH值很可能
偏酸性,導致根腐菌、疫病菌、立枯菌大量繁殖所致。沒有PH試紙就不知道pH值,也不可少,其他工具雖然沒有上述嚴重,但有備無患。
盆簽就是插在盆緣的標簽。一種標明品種,寫上蘭花名字,防止時間長了搞不清楚。另一種標明上盆時間,同一時間上盆用同一種顏色,
換盆時一目瞭然,不會搞錯。此簽可自製,將包裝用的硬塑料剪成10cm段即成。
盆,蘭花用盆以瓦盆為上,通透性好,易於發根。根發則葉茂,根壯則葉健。且瓦盆價格便宜,種植蘭花應以高腳盆,以利根的伸展。至
於蘭花擺設時,可以套盆,根據觀賞角度需要,問題也就好辦了。
換盆,先將植株倒出,洗滌清凈,再用滅菌劑浸泡5—10分即可,不要浸泡時間太長,晾乾至發白發軟便可種植。換下來的盆要清洗干凈,
並進行消毒,以待再用。換下來的土壤不要再用來種植蘭花,因很可能有菌,土壤的價值與蘭花的價值相比是微乎其微的,但可以用來種植其
他植物,這是很好的利用方法。
分株,老盆蘭株較多時,可以進行分株,春蘭掌握在2-3株草為一叢,蕙蘭分株不少於3株草為一叢,不然可能枯死、回落,切不可為了多
發草剪成單株,春蘭可以多發草,但是小草,要達到開花得五年以上時間,種不好還會死亡,蕙蘭單株死亡率極高,這種辦法欲速則不達,極
不可取。
上盆土壤經過曝曬,或其他辦法消毒,過篩分級,如要配成混合土,也要經過分級,按比例配成混合土,這樣比較合理。上盆時,土壤由
下而上分級填充。混合土盆底要有排水層。底孔用篩網或盆片填充即可。
上盆時,植株扶正,根系整齊,不靠盆邊,土壤依次填充快到盆面時加以搖實,再加土用手輕輕壓實,盆面做好後加一層磚粒或仙土作為
表面層,一是可以保持水分,達到上下干濕基本一致,二是澆水時盆土不會沖起來,三是盆面不易板結,也不易生雜草。種翠雲草並不理想。
上盆,盆不宜過大,蘭花要啟發,其根必至盆邊或盆底,盆略小些,其根伸展至盆邊盆底較快。尚未發現蘭葉繁茂健壯,其根只居盆中者
,則所謂根深葉茂是也。換盆時間春分秋分前後為宜,但也按各人自己實踐,何時為最佳換盆時間而定。
盆栽蘭花還要選擇適宜的蘭盆。蘭盆可分瓦盆(泥盆)、紫砂盆、釉盆、瓷盆、塑料盆等。一般用深筒、有腳、底孔大的瓦盆和紫砂盆。
瓦盆透水、透氣性好,價格便宜,宜作為大批盆栽蘭花之用。缺點是比較粗糙,不夠美觀。紫砂盆有一定的通透和保溫性,觀賞性也較好,是
比較普遍採用的盆種。塑料盆比較輕,搬運較方便,目前在盆壁上增加了排水通氣孔,解決了塑料不透氣的難題,用的人也很多,瓷盆和釉盆
,主要用於蘭花開花時做套盆,特別是在蘭花展覽會時應用,以提高其觀賞效果。
Ⅲ 蘭花組培育苗用哪種培養基比較好
固體 滅菌
植物組織培養中常用的一種培養基是MS培養基。MS培養基的配製包括以下步驟。
培養基母液的配製和保存 MS培養基含有近30種營養成分,為了避免每次配製培養基都要對這幾十種成分進行稱量,可將培養基中的各種成分,按原量的20倍或200倍分別稱量,配成濃縮液,這種濃縮液叫做培養基母液。這樣每次使用時,取其總量的1/20(50 mL)或1/200(5 mL),加水稀釋,製成培養液。現將制備培養基母液所需的各類物質的量列出,供配製時使用。
大量元素(母液Ⅰ) mg/L
NH4NO3 33 000
KNO3 38 000
CaCl2·2H2O 8 800
MgSO4·7H2O 7 400
KH2PO4 3 400
微量元素(母液Ⅱ)
KI 166
H3BO3 1 240
MnSO4·4H2O 4 460
ZnSO4·7H2O 1 720
Na2MoO4·2H2O 50
CuSO4·5H2O 5
CoCl2·6H2O 5
鐵鹽(母液Ⅲ)
FeSO4·7H2O 5 560
Na2-EDTA·2H2O 7 460
有機成分(母液Ⅳ)
ⅣA
肌醇 20 000
ⅣB
煙酸 100
鹽酸吡哆醇(維生素B6) 100
鹽酸硫胺素(維生素B1) 100
甘氨酸 400
以上各種營養成分的用量,除了母液Ⅰ為20倍濃縮液外,其餘的均為200倍濃縮液。
培養基母液的配製和保存 MS培養基含有近30種營養成分,為了避免每次配製培養基都要對這幾十種成分進行稱量,可將培養基中的各種成分,按原量的20倍或200倍分別稱量,配成濃縮液,這種濃縮液叫做培養基母液。這樣每次使用時,取其總量的1/20(50 mL)或1/200(5 mL),加水稀釋,製成培養液。現將制備培養基母液所需的各類物質的量列出,供配製時使用。
大量元素(母液Ⅰ) mg/L
NH4NO3 33 000
KNO3 38 000
CaCl2·2H2O 8 800
MgSO4·7H2O 7 400
KH2PO4 3 400
微量元素(母液Ⅱ)
KI 166
H3BO3 1 240
MnSO4·4H2O 4 460
ZnSO4·7H2O 1 720
Na2MoO4·2H2O 50
CuSO4·5H2O 5
CoCl2·6H2O 5
鐵鹽(母液Ⅲ)
FeSO4·7H2O 5 560
Na2-EDTA·2H2O 7 460
有機成分(母液Ⅳ)
ⅣA
肌醇 20 000
ⅣB
煙酸 100
鹽酸吡哆醇(維生素B6) 100
鹽酸硫胺素(維生素B1) 100
甘氨酸 400
以上各種營養成分的用量,除了母液Ⅰ為20倍濃縮液外,其餘的均為200倍濃縮液。
上述幾種母液都要單獨配成1 L的貯備液。其中,母液Ⅰ、母液Ⅱ及母液Ⅳ的配製方法是:每種母液中的幾種成分稱量完畢後,分別用少量的蒸餾水徹底溶解,然後再將它們混溶,最後定容到1 L。
母液Ⅲ的配製方法是:將稱好的FeSO4·7H2O和Na2-EDTA·2H2O分別放到450 mL蒸餾水中,邊加熱邊不斷攪拌使它們溶解,然後將兩種溶液混合,並將pH調至5
Ⅳ 蘭花採集過程中要考慮什麼
中國大部分省區都有不同種類的半屬植物。一般來說,地生蘭多生於溫帶和亞熱內帶地區;附生蘭多生容於熱帶、亞熱帶地區。上山採集野生蘭,對於發現新品種,選擇優良雜交親本,均有著重要意義。在採集過程中,要考慮到選擇花期、提高成活率,當地氣候及當地蘭花土壤干濕。各地的生長環境不同等因素,同時要做好注意安全、防火、不誤闖禁區、做好採挖記錄等工作。在蘭花養殖、經營過程中,由於蘭商對一些新奇蘭花品種的瘋狂炒作,曾一度使得蘭花的價格異常升高,不斷出現「天價蘭花」。在巨大經濟利益驅使下,出現了對野生蘭花資源的大規模毀滅性採集,並導致不少蘭花野生境地遭到極度破壞。為此,國家採取了設立禁采保護區、建立品種保護級別、完善野生資源立法,以及對不法採集者嚴加處罰等保護措施。從長期、有效利用蘭花資源,尊重、崇尚環保的角度出發,蘭友們應當樹立科學、合理、環保、守法的蘭花採集意識。蘭花分別為貴陽市市花、浙江省花。
Ⅳ 法證先鋒||中,提到的vetiver 岩蘭草精油是哪個公司的產品啊!
這些都是杜撰的,不是真的牌子,不然就有做廣告的嫌疑了,他們喝飲料都會把鈔票撕掉或者貼上一圈紙
Ⅵ 怎樣種植蘭花
如 何 養 蘭 花 ? "三分栽,七分養",這是古人的養蘭經驗。養護好壞關繫到蘭花是否繁茂和能否開花,所以前人對此十分重視是有道理的。下面具體介紹養護和管理蘭花的方法。 一、 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三、 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 雨水多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濕度。 四、 澆水 花諺說:"干蘭濕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份濕為最好。如果過濕,容易使花爛根而死。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具體掌握時,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潮濕時(如霉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古人說的:"秋不幹,冬不濕"的經驗,是對春蘭、夏蘭怎樣澆水的很好總結。但在北方一些地區,由於冬季、春初氣候過於乾燥,也不有使蘭花過於乾燥。 澆水時間:夏秋兩季以在日落後澆水,使蘭花葉面在入夜前乾燥為宜,也可在清晨澆水;冬春兩季以在日出前後澆水為好。不可在太陽的灼曬後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土溫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澆水量不可過大,以利抑制病害發生。 澆水方法:澆水要從盆籩澆入,不可澆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 前人對蘭花澆水,有很好的經驗總結,例如於照在《都門藝蘭記》中根據一年內二十四個節氣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澆水方法,茲節錄如下,供參考。但需注意兩點:一是《都門藝蘭記》是以北京的氣候為標準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農歷而不是公歷,如"正月"實際上是公歷的二月。 1、 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干,沿盆籩微微潤濕;秋蘭盆如未乾至底,不澆。 2、 驚蟄,春蘭盆干至半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潤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 春分,春蘭已花謝,忌潮濕,盆半干時可潤水。 4、 清明、穀雨,盆土勿使過干,每5天潤水。 5、 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 小滿,盆土勿過乾和過濕,葉上生斑即為過濕,新芽枯尖即為過干,每4天澆水一升(約干茶杯),使盆土自下而上2/3濕潤為宜。 7、 芒種,氣候乾燥,更宜注意勿過干過濕。 8、 夏至,盆土忌過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連朝陰雨需將盆移置通風處。 9、 小暑,此時空氣過濕,盆土不可過濕,盆宜放於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天澆水一升,大雨或大濕一次,必須俟干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 10、 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需注意每天只宜大雨或大濕一次。 11、 立秋,蘭於此時正需水分,每3天需澆水2升,並宜秒為避風。 12、 處署,每5天澆水一次,除連朝霾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 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需勤澆水,但水濕之後必須大幹,始可再濕。 14、 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水宜稍增加。 15、 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 霜降,蘭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後需置日中曝1-2小時。 17、 立冬,只宜潤水,每5天約半升。 18、 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濕,若過潮濕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不幹至底,只需稍潤土皮。 19、 大雪,秋蘭不需水,春蘭宜微潤 20、 冬至,均不宜灌溉。 21、 小寒,均忌澆水。 22、 大寒,秋蘭仍不需水,春蘭可微潤以水。 五、 施 肥 蘭花施肥要看蘭花生長情況來決定。凡是生長茂盛而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新根未發前切忌用肥,需經1-2年的培養,待新根旺盛時才可施肥,否則易遭枯死。 一般說,在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溫季節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種的蘭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時間在傍晚進行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一次清水。 區別蘭花是否需要施肥,較簡便的方法是看葉色的深淺。葉現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葉呈黑而葉尖發焦是施肥過多,應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紹過的各種辦法自製肥料。施用這些肥料時,需加水8-9倍稀釋,切不可過濃。施肥時,要施入植株的根際,切不可施到葉面上。 蘭花主要施肥次數及日期 次數 日期類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備 注 春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夏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秋蘭類 六月上旬 六月下旬 七月下旬 八月中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六、 修 剪 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除病毒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病毒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毒。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最後一朵後開放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七、 防 寒 秋蘭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氣溫在2-3℃時,即可搬入室內。寒蘭生長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蘭耐寒性較強,如有冰凍出現也要及時搬入室內。室溫能保持1-2℃即可越冬。萬一有嚴重寒流侵襲,室溫降到零度以下時,需及時進行加溫,一般能保持室內不結冰就好。 在室內,秋蘭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蘭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後,朝南和東南面要開窗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陰天,不可開窗,以防冷風吹襲凍傷葉子)。秋蘭冬季喜干一些,其餘蘭花盆土宜保持濕潤。 八、 摘 花 對生長差的蘭花,每叢葉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應進行摘花。對較好的品種,春蘭可適當地摘去1-2個花苞,夏蘭待花苞伸長時留1-2個花苞,其餘的可摘掉,這樣花可開久些,又可使新葉多抽,老葉也不易枯死。 名貴春蘭花開3-5天應摘掉,使葉芽生長茁壯;夏蘭的花開到頂上一朵時也可離盆面厘米處剪下。 九、 防 汛 栽培場所如四周空曠,地勢較高,夏季遇有大風或台風過境時,需做好防風工作,以免夏蘭或寒蘭的葉子被折傷。 十、 噴 霧 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陽台上進行噴霧,主要使地面潮濕,增加空氣濕度。蘭花的盆面也要進行噴霧。噴霧時要向上噴,使霧點落下細勻,葉面濕潤,這樣可促使蘭花生長良好,葉面富有光澤。 十二、病蟲害防治 要進行殺菌處理(在烈日下曝曬即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的季節最容易發生白絹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爾多液噴施預防。如發病嚴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釋,每隔7-10天噴一次。蟲害中以介殼蟲發生最多,此蟲附著在葉的基部,如發現介殼蟲,應及時剔除。如要避免介殼蟲侵襲,從4月份開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為了抑制蘭花病害的發生,除平時對盆土的干濕度應作適當的控制外,還應在花盆的選上盡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別對生長差的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必須用泥盆栽種。這樣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進蘭花生長,減少發病.
蘭花的好壞以物以稀為貴來衡量.
Ⅶ 蘭花應該怎樣種植
養蘭專用工具不能少,如天平(或以克為單位的桿稱)、量杯、溫度計、濕度計、鑷子、剪刀、放大鏡、PH試紙、葯棉、粗細篩子、噴霧器等。蘭花施肥、用葯很嚴格,要掌握比例行事,毛估不得。由於沒有天平、量杯,往往比例不當造成慘重的損失。天平、量杯不可少。蘭花生長與空氣的溫度濕度關系很大,越是嬌貴的品種越要當心,時時把好溫度濕度關,溫度計濕度計不可少。pH值最為養蘭人忽視,出了問題還找不到原因。有關資料指出,蘭花植料的pH值以5.5-6.5為宜。低於5以下,使鋼、鋅、錳、鐵有效性增加,毒害根系,並磷、鉀、鈣、鎂變成不溶性,造成根系腐爛。高於8以上,銅、鋅、錳、鐵有效性降低,根系無法吸收,也會枯死。蘭根生長短粗,褐色腐爛,葉尖焦,pH值很可能偏酸性,導致根腐菌、疫病菌、立枯菌大量繁殖所致。沒有PH試紙就不知道pH值,也不可少,其他工具雖然沒有上述嚴重,但有備無患。
盆簽就是插在盆緣的標簽。一種標明品種,寫上蘭花名字,防止時間長了搞不清楚。另一種標明上盆時間,同一時間上盆用同一種顏色,換盆時一目瞭然,不會搞錯。此簽可自製,將包裝用的硬塑料剪成10cm段即成。
盆,蘭花用盆以瓦盆為上,通透性好,易於發根。根發則葉茂,根壯則葉健。且瓦盆價格便宜,種植蘭花應以高腳盆,以利根的伸展。至於蘭花擺設時,可以套盆,根據觀賞角度需要,問題也就好辦了。
換盆,先將植株倒出,洗滌清凈,再用滅菌劑浸泡5—10分即可,不要浸泡時間太長,晾乾至發白發軟便可種植。換下來的盆要清洗干凈,並進行消毒,以待再用。換下來的土壤不要再用來種植蘭花,因很可能有菌,土壤的價值與蘭花的價值相比是微乎其微的,但可以用來種植其他植物,這是很好的利用方法。
分株,老盆蘭株較多時,可以進行分株,春蘭掌握在2-3株草為一叢,蕙蘭分株不少於
3株草為一叢,不然可能枯死、回落,切不可為了多發草剪成單株,春蘭可以多發草,但是小草,要達到開花得五年以上時間,種不好還會死亡,蕙蘭單株死亡率極高,這種辦法欲速則不達,極不可取。
上盆土壤經過曝曬,或其他辦法消毒,過篩分級,如要配成混合土,也要經過分級,按比例配成混合土,這樣比較合理。上盆時,土壤由下而上分級填充。混合土盆底要有排水層。底孔用篩網或盆片填充即可。
上盆時,植株扶正,根系整齊,不靠盆邊,土壤依次填充快到盆面時加以搖實,再加土用手輕輕壓實,盆面做好後加一層磚粒或仙土作為表面層,一是可以保持水分,達到上下干濕基本一致,二是澆水時盆土不會沖起來,三是盆面不易板結,也不易生雜草。種翠雲草並不理想。
Ⅷ 如何製作植物標本(蘭花)
要採集製作植物標本,需准備植物標本夾和吸水的草紙,標本夾可以自己動手製作,用木條做兩片網式架,架上要留有可綁繩索的頭,兩條木架之間放吸水的草紙,用繩綁好隨身攜帶。
全株植物(包括根、莖、葉、花)採下後,先將花瓣整理好壓放在草紙上,然後將莖、葉整理好,每片葉要展平。不能因為葉多把葉子摘掉,一部分葉要反放,這樣壓好的標本葉正反面均有。如果莖、根太長超過標本夾的長度,可將莖或根折壓在紙上,然後在上面鋪幾層吸水草紙,用木夾壓緊綁好。
植物標本不能在太陽下曬,這樣容易變色,壓在標本夾內的標本每天要翻倒數次,每次換用乾燥的吸水草紙,用過的紙在太陽下曬干以備下次翻倒時使用,標本夾壓標本主要是靠吸水草紙,將植物的水分吸干。壓好的標本,花、莖、葉的顏色不變。壓好的植物標本可用來做教學用品和裝飾品,別有情趣。
也可將植物標本壓制在有機玻璃內,製成人造琥珀,這樣保存的植物標本色彩更為鮮艷。
在野外活動如果你沒有帶標本夾,用餐巾紙或衛生紙代替吸水草紙,夾在紙板或塑料箱板中用繩綁緊也可,或將植物的葉或花夾在筆記本中。葉 子
【植物標本的製作和保存】
植物標本是植物教學和科研的一個重要手段,植物標本的製作是生物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
植物標本的製作主要過程是採集、整理、裝作、標簽和編號等過程,現將幾種植物標本製作介紹如下:
一、標本的採集
1.盡可能選擇根、葉、莖、花、果。因為花和果實是鑒定植物的主要依據,同時還要盡量保持標本的完整性。採集矮小的草本植物,要連根掘出,如標本較高,可分為上、中、下三段採集,使其分別帶有根、葉、花(果),而後合為一標本。
2.要有代表性。要採集在正常環境下生長的健壯植物,不採變態的、有病的植株,要采能代表植物特點的典型枝,不採徒長枝、萌芽枝、密集枝等。
3.保護好所採集的植株。把採集到的標本放到採集箱里,如植株較柔軟,應墊上草紙,並壓在標本夾里。
4.要給所採集的標本掛上標簽,並註明所採集的地點、日期及採集人的姓名,並且記下植物的生長環境和形態特徵如陸地、水池、向陽、氣味、顏色、花的形態、乳汁等。
二、臘葉植物標本的製作
臘葉植物標本的製作可分為台紙式和固定式兩種。
1.台紙式
工具:標本夾、枝剪、小刀、記錄本、筆。
材料:台紙、標簽、草紙(或報紙)
把標本夾的一面放在桌上,上鋪幾層吸水性好的草紙,把採集來的標本放在紙上,加以整理,主要把枝、葉、花的正面向上展平,較長的標本可折成兩三折放置,然後放上標簽,再蓋上幾層草紙,這樣,可使每件標本間隔著幾層草紙置放,最後將標本夾的另一面也壓上,並用繩縛緊,拿到陽光下晾曬,每隔一定時間(24小時)用乾草紙換去標本夾里的濕紙,連續換5天左右,標本就會完全乾燥了,最後,把已經乾燥的標本分別固定在台紙上,並換上新標本,標本上要填寫植物的名稱、採集地點和日期、採集人的姓名。這樣,一件台紙式植物標本就製作完成。
Ⅸ 蘭花培養基配方案
培養基母液的配製和保存 MS培養基含有近30種營養成分,為了避免每次配製培養基都要對這幾十種成分進行稱量,可將培養基中的各種成分,按原量的20倍或200倍分別稱量,配成濃縮液,這種濃縮液叫做培養基母液。這樣每次使用時,取其總量的1/20(50 mL)或1/200(5 mL),加水稀釋,製成培養液。現將制備培養基母液所需的各類物質的量列出,供配製時使用。
大量元素(母液Ⅰ) mg/L
NH4NO3 33 000
KNO3 38 000
CaCl2·2H2O 8 800
MgSO4·7H2O 7 400
KH2PO4 3 400
微量元素(母液Ⅱ)
KI 166
H3BO3 1 240
MnSO4·4H2O 4 460
ZnSO4·7H2O 1 720
Na2MoO4·2H2O 50
CuSO4·5H2O 5
CoCl2·6H2O 5
鐵鹽(母液Ⅲ)
FeSO4·7H2O 5 560
Na2-EDTA·2H2O 7 460
有機成分(母液Ⅳ)
ⅣA
肌醇 20 000
ⅣB
煙酸 100
鹽酸吡哆醇(維生素B6) 100
鹽酸硫胺素(維生素B1) 100
甘氨酸 400
以上各種營養成分的用量,除了母液Ⅰ為20倍濃縮液外,其餘的均為200倍濃縮液。
培養基母液的配製和保存 MS培養基含有近30種營養成分,為了避免每次配製培養基都要對這幾十種成分進行稱量,可將培養基中的各種成分,按原量的20倍或200倍分別稱量,配成濃縮液,這種濃縮液叫做培養基母液。這樣每次使用時,取其總量的1/20(50 mL)或1/200(5 mL),加水稀釋,製成培養液。現將制備培養基母液所需的各類物質的量列出,供配製時使用。
大量元素(母液Ⅰ) mg/L
NH4NO3 33 000
KNO3 38 000
CaCl2·2H2O 8 800
MgSO4·7H2O 7 400
KH2PO4 3 400
微量元素(母液Ⅱ)
KI 166
H3BO3 1 240
MnSO4·4H2O 4 460
ZnSO4·7H2O 1 720
Na2MoO4·2H2O 50
CuSO4·5H2O 5
CoCl2·6H2O 5
鐵鹽(母液Ⅲ)
FeSO4·7H2O 5 560
Na2-EDTA·2H2O 7 460
有機成分(母液Ⅳ)
ⅣA
肌醇 20 000
ⅣB
煙酸 100
鹽酸吡哆醇(維生素B6) 100
鹽酸硫胺素(維生素B1) 100
甘氨酸 400
以上各種營養成分的用量,除了母液Ⅰ為20倍濃縮液外,其餘的均為200倍濃縮液。
上述幾種母液都要單獨配成1 L的貯備液。其中,母液Ⅰ、母液Ⅱ及母液Ⅳ的配製方法是:每種母液中的幾種成分稱量完畢後,分別用少量的蒸餾水徹底溶解,然後再將它們混溶,最後定容到1 L。
母液Ⅲ的配製方法是:將稱好的FeSO4·7H2O和Na2-EDTA·2H2O分別放到450 mL蒸餾水中,邊加熱邊不斷攪拌使它們溶解,然後將兩種溶液混合,並將pH調至5�5,最後定容到1 L,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各種母液配完後,分別用玻璃瓶貯存,並且貼上標簽,註明母液號、配製倍數、日期等,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中。
MS培養基中還需要加入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6�苄基嘌呤(6BA)等植物生長調節物質,並且分別配成母液(0�1 mg/mL)。其配製方法是:分別稱取這3種物質各10 mg,將2,4-D和NAA用少量(1 mL)無水乙醇預溶,將6BA用少量(1 mL)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 mol/L的NaOH溶液溶解,溶解過程需要水浴加熱,最後分別定容至100 mL,即得質量濃度為0�1 mg/mL的母液。
配製培養液 用量筒或移液管從各種母液中分別取出所需的用量:母液Ⅰ為50 mL,母液Ⅱ、Ⅲ、ⅣA和ⅣB各5 mL。再取2,4�D 5 mL、NAA 1 mL,與各種母液一起放入燒杯中。
配製培養液時應注意:①在使用提前配製的母液時,應在量取各種母液之前,輕輕搖動盛放母液的瓶子,如果發現瓶中有沉澱、懸浮物或被微生物污染,應立即淘汰這種母液,重新進行配製;②用量筒或移液管量取培養基母液之前,必須用所量取的母液將量筒或移液管潤洗2次;③量取母液時,最好將各種母液按將要量取的順序寫在紙上,量取1種,劃掉1種,以免出錯。
溶化瓊脂 用粗天平分別稱取瓊脂9 g、蒸糖30 g,放入1 000 mL的搪瓷量杯中,再加入蒸餾水750 mL,用電爐加熱,邊加熱邊用玻璃棒攪拌,直到液體呈半透明狀。然後再將配好的混合培養液加入到煮沸的瓊脂中,最後加蒸餾水定容至1 000 mL,攪拌均勻。
需要注意的是,在加熱瓊脂、制備培養基的過程中,操作者千萬不能離開,否則沸騰的瓊脂外溢,就需要重新稱量、制備。此外,如果沒有搪瓷量杯,可用大燒杯代替。但要注意大燒杯底的外表面不能沾水,否則加熱時燒杯容易炸裂,使溶液外溢,造成燙傷。
調pH 用滴管吸取物質的量濃度為1 mol/L的NaOH溶液,逐滴滴入溶化的培養基中,邊滴邊攪拌,並隨時用精密的pH試紙(5�4~7�0)測培養基的pH,一直到培養基的pH為5�8為止(培養基的pH必須嚴格控制在5�8)。
培養基的分裝 溶化的培養基應該趁熱分裝。分裝時,先將培養基倒入燒杯中,然後將燒杯中的培養基倒入錐形瓶(50 mL或100 mL)中。注意不要讓培養基沾到瓶口和瓶壁上。錐形瓶中培養基的量約為錐形瓶容量的1/5~1/4。每1 000 mL培養基,可分裝25~30瓶。
培養基分裝完畢後,應及時封蓋瓶口。用2塊硫酸紙(每塊大小約為9 cm×9 cm)中間夾1層薄牛皮紙封蓋瓶口,並用線繩捆紮。最後在錐形瓶外壁貼上標簽。
高壓滅菌 培養基的高壓滅菌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碼放錐形瓶。將裝有培養基的錐形瓶直立於金屬小筐中,再放入高壓蒸氣滅菌鍋內。如果沒有金屬小筐,可以在兩層錐形瓶之間放一塊玻璃板隔開。
第二,放置其他需要滅菌的物品。將其他需要滅菌的物品也放入高壓蒸氣滅菌鍋內,如裝有蒸餾水的錐形瓶、帶螺口蓋的玻璃瓶、燒杯、廣口瓶(以上物品都要用牛皮紙封口),用牛皮紙包裹的培養皿、剪刀、解剖刀、鑷子、濾紙、鉛筆等。
第三,滅菌。待需要滅菌的物品碼放完畢,蓋上鍋蓋。在98 kPa、121.3 ℃下,滅菌20 min。
滅菌後取出錐形瓶,讓其中的培養基自然冷卻凝固。最好放置1 d後再使用。
Ⅹ 怎麼養蘭花中的寶鼎花
一、備足工具
養蘭專用工具不能少,如天平(如以克為單位的桿秤)、量杯、溫度計、濕度計、鑷子、剪刀、放大鏡、PH試紙、葯棉、粗細篩子、噴霧器等。蘭花施肥、用葯很嚴格,要掌握恰當的比例,毛糙不得。由於沒有天平、量杯,往往比例不當,造成慘重的損失。蘭花生長與空氣的溫度、濕度關系很大。越是嬌貴的品種越要當心,時時把好溫度濕度關,溫度計、濕度計不可少。PH值最為養蘭人忽視,出了問題還找不到原因。有關資料指出,蘭花植料的PH值以5.5~6.5為宜。低於5,使銅、鋅、錳、鐵有效性增加,毒害根系,且磷、鉀、鈣、鎂變成不溶性,造成根系腐爛。高於8以上,銅、鋅、錳、鐵有效性降低,根系無法吸收,也會枯死。如蘭根生長短粗,褐色腐爛,時尖焦,很可能植料偏酸性,導致根腐菌、疫病菌、立枯菌大量繁殖所致。沒有PH試紙就不知道植料的酸鹼度。
有些名貴品種因根系不好,春天不發芽,到了秋天才長出一個來,但天已經漸冷,生長緩慢,常處於半休眠狀態。此時用暖箱培育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暖箱有製作簡單、佔地少、耗電省的優點,適用於家庭養蘭。製作方法是:找一隻大小適當的紙板箱,其中一方開個大窗,糊上尼龍薄膜;紙箱上下方各開若干小孔,以便空氣交換。將紙箱放在室內朝南有玻璃窗的地方,。晴天有陽光進來。紙箱內放蘭盆、溫度計、水罐,並安上電燈。及時調節溫度,白天控制在20℃左右,晚上控制在15℃左右。熱空氣從上方小孔排出,冷空氣從下方小孔補充,形成溫暖、通風的小氣候,讓秋芽杯上一個季節的生長期。可望在來年的春天成熟。
二、善於積累經驗
①要插盆簽。盆簽就是插在盆緣的標簽。一種標明品種,寫上蘭花名字,防止時間長了搞不清楚。另一種標明上盤時間,同一時間上盆用同一種顏色,換盆時一目瞭然,不會搞錯。此簽可自製,將包裝用的硬塑料帶剪成10厘米段即可用。
②要多觀察。家養蘭花「養尊處優」,長期生長在優裕的環境中,抗逆性較弱,稍有疏忽,不堪收拾。因此,養蘭人要細心觀察,善於分析,防患於未然。有些蘭友也勤於管理,但不詳著細察,沒有及時發現問題,往往遭不測。比如介殼蟲被發現時,已經十分嚴重,葉子成了芝麻片兒。又如沙斑病,細似針尖,藏於葉背,不容易發現。用放大鏡一照,才大吃一驚,為時已晚。所以,要經常察看植料情況,及時調節干濕度;要經常了解生長情況,找出生長不良的原因;要經常檢查病蟲情況,及時採取防治措施;要經常觀察變異情況,確保變異過程中的穩定性。
③要記筆記。養蘭筆記就是養蘭資料、養蘭檔案,記筆記是一項很有意義的經常性、積累性工作。筆記的內容很多、很雜,大致可分兩種形式。一種記在歷本的記事欄中。比如什麼時間引進什麼品種,什麼品種什麼時間開花,什麼時間花謝,什麼時間發生什麼樣的病蟲害,採取什麼樣的方法防治,效果如何等等。另一種記在簿子中,永久保存。比如搞品種試驗,詳細記錄試驗方法、時間、效果,最後形成完整的資料。經反復試驗,不斷總結經驗,蘭花自然越養越好。
三、勤於思考與探索
對於養蘭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和難點,要勤於思考,勇於探索。例如以下幾個問題是養蘭者經常遇到的,常常各有說法,自己必須做出正確的判斷。
①翻盆換土。翻盆換土也有學問。有人主張「一年一換土」,有人卻認為,「任意翻盆更換植料,改變根系生長環境,生長和繁殖都不好。」兩種觀點截然不同。前者是養蘭名士的經驗,一年一換土自然無可懷疑。後者是從植物生理出發,符合植物生長規律,無疑也是正確的。究其原因,系採用不同植料得出不同的結論。前者取之當地蘭花原生地的腐殖土作植料,一年一換土更能發揮植料松、軟、肥、透氣的優點,有利蘭花生長,但久不回盆容易板結。我曾用山泥培育江浙春蘭,第一二年都長得很好.第三年遇上持續高溫,山泥板結,蘭根悶死,幾乎全軍覆沒。倖存的兩盆繫上年剛翻盆換土的,安然無事。證明一年一換土是有道理的。後者的經驗之談,恐植料不是山泥。可能是顆粒狀硬材料,或見水不化的仙土,或成塊不碎的塘泥,或透氣性、排水性強的樹皮、蛇木之類有機植料。用這種植料栽培不宜翻益太勤,久不翻盆也無悶根之弊。
②干預繁殖。所謂干預繁殖是指蘭花自然繁殖過程中人工予以的干預動作。比如將連叢草拆成單株,以提高繁殖率;又如將變異株與母株分離,以培育新品種。拆單栽培固然能提高繁殖率或加強變異遺傳的穩定性,但也不能死板,弄得不好適得其反。我開始養蘭犯了心急病,從紹興連盆捧回來不少連叢名種,到家—一拆單栽培。第二年糟了,有的不發芽,有的發了芽也是小苗,白白多養了好幾年不復壯。李錫奎先生一段話很有道理:「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栽種方法。單株栽培可以加速蘭花的繁殖。但絕不是蘭花的任何植株都適宜單植,單植就必有好效果。成叢栽種的方法雖然繁殖慢,但在培育健壯的後代方面,仍不失為一種好的栽培方法。所以,在蘭花分盆時,是採取單植還是叢植,應依據植株的生長狀況和原先栽種的方法加以確定,可單植的則單植,應叢栽的則叢栽,不能死板。」
關於蘭花變異培育,有人說「生物的變異分為兩種,一種是遺傳的變異;另一種是不遺傳的變異。遺傳的變異是指這種變異都能在各自的後代中重新出現;不遺傳的變異是由環境條件的變化引起的,其體內的遺傳物質並沒有發生變化,不具備穩定性。」發現變異株怎麼處理?有人說:「人類為了發掘這種有觀賞價值的突變,採用特殊的方法進行干預,即單株種植,提供比自然界優越的生長條件,使本來潛伏的隱藏的突變表現出來。」這些提法都是對的,但一旦碰上,往往會拿不定主意,或者作出借誤的選擇。我養蘭以來碰到過兩次芽變。第一次,在一盆素心建蘭中出現一苗變異新株,葉面半黃半綠的對折葉藝。變異株成熟後與母株分離,進行干預繁殖,但對藝未能遺傳,後代全是青葉品。第二次,在一盆建蘭中發現一苗新草,僅一片葉是黃綠各半的對折葉藝,與第一次葉藝完全相同。我沒有干預,任其與母株共生。第二年竟長出一株變化無窮的藝蘭來了。共4片葉,有黃綠各半的,有黃中縞的,有縞藝帶金邊的,有縞藝不帶金邊的,縞線有闊有細,真找不出一點相同的地方。第一次做了干預動作,沒有遺傳,是否屬於不遺傳變異呢?第二次的變異不加干預,為什麼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待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