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如碧玉
㈠ 作文借物喻人蘭花比擬陶淵明
這邊一般吧!
梅花
我贊美堅貞的松柏,我贊美勇斗西風的籬菊,我贊美蓮花的傲視污泥,可我更贊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謝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數九隆冬,地凍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開得那麼鮮麗。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紅,花瓣潤滑透明,像琥鉑或碧玉雕成,有點冰清玉潔的雅緻。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還有的綠如碧玉。梅花開或有早有遲,在同一顆梅樹上,可以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就有幾只小蜜蜂鑽了進去,貪婪的吮吸著花粉;有的盛開許久,粉紅柔嫩的花瓣若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謝。風吹花落,你不用擔心花瓣會摔破,梅花不是嬌貴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氣雪壓,它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古人有句話說的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它的不是輕柔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氣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燦爛的陽光,而是嚴寒里的一縷殘陽。只有具有挑戰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對如絮飄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燦爛了。它從不與百花爭奪明媚的春天,也從不炫耀自己的美麗,它有著一副傲骨,也從不驕傲自大。每當寒冬的清晨,一股別具神韻、清逸幽雅的清香就從窗外飄來。
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贊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立志奮發的激勵。
梅花的色,艷麗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蒼古而清秀。
難道,這不正是我們的建築工人么?他們無論嚴寒酷暑,無論刮風下雨,無論天寒地凍,他們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的工作
㈡ 關於寫蘭花的作文
蘭
幾片綠葉,像展開的翅膀,
一朵白花,如玲瓏的微笑。
高潔,典雅,端莊,一盆蘭花,一個世界。 ——題記
蘭,錯落有致,別具一格。抽出幾片嫩嫩的葉子,淡淡的青綠,像翡翠,像碧玉。它的清淡之綠,像蘸足了水的綠墨輕輕染上,綠的清純,綠的可愛,惹人憐惜,令人喜愛。一絲微白穿過其心,日光斜照下,更是顯得玲瓏美麗。
長大了,甜美化為沉著。綠色變濃了,整片葉子都抹上了重重的綠色,厚重幽美。深深的綠在葉子上厚薄而施,構成了一副靈秀的圖案。
再過一段時間,蘭花就抽出了一支圓滑的細莖,一直往下垂,垂出花盆,吊向下方。細莖一節一節連接,像文竹的莖。莖旁長出小葉,這些小葉以花瓣的形式「開放」,綻出一個綠色的花之夢。再開幾朵小白花,玉一樣透明的小花瓣,金黃的蕊,小巧玲瓏,在莖上譜出一曲簡短的花之樂。
蘭的結構也是精緻的。葉片紛紛向外邊翹起,中間的微斜,月往外斜得越明顯,鋪墊出花一樣的景象。不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一幅有規律的圖案。它就像一位仙子,優美,俊秀。
「回眸一笑百媚生」,這樣濃艷的詩句只配合艷紅的嬌花。蘭,它只是輕輕微笑,只是一片自然之綠,卻贏得了多少人的稱贊,以致把高尚的君子都比作它。
蘭,讓人沉醉。
㈢ 用蘭花信借物喻人的作文
梅花 我贊美堅貞的松柏,我贊美勇斗西風的籬菊,我贊美蓮花的傲視污泥,可我更贊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謝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數九隆冬,地凍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開得那麼鮮麗。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紅,花瓣潤滑透明,像琥鉑或碧玉雕成,有點冰清玉潔的雅緻。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還有的綠如碧玉。梅花開或有早有遲,在同一顆梅樹上,可以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就有幾只小蜜蜂鑽了進去,貪婪的吮吸著花粉;有的盛開許久,粉紅柔嫩的花瓣若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謝。風吹花落,你不用擔心花瓣會摔破,梅花不是嬌貴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氣雪壓,它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古人有句話說的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它的不是輕柔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氣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燦爛的陽光,而是嚴寒里的一縷殘陽。只有具有挑戰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對如絮飄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燦爛了。它從不與百花爭奪明媚的春天,也從不炫耀自己的美麗,它有著一副傲骨,也從不驕傲自大。每當寒冬的清晨,一股別具神韻、清逸幽雅的清香就從窗外飄來。 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贊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立志奮發的激勵。 梅花的色,艷麗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蒼古而清秀。 難道,這不正是我們的建築工人么?他們無論嚴寒酷暑,無論刮風下雨,無論天寒地凍,他們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的工作著。 我要學習梅花,我要做一個像梅花一樣的人。
㈣ 蘭花分幾大品種
蘭花被為了800多個屬,有2000多種,每一個品種之間都有很大的區別。常見的蘭花品種有春蘭、蕙蘭、建蘭、寒蘭、蝴蝶蘭、墨蘭、石斛蘭、碧玉蘭、文心蘭、卡特蘭、萬代蘭、蓮瓣蘭、垂花蘭、春劍、美花蘭、大雪蘭、斑舌蘭。
還有一些不常見的,如安古蘭、飛鴨蘭、天使蘭花等。
(4)蘭花如碧玉擴展閱讀
蘭花的養護
1、疏鬆土壤
養殖蘭花需要選擇疏鬆透氣的土壤,可以用腐葉土和河沙按4:1的比例進行配製,也可以用腐葉土和珍珠岩、河沙按照7:2:1的比例進行配製,混合出蘭花所需的透氣透水的疏鬆土壤。
2、四季澆水
四季進行正確的澆水是蘭花怎麼養好的關鍵。養護蘭花時要注意春秋2~3天澆水一次,夏季高溫水分蒸發大,要每天早晚進行澆水,冬季溫度低蘭花休眠生長緩慢,則每周澆水一次就可以了。
3、適量施肥
蘭花喜肥,在生長期要適量追肥為其提供養分進行生長,通常在半月左右進行一次稀薄肥液的施加即可。在種植蘭花前還有施加長效基肥讓其養分,充足注意不可選擇濃肥,會燒根影響蘭花的正常生長。
㈤ 關於蘭花的作文借物喻人
這邊一般吧!
梅花 我贊美堅貞的松柏,我贊美勇斗西風的籬菊,我贊美蓮花的傲視污泥,可我更贊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謝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數九隆冬,地凍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開得那麼鮮麗。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紅,花瓣潤滑透明,像琥鉑或碧玉雕成,有點冰清玉潔的雅緻。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還有的綠如碧玉。梅花開或有早有遲,在同一顆梅樹上,可以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就有幾只小蜜蜂鑽了進去,貪婪的吮吸著花粉;有的盛開許久,粉紅柔嫩的花瓣若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謝。風吹花落,你不用擔心花瓣會摔破,梅花不是嬌貴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氣雪壓,它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古人有句話說的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吹拂它的不是輕柔的春風,而是凜冽的寒風;滋潤它的不是清涼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氣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燦爛的陽光,而是嚴寒里的一縷殘陽。只有具有挑戰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對如絮飄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燦爛了。它從不與百花爭奪明媚的春天,也從不炫耀自己的美麗,它有著一副傲骨,也從不驕傲自大。每當寒冬的清晨,一股別具神韻、清逸幽雅的清香就從窗外飄來。 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贊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立志奮發的激勵。 梅花的色,艷麗而不妖。 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 梅花的姿,蒼古而清秀。 難道,這不正是我們的建築工人么?他們無論嚴寒酷暑,無論刮風下雨,無論天寒地凍,他們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的工作著。 我要學習梅花,我要做一個像梅花一樣的人。
㈥ 水如碧玉山如黛,夢看蘭花花千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是什麼顏色(紅,藍,綠哪一種)
這首詩首先形容山水的形態,至於什麼顏色就全憑你的想像了,把它想像成什麼顏色它就是什麼顏色,這就是詩人的高超的水平所在,他不是把一付風景畫給你看,而是給了你一個自由想像的空間!ok?!
㈦ 這是蕙蘭的哪個品種
親,請對照此蕙蘭分類:
1.上海梅 瓣型 綠殼類梅瓣 歷史 清嘉慶初李良賓選出。 特徵 三瓣長腳圓頭,半合硬捧,穿腮小如意舌,花色翠綠,一字肩。盛開後,副瓣偶有後翻狀。葉半垂。花葶細長。苞葉綠色。被列入老八種之一。
2.仙綠 瓣型 綠殼梅瓣,別名宜興梅,因花形酷似老上海梅,故亦稱後上海梅。 歷史 民國初年由宜興藝蘭者選出。 特徵 三瓣頭圓、狹長,分窠,羊角兜捧心,舌長不卷。在舊社會,蘭販常以此種混充老上海梅出售。苞葉綠色。常有梅形水仙瓣開出。
3.老蜂巧 瓣型 赤殼類綠花梅瓣 歷史 清康熙時由上海青浦縣朱家角市民選出,當時蘇州洞庭山金姓者在那裡開設當鋪,向買不肯,囑賊偷出,為此曾引起訴訟。相傳雙方向官場行賄,逐級上訴,未獲勝負,直上告至康熙皇帝,引起他的好奇,下令將此花送京,爾後,當觀賞時,恰巧有一隻蜜蜂飛落至花朵上,當即命名為蜂巧。
特徵 三瓣文皺,收根細、放角,緊邊,貓耳捧,方缺舌。花色微黃。苞葉淺綠色。為舊傳名種中之珍種。
4.老極品 瓣型 綠殼類綠花梅瓣 歷史 清朝光緒辛丑年由杭州公誠花園馮長金選出。 特徵 三瓣圓頭、長腳收根,分窠,硬兜捧心(有時偶有分頭合背式),龍吞大舌,肩平。苞葉綠色。被列入蕙蘭新八種。
5.江南新極品 瓣型 赤殼類梅瓣 歷史 1951年由浙江蘭販阿祿帶至無錫楊干卿家,當時楊氏托榮文卿先生鑒審花蕾,確定日後必出好花品,其後由楊干卿買下。
特徵 花形與老極品相仿。三瓣圓頭收根,分窠半硬兜微合,龍吞大舌,肩平,細長花葶,風韻氣色甚佳,被列入蕙蘭新八種之一。
6.端梅 瓣型 赤轉綠殼類梅瓣 歷史 1913年杭州盧長壽選出,由於花容端正,故命名為端梅。 特徵 三瓣頭圓、邊緊色綠,肩平,分窠或分頭合背,蠶蛾兜捧心,舌大。花朵排列較密。被列入新八種之一,為蕙蘭中名種。
7.崔梅 瓣型 赤轉綠殼類梅瓣 歷史 抗戰前,杭州崔怡庭選出。 特徵 三瓣頭圓且大,細收根,瓣肉厚糯,半硬捧心,分窠或分頭合背,龍吞舌。色綠,肩平。被列入新八種之一,亦為蕙蘭中名種。
8.仙蜨 瓣型 赤殼綠花梅瓣 歷史 清朝光緒庚子年由紹興蘭販徐阿木選出,由杭州邵芝岩鑒定而命名。 特徵 三瓣長腳圓頭,緊邊,厚肉,軟蠶蛾兜捧心,大如意舌。各朵花柄微紅色。花朵初開時略俯首,一星期後則挺拔。
9.翠萼 瓣型 綠殼梅瓣 歷史 1909年由無錫榮文卿選出。 特徵 三瓣短圓,緊邊,硬兜捧心,分窠,小如意舌,肩平。有時開癃放門時,必須用骨針把勾搭三瓣挑開,否則三瓣皺,瓣幅中心有硬筋。被列入蕙蘭新八種之一。
10.慶華梅 瓣型 綠殼類梅瓣 歷史 1911年由浙江紹興蘭販車慶選出,售予吳恩元先生,栽培六年後復花,時值推翻滿清皇朝,為慶賀起見,念及車慶在華興旅館發現此花,故聯系其人、其地,遂命名為慶華。 特徵 三瓣短腳圓頭、緊邊,瓣厚,分窠蠶蛾捧心,大如意舌,一字肩。被列入蕙蘭新八種之一。
11. 涵碧梅 瓣型 赤轉綠殼類梅瓣 歷史 1918年由浙江紹興蘭販劉德林選出。 特徵
三瓣短闊、緊邊,瓣厚,分窠半硬捧(背基部微合攏),龍吞舌,花葶細而高。花色如碧玉。流傳不多,由於花容端壯、秀麗,被視作蕙蘭中傑出種之一。
12.榮梅 瓣型 赤殼類梅瓣 歷史 清宣統元年由無錫榮文卿選出。 特徵 三瓣長腳圓頭,分窠半硬兜捧心(有時捧瓣基部有合背形式),圓舌,五瓣質厚、糯,色綠。為新八種之一。
13.程梅 瓣型 赤殼類梅瓣 歷史 清乾隆年間由江蘇常熟程姓選出。 特徵 三瓣緊邊短圓,分頭合背或分窠捧,龍舌,花葶粗壯高大,葉闊呈弓形。為老八種赤蕙之首。 14.關頂 瓣型 赤殼類梅瓣 歷史 清乾隆時由江蘇滸關萬和酒店店主選出。故一名萬和。 特徵 五瓣短圓,豆殼,分窠,大圓舌,肩平。葉闊。為老八種赤蕙之一。
15.元字 瓣型 赤殼類綠花梅瓣 歷史 清朝道光年間由滸關藝蘭者選出。 特徵 三瓣頭圓長腳,緊邊,色綠,分窠半硬捧心,肩平,執圭舌,花葶粗壯高大,為老八種中赤蕙之一。
16.老染字 瓣型 赤殼類梅瓣 歷史 清朝道光時由浙江嘉善阮姓選出。亦名阮字。 特徵 三瓣短窄深,肩平,分窠大觀音兜捧心,大圓舌,有時花朵癃放;唇瓣尖部被嵌窄不舒、上翹或歪斜,故俗稱為秤鉤頭老染字。花葶細長。為蕙蘭中老八種之一。
17.後翠蟾 瓣型 綠殼類梅瓣 歷史 舊有翠蟾,在清朝乾隆時由江蘇宜興尤姓選出,其後已斷種。咸豐七年富陽張聖林選出花形類似者,為懷念舊種,又命名為翠蟾,蘭界遂俗稱為後翠蟾,以示其別。
特徵 外三瓣短圓、收根極細,瓣前幅形如湯匙罄口,瓣肉厚,半硬分頭合背捧,小如意舌,肩平,花色俏綠如翠,花莖細圓挺直。不易生花,繁殖慢。為蕙蘭中著名佳種之一。葉厚闊,呈弓形。
18.端蕙 瓣型 赤殼類綠花梅瓣 歷史 由浙江杭州諸長生選出。 特徵 三瓣頭圓,緊邊,長腳收根,肩平,半硬捧,大如意舌,花葶細長。
19.解佩 瓣型 赤殼類綠花梅瓣 歷史 民國初由上海張姓選出。 特徵 三瓣翠綠,緊邊短腳圓頭,白玉捧心,大如意舌,花葶細長。花蕾剛舒瓣時花形稍小,漸後越放越大,花姿挺勁。葉細狹,呈弓形,繁殖快,健花。
20.碧如海 瓣型 赤轉綠梅瓣 歷史 1933年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徵 花形似上海梅,花色碧綠,花葶細長,健花,容易繁殖。葉細狹半垂。
21.天錫梅 瓣型 赤殼類梅瓣 歷史 不祥 特徵 三瓣圓頭、緊邊、收根,肩平,半硬兜捧,小如意舌,花葶上花序僅四、五朵。
22.戚氏第一梅 瓣型 赤轉綠梅瓣 歷史 1930年由戚之剛選出。 特徵 花形近似老極品。
23.夏集圓 瓣型 赤殼類梅瓣(實則是梅形水仙瓣) 歷史 抗戰前選出。 特徵
花形與春蘭的集圓相似。
24.俞梅 瓣型 赤殼類梅瓣 歷史 抗戰前由上海俞致祥先生選出。 特徵 三瓣圓短、收根,軟蠶蛾捧,小如意舌。花葶適中,挺勁,與花序形型相配。
25.萬頃含翠 瓣型 水銀紅殼梅瓣 歷史 1946年由作者沈淵如選出。簡稱萬頃。 特徵 外三瓣緊邊、大圓頭,細收根,色翠肉厚,分窠,蠶蛾捧兜,如意舌。
26.賡泉梅 瓣型 赤轉綠梅瓣 歷史 於1930年由江蘇武進何賡泉選出,當時命名為賡泉梅;於1941年復由蘇州謝瑞山先生種植後復花,因其花形、容姿屬罕見品種,遂冠以「珍品」新名;以後蘭壇亦曾以「滴翠」稱呼(與清朝末年斷種「滴翠」是同名異物)。
特徵 三瓣圓頭、略有緊邊帶尖鋒、收根,軟兜蠶蛾捧,分窠,小如意舌,花葶細挺。為近代蕙蘭中稀珍品種之一。作者於1934年以來,曾培植過多盆。
27.瑾梅 瓣型 水銀紅殼綠花梅瓣 歷史 1948年由無錫蔣瑾懷先生選出。 特徵
三瓣大頭、緊邊,收根細,蠶蛾捧,小圓舌。花色翠綠,花容端秀。
28.葉梅 瓣型 水銀紅殼綠花梅瓣 歷史 1946年由紹興蘭販王九,帶去蘇州,兜售予葉祖元、葉寄深先生。 特徵 五瓣分窠,短腳圓頭、緊邊,瓣肉厚,軟蠶蛾捧,肩平,色綠,大如意捲舌。葉闊、半垂。
29.定陽梅 瓣型 赤轉綠梅瓣 歷史 不祥 特徵 五瓣分窠,頭圓、緊邊、收根,蜈蚣鉗捧兜,圓舌。
30.東山梅 瓣型 赤轉綠梅瓣 歷史 抗戰前,由蘇州洞庭東山藝蘭者選出。 特徵 五瓣分窠,瓣肉厚,圓頭、緊邊、收根,軟蠶蛾捧,劉海舌,花色俏糯,形姿秀麗,為近代蕙蘭中難得珍種,流傳很少。
31.泮綠 瓣型 綠殼類梅瓣 歷史 清朝乾隆時由宜興潘姓選出。 特徵 外三瓣頭稍圓、略帶尖鋒,有時開連肩合背、有時開呈分頭合背;三瓣微皺,尖如意舌(大多緊縮在捧內或與捧瓣連成一塊)。葉呈半垂。惰花性,花期晚。如在春盛多曬陽光,生發花蕾可能性較多。花形較差,由於當時細花上品者較少,所以亦被列入傳統蕙蘭老八種之一。
32.大一品 瓣型 綠殼類大荷花形水仙瓣 歷史 按《蘭言述略》載,清乾隆時由浙江嘉善胡少梅選出;另據《蘭蕙同心錄》載,為嘉慶初年由胡少梅選出。
特徵
五瓣分窠,色翠綠,瓣挺質糯,大軟蠶蛾捧,大如意舌。被推崇為蕙蘭中荷花形水仙瓣之冠,被列入傳統蕙蘭老八種之首位。
33.盪字 瓣型 綠殼類小荷花形竹瓣水仙型 歷史 清道光時由蘇州至盪口花船上選出。一名小盪、小塘。 特徵 三瓣頭圓細狹、緊邊,分窠蠶蛾捧,如意舌,一字肩,花葶細挺。健花性,繁殖快。為蕙蘭中典型小荷瓣水仙名種,被列入傳統寒蘭老八種之一。
34.培仙 瓣型 綠殼類官種水仙瓣 歷史 清朝光緒甲申年由上海孫培先選出。 特徵 三瓣大頭、荷形,輕蠶蛾兜,大劉海舌,花期較耐久。
35.冠群 瓣型 赤殼類梅形水仙瓣 歷史 不祥 特徵 三瓣頭圓、罄口式,收根,瓣肉厚質感,半硬捧,大鋪舌。
36. 大陳字 瓣型
赤殼類大荷花官種水仙瓣 歷史 清乾隆時由浙江嘉興陳硯耕選出。一名硯字或赤硯字。 特徵 三瓣平邊長闊,呈荷瓣形式,落肩,軟淺兜捧心,大柿子舌,赤綠花,花葶細長。如葉束瘦弱可能開出無兜滑口水仙瓣式。
37.瑞華 瓣型 赤殼類綠花水仙瓣 歷史 1936年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徵
三瓣長闊,收根放角,淺軟觀音兜捧心,大鋪舌。五瓣分窠。花形大,為飄門水仙瓣中佳種。
38.厲志 瓣型 綠殼類水仙瓣 歷史 1934年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徵 三瓣狹長,蠶蛾捧,小如意舌。
39.文華仙 瓣型 赤殼類荷形水仙瓣 歷史 1936年無錫蔣瑾懷先生在上海選出。 特徵 三瓣平邊,收根放角,舒瓣後平整,瓣肉厚糯,微飄,淺兜,五瓣分窠,如意舌。為近代小型水仙瓣中俊俏品種。
40.樓梅 瓣型 綠殼類荷形水仙瓣 歷史 清朝光緒中年由紹興樓姓者選出,故命名為樓梅。據另一傳說,謂當時主人宴客於蘭廳,宴罷送客至門口,適有一盆蘭花綻蕊舒瓣,於是主人挽客人入室欣賞,取名「留梅」,後又改為「樓梅」. 特徵 三瓣大頭細收根,分窠蠶蛾捧,大鋪舌(開足後,前端後卷),色綠肩平,花葶細長,足可與大一品媲美。
41.華字 瓣型 荷瓣綠花 歷史 清咸豐時由塘口華姓選出。 特徵 外三瓣放角收根,剪刀捧,大捲舌,宀字肩,盛放後捧瓣撐開呈「開天窗」形式。
42.團子荷 瓣型
赤花類荷瓣 歷史 清同治戊辰年由上海寶山團子村藝蘭愛好者選出。一名赤團子、團子大荷。 特徵 三瓣短闊、收根放角,肩平,剪刀捧,大捲舌,唇瓣苔色絨綠,綴上均勻散布而密集的殷紅朱點、塊,與花容秀姿相映成趣。
43.勝利大荷 瓣型 赤殼類綠花荷瓣 歷史 原系1924年由無錫曹子瑜、榮文卿選出,當時命名曹榮大荷。1938年榮文卿將僅存小草二筒歸作者沈淵如先生培植,歷經二十年精心養護,日漸恢復茁壯,於1946年抗戰勝利時得見一蕊,春盛開放,正適逢其會,作者為歡慶祖國重見光明,特匯集藝蘭同好在無錫公園同庚廳舉辦蘭展,當場改名為「勝利大荷」,以志愛國之心。 特徵 五瓣短闊橫大,色綠,大捲舌。葉闊而肥,呈弓形。為近代赤蕙荷瓣中傑品。
44.丁小荷 瓣型 綠殼類荷瓣 歷史 清咸豐時由丁姓選出。 特徵 三瓣戟行(瓣頭尖,緊邊,細收根),小荷花式剪刀捧,色綠中泛黃,肩平,拖舌,花形挺拔,為飄門水仙中傑出名種。
45.綠冠荷 瓣型 綠殼綠花荷瓣 歷史 抗戰前由無錫陸心栽選出。一稱大綠花。 特徵
三瓣長闊,收根、放角,色翠綠,剪刀捧,大捲舌。花色翠綠,花形特大,為近代綠荷瓣中傑出「瓣子花」(即近似荷瓣,卻沒有荷瓣那麼厚實)。
46.綠魁 瓣型 綠殼綠花荷瓣 歷史 解放初年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徵 三瓣長闊,收根放角,剪刀捧,大鋪舌。
47.綠蕙荷鼎 瓣型 綠殼綠花荷瓣 歷史 1937年由紹興蘭販從南京攜去上海,經俞致祥先生鑒定。 特徵 三瓣厚闊、圓大,剪刀捧,花色翠綠且糯,大鋪舌。為近代綠蕙中佼佼者。
48.秦淮綠荷 瓣型 綠殼綠花荷瓣 歷史 1946年由蔣瑾懷在南京秦淮河畔紹興蘭販錢章德設置花簍中選出。 特徵 三瓣勻闊,瓣厚質糯,色濃綠如翠,剪刀捧,大鋪舌。
49.泰素(金奧素) 瓣型 綠殼綠花荷形竹瓣素。 歷史 清朝道光時在餘姚金嶴山發現,為諸神元所得,後轉讓泰號酒店,定命為泰素(近代藝蘭界普遍以此稱呼),亦有金嶴素之稱。 特徵 荷形竹瓣,蚌殼捧,大捲舌。花色翠綠,瓣肉晶瑩,唇瓣苔色全綠,絨氣重。花葶細長,花期長,至十多天,三瓣依舊舒挺不後傾,捧瓣不開「天窗」.葉束斜直性,葉尖尖銳,很易辨識。繁殖快,健花性。為近代蕙蘭素瓣中流傳較多品種,亦為名種之一。
50.梁溪素 瓣型 尖狹瓣素唇瓣 歷史 1948年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徵 五瓣尖狹,色極翠嫩,大捲舌,唇瓣純綠。
51.大魁素 瓣型 綠殼綠花闊瓣荷形素 歷史 清光緒丙子二年由許霽樓選出,因花瓣短闊,全綠苔唇瓣,為當時素唇瓣中罕見短闊珍奇之品,故命名為大魁荷素。後由汪可敬以佛番六百尊向許霽樓分出,轉讓給蘇州顧翔霄。光緒壬寅秋,顧氏全部蘭蕙品種皆歸吳恩元所有,培植二十一年中,凡所開各盆蘭花都與原名相符,而發現大魁素三瓣雖尚屬短闊,惟舌大而卷,卻與《同心錄》書中所載似有出入。然而,凡除梅瓣外,剝視小蕊,舌短者居多,普通不具瓣型的「行花瓣」亦如此。當年吳恩元唯恐顧翔霄轉讓時或有遺疏而謬誤,故以「顧氏大魁素」命名之。作者曾栽培多年。
52.金華綠蕙新素 瓣型 綠殼綠花荷瓣素 歷史 解放前由杭州蔣仲謀選出。 特徵
荷瓣,花形類似泰素,只是唇瓣尤長闊,三瓣內弧度大。
53.巨州素 瓣型 綠殼綠花柳葉瓣素 歷史 抗戰前由巨州藝蘭者選出。 特徵 花形與溫州素近似,惟捧瓣尤狹長,剛開放時即呈開天窗式。葉中心幅寬約1厘米,長達40多厘米,斜垂或折形。
54.雪鷗 瓣型 綠殼綠花仙素 歷史 1958年由沈白濤選出。 特徵 呈荷形水仙瓣;三瓣頭圓闊、放角,收根細,剪刀捧,大鋪舌,肩平。為近代自大魁素以後最傑出的荷形水仙素。
55. 溫州素 瓣型 柳葉水仙式素荷瓣 歷史 民國初,由溫州藝蘭者選出。 特徵 三瓣長大,形似柳葉,剪刀捧(盛開時呈開天窗式),花色淡黃綠色、白捲舌。葉闊而垂軟、長大,葉束外葉多數呈半垂性。花葶高,一般可高40厘米以上,粗壯。繁殖快,健花性。
55.溫州素 瓣型 柳葉水仙式素荷瓣 歷史 民國初,由溫州藝蘭者選出。 特徵 三瓣長大,形似柳葉,剪刀捧(盛開時呈開天窗式),花色淡黃綠色、白捲舌。葉闊而垂軟、長大,葉束外葉多數呈半垂性。花葶高,一般可高40厘米以上,粗壯。繁殖快,健花性。
56.彩蝶(翠蝶) 瓣型 綠殼綠花荷形蝴蝶瓣 歷史 1936年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徵 三瓣厚闊、每瓣橫向下半幅呈唇瓣化,並上綴鮮細朱點,剪刀捧,大鋪舌。花瓣翠綠,雜以濃艷朱點,紅綠相映,宛如翠蝶飛舞,故以命名。自蘭蕙分列各種花型以來,雖時有蝴蝶形蕙蘭選出,但全屬尖狹瓣「草蝴蝶」,唯至「翠蝶」選出後,方填補了蕙蘭蝴蝶瓣中荷形蝶瓣的空白,亦可說是自古至今空前佳品。葉呈直立性,葉尖尖銳。
57.彩虹 瓣型 綠殼綠花草蝴蝶瓣 歷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徵 五瓣尖狹,副瓣橫向下幅?外呈白綠色唇瓣化,上綴稀疏朱點,大落肩,捧瓣向上撐開著生,大鋪舌。屬「草蝴蝶瓣」但亦為近百年中蕙蘭蝴蝶瓣中難得品種。
58.海鷗 瓣型 綠蕙扭瓣形 歷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徵 三瓣長闊,剛綻蕊舒瓣時,二片副瓣即呈扭曲狀,淺軟兜,劉海舌。為蘭蕙瓣型中新穎奇種。 59.蛾蜂梅 瓣型 赤綠花波瓣形 歷史 1934年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徵
三瓣呈波浪狀捧瓣頭圓、輕兜,瓣尖端似貓耳般向上翻豎,小如意舌。為蕙蘭中罕見花形。
60.朵雲 瓣型 綠殼綠花波瓣形 歷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徵 五瓣呈波狀;捧瓣圓闊猶似貓耳狀般向上翻皺著生,每片捧瓣內向中心處有一細圓淡黃色突出痕,周圍有黃、白、綠暈色,大劉海舌。為皺角梅瓣形中別具風格的新奇品種,亦為我國蘭蕙奇瓣型中增加了一種波瓣凸捧格式。
61.蕙蓮 瓣型 赤轉綠花蓮花形 歷史 1946年由作者沈淵如選出。 特徵 花葶上幾朵花序聯綴成一朵,變成多瓣、多唇形。
62.雙舌梅 瓣型 綠花梅瓣,唇瓣尖有倒「V」形深缺狀。 歷史 抗戰前由宜興朱競南選出。 特徵 梅瓣形花。大圓舌,舌尖端有倒「V」形缺痕狀,宛如並聯綴雙舌。這種深陷倒「V」形缺舌為蕙蘭唇瓣型中又增加了一種新奇形式。
63.雜樣錦 瓣型 赤殼赤花雜樣花形瓣式 歷史 抗戰前常熟張企賢選出。 特徵 一葶多花中開有梅瓣、水仙瓣、尖狹瓣等形式。 64.赤蜂巧 瓣型 赤殼赤花梅瓣 歷史 清末由杭州邵芝岩選出。 特徵 三瓣頭圓而長,瓣肉厚。捧瓣尖有厚兜、上翻似貓耳捧,分窠,小如意舌。為赤蕙中奇品。由於花形近似綠蕙「蜂巧」,故命名為赤蜂巧。
㈧ 蘭花名字中間有個碧字叫什麼
「涵碧梅」-----
花色如碧玉,被視為蕙蘭中傑出的品種之一。
㈨ 這是什麼花呀
大花蕙蘭,又叫喜姆比蘭和蟬蘭。蘭科、蘭屬植物。是原產於印度、緬甸、泰國、越南和中國南部等地區的蘭屬(Cymbidium)中的一些附生性較強的大花種和主要以這些原種為親本獲得的人工雜交種。大花蕙蘭,是對蘭屬中通過人工雜交培育出的、色澤艷麗、花朵碩大的品種的一個統稱。蘭屬植物約48種,目前用來作雜交親本的原生種有近20種,主要是大花的附生類以及少量的地生類。
大花蕙蘭是蘭屬人工雜交種,自1889年英國培育出第一個大花蕙蘭品種以後,在20世紀40年代,歐美也選育出大量種間和品種間雜種。至今,大花蕙蘭的栽培品種已有進2萬個,在中國國內外市場十分走俏,成為蘭花中的龐大品種群。
形態特徵:
常綠多年生附生草本,假鱗莖粗壯,屬合軸性蘭花。假鱗莖上通常有12~14節(不同品種有差異),每個節上均有隱芽。芽的大小因節位而異,1~4節的芽較大,第4節以上的芽比較小,質量差(盧思聰,2004)。隱芽依據植株年齡和環境條件不同可以形成花芽或葉芽。葉片2列,長披針形,葉片長度、寬度不同品種差異很大。葉色受光照強弱影響很大,可由黃綠色至深綠色。大花蕙蘭的根系發達,根多為圓柱狀,肉質,粗壯肥大。大都呈灰白色,無主根與側根之分,前端有明顯的根冠。內部結構為典型的單子葉植物構造,其皮層較為發達,有防止根系乾燥的功能。大花蕙蘭花序較長,小花數一般大於10朵,品種之間有較大差異(衣彩潔等,2003;陳璋,2004)。
花被片6,外輪3枚為萼片,花瓣狀。內輪為花瓣,下方的花瓣特化為唇瓣。大花蕙蘭果實為蒴果,其形狀、大小等常因親本或原生種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其種子十分細小,種子內的胚通常發育不完全,且幾乎無胚乳,在自然條件下很難萌發(盧思聰,1994;陳璋,2004)。其中綠色品種多帶香味。花大型,直徑6~10厘米,花色有白、黃、綠、紫紅或帶有紫褐色斑紋。
栽培品種常見栽培的有:中國的大花蕙蘭商品栽培品種主要來自日本和韓國,國內最近幾年也開始有很多公司在進行品種選育。
栽培品種有以下種類切花品種:花大,花枝長80~150厘米。
盆栽品種:花大型~小型,花枝直立或自然下垂(後者稱垂花蕙蘭)。
按顏色又可分為:紅色系列:如『紅霞』、『亞歷山大』、『福神』『酒紅』『新世紀』等
粉色系列:如『貴妃』、『夢幻』、『修女』
綠色系列:如『碧玉』、『幻影』、『往日回憶』、『世界和平』、『鋼琴家』、『翡翠』、『玉禪』
黃色系列:如『黃金歲月』、『龍袍』、『明月』、『幽浮(UFO)』
重慶第10屆亞太蘭花展會APOC10 全場總冠軍大花蕙蘭『龍袍』C. 'Nachi Yellow' 攝影王四清
白色系列:如 『冰川』、『黎明』橙色系列:如『釉彩』、『夢境』、『百萬吻』 咖啡色系列:多見於垂花蕙蘭系列,如『忘憂果Fogoten Fruits』、 復色系列:『火燒(Fairburn)
㈩ 誰能告訴我這蘭花是什麼品種的
大花蕙蘭
大花蕙蘭,是對蘭屬中通過人工雜交培育出的、色澤艷麗、花朵碩大的品種的一個統稱。
因為園藝品種很多,按花色分為系列;
紅色系列:如『紅霞』、『亞歷山大』、『福神』『酒紅』『新世紀』等
粉色系列:如『貴妃』、『夢幻』、『修女』
綠色系列:如『碧玉』、『幻影』、『往日回憶』、『世界和平』、『鋼琴家』、『翡翠』、『玉禪』
黃色系列:如『黃金歲月』、『龍袍』、『明月』、『幽浮(UFO)』
白色系列:如 『冰川』、『黎明
橙色系列:如『釉彩』、『夢境』、『百萬吻』
咖啡色系列:多見於垂花蕙蘭系列,如『忘憂果Fogoten Fruits』、
復色系列:『火燒(Fairb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