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中華秋海棠0

中華秋海棠0

發布時間: 2022-04-17 02:49:11

❶ 中華秋海棠的形態特徵

莖高20-40厘米,肉質,少分枝。葉片寬卵形,薄紙質,長5-12厘米,寬3.5-9厘米,先端漸尖,常呈尾狀;基部心形,偏斜,邊緣呈尖波狀,有細尖牙齒,下面淡綠色,葉柄細長,長可達10厘米。花單性,雌雄同株;聚傘花序腋生;花粉紅色,直徑1.5-2.5厘米;雄花被片4,雄蕊多數,雄蕊柱短於2毫米;雌花被片5。蒴果有3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❷ 中華秋海棠的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常用與國內外引種、品種改良和規模性商品生產。主要優點是繁殖系數高和培育新品種。播種繁殖均可在室內或溫室內進行,播種常規引種以春季4-5月或秋季9-10月為宜。因種子特別細小,播種時需謹慎操作。
播種方法:通常用淺瓦盆或播種箱,以高溫消毒的腐葉土、培養土和細沙均勻拌和的土壤最好。播種容器要求干凈清潔,常用新盆。先以瓦片把盆地墊好,均勻裝上疏鬆、肥沃的播種土,再用園木板輕輕壓平後,將種子均勻撒上,播種後不必覆土,用木板在輕壓一下即可或撒上一層石英砂,用澆水會沖散種子,常從盆地浸水,濕潤後取出。同時盆口蓋上半透明玻璃,以保持盆內有較高濕度,並放室溫18-22℃的半蔭處,早晚噴霧。一般播後7-30天發芽。 扦插可採用莖插、葉插和根莖插。莖插:莖插繁殖在室溫條件下,全年皆可進行,但以4-5月效果最好,生根快,成活率高。常選取健壯的莖部頂端做插穗,長10-15厘米,帶2-3個芽,如插穗上生有花芽,對生根不利,往往插後容易開花,反而延遲生根,最好不用帶花芽的頂莖做插穗。插壤用疏鬆、排水號的細河沙、珍珠岩或糠灰,扦插時插穗不宜埋得太深,以插穗的一半為宜,並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和20-22℃室溫。插後一般在9-27天癒合生根。
葉插:葉插繁殖以夏、秋季節效果最好。室溫栽培,冬季也可進行,但生根緩慢。葉插材料應選擇充分發育的成熟葉片,太嫩或老化的葉片,癒合生根慢,成苗率也低。葉片比較大的種類可採用平插法,將葉片平放在沙床上,在葉中央主脈處用刀片劃1厘米切口,每片葉可劃4-5個切口,然後用「n」鐵絲把葉片扣緊於沙面上,也可用直徑1.5-2厘米的卵石壓在葉片切口周圍,即能從葉脈切口長處小植物體。如扦插過程,插壤溫度低於15℃,生根則要延遲,低於10℃時就難於生根。
根莖插:適用於根莖密集的秋海棠,春、秋季將低下根莖剪成3-5厘米一節,斜插或平放於沙床,保持室溫20-22℃。和較高的室內濕度,使之產生不定根和不定芽,一般插後15-20天長出不定根,30-40天萌發出不定芽,待形成幾片小葉時即可移入小盆養護。

❸ 中華秋海棠的植物文化

花語:秋海棠又稱相思草。中國人予以「相思」、「苦戀」因其又名「斷腸花」,故又寓意「斷腸」。這在陸游與唐婉、寶玉與黛玉的相戀過程中,秋海棠都成為相思、苦戀的見證。法國人則將秋海棠視為真摯的友誼。歐美花語組合認為秋海棠是親切、誠懇的意思。
詩詞:自古海棠就深得文人墨客的喜愛。「高低臨曲檻,紅白間柔條。潤比攢溫玉,繁如簇絳綃」生動的描敘了海棠的嬌柔之美;元好問曾寫「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似乎每每臘梅謝了沒多會兒,一不留神就看到貼梗海棠綻放出星星點點的嬌俏的小紅花,海棠是最好的報春花。蘇東坡酷愛海棠是舉世公認的。他在詠《海棠》詩中吟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愛花能愛到如此程度,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李清照也是個喜好海棠的主兒。她在「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的當兒,還「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時她馬上矯正侍女(卷簾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而《紅樓夢》里也有描寫海棠的詩句,林黛玉曾寫過: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真是把海棠的潔靜嬌羞,柔美可人寫得人心動。

❹ 中華秋海棠是受保護植物么

中華秋海棠不在受保護的野生植物之中。

❺ 中華秋海棠的介紹

中華秋海抄棠(學名:襲Begonia grandis Dry subsp. sinensis (A. DC.) Irmsch.)中國的特有植物。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長圓柱狀,葉均基生,葉片兩側極不相等,輪廓斜寬卵形至斜近圓形,基部偏斜,深心形,窄側呈圓形,上面深綠色,散生短硬毛,下面呈紫褐色;被長捲曲硬柔毛,花葶有棱,密被長捲曲毛;花聚傘狀8-10朵,分枝和花梗密被帶紫色長硬毛;苞片膜質,長圓形至卵狀披針形,花絲離生,花葯長圓形,子房長圓形,蒴果下垂,種子多數,淺褐色長圓形,4月結果。分布於中國廣西、雲南等地,生於密林下石上。有人工引種栽培。[1] 該花形,葉色柔媚。盆栽秋海棠常用來點綴客廳、櫥窗或裝點家庭窗檯、陽台、茶幾等地方。(概述圖參考:中國自然標本館 1)

❻ 中華秋海棠

中華秋海棠 Begonia sinensis A. DC.

秋海棠科 Begoniaceae

中華秋海棠,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塊莖球版形,直徑1-2厘米。莖直立權,紅色,高20-60厘米。葉互生,斜卵形,長5-12厘米,寬3.5-9厘米,基部偏心形,邊緣有尖齒,背面和葉柄帶紅色。8-9月開花,花粉紅色,數朵呈腋生聚傘花序;雄花的花被片4,2枚大,2枚較小;雌花的外層花被片3,向內逐漸變小。蒴果倒卵形,長1.5-2厘米,具3翅。

生於海拔800-1800米的山谷、河岸和岩旁陰濕處。分布於長江流域各省以及山東、河北。分布於林州石板岩太行大峽谷和其他山區。

中華秋海棠塊莖葯用,有活血散瘀、清熱、止血、止痛之效。

中華秋海棠做觀賞植物用,葉形美觀,葉色翠綠;花色鮮艷;適宜盆栽或做花壇材料。

❼ 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解釋是什麼

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指的是我們國家和平統一,共同發展的景象,因為我們的疆域版圖之前是長得像秋海棠葉,所以用秋海棠葉歸於一統形象的表達了統一,也表達了我們的美好嚮往。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

中華歷史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由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

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從產生文字之後算起,之前的時期稱之為"史前時代"。中國歷史中有傳說"伏羲創造八卦",黃帝時期的"倉頡發明文字"等等,但都無證可考。

❽ 中華秋海棠的栽培技術

適度的水分:莖葉柔嫩、多汁、含有豐富的水分。由於自然生長與濕度較大的林下或溝谷地帶。因此,提供了一個濕潤的生態環境對秋海棠的生長極為有利,特別是盆栽秋海棠,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較高的空氣濕度。如溫度高,水分供應不足,莖葉易凋萎倒伏,直接影響生長,嚴重時莖葉皺縮死亡。相反,供水過量,盆內出現積水,易於因其根部腐爛。觀葉類秋海棠夏季正值莖葉生長旺盛期,除供給足量水分歪,每天噴霧數次,模擬相對濕度較高的林下生態環境,相對濕度保持在56%-60%。這樣,莖葉生長繁茂,色澤鮮艷,嬌嫩。冬季秋海棠生長緩慢,供水相應減少。
為了節約用水,鼓勵採用滴灌或其他地下灌溉的方式進行觀葉秋海棠澆水、施肥等工作,這樣以減少細菌性葉斑病等病害的發生,另外在澆水時盡量減少採用植株頂部灌溉的方式。
以泥炭為主的商業基質由於透氣性和持水性都比較好,很適合秋海棠的生長,生產者一定要採用潔的基質進行秋海棠的生產。肥料的比例以N:P:K為3:1:2或2:1:2為好,再補充微量元素即可。記肥料濃度不可過高,否則積累在根系周圍很容易燒根。

❾ 中華秋海棠的病蟲防治

細菌性病害由斑點病菌引起的葉斑病症狀:秋海棠非常容易被該種菌所侵染,但是許多生產者對之沒有足夠的重視,並不認為這是一種病症,因為葉片邊緣壞死和葉片斑點是最常見的,幾乎所有類型的秋海棠都曾經出現過這種情況。
控制方法:控制該病的最佳方法是在植物開始扦插繁殖之初就盡力避免感染病菌,發現病株後就及時集中銷毀;此外要盡量減少採用植株頂部灌溉的方式,這樣也會抑制病情的發生和擴散;稍微降料的濃度也可以降低病害的發生。
由漆斑菌引起的秋海棠葉斑病症狀:病症一般出現在秋海棠葉片邊緣、葉尖和破損葉片的葉脈上。壞死區域呈現黑褐色,然後是水漬狀。診斷方法是下部的葉片經常會不規則形狀的孢子群,中央呈黑色,但邊緣為白色。
控制方法:噴灑殺真菌葯劑、減少植株受傷和將肥料盡量降低到一個合理的水平都可以減少該病生。 真菌病害,由葡萄孢菌引起的灰霉病症狀:秋海棠葉片灰霉病經常發植株的下部,尤其是根莖處與基質接觸的地方更容易感染病菌,被水浸潤的病斑很快會擴散到整個葉整個植株,受害區域呈現壞死斑點,逐漸由褐色轉變為黑色。當夜間溫度較低、白天溫度較高而且濕高時,病原孢子生長加快,受害的葉片上會長出灰綠色的霉狀物。
控制方法:在冬季溫度較低的月份控制葡萄孢真菌的擴散成為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環節,而降低灰發生和擴散的重要方式是促進葉片加快乾燥、降低溫室內的空氣濕度。 由腐黴菌引起的秋海棠根腐病症狀:感染這種病菌後,扦插苗的根系弱、葉片發黃。診斷方法是莖部和根系出現黑色的糊狀物,從插條的基部可以一直蔓延到莖和葉片的部。根部和莖段的腐爛經常是成片發生,而通過栽植床,很容易將病菌傳染給健康的插條。
控制方法:首先從源頭上控制,即從繁殖之初就使用無菌材料,對上盆基質和栽植床進行消毒處在栽種前後用殺真菌葯劑進行處理可以很好地防治由腐黴菌引起的根腐病。另外盡量減少水的灌溉量以減少根腐病的發生,促進根的長勢。 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的猝倒病症狀:發病後有褐色的霉狀物附著在病上。霉狀物可以從盆土延伸到植株上。仔細觀察可以看到這是由於植物根莖部長出的霉狀物。立枯絲顏色常為紅褐色,外形似蜘蛛網。
控制方法:由立枯絲核菌引起的猝倒病可以用噴灑不同的殺菌劑來控制,大部分用土壤灌溉的方法。 由白絹病病菌引起的南方枯萎病症狀:白絹病病菌可以侵染植株的一部分,但是在葉片和莖部最容易觀察到。最初,莖段與介質接觸的地方有水漬狀病斑,另一個症狀葉片表面或基質上長出扇圓形的霉狀物,起初是白色的,以後隨著發育變成黑褐色。尤其是在溫暖的若植株受了感染,則很容易導致插條的腐爛。
控制方法:所有受到感染的植株及容器均應盡快移出種植區域並將植株銷毀。現在還沒有對白絹別有效的葯劑。

❿ 中華秋海棠的生長習性

冬暖夏涼的溫度:在溫暖的環境下生長迅速,莖葉茂盛,花色鮮艷。生長適溫為19-24℃,冬季溫度不低於10℃,否則葉片易受凍,但根莖較耐寒。
半陰半陽的光照:秋海棠對光照的反映是敏感的。一般適合在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長,在強光下易造成葉片灼傷。適宜的光照強度,根莖類為200-300lx。另外對光周期反應也十分明顯。在短日照和夜間溫度21℃的條件下,花期明顯推遲。
疏鬆肥沃的土壤:野生種排水好,腐葉土層的林下或岩石縫隙中,這對根部生長和發育極為有利。盆栽秋海棠的常用堆肥土、腐葉土和炭土。鹼性或粘重,易板結的土壤作為盆栽用途,不利於新根生長、導致莖葉矮小,色彩暗淡,易引起萎黃病。適合生長在pH值6.5-7.5的中性土壤。

熱點內容
生活家綠植 發布:2025-09-21 03:59:10 瀏覽:276
隨意插花 發布:2025-09-21 03:51:54 瀏覽:569
荷花的果實叫什麼名字 發布:2025-09-21 03:25:15 瀏覽:308
黃縣花卉市場 發布:2025-09-21 03:25:14 瀏覽:135
花卉綠植盆栽百貨 發布:2025-09-21 03:05:47 瀏覽:613
茶山荷花池 發布:2025-09-21 03:04:41 瀏覽:260
滿牆綠植 發布:2025-09-21 02:58:35 瀏覽:298
阿狸h情人節攻略 發布:2025-09-21 02:49:21 瀏覽:995
水仙花綠植 發布:2025-09-21 02:45:44 瀏覽:797
養成盆景 發布:2025-09-21 02:42:48 瀏覽: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