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梅蘭花
㈠ 關於詠春、頌春、傷春、惜春的詩詞各4首,要全的,謝謝了!
你好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
穆穆清風至,吹我羅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長條風舒。
穆穆:和。穆穆清風至:和煦的春天飄起。條風:立春時的東北風,又作調風。草長條風舒:春草清風中舒展旖旎。
漢·樂府民歌《古詩穆穆清風至》
蘭若生春陽,涉冬猶盛滋。
蘭、若:都是香草名。古人所謂「蘭」,屬菊類,與今天所說的蘭花不同。若:杜若,屬草科。涉:經歷。二句意:蘭若雖長在陽春溫暖的時季,經歷寒冬仍然滋盛。
漢·樂府民歌《古詩蘭若生春陽》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陽春:溫暖的春天。德澤:恩澤,恩惠,這里指陽光雨露滋潤。溫暖的春天施捨恩澤,滋潤萬物,使萬物生長茂盛。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
晉·樂府民歌《子夜四時歌·春歌》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
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南北朝·陸凱《贈范曄》:「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折花:此處指折枝梅花。梅花冬末即開花,一樹獨先天下春,故為春之信使。驛使:古代傳遞書信、文件的使者。隴頭人:隴山人。聊:聊且,姑且。
一枝春句:寄梅送春,梅花代表著江南春天的來臨。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希望可以幫助你
㈡ 梅蘭花是什麼樣子的
梅蘭花喜散射光,放室內明亮處通風處才可以,干透澆水,見干見濕比較好
㈢ 詠春的佳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1.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舟》)
2.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
3.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4.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5.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7.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庄》)
8.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9.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
10. 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楊萬里《蘭花》)
11.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楊萬里《臘前月季》)
12.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3.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袁枚《春風》)
14.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風。蔣錫震《梅花》
15. 連夜深山雨,春風應未多。(惲格《曉起》
16. 紫恨紅愁千萬種,春風吹入此中來。(沈固《折花仕女》
17.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於謙《除夜宿太原寒甚》)
18. 相看莫厭秋情薄,若在春風怨更多。(徐賁《雨後慰池上芙蓉》)
19. 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方岳《春思》)
20. 春風雖自好,春物太昌昌。(李商隱《春風》)
21.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李白《春思》)
22. 春風何處好,別殿饒芳草。(溫庭筠《嘲春風》)
23.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白居易《春秋》)
24. 總向高樓吹舞袖,秋風還不及春風。(王建《未央風》)
25. 惟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楊巨源(《和練袖才楊柳》)
26. 春風知別苦,不譴柳條青。(李白《勞勞亭》)
27.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宋 王禹稱)
28.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所代表的季節。(如早春、仲春、晚春)
問題補充:還有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㈣ 梅蘭花武俠小說人物
風流小馬哥
㈤ 梅蘭花的品質詩句
吳嘉紀《三月三日絕句》
船頭昨夜雨如絲,
沃
我盆中蘭蕙枝,
繁蕊爭開修禊日,遊人正是到家時。
朱彝尊《顧夫人畫蘭》
青樓人去筆床空,往事西州說謝公。
猶有秦淮芳草色,輕紈勻染夕陽紅。
王士慎《馮女郎畫蘭》
丐得騷人筆下妍,玉池清照影駢娟。
一從弱質辭空谷,冶葉倡條盡可憐。
石濤《墨蘭》
根已離塵何可詩,以詩相贈寂寥之。
大千香過有誰並,消受臨池灑墨時。
《墨蘭》
豐骨清清葉葉真,迎風向背笑驚人。
自家筆墨自家寫,即此前身是後身。
《墨蘭》
撇開瑤草點春星,倦想黃庭夢亦聽。
葉下穿雲交半面,世間何句得全青。
信他寒谷無邊醉,簪我衣裙沒骨丁。
相勘凡花痴不了,縱澆塵土有餘馨。
愛新覺羅.玄燁《秋蘭》
殿前盆卉,芳蘭獨秀,昔人稱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題四韻。
猗猗秋蘭色,布葉何蔥青。
愛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緗帙,靜影依疏欞。
豈必九畹多,侈彼離騷經。
《雲棲竹樹甚茂幽蘭滿山》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
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雲。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
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詠幽蘭》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程 樊《詠懷》
蘭為王者香,芬馥清風里。
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華美。
曹 寅《冬蘭》
冬草漫寒碧,幽蘭亦作花。
清如辟穀士,瘦似琢詩家。
叢秀幾釵股,頂分雙髻丫。
夕窗香思發,風影欲篝紗。
朱載震《建蘭》
叢蘭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不紉亦何傷,已勝當門托。
輦至逾關山,滋培珍幾閣。
掉頭忘閩海,傾心向京洛。
輕思晝回芳,清泉晚宜瀹。
玉軫一再彈,天際如可作。
華 岩《蘭》
雲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涼風動夙夜,佳人惠然求。
高鳳翰《題鄭板橋畫蘭陳溉夫畫松》
溉夫畫鬆鬆支離,板橋畫蘭蘭離披。
蘭離披,蘭有香,松枝拂之松風長。
披風坐,北窗涼,老奴消受太清狂。
黃 任《題畫蘭》 (三首)
何來爾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獨。
沅澧多所思,遠道我心痗。
紙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磁斗養綺石,源清者香遠。
君從輞川來,而得此粉本。
了 亮 《寫蘭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數莖幽穀草。
寫寄風塵人,莫忘林泉好。
㈥ 蘭花和梅花的詩句
(宋·王安石)詠梅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
(宋·王安石)憶梅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唐·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唐·李商隱)不待作年芳梅花絕句(之—)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描寫梅花和蘭花的優美好詩好詞好句描寫梅花和蘭花的優美好詩好詞好句。為誰成早秀?
(宋·陸游)梅花絕句
聞道梅花圻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唐·杜甫)早梅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唐·李商隱) 江上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唐·崔道融) 梅花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唐·庾信) 雪裡覓梅花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㈦ 詠春的詩句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描寫春天的古詩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描寫春天的古詩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描寫春天的古詩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描寫春天的古詩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描寫春天的古詩
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描寫春天的古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興(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
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
又逐春風到洛城.
描寫春天的古詩
題都城南庄(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描寫春天的古詩
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描寫春天的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詩經·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白日風在香晉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秀:秀麗。屯:駐,聚集。南朝宋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南朝梁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洛城:洛陽城。風日:春光風物。道:說。唐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唐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憶山中》
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唐李白《古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唐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唐劉昚虛《闕題》
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唐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意為:道路被白雲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唐劉昚虛《闕題》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唐李華《春行即興》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杜甫《春運》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唐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唐杜甫《臘日》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唐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春城而色動微寒唐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朝:早晨。唐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唐錢起《春郊》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唐戴叔倫《蘇溪亭》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唐張籍《春別曲》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唐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裡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點細芽,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唐韓愈《晚春》
洛陽東風幾時來,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韓愈《感春五首》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唐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一夜風:一夜春風。唐王涯《春遊曲》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颯颯:風聲。唐李商隱《無題四首》
寒隨一夜去,春還五更來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東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唐丘為《題農父廬舍》
不覺春風換柳條唐韓滉《晦日呈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覺春風換柳條。」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趙嘏《喜張沨及第》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若個:哪個?唐·東方虯《春雪》
馬踏春泥半是花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見:顯現。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唐·劉方平《代春怨》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夜月》
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唐·令狐楚《春遊曲三首》
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野渡:野外渡口。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兩句寫初春將近時的景色。唐·盧僎《歲晚還交台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寂寞搖空枝唐·楊凌《句》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唐·溫庭范《題望苑驛》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淥:清澈。五代前蜀·韋庄《菩薩蠻》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五代後蜀·魏承班《玉樓春》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宋·錢惟演《木蘭花》
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冰筍:冰棱。意謂從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過去;從柳枝梢頭看到春天已偷偷歸來。宋·張來《春日》
老樹著花無丑枝宋·梅堯臣《東溪》:「野島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翠色:嫩綠的草色。和煙老:隨著暮靄變成深綠。宋·梅堯臣《蘇幕遮》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宋·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春色惱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春夜》
惱人天氣又春陰宋·晏殊《浣溪沙》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宋·蘇軾《定風波》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信:消息。露:顯示。宋·蘇軾《一叢花》
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風自恨無情水,吹得東流竟日西竟日:整日。宋·蘇軾《往年宿瓜步夢中得小詩錄示民師》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意謂春雨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鮮花,花兒在春風中搖動,滿山彌漫著春色。宋·秦觀《好事近》
芳菲消息到,杏梢紅芳菲:指春花季節。宋·賀鑄《小重山》
午睡漸多濃似酒,韶華已入東君手韶華:美好的年華。東君:春神,這里指春天。宋·周邦彥《蝶戀花》
二月風光濃似酒,小樓新濕青紅青:綠葉。紅:紅花。宋·葛勝仲《臨江仙》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黃庭堅《次元明韻寄子由》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乍暖還寒:忽冷忽熱。將息:養護,調養。宋·李清照《聲聲慢》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柳眼:柳葉。梅腮:指梅花。宋·李清照懈戀花》
洛陽城裡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宋·陳與義《虞美人》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楊柳句謂楊柳遮不斷春大的景色。宋·陸游《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宋·陸游《豆葉黃》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綉,,枝枝不教花瘦宋·辛棄疾《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
東風吹雨細於塵宋·辛棄疾《浣溪沙》
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杜宇:杜鵑。宋·辛棄疾《浣溪沙》
滿眼不堪三月喜,舉頭已覺千山綠宋·辛棄疾《滿江紅》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時。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喚得笙歌勸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舊。」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春陰:春天的陰雲。幽花:清幽的花。明:絢麗。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宋·陳亮《南歌子》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薺麥:芥菜,麥子,泛指田間作物。宋·姜夔《揚州慢》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宋·姜夔《淡黃柳》
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風如醇酒,著物物不知著物:春風潤澤萬物。宋·程致道《過紅梅閣一首》
春到人間草木知宋·張栻《立春偶成》:「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微雨灑芳塵,醞造可人春色醞造:釀造。可人:喜人。宋·石孝友《好事近》
瘦雪一痕牆角,青子已妝殘萼瘦雪:殘雪。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飄零。青子:青青的小果於。金·王庭筠《謁金門》
東風輕扇春寒輕扇:輕輕地吹動。金·段克己《望月婆羅門引》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飛紅:花瓣飛舞。元·白樸《天凈沙·春》
綠窗春睡覺來遲,誰喚起,窗外曉鶯啼覺來:醒來。元·胡只遹《陽春曲·春景》
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裊:飄浮不定。晴絲:蟲類所吐的絲,春日常在空中飄游。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
春到人間萬物鮮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王嬌寫百年長恨》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清·盧道悅《迎春》
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清·洪異《長生殿·禊游
㈧ 梅蘭花的學名是什麼
梅蘭花指梅瓣蘭花。
梅瓣,春蘭品種的一類。萼片短圓,頂部有小尖,稍向內彎曲(微起兜),基部較窄,形似梅花花瓣,故名。
梅瓣 - 特點
萼片短圓,頂部有小尖,稍向內彎曲(微起兜),基部較窄,形似梅花花瓣,故名。花瓣(捧心)短,先端有肥厚的兜,邊向內彎曲合抱或相連在蕊柱之上;唇瓣短而硬,有時貼附於蕊柱之下。
著名品種很多,如宋梅、萬字、集圓都是春蘭中最突出的品種。還有天興梅、逸品、綠英、方字、蕭山蔡梅、餘姚第一梅等等。
梅瓣 - 如何辨別梅瓣的優劣
「千梅萬世選」...外三瓣短圓,形似梅花花瓣,緊邊、收根,捧瓣短圓,起兜,捧端有「白頭」,唇(舌)瓣短圓,舒直,不反卷。
梅瓣花與捧瓣的雄化程度有關.
第一、軟捧梅瓣:捧瓣雄性化適中,捧瓣分窠,捧心圓整光潔,白頭或白邊明顯無乳黃色硬塊,舌瓣多數為劉海舌、如意舌,外三瓣短圓、緊邊。
第二、兜軟捧梅瓣:捧瓣雄性化較弱,代表性的捧心是蒲扇捧,外三瓣結圓平邊,劉海舌花形趨向水仙瓣,蘭界稱其為梅形水仙。如春蘭名種西神梅。
第三、半硬捧梅瓣:捧瓣雄性化略強一些,捧瓣端有乳黃色塊,舌瓣多數為如意舌,圓舌。如春蘭新種鴛鴦梅。
第四、硬捧梅瓣:捧瓣雄性化強,多數捧瓣為連肩合背或分頭合背,外三瓣結圓,尖如意舌、龍吞舌、小圓舌居多。如春蘭新種喜慶梅。
第五、極硬捧梅瓣:亦稱「拳頭海」。捧瓣雄性化極強,捧瓣全部雄性化與蕊柱(鼻)粘連,舌瓣尖小甚至無舌瓣,外三瓣短圓翹飄。如春蘭名種翠桃。
蘭花現花時,是否為梅瓣,可一目瞭然。沒有經驗的蘭友在買梅瓣蘭花時最好見花買。最好的梅瓣花應具備整體個似梅花,萼片結圓恰到好處,花瓣軟糯,唇瓣放宕適度,圓整堅挺不卷,蕊柱小巧美麗,紅點鮮艷如元寶形或品字形,且具有幽香或清香。平肩、嫩綠的梅瓣蘭花應為珍珍品,如春蘭的宋梅、皇梅,四季蘭的一品梅等。捧瓣與蕊柱粘連,唇瓣尖小,外三瓣反卷或無外三瓣,色澤昏暗,不香為下品。
㈨ 知道這古代詩人有很多詠春佳句請寫出幾句
1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
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之章
3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韋應物
4春風得意
馬
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
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
6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
7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
9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葉紹翁
11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宋)徐俯
1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舟》)
13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
14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5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16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7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18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庄》)
19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0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
21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楊萬里《蘭花》)
22隻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楊萬里《臘前月季》)
23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24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袁枚《春風》)
25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風。蔣錫震《梅花》
26連夜深山雨,春風應未多。(惲格《曉起》
27紫恨紅愁千萬種,春風吹入此中來。(沈固《折花仕女》
28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於謙《除夜宿太原寒甚》)
29相看莫厭秋情薄,若在春風怨更多。(徐賁《雨後慰池上芙蓉》)
30春風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方岳《春思》)
31春風雖自好,春物太昌昌。(李商隱《春風》)
32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李白《春思》)
33春風何處好,別殿饒芳草。(溫庭筠《嘲春風》)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白居易《春秋》)
34總向高樓吹舞袖,秋風還不及春風。(王建《未央風》)
35惟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楊巨源(《和練袖才楊柳》)
36春風知別苦,不譴柳條青。(李白《勞勞亭》)
37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